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员工晋升、调岗、调薪管理办法

员工晋升、调岗、调薪管理办法



第一篇:员工晋升、调岗、调薪管理办法

行知轩Q群26411999 员工晋升、调岗、调薪管理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公司

二、目的

为了使全体员工能够更好地适应本职工作,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特长,做到人尽其才,特制定本管理办法,以激发员工的热情,选拔优秀人才更好地为公司经营活动服务,使人事调动行为更为公开、公平及公正。

三、原则

坚持合法、便利的原则,有利人才的合理流动,凡是员工的调动,都必须经过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拔,根据不同职位,明确不同岗位的人才调动需要经过相应的主管审批,便于分级管理。

四、内容 ㈠、职务晋升 ⑴职务晋升依据

① 具备晋升职位所需职业技能; ② 完成晋升职位所需要的相关培训课程; ③ 具备晋升职位所需工作经验和资历; ④ 在职工作表现与操行良好; ⑤ 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和潜在能力。⑵晋升范围

① 当出现职位空缺时,首先考虑内部人员,并通过中高层领导协商产生晋升人选; ② 在没有合适晋升人选时,方可考虑外部招聘;

③ 外部招聘的条件,由用人部门负责人填写《用人需求表》明确相关要求,并经总经理签署后方可发布招聘信息。⑶各职务晋升审批权限

① 组长/副科长职务出现空缺时,由各部门主管呈报《用人需求表》情况,由人资行政部及部门主管进行协商,挑选工作表现优异,有特殊贡献的员工作为考核对象,经一系列考核合格者,报副总经理审批后予以晋升。

② 当科长/部门主管职务出现空缺时,由各部门经理提名,人资行政部考核,呈副总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予以晋升;

③ 当经理职务出现空缺时由处级领导提议,人资行政部考核,呈总经理批准后予以晋升。

行知轩Q群26411999 ⑷晋升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包括员工日常工作中的品德、能力、勤奋、绩效。① 品德:指员工在职业道德,是否以公司利益为重,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 ② 能力:指员工的工作能力,考核员工在组织协调、完成工作方面的能力; ③ 勤奋:指员工是否努力完成各项工作; ④ 绩效:指工作成果是否有成效。

⑸经考核合格者,由员工所在部门负责人出具《人事异动单》《员工工资调整审批表》,依据以上审批权限批准后,员工在升职、调薪两份表格上签名确认后,须在指定的5个工作日内办妥工作移交手续,就任新职务。同时,员工须到人资行政部办理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手续。

⑹凡因晋升变动职务,其薪酬由晋升之日起重新核定。⑺员工年度内受处罚者,次年不能晋升任何职务。⑻所有薪资必须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生效。㈡、降职 ⑴降职范围:

① 不能胜任原工作岗位、横向调任无空缺岗位; ② 身体欠佳不能适应原岗位工作; ③ 依奖罚条例予以降职。⑵降职审批权限

① 经理由总经理裁决,人资行政部备案;

② 科长级、部门主管级(含)降职由人资行政部提出申请,报副总经理核定,总经理批准;

③ 组长级人员降职由用人部门负责人提出申请,报人资行政部审核,副总经理批准。④ 凡因降职而变动职务,其薪资由降职之日起重新核定,员工接到部门负责人给予的《人事异动单》

《员工工资调整审批表》两份表格签名确认。同时,员工须到人资行政部重新办理变更劳动合同手续。㈢、调岗、调职 ⑴调岗、调职范围

① 公司根据工作需要,可与员工协商调整职务及工作岗位或工作地点(平级调动); ② 各部门主管在调动员工时,应充分考虑其个性、能力、务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职相称”;

③ 员工接到调动《人事异动单》后,限5个工作日内办妥工作移交手续,前往新岗位报到。

行知轩Q群26411999 ⑵调职、调岗审批权限

① 员工在部门内部的平级调动,必须由员工所在的部门主管/经理提议,由处级领导审核,人资行政部备案;

② 员工跨部门之间的平级调动,必须由员工所在部门经理提议,由处级领导审核,总经理批准,人资行政部备案。

㈣之前有与此不相符的规定以本制度为准。

㈤本制度自颁发之日起正式实施,最终解释权归人资行政部。㈥附件

①《用人需求表》 ②《人事异动单》 ③《员工工资调整审批表》

广州市XXXX科技有限公司

2012年5月11日

第二篇:员工晋升、调岗、调薪管理办法

行知轩Q群26411999

员工晋升、调岗、调薪管理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公司

二、目的为了使全体员工能够更好地适应本职工作,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特长,做到人尽其才,特制定本管理办法,以激发员工的热情,选拔优秀人才更好地为公司经营活动服务,使人事调动行为更为公开、公平及公正。

三、原则

坚持合法、便利的原则,有利人才的合理流动,凡是员工的调动,都必须经过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拔,根据不同职位,明确不同岗位的人才调动需要经过相应的主管审批,便于分级管理。

四、内容

㈠、职务晋升

⑴职务晋升依据

① 具备晋升职位所需职业技能;

② 完成晋升职位所需要的相关培训课程;

③ 具备晋升职位所需工作经验和资历;

④ 在职工作表现与操行良好;

⑤ 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和潜在能力。

⑵晋升范围

① 当出现职位空缺时,首先考虑内部人员,并通过中高层领导协商产生晋升人选; ② 在没有合适晋升人选时,方可考虑外部招聘;

③ 外部招聘的条件,由用人部门负责人填写《用人需求表》明确相关要求,并经总经

理签署后方可发布招聘信息。

⑶各职务晋升审批权限

① 组长/副科长职务出现空缺时,由各部门主管呈报《用人需求表》情况,由人资行

政部及部门主管进行协商,挑选工作表现优异,有特殊贡献的员工作为考核对象,经一系列考核合格者,报副总经理审批后予以晋升。

② 当科长/部门主管职务出现空缺时,由各部门经理提名,人资行政部考核,呈副总

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予以晋升;

③ 当经理职务出现空缺时由处级领导提议,人资行政部考核,呈总经理批准后予以晋

升。

⑷晋升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包括员工日常工作中的品德、能力、勤奋、绩效。① 品德:指员工在职业道德,是否以公司利益为重,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 ② 能力:指员工的工作能力,考核员工在组织协调、完成工作方面的能力; ③ 勤奋:指员工是否努力完成各项工作; ④ 绩效:指工作成果是否有成效。

⑸经考核合格者,由员工所在部门负责人出具《人事异动单》《员工工资调整审批表》,依据以上审批权限批准后,员工在升职、调薪两份表格上签名确认后,须在指定的5个工作日内办妥工作移交手续,就任新职务。同时,员工须到人资行政部办理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手续。

⑹凡因晋升变动职务,其薪酬由晋升之日起重新核定。⑺员工内受处罚者,次年不能晋升任何职务。⑻所有薪资必须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生效。㈡、降职 ⑴降职范围:

① 不能胜任原工作岗位、横向调任无空缺岗位; ② 身体欠佳不能适应原岗位工作; ③ 依奖罚条例予以降职。⑵降职审批权限

① 经理由总经理裁决,人资行政部备案;

② 科长级、部门主管级(含)降职由人资行政部提出申请,报副总经理核定,总经理

批准;

③ 组长级人员降职由用人部门负责人提出申请,报人资行政部审核,副总经理批准。④ 凡因降职而变动职务,其薪资由降职之日起重新核定,员工接到部门负责人给予的《人事异动单》

《员工工资调整审批表》两份表格签名确认。同时,员工须到人资行政部重新办理变更劳动合同手续。㈢、调岗、调职 ⑴调岗、调职范围

① 公司根据工作需要,可与员工协商调整职务及工作岗位或工作地点(平级调动); ② 各部门主管在调动员工时,应充分考虑其个性、能力、务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职相称”;

③ 员工接到调动《人事异动单》后,限5个工作日内办妥工作移交手续,前往新岗位

报到。

⑵调职、调岗审批权限

① 员工在部门内部的平级调动,必须由员工所在的部门主管/经理提议,由处级领导

审核,人资行政部备案;

② 员工跨部门之间的平级调动,必须由员工所在部门经理提议,由处级领导审核,总

经理批准,人资行政部备案。

㈣之前有与此不相符的规定以本制度为准。

㈤本制度自颁发之日起正式实施,最终解释权归人资行政部。㈥附件

①《用人需求表》 ②《人事异动单》 ③《员工工资调整审批表》

广州市XXXX科技有限公司

2012年5月11日

第三篇:调岗调薪管理办法

调岗调薪管理办法 1.总则

1.1制定目的为了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能力、态度进行客观评价,达到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工作效率提高的目的,特制定本办法。

1.2适用范围

部门经理及以下在册人员。正副总监、正副总师(含总助)以上职务人员由总经理负责。试用期人员不参加考核。

1.3权责单位

(1)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的起草由人事行政部负责。

(2)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由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1.4管理单位

人事行政部为本办法管理单位。

1.5考核机构

(1)公司考评委员会由公司领导组成。

(2)部门考评小组由部门经理和主管以上人员组成。

1.6考核权责

(1)正副总监、以上职务人员,由总经理直接或授权有关部门进行考核。

(2)主管以上干部由直接主管负责初考,总经办负责复考,人事行政部备案。阶段考核和年终考核由考评委员会审核,总经理批准,人事行政部备案。

(3)员工由直接主管负责初考,部门经理复考,再由总经办审核,人事行政部备案。

2.考核规定

2.1考核区分

考核分月度考核、阶段考核、年终考核三类。

每阶段和考核结束后,公司将依考评结果组织召开例会或以简报的形式予以通报,总结上期工作,明确下期任务。

2.2月度考核

(1)考核统计周期为自然月度周期,月度考核于次月1日~2日进行。每月15日之前(含15日)试用期结束的员工参加月度考核。

(2)总经办依据月度KPI指标完成情况对下属各部门进行考核。

(3)月度考核主要依据工作能力及态度进行考核。绩效考核表于每月2日前送人事行政部备案。其中,对部门经理考核时KPI考核项目所得的分值等于部门考核的分值。

(4)每月3日人事行政部将考核后确定的部门绩效薪资额度通知各部门,由总监、部门经理填报《员工月(阶段)考核薪资发放表》或《干部月(阶段)考核薪资发放表》,于5日前报人事行政部审核发放。

2.7考核列等

(1)考核得分4.5~5.0分(含4.5分)为A等

(2)考核得分3.5~4.4分(含3.5分)为B等

(3)考核得分2.5~3.4分(含2.5分)为C等

(4)考核得分1.1~2.4分(含1.1分)为D等

(5)考核得分0~1.0分为E等

2.8年终考核列等限制及调薪方式

(1)员工考核列等比例及调薪方式原则上为:

A等10%,升3级;

B等25%,升2级;

C等40%,升1级;

D等20%,不升级;

E等5%,降一级并调整岗位或解除劳动合同。

(2)经理(含经理)以下干部考核列等比例及调薪方式原则上为::

A等3%,升2级;

B等7%,升1级。

(3)经理以上人员由办公会议讨论,总经理提议,董事长审批。

3.其它事项

(1)新进人员试用期满后,由所在部门填报《试用期满考核表》,送人事行政部作为聘任工作依据。

(2)员工考核由人事行政部督导复查,以期公平。

第四篇:调岗调薪

“调岗调薪”到底谁说得算?

发布:2013/9/23 9:14:00作者:转自互联网来源:中国管理监理网整理查看:1488次

关键字:HR园地 薪酬福利

案例一:李某是一家证券公司的职员,主要负责数据核算工作。该公司有一项很特别的制度:员工在考评中的总成绩列入末位者,将被公司安排做杂务工,月薪、待遇等也将成倍减少。据称,这一规定是经过公司高层专门会议决定并写入公司制度中。在几年的执行中,所有考核末位的员工都自动离职,公司对末位者调岗降薪的处理方式俨然成了逼员工主动离职的手段。

李某在去年的考评中,总成绩位于倒数第二,因此对自己今年的考核“前景”很是担忧。

话题一:“末位调岗”、“末位淘汰”的适用

张芬:我觉得调岗是可以的,但是调薪不行。此外,调岗后是否需要有书面协议加以固定,也有待讨论。一般来说,对于调岗调薪问题,公司在调岗上是有一定主动权的,但在调薪上基本没有。公司要想在调岗的同时,一并实现调薪的目的,从规避法律风险角度上来说,首先要把员工的薪水分成两块——基本工资和浮动工资;然后在调岗后,对浮动工资部分作适当调整。如果公司没有做到以上几点,直接对调岗员工进行调薪是不合理的。

在日常工作中,也存在员工调岗的问题,但是我们采取调岗措施一般是基于员工身体健康原因,所以在整体操作上还是相对顺利的。当然也发生过员工不满意调岗的事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在员工医疗期满后,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再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张洁敏:在调岗调薪方面,如果用人单位能做到合法、合理,就是可行的。这里的“合法、合理”主要是指符合相关规章制度。我们公司会在劳动合同或者《员工手册》上写明公司会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对员工的岗位进行调整,然后再根据制度或合同约定进行调岗。

在本案例中,调整后的岗位和其原先的岗位没有相关性,这可能是这个公司处理中一个比较大的漏洞。该公司直接把末位的员工安排做杂务工,这对于拥有一定学历和工作能力的员工来说很不合理,由此看得出该公司本意不善,在仲裁诉讼中对公司是不利的。所以我觉得,在调岗时,用人单位应该考虑如何把员工调整到一个相关的岗位,而不是随意安排到其他工作岗位。

就“末位淘汰”而言,我们公司也有类似制度。我们的年终绩效考核分为五

个档次。当员工处于最低档时,一般员工会自动辞职,没有辞职的,我们会对该档员工进行PIP,即“培训再调岗”,此时调岗是调到与他能力相匹配的岗位,如果培训之后还不能胜任,公司就会依法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事实上,现在很多公司都在采用末位淘汰制,但却存在这样一个矛盾:有的部门员工能力普遍比其他部门的强,但基于一个正态曲线,对能力强的部门员工的考核结果就比较消极。所以我认为“末位淘汰”可以作为提高员工积极性的工具,但不能滥用,此外还需要从其他积极的方面做切入点。马卫华:我认为,“末位淘汰”在法律层面上是不被认可的,因为按照排序法肯定会存在最后一名,但是这最后一名是否就意味着不能胜任是存疑的,有时可能一个团队的最后一名的能力比其他团队的前几名还要强,那么此时淘汰就存在不合理性。针对这种情况,如果员工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大多会支持员工的诉求。一般来说,在需要调岗时,如果企业和员工能够协商一致,那么进行调岗是可行的;如果无法协商一致,选择合法解除才是上策。

在我们公司,由于年轻人居多,员工个人的法律意识相对较强,单纯采用末位淘汰制是行不通的,所以一般我们也不采用末位淘汰制度,而是采用比较直接的方式,明确列出岗位胜任的要求,结合员工直线主管对其的直观评价,然后根据客观条件以及法律规定,进行协商等处理。

李伟:利用末位淘汰制对员工进行激励,在团队管理上是有一定的作用与效果的,这也是“末位淘汰”会在国外盛行、被引进国内的原因。但是由于我国的法律环境与国外的不同,从2008年开始,“末位淘汰”基本上丧失了法律依据,因为2008年之后没有了约定终止的情形,而末位淘汰的实质就是约定终止。换句话说,现在使用“末位淘汰”,实际上存在法律风险。那么,如果用人单位想通过排序的方式来激励员工,建议变“末位淘汰”为“末位调岗”,因为末位调岗在法律上是行得通的,法律依据就是“不胜任”的调岗。但在实际管理中,末位调岗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毕竟末位并不意味着不胜任。由于末位必然涉及考核问题,那么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就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如果考核结果比较客观,大家都能接受,这就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如果有部门领导或者直属领导列出排名,就必然存在一定主观性,有的员工可能会不服气,很有可能会引发劳动纠纷。此外,末位调岗时还要注意岗位的合理性,调整后的岗位应当与员工原有岗位相关。如果调岗涉及调薪的,还需要有相关的规定加以辅佐。

在本案例中,该公司的初衷并没有错,只是做法存在瑕疵。因为调岗调薪是通过公司制度来实现的,但该制度并没有走民主程序,因此其有效性存疑。李某可以通过对该制度提出异议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就本案例来看,该公司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度合法化。实践中,建议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合同约定来实现调岗调薪的目的,可以在合同中明文约定:在员工排名末位时,可以对其调岗,并且遵循薪随岗变原则,即在合同中明确用人单位可以调岗的情形以及调薪的原则。

案例二:刘某是一家医药器械销售公司部门副职,日常工作主要涉及市场拓展、开发客户。在刘某与公司的劳动合同上约定:刘某的工作岗位是销售部副经理,月薪5000元。

最近,刘某因为业务拓展思路与公司销售部经理不同产生矛盾,并发生肢体冲突,导致经理住院一周。

公司高层通过讨论,一致认为刘某的表现严重不符合销售人员应有的职业素养,明显不能胜任其工作,但基于其是老员工,本次不予解除,直接调度至综合部担任办事员工作,月薪降至2500元。事后刘某觉得自己的确有错,于是接受了公司的调岗安排。

话题二:调岗的前提如何把握

张芬:这个事件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这里的不胜任是从个人素质角度考量的,并非我们通常遇到的绩效不佳等导致。我认为,对于不胜任的员工,是要先进行培训的,再不胜任的才需要进行调岗。

实际操作中,针对员工不胜任的,我们一般会选择直接协商解除的途径。因为这些员工继续留在公司内部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所以公司往往会依照法律规定和员工进行协商解除,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张洁敏:就本案例而言,有几个环节值得关注与思考:一是劳动合同约定了刘某的岗位为销售部副经理,那么调岗时是否对劳动合同进行相应的变更;二是不胜任的认定问题。案例中是基于肢体事件就认定其不胜任,这是不合理的。应该从刘某的岗位表现入手,比如销售副经理的工作指标等方面的要求,如果业务开展得很好,此时仅仅凭借肢体动作考核其为不胜任合理性存疑;三是工作是否和原先工作相关,即调岗的合理性。事件中刘某接受了公司的安排,假如刘某不服从安排,那么就目前看到的这种情形,该公司是比较麻烦的。

马卫华:刘某对企业的价值是销售业绩,将其直接调整为综合部办事员对企业没什么意义,更无法体现他的价值。就本案例来说,该公司选择了一个比较另类的处理方式,如果采用违纪处理效果或许更佳。我们公司之前也发生过类似事件,我们就是通过违纪处理来操作的。

李伟:用人单位的处理方法是否合理还要看具体操作环节。就案例的表述来看,部门经理可能也有问题,毕竟“一个巴掌拍不响”,所以该公司会选择以调岗的方式处理刘某也就不难理解了。一般在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遇到这种情形的,首先想到的并非调岗,而是以违纪解除劳动合同。

对于调岗,从合理性上来讲,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调岗是否合法,要看是否有相应的书面协议。对于不胜任的界定,还需要按之前的协议操作,比如是否有员工入职时相应岗位的岗位职责说明书等。从企业实务来看,对于“不胜任”的界定,也存在很多问题:有的是目标不明确,有的是没有考核标准,有的是没有保留签字确认的证据等。这就导致很多员工在被解除后不服,提出违法解除的诉求。因此,实际操作中,最终的考核标准要和员工沟通,并让员工签字确认。

就本案例来说,如果该公司选择与员工协商调岗,签订劳动合同变更协议,这样就合法合理了。对于该公司提到的职业素养因素,建议慎用,因为法律对于不胜任虽然没有明确界定,但却有对培训或调岗的规定,故一般还是以一些客观的考核标准作为不胜任的理由为佳。像个人职业素养等抽象的评判标准,甚至是身体原因,如抑郁等,建议用人单位优先考虑他能够胜任的岗位,如果员工不同意调岗再协商解除。

案例三:张某与某饭店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张某的岗位为饭店后厨主管经理,月薪6000元,饭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张某进行调岗,张某应该服从。

2012年10月,饭店在未说明任何理由的前提下,将张某调到宾馆总台任领班,原待遇不变。但是宾馆总台领班的工作量较后厨主管经理多了一倍左右,且需要值夜班,工作相对辛苦。

张某要求调回原岗工作,饭店方不同意。故张某提出辞职并要求饭店支付其经济补偿。饭店认为其有用工自主权,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表现调整员工岗位不违法,并拒绝补偿。

话题三:用人单位调岗权利有多大

张芬:本案例中,虽然劳动合同中有调岗的规定,该饭店也是根据劳动合同进行调岗操作的,但是在岗位变更后,该饭店是否和员工签订了岗位变更协议,则是本案调岗是否合法的一个关键。如果没有书面协议加以固定的,一旦员工有异议,该饭店的做法就会产生纠纷。我认为,用人单位在调岗上有一定的主动权,但是不能有过大的主动权。

张洁敏:该饭店在未说明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就对员工进行调岗,虽然薪酬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工作内容、工作量都发生了变化,对于这样的调岗,本人觉得还是很有问题的。尽管在劳动合同中有明文约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员工进行调岗,但是这个“实际情况”并不明确,因此需要与员工进行必要的沟通。在沟通后,双方就岗位变更达成一致协议,这样才是可行的操作。

马卫华:我认为,要实现灵活调岗这一目的,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就岗位设置的约定上是很有技巧可循的,比如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相对宽泛的岗位表述,不要过于具体。此外在调岗之后要注意把握一些细节,比如岗位变更协议的订立与保留、有没有员工签字确认、手续是否规范等。

李伟:本案例中,主要涉及的是劳动合同约定的问题,合同中约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员工岗位进行调岗是否有效呢?我的观点是,该饭店的想法是可行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漏洞。因为劳动合同中对于调岗的前提条件约定为“实际情况”,这个极容易导致实际无法操作的局面,原因是公司很难举证。这样一来,就事与愿违了。所以我们更倾向在劳动合同中将调岗的情形约定清楚,以考核结果5分制为例,考核为1分的,公司可以对其调岗;连续两次2分的,公司可以调岗等等。如此约定后,根据实际考核结果进行调岗操作,在合法性上就没有什么大问题。

在合理性方面,刚才大家都分析到,在没有说明任何理由的情况下进行调岗,无疑是存在法律风险的。该饭店可能会认为调岗没有降薪,对员工的利益没有减损,又有合同约定,所以自己的调岗行为完全合法合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可以单方面调岗呢?目前法院仲裁的口径是:调岗如果不涉及员工切身利益,包括但不仅限于薪资的,工作量与原来也相差无几的,此时哪怕调整的内容在劳动合同上没有约定,员工也应当遵守。换句话说,在司法实践中,在员工利益不受损的情况下进行调岗,这属于用人单位的自主经营管理权。

对于刚刚提及的在合同中宽泛约定岗位以实现公司灵活调岗,这需要注意把握一个度,约定一旦过度宽泛,那就缺乏合理性。由于在仲裁中存在自由裁量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裁定对公司不利的可能性极大。换句话说,合同约定的宽泛程度是怎样,还是需要公司与劳动者实际沟通,并考虑一些可能会影响实际操作效果的因素,如司法中的自由裁量。

除了刚才提到的不涉及员工切身利益情况下的调岗,公司有主动权,即在不存在不胜任的情形下,只要不损害员工切实利益,“平调”是可以的。这在很多地方都以书面形式明确了下来,比如浙江、广东。此外,在既不存在不胜任、也不存在平调,同时薪资执行原岗位的短时间的支援性质的临时性调岗,员工也应当遵守,如果员工不遵守,用人单位可以以员工不服从公司安排为由来进行相应处理。以上就是用人单位自主经营管理权所包含的单方调岗的几种情形。再有就是需要双方协商、通过劳动合同约定等来实现调岗,或者根据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那几种情形进行操作,如医疗期满的、情势变更的等等。总之,用人单位在实际管理中,涉及调岗操作的,需谨慎而为,降低或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第五篇:员工调岗调薪如何规避风险

员工调岗调薪如何规避风险

因业务发展需要、组织架构调整、人员优化整合等,对员工进行岗位变动是企业的正常经营行为,但若操作不当,如随意或强行对员工进行调岗调薪等,就容易引发劳资纠纷。那么,应该如何合理合法操作这事呢?

先拿法律条文说说,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5条和第40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法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的情况只有四种:

1、双方协商一致调岗;

2、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调岗;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调岗;

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调岗。

关于这四种可以调岗的情形,我觉得无需再予解释。关键调岗的话必然会引起薪酬乃至福利产生一定的变化,也就是调岗调薪是相辅相成的(当然咯,调岗不调薪的也有,这里就不说了)主要讲解一下我企业在调岗的时候要做好哪些工作:

1、先沟通要调岗的原因和目的;

2、再表明调岗后工作职责与内容;

3、明确调岗后的薪资待遇;

4、签订合同变更协议;

上述的情形都是按照正常程序走的,没有什么“纠纷”和“烦恼”出现,大

家觉得没劲是吧?

另外,在企业里还存在这样几个要调岗的情形,我就采用一段冗长的文字来叙述一下,希望大家保持有一定的耐心哈,谢谢:

一、一日上午,“叮铃铃„”一阵电话铃响,“F经理,生产部Y部长找您”,接起电话,传来Y部长充满磁性的中低音,“哥们,我跟你说个事啊,我部门有个新来的员工,嗯,就是那个大学生小李你记得不?嗯,对,他已转正有3个多月了,是这样的,我这边呢,现在工作流程理的比较好,工作量也不再是当初那么繁忙了。你看看呢,这个新员工小李啊,平时工作不错,人也蛮好,文凭又高,还勤快,但我人有点多了,你看看是不是能调个岗给他换个部门呢?我跟他已经谈过了”,“好的,知道了,我会考虑下”。

下午上班后,F经理在办公室正襟危坐,对面坐着眼睛泛红的小李,“小李啊,Y部长跟你谈的事情我听说了,你是怎么考虑的呀?”,话没说完,小李眼圈更红了“F经理,我,我有苦衷,Y部长一直对我很好,但近期没有好脸色给我看,而且安排好多我没接触过的工作给我做,近期我听到传言他还要往我们部门申请添人,貌似是他家一个远房亲戚,中专生,而且他都跟老板打过招呼了,所以他这是想把我‘赶走’”,“有这么回事?这Y部长也太黑了,表面上夸小李好,暗地是想借我的手替他办私事啊”F经理思考了一番,于是对小李说 “好的,小李你先回去忙好自己的工作,这个事情我会解决的”

第二天,F经理把Y部长约到了办公室,并亲自为Y部长泡了一杯茶,寒暄了一番:

“老同学啊,看来你们部门最近工作蛮顺利的嘛,我这边呢,有个工作可能要麻烦你们配合做做喽?”

“嗯,好啊,听你吩咐呢”

“是这样的,公司现在在忙着把部门的制度,职责,岗位说明书、流程啊啥的在整理呢,你们部门配合配合吧?”

“我当多大的事呢,好的啊”

“哎,你也别小看这事啊,要不我考考你,你们部门的计划专员有什么样的任职要求?岗位说明书是怎么写的?”

“本科,男性,工业工程专业,至少本单位6个月的生产现场经验,编制1人,工作职责是„„呐,就是现在的小李啊,老同学,我回答的对不?”Y部长得意洋洋状

“行啊,你背的挺熟呢。好吧,长话短说,我这边有个事情要跟你商量,你考虑考虑,是这样的,公司一直在提倡改革想提高管理部门的效率,所以我想把你们部门精简掉一个人,就从计划专员着手,相关工作职责由你那边的副部长或者干脆就你兼了吧”

“啊,这怎么行呢?计划专员很重要很关键的一个岗位呢,工作量也很大,你看,规定了还需要本科生才能任职呢,咋能说减就减?这个绝对不行的,再说了,小李工作做的非常好,哪能说减就减?我不同意!”Y部长急了,不禁语速加快,语调增高起来

哇哦、哇哦,F经理心里乐开了花,暗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咳咳,这个嘛,我再考虑考虑吧,不过好为难哦,这个小李要精简掉的,我一定得把他调走„”

“不行,不行,老同学帮个忙吧,你这不是要坏我的事嘛,现在生产那么忙,我还想添人呐,哪能反而精简我们生产部门的人啊,小李对于我们部门来讲太重要了。我不同意把他调走,这样吧,我不要求添人,但绝对不能减人”

“好吧,看在老同学的面子上,这个事情就这样吧,不调就不调,看把你急的”F经理一副严肃状,“哦,对了,现在公司里缺少数控操作工,你要是有资源的话要帮我介绍介绍啊”,Y部长寻思着“啊,对了,我那个老家的侄子不是学数控的吗?蛮合适的,嗯嗯„„”

看到Y部长在沉思中,F经理笑了起来„笑了起来„

二、“从生产车间上调人员到技术部门”的案例。老李是某加工车间工作有十多年的一名技术骨干,带徒无数,技能娴熟,三班倒作业偶尔加加班月收入能拿个6000多元的收入,某日,老李被公司告知技术部门因工作需要,计划从基层

车间抽调1人,老李是合适人选但没有之一,就是敲定了要他了,老李打听了下工作职责与工资待遇如何,5K/月,常白班,老李一想,少了1K多一个月呢,不去!这下子可就让HR部门的F经理为难了:

1、如果外部招聘吧,短期内也招不到合适的,但项目着急啊。

2、内部选吧,也就老李最合适不过了,年龄、专业、学历、技能都满足了,而且是典型的微波炉,上岗就发热的,但他因为薪酬低不同意啊。

3、薪酬低了,那么就薪酬不变?不行,技术部那几个家伙老早就闹着要加薪了,岂不是要闹疯?

那咋办咧,熊大找熊二商量了一下,还是没啥好招式。熊大看了也跟着瞎着急的头上本就没有几根毛的技术部主管一眼,俗话不是说的好聪明绝顶吗?头上就那几根毛了,耶,眼睛一亮,三毛,找三茅去看看,有招了:

1、与老李沟通协商好,调岗后,维持其总待遇不变,但调整其薪酬结构,弄个基本工资+绩效。基本工资都为4K,另外2000多元/月为绩效,但要年终秘密发放,并约定好严格保密。绩效为老李在项目上的工作推进进度,能否带领新人提高,能否解决疑难问题等

2、总待遇还是不变,就按6K发,给他套个职务,部长助理或者是副部长。

3、技术职称上弥补:建议进行职称评定,通过发放职称津贴弥补差距,基本薪酬5K,职称600,离他的6K也就几百元了,再说了技术部门是常白班,不用上夜班,对身体好,从而再进一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1/192279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