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动汽车充电站消防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电动汽车充电站消防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曹丽英1 郑斌2 黄昊1
(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上海200438;石家庄市公安消防支队,石家庄050000)
摘要:通过对我国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进行广泛调研,研究分析了存在消防安全管理现状,有针对性对消防安全设计、管理等环节中充电站分类、选址和平面布局、火灾危险性、防火设计、消防设施配置等关键技术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站;消防安全
电动汽车产业链包括动力电池、整车、基础设施和运行管理等,以电动汽车充换电站为代表的充电配套基础设施则是主要环节之一,必须与电动汽车其他领域实现共同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已有一百多个城市列入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大中型城市先后发布了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均把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作为发展绿色交通的主要任务。节能减排的任务需求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计划使得我国各大中城市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刻不容缓。
本文通过对现有充电站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和管理中消防安全的建议。
1.电动汽车充电站基本情况
电动汽车充电站[1]是指采用整车充电模式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场所,应包括3台及以上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至少有1台非车载充电机),以及相关供电设备、监控设备等配套设备。
大、中型充电站建设采用配电变压器,两路电源供电;小型充电站采用单路低压电源供电,不设配电变压器。充电设备电气接口、通信规约、电气连接件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设计规范一致。
一个完整的充电站组成结构[2]包括供电系统、充电设备、监控系统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四大部分。电动汽车充电站目前有传统型充电站、多层立体充电站、社区简易充电桩、地下车库充电桩、加油站充电站、储能式移动充电设备、无线充电站。据调查,深圳是北上广深四地中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充电站最多的城市,目前已建成60多个充电站(包括公交车充电站在内),完成了对全市范围的覆盖。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充、换电站也是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虽然只有部分城市建立了充换电站,但近年来媒体报道的电动汽车火灾及充换电站火灾也屡见不鲜,2015年4月26日下午,深圳湾口岸中国普天力能加电站内,一辆大巴车内的蓄电池组突然冒烟,随后起火并蔓延至全车。后经专家组鉴定,事故直接原因是:车辆动力电池充满电后,动力电池过充电72分钟,过充电量58kWh,造成多个电池箱先后发生动力电池热失控、电解液泄漏,引起短路,导致火灾。调查组还特别提醒,过充是目前电动车火灾的主要原因,各方面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5BAG07B00),上海市科委项目(16DZ2292600)作者简介 曹丽英,女,硕士,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灭火理论研究,E-mail:clying_0@126.com
第1 页
共 3 页
相比于传统汽车火灾,此次电动汽车充电站内的电动大巴火灾的扑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灭火困难,站内配备的消防设施无法扑灭电动大巴车火灾:站内配置的灭火器均为手提式或推车式水基型灭火器,未设置室内外消火栓,站内充电站控制室外侧设置有两个圆形沙池。火灾发生时,站内人员闻到车尾部有气味并并伴随白烟冒出,使用站内水基型灭火器对冒烟部位进行喷射,均无法抑制火焰,随后车侧面部位开始起火,火势立刻难以控制。消防人员到达火场时,站内人员不同意使用水枪灭火,在将站内的近二十具水基型灭火器和其他车辆上取下的干粉灭火器全部用光也无法控制火势,随后消防员要求使用水枪灭火,否则无法达到降温目的,数分钟后火焰得到控制。最后,消防员将高压线剪短,电池拖出后用沙土掩埋,以防止复燃。整个灭火过程持续约2个小时。其次,消防站结构简单,火灾损失小:充电站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站内可燃物不多,故未引起大范围的燃烧。顶部的广告牌和顶棚,由于采用的阻燃材料,只有部分被烧毁。
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和投入使用较早的地区,已有一定数量的火灾或爆炸事故发生,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在全国的大规模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内消防安全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电动汽车充电站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2.1现有消防标准规范无法解决防火设计问题
电动汽车充电站建筑结构多样,功能也与传统建筑具有很大的不同,动力电池火灾危险性的存在成为充电站防火设计的难点。目前电动汽车充电站消防设计和审批验收缺乏专门的标准规范依据,导致既有电动汽车充换电站部分陷入停运状态,且新建站点无法通过消防审批就开始投入运营。
以往针对充换电站建设的标准规范多为地方或行业根据需求编制的地方标准或行业标准[3-6],主要有深圳市地方标准《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 第2部分: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SZDB/Z 29.2(以往时2011版,现在正在修订)和南方电网公司的企业标准《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设计规范》 Q/CSG 11516.2,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2014年住建部发布了国家工程建设标准《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GB 50966-2014,使得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上升到国家标准。然而这些标准规范中对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要求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未正确认识电动汽车的危险性,大多数规范均将供电、充电系统作为充换电站最大的危险源,忽略了车上动力电池危险性的存在。
2.防火设计要求不具体,可操作性差。由于动力电池火灾危险性未被明确,且大多规范编制过程中缺少公安消防专业人士的参与,故对于防火间距、耐火等级无具体要求。
3.消防设施的设置要求不明确。对于室内外消火栓、自动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器的配置等要求不明确,甚至存在互相矛盾的地方,如对室内外消火栓需设置和不需设置即存在不同的要求。
4.现行充换电站建设已与现行规范相矛盾。如《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2014中“4.1.8 地下、半地下汽车库内不应设置修理车位、喷漆间、充电间、乙炔间和甲、乙类物品库房”,但由于目前很多城市面临用地紧张的问题,现已投入使用的很多电动汽车充电桩均设置在了地下停车库内,使得消防审批更难得到落实。
2.2 消防设施配置情况复杂,消防安全管理缺失
经调研,目前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充换电站内存在如下的消防安全问题:
1.现有消防设施配置情况复杂,灭火效果不明确。电动汽车充电站内设置主要有室内消火栓箱、推车式或手提式水基型或干粉灭火器、灭火毯、消防沙等。国外相关资料显示,大量持续的消防水是扑灭电动汽车火灾最有效的方法,而目前很多充电站内出于水导电的顾虑,大多未设置室内消火栓,消防员灭火时只能依靠市政供水或消防车供水,给火灾扑救带来一
第2 页
共 3 页
定的困难。根据以往的火灾案例来看,灭火器对于扑灭电动汽车火灾效果不明显,甚至无法控制火灾的发展。消防沙池的设置往往距离充电站较远,若车辆发生火灾,消防沙运送过去时间较长,且火势一旦蔓延开来,人员无法靠近,便无法将消防沙释放到火场中。
2.消防安全管理未得到重视,消防设施使用状况不佳。有专人管理的电动公交车充电站,基本都设置了安全管理规定和应急操作规程,站内人员均经过一定的消防安全培训,消防设施配置虽然不统一,但基本都有配置,且有专人管理,均处于可用状态。无人看管的私人电动小轿车充电站往往无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且大多未配置消防设施或消防设施处于无法使用状态,存在很大的消防安全隐患。
因此,亟需制定相应的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使得充换电站消防安全规定和审批验收要求能够有据可依,以有效控制和降低其火灾风险。电动汽车充电站消防安全关键技术及建议
电动汽车充电站防火设计中,急需解决充换电站分类、火灾危险性、选址、平面布置、防火设计、消防设置配置、火灾事故处置等问题。
3.1 充电站分类
经调研,目前在建的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建筑面积、运营能力等具有较大的差异,充电站种类多,体量大。周边建筑物有住宅、宿舍、学校建筑或商务楼等,与周边建筑的距离大多较近,有的直接设置在建筑物的外墙,有些毗邻建筑物只有1m的距离。建筑规模从28㎡至6880㎡不等。运营能力从3辆到一百多辆不等。因此,在防火设计中要根据建筑类型、规模、选址、运营能力等进行分类,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消防安全要求。
3.2 充电站火灾危险性
充电站建筑内火灾危险性主要来自车载动力电池,换电站内大量储存的电池使得火灾危险性进一步增加。动力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和包装材料等组成,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中常使用的电池原料主要有溶剂和电解液。电解液和溶剂的闪点都较低,最低的仅16℃,根据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于液体物质采用闪点来衡量其火灾危险性,电池危险性为甲类。因此,以充电为主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由于锂离子电池数量较少,且危险源不固定的原因,可根据充电站的规模及采取的防火措施来认定具体火灾危险性。
3.3 充电站选址、平面布局
首先应确定不宜设置在地下车库。但由于城市用地紧张,许多城市都把充电站设置在地下停车库中,相比传统车,具有特殊的危害性:电动汽车火灾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电动汽车具有爆炸风险。因此,对于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和平面布局应重点考虑如下:
1.宜设置在地面一层,如必须设置在地下时,不应设置在地下两层及以下的楼层。2.充电站应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不应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主出入口。
3.4 充电站防火设计
充电站由于存储锂电池的数量和规模的不同,防火设计应分开考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作为建(构)筑物防火设计的基本规范,应尽量参照此规范,然而,在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应根据电池火灾特点对电动汽车充电站采取一些额外措施,以保障充换电站消防安全。如考虑到电池飞溅,现有距离居民区较近的充换电站建议增加防飞溅的铁丝网;储存电池的地方建议增加防撞装置,避免因撞击引起电池短路而发生事故。
3.5 充电站消防设施设置
充电站消防设施应包括灭火系统,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设施等。
第3 页
共 3 页
对于灭火系统,目前关于电动汽车电池火灾的灭火技术研究的文献较少[7-8],甚至这些少量文献中关于电动汽车火灾灭火技术的描述都存在相互矛盾的地方。但是大量持续的消防水对于电动汽车火灾的降温和隔绝氧气等具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建议在充换电站内设置室内消火栓、室外消火栓,以满足火灾时消防车辆的用水。其次,对各类灭火剂、灭火系统的有效性展开实验研究,研究或开发能够有效扑灭锂电池火灾的灭火系统。
对于自动报警系统,根据动力电池火灾特点,动力电池燃烧前内部温度升高,且伴随有大量的气体产生,电池内部温度升高有电池管理系统(BMS)进行监控,可以辅助报警,因此,应特别要求电池管理系统与消防监控系统进行联动。同时,应采用可燃气体报警装置或感烟报警系统增加火灾的预警。
对于防排烟设施,现有的地面充换电站一般为敞开式建筑,密闭空间较少。而设置在地下的充电站,火灾时的排烟问题也是重点、难点问题,应展开系统研究,尤其是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的排烟问题。结论
电动汽车充电站在设计、建设和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伴随着国家战略体系的部署,面对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现状,电动汽车充电站作为电动汽车行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其技术必须紧跟电动汽车的发展步伐。因此,相关产业和部门应加快相关研究,提出具体措施,尤其尽快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使得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管理和运行更加规范和有序,满足电动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保障电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GB50966.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S].[2] 徐海明等.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行与维护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2.[3] 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4] GB 50067-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S].[5] GB50156-2013.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S].[6] DG/TJ08-2093-2012.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设计规范[S].[7] 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Electric Vehicle Emergency Field Guide.Quincy, MA.2014.[8] R.Thomas Long Jr et.Best Practices for Emergency Response to Incidents Involving Electric Vehicles Battery Hazards: A Report on Full-Scale Testing Results: The Fire Protection Research Foundation, 2013.第4 页
共 3 页
第二篇: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必要性
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必要性
1.1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的背景
政策背景: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已列入各主要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作为全球金融危机过后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和实现交通能源转型的根本途径,已经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汽车制造厂商共同的战略选择。世界汽车产业进入了全面的交通能源转型时期,电动汽车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对于纯电动汽车的研究,我国在政策上给予了必要的重视,同时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十五”期间,电动汽车就列入国家“863”计划科技重大专项。2009年元月,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启动“十城千辆”计划,主要内容是:通过提供财政补贴,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涉及这些大中城市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力争使全国新能源汽车的运营规模到2012年占到汽车市场份额的10%。200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到2011年我国要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至2015年,我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有望达到266万辆,全年将新增电力需求在212亿kWh。截至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两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涉及24种车型。社会背景:我国正处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重要时期,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居民积蓄不断增多,外出旅游、商务活动等日益活跃,私家车需求数量急剧增加,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也不断刷新纪录。在此背景下,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具有广阔的市场和便利的条件。
生态背景:近年来,党和国家日益重视科学发展,原来以破坏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日渐被科学发展观所取代,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国家一项发展战略。
科技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成熟,制约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已经被攻破,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日臻成熟: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的研发取得一定的突破,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及电池管理系统成功应用于实际。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是以电动车的生产、运行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群,这样的一个产业群包括电动车、电动机、电控系统,动力电池、电源管理、能量回收;还有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膜的制作工艺;以及电池回收、电池复用、资源再生,最后还包括供电系统、充电设施、充电服务。
汽车产业是践行“低碳”经济的重要领地。在各种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角逐中,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力方向。当电动汽车产业化条件日趋成熟,产业链蕴藏的巨大商机也将同时浮出水面。1.2 广西区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我区汽车工业已突破汽车整车产量百万辆大关,配套体系较为完善,具有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近年来,广西汽车产业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了油电混合动力总成、可再生空气混合动力总成、乙醇柴油发动机、双燃料发动机等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轴并联式油电混合电力系统已经小批试产,并在恒通、中通、广汽客车、武汉扬子江、苏州金龙、江淮等混合动力客车上得到了应用。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成功研发了微型电动货车、微型电动客车、电动社区车、电动观光车等车型,电动微型货车已出口美国。桂林客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已与上海雷博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了新型环保电池电容电动车,产品已小批量进入上海市场,服务于上海世博会。柳州延龙汽车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纯电动乘用车、纯电动货车、纯电动客货车等十几个涵盖乘用、商用、专用电动汽车新产品。桂林星辰科技有限公司已利用伺服控制技术成功开发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油电混合电磁直耦电拖装置。
我区新能源汽车发展虽已起步,但总体上来看,还存在明显不足,如新能源汽车产品产量不大,产值偏小,产业化进程仍需加快;产品以纯电动汽车为主,尚未利用我区在混合动力总成、混合动力电拖装置等方面的技术优势生产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电机等关键核心部件还未全部实现区内配套,产业链还不完善;新能源汽车应用环境尚不成熟,缺乏充电站等配套设施;区内节能及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尚未开展,不利于推进产业化。1.3 广西区电动汽车发展目标
到2010年,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达到3万辆,新能源动力总成生产能力达到1.5万套,形成以新能源客车、新能源商用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体系,电池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实现区内配套;南宁、柳州、桂林等先期试点城市平均完成100辆以上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并初步建立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全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提高,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交客车、出租车等公共服务领域使用。
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达到8万辆,新能源动力总成生产能力达到3万套,形成多品种、多系列、多领域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体系,基本建立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体系;全区各市在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开展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全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进一步提高,城市公交客车、出租车等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占一定比例;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1.4 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意义
1.4.1 直接推动广西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和完善
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是以电动车的生产、运行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群,学科涉及机械、动力、材料、电力等方面。在这个产业群中,充电站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是整个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链条中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新能源汽车能否由实验阶段进入示范推广应用阶段,关系到整个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能否兴旺发展。通过充电站的建设,不仅能够普及电动汽车知识,提高社会对电动汽车的认知和接受度,具有明显的示范意义,而且能够直接推动广西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完善。1.4.2 降低了污染
电动汽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零排放汽车,一般无直接排放污染物,间接的污染物主要产生于发电和电池废弃物。就电池废弃物来讲,回收技术也逐渐成熟,且目前新型蓄电池也朝着污染低、安全性好的方向发展。因此无论从直接还是间接污染来说,电动汽车均是理想的“清洁车辆”。从噪音的角度,相关资料显示电动汽车比同类燃油车辆低5分贝以上,大规模推广电动汽车将大幅度降低城市噪音。1.4.3 改善能源消耗结构
中国每年对石油的需求增长量占全球需求增长量的41%,而新增石油需求的2/3用于交通运输业;中国对石油的进口依存度已高达40-50%,每年需进口1.2-2亿吨石油,据测算,进口的原油有30%左右被汽车消耗掉。而电动汽车不用消耗石油,因此,使用电动车辆对减少石油资源消耗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广西具有重要意义。1.4.4 降低电网负荷
世界各国供电系统都存在负荷平衡问题,峰谷差甚至在1:0.5以上。利用夜间对电动汽车充电,现有电网容量己经能适应若干年电动汽车发展电能需求,不但有利于电动汽车的能量补充,也有利于电网的峰谷平衡,有效地降低电网高峰负荷,相应降低峰谷差,提高电网负荷率,提高发输配电设备利用率。1.4.5 节约能源
据测算,将原油提炼成汽、柴油并用于燃油汽车驱动时,平均能量利用率仅为14%左右。电动汽车即使使用燃烧重油发电的电厂输出的电,其能量经重油提炼、电厂热电转换、电力输配、电池充电、电机损耗等环节,在电机输出轴也可得到20%左右的能量。1.4.6 树立南宁绿色环保新形象
随着广西打造国际大都市的定位日益明确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不断深入,广西与周边各国的交往日益增多。南宁作为一个绿色城市和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发展电动汽车产业,能够践行发展国家“低碳”经济的要求,树立和提升绿色南宁、生态南宁的国际新形象。1.4.7 电动汽车运营优势
电动汽车具有显著的运营优势,运行成本低,清洁安全,几乎不受石油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2 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方案 2.1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及规模
2.1.1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
会展中心电动汽车充电站项目选址于南宁市民族大道国际会展中心东侧停车场,其示范效应将对广西电动汽车推广应用进程的加快、南宁的绿城印象、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南方电网公司品牌形象的宣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1.2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规模及组成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电动汽车充电站项目目标是将其建设成为一座符合南方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设计标准的中小型电动汽车充电站,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充电设备配置有1台中型直流充电机、4台小型直流充电机、4台交流充电桩,配套建设相应的配电系统、监控系统、计费及安防系统。2.1.3场地布置方案
交直流充电机布置于南宁民族大道国际会展中心东侧停车场,利用会展中心广场地下室布置配电及监控相关设备。
充电站出入口利用会展中心东侧停车场原有入口,在出入口之间适当位置设置南方电网公司统一标识;站内布置包括值班岗亭、充电桩、充电岛、遮雨棚等。
图2-1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充电站站址示意图
第三篇:电动汽车充电站项目计划书
电动汽车充电站项目计划书
目录
1、电动汽车意义..................................................................................................................................3
2、电动汽车发展趋势分析..................................................................................................................33、3、国内充电系统现状..........................................................................................................................3 4、4、系统架构与描述..............................................................................................................................45、5、商业运营分析.................................................................................................................................6 6、6、充电场介绍......................................................................................................................................67、7、充电桩介绍......................................................................................................................................88、8、后台系统介绍..................................................................................................................................99、9、手机端介绍....................................................................................................................................1010、10、网站介绍.................................................................................................................................1411、11、市场分析.................................................................................................................................1712、12、困扰问题:................................................................................................................................1813、13、投资收益测算............................................................................................................................2
电动汽车充电站项目计划书
广州骏坤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Guangzhou Junc Queen Industrial Co.Ltd, 广州北京新加坡 Guangzhou – Shanghai – Beijing上海成都Singapore
会和世博会等大型活动充电站项目。目前已经建成或在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充电站 有如下内容。
2006 年,比亚迪在深圳总部建成深圳首个电动汽车充电站。
2008 年,北京市奥运会期间建设了国内第一个集中式充电站,可满足 50 辆纯 电动大巴车的动力电池充电需求。
2009 年 10 月,上海市电力公司投资建成上海漕溪电动汽车充电站,是国内第 一座具有商业运营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
2009 年底,北京首科集团在健翔桥建设完成了国内第一个包含完整智能微网的 北京纯电动乘用车示范充电站。
2009 年 12 月 31 日,南方电网投产的首批电动汽车充电站(桩)在深圳建成 投运,建设规模为 2 个充电站、134 个充电桩。
2010 年 3 月 31 日,国家电网公司唐山南湖充电站建成投运,是我国首座国家 电网典型设计充电站,可同时为 10 台电动汽车按快充和慢充两种方式进行充电作业。
从以上充电站可以看出,现在充电站桩的服务厂家都是各自为政,建立自已的 充电模式及系统,同时使用各自的收费方式,对用户造成极大的麻烦,行业垄断、充电设施奇缺、独立付费,资源无法共享,使用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国内电动汽 车的发展。
4、系统架构与描述
随着近期国内外汽车厂商开始陆续向个人消费市场推出电动车型和随之而来的 充电需求逐步增加,广州骏坤实业联合国内领先的电气系统厂商推出了一套基于网络管理的集群共享结构的电动汽车充 电系统,系统构建为全开放结构,任意业主可以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充电站,按照 约定接入公共服务后台,集群管理,集中收费,按照产权分配收益,对任意电动汽 车用户开放,大大提升了客户便捷性和设备使用效率,最终提高了建设收益和有利 于电动汽车推广发展。■ 系统组成:
一、交流充电桩
充电桩:本地充电设备,自动检测、无人值守运行模式,手机 app 充电授权,过程 控制及监视,将是状态包括就绪、充电中、故障、失去连接、充电完成、充电取消、急停等。充电数据包括充电电量、充电金额、充电前电量、充电后电量等,与充电场监控系统网络链接。
二、充电场监控系统
充电场监控系统:监视和控制充电桩状态和运行过程,接受运营中心充电指令 并反馈过程状态和数据;发送充电指令或取消充电指令给指定的充电桩,指令包括 金额、充电方式、充电电量等数据。充电桩充完电或充电中间出现异常,可实时将 状态或数据发送回营运中心。
三、集群运营中心管理系统
运营中心管理系统:采用 Remoti■g 与充电站建立通信,运营中心通过网关接收用户 app 发送的信息,向用户发送确认信息或者用户所在充电桩状态信息,同时向集群支 付平台申请对该手机号码进行扣费,支付平台扣费成功后,向远程充电桩发出充电 指令,同时把充电信息发送到用户手机,充电完成后进行结算并向用户发送完成信 息;中心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平台、短信网关和 VP■ 通讯设备组成,自动数据报 表和营业情况报表。
另:可选配变电站和峰谷蓄电逆变系统。
■基于互联网监控,支持全面监视和控制,支持海量终端。
■手机 app 查找充电桩和费用支付,用户无需购买和携带多个业务付费卡。
■开放的付费模式支持充电场设备共享,提高利用率和用户充电便捷性。
■任意业主设备共享,设备使用效率提高,用户可利用资源丰富。
电动汽车充电站项目计划书
广州骏坤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Guangzhou Junc Queen Industrial Co.Ltd, 广州北京新加坡 Guangzhou – Shanghai – Beijing – Singapore-6-Best wishes,■基于网络监控和充电点查询。
■支持充电过程中断保护。
■支持无人值守运营模式。
■支持手机 APP 应用拓展功能。
5、商业运营分析
从世界各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商业化历程来看,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和运 营受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电动汽车产业化进程以及政府、企业、公共机 构的参与方式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政府、企业的参与方式是决定电动 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模式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企业作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投资和 运营管理的主体,按照市场化原则实施商业化运作,各参与方将遵循收益分享、风 险共担,在当前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逐渐会形成社会各方资源共同参与充电场建设 的模式。
一、房地产商或物业公司自营方式:房地产商或物业公司在所属居民小区停车 场安装充电桩,建立小区管理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负责充电桩的运营、维护安全 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社会实体企业建立专业电动汽车充电运营公司,建立一套基于网络管理的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在居民区、写字楼、企业单位、商场、超市、医院等公共区域 建设充电桩,进行收费和管理服务。
三、公共专业停车场向运营公司购买若干充电桩自行管理,向停车场用户提供 充电服务,实现停车充电服务,停车费和充电费合并收取。
四、市政道路停车充电业务,在政府特许情况下,在允许路段开设停车充电场,独立投资,集群管理,兼顾临时停车和充电需求,一般以 20 个桩位为一个管理单位,一人值守管理。
集群管理平台,收费管理和费用划付可以由政府或者电力企业牵头,成立一个平台管理运营的股份公司,保证公平公正。
6、充电场介绍
6.1 概述随着地球环境污染、能源短缺、资源匮乏的问题日益突出。电动汽车具有良好的 环保性能,可以缓解资源短缺的现象。电动汽车的组成包括:车载电源、动力驱动 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系统和电气、机械辅助装置。车载电源是汽车所有动力的 源泉,电源容量和电能质量意味着汽车续航能力的强弱和电池的使用寿命的长短。因此充电桩是电动汽车普及的必备条件。
6.2 系统结构及功能
基于互联网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系统是基于互联网通信技术,对分散的充电桩 集中控制、管理、监测并保存用户数据,能够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实现节能环保 的目标。基于互联网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系统可分为:
一、中心管理和数据库层;
二、中间管理层;
三、终端充电桩。
随着地球环境污染、能源短缺、资源匮乏的问题日益突出。电动汽车具有良好的 环保性能,可以缓解资源短缺的现象。电动汽车的组成包括:车载电源、动力驱动 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系统和电气、机械辅助装置。车载电源是汽车所有动力的 源泉,电源容量和电能质量意味着汽车续航能力的强弱和电池的使用寿命的长短。因此充电桩是电动汽车普及的必备条件。
6.2 系统结构及功能
基于互联网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系统是基于互联网通信技术,对分散的充电桩 集中控制、管理、监测并保存用户数据,能够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实现节能环保 的目标。基于互联网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系统可分为:
一、中心管理和数据库层;
二、中间管理层;
三、终端充电桩。
中心管理和数据库层:用于和网络运营商的手机支付平台和用户进行收发短信 的功能;并通过下级中间管理层和远程充电桩进行通信;充电结束,结算充电金额,并保存数据。
中间管理层:用于管理、监测和控制本站的充电桩的状态及运行过程,接收发 中心管理和数据库层的指令并反馈充电桩状态和数据,还具有打印票据的功能。
终端充电桩:用于执行充电任务,监控充电参数,保护系统安全;并通过中间 管理层向中心管理和数据库层进行数据的交换。
7、充电桩介绍
7.1 原理结构:
7.2、功能特点:
■ 人机交互功能:交流充电桩应能显示各状态的信息,包括运行状态、充电电量、计费信息等。
■ 通信功能:交流充电桩应具备与上级系统通信的接口,可采用以太网、无线网
等等接口
■ 计量功能交流充电桩安装有电量变送器,电量变送器把充电回路的电压、电流、电量等参数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再根据标准程序进行计算。
■ 安全防护功能:交流充电桩应具有急停开关,实现在充电过程中紧急切断输出
电源,同时解除充电插头的闭锁,具备有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等功 能。
■ 自检功能:交流充电桩具有自检和故障报警功能。
7.3、技术指标:
■ 输入电压:220VAC±10% ■ 输出电压:220VAC±10% ■
输出最大电流:32A ■
额定交流频率:50Hz ■ 绝缘性能:≥50MΩ
第四篇:电动汽车充电站项目报告
电动汽车充电站项目报告
——广东从化经济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园
摘要:
电动汽车充电站是为电动汽车充电的站点。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电动汽车充电站必将成为汽车工业和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广东从化经济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园作为广州市北优战略发展的战略地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配套服务已经提到议事日程。
一、建设汽车充电站必要性
从化市已于2015年8月12日撤市建区,从化区作为广州土地面积最大的新区,未来发展不可限量!从化的未来发展已经纳入大广州的发展蓝图。
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6月29日审议通过《广州市推进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鼓励社会各界建设为电动汽车服务的充电站。随着电动汽车的出现,市场上对于为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站的需求大增,《暂行办法》明确鼓励积极利用城市现有场地和设施建设充电设施。适度超前,建设个人自用、公共机构及企业专属、社会公共等各类充电设施。并鼓励和支持社会投资主体在广州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充电设施。
为起到示范作用,广州目前提倡先在单位,比如说机关,包括市政府大院,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发区、产业园等鼓励他们建设一定数量的充电站或充电桩。
作为省级开发区的“广东从化经济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园”地处北优核心地区,现代加工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白云国际机场后勤服务区快速向从化区推进,地铁十四号线2016年底开通,物流以及人流的大量涌进,开发区即将进入高速发展期。电动汽车是政府大力推动产业,开发区承建首个汽车充电站意义重大且责无旁贷。
二、汽车充电站建设规划
通常一座充电站至少包括4个快充机和16个慢充机。每辆车充满电需要8个小时,这样16个慢充机每天可以为48辆车充电,快充据说可以两个小时充满,4个快充机可以服务的车辆也是48辆。站址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投资总额630万元。
广东从化经济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园汽车充电站选址位置(黄色五角星):
三、汽车充电站运营模式
据已建成充电站运营测算,标准充电站至少要保证20辆电动汽车同时充电,这样,总用电功率将超过4000千瓦时,按每千瓦时充电站加价1元,每天能够收入4000元,按照投资总额630万计算,4~5年收回投资成本。
第五篇:电动汽车充电站立项技术路线图
项目设计阶段项目申报阶段项目建设、运维阶段电科院贵阳能源集团供电局编制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桩和审核电科院电动汽车充电审批由贵阳能源集团提交的电动小区线路改造设计方案设施建设及线路改造方案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方案工商局市政府、经经信、发改、经信委、发改信、发改规划、电力等部门委审批贵能电动汽车服务公司(暂拟)并发份工商营业执照审批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申请召开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会议并下发审批意见协调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工作规划局国土局经信委供电局办理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国土使用证办理电动汽车充电站备案(提供用地规划等资料)审批供电申请、施工申请等资料贵阳能源集团设备供应商施工方供电局确立设备供应商、施工方提供充电站箱变、充电桩等设备负责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及小区验收电动汽车充电站是否合格,线路改造开始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