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办公室浪费现象
运营管理学
公司存在的浪费现象主要有: 第一、自来水、白开水的浪费
公司里每个办公室都有烧开水的电水壶,每天早上刚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先倒掉电水壶里的剩水,然后再重新接满水烧开。接着再把前一天水杯里没喝完的水倒掉,重新倒一杯新烧开的水。
解决办法:在洗手间设有专门收集剩开水的容器,用存储的水去冲厕所、涮拖布、浇花。
第二、电能白白浪费
公司现在安装上了中央空调,但有的领导办公室还单独加装了独立的空调;有的人想使用空调又怕有味,于是一边开着空调一边开着窗户或开着门,也有的屋里没人了,空调照转不误,甚至下班都不关。还有电灯不管光线明暗都开着灯,不管那个地方用照明一开就全打开。节约用电不仅仅是省几个钱的事,还有利于节约能源,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
解决办法:加强公司管理,严格规定空调开启的条件和要求;各类照明用灯逐步向节能型、环保型过渡;办公、会议及大型公共场所的灯光、电扇等使用视情况开启和关闭,并避免“无人灯”等现象;对办公用电设施,不使用时应及时关闭,以避免长时间的“待机”耗电。
第三、办公用品及耗材过度使用
现在办公室里人人都有电脑,人人都有打印机,各种办公现代化设备应有尽有,确实提高了办公现代化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办公用品和耗材的消耗。如果真是工作实际需要也无可厚非,有很多是干私活或公事随意消耗,比如打印私人(多是给孩子)文档,公事也无限制随意乱打印,纸张、硒鼓、墨盒等更换频频。有的耗材生产时需消耗大量资源,有些耗材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花钱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得不偿失。
解决办法:从严格把控办公用品和耗材的采购;严格办公用品的管理统一按标准发放;建议实施无纸化办公;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小的浪费现象。目的是要提醒人们要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办公室里的节约不损害部门利益,不损害个人利益,只要稍有一点责任心,做起来并不难。从另一方面也提醒单位要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实行集中办公、敞开式办公,这样可以互相监督,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2013级集中班 司锐 20139005037)
第二篇:浪费现象情况调查
一、课题提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导致外来多样文化的渗透形成对传统美德优秀文明的巨大冲击。我们民族文化传统中的耻感意识却在不断地受到腐蚀。水电浪费、食物浪费、纸张浪费、一次性物品浪费、塑料浪费、电池浪费、等现象在大学校园中随处可见,而由这些浪费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污染更是相当庞大的一个数字。所以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坚决抵制浪费 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二、研究目的中华民族历来倡导厉行节约,孔子把“俭”和“温良恭让”一同列为基本的道德准则。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约型社会呼唤节约型校园,建设节约型校园,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和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然而当前,在我们的校园中,水、电、粮食、纸张、图书、实验器材等的浪费现象时有发生;追求名牌、追求享受、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之时,更应养成勤俭的习惯,更应倡导节约的风尚,更应承担起节约资源、杜绝浪费的责任。在营造全民参与厉行节约良好社会风尚的大环境下,大学校园是个重要平台,大学生应该起表率作用。节约体现了求真务实的品德,大学生要从节约入手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同学交往需要平等,高等教育需要公平,大学生要克服消费上的虚荣心和攀比心,优化校园风气。大学生厉行节约没有太多的惊天动地事情,也没有难以攀登的高峰,多半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大量的是“在细小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尽自己的责任”,像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点滴东西。大学生坚持不懈地做好这些节约小事,不仅展示了一个人认真做事的态度,而且孕育着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相信,不把节约当口号,厉行节约见行动,必然引领和推动校园的节约风气。
节约是美德、节约是智慧、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在大学校园蔚然成风,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我们的贡献!
一、节约用电,刻不容缓
某高校新闻系的学生们针对校园浪费行为作了一次调查。据不完
全统计,学校一年电的浪费量是133682度,这些电足够一个普通家庭用58年。高校是人口量最大的单位,作为这样一个庞大的单位来讲,各方面的资源利用量都是相当高的,尤其是用电量,数目是相当惊人的。为此,高校更应该把节约用电列入学校长期发展规划中。学校的领导组织及有关部门,应首先加强自身的节约用电的思想意识,多方位了解节约用电的多种方法途径,努力为了学校的长期发展作出正确的选择。节约能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从长期发展来看待学校的节约用电的问题。
高校作为一种培育高等人才的教育基地,更应该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素质,节能降耗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教育实例。
四、研究过程
1.开会分工
小组会上,大家议论纷纷,最后决定以“校园浪费现象”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研究分三步走:社会调查,搜集资料,整理总结。同时,还进行了分工。分工:第一组:方圆,邓晶主要负责编写问卷调查,并作相关统计。
第二组:刘梦瑾,刘怡玮主要负责拍摄食堂中、校园里的浪费现象。
第三组:刘汝其主要负责采访部分学生、教师、家长,了解他们对浪费现象的看法、想法。
2.问卷调查
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复印了56份,并有目的得将问卷发放到各个区域。对各个年龄层,各种职业的人进行了调查。发放问卷56份,收回54份。我们从中得到了大家的看法,总结了。
3.研究内容
调查我校学生在哪些方面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节约的重要性,是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1、粮食浪费现象
2、水电浪费现象
3、纸的浪费现象
4.总计整理
我们系统的整理了所有材料,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并编辑成文。所用方法:问卷调查法、实
地考察法、访问法、上网查询法、分析法。
三、研究成果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
本阶段确立了课题组成员,组建了课题组,认真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理论学习和交流,达成共识,经研讨搞好课题设计,制订实施方案,同时设计出我校学生浪费现象调查问卷。本阶段的研究,主要采取了上网查阅法,调查法。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
利用本课题组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采访学生、家长、老师,分工操作进行调查、收集资料、摄影、访谈。
本阶段的研究主要采取了行动研究法、调查法、访谈法。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本阶段对所搜集和整理的研究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形成《我校学生浪费现象调查活动报告》。本阶段主要采取了成品分析法、归纳总结法。
五、相关建议
1、开展“珍惜每颗粮食,继承传统美德”主题班会。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采访爷爷奶奶,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并以此作为汇报内容,谈体会、谈感受。也可以把同学们在生活中所见的浪费现象拍摄下来,进行评比,展出。开展全校性的“远离浪费,继承传统”的征文比赛。
2、加强监管力度,杜绝浪费现象。我们要把浪费粮食纳入学校三项竞赛中,与文明班级评比挂钩。每天中午安排专门的值周老师流动检查同学们的用餐情况,对于浪费现象进行制止、批评。
3、每学期安排一定量的“体验生活”。比如农忙季节安排同学到田间捡稻穗,堆草垛,搬稻干;在炎炎烈日下插秧,翻晒稻谷;也可以进行挨饿体验,使同学们在游戏中懂得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4、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节粮氛围。学校利用有线电视组织全校性的演讲、辩论赛,观看录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高同学们的节粮意识。并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为艰。”的警句挂于教室。
5、家长、老师做好榜样示范。“吃不下就别吃了”“这有营养多吃点”……这是爸爸妈妈们说的最多的;还有,个别老师中午的剩饭剩菜不比我们学生少。这些毫无疑问对我们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爸爸多说了,老师也那样倒了,我们还怕什么。
6、改善伙食搭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校菜好的时候,剩饭剩菜就少。反之,就一大桶一大桶。
7、另外,学校也可以废物利用把同学们的剩饭剩菜喂养几头大肥猪,这样一来不仅节约了钱而且猪肉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此一举两得啊。
(二)、水电浪费现象。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水的浪费同样严重。“在教学楼和宿舍楼,我们都常常能看到„细水常流‟。经调查得出,学生在洗碗用水时的间断未关水龙头;停水期间,忘记关水龙头;洗手、洗脸、刷牙、洗衣时,让水一直流着;洗澡不专心致志,没有抓紧时间,悠然自得,边聊边洗。更有在浴室里和好朋友大打水仗。还有一些顽皮的同学,在自来水的龙头下边互相用水大打水仗,水花四溅,十分开心,不知不觉之间,干净的地面弄湿了,过往的同学被吓得躲躲闪闪,大量的水也浪费了。多不好!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同学们讲保护水资源及节约用水的紧迫性,要让同学们树立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观念,积极向周围的同学宣传保护水,节约水的重要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认真落实环保行动,为南水北调工程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我们课题小组,经过了一系列的讨论和调查收集了一些节约水的好建议,如:随手关水龙头,用节水水龙头,利用洗脸水浇花、冲厕所等
1.用水时的间断(开门接客人,接电话,改变电视机频道时),应关水龙头;
2.用喷头淋浴比用浴缸洗澡节省水量达八成之多。
3. 洗菜、淘米、洗衣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4. 使用洗衣机或洗碗机时要节约用水:集齐衣物或碗碟一起洗涤。
5. 滴漏的水龙头每天可耗水70升,为免浪费,应立即修理。
6.切勿拿水嬉戏。
7.看到自己身边的人们有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应极力劝阻,不应视而不见。
(三)、纸的浪费现象。
1、草稿纸浪费
在我校纸张浪费现象中,草稿纸浪费可谓是“重头戏”。怎样可以避免草稿纸的过度浪费呢?被调查的同学同样也给了我们一些很好的启示: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有自己固定的草稿本,每天带到学校,需要用草稿纸时只要拿出草稿本就可以了,既方便又利于检查,还避免了纸张的浪费,一举三得。
2、学生作业本用纸浪费
作业本用纸浪费的状况与其他校园纸浪费现象相比还是比较乐观的,但仍需加强节约用纸的宣传。
我们课题小组总结出了几种减少作业本浪费的方法:
(1)加强节约用纸的宣传和教育,使学生有这种意识。
(2)学生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注意节约用纸,并落实到行动上。
(3)老师在布置一些不经常留的作业时,尽量让学生写在纸上,贴在练习册上或直接交作业纸,省得学生再占用一本。
六、心得体会
(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经济有很大程度上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生活条件有很大的改善。那些浪费粮食的同学,就说“现在生活好了,倒点儿剩饭剩菜没什么大不了的。”而更让我们调查者痛心的是:我们学生对这种浪费现象的冷漠态度。当我们问到“你倒饭时会感到惭愧吗?”,有将近65%的同学竟不觉得惭愧,还有35%的同学从没想过是否觉得惭愧。我们现在的中学生一出生就生活在富裕的社会,从没经历过物资匮乏的时代,所以也就体会不到吃不饱的痛苦。俗话说得好,饱汉不知饿汉饥嘛。尽管还有50%的同学在倒剩饭剩菜时会觉得很惭愧、很可惜,但是下次他(她)还是照倒不误。
(二)、我们学生的素质还不够高,节约意识不强
随着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我们中学生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丰富多彩,这是正常的。但是有的学生盲目追求高消费、高享受,把艰苦朴素、勤检节约的美德置于脑后。几乎每位学生从小就受到过勤俭节约的教育,但是这种教育对他们的行为真正能产生影响的却很少,我们的调查显示只有极少数的同学认为自己曾受到过的节约教育真的对自己有用。很多时候老师、家长也多次强调,但是有些同学依然我行我素。古语讲得好“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也许现在的我们就是因为缺少了劳动的锻炼,体会不到农民们耕种粮食的辛苦,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在我们学校竟有15%以上的学生从没见过农民耕种的情景,另有80%的同学经常能见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的情景,那么这些同学就更加不应该浪费了,说不定你倒掉的饭菜里面就有你爸爸妈妈的汗水呢,让他们的劳动果实附诸流水,岂不更加可惜啊!
(三)、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
节俭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对劳动的尊重,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更何况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边远山区,还有那么多人没有解决温饱和贫穷,还有那么多孩子因贫穷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作为新时代人,我们应该具有一种品质。在我们享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美好生活的同时,能够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分钱……也是对社会的一份贡献、一份责任。其实,要做到节约并不难,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
为此我们在校园里发起了一场“减少浪费,节约资源,争创节约型校园”的一系列活动,加强对全体师生的勤俭节约教育。我们利用晨会时间对全体学生开展一次勤俭节约教育讲话,目的是促进大家从思想上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
为耻,一切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勤俭节约落实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还建议每班出一期主题为“责任”的黑板报进行宣传教育、各班还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演讲比赛等,对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勤俭节约教育。
除了宣传教育以外,我们还建议学校领导部门制定一些相关的制度,来确保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做到节约,如食堂要确保饭菜的质量,尽量多烧一些同学们爱吃的小菜,再比如各班可以派专人负责管理班级里的用电、用水情况,并将它与期末总评相联系,从而激励大家展开节约行动。学校还可以举行一些比赛活动,如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想方设法变废(废纸、废弃的塑料瓶等)为宝,这样做既促进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又让学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学校还可以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劳动的辛苦,培养勤劳俭朴的品质。
最后,我们还要向每位家长提出一些要求和建议: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本身要保持俭朴的美德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要教育孩子爱惜劳动成果,珍惜粮食,不挑食,节约用水。平时多给孩子讲讲赚钱的不易,让孩子懂得生活的艰辛,培养孩子的俭朴品质。
减少浪费,节约资源,建设节约型校园,关系到我们每一个师生,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做起吧!让勤俭节约的风气传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吧!
第三篇:浪费水现象
浪费水现象
从我市用水现状看,因偷盗水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现象最为严重。其中,个别城中村、商业企业等受利益驱使,通过私接管道等不法手段,大量盗用、浪费城市供水,并对城市供水管网造成安全隐患。同时,部分居民节水意识较弱,忽视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排斥节水器具,使水资源难以得到科学合理的充分利用;一些老旧小区因管道问题,存在的“跑、冒、滴、漏”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每家每户大手大脚用水,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目前,全国地下淡水天然资源多年平均为8800多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3。全国约有7000多万人仍在饮用不符合饮用标准的地下水。20年来,全国地下水开采量平均以每年25亿立方米的速度增加。地下水占总供水量的比例已从1980年的14.0%增长到2000年的19.8%。全国有400多个城市开采利用地下水,在城市用水总量中,地下水占30%。不合理开采地下水诱发了诸多环境问题:全国约有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水质下降,还呈现出由点向面、由城市向农村扩展的趋势;已诱发46个城市发生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全国还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达15万平方千米。还有这些:
1、刷牙时任水流淌。
2、洗澡涂肥皂的时候不关淋浴喷头。
3、用过多的水冲洗汽车,洗车的水白白浪费掉了。
够不够呀?
第四篇:浪费水的现象
节约用水,从自身做起
曹迪迪
镜头一:大水漫灌
据了解,目前我市的城市绿化用水和农业灌溉仍以传统的大水漫灌式为主,用水量难以有效掌控。与大水漫灌相比,滴灌用水量相当于大水漫灌的四分之一,而滴灌用水仅相当于大水漫灌的七分之一,如果继续使用大水漫灌,势必造成了水资源不必要的浪费。镜头二:未关紧的水龙头
生活中经常遇到未关紧的水龙头,轻者是一滴一滴的在滴水,更严重的是连续成线的水流。一滴水,虽然微不足道。但是不停地滴起来,数量就很可观了。“一滴水”在1个小时里可以集到3.6公斤水;1个月里可集到2.6吨水。这些水量,足可以供给予一个人的生活所需。可见,一点一滴的浪费都是不应该有的。至于连续成 线的小水流,每小时可集水17公斤,每月可集水12吨;哗哗 响的“大流水”,每小时可集水670公斤,每月可集水482吨。所以,节约用水要从点滴做起,看到未关紧的水龙头,我们应该主动上前关掉。
镜头三:部分关公场所的“奢华”用水
在浴池、学校、酒店、旅馆等公共场所,由于人们节水意识的缺乏,认为花了钱就可以随意取水,对水资源不加节约,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 道爱惜,而浪费挥霍。当知道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并不丰富,地区分布也不均匀,年内变化莫测,年际差别很大,再加上污染,使水资源更加紧缺,自来水其实来之不易。节水要从爱惜水做起,牢固地树立“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的信念,才能时时处处注意节水。据分析,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习惯,就能节水70%左右。与浪费水有关的习惯很多,比如:
1.刷牙时不关水龙头;2.洗澡涂肥皂时不关水龙头;3.自来水管发生漏水或爆管未得到及时修理;4.用过量水洗车,洗车的水未能循环使用;5.随意开启消防龙头用水;6.老式便器水箱容量过大,大小不分档;7.洗衣服时不用手搓而只用水冲;8.直接用自来水冲洗道路;9.在公共浴室洗澡后“人离水未关”;10.解冻海鲜使用“自来水常流法”。
我认为:
1、节水为荣——随时关紧水龙头
2、一水多用——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3、阻止滴漏——检查维修水龙头
4、监护水源——保护水源就是保护生命
5、少用洗涤剂——减少水污染
6、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7、积极宣传——让每个人都投入到节水的“战斗”中,当然,这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这些方法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的。
第五篇:浪费粮食现象策划
听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主持人,欢迎收听我们今天的《大学生的事儿》节目。最近呀我们收到很多大学生的来信,说现今大学食堂里浪费粮食现象很严重,很多同学却不以为意,满不在乎,觉得自己花钱了,自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大学生浪费粮食现象严重的问题。今天我们的直播间里也为大家请来了三位嘉宾。欢迎你们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现场的三位嘉宾:辽宁大学食堂的刘经理,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学生,××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学生。
主持人:您好刘经理,想必您每天都会知道孩子们浪费了多少粮食吧?那您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刘经理:唉,咱们的学生浪费现象太严重了,不仅收剩饭的箱子可以换好几箱,而且桌子上也会有掉的饭和菜。每天看着咱们学校食堂收剩饭的箱子,心想收泔水的大爷今天又有很多收获了,可是再一想,孩子们浪费了多少粮食啊,农民种粮食太辛苦了,可是每天都有那么多的粮食被浪费我都觉得有罪恶感,心里也真是心疼我们的农民朋友。而且这饭也是钱买的呀,也是浪费金钱呀,父母赚钱也不容易。真希望孩子们能意识到这些,现在生活是好了,吃的也多了,可是粮食也是劳动换来的,别觉得自己花钱了不想吃就该扔了,觉得自己吃不了就少要点儿,别给浪费了,有句话说的好,浪费就是犯罪呀。我们呢也会提高饭菜质量,让孩子们吃得更好,减少浪费。
主持人:两会刚闭幕,可以从温总理的政府报告中得知,我们国家现在真的强大了,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但强大了是不是就不用把节俭这一传统美德发扬下去呢?答案是否定的。可是就在我们的大学校园--中国最高的知识分子培养基地,还是存在浪费现象。甚至有的同学每餐都要剩一点饭,还有的甚至说出:“我家粮食有的是”这样的话。在许多校园里,这种情景比比皆是,看着白花花的大米饭被倒入脏水桶,心叫一个痛呀。我们现场这两位学生代表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学生A:我先说说吧,我是从农村来的,从小种过地,干过农活,知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滋味有多难当。可是那些没种过地的人难道就应该浪费粮食吗?有人说“我们现在富了,浪费点无所谓”,可是真的全富了吗?不是还有许多贫困的山区,人们的温饱解决不了,孩子上不起学?我们的周围不是还有许多的贫困户、低保户,每月只有几百元的收入,靠政府的救济生活吗?如果把这些浪费掉的粮食或者节约下来的钱都捐给这些贫困的地区,那样会帮他们解决多么大的难题呀?真希望还有浪费粮食习惯的同学们可以去农村看看,看看农民们辛辛苦苦种粮,然而却有那么粮食被浪费了,偏远乡村有多少孩子吃不上饭,看了这些,还好意思浪费粮食吗?请珍惜自己美好的生活,珍惜我们的饭菜。
学生B:首先呀,我得检讨一下自己,以前呢我也总是剩饭,而且也没在意什么浪费不浪费的,后来有一次我跟着电视台去一个偏远的农村去采访,看到那里的农民耕作特别辛苦,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而且,有些人真是每顿都吃不饱,看着特别心疼。从那开始,我就再也没剩过饭,我觉得吃不了可以少要一些,我们的食堂还是可以添饭的嘛,不够可以再添,没必要一次要很多,到最后还吃不完,浪费那么多菜饭,多可惜呀。想到自己以前浪费饭菜都有一种罪恶感。今天我在这里说的被更多的大学生朋友听到以后能够有些作用,请大家不要浪费我们的粮食了。
主持人:听了两位学生朋友的讲话啊,我也深有感触,我们浪费的不仅是爸爸妈妈的钱,也不只是粮食,更重要的是我们没尊重农民的辛苦劳作,对不起我们的良心,还有那么多的人没有解决温饱,我们怎么还能把饭菜不吃扔掉呢?如果大家都有节约粮食的意识,我想节约下来的粮食可以解决更多人的温饱问题,也是在做好事。希望今天听到我们节目的听众能不再浪费粮食,改变自身的观念,树立节约意识,从自己做起,培养积少成多的习惯,爱惜每一粒粮食。也希望你们能把今天听到的告诉身边的朋友,带动他们来节约粮食,这样我们就会省下更多的粮食来解决更多人的温饱问题。好,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