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直播卫星接收设施专营服务操作规程(定稿)

直播卫星接收设施专营服务操作规程(定稿)



第一篇:直播卫星接收设施专营服务操作规程(定稿)

直播卫星接收设施专营服务操作规程

(试行)

第一节、总则

(一)为在有线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地区(以下统称服务区域)开展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公共服务,根据《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定管理办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安装服务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在服务区域内从事直播卫星接收设施(以下简称接收设施)的销售、安装和服务等相关活动。

(三)广电总局卫星直播广播电视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负责直播卫星服务的运行管理工作。在管理中心的授权下,直播卫星地方服务机构(以下简称地方服务机构)负责管理本地接收设施的销售和安装服务工作。在地方服务机构的授权下,专营服务网点(以下简称专营点)负责受理用户申请以及接收设施专营、服务等工作;直播卫星地方安装服务队伍(以下简称服务队伍)负责接收设施的上门安装。接收设施生产企业(以下简称生产企业)负责接收设施生产及配合供货和售后服务等工作。

(四)广电行政部门划定的服务区域内的用户可凭有效证件在专营点购买接收设施,并在服务区域内使用。

第二节、管理中心

(五)管理中心主要负责:

1、与具备条件的地方服务机构签订代理或授权协议。

2、统一向加密卡生产企业订购加密卡(用于管理用户接收业务),建立加密卡档案,并提供给地方服务机构。

3、管理服务区域数据库,并将地方服务机构上报的无线移动通信基站信息存入用户管理系统。

4、根据功能和数量需求定制和管理安装信息采集仪(以下简称采集仪),统一编号,建立采集仪档案,在采集仪中安装省级服务区信息数据库,并提供给相应的地方服务机构。

5、统一设计与接收设施专营相关的店面要求、专营标识和用户销售安装单(见附件),统一服务规范。

6、对地方服务机构进行接收设施安装、用户服务、采集仪使用等方面的培训。

7、对服务区域内的用户进行节目开通授权和信息管理。

8、组织指导直播卫星服务宣传及接收设施推广活动。

9、受理服务区域的群众或直播卫星用户的意见反馈和投诉,监督直播卫星服务质量。

10、管理运行直播卫星服务网站,发布直播卫星服务情况(包括各地直播卫星用户发展、接收设施销售、用户投诉及处罚处理等情况)。

第三节、地方服务机构

(六)地方服务机构须经管理中心授权,申请条件如下:

1、取得本省广电行政部门颁发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安装服务许可证》。

2、在本地从事广播电视传输服务2年以上,具备为用户提供长期、便捷、优质、规范、可靠的服务能力。

3、具有良好的广播电视业务运行、宣传和推广能力。

(七)地方服务机构主要负责:

1、负责管理本地接收设施的销售和安装服务工作。

2、配合广电行政部门进行直播卫星服务区域的划分工作,配合主管部门甄别、清理服务区内非法的卫星接收设施。

3、向管理中心上报服务区域内的无线移动通信基站信息。

4、在服务区域内,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健全接收设施专营点和服务队伍,报管理中心备案,并进行安装服务培训。

5、定期向管理中心预订加密卡,建立加密卡档案,并根据专营点销售计划销售给专营点。

6、根据本地任务需求,向管理中心购买采集仪并进行管理。

7、监督管理专营点和服务队伍的服务质量,并组织对直播卫星服务进行宣传推广。

(八)地方服务机构工作要求:

1、应制定本区域直播卫星服务实施计划。根据当地情况,可分级建立服务体系,乡镇一级要有专人负责。

2、原则上在乡镇一级设立多个专营点,乡镇不具备条件的可在县一级设立专营点,仅向服务区域内用户销售。

3、由专人负责管理加密卡,并确保只在所管辖的服务区域内使用。

4、采集仪应由专人保管,不能私自借出,不能在服务区域外使用或改做其他用途。

5、只能授权专营点使用专营标识。

6、按附件规定的格式印制用户销售安装单并提供给专营点。

7、定期巡查接收设施的销售、安装服务价格和服务质量,发现违规行为,应及时纠正。

第四节、专营点

(九)专营点须经地方服务机构授权,申请条件如下:

1、具有合法的经营资质,注册资金不低于10万元;

2、店面面积不小于40平方米;

3、具备满足安全规格的库房;

4、具备互联网接入条件;

5、在申请之日前三年内,未因违反国家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管理的规定而被有关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

6、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其他条件。

(十)专营点主要负责:

1、负责受理服务区域内用户申请以及接收设施专营、服务等工作。

2、按照销售计划,从地方服务机构购买加密卡,从本地电信运营商获得电话卡,并专人管理。

3、对申请购买接收设施的用户,先核实安装地址是否在服务区域内。

4、指导用户填写用户销售安装单,并将第五联(购买凭证)交用户。

5、对于申请开通电话业务的用户,指导填写电话业务预存话费协议(由电信运营商提供),交给用户。并在当日下午5时前将用户信息送至本地电信运营商授权业务部,将预收话费存入指定账户,电信运营商在次日对相应电话卡开通固话业务。

6、在用户销售安装单上填写加密卡、电话卡和接收设施信息,并上传至管理中心用户信息录入管理系统。

7、将加密卡、接收设施、用户销售安装单、相应电话卡和电话终端提供给服务队伍,并根据返回的用户销售安装单与服务队伍结算安装费用。

8、统计、记录接收设施销售以及用户销售安装单等业务数据信息,并定期将用户销售安装单第三联返回给地方服务机构。

(十一)专营点工作要求:

1、不得向服务区域外的群众销售接收设施。

2、在醒目位置悬挂管理中心统一制定的专营标识,张贴购买须知、免费接收的节目列表和本县服务区域的行政村列表。

3、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允许满足下列条件的接收设施入点销售:

(1)具有广电总局颁发的直播卫星接收设施入网认定证书;

(2)接收设施生产企业在本地区乡镇一级拥有维修服务网点,能满足维修需求;

(3)接收设施生产企业没有因违反国家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管理的规定而被有关主管部门行政处罚的记录。

4、加密卡、安装服务费均计入接收设施零售总价。销售的所有型号接收设施应明码标价,不得随意提价、涨价。

第五节、服务队伍

(十二)服务队伍须经地方服务机构授权,申请条件如下:

1、在本地从事广播电视安装服务工作半年以上;

2、具有与安装服务相适应的资金、技术维护人员、场所;

3、具备安装维护工具和交通工具。

(十三)服务队伍主要负责:

1、自行配置定位管理卡。

2、根据用户销售安装单上门安装接收设施,确认接收正常。

3、教会用户使用,并为用户提供咨询和服务。

(十四)服务队伍工作要求:

1、服务队伍在接到任务后,一般应在72小时内完成安装工作。

2、安装时,应首先确认安装地点是否在服务区域内,若不符,应中止安装,向用户解释并办理退货手续。

3、安装时,若发现实际基站信息与用户管理系统已存基站信息不符,应及时联系地方服务机构更新基站信息。

4、确保接收设施安装施工质量,做到牢固稳定、安全可靠、便于维护,安装保质期不低于三个月。

5、不得向用户另外收取安装费。第六节、生产企业

(十五)生产企业主要负责:

1、按相关标准和要求生产综合接收解码器(以下简称机顶盒),应配套提供天线、高频头、馈线电缆和常规安装辅材等(统称接收设施)。

2、以委托、代理、合作形式,配合地方服务机构授权的专营点、服务队伍从事接收设施专营、安装及维修服务。

3、在相应的服务区域内完善售后维护服务体系,提供售后服务,确保服务质量。

(十六)生产企业相关要求

1、进入专营点销售的接收设施须具有广电总局颁发的直播卫星接收设施入网认定证书。

2、机顶盒出厂前,应将机顶盒序列号、加密序列号印制成5份不干胶条形码标签,其中2份分别贴在机顶盒和外包装盒上,并在包装盒内提供保修卡。

3、机顶盒、卫星天线、高频头等设备在取得相关入网认定证书后,须在设备及其包装盒上印制直播卫星公共服务业务标识、设备型号和入网认定证书编号。

4、应制定与接收设施相适应的安装服务规范和使用要求。

5、应明确接收设施的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保修期限应不少于一年。

6、应在本地区乡镇一级拥有维修服务网点,能满足维修需求。

第七节、安装服务工作流程

(十七)加密卡、定位管理卡操作流程

1、地方服务机构根据任务需求,定期向管理中心预付资金,订购加密卡。

2、管理中心向加密卡生产企业提出加密卡的功能和数量需求,签订加密卡订购协议。

3、加密卡生产企业在签订协议后组织生产和测试,并按要求时间发货。

4、管理中心收货后将加密卡信息存入到用户管理和加密等系统,进行关联和管理,并向地方服务机构提供加密卡。

5、地方服务机构根据专营点提出的销售计划,每周一将相应数量的加密卡销售给专营点,并登记加密卡号。

6、服务队伍自行配置定位管理卡,用于安装不开通电话功能的接收设施。

7、专营点根据销售计划向本地电信运营商获得电话卡,并登记卡号。

8、对于申请开通电话业务的用户,专营点在当日下午5时前将用户信息送至本地电信运营商授权业务部,将预收话费存入指定账户,电信运营商在次日对相应电话卡开通固话业务。

9、专营点根据用户销售安装单第四联(专营点留存),安排服务队伍,并分配加密卡和接收设施,与用户销售安装单第一联(生产企业留存)、第二联(用户留存)和第三联(地方服务机构留存),连同相应的电话卡和电话终端一并提供给服务队伍。

流程图如下:

10、加密卡出现质量问题,由地方服务机构每季度向管理中心申报,由管理中心通知加密卡生产企业免费更换。

11、加密卡在流通、销售、安装或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遗失等问题,地方服务机构应及时向管理中心报告相应的卡号。管理中心应立即关闭该卡号的所有服务,相应费用和损失由相应责任者承担。

(十八)接收设施安装、业务开通服务流程

1、不开通电话功能

(1)专营点提前在用户销售安装单填写加密卡号信息,在第一联、第二联上各粘贴1份机顶盒序列号、加密序列号的不干胶条形码标签,将用户销售安装单的所有信息上传至管理中心用户信息录入管理系统,并将第一联、第二联、第三联以及对应的加密卡和接收设施提供给服务队伍。(2)服务队伍要确认加密卡、机顶盒与用户销售安装单上的信息对应。

(3)服务队伍自带一张用于安装的定位管理卡,打开机顶盒,将定位管理卡插入定位模块,自动将基站信息、机顶盒信息和定位模块信息返回管理中心用户管理系统。

(4)管理中心将机顶盒的基站信息与用户管理系统已存基站地理信息进行比对,审核通过后,为用户授权,开通信号,将定位信息写入加密卡;否则,不予授权,并提示位置不匹配信息,由服务队伍现场确认解决。

(5)收视正常后,服务队伍取出定位管理卡,盖好机顶盒,在其侧面骑缝粘贴1份不干胶条形码标签。

(6)服务队伍应在信号开通后,教会用户操作,并强调不能私自移机、转让、拆卸等要求。

(7)在完成安装、开通并经用户确认后,用户在用户销售安装单第一联、第二联、第三联、第五联上签字,并留存第二联。

(8)服务队伍凭第一联、第三联和第五联与专营点结算安装费用,由专营点留存第五联,并将第一联返回生产企业,第三联返回地方服务机构。

流程图如下:

2、开通电话功能(1)专营点提前在用户销售安装单填写加密卡号、电话卡号信息,在第一联、第二联上各粘贴1份机顶盒序列号、加密序列号的不干胶条形码标签,将用户销售安装单的所有信息上传至管理中心用户信息录入管理系统,并将第一联、第二联、第三联以及对应的加密卡和接收设施,连同相应的电话卡和终端提供给服务队伍。

(2)服务队伍要确认加密卡、电话卡、机顶盒与用户销售安装单上的信息对应。

(3)服务队伍打开机顶盒,将电话卡插入定位模块后,盖好机顶盒,在其侧面骑缝粘贴1份不干胶条形码标签。

(4)用户机顶盒开机后,自动将基站信息、机顶盒信息和定位模块信息返回管理中心用户管理系统。

(5)管理中心将机顶盒的基站信息与用户管理系统已存基站地理信息进行比对,审核通过后,为用户授权,开通信号,将定位信息写入加密卡;否则,不予授权,并提示位置不匹配信息,由服务队伍现场确认解决。

(6)服务队伍应在卫星电视信号和电话开通后,教会用户操作,并强调不能私自移机、转让、拆卸等要求。

(7)在完成安装、开通并经用户确认后,用户在用户销售安装单第一联、第二联、第三联、第五联上签字,并留存第二联。

(8)服务队伍凭第一联、第三联和第五联与专营点结算安装费用,由专营点留存第五联,并将第一联返回生产企业,将第三联返回地方服务机构。

(9)生产企业凭第一联与本地电信运营商结算补贴费用。

流程图如下:

(十九)用户故障报修流程

1、接收不正常时,用户可根据用户销售安装单打电话至生产企业、专营点、地方服务机构客服或管理中心客服。管理中心客服接到电话后,按辖区转给地方服务机构。地方服务机构根据故障情况分别通知相关专营点、服务队伍或生产企业。

2、专营点接到报修电话后,通知生产企业或服务队伍。生产企业接到报修电话后,负责排查故障。电话指导无法解决时,应安排上门维修。

3、机顶盒、天线和高频头在保修期内免费维修,过保修期后,可向用户收取维修费,维修费应明码标价。

4、如需更换机顶盒或加密卡,按照接收设施安装、业务开通服务流程执行。

5、电话功能出现故障时,按照本地电信运营商维修服务流程执行。

流程图如下:

(二十)用户移机、过户流程

1、用户提出移机、过户需求时,向专营点提出申请,专营点确认仍在服务区域后,通知服务队伍上门办理移机、过户服务。若不在服务区域,则需向用户解释,不得移机、过户。

2、服务队伍在办理移机、过户时,应按照接收设施安装、业务开通服务流程以及本地电信运营商移机、过户流程执行。费用应明码标价。

第八节、法律责任

(二十一)管理中心、地方服务机构、专营点、服务队伍、生产企业等违反本操作规程,有以下行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广播影视行政部门责令整改,并依据《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定管理办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安装服务暂行办法》予以处罚。

1、擅自在直播卫星服务区域外销售、安装直播卫星接收设施;

2、擅自销售未取得广电总局颁发的直播卫星接收设施入网认定证书的卫星接收设施,或伪造入网认定证书;

3、非法倒卖接收设施和加密卡,编制虚假用户信息;

4、违反公平原则,阻碍符合条件的接收设施进入专营点销售。

第九节、附则

(二十二)管理中心、地方服务机构可根据本操作规程制定具体的服务规范和实施细则。

(二十三)本操作规程自发布之日起试行。第十节、附件:用户销售安装单(一式五联)用户销售安装单一式五联均为无碳复写纸印刷。其中用户姓名、联系电话、身份证号、邮政编码及报装地址在购买时填写,购买产品信息、销售信息、服务电话等由专营点填写。用户在阅读完背面购买须知后签字确认后购买。

购买结束后,用户取走第五联,作为用户购买和安装凭证。专营点留存第四联,将第一、二、三联提供给服务队伍,安排服务队伍安装。

服务队伍负责安装和第一、二、三、五联的剩余信息填写,将第二联留存用户,第一、三、五联返回专营点。专营点留存第五联,并将第一联返回生产企业,定期将第三联返回地方服务机构。

附件:用户销售安装单(一式五联)

第二篇: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汇报材料

格尔木市清理整顿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 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工作汇报材料

格尔木市清理整顿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 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3年11月13日)

州文体广电局:

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防止境外敌对势力空中渗透,关系到社会政治大局的稳定,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在全市加快推进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清理整顿工作,是贯彻落实全国“十二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及全省、全州有关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全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的重要抓手,是扫除全市广播电视覆盖“盲区”的一场攻坚战役,也是满足广大农牧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根本途径。自今年1月全身启动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清理整顿工作以来,我市按照国家、省州有关工作要求,紧紧围绕“部署到位、实施到位、成效到位”的要求,抓紧组织实施,以苦干实干的精神、雷厉风行的作风和克难攻坚的干劲,通过六大体系的积极构建,扎扎实实推进了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清理整顿工作,使全市卫星广播电视管理工作形成了依法管理、有效控制、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现将清理整顿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高效有序的保障体系

为使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成效,市委、市政府及时召开格尔木市清理整顿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专项工作会议及多次推进会、协调会,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经发、财政、文体广电、工商、公安、民宗、民政、国家安全、各工行委、广电网络等17个单位为成员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摸底调查、清理整治、置换安装3个工作小组,制定下发了《格尔木市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清理置换工作实施方案》、《格尔木市广播电视进寺院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深入开展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入户调查登记造册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统一思想认识,明确部门分工,建立健全上下联动、平级互动的保障体系,着力形成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密切协同、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加大清理整治力度,共同推进清理整顿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大工作宣传,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体系

清理整顿非法使用、安装、销售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专项行动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任务艰巨、涉及方方面面,为营造全市各族群众知悉、支持的清理整顿氛围,市清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等媒体平台,采取印制宣传单,播发电视宣传标语、公益广告,发送手机短信等形式搞好清理整顿宣传,在全市共印制散发宣传单15000份,张贴《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清理整顿非法销售安装使用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通告》500张,新闻报道60余条,通过全方位、对角度的方式,向广大市民、农牧民群众、僧侣宣传开展此

—2—

次清理整顿置换工作的重大意义。通过层层宣传动员,使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认可。

(三)摸清清理底数,构建详细准确的数据体系 根据清理置换工作部署,我市按照“分类明确、数据准确、信息无误、不留死角”的原则,于1月起组织广电网络、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入户调查工作,期间采取多种办法努力克服春节市民返乡、统计设备陈旧等带来的重重困难,高效快捷地完成全市64914户住户的信息调查工作,确定农牧区“户户通”置换7500户,市区有线数字电视置换7915户,并确保每个调查数据均有据可依、详实准确。此外,根据省州市清理整顿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工作安排,于今年3月份组织青海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行程2700余公里对格尔木地区42个行政村农牧民情况、农垦集团所属3个公司各连队情况、300个移动信息基站情况及全市数字电视网络布设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为全面开展清理整顿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工作,保障全市各族群众广播电视收看权益不受影响,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保障。

(四)强化联动机制,构建双管齐下的清理置换体系

根据省州有关工作,我市按照“一手抓清理、一手抓置换”的思路,加大人员调配力度,会同公安、工商、文化执法等相关单位和各级村委会、社区工作人员,按照“各负其责、互相联动”的原则,积极克服格尔木地区人员情况复杂、入户难度大等困难,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清理置换工作,取得了清理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13000余

—3—

套,取缔违法销售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经营户8家,完成“户户通”置换7502户,“村村通”置换314户,有线数字电视置换4237户,总体进度位居全省前列的良好成绩,有效规范了全市广播电视接收设施市场秩序,遏制了非法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行为,进一步扩大了我市广播电视有效覆盖,更大程度地满足了群众收听收看健康、向上的广播电视节目需求。

(五)探索工作方式,构建高效快捷的创新体系

在清理置换过程中,我市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创新方式方法,有力推进了清理置换工作的开展。一是鉴于农牧区群众对村委班子的高度支持和配合,采取与村委班子签订“户户通”清理置换协议的方式,调动各村村委班子参与清理置换工作,为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户户通”清理置换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根据“户户通”网站白天全国各地登录用户多、信息录入缓慢的实际情况,在晚12点至凌晨6点集中开展用户信息录入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三是清理置换工作人员根据我市农牧区群众及市区部分打工人员早出晚归的实际情况,采取安装人员、已安装用户“以点带面、呼朋唤友”的方式,带动清理置换工作的快速推进。四是根据格尔木市流动人口多、租房户多的实际情况,领导小组按照格尔木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结合青海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确定的优惠政策,制定了多项符合格尔木实际、满足群众需求的可操作性强的优惠措施,进一步调动了市区各族群众参与数字电视置换的积极性和配合度,形成了“一户带动多户”的良性连锁反应。

—4—

(六)加强群众服务,构建群众满意的技术体系

在清理整顿过程中,领导小组按照“社会稳定、服务群众”的原则,在加快清理工作的同时,加大安装维护等群众服务,着力构建群众满意的技术体系。一是依照“全面铺开、整村推进”的思路,积极加强前期技术工作筹备,邀请格尔木市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全程参与“户户通”设备安装调试培训光盘的录制工作,并印制600余张发放给各行政村及农垦集团各连队,对全市两乡两镇42个行政村及农垦集团所属3个分公司100余名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技术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并通过首批培训人员的积极带动,进一步扩充42个行政村及农垦集团所属各公司“户户通”安装调试人员队伍规模,为各村及农垦集团各公司全面铺开置换工作提供定了充足的技术人才保障。二是根据全市清理置换工作情况,未雨绸缪,在加强全市网络布局,统筹管网建设的同时,加强有线数字电视安装及维护人员统筹管理,确保置换用户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安装收看有线数字电视,并及时将新安装的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纳入维护体系,确保全市新置换的用户在有线数字电视发生故障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我市在前期开展的清理整顿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中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扔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是个别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对本次清理整顿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开展力度不够。二是部分已清理置换区域出现反弹。一方面在治理过程中对

—5—

非法安装的地面卫星接收设施拆除不彻底,出现了居民自行拆除后再次安装的反弹现象;另一方面仍有非法销售、安装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现象存在,源头治理还有待加强。三是尽管我市数字电视置换标准为全省最低,但市区部分收入较低的群众及小旅社经营户等对于拆除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安装有线数字电视仍然有一定的抵触心理。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在完成农牧区7500户“户户通”和314户“村村通”清理置换的基础上,按照省州竣工验收有关标准,进行自查,完善五联单等资料的收集整理,确保通过验收,并加强与省“户户通”办公室的沟通衔接,争取在格尔木地区设立“户户通”维护机构,争取“户户通”后续维护经费,做好格尔木地区的“户户通”设备安装维护工作,确保农牧民群众的广播电视收看权益。

2、在完成3000户数字电视置换任务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全市范围内的清理置换宣传工作,加强公安、工商、文体广电综合执法力度,加快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清理进度,重点做好东村、三角地区及河坝地区的有线数字电视清理置换工作,力争于年内全面完成市区有线电视通达区域卫星锅清理置换工作。

—6—

第三篇:直播卫星

关键词:直播卫星;功能特性;全面覆盖;真正作用于村村通

直播卫星业务DBS(Direct Broadcasting Satellite Service),通常是采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以大功率辐射地面某一区域,向家庭单元传送广播电视视听信息,覆盖并服于个体的方式。

我国已经在2008年实施了主要采取数字直播卫星个体接收方,进行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建设。这是我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中的一件大事。

人们经常将直播卫星和卫星直播弄混,有时干脆将它们等同起来,这是不准确的。应当说直播卫星DBS,必定是卫星直播业务;但卫星直播不一定是用直播卫星。在一些专业文章中,凡是直播卫星,均用DBS表示,而不用DTH;DTH更多被用来专指直接到户的通信卫星业务。

直播卫星与直接传输广播电视节目到户的通信卫星相比,DBS主要工作在Ku频段的广播专用业务频段(BSS)上。在中国所在的第III区(亚澳),频率范围为11.7-12.2GHz。除频率范围不同外;还具有如下特点:⑴、DBS辐射功率大,EIRP(等效全向辐射功率)可达60dbw以上,规划覆盖范围受国际公约(ITU)的保护,不受其它卫星电波溢出的干扰,覆盖某一国家和地区能力很强。⑵、DBS辐射波速窄,仅允许覆盖某一国家和地区,如果溢出到邻国或形成跨国波束,必经取得相关国家同意。因此,在我国领土上,使用DBS的接收设备将无法收到国外的广播电视节目。而Ku频段通信卫星,一般的服务区域是跨国的,比DBS大得多。因此,DBS辐射到地面的电波场强功率EIRP值比DTH服务的通信卫星也大得多。接收天线口径可更小,典型接收天线口径D=(0.45~1.0)m。而接收机采用宽带下变频,直接将信号调谐至基带。省去了中频本振、中频混频和声表面滤波器,大大地降低了系统成本并有效节省了线路板尺寸。因此,用户所需的接收设备价格低廉、运输和安装方便。

由于DBS前景广阔WARC-77(1977年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规定了直播卫星的工作频段。80年代,以模拟技术为基础的DBS广泛兴起,欧洲、日本率先建立了Ku频段直播卫星系统。由SESC欧洲卫星公司经营的Astra卫星是一个成功的DBS系统,拥有上亿欧洲用户,它采用中功率多频道广播覆盖的方式,地面使用D=(0.6~1.0)m天线即可满意接收;日本也是DBS系统最普及的国家之一,拥有用户几百万。

模拟时代的直播卫星每一个转发器只能传送一路,最多两路图像信息,限制了卫星直播容量。20世纪90年代,数字压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给DBS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人们可以将电视图像数字化(信源编码)并将其上百Mbit/s的图像带宽压缩至几Mbit/s(信道编码)。这样,每个卫星转发器可以传送几路甚至十几路图像信息。实现了更高效的图像数据传送、存储和交互,使DBS进入了数字时代。

1994年6月,世界上第一个数字DBS系统是北美DirecTV/USSB投入商业运营。该系统采用三颗休斯HS601三轴稳定卫星,有16个120W。

Ku频段转发器,用MPEG-1数字压缩技术使每个转发传送4-8个电视频道,系统容量为175个数字频道,用户天线D=0.46m,系统传送效果良好。我国于1995年12月用CZ-2E火箭成功发射的美Echostar-1直播卫星,属马丁公司制造的GE-700型三轴稳定卫星,有16个130W。

Ku频段转发器,采用更为先进的MPEG-2数字压缩技术,卫星可传送96个压缩频道,由两颗卫星组成的Echstar数字直播系统1996年下半年投入运行。另外,美国于1996年10月发射的世界最大的数字直播卫星-TEMPO,有32个转发器,末级功率107W,若并联使用则有16个转发器,每个信道214W,EIRP=(48~50.5)dbw,卫星可靠性R≥99.99℅,将能传送200个数字电视频道,地面接收天线D=0.45m。

数字作为DBS的发展方向已引起各国的关注,数字DBS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和广泛使用,符合MPEG-

2、DVB标准的数字电视压缩卫星编码设备及大规模数字处理芯片已经发展起来,并比较完善、成熟。

我国2008年6月9日,“中星九号”广播电视直播卫星20时1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轨道位置为92.2°E,是2000年世界无线电大会(WRC-2000)通过的规划轨位。与WRC-97规划轨位(92 E)向东移了0、2度,这对我国提高仰角有利。而且,在BSS规划中偏离左右0、2度为允许范围。该轨位规划有两个复合波束覆盖我国东北、华南和南海区域。其中一个波束为东北波束,覆盖北京、天津、东北地区,采用左旋圆极化;另一个波束为东南、南海波束,覆盖山东、江苏、上海、浙江、江西、广东、台湾、安徽、福建、海南及南海诸岛,采用右旋圆极化。下行频率在BSS频段(11、7~12、2GHz)内,是DBS专用频率,不允许其他国家广播电视覆盖我国。因此,更有利于抵制境外骚扰,也更有利于我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扩大人口覆盖的实施与发展。

直播卫星是我国实现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方式之一。据统计,我国有3.78亿户家庭,其中有线电视用户为1.4亿户,有2.38亿户家庭主要通过无线方式接收广播电视。

“中星九号”直播卫星将用于开展中国电视节目直播到户的传输业务,并将采取不加密方式传输节目,用户只要安装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就可以收看。这意味着中国将正式进入直播卫星时代。“中星九号”直播卫星按照要求将给西部边远地区传输47套免费的高清和标清数字电视节目,其商业模式是向各地的卫星电视台收取卫星带宽租售费用,而对电视观众则免费。广电总局科技司有关人士表示,“中星九号”主要针对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的偏远农村地区,而对于其在城市是否免费目前还不好说。由于在覆盖效率方面拥有绝对优势,“中星九号”直播卫星的投入使用将有解决中国广大偏僻乡村无法收看卫星直播节目的问题。

中国直播卫星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是中国卫通和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国有股份制卫星公司,总投资70亿元,资源规模在亚洲位于日本JSAT之后。预计近几年,直播卫星公司将有7颗卫星在轨运营。国家广电总局表示,直播卫星“村村通”平台正抓紧建设,已从技术和产业化方面为开展卫星直播“村村通”业务做好了准备。直播卫星的启用将从技术上根本解决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第四篇:户户通直播卫星服务

1、户户通直播卫星服务

关于户户通

户户通直播卫星电视服务[1]是为贯彻中央领导指示精神,尽快解决广大农村地区群众长期无法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问题,经中宣部批准,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组织实施的直播卫星广播电视新服务。服务区域范围内的群众,可通过自愿购买“户户通”接收设施,免费收看中央电视台第1至第16套节目、本省1套卫视节目、中国教育电视台第1套和7套少数民族电视节目,以及13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3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节目和本省1套广播节目。如果安装卫星/地面双模机顶盒,还可以收看由本地地面视频广播传送的多套本地电视节目。

直播卫星“户户通”是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最有效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广大农村家家、户户、人人听广播、看电视的问题,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推动城乡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群众共享我国改革开放成果。

管理单位及实施单位

(1)广电总局卫星直播管理中心(简称“卫星直播中心”),主要负责:与具备条件的地方服务机构签订代理或授权协议;统一向加密卡生产企业订购加密卡(用于管理用户接收业务),建立加密卡档案,并提供给地方服务机构;管理服务区域数据库,并将地方服务机构上报的无线移动通信基站信息存入用户管理系统;根据功能和数量需求定制和管理安装信息采集仪(以下简称采集仪),统一编号,建立采集仪档案,在采集仪中安装省级服务区信息数据库,并提供给相应的地方服务机构;统一设计与接收设施专营相关的店面要求、专营标识和用户销售安装单,统一服务规范;对地方服务机构进行接收设施安装、用户服务、采集仪使用等方面的培训;对服务区域内的用户进行节目开通授权和信息管理;组织指导直播卫星服务宣传及接收设施推广活动;受理服务区域的群众或直播卫星用户的意见反馈和投诉,监督直播卫星服务质量;管理运行直播卫星服务网站,发布直播卫星服务情况(包括各地直播卫星用户发展、接收设施销售、用户投诉及处罚处理等情况)[2]。

(2)地方服务机构。

地方服务机构须经管理中心授权,申请条件:取得本省广电行政部门颁发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安装服务许可证》;在本地从事广播电视传输服务2年以上,具备为用户提供长期、便捷、优质、规范、可靠的服务能力;具有良好的广播电视业务运行、宣传和推广能力。

地方服务机构主要负责:负责管理本地接收设施的销售和安装服务工作;配合广电行政部门进行直播卫星服务区域的划分工作,配合主管部门甄别、清理服务区内非法的卫星接收设施;向管理中心上报服务区域内的无线移动通信基站信息;在服务区域内,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健全接收设施专营点和服务队伍,报管理中心备案,并进行安装服务培训;定期向管理中心预订加密卡,建立加密卡档案,并根据专营点销售计划销售给专营点;根据本地任务需求,向管理中心购买采集仪并进行管理;监督管理专营点和服务队伍的服务质量,并组织对直播卫星服务进行宣传推广。

(3)接收设施专营点

专营点须经地方服务机构授权,申请条件:具有合法的经营资质,注册资金不低于10万元;店面面积不小于40平方米;具备满足安全规格的库房;具备互联网接入条件;在申请之日前三年内,未因违反国家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管理的规定而被有关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其他条件。

专营点主要负责:负责受理服务区域内用户申请以及接收设施专营、服务等工作;按照销售计划,从地方服务机构购买加密卡,从本地电信运营商获得电话卡,并专人管理;对申请购买接收设施的用户,先核实安装地址是否在服务区域内;指导用户填写用户销售安装单,并将第五联(购买凭证)交用户;对于申请开通电话业务的用户,指导填写电话业务预存话费协议(由电信运营商提供),交给用户。并在当日下午5时前将用户信息送至本地电信运营商授权业务部,将预收话费存入指定账户,电信运营商在次日对相应电话卡开通固话业务;在用户销售安装单上填写加密卡、电话卡和接收设施信息,并上传至管理中心用户信息录入管理系统。

7、将加密卡、接收设施、用户销售安装单、相应电话卡和电话终端提供给服务队伍,并根据返回的用户销售安装单与服务队伍结算安装费用。

8、统计、记录接收设施销售以及用户销售安装单等业务数据信息,并定期将用户销售安装单第三联返回给地方服务机构。

(4)服务队伍

服务队伍须经地方服务机构授权,申请条件:在本地从事广播电视安装服务工作半年以上;具有与安装服务相适应的资金、技术维护人员、场所;具备安装维护工具和交通工具。

服务队伍主要负责:自行配置定位管理卡;根据用户销售安装单上门安装接收设施,确认接收正常;教会用户使用,并为用户提供咨询和服务。直播卫星接收设施

直播卫星接收设施是用于接收直播卫星公共服务信号的设备,具体包括机顶盒、天线、高频头、加密卡、馈线电缆和常规安装辅材等。接收设施及其安装服务,需由最终用户自行购买。

直播卫星机顶盒是将卫星信号转换成视音频信号的变换设备,适用于电视机的接收,分为单模机顶盒和双模机顶盒两种。单模机顶盒是指仅能接收直播卫星广播电视信号的机顶盒,双模机顶盒是指既可接收直播卫星广播电视信号,又可接收地面传输数字广播电视信号的机顶盒。安装双模机顶盒以后,就可以收看来自地面视频广播的多套本地电视节目。

为实现对每一个机顶盒、每一套节目的有效管理,直播卫星节目均采用加密方式播出。使用加密卡才能接收直播卫星播出前端授权,正常收看直播卫星节目。加密卡在安装接收设施时一并发放,插在机顶盒中。安装成功后不必为加密卡续费。

直播卫星机顶盒内置了定位模块,具有定位功能,无法在直播卫星服务区域外使用。有些类型的机顶盒带有电话机接口,可利用定位模块提供的无线双向通信功能,提供电话服务。电话服务需向当地移动电话运营商缴纳费用。

用户购买须知

1、直播卫星接收设施仅在指定的服务区域内使用。购买前请与销售商确认安装地址是否符合要求。

2、直播卫星接收设施成套销售,销售价格包含机顶盒、天线、高频头、加密卡、定位卡、馈线电缆、安装辅材以及安装费用。

3、若开通外接电话业务,需另行购买外接电话模块,并与电信运营商办理相关电话开通手续。

4、直播卫星接收设施统一由专业安装人员送货上门,并提供安装、开通服务。

5、用户应保证报装地址和安装地址一致,否则会导致无法正常安装,由此带来的损失由用户承担。

6、直播卫星接收设施安装后即锁定位置,离开安装地址不能保证正常收看。

编辑本段

2、户户通网络电话

《户户通》网络电话是由石家庄市高达通讯信息有限公司面向全国推出的第二代网络通信产品,该网络电话永久每天提供免费电话卡一张,有别于其他网络电话注册后一次性提供免费试用时间。他们的经营理念是:扩大知名度,用广告收入惠及用户,天天免费赠卡永远不变!另外他们还推出看广告赠《户户币》活动(1户户币等于1元钱),只要看懂并知晓了广告的内容,就等于往自己的账户里充了值。

软件版本:

HHT2011(ST)电话 2.0.0.8

【简要介绍】

友好用户界面 自主语音引擎

极速服务选择 语音更佳清晰

同步通讯录,姓名快速查找

电话卡式管理 支持录音功能

流水方式计费 费用计时直观

【使用教程】

一、登录户户通官网点击《软件下载》《本地下载》下载HHT2011(ST)电话客户端安装软件。

二、安装《户户通》(放行防火墙及杀毒软件的提示)。

三、点击桌面上的《户户通》快捷方式(运行户户通)。

四、注册用户名(如果原来注册过可直接输入用户名及密码)。

五、测试声卡:点击面板菜单/音频测试向导/开始音频测试/对准话筒说话/《播放》及《录音》都应出现相应指示条,否则应重新选择声卡输入输出设备,重复音频测试。测试通过后点击保存!

六、点击面板左侧第4个按钮《免费卡领取》,再点击《免费领取免费卡》(初次领取免费卡需进行第七步电话认证)。

七、填入自己的电话号码,点击《申请》随即接听电话,将收听到的验证码填入当前激活框,点击《确定》。同一电话号码不能用来认证多个户户通帐号,称之为绑定电话号码。

八、如果免费卡不够使用,您还可以通过看不同的广告连续赚取户户币(等值于人民币)。

九、如果还不够您的使用,请登录官方网站通过支付宝、网银、财付通、快钱支付购卡。

十、点击《请选择要使用的电话卡》下拉三角,选中您要使用的电话卡拨打电话即可

第五篇:境外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流程

设置境内、境外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审批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28号)第二十六条:“安装和使用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设施,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申领许可证。进口境外卫星广播电视节目解码器、解压器及其他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设施,应当经国务院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审查同意。”

申请设置境外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申报条件:

(1)级别较高、规模较大的教育、科研、新闻、金融、经贸等确因业务工作需要的单位;

(2)三星级或国家标准二级以上的涉外宾馆;

(3)专供外国人和港、澳、台人士集体办公或居住的公寓等。

申请设置境外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申报材料:(1)教育、科研、新闻、金融、经贸等确因工作需要接收境外电视节目的单位,由本单位提出书面申请,上级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同时提供证明本单位工作确需接收境外卫星电视节目的材料;(2)《设置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申请表》;(3)宾馆饭店应提供国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评定三星级或国家标准二级以上涉外宾馆的有关证明材料;(4)涉外房地产提供“涉外房地产外销证”;(5)来华经营、工作、定居的境外人员应提供“境外人员有效护照”、“境外人员暂住证”、“房产证”、“租房协议”等复印件。

申请设置境外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办理程序:(1)申报单位或个人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含县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申报,初审合格的,经所在地市级国家安全部门签署意见后,经逐级审核,上报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审批申报材料,并根据需要对有关情况组织考核,符合申请条件的,开具《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购买证明》;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安装完毕,经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组织检验合格后,核发《接收卫星传送的境外电视节目许可证》。(2)其中申报单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申报,初审合格的,经市国家安全局签署意见后,直接上报省广播电视局审批,同时抄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备案。(3)省、部属单位由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直接发放申请表,申报材料经省级国家安全部门签署意见后,由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直接审批,审批合格的,开具《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购买证明》,经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组织检验合格后,核发《接收卫星传送的境外电视节目许可证》。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