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LNG储罐储存液位控制依据(范文)
LNG储罐储存液位控制依据
一、2010.12.24技术创新委员会会议纪要关于三储LNG储罐储液液位限值问题
三储LNG储罐液位限值上限设定为90%,上上限设定为95%,在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审核时,审核人员提出三储LNG储罐液位限值设置不合理。经查,《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51-2006第3.3.16条第2款规定“储罐的充装量应符合国家现行《压力容器全技术监察规程》中充装系数的要求。储存液位宜控制在20%~90%范围内”;储罐说明书中规定“充装率95%”;《固定式压力容器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4-2009第3.13条规定“装置系数:储存液化气体的压力容器应当规定设计储存量,装置系数不得大于0.95”。为此,三储针对液位限值问题起草了专题报告,提请会议审议。
会议讨论认为,三储的液位限值设定完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不存在违规问题,会议同意三储的意见,储罐液位下限报警值设施为20%,下下限为15%,上限报警值设置为90%,上上限为95%,正常情况下,在上下限之间运行,特殊情况下,经请示输配运行部领导,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加强安全监护措施下,可以在上上限和下下限之间运行。
二、《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 3.3.16液化天然气储罐及管道的运行与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2储罐的充装量应符合国家现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充装系数的要求.储存液位宜控制在 20%~90%范围内;
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第36 条 盛装液化气体的压力容器设计储存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介质为液化气体(含液化石油气)的固定式压力容器设计储存量,应按照下式计算: W=фVρt 式中W--储存量,t;
ф--装量系数,一般取0.9,对容器容积经实际测定者,可取大于0.9,但不得大于0.95; V--压力容器的容积,m3;
ρt--设计温度下的饱和液体密度,t/m3。
四、《固定式压力容器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4-2009 第3.13条规定“装置系数:储存液化气体的压力容器应当规定设计储存量,装置系数不得大于0.95”。
第二篇:LNG储罐操作
1.2 调压前的工作准备
1.2.1 工具的准备
防爆活动扳手、手套两套、防护用品两套。
1.2.2 工作准备
穿戴劳保用品,包括防静电服,静电鞋、安全帽等;
检查手机、电脑等易引发静电设备是否已放置在安全区域,检查作业周边的环境是否安全,是否满足作业条件;
进站前双手在静电触摸释放设施上抚触,释放静电;
检查防爆扳手等调压工具是否携带齐全;
检查储罐的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可燃气体检测器和安全阀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管路阀门、压力表、安全阀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7)准备所用防爆工具
1.2.3LNG储罐供气流程:
确认要供气的储罐全部阀门,除储罐根部阀及紧急切断阀外均呈关闭状态。
开启储罐下部进液阀门及增压液相、气相阀门,检查增压气化器前后阀门均呈开启态。
开启要供气的气化器前低温截止阀,气化器后常温法兰球阀及调压系统所有需开启的阀门。
A.供气量<1000-2000Nm3/h时使用1台储罐出液即可满足供气要求;
5.出液:.5.1 当储罐压力升至高于出站压力0.15MPa以上时,缓慢打开出液阀门,完成开始供气作业。
5.2 记录出液储罐编号,开始供气时间。
5.3 供气中要注意密切关注储罐的液位、压力变化及出站流量和压力的变化情况。
1.2.4 LNG储罐的自增压操作规程
手动操作时,打开阀门:增压液相阀、增压气相旁通阀、气化器进液阀门,使LNG直接进入自增压气化器,经过气化并进入LNG储罐。此时,应密切观察压力,当LNG储罐压力达到所需值时,关闭增压液相阀阀门。
注意事项:
(1)LNG储罐运行时,必须保证其液位高限为≤90%,低限液位为≥15%。
(2)自增压系统手动操作时,现场严禁离人。
(3)自增压系统投入运行时,减压系统应处于关闭状态。
3、注意事项:
(1)LNG储罐运行时,必须保证其液位≥15%。
(2)手动操作时,现场严禁离人。
1.2.5 风险分析及对策
1)装卸LNG槽车时,运行人员应穿戴面罩、防静电工作服和防冻手套等。
2)LNG槽车卸车时,严禁车辆移动,以免拉断装卸软管,造成大量LNG泄漏。
3)管道内有LNG时,其两端阀门不能同时关闭。
4)严禁触摸、踩踏低温管道及设施。
5)任何情况下,严禁水分、油份、机械杂质等进入管路,以免堵塞管路。
6)严禁敲打、用火烘烤和用水喷淋冷冻部位。
7)为保证作业环境的安全性,操作工要穿戴好劳保用品,进站前要消除人体静电,场站作业区域内严禁明火,严禁使用非防爆工具和电子设备。
8)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按照操作票的步骤执行,现场操作人员要求至少2人,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确保操作安全。
9)操作前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好现场安全防范措施,一旦发生危险,知道如何逃生,如何控制险情。
1.2.6LNG储罐维护保养规程
1.液化天然气站操作技术人员必须熟悉储罐的结构、原理,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液化天然气相关作业。
2.液化天然气操作技术人员必须熟悉储罐附件(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表、真空度测试阀门)的性能、原理。
3.液化天然气储罐外筒为外压真空容器,严禁在负压下进行焊接作业。4.定期检查储罐外筒体,观察有无结冰结霜现象。发现有结冰结霜时,要及时报告当值班长及站长,由当值班长或站长立即与制造厂联系,查明原因立即处理,在处理过程密切注意结冰结霜的变化情况,如事故有扩大的趋势,应立即进行倒罐或停止充装作业,关闭相关进、出口紧急切断阀门。
5.定期检查储罐的连接管道、阀门等,观察有无结霜现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当值班长,当值班长根据情况安排人员处理。
6.定期检查储罐的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观察显示值是否正常。7.定期检查连接阀门的密封性能及开关动作,保证工作正常。
8.按规定定期对安全阀门、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进行校验,保证工作正常并及时更新设备台帐内容。
9.定期对储罐外筒体进行防腐和对储罐的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进行外观清洁维护。
10.定期对储罐的压力、液位控制仪器的控制三通阀门等易锈蚀部位进行除锈防腐。
11.每年或根据运行情况对储罐的真空度进行检测,掌握储罐的工作情况。
第三篇:LNG储罐操作规程
LNG储罐操作规程。
1.1场站调压工艺流程介绍
附上调压区域局部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中对需要操作的设备编号。
1.2 调压前的工作准备 1.2.1 工具的准备
防爆活动扳手、手套两套、防护用品两套。1.2.2 工作准备
(1)穿戴劳保用品,包括防静电服,静电鞋、安全帽等;(2)检查手机、电脑等易引发静电设备是否已放置在安全区域,检查作业周边的环境是否安全,是否满足作业条件;
(3)进站前双手在静电触摸释放设施上抚触,释放静电;(4)检查防爆扳手等调压工具是否携带齐全;
(5)检查储罐的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可燃气体检测器和安全阀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6)检查管路阀门、压力表、安全阀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7)准备所用防爆工具 1.2.3LNG储罐供气流程:
1.确认要供气的储罐全部阀门,除储罐根部阀及紧急切断阀外均呈关闭状态。2.开启储罐下部进液阀门及增压液相、气相阀门,检查增压气化器前后阀门均呈开启态。
3.开启要供气的气化器前低温截止阀,气化器后常温法兰球阀及调压系统所有需开启的阀门。
4.A.供气量<1000-2000Nm3/h时使用1台储罐出液即可满足供气要求; 5.出液:.5.1 当储罐压力升至高于出站压力0.15MPa以上时,缓慢打开出液阀门,完成开始供气作业。
5.2 记录出液储罐编号,开始供气时间。
5.3 供气中要注意密切关注储罐的液位、压力变化及出站流量和压力的变化情况。
1.2.4 LNG储罐的自增压操作规程
1、手动操作时,打开阀门:增压液相阀、增压气相旁通阀、气化器进液阀门,使LNG直接进入自增压气化器,经过气化并进入LNG储罐。此时,应密切观察压力,当LNG储罐压力达到所需值时,关闭增压液相阀阀门。
2、注意事项:
(1)LNG储罐运行时,必须保证其液位高限为≤90%,低限液位为≥15%。(2)自增压系统手动操作时,现场严禁离人。
(3)自增压系统投入运行时,减压系统应处于关闭状态。
3、注意事项:
(1)LNG储罐运行时,必须保证其液位≥15%。(2)手动操作时,现场严禁离人。1.2.5 风险分析及对策
1)装卸LNG槽车时,运行人员应穿戴面罩、防静电工作服和防冻手套等。2)LNG槽车卸车时,严禁车辆移动,以免拉断装卸软管,造成大量LNG泄漏。3)管道内有LNG时,其两端阀门不能同时关闭。4)严禁触摸、踩踏低温管道及设施。
6)任何情况下,严禁水分、油份、机械杂质等进入管路,以免堵塞管路。7)严禁敲打、用火烘烤和用水喷淋冷冻部位。
8)为保证作业环境的安全性,操作工要穿戴好劳保用品,进站前要消除人体静电,场站作业区域内严禁明火,严禁使用非防爆工具和电子设备。
9)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按照操作票的步骤执行,现场操作人员要求至少2人,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确保操作安全。
10)操作前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好现场安全防范措施,一旦发生危险,知道如何逃生,如何控制险情。1.2.6LNG储罐维护保养规程
1.液化天然气站操作技术人员必须熟悉储罐的结构、原理,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液化天然气相关作业。
2.液化天然气操作技术人员必须熟悉储罐附件(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表、真空度测试阀门)的性能、原理。
3.液化天然气储罐外筒为外压真空容器,严禁在负压下进行焊接作业。4.定期检查储罐外筒体,观察有无结冰结霜现象。发现有结冰结霜时,要及时报告当值班长及站长,由当值班长或站长立即与制造厂联系,查明原因立即处理,在处理过程密切注意结冰结霜的变化情况,如事故有扩大的趋势,应立即进行倒罐或停止充装作业,关闭相关进、出口紧急切断阀门。
5.定期检查储罐的连接管道、阀门等,观察有无结霜现象,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当值班长,当值班长根据情况安排人员处理。
6.定期检查储罐的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观察显示值是否正常。7.定期检查连接阀门的密封性能及开关动作,保证工作正常。
8.按规定定期对安全阀门、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进行校验,保证工作正常并及时更新设备台帐内容。
9.定期对储罐外筒体进行防腐和对储罐的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进行外观清洁维护。
10.定期对储罐的压力、液位控制仪器的控制三通阀门等易锈蚀部位进行除锈防腐。
11.每年或根据运行情况对储罐的真空度进行检测,掌握储罐的工作情况。
第四篇:LNG储罐安全操作规程
一、LNG储罐安全操作规程
1)LNG储罐最高工作压力:1.68MPa,最低工作温度:-196℃储罐进液操作程序。操作人员的要求:操作人员应经过安全教育和操作技术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人员 在作业时应佩戴必要的劳保用品及工作服
2)设备投用前都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压力试验。
3)试压气体应为干燥氮气,其含氧量不大于3%,水分露点不大于-25℃,且不得有油污。
4)吹除置换要求:吹除置换是保证设备正式充装液体安全的保证措施,应先用含氧量不大 于3%的氮气吹除,同时保证无油污,水分露点不大于-25℃。然后再用LNG置换至液体纯度为至,方可允许充装液体。
5)预冷:试压合格后,需用液氮进行预冷,以确保设备的低温运行可靠性:储罐在首次使 用前必须用氮气进行吹扫及预冷。最大吹扫压力应相当于最大工作压力的50%,或者低于这个压力。
1.1.2.3 储罐补充进液操作程序
1)储罐在首次正式充装后,进行再充装时,储罐内的气相压力尽可能减低。
2)上、下同时充装,当液位表显示约50%满时,应关闭下进液阀,当充装到储罐容积的85% 时,应关闭上进液阀,并停止充装5分钟,以使筒内液面镇静,然后打开上进液阀继续充装,直到有液体从溢流阀排出时,关闭溢流阀停止充装,同时关闭上进液阀。
3)在充装过程中观察压力表、液位表。(如果压力上升至高于充装输送压力或接近安全 阀压力,必需打开气体排放阀将储罐内的气相进行适量排放)。
4)填写操作记录表
2.储罐增压操作程序
1)增压系统为储罐压力调节系统,当储罐压力低于设定值时,我们打开增压调节阀给储罐 增压。
2)操作时,打开增压液相阀使LNG直接进入增压气化器,经过气化后并通过BOG进入储罐。此时,应密切观察压力,当储罐压力达到所需值时,关闭增压液相阀。
3)注意事项:
a)LNG储罐运行时,必须保证其液位≥15%。b)增压系统操作时,人员严禁离开现场。
c)增压系统投入运行时,减压系统应处于关闭状态。3.储罐出液操作程序 准备工作:
1)检查储罐的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可燃气体检测器和安全阀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检查管路阀门、压力表、安全阀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准备所用防爆工具以及穿戴好劳保用品。
二、气化器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时首先将系统中进液、出液阀门关闭,然后缓慢打开进液阀,当管外出现 结霜时,缓慢开启出气阀,直至气化量达到要求后,稳定阀门开度。
2)若出气管发现结霜,造成出气温度过低,表明进液量太大,必须立即关小进液 阀,以防过液,并应及时清除管外结霜增加通风设备或采取其他相应措施
3)气化器要禁油,操作时应戴好无油保温手套,当确定气化器被油污染了,应对 换热管进行清洗。可用60~80℃热水清洗,必须时用加热至80~100℃的氮气吹扫,确认无油吹干为止。
4)严重时,应采用四氯化碳清洗,清洗时应加强警觉,气味剧烈时应戴上防毒面 具。药剂洗后用无油、无杂质的清水清洗,直至水中无药剂成分为止,最后再用加温至80~100℃的氮气吹除水分,确认吹干为止。
5)每半年对汽化器及全站管线进行泄漏量检查,并做好记录
三、LNG罐车卸车安全操作规程 卸车前检查和准备工作
1)罐车进站前检查车辆是非否配戴灭火罩,指挥车辆停放在规定位置,要求司机拉紧手刹 并关闭发动机,操作人员在车辆停稳后在车轮下前进方向一侧用三角木塞上以防滑行。
2)检查LNG罐车的液位、压力是否正常,做好卸车记录。
3)将车辆与卸车台的静电接地报仪的出入线接牢。
4)接好卸车台与LNG罐车的气相管液相管和增压管。
5)准备充装的储罐的液位压力符合卸车要求。
6)观察天气变化,根据车的容量在一个小时内有雷雨发生,不能进行卸车作业。
1.2.1 正常卸车程序
1)卸车前用天然气对连接软管进行置换吹扫3至5次。
2)打开LNG罐车的气相阀、液相阀和增压阀,打开储罐的进液阀和气相阀进行排压,然后 进行增压,罐车升压至0.4Mpa的时候,打开卸车台的液相阀一点对管道进行预冷,当罐车的压力升至0.6M pa的时候就把液相阀全打开,开始卸车。
3)卸车过程中,罐车司机、操作人员要一直在现场,检查连接部位的泄露情况,观察罐车 和储罐的压力和液位,确保安全。
4)观察罐车液位,确认液相卸车完毕后,关闭罐车的出液阀和储罐的进液阀,检查罐车的 压力,然后进行排压,至0.3Mpa 左右,卸车结束。
5)当软管无压时卸下并拆下静电连接,并恢复一切阀门,然后进行过磅。
6)卸车完成时,检查进LNG的储罐压力、液位情况罐车过磅确认已经卸完。
第五篇:PLC控制的水塔液位控制系统
PLC控制的水塔液位控制系统
摘要
本文主要是对一水塔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涉及到液位的动态控制、控制系统的建模、PLC控制、PID算法、传感器和调节阀等一系列的知识。作为单容水塔液位的控制系统,其模型为一阶惯性函数,控制方式采用了PID算法,控制核心为S7-200系列的CPU222以及A/D、D/A转换模块,传感器为扩散硅式压力传感器,调节阀为电动调节阀。选用以上的器件设备、控制方案和算法等,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系统对诸如控制精度、调节时间和超调量等控制品质的要求。在人们生活以及工业生产等诸多领域经常涉及到液位和流量的控制问题, 例如居民生活用水的供应, 饮料、食品加工, 溶液过滤, 化工生产等多种行业的生产加工过程, 通常需要使用蓄液池, 蓄液池中的液位需要维持合适的高度, 既不能太满溢出造成浪费, 也不能过少而无法满足需求。由于液体本身的属性及控制机构的摩擦、噪声等的影响,控制对具有一定的纯滞后和容量滞后的特点,液位上升的过程缓慢,呈非线性。因此液位控制装置的可靠性与控制方案的准确性是影响整个系统性能的关键,因此液面高度是工业控制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参数,特别是在动态的状态下,采用适合的方法对液位进行检测、控制,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可编程控制器(PLC)是计算机家族中的一员,是为工业控制应用而设计制造的,主要用来代替继电器实现逻辑控制。PID控制(比例、积分和微分控制)是目前采用最多的控制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is mainly the design process of a water tower level control system, relates to the dynamic control, liquid level control system modeling, PLC control,PID algorithm, the sensor and the control valve and a series of knowledge.As a single capacity water tower level control system, the model is a one order inertialfunction, control method using the PID algorithm, the control core is S7-200series CPU222 and A/D, D/A conversion module, sensor for diffusion siliconpressure sensor, control valve for the electric control valve.Choose abovedevices, control scheme and algorithm, is in order to maximize meet systemsuch as control precision, time and quantity of regulation and control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In people's daily life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other fieldsoften relates to the control problems of liquid level and flow, such as residents living water supply, beverage, food processing, solution filter, chemical production and many other industr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ypically requires the use of a liquid storage tank, storage liquid pool in the the need to maintain the appropriate height, neither too overflow caused by waste, also cannot too little and cannot meet the demand of.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property and the control mechanism of the liquid itself friction, noise, control with a certain pure lag and lag characteristics of capacity, process level is risingslowly, non-linear.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control scheme so liquid level control device is the key to influenc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system, sothe liquid level height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control, especially in the dynamic condition, adopting suitable methods for detection, control of the liquid level, can get good effect.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is a member of the family computer, is designed for industrial control applications in manufacturing, is mainly used to replace relay logic control to achieve.PID control(proportional, integral and differential control)is currently the most used control method.(二)目的与意义
可编程控制器PLC因为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好,控制系统结构简单,通用性强,编程方便,易于使用,设计、施工、调试、的周期短,体积小,维护操作方便,易于实现网络化,可实现三电一体化等优势已经成为应用面最广,最广泛的通用工业控制装置,成为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支柱之一。通过PLC对程序设计,提高液位系统的控制水平。因此PLC在液位控制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从控制方式上比较:用继电接触器控制完成一项控制工程,必须首先按工艺要求画出电气原理图,然后画出继电器屏的布置和接线图等,进行安装调试,以后修改起来十分不便。而采用PLC控制,由于其硬软件齐全,为模块化积木式结构,且已商品化,故仅需按性能、控制要求设计控制程序,而且在以后的修改中只需改变控制程序就可轻易改变逻辑或增加功能。
从工作方式上比较:电器控制并行工作,而PLC串行工作,不受制约,I/O系统设计有完善的通道保护与信号调理电路;在结构上对耐热、防潮、防尘、抗震等都有周到的考虑。
从控制速度上比较:电器控制速度慢,触点易抖动;而PLC通过通过半导体来控制,速度很快,无触点,故无抖动一说。
从定时,计数上比较:电器控制定时精度不高,易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且无计数功能;而PLC时钟脉冲由晶振产生,精度高,定时范围宽;有计数功能。
从可靠性,可维护性上比较:电器控制接触点多,会产生机械磨损和电弧烧伤,接线较多,可靠性,维护性差;而PLC无触点,采用密封、防尘、抗震的外壳封装结构,能适应工作现场的恶劣环境,使用寿命长,且有自我诊断功能,对程序执行的监控功能,现场调试和维护方便。
(三)设计步骤
3.1系统分析与I/O分配
3.1.1水塔水位的工作流程:
当水池液体位于下限液位开关S1,S1此时为ON,电磁阀打开,开始往水池里注水,当4S以后,若水池液位没有超过水池下限液位开关时,则系统发出报警,若系统正常,此时水池下限位开关S4为OFF,表示水位高于下限水位。当水位液面高于上限水位,则S2为ON,电磁阀关闭。当水塔水位低于水塔下限水位时,则水塔下限水位开关S3为ON,水泵开始工作,向水塔供水,当S3为OFF时,则水塔上限水位S4为OFF,水泵停止。当水塔水位低于下限水位,同时水池水位也低于下限水位时,水泵不能启动。如图3.1.1
3.1.2 PLC的基本结构
PLC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如图3.1.2所示
1、中央处理单元(CPU)
PLC的中央处理器与一般的计算机系统一样,是PLC的控制中枢,其性能决定了PLC的性能。它按PLC中程序赋予的功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
2、存储器(RM/ROM)
存储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半导体电路,主要用来存放系统程序、用户程序和工作数据等。PLC中使用的存储器由只读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ROM)及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PROM)组成。存储器是衡量PLC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3、I/O接口
输入接口一般由数据输入寄存器、选通电路和中断请求逻辑电路构成,负责微处理器及外部设备交换信息。它接受来自现场检测不见(如限位开关、操作按钮、选择开关、行程开关)以及其他一些传感器输出的开关量或模拟量(要通过模数变换进入机内)等各种状态控制信号,并存入输入映像寄存器。
输入接口采用光电耦合电路将PLC与现场设备隔离起来,以提高PLC的抗干扰能力。输入接口电路通常有两类:一类为直流输入型,另一类是交流输入型。输出接口模块是PLC与现场设备之间的连接部件,用来将输出信号送给控制对象。其作用是将中央处理单元送出的弱电控制信号转换成现场需要的强电信号并输出,以驱动电磁阀、接触器、电动机等被控设备的执行元件。
4、I/O扩展接口
小型的PLC输入输出接口都是与中央处理单元CPU制造在一起的。为了满足被控设备输入输出点数较多的要求,常需要扩展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为了满足模拟量控制的需要,常需要扩展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如A/D、D/A转换模块等。I/O扩展接口就是为连接各种扩展模块而设计的。
5、通讯接口 通讯接口用于PLC与编程器、计算机、变频器、触摸屏以及其他PLC等智能设备之间的连接,以实现PLC与智能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6、编程器
编程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PLC专用编程器,有手持式和台式等。另一种是基于个人计算机系统的PLC编程器。
7、电源
电源部件将交流电源转换成供PLC内部需要的直流电源。它的好坏 直接影响PLC的功能和可靠性,因此目前大部分PLC均采用开关式稳 压电源供电,同时还向各种扩展模块提供24V直流电源。3.1.3 I/O接口分配 I/O分配表:
表3.1.3 水塔水位系统PLC的输入/输出接口分配表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的I/O设备
图3.1.3系统I/O接线图
3.2 系统电路设计
图3.2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主电路图
3.3软件程序设计
3.3.1水塔水位控制系统的PLC控制流程图
3.3.2梯形图
根据控制要求,设计的梯形图程序如图3.3.2所示
水塔水位控制系统梯形图对应的指令表清单
3.3.3
(四)总结
这次课程设计对课本上的一些知识点其应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增强了我的动手能力,为以后的毕业设计跟工作后的各种工程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一些常用元件的使用方法及其特性,而且使我更深刻的明白了理论一定要和实践结合起来,现在所学知识就是为了实践,如果只懂得理论知识,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另外还培养了我的思维能力,在设计电路时一定要全盘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解决。
这次课程设计还让我看到了自己平时学习时的很多不足与缺点,以后还要加以改正。另外这次设计还充分体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能大量的节省时间,群众的力量就是大,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注意和同学的探讨和交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参考文献
[1]王兆义.小型可编程控制器实用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 钟肇新.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3] 刘迎春.传感器原理设计与应用.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4-211 [4]付家才.《电子工程实践技术》 2009.10 [5]刘新宇.S7-300/400PLC入门和用户应用分析.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6]肖峰.PLC编程100例.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7]周美兰.PLC电气控制与组态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8]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1 [9]毕满清 《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07 [10]张宪、何宇斌.电子电路制作指导[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17-319 [11]毛期俭.《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及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12 [12]刘福太.蓝版电子电路495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23-124 [13]陈日耀.金属切削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