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森林防火智能监控软件-森林卫士365
森林防火智能监控软件产品介绍
森林卫士365
http://www.feisuxs/
1产品构成
森林卫士365系列产品,由前端智能监测基站的硬件设备和监控中心的软件平台组成,可及时发现森林火灾,并将火点精确定位,利用直观的三维电子沙盘,辅助打火专家进行快速、立体的指挥扑救。
前端智能监控产品包括海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型数字云台、基站智能控制箱、嵌入式的烟火识别智能处理器等;
后端应用系统包括海普自主研发的联网监控管理平台、基于ArcGIS平台的森林防火辅助决策及应急指挥系统。产品功能
“森林卫士365”系列产品具有的主要功能如下:
(1)视频联网监控:自动监控、无人值守;
(2)烟火智能识别:识别响应速度快,准确率高;
(3)三维电子沙盘:山体、道路、河流三维模型的直观表现,可放大、旋转、漫游、飞行;
(4)林业资源管理:可将林业资源的相关数据(如二类调查林相图等)录入数据库,使林业资源数据矢量化、直观化;
(5)火点精确定位:可精确测算火点的经度、纬度和海拨高度;
(6)空间分析查询:可快速查询被保护资源、打火资源等信息,分析扑救火灾的最佳路径;
(7)火情蔓延推演:动态推演火灾蔓延的方向、速度、区域等;
(8)三维应急指挥:借助电子沙盘进行复杂的应急指挥;
(9)灾后评估总结:借助GIS数据库,对过火面积及火灾损失进行评估,并对灾后重建提供决策依据。
此外,“森林卫士365”系列产品还将扩展以下主要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管理的需要量身定制:
(1)综合治安管理:利用联网监控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林区重要的区域如卡口、景区入口、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地方的智能监控,提高林区的综合治安管理水平;
(2)森林病虫害监测:利用三维GIS平台,和已经建立的林业资源数据,结合移动智能终端和3S技术,可以实现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
(3)生物多样性监测:利用联网监控管理平台和三维GIS平台,和已经建立的林业资源数据,可以动态实时地监测野生动植物,特别是对珍稀动植物,可以实现动态、实时的定点跟踪监测和预警。
(4)景区管理:利用联网监控管理平台和三维GIS平台,和已经建立的林业资源数据,可以将景区日常办公管理、门票管理、接待能力评估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动态实时地对景区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分析和预警。核心技术
3.1烟火智能预警
采用基于视频图像分析技术的林区烟火智能处理技术,当林区出现火情,自动识别并预警。该技术已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本产品能有效区别烟和雾、灯光和火、霓虹和火的行为特征,漏报率极低;
本产品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采用了独有的二次判别技术,可有效降低烟火判别的误报率,本系统采用烟火识别前置技术,将烟火识别智能处理器前置到前端基站,将现场采集的视频未经压缩的情况下进行烟火的智能识别,以保证烟火识别的响应速度和准确率。
同类产品比较:
目前同类产品采用的烟火识别算法相对比较初级,大部分采用的是基于RGB的算法,表现在误报率非常高。比如,林区内的红色物体,飘动的雾都会被当作是火情误报。
3.2火点精确定位
独有的基于三维GIS的单点定位专利技术,可精确测算火点的经度、纬度和海拨高度,并能在地图上标注;
以监控半径5km为标准,其定位误差≈5000m×0.025=125m,最大不超过200m。
以监控半径10km为标准,其定位误差≈10000m×0.025=250m,最大不超过500m。
同类产品比较:
同类产品和技术由于不能获取镜头焦距,采用的定位方法为两点交叉定位。两点交叉定位的主要弱点在于误差较大,限制条件太多。比如,林区的某个基站附近没有基站相邻或不能实现交叉,即不能定位。核心产品
4.1重型数字云台
HFC-E系列重型数字云台是重庆海普软件公司结合多年大型户外监控的应用经验研发而成,已经申请国家专利两项。
该产品是国内唯一可以联动控制镜头伸缩并采集焦距的参数的产品,该功能是实现火点精确定位的保证。
该产品运转精度高达0.01°,并可设定多达2048个预置位,完全满足大型户外监控的需求;
在实际项目的动作中,针对野外维护难的问题,海普的研发人员采用可插拨设计,有效降低了维护成本。
4.2烟火识别智能处理器
为有效降低烟火智能识别的误报率和漏报率,同时为保证烟火识别的响应速度,本产品采用嵌入式设计。
采用本产品可实现烟火识别前置,即前端监控设备采集的视频未经压缩编码,视频质量非常清晰时在第一时间作出判断处理,保证了烟火智能识别的准确率和响应速度。
本产品功能强大,体积小,功耗低,可内置于基站控制箱内。
4.3基站智能控制箱
根据户外大型摄像系统所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相对比较恶劣的特点,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控制设备的安全性和持续性,将可编程三维精确定位摄像系统的核心控制设备集成于定制恒温机箱内。
基站控制箱内,集成了远程控制模块、视频处理模块、智能采集模块等,可实现前端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数据的智能采集等复杂功能。
因此,基站控制箱实际上是远程智能控制系统。
4.4联网监控管理平台
重庆海普软件从2000年开始,一直致力于多媒体视频图像软件的开发和应用。联网监控管理平台已经广泛应用于政府、金融、军事、交通等行业。
针对森林防火行业的特殊性,海普在此基础上,定制开发了针对前端设备控制的远程控制软件,针对烟火智能识别的报警联动模块,使该平台更适合森林防火领域的应用和管理。
4.5辅助决策及应急指挥平台
海普研发的辅助决策及应急指挥平台基于ArcGIS平台研发,充分利用“3S”技术,以地理信息以及火情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以通信系统为保障,以网络系统为依托,以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实现火情相关应急信息网络化的传输处理、存储、调用、查询、分析、指挥、发布及管理,为应急指挥中心和领导及时地提供灾情和指挥调度信息,为应急处置和决策系统以及控制灾情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本平台可以提供各类应急数据的管理、综合分析、信息共享以及辅助决策支持。
主要功能:
火点精确定位:可精确测算火点的经度、纬度和海拨高度;(见2.3.2)
空间分析查询:该功能可以帮助指挥决策者快速了解火灾现场的实时数据,数据真实可靠。可快速查询被保护资源、打火资源等信息,分析扑救火灾的最佳路径;并可联动调阅火灾现场的视频图像,使唤指挥更形象直观。
火情蔓延推演:结合地表温度、风向、风力、植被、地形等数据信息,系统可以自动地动态推演出火灾蔓延的方向、速度、区域等,为指挥决策者提供未来一段时间内火情蔓延的趋势;
三维应急指挥:三维电子沙盘相较于二维地图更加形象直观,指挥决策者可以调阅预案,在此基础上快速修改,反复推演打火方案,借助电子沙盘进行复杂的应急指挥。形成切实可行的打火方案后,可以快速联动各方资源,实现森林火灾的早扑灭。
灾后评估总结:借助GIS数据库,对过火面积及火灾损失进行评估,并对灾后重建提供决策依据。成果
“森林卫士365”系列产品已经申请国家专利七项;
第二篇:森林防火监控
一、森林防火监控的原因
(一)森林火灾的危害
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具有毁灭性的后果。森林火灾不只是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还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和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甚而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尽管当今世界的科学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但是,人类在制服森林火灾上,却依然尚未取得长足的进展;于是森林火灾预防和发现比扑灭更具现实意义。
1、森林火灾不仅会烧死许多树,降低林分密度,破坏森林结构;同时还引起树种演替,由低价值的树种、灌丛、杂草更替,降低森林的利用价值。
2、由于森林烧毁,造成林地裸露,失去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将引起水涝、干旱、泥石流、滑坡、风沙等其他自然灾害发生。
3、被火烧伤的林木,生长衰退,为森林病虫害的大量衍生提供了有利环境,加速了林木的死亡。森林火灾后,促使森林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使天气、水域和土壤等森林生态受到干扰,失去平衡,往往需要几十年或上百年才能得到恢复。
4、森林火灾能烧毁林区各种生产设施和建筑物,威胁森林附近的村镇,危及林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森林火灾能烧死并驱走珍贵的禽兽。森林火灾发生时还会产生大量烟雾,污染空气环境。此外,扑救森林火灾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影响工农业生产。有时还造成人身伤亡,影响社会的安定。
传统的监控方法主要是依靠人力,包括建立瞭望塔,建立视频监控站点等。
(二)国际森林防火技术
1,德国:FIRE-WATCH森林火灾自动预警系统
德国投入使用的FIRE-WATCH森林火灾自动预警系统,正常监测半径10公里,安装该系统每套需7.5万欧元,而在勃兰登堡州安装需要120-130套,约1000万欧元。
2,美国:护林飞机和红外遥感火灾预警飞机巡逻
美国利用“大地”卫星在离地面大约705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转,探测地面上的高温地区、浓烟地带以及火灾遗址。美国使用无人驾驶林火预警飞机进行24小时监测,虽获得了成功,但耗费了巨额资金。
3,加拿大:加拿大采用卫星巡回监测系统
加拿大采用从卫星上发射电磁射线检测林区温度,当检测出某一林区局部温度上升到150℃~200℃,红外线波长达3.7微米时,便是火灾前兆,立即测定具体温度,采取措施及时防火.同时,加拿大林区采用多架配备先进的直升飞机轮流监测森林火灾,飞行费每小时需5000-6000加元。
国外的技术有的虽然可靠,但需要借助高空卫星,且施工太复杂;有的技术方案基础实施投资太大,多达几十万美元,投入成本过高,这些难以满足我国森林资源监测的实际需要。
(三)国内采用的监测方法
1,地面巡护
地面巡护,主要任务是宣传群众,控制人为火源,深入了望台观测的死角进行巡逻。对来往人员及车辆,野外生产和生活用火进行检查和监督。存在的不足是巡护面积小、视野狭窄、确定着火位置时,常因地形地势崎岖、森林茂密而出现较大误差;在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偏远山区,无法进行地面巡护,需用各种交通工具费用及人员工资费用,只能用视频监测方法来弥补。
2,瞭望台监测
了望台监测,是通过了望台来观测林火的发生,确定火灾发生的地点,报告火情,它的优点是覆盖面较大、效果较好。存在的不足是:无生活条件的偏远林区不能设了望台;它的观察效果受地形地势的限制,覆盖面小,有死角和空白,观察不到,对烟雾浓重的较大面积的火场、余火及地下火无法观察;雷电天气无法上塔观察;了望是一种依靠了望员的经验来观测的方法,准确率低,误差大。另外了望员人身安全受雷电、野生动物、森林脑炎等的威胁。
3,航空巡护
航空巡护,是利用巡护飞机进行林火的探测。它的优点是巡护视野宽、机动性大、速度快同时对火场周围及火势发展能做到全面观察,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但也存在着不足:夜间、大风天气、阴天能见度较低时难以起飞,同时巡视受航线、时间的限制,而且观察范围小,只能一天一次对某一林区进行观察,如错过观察时机,当日的森林火灾也观察不到,容易酿成大灾,固定飞行费用2000元/小时,成本高,租用飞机费用昂贵,飞行费用严重不足,这就需要用定点视频监测来弥补其不足。
4,卫星遥感
卫星遥感,利用极轨气象卫星、陆地资源卫星、地球静止卫星、低轨卫星探测林火。能够发现热点,监测火场蔓延的情况、及时提供火场信息,用遥感手段制作森林火险预报,用卫星数字资料估算过火面积。它探测范围广、搜集数据快、能得到连续性资料,反映火的动态变化,而且收集资料不受地形条件的影响,影像真切。
存在的不足:NOAA-AVHRR准确率低,需要地面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核实,尤其是交通不便的地方,火情核实十分重要。当热点达到3个像素时,火已基本成灾。
编辑本段
二、国内主流的防火监控技术其不足及发展
森林火灾危害大,扑灭困难,于是在火灾还在萌芽状态立即扑灭它就显得尤为重要。
森林火灾因为常常处在深山老林中,不易发现,故而发现火灾对于早扑灭火灾具有重要意义。
1,兴建瞭望塔
国内目前存在较多的技术落后方式。
了望台监测,是通过了望台来观测林火的发生,确定火灾发生的地点,报告火情,它的优点是覆盖面较大、效果较好。存在的不足:是无生活条件的偏远林区不能设了望台;它的观察效果受地形地势的限制,覆盖面小,有死角和空白,观察不到,对烟雾浓重的较大面积的火场、余火及地下火无法观察;雷电天气无法上塔观察;了望是一种依靠了望员的经验来观测的方法,准确率低,误差大。另外了望员人身安全受雷电、野生动物、森林脑炎等的威胁。
2.,建立视频监控系统
目前国内主流的监控方式。
这是传统城市监控的简单延伸,将采集视频图像通过微波汇总,由人工完成集中监视;
人工监视易造成肉眼疲劳,视频中的火情不易被查觉,造成漏报;
监控中心的视频线路较多,人工监视也无法一一监看,易造成漏报。
所以,传统视频监控的最大缺点是漏报率非常高。
传统视频监控是非数字化系统,许多智能应用无法实现。
3,建立智能预警系统
这是森林防火的发展方向,实现森林防火的智能化,信息化。
利用无缝融合智能图像识别技术、面向对象的3D GIS技术、大型网络监控技术等高新技术,利用多项专利技术,结合林业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林业防火的经验,建立林业防火智能监测预警及应急指挥系统,从而实现林区视频的自动监控、烟火准确识别、火点精确定位、火情蔓延趋势推演、扑救指挥的辅助决策、灾后评估等多方面功能,建立森林防火的完整业务链,并针对性地解决用户的各种个性化需求。
如“森林卫士365”系列产品,主要由前端智能监控产品和后端应用系统构成。
前端智能监控产品包括重型数字云台、基站智能控制箱、嵌入式的烟火识别智能处理器等;
第三篇:森林防火监控
森林防火监控
一、为什么需要森林防火监控
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具有毁灭性的后果。森林火灾不只是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还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和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甚而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尽管当今世界的科学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但是,人类在制服森林火灾上,却依然尚未取得长足的进展;于是森林火灾预防和发现比扑灭更具现实意义。
二、包括哪几部分
1、软件部分:监控平台、应急指挥系统
2、硬件部分:摄像头、防护罩、森林卫士365烟火识别器、重型数字云台、森林卫士365基站控制设备、蓄电池保温箱
三、选材需要注重哪几点
1、后期维护
森林防火前期的投入不是占主要的,后期的维护才是设备经久耐用的关键点。森林卫士365是高集成的,可远端监控设备的运行状况,安装简单、维护方便,大大节省后期的维护费用。
2、设备运行功率
因为森林防火是在环境恶劣的野外,因此我们的供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设备功率越低,对我们的成本、后期维护都是极其重要的。森林卫士365的整个前端产品还不到80W,大大低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是森林防火产品的佼佼者。
第四篇:森林防火监控系统
森林防火监控系统
林火灾是世界性的林业重要灾害之一,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发生,造成森林资源的重大损失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森林火灾具有突发性、灾害发生的随机性、短时间内能造成巨大损失的特点。
针对我国森林面积覆盖的实际情况,深圳紫光积阳科技公司推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完整解决方案,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森林防火救灾监控的管理水平。由于林区地形条件很复杂,不适用通常的有线传输模式,本方案将采用无线网络结合有线网络传输系统,将远端的实时画面传到森林防火监控指挥中心,监控中心指挥人员可通过监视器看到林区现场的时实连续画面,一方面不仅减少了护林工作人员的巡山次数,另一方面还可为林区的防火防虫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在森林火灾发生时,通过该系统能第一时间掌握火情,不仅为现场防火指挥工作提供决策依据,而且更重要是为指挥抢险救灾工作争取宝贵的时间,将森林火灾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小,不但保护了国家森林资源也减少了森林火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1需求分析
森林防火监控系统应具备六大特点:1监控范围大;2全天候监控;3无线传输;4风光互补供电(阴雨天最少保证24小时);5避雷接地安全可靠;6前端设备工作状态中心监控。
1.监控点的选择,首先摄像机应安装在森林制高点,要求视野宽、无障碍、监控面大,尽量少设监控点,并尽可能使得每个监控点监控覆盖的森林面积最大,如无法回避有死角,可增加监控点。
2.监控点要全天候工作,这就需要选择摄像机时应选用红外敏感型彩色转黑白摄像机;镜头应选用日夜两用型镜头,并且3KM外能看清人物活动;云台要求选用螺杆传动的室外一体化云台,为了减少远距离图像的抖动,摄像机的安装也要确保牢固稳定。
3.由于森林防火监控自身的特点,传输方式不可能全部采用有线或光缆。因此应考虑无线网络结合有线网络的方式,无线传输方式施工方便,图像实时传输、清晰,并且可根据传输距离的远近、现场自然条件的不同,其功率的大小可以按要求配制。
4.风光互补供电系统是森林防火监控系统重点,它的性能优劣将直接决定森林防火监控前端系统的成败。首先,要选择专业的风光互补公司的产品,其次,供电系统能保证在阴雨天,能给每一个监控点的前端所有设备提供24小时的电力。
5.森林防火监控系统的软肋是前端的避雷与接地,前端设备的避雷与接地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忽视了避雷与接地将会给用户带来巨大的的损失,避雷原则是所有设备都要安装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之内,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6.由于整个监控前端设备地处深山,维护极为不便,所以中心要是能随时掌握前端设备的工作状态,对维护将起到重要的指导分析作用,一方面降低了整个系统维护工作的强度和费用,另一方面也保护了用户的利益。
2系统功能
l监控指挥屏幕墙可以实时显示前端采集点的图像;
l数字图像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实现远程传输;
l所有视频图像进行全程录像存储,并可以对以往的历史图像进行查询和回放。满足15*24小时存储;
l采用野外重载云台,具有实时回显位置信息功能;同时配备电动可变长焦距镜头和低照度高清晰摄像机;可以通过专用操作键盘或监控
l软件控制云台和镜头;
l通过现有设置的监测点,实现整个有林面积的监视范围达到95%以上;
l系统安全性高,采用人员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功能和审核功能等方式保证系统安全可靠;
l查询简便性:采用时间流设计,可由时间、日期完成资料检索;
l完全数字化传输模式,方便与其他防火中心及其他森林防火管理相关部门连接;
l电源系统:电源供给在全天候的环境下,保证系统不间断供电;
l防雷系统:系统要有安全的防雷保障措施,确保系统能够安全运行;
以下功能需要结合其他设备、系统来实现,建议二期考虑:
l防盗告警,在监控点装置三鉴探测器,有盗窃入侵时监控中心告警,保护用户投资,或将损失降低;
l火情识别报警:当监控摄像机扑捉到林火时,由值班人员确认火情及火点位置,通过短信平台发布报警信息;
lGIS管理系统:实现GIS系统与采集点监控摄像机实时联动,以便监控人员实时掌握监控位置电子地图为基础,实现地图基本操作功能,实现对森林防火工作的动态管理,为防火提供直观的规划和决策支持;
l火灾定位功能:利用前端采集系统中的云台,在地理信息系统里将每一个监控点进行地址编码,同时将每一个监控点的坐标直接落实在电子地图上,这样地理信息系统一旦接收到特定编码的数字云台回传的位置数据,通过建立特定的位置转换数学模型,实现定位功能。同时,系统具备实现人工定位功能;
l辅助决策功能:GIS信息系统提供最近扑火队前往火情点最短路径以及通往现场的主要道路和通行能力,提供防火隔离带的位置及赶赴火场的时间等重要信息
深圳紫光积阳科技有限公司0755-86655076
第五篇:森林防火监控系统
森林防火监控系统
2010-02
一、行业概述
随着造林事业的不断发展,林地面积、林业蓄积量逐年增加,防火工作是首要任务。森林火灾具有突发性、灾害发生的随机性、短时间内能造成巨大损失的特点。因此一旦有火警发生,就必须以极快的速度采取扑救措施,扑救是否及时,决策是否得当,重要原因都取决于对林火行为的发现是否及时。为此国内外都在为预防、减少和控制森林火灾而努力。
针对我国森林面积覆盖的实际情况,由于林区地形条件很复杂,不适用通常的有线传输模式,我公司经过几年的项目实践,推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森林防火无线图像监控系统。
森林防火无线图像监控系统由林区监控管理指挥中心系统、无线传输系统、摄像机和镜头系统、云台控制系统、电源系统和铁塔组成。林区监控管理指挥中心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图像显示、图像录像控制中心,具有远程控制功能,向指挥调度人员提供全面的、清晰的、可操作的、可录制、可回放的现场实时图像。林区监控管理指挥中心系统还具有向上级林业局和省林业厅接口的功能。
二、森林防火
1,兴建瞭望塔
瞭望塔是国内目前存在较多的技术方式。
瞭望台监测,是通过瞭望台来观测林火的发生,确定火灾发生的地点,报告火情,它的优点是覆盖面较大、效果较好。存在的不足:是无生活条件的偏远林区不能设瞭望台;它的观察效果受地形地势的限制,覆盖面小,有死角和空白,观察不到,对烟雾浓重的较大面积的火场、余火及地下火无法观察;雷电天气无法上塔观察;瞭望是一种依靠瞭望员的经验来观测的方法,人为因素多,准确率低,误差大。另外瞭望员人身安全受雷电、野生动物、森林脑炎等的威胁。
2.,建立视频监控系统
目前国内主流的监控方式。
这是传统城市监控的简单延伸,将采集视频图像通过微波汇总,由人工完成集中监视;
人工监视易造成肉眼疲劳,视频中的火情不易被查觉,造成漏报; 监控中心的视频线路较多,人工监视也无法一一监看,易造成漏报。所以,传统视频监控的最大缺点是漏报率非常高,传统视频监控是非数字化系统,许多智能应用无法实现。
3,建立智能预警系统
这是森林防火的发展方向,实现森林防火的智能化,信息化。利用无缝融合智能图像识别技术、面向对象的3D GIS技术、大型网络监控技术等高新技术,利用多项专利技术,结合林业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林业防火的经验,建立林业防火智能监测预警及应急指挥系统,从而实现林区视频的自动监控、烟火准确识别、火点精确定位、火情蔓延趋势推演、扑救指挥的辅助决策、灾后评估等多方面功能,建立森林防火的完整业务链,并针对性地解决用户的各种个性化需求。
如“森林卫士365”系列产品,主要由前端智能监控产品和后端应用系统构成。
前端智能监控产品包括重型数字云台、基站智能控制箱、嵌入式的烟火识别智能处理器等;
后端应用系统包括海普联网监控管理平台、基于ArcGIS平台的森林防火辅助决策及应急指挥系统
三、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关键点
在林区复杂环境下实现实时监控,系统要考虑具备以下特点:、环境导致监控范围大。监控点的选择,首先摄像机应安装在森林制高点,要求视野广、无障碍、监控角度大,尽量少设监控点,并尽可能使得每个监控点监控覆盖的森林面积最大,如无法回避有死角,可增加监控点。、全天候监控。监控点要全天候工作,这就需要选择摄像机时应选用红外敏感型彩色转黑白摄像机;镜头应选用日夜两用型镜头,并且 3KM 外能看清人物活动;云台要求选用螺杆传动的室外一体化云台,为了减少远距离图像的抖动,摄像机的安装也要确保牢固稳定。、传输链路是系统中最关键的环节。由于森林防火监控自身的特点,传输方式不可能采用有线或光缆的方式,因此最理想的方式就是无线传输。无线传输方式以施工简便,成本低,一次性投入等优势,无疑成为监控系统传输链路的首选。图像实时传输、清晰,传输频率可选,并且可根据传输距离的远近、现场自然条件的不同,其功率的大小可以按要求配制,在遇障碍物阻挡的情况下,可采用架设中继(图像 / 数据)系统。
4、森林防火涉及的范围广,距离远。各个需要监控的林区与监控管理中心距离较远,分布较为分散。通常采用 2.4G 与 5.8G 产品混合组网模式。对于分布密集的远端点采用 5.8G 点对多点组网模式;对于个别距离较远的远端点可以采用 2.4G 产品组网。
5、前端设备的供电。在森林防火监控系统中,能够给前端设备提供稳定的电源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在选择监控点的时候,要尽量考虑选择有固定电源的地方,但大家会考虑到有电源的监控点距离中心很远,这时就体现出远距离传输的无线设备优势。如果无法找到合适的有源点,那么只能采用太阳能供电方式。
在采用太阳能供电方式时,首先,要选择专业的太阳能电源公司的产品;其次,太阳能供电系统最少要保证在阴雨天,能给每一个监控点的前端所有设备提供 24 小时的电力。太阳能供电系统由太阳电池组件构成的太阳电池方阵、太阳能充电控制装臵、逆变器、蓄电池组构成。太阳电池方阵在晴朗的白天把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给负载供电的同时,也给蓄电池组充电;在无光照时,由蓄电池给负载供电。
6、避雷接地要安全可靠。森林防火监控系统的软肋是前端的避雷与接地,前端设备的避雷与接地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忽视了避雷与接地将会给用户带来巨大的的损失,避雷原则是所有设备都要安装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之内,接地电阻不大于 10 欧姆,如工程商没有避雷与接地能力,建议与本地专业的避雷与接地公司合作,避雷与接地的自身特点是由环境决定的并影响到的实际避雷效果,因此脱离了工程所在地的具体情况而设计避雷与接地是纸上谈兵,且不可行。
7、为及时发现火警,前端需要有烟感等感应器以及报警联动设备。此时,需要注意:
(1)将感应器与报警联动设备正确与视频编码器的 485 线连接。
(2)设臵 485 地址。
(3)前端和后端的控制协议必须保持一致。
(4)远端及后端设备的波特率必须设臵一致。
8、中心实时监控前端设备工作状态。由于整个监控前端设备地处深山,维护极为不便,所以中心要能随时掌握前端设备的工作状态,对维护将起到重要的指导分析作用,一方面降低了整个系统维护工作的强度和费用,另一方面也保护了用户和工程商双方的利益。
9、后端监控指挥控制系统通常是以多客户端方式查看图像。在无线链路带宽足够的前提下,所有图像应采用组播方式传输,以便节约无线链路带宽,保证无线链路的稳定性。此时,监控中心的交换机必须具备组播转发控制功能,防止广播风暴发生。
四、无线传输链路的要求
在选择微波产品时,要满足能够在恶劣复杂的森林环境下建立可靠高效的链路,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性能,那么必须要考虑以下因素:
满足室外型产品。支持远距离和点对多点大规模组网传输,提供足够高的链路带宽,同时支持带宽分配。支持视频组播包的转发控制。无线传输的高稳定性和可靠性。安装简便、具有强大的管理功能、维护成本低。
五、监控的必要性
林火灾预防和发现比扑灭更具现实意义。
1、森林火灾不仅会烧死许多树,降低林分密度,破坏森林结构;同时还引起树种演替,由低价值的树种、灌丛、杂草更替,降低森林的利用价值。
2、由于森林烧毁,造成林地裸露,失去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将引起水涝、干旱、泥石流、滑坡、风沙等其他自然灾害发生。??
3、被火烧伤的林木,生长衰退,为森林病虫害的大量衍生提供了有利环境,加速了林木的死亡。森林火灾后,促使森林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使天气、水域和土壤等森林生态受到干扰,失去平衡,往往需要几十年或上百年才能得到恢复。
4、森林火灾能烧毁林区各种生产设施和建筑物,威胁森林附近的村镇,危及林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森林火灾能烧死并驱走珍贵的禽兽。森林火灾发生时还会产生大量烟雾,污染空气环境。此外,扑救森林火灾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影响工农业生产。有时还造成人身伤亡,影响社会的安定。
森林火灾危害大,扑灭困难,于是在火灾还在萌芽状态立即扑灭它就显得尤为重要。
森林火灾因为常常处在深山老林中,不易发现,故而发现火灾对于早扑灭火灾具有重要意义。
六、智能视频防火的系统功能
通过系统建设,本系统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监控指挥屏幕墙可以实时显示前端采集点的图像。图像中同时包括相关数字信息如坐标,时间等;
2.数字图像可以通过微波通讯和计算机网络实现远程传输;
3.所有视频图像进行全程录像存储,并可以对以往的历史图像进行查询和回放;
4.采用林火精确定位技术,具有预臵位、运行轨迹编辑、实时回显位臵信息功能;电动三可变长焦距镜头配备远程可控滤色片低照度高清晰摄像机;
5.通过现有设臵的监测点,实现整个林区监视范围的全覆盖;
6.系统安全性高,采用人员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功能和审核功能等方式保证系统安全可靠;
7.查询:采用时间流设计,可由时间、日期、前端采集点完成资料检索;
8.微波传输模式,方便与其他防火中心及其他森林防火管理相关部门连接;
9.防盗告警,在监控点装臵红外探头,有盗窃入侵时监控中心告警,保护用户投资,或将损失降低;
10.火情识别报警:当监控摄像机扑捉到林火时,系统具有的火情识别功能,可及时告警并联动报警录像,提醒值班人员察看显示画面,及早发现火情及火点位臵;
11.GIS管理系统:以电子地图为基础,实现地图基本操作功能,实现对森林火灾的分析预报,森林防火工作的动态管理,为防火提供直观的规划和决策支持。
12.火灾定位:利用前端采集系统中的数字云台,在地理信息系统里将每一个监控点进行地址编码,同时将每一个监控点的坐标直接绑定在电子地图上,这样地理信息系统一旦接收到特定编码的数字云台回传的位臵数据,通过建立特定的位臵转换数学模型,实现定位功能。同时,系统具备实现人工定位功能。
13.辅助决策功能:GIS信息系统提供最近扑火队前往火情点最短路径以及通往现场的主要道路和通行能力,提供防火隔离带的位臵及赶赴火场的时间等重要信息。
14.电源系统:电源供给在全天候的环境下,保证系统不间断供电;
15.防雷接地系统:系统要有安全的防雷接地保障措施,确保系统能够安全运行;
16.系统配置设备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对各类设备的综合网络管理。
七、主要业务需求
根据甲方提供的需求,经过分析,我们按照林业管理的工作流程对功能需求作了如下流水形的功能展示,以方便你更加直观地了解本方案。对于智能监控。
1、非防火期
信息日常管理:
包括信息录入与查询、报表制作、统计分析、专题制图等。
防火设施规划:
对监控台站的位臵进行优化,保证其监测网的监视覆盖范围完整。也可对林区防火设施和扑火队伍进行规划,合理配臵森林防火资源。
林火扑救决策训练:
通过向指挥者提供各种图文资料,使其能针对各种模拟火场制定扑救方案。
2、防火期
防火准备:
接收气象部门的火险天气预报与火险等级预测结果,及时做好防火准备。
防火准备辅助决策:
根据各地区的火险天气和火险等级预报,为各地分别提供各自不同的火灾预防措施、火源管理措施、扑火队伍战备措施等辅助决策意见。
3、林火发生时
林火行为预测:
林火一旦发生,系统可迅速向决策者提供林火区位、蔓延速度、火场扩展趋势、火线强度等重要的火行为数据。
扑火辅助决策:
根据林火发生地的动态信息,利用本系统的虚拟演示实现对扑火工作的复杂指挥。
4、林火发生后
灾后评估:
林火发生后,可利用本系统对受灾面积、灾害损失做出相对准确的评估。
灾后重建辅助决策:
利用资源管理系统对灾后重建提供辅助决策的依据。
八、结构和应用
智能视频监控包括“前端”:林场基站,远程控制器,摄像系统,电源系统,防雷接地,防盗系统等;但实现智能控制的核心是要拥有烟火视频智能识别器,以及hsv-3变控制云台及基于gis的火点自动定位技术。
“后端',包括联网监控管理平台,视频会议,辅助决策应急指挥平台等;
目前的先进技术如:hsv-烟火智能预警系统,hsv-火点精确定位等。hsv-e1重型数字云台等
此类技术的综合运用案例为,森林卫士365系统。实际运用重庆缙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四川九寨沟保护区等。
九、无线传输链路的要求
在选择微波产品时,要满足能够在恶劣复杂的森林环境下建立可靠高效的链路,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性能,那么必须要考虑以下因素:
1.满足室外型产品。
2.支持远距离和点对多点大规模组网传输,提供足够高的链路带宽,同时支持带宽分配。3.支持视频组播包的转发控制。4.无线传输的高稳定性和可靠性。
5.安装简便、具有强大的管理功能、维护成本低
十、组网模式
森林防火远程监控系统一、防控系统
1、系统的组成:电视监控系统由采集前端,传输端和显示端三部分组成。
(1)、采集前端:采集前端由摄像机、镜头、云台、防雨罩和电源等构成。摄像机能将光信号变成电信号,图像的清晰程度主要取决于摄像机的分辨率,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摄像机的照度越低,夜晚观察的图像越清晰。云台能带动摄像机和镜头355℃右转动,60℃上下转动,从而可起到全方位观察图像的目的。
防护罩起到对摄像机和镜头的保护作用。它冬天有加热,夏天有风扇,雨天有雨刷。
(2)、室外电源:监控点最好选到有电源的地方,若没有电源,可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太阳能电池能支持前端采集正常运行。(3)、传输系统:采集系统将光信号 变成电信号以后,由传输系统将电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传输分为电缆传输,无线传输和光缆传输。电缆传输损耗大且架设不方便,不能采用。光纤传输当然损耗小,但架设不方便,且造价高。无线传输架设方便,移动灵活且造价低。
a 图像传输
图像传输利用L 波段(1000~1800MHZ),采用FM 方式,可传输一路彩色图像,图像传输系统由发射端和接收端组成。
发射端有发射机,发射天线以及联接电缆组成。接收端有天线、滤波放大器、接收机等组成。b 指令控制传输 云台、镜头等动作,可由监控中心控制,控制指令利用150M、230M、350M 或450M 等频率,采用FM-FSK 方式。系统可带256 个指令接收机,且频率可调。(4)、显示端
显示端是整个显示的核心,它由主机,硬盘录像机和电视墙组成。主机可将任意一路视频信号切换到电视墙上,并配上字符、年、月、日等。硬盘录像用于记录每路信号,它可支持图像网络传输。
二、系统的设计:
1、在林区各消防瞭望塔制高点架设红外低照度全天候摄像机各一台,覆盖半径5 公里,观测方圆10平方公里森林火情。对初发火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救护。使火灾隐患消亡在萌芽状态。
2、从消防瞭望塔至消防监控中心可传输30 公里,如需距离更远或有遮挡可使用中继设备以满足传输要求。森林防火消防中心可对火情及现场情况进行实时观察,以便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协调调度指挥。
3、各监控点直接采用开路微波方式将图像传输到森林防火消防中心,中心可通过无线指令遥控系统对前端设备进行长焦、短焦控制。对云台进行上下、左右控制。
4、森林防火管理中心能实时监控林区火情实况。
5、根据实际地形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考虑是否需预留或使用中继设备。中继设备起到对图像转发功能。适用于遮挡较严重的监控点。
6、森林防火管理中心能记录火情发生、发展和消灭的整个过程,对以后的火情的预防、治理提供真实有效的直观资料。
7、中心设四路数字硬盘录像机一台,满足一幅画面同时观看多幅画面的需要,配有大于80G 的硬盘。具有报警连动及人工录像网络传输功能。
三、设计依据
《工业电视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行业标准》GA/T75-97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1-87 《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GA/T70-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四、设计思想
1.先进性:采用目前国内监控领域较为先进的数字硬盘录像技术,以其集成画面多,录像、报警、智能控制、多硬盘大容量,录像速度快,其性能可靠;高清晰、高画质,连续实时成为市场主流。
2.可靠性: 系统采用双系统备份方式进行工作,使系统可靠性大大增强。
3.扩容性: 系统总输入信号为16 路,为以后扩容留有足够容量。
4.实用性: 其计算机操作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便(通过鼠标完成),矩阵切换控制通过摇杆按键进行画面切换及云台镜头控制。一般人员通过简单培训即可完成操作,维护简便。
旅游景区及森林防火无线视频监控系统文物景区森林旅游景区随着世界文物及造林事业的不断发展,林地面积、旅游景区逐年增加,同时也发展了大量的旅游景区,带动了地方的经济发展,文物保护、防火工作是首要任务。文物丢失及森林火灾是世界性的林业重要灾害之一,年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发生,造成森林资源的重大损失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森林火灾具有突发
性、灾害发生的随机性、短时间内能造成巨大损失的特点。因此一旦有火警发生,就必须以极快的速度采取扑救措施,扑救是否及时,决策是否得当,重要原因都取决于对林火行为的发现是否及时,分析是否准确合理,决策措施是否得当。为此,国内外都在为预防为主、减少和控制森林火灾而努力。为了早日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贯彻“预防监控为主,积极扑救的方针”,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解决。林区面积广、海拔高、环境复杂、山顶没有电源,布线困难、普通的监控不能实现,一般都是在山顶建设一个人力观看亭,工作人员上山困难、一到晚上气候冷,看不远、给林业管理带来很多困难,深圳市荣通达科技有限公司根据林业目前的特点研发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和无线数字激光夜视监控系统,作为专业研发生产无线数字监控传输系统的厂家,很荣幸能有机会为此项目提供全面解决方案。本方案是以用户监控系统建设的需求为基础、以公司的新一代无线网络传输产品为技术实现,供有关领导和工程技术专家参考和审阅。
五、森林防火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要求、原则、目标。
根据森林监控系统的设想和要求,确定以下的系统建设总体目标:
●坚持高起点,面向21世纪,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和在国际同行中的领先地位。
● 贯彻“实用、稳定、先进”的方针,以实际应用需求为设计依据,以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规划为导向,确保系统高度集成、总体优化、安全可靠、稳步推进。
●系统充分考虑功能扩容性和技术升级性、兼容、扩展,适应当代信息
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以求得最佳的性能价格比鉴于视频监控的发展趋势以及实际情况和要求,对视频监控系统的选型应遵循以下原则:先进性、实用性、集成性、可扩展性、便利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 能直观、真实、在森林火灾发生前及时发现火情,防止偷盗、捕杀……,从而起到预防的目的;● 在森林发生火灾时把现场的图像实时传回指挥中心,指挥中心通过监视前端摄像机图像指挥调度救火,最大限度的减小火灾造成的损失;● 能真实记录火灾发生前,救火过程中以及救火以后现场的真实情况,从而对火灾进行处理,提供有效真实的直观资料;● 架设激光夜视监控系统低照度全天候摄像机,白天可以看10公里、夜晚可以看2-5公里,观测森林火情、对初发火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救护。使火灾隐患消亡在萌芽状态;● 从消防瞭望塔至林区管理指挥中心把前端图像传输至监控管理中心。森林防火消防中心可对火情及现场情况进行实时观察,以便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协调调度指挥;● 林区监控管理指挥中心可以对前端设备进行长焦、短焦控制;对云台进行上下、左右控制;● 系统具有多路画面实时录像,多路画面实时显示,图像压缩质量设臵,视频移动报警联动录像查询及回放,视频参数设臵,远程图像显示,实时监控,远程监控,录像存储,定时录像,告警录像,用户管理等功能。
●山上需要24小时不间断供电,满足所以设备用电需要,要考虑到没有太阳和风的情况、不能布线情况。
(1)先进性
● 系统设计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且切实可行并容易实现; ● 遵循国际标准和国内外有关的规范要求; ● 电信级产品
● 符合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的最新发展潮流,并且是应用成熟的系统;
(2)实用性 ● 针对实际应用,具有多种管理方式:图形管理界面、WEB界面;
● 系统设计应符合工程的实际需要;
● 系统配臵既强调先进性也要注重实用性,应注意系统配臵的经济效应,达到综合平衡;
●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系统配臵。比如背投显示系统等。
(3)集成性
● 高度集成,功耗低;
● 在高度集成小型化前提下,应具有多种功能;
(4)可扩展性
● 系统设计要考虑今后的发展,留有充分的扩充余地; ● 为以后远程会议预留充分的接口。(5)灵活性
● 能够适应多功能、外向型的要求,讲究便利性和舒适性,达到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和能源的目的;
● 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软件、硬件、通讯、网络、操作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等方面的接口和工具,使系统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兼容性;
● 系统参数配臵少,调整少,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6)安全性
● 具有高度的安全性,比如不易感染软件病毒;
(7)可靠性
● 具备在规定条件和时间内完成用户所要求的功能的能力,能长期稳定的工作。
● 结构简单,连接点少,可靠性高;
● 适应恶劣的工作条件;
● 系统启动快,系统掉电后再来电或网络传输中断后再恢复正常,系统恢复工作迅速;
● 故障率低,维护维修方便;(8)经济性 综合考虑系统的性能和价格,性能价格比在同类系统和条件下达到最优;经济性应包括以下内容;
● 系统本身的价格(包括系统、技术服务和培训); ● 系统运行后经济效应预算的可能收益; ● 对系统实施现场的特殊要求所需的费用
● 对系统集成所需的有关软件和硬件等的开发费用
● 系统的易扩容
森林防火监控---无线远程传输解决方案
一、核心构成:
1、镜头部分:采用高档夜视变倍镜头,变倍比高达1000倍,长焦比短焦物体放大900倍,短焦比长焦观察面积大900倍。长焦焦距长达300毫米,轻松望远3公里以上;短焦30°以上,视野广阔。通光能力强大,红外透过率达95%以上。电动三可变,控制方便;
2、摄像机部分:美国军用红外感应彩色摄像机,白昼清晰度高。夜间照度低,红外感应强。可根据环境照度变化自动调整CCD曝光时间,充分发挥红外灯性能;
3、红外灯部分:美国产大功率红外LED,发光特性好,光线均匀,角度可调,标准供电AC220V,低压AC170V,高压AC270V自适应,使用可靠;
4、云台部分:全金属室外云台,24小时连续旋转使用保三年;结构部分:双灯对称式设计,角度可调;光电分离,红外光、可见光互不干扰,保证了白天成像色彩还原完美,夜间红外成像对比鲜明。
质量保证:所有部件均按照军工标准设计、制造。
应用范围:森林防火监控、海水养殖监控、河道和港口监控、军工监控等。
总体评价:彩色夜视监控性能最强大的产品。
技术规格:
分辨率 480线 CCD靶面 1/2英寸
照 度 0.01勒克斯 焦 距 Ff10-300mm 倍 率 30倍 功 率 50W 云 台 水平6°/秒 垂直:3°/秒 电 源 AC220V
二、林火监控烟火识别智能预警系统
三、森林卫士365简介
《森林卫士365》,无缝融合智能图像识别技术、3S结合技术、大型网络监控技术、气象数据分析技术、以及独创的三维可编程技术等多项前沿技术,结合林业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林业防火的经验,建立森林防火智能监测系统,能针对性地解决用户的各种个性化需求。
通过在林区高处安装HSV-S1可编程三维精确定位摄像系统(已申请国家专利),获得林区的清晰图像,利用视频分析技术,根据烟、火的光谱特征判断是否发生火灾。一旦发现疑似火情,立即触发报警,林区视频回传至监控中心,如果确认报警属实,摄像系统锁定目标,精确判断火点位臵,并根据已建立的林业防火信息数据资源做出打火方案及灾后评估。该系统的建立使用可有效的实现森林火灾的打早、打小、打好和快速准确评估。
四、主要功能 1.非防火期:
信息日常管理:包括信息录入与查询、报表制作、统计分析、专题制图等。
防火设施规划:主要是对监控台站的位臵进行优化,保证其监测网的监视覆盖范围完整。
林火扑救决策训练:通过向指挥者提供各种图文资料,使其能针对各种模拟火场制定扑救方案。2.防火期:
防火准备:接收气象部门的火险天气预报与火险等级预测结果,及时做好防火准备。
防火准备辅助决策:根据各地区的火险天气预报和火险等级预报,为各地分别提供各自不同的火灾预防措施、火源管理措施、扑火队伍战备措施等辅助决策意见。3.林火发生时:
林火行为预测:林火一旦发生,系统可迅速向决策者提供林火区位、蔓延速度、火场扩展趋势、火线强度等重要的火行为数据。
扑火辅助决策:根据林火发生地的动态信息,利用本系统的虚拟演示实现对扑火工作的复杂指挥。4.林火发生后:
灾后评估:林火发生后,可利用本系统对受灾面积、灾害损失做出相对准确的评估。
灾后重建辅助决策:利用资源管理系统对灾后重建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五、系统特色 1.林区成像清晰
使用海普专利技术的可编程三维精确定位摄像系统,无缝融合滤光透雾技术,可以在摄像系统的监视范围内设臵多个预臵位和扫描轨迹,可保证有效监控范围内的林区图像清晰稳定,为烟火智能识别打下坚实的基础。2.烟火智能识别
独创的烟、火、雾自动甄别技术,确保林火识别快速准确,无漏报,误报少!白天可有效区别烟和雾,夜间可有效过滤灯光干扰;一旦发现疑似火情,可自动触发报警。
六、系统多层级多元式结构
七、基站设备性能&参数 1.基站控制箱(下左)
可设臵多个预臵位和多条扫描轨迹;可实时解析数字云台和摄像机的参数;
工作温度:-40°C~+50°C。
2.镜头(上中)
镜头焦距:10-300mm~10-1500mm可选;图像分辨率:D1(704×572)。
3.重型数字云台(上右)
旋转范围:水平0°~360° ;俯仰角度:0°~±45° ;旋转速度: 1°~3°/S ;
工作温度:-40°C~+50°C ; 自重:≥18KG,防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