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湘西写生报告

湘西写生报告



第一篇:湘西写生报告

湘西写生心得

10月11早晨坐上大巴前往第一个写生目的地凤凰,我激动地心情难以自抑。凤凰一直是我很向往的一个地方,很多朋友都到过,这一次自己终于没有错过。

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沱江之畔,群山环抱,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我们在凤凰停留了7天,它虽然是座古城,但是现代元素清晰可见,由于开发较早,现代化与传统早已逐渐融合,我也觉得十分自在。

总觉得凤凰有一种闲适的节奏,能使我不自觉地放松下来,和朋友走在不同的小巷,不同的河道,不同的天气,心情都是一样的开心美好。

希望永远都不用离开。

凤凰在我心里一直是一个像谜一样的小城,如今身在其中,感觉是很不一样的。凤凰是喧嚣的,熙熙攘攘的各地游客,大大小小的摊贩商家,迷人的市井小吃大排档,五光十色的酒吧迪厅KTV,就连竹筏上的水鸟都搔首弄姿的翘首着来吸引游客拍照;但是凤凰的逆境也是十分迷人的:记得那是一个刻意起来的早晨,收门票的帅气验票员都还没来,我们一行5、6个同学走在石头路上,稀疏昏暗的灯光朦朦胧胧,没有害怕,只是很冷,裹紧风衣,看着无人的空巷,感受到的FEEL是那么的不一样。大家的喘息声和脚步声混杂在沱江水声里,感觉这里就像只有我们存在。我觉得这个时候的凤凰城才是真正的她,安静的她,没有一丝装饰,就像清晨睡醒的少女,未施粉黛。凌晨的夜静谧又神秘,在河边走,身心不知不觉的融入到环境中,便忘记了一切,一种莫名的感伤。而后坐在木桥上看着东边的天空由黑变亮,心里却又变得雀跃了,脚边沸腾的河水,拿着相机记录天空变化的时间,愉悦了,因为我一直都想将向固定在一个方向,拍摄不同时间下的同一物、景、事。。。

随后的几天大家一边玩,去一些风景名胜区,将自己的票打上孔,证明自己存在过。后来大家觉得不坐一下船太遗憾了,于是在一个早饭过后,便和小伙伴们搭上了小船。随着船夫撑起船桨,小船缓缓滑行,一路上看着两岸的古城,微风拂面,好似荡漾在古画中。

从沈丛文到黄永玉,从虹桥到沱江,这些点点,无不预示着这美丽的源泉。宋祖英唱过“水在云中荡漾,云在水中流淌,水绕四面青山,山间鸟语花香,天下美凤凰„„”凤凰很美,如人在画中,凤凰很土,那里出产 沈丛文,黄永玉,都带有一身湘西人的土气、匪气。凤凰令山水画家却步,是它结构复杂的吊脚楼,窄窄的街区小巷,丘陵,沱水。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总算实实在在地找到了。在观赏这些宝贝时,不禁一下子就被满街满街在写生的学生吓到了。一个个都聚精会神,让人不忍心打扰却又压抑不住好奇的八卦心,因为我们清楚的知道,不久我们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也要去勾勒我们心中的古城。

美丽的风光,和艺术的传统,使凤凰成为美术学院学生必到的写生地.一些年轻人坐在石凳子上写生,来凤凰写生的人,是不是全国景点最多的呢?我不知道。我想,他们是想在此沾点黄永玉的灵气吧。因为我是这样想的。

我们开始用笔描绘这座古城,早上八点开始了我们的创作,凤凰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的,美丽得一塌糊涂,却不知从何开始。你能在城墙上、古巷中、沱江边、木楼里,常常能见到支着画夹子的我们在那里痴迷地写生作画,也许还有你看不出来的诗人...凤凰境内现存许多原汁原味的苗族土家族村寨,会让你真切地感受到这里独特的风土人情。

我们三五成群的或蹲在岸边、或坐在青石板上、或斜倚古城墙,在专心致志地写生,要不了多长时间,凤凰的风土人情就鲜活地出现在一张张画面上,那是我们心中的凤凰,无人能敌!凤凰美味的食物是不得不提的。这里的土特产有血粑鸭、尖栗、板栗、金香柚、蜜桔、葛粉、“米良一号”猕猴桃、扎染、野生罐罐菌、姜糖。这些美食,在街上和沱江边都能找到,那边饭店和小吃的地方很多。不过服务、味道和价格参差不齐。记得最深的是离开凤凰的前一晚,我和几个小伙伴脱离广大人民 群众,在宾馆旁的小饭店独自开火。点了血粑鸭,河虾,腊肉等等,色香味俱全,除了有些辣。

离开凤凰前往德夯古城,坐在大巴上,一路上都是山,河水清澈,最为兴奋的是快要到达目的地时见到的矮寨大桥,横跨在两座山顶上,该桥跨越矮寨大峡谷,主跨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

德夯其实就是一个苗族聚居地,大家生活在群山环绕之中,空气极为新鲜。在这里印象最深的就是流沙瀑布,我和小伙伴们在山里的小路上走走停停拍照找蜗牛,大约一个小时,我们终于来到瀑布前,但是由于是旱季,水量很少,而且大坝把水拦下了,幸好卖炸鱼的叔叔联系到大坝工作人员,半小时后放水,乘着这个空当,我和两个朋友走上瀑布山,意外捡到了一颗兰草,现在它在我的宿舍一切安好。后来终于等到开坝放水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瀑布,激动的心情难以自抑,瀑布落差达216米,据说居中国之冠。

德夯古城纯朴的人心,甜甜的猕猴桃,鼓舞表演都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记忆。在那里看的一场民族表演,完全展示了苗族的音乐、舞蹈、服饰、婚俗和日常生活场景

湘西的外出的采风教学,培养了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让我们从书本的图片所获得的文化传统中走出来。同时最感谢陪同我们的老师,感谢你们的关心与指导让我们每去一地都有目的地引导我们注意观察当地文化演进,民俗、民间艺术和历史文化遗存。我们了解了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习惯。看到了不同以往的建筑、服饰和他们的装饰品,特别是银饰,极具特色。我相信这次写生经历对我以后的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会有无法想象的积极作用。

王文娜

***4 视觉传达

第二篇:湖南湘西写生报告

湘西艺术采风行

回顾为期两周的湖南写生,内心仍充满激情和快乐,这是我们艺术设计专业的第二次写生,先后去了凤凰古城、边城、乾州古城、德夯矮寨四个地方,从中我们都获益匪浅。

我们这次写生是平面班和环艺班还有五位老师总计一百多人一起出发的,在4月7号下午就准备好了行李和各种生活用品,还有其它一些娱乐用品,虽说我们是去写生,条件比较艰苦,偶尔的时候,也可以放松一下。就这样,抱着各种各样的心情,带着几分憧憬,几分幻想,乘上长途旅游巴士,前往遥远的异地之乡-湖南凤凰古城。4月8号我们历经了一天一夜的漫长路程终于赶到了凤凰古城,我们提着重重的旅行包,在有经验的老师和同学们的带领下,来到我们要住的旅馆。

接下来我首先从凤凰古城说起。

一、凤凰古城

(一)古城来历

凤凰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相传天方国(古印度)神鸟“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复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此鸟即中国百鸟之王凤凰也。凤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故以此而得。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

(二)凤凰的夜景

我们最初看到的就是凤凰的夜景,它好美呀,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凤凰古城就会被五彩斑谰的灯火装扮得分外妖娆,分外漂亮。如果白天的凤凰是一位纯朴、美丽的苗家女子,那么,夜间的凤凰就是一个多情、大方的湘西姑娘。站在沱江岸边,仿佛置身于灯的世界,歌的海洋。在各种形状的建筑上,或镶嵌着五颜六色的彩灯,或闪耀着形状各异的霓虹灯,或树立着各种华丽的店铺招牌、广告灯。古老的吊脚楼上,悬挂着一排排的大红灯笼,闪亮的灯光映照在水中,更给古城增添了几份神秘。

凤凰夜景中另一个有特色的去处,是沱江边的酒吧一条街。这里的房子依江而建,装饰风格形式多样,但都充满着西方典雅和东方传统相结合的现代气息。凤凰夜景永

远流连在游人心中的梦乡。我们在这条街上来回走,尽情享受这迷人的夜景。

(三)凤凰服饰

第二天,我们老早赶去古城中心,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我们被美丽少数民族的服饰吸引住了,于是我们都依依穿上衣服拍个不停,和当地人聊天,得知凤凰蜡染艺术历史悠久,其蜡染印花布纯美典雅,原始古朴。是凤凰民族民间工艺品中的精品。还有凤凰古城银饰品,苗族喜戴银制品,男女皆然而苗族妇女尤好银饰装扮,凤凰作为典型的苗族聚居地区,银饰很自然的成为了地方特产。如今苗族银饰就以其精美的制作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各式各样图案、款式的银饰造型,既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民间气息,又表现出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离开凤凰我们走进了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到了湘西边城美术写生基地---位于湘西花垣县边陲小镇茶峒镇。该镇风景秀美,是理想的度假旅游胜地。

二、边城

此《边城》是写翠翠的爱情经历的。书中的翠翠岛也就是城景区的重要景点项目 边城除了翠翠岛还有百家书法园、沿河吊脚楼、古老城墙、拉拉渡、三不管岛。

翠翠岛是边城景区的重要景点项目,景点的规划主要是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突出自然。第二,突出实用。在翠翠岛上,布局一个能容纳200人左右的民间绝技表演

场,进行苗族民间绝技表演。第三,突出本色。岛前端塑一尊由著名画家黄永玉设计的汉白玉翠翠雕像,亭亭玉立,盼望二佬归来。第四,突出文化。岛的34级台阶是纪念《边城》名著于1934年发表,中间的两个平台是代表横跨两个世纪。

走在老街上我们一边画速写一边观赏古老城墙,感觉像穿越了一样,之后渡河来到三不管岛,听说在重庆、湖南、贵州接壤的边区三镇,清水江上,一个曾经治安混乱的“以前,三镇村民和社会闲杂人员有了生活纠纷往往会到岛上去“摆平”,三个镇都不好管,“三不管岛”由此得名三不管岛”,经过一年的打造,现在已成为游客向往的民族风景区。在此风景区的河边上放学的孩子总是把裤子卷起快速的过河,他们手拉手带着欢声笑语,不禁回忆起了童年的趣事。我们拍了好多照片后依依不舍的离开边城走向乾州古城„„

三、乾州古城。

在乾州古城给人留下最深记忆的是看戏,土家族的民俗表演,他们热情投入,每一个表演都很精彩赢得人们热烈的掌声。带着还没看够的心情走向了下一站。我们经过了矮寨悬索桥,它距吉首市区约20公里,跨越矮寨镇附近的山谷,德夯河流经谷底,桥面设计标高与地面高差达330米左右。全长1073.65m,悬索桥的主跨为1176m。该桥跨越矮寨大峡谷,主跨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这些惊人的数字,不得不让人惊叹。

四、矮寨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神奇罕见的流沙瀑布。

据说九龙溪源头的流纱瀑布高216米,是全国落差最大的瀑布。我们从正面仰望瀑布,好像瀑布是从云端飞流直下。沿潭畔走至瀑布里去,象是美猴王钻进了水帘洞。从瀑布背后观瀑布,只看见瀑布是从一个半圆形岩石上飞泻下来的。我们的衣服被淋湿了,凉凉的舒服极了。让人兴奋的是我们同学中有几个男生进水里游泳啦!回去之后下起了暴雨,我们经历了这场凶猛的大雨,还下了冰雹,房下的清水立即变得浑浊像是黄河之水,山上的竹子也弯下了腰,真是一次毁坏性的暴雨呀!

五、总结

湘西的外出的采风教学,培养了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让我们从书本的图片所获得的文化传统中走出来。同时最感谢陪同我们的老师,感谢你们的关心与指导让我们每去一地都有目的地引导我们注意观察当地文化演进,民俗、民间艺术和历史文化遗存。观赏错落有序的山里建筑,湘西古建筑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一是木结构多,分梁柱式结构和穿斗式结构,以梁柱式结构多。,吊脚楼和侗族的花桥、鼓楼。二是充分利用场地、地形,搞“组群布局”。第三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空间,造成一种艺术效果。同时我们也学到了收集地方民间特色形象资料,注意研究不同地域的、民居生活、家具的风格样式,为今后艺术创作积累形象素材。

第三篇:写生报告

伊犁写生汇报

5月5日至25日,我们美术学综合绘画专业在段保国老师和崔稼夫老师的带领下,开始 了我们的外出写生课程。6日的早上6点我们下了火车到达了尼勒克县,坐上段老师帮我们联系好的去往乌拉斯台的大巴车,经过3个多小时的汽车颠簸我们到达了——乌拉斯台乡。

第一站采风地点

乌拉斯台乡(11天)

第一天到乌拉斯台,因为对地形不熟悉,所以第一天下午崔老师带领我们主要是了解当地地形、探路,方便后几天的写生。段老师当天就带领几个学生开始作画了。段老师和崔老师对我们的帮助很大,特别是段老师经常6:30出发,每天都是最早一个出发的。一次下雨给画打着雨伞衣服都湿透了任继续作画。段老师每天都出两幅满意的作品。他的刻苦奋斗精神感染着我们每一位人。崔老师每天对我们的画进行讲评,对我们的鼓励从未间断,和我们 一同前往的还有崔老师夫人宋老师她主要照顾我们的生活。

在乌拉斯台期间,我们还去了唐布拉大草原,那里蓝蓝的天,绿茵茵的草坂,在马背上的快感,每时每刻给人以美的享受,写生中我们都感受到了乌拉斯台人文及自然景色的魅力。乌拉斯台当地居民都比较淳朴,少数民族风味浓郁,我们在此还去了当地一名哈萨克族家里做客并了解哈萨克族文化。在段老师的推荐下我们与乌拉斯台乡中心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我们参加了学校的升旗仪式,帮助学校画墙绘。学校校长为了给大家改善生活,请我们大家吃牛肉饺子、拌面以及盛宴。饺子是在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自己动手包的。

第二站采风地点

莫乎尔乡(8天)

16日我们两位同学先去莫乎尔乡打个前站帮我们找好住宿,17日早上6点出发由于山路被阻,不得不绕行,一路上百般周折17日下午我们终于到达了旅店。第二天我们便开始了我们计划。先是鱼塘的写生,再是周边水库的写生,再是库尔德宁风景区的采风、塔里木,给我启迪最深的地方库尔德宁风景区这是一块绿色的天地:山上是一望无际的雪岭云杉;山下是绿色的草原;苍绿的云杉与蓝天融合,还有远处的睡佛以及那银白的雪峰,真是美极了。在一个景区的度假村里,我们看到通向森林和草原的“路”全是用木栈道铺出来的,为了保护草场,他们这里的房屋也都是架空的。

由于山上多雨天气,我们到了山上下午就下起了大雨,我们都匆匆下山找避雨的地方,唯独段老师还在雨中作战,不光是风景让我们震撼,我觉得段老师的那种与天斗不受环境影响的作画精神是我们最大的感触。由于第二天下雨不能出行,段老师给我们作了一个很生动的作品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

第三站采风地点

伊宁市(1天)

25日我们赶往州首府伊宁市,先是把行李寄存起来,然后去购物,很多同学去了薰衣草基地购买了很多的薰衣草精油、装饰品等等。最后大家还在汉人街收集了很多的民族素材

第四篇:写生报告

写生考察报告

10月18日江苏大学艺术学院动画系,媒体艺术设计系,2010级3个班共计81名我们及我系2位带队老师在 院领导的带领下赴浙江, 浙江横店影视城进行为期一周多的艺术实践考察。

老师和我们一起通过现场写生,速写,笔记的形式来记录自己对古镇的印象,使我们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更快的进入学习的状态,我和另外的老师则是以现场辅导讲解的方式来使我们了解艺术考察的意义及他们应该关注的方向,我们们都能自觉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在这次艺术考察中,在学校领导大力支持下圆满的完成。广大同学拓宽了知识面,锻炼了能力,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一、明确教学艺术考察的目的与要求

安排艺术考察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思想觉悟、专业能力,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我们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现代设计公司的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让我们通过对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写生描摹来了解传统的动画视觉构成法则和这些百年古镇带给人们的人文造景的现代意义。考察使我们走出钢筋混凝土围起来的校园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一次亲密的接触,无论是被动抑或主动,都会为我们在日后的学习中留下些许图像及文本的记忆。

对动画,新媒体专业的我们来说,对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能够满足的,必须从课堂走向实践。在民俗写生与艺术考察的安排上侧重于有民俗特色的古镇﹑古城,目的就是在于让我们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了解原始的自然风光,学习古人的传统智慧,实际体会一般设计人员所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造型能力、色彩感觉、绘画技巧以及和专业相关的综合素养。

二、精心组织,认真做好教学实习

1)、考察时间的安排经过专业教师多次讨论,并进行了认真的调整。制定了详细的写生教学计划;

2)、实习地点的选取为适应专业方向与培养目标的需要,教学实习地点选取浙江横店影视城的明清宫苑、秦汉宫﹑清明上河图﹑广州香港街﹑欢乐谷。仔细的考察了我们的食宿情况以及当地的风景,保证了我们在外出写生与采风期间的教学需要。

三、教学实践的效果与经验、在考察结束之后,我们普遍感到不仅实际绘画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际运行的了解,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并能够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设计中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教学实践促进了我们自身的发展。考察活动使我们初步接触社会,培养了他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五篇:写生报告。

写生报告

宏村、西递,已是全国各所高校美院学生的写生基地,那里也同样吸引着其他爱好写生作画的人。

十月二十四号,我们踏上了去往安徽的列车,心中无比的喜悦,大家在车上也不时地响起清脆爽朗的笑声,经过7、8个小时,我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我们去了宏村,西递,屏山,南屏。这里川媚山秀,气候宜人,湖光山色,独领神韵。地势较高,常常云蒸霞蔚,时而如泼墨重彩,时而如淡抹写意。恰似巨幅长卷,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仿佛身处蓬莱仙境之中。马头墙、青石板路、各色的砖雕石雕木雕、对联,浓郁的书香气息弥漫其中,寒窗苦读,读书第一的寓意无处不在。好一个文化村落。

西递,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公元1049~105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现有居民300余户,人口1000余人。整个村落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西递现保存有完整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包括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等,都堪称徽派明清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从而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西递村中各家各户的宅院都颇为富丽雅致: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璧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其“布局

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是徽派民居中的一颗明珠。西递村已开放的保存较好的古民居有十二三个。西递“敬爱堂”中有一个大大的“孝”字匾,乃南宋哲

学家、教育家朱熹所书,运笔浑厚,气势恢弘,字的图象从右看,好像一个仰面作辑敬老孝顺的后生,孝也!可左边看,那就是猴子在张口大喊、拳打脚踢,不孝也!该字既是书法又是图画,朱熹书之是巧合还天意,太有意思了。西递村原有牌坊十多个,现只有一座保存完好的胡文光石雕牌坊,建于明万历六年的“胡文光牌坊“,当时的西递人胡文光登嘉靖乙卯科进士,先为江西万载县知县,后为胶州刺吏,迁荆王府长史,授予四品朝列大夫。因其政绩显著,皇帝遂恩准敕建这座石坊。牌坊高12.3米,宽9.95米,系三间四柱五楼单体仿木结构,通体采用不易风化的”黟县青"大理石。

宏村,导游带领着我们进村游览,刚进村,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绿幽幽的林荫小道和一汪碧蓝的湖水,导游说那就是南湖。我们踏着青石小路,嬉笑着来到了南湖,在它的旁边有一个南湖书院,那曾经是当代著名的科学家李小娟受教的地方。不经意地抬头,层层叠叠的屋顶,远处的山在薄雾的笼罩下若隐若现,宛如含羞的少女蒙着面纱。宏村的早晨微凉,略带寒意。古老的青石板小路,古朴的民居建筑,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格外静谧。村后以青山为屏障,湖堤旁古树参天,苍翠欲滴,躯干青藤盘绕,禽鸟鸣唱,还有垂柳,枝叶婀娜,像临镜梳妆的少女,把秀发洒向湖面水中,点出很多的小圆晕。湖面绿荷摇

曳,鸭群戏水,真是别有一番景致。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横跨南湖的画桥,它唯一,它独特,但却又能融入周围的景色,相得益彰!宏村背倚秀美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静静伫立。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睥睨的表情,也有跌窍飞扬的韵致;灰白的屋壁被时间涂划出斑驳的线条,更有了凝重、沉静的效果;还有宗族词堂、书院、牌坊和宗谱。走进民居,美轮美奂的砖雕、石雕、木雕装饰入眼皆是,门罩、天井、花园、漏窗、房梁、屏风、家具,都在无声地展示着精心的设计与精美的手艺。这几天徽派建筑的触摸、受徽州古文化的熏陶,已让我对这片宁静祥和之福地产生了种浓厚的依恋之情。它那高高的马头墙、幽深的古巷,粉墙青砖黑瓦的古民居,精雕细琢的明清雕刻,极具魅力的明清家具,无不令人徘徊踟躇、流连忘返。深

屏山的秀丽在于村中一条吉阳溪,小溪曲曲弯弯,穿村而过,两岸具有江南特色的古建筑沿河而建,十余座各具特色的石桥横跨溪上,桥下不时有村妇浣洗的捣棰声。村中主要的古建筑有菩萨厅、光裕堂、成宜堂等祠堂,其中的舒庆馀堂是我国目前极为少见的明代建筑。小学校对面的“御前侍卫祠堂”,现在虽然像澳门的“大三巴牌坊”一样,只剩下一个牌楼,但是依稀可以想象到当年的气势。村中有少许高楼,是欣赏古村全貌的望台,村中的建筑多有重重叠叠的马头墙,到处是白墙灰瓦的民居,不但是一派古风犹存的氛围,而且具有江南水乡特有的美。

我们自己跟着导游在屏山里转了一圈,使我们真正的了解了屏山。

天人合一藏风得水桃花源,千年承耕读兴商故里地,地处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之间的屏山。唐宋时称长宁里,就是长久安宁的地方,“都”是古代乡镇的自然建制。唐代末年,九都看中这快风水宝地,举族从庐江迁来九都。这里山环水绕,地域开阔,北有状如屏风的屏风山坐靠背,也因此得名屏山村。南边有石山作照山,东有吉阳山、三姑峰与西边的双风山合为左右抱山。吉阳山在北段,是村中吉阳河的发源地。三姑峰三峰并峙,形状大小相差不大,据古传是村中一富户三个女儿入山游玩摘食仙桃所化...南屏,是一座有千年历史、规模宏大的徽商聚居古村落。谜一般的南屏村至今仍完整保存着八座古祠堂、近三百幢明清古建筑,“奎光堂”、“叙秩堂”等祠堂结构庞大、气势恢宏;“慎思堂”、“冰凌阁”、“小洋楼”、“抱一书屋”等民居端庄典雅、风格各异;水口“万松林”古树参天、古桥静卧;村内七十二条古巷,纵横交错于高墙深院之间,如同迷宫,充满神秘色彩;三十六眼古井或圆或方,井水清澈晶莹;从村头到村尾三百多米长的轴线上,风格古雅的八个大小祠堂组成的祠堂群,蔚为壮观;村南的淋沥山为三国和太平天国时期的古战场;姚鼐、黄士陵、周瘦鹃等名人雅士先后在这里留下许多轶事佳话;南屏还是《菊豆》、《卧虎藏龙》、《复活的罪恶》、《大转折》、《中国命运的决战》、《芬妮的微笑》、《历史的天空》、《妈妈的妈妈》、《大清徽商》、《苏乞儿》、《党的女儿》等多部著名影片的拍摄地,被誉为“中国影视村”。

我们写生的目的是:

一、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二、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三、锻炼自己的表现技法,加强对素描色彩的掌握能力;

四、增加班级集体荣誉感。

这些目的在我们集体努力下得以实现,但我们还是有很多的不足,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也有待提高。学校给我们这次外出写生的机会,把握这次机会我们学会了也懂得了许多,包括专业和专业以外的事情。

写生使我对这门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再单纯地认为只是学校开设的一门填充学时的无关紧要的课程了。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有些平凡的的事物尽管平凡,但它是美的,要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的观察力去研究美,用我们的表现力去表现美,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进行美的提炼,不再漫无目的的去做一件事,几像老师说的那样,即使是不画也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匆忙地乱画,因为那根本就不能算是作品,只是为了作业而做的。所以说艺术也是一门哲学,从中可以体会出人生的哲理。

写生实习结束了,我们回到了学校,但不一样的是我们对以后的学习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对美的感受也有所提高,对没一件事情都有了新的认识。

总之,我们学校这次社会实践教学对培养创造艺术人才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这也是艺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因为艺术离不开生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就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让我们在艺术

中创造出能反映时代,体现主旋律的力作,产生良好社会效果,激动人心的优秀作品。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