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java ee技术调查报告(合集五篇)

java ee技术调查报告(合集五篇)



第一篇:java ee技术调查报告

技术一.Weblogic服务器

特点:Java EE提供了一个框架(一套标准API)用于开发分布式结构的应用,这个框架的实际实现留给了第三方厂商。部分厂商只是专注于整个Java EE架构中的的特定组件,如Apache的Tomcat提供了对JSP和Servlet的支持,BEA系统公司则通过其WebLogic应用服务器产品为整个Java EE规范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实现。

WebLogic服务器已使建立和部署伸缩性较好的分布式应用的过程大为简化。WebLogic和Java EE代你处理了大量常规的编程任务,包括提供事务服务、安全领域、可靠的消息、名字和目录服务、数据库访问和连接池、线程池、负载平衡和容错处理等。通过以一种标准、易用的方式提供这些公共服务,象WebLogic服务器这样的产品造就了具有更好伸缩性和可维护性的应用系统,使其为大量的用户提供了增长的可用性。功能: 1 在使用IP地址的一台计算机,或在使用集群捆绑在一起的多台计算机上,或在通过代理服务器管理的多台计算机上建立拥有相同域名的不同站点。部署基于J2EE 标准编写的服务器JAVA代码,包括servlet,JSP,JavaBean 和EJB。使用J2EE 扩展网络服务集成分布式系统,包括用于数据库连接的JDBC、用于信息传递的JMS、用于网络目录访问的JNDI、用于分布式事务处理的 JTA 和用于电子邮件处理的JavaMail。部署使用远程方法调用(RMI)的纯Java 分布式应用程序。通过使用RMI—IIOP(RMI over Internet Inter-ORB Protocol)协议部署近似CORBA的分布式应用系统。通过使用安全套接层(SSL)和Weblogic的内在支持为用户验证和授权,实现强大的安全性。通过将多个Weblogic服务器组成一个集群提供高可用性、负载均衡和容错能力。利用Java 的多平台能力在Windows NT/2000,Sun Solairs ,HP/UX 和其他Weblogic支持的操作系统上部署Weblogic服务器。在任一平台上,通过使用WebLogic直观的进行基于Web 的管理和监视工具可在网络上轻松管理一个或多个WebLogic服务器。

目前最新的版本是WebLogic Server 12c。

技术二.JDBC

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提供连接各种关系数据库的统一接口,可以为多种关系数据库提供统一访问,它由一组用Java语言编写的类和接口组成。JDBC为工具/数据库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标准的API,据此可以构建更高级的工具和接口,使数据库开发人员能够用纯 Java API 编写数据库应用程序。

类型1: JDBC-ODBC Bridge

在JDBC出现的初期,JDBC-ODBC桥显然是非常有实用意义的,通过JDBC-ODBC桥,开发人员可用JDBC来存取ODBC数据源。不足的是需要在客户端安装ODBC驱动程序,换句话说,必须安装Windows的某个版本。使用这一类型要牺牲JDBC的平台独立性。另外ODBC驱动程序还需具有客户端控制权限。类型 2:JDBC-native driver bridge

JDBC本地驱动程序桥提供了一种JDBC接口,它建立在本地数据库驱动程序的顶层,而不需要ODBC。JDBC驱动程序将对数据库的API从标准的JDBC调用转换为本地调用,使用此类型要牺牲JDBC的平台独立性,还要求在客户端安装客户端数据库驱动程序。类型 3:JDBC-network bridge

JDBC网络桥驱动程序不需要客户端数据库驱动程序。它使用网络上的中间件服务器来存取数据库。这种应用使得负载均衡、连接缓冲池和数据缓存等技术的实现有了可能。由于第3种类型往往只需要相对更少的下载时间,具有平台独立性,且不需要在客户端安装数据库驱动程序并取得控制权,所以很适合于Internet上的应用。

类型 4:Pure Java driver

通过使用一个纯Java数据库驱动程序来执行数据库的直接访问。此类型实际上在客户端实现了2层结构。要在N-层结构中应用,一个更好的做法是编写一个EJB,让它包含存取代码并提供一个对客户端具有数据库独立性的服务。

WebLogic服务器为一些通常的数据库提供了JDBC驱动程序,包括Oracle、Sybase、Microsoft SQL Server及Informix。它也带有一种JDBC驱动程序用于Cloudscape,这是一种纯Java的DBMS,WebLogic服务器中带有该数据库的评估版本。让我们看一个实例。

JDBC实例

在这个例子中假定已在Cloudscape中建立了一个PhoneBook数据库,且包含一个表名为 CONTACT_TABLE的表,它带有2个字段:NAME和PHONE。开始时先装载Cloudscape JDBC driver,并请求driver manager得到一个对PhoneBook Cloudscape数据库的连接。通过这一连接,可构造一个Statement对象并用它来执行一个简单的SQL查询。最后用循环来遍历结果集的所有数据,并用标准输出将NAME和PHONE字段的内容进行输出。

import java.sql.*;

public class JDBCExamp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ry{ Class.forName(“COM.cloudscape.core.JDBCDriver”);Connection con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jdbc:cloudscape honeBook”);Statement stmt = conn.createStatement();String sql = “SELECT name, phone FROM CONTACT_TABLE ORDER BY name”;ResultSet resultSet = stmt.executeQuery(sql);String name, phone;while(resultSet.next()){

name = resultSet.getString(1).trim();

phone = resultSet.getString(2).trim();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 phone);}

}

catch(Exception e){ // Handle exception here e.printStackTrace();

}

} }

接着我们来看一看JDBC是如何在企业应用中的进行使用。

JDBC在企业级应用中的应用

以上实例其实是很基本的,可能有些微不足道,它假定了一个2层结构。在一个多层的企业级应用中,更大的可能是在客户端和一个EJB进行通信,该EJB将建立数据库连接。为了实现和改进可伸缩性和系统性能,WebLogic服务器提供了对连接缓冲池Connection pool的支持。

Connection pool减少了建立和释放数据库连接的消耗。在系统启动以后即可建立这样的缓冲池,此后如故再有对数据库的请求,WebLogic服务器可很简单地从缓冲池中取出数据。数据缓冲池可在WebLogic服务器的weblogic.properties文件中进行定义(可参考weblogic.properties文件中的例子,WebLogic服务器的文档中还有更详细的参考信息)。

在企业级应用的另一个常见的数据库特性是事务处理。事务是一组申明statement,它们必须作为同一个statement来处理以保证数据完整性,缺省情况下JDBC使用auto-commit事务模式。这可以通过使用Connection类的setAutoCommit()方法来实现。

技术三:EJB EJB是sun的服务器端组件模型,设计目标与核心应用是部署分布式应用程序。它们提供了一个框架来开发和实施分布式商务逻辑,由此很显著地简化了具有可伸缩性和高度复杂的企业级应用的开发。EJB规范定义了EJB组件在何时如何与它们的容器进行交互作用。容器负责提供公用的服务,如目录服务、事务管理、安全性、资源缓冲池及容错性。

EJB规范定义了3中基本的bean类型:会话Bean(Session Bean),实体Bean(Entity Bean)和消息驱动Bean(MessageDriven Bean)。

Stateless session beans:提供某种单一服务而不维持任何状态,在服务器故障发生时无法继续存在,生命期相对较短。如它可能被用于执行温度转换计算。

Stateful session bean:提供了与客户端的会话交互,可存储状态从而代表一个客户。典型例子是购物车。不过在服务器故障时无法继续生存,生命期相对较短。每一个实例只用于一个单个的线程。

Entity beans: 提供了一致性数据的表示,通常存放在数据库中,在服务器故障发生后能继续存在。多用户情况下可使用EJB来表示相同的数据,Entity EJB的一个典型例子是客户的帐号信息。

尽管有以上的区别,所有的EJB还是有许多的共同之处。它们都处理home interface。它定义了一个客户端是如何创建与消亡EJB的。可在bean中对定义了客户端方法的远程接口进行调用;bean类则执行了主要的商务逻辑。

描述EJB的开发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范围。但如果一个EJB已被开发或从第三方购买,它就须在应用服务器中进行发布。WebLogic Server 5.1带有一个EJB Deployer Tool来协助处理EJB的发布。当你使用EJB Deployer Tool的时候,你要定义客户端所用的JNDI名字来定位EJB。Deployer Tool将生成wrapper类来处理和容器的通信及在一个jar文件中把被请求的Java类绑定在一起。

一旦EJB被发布,客户端就可以使用它的JNDI名字来定位EJB。首先它必须得到一个到home接口的reference。然后客户端可使用该接口,调用一个create()方法来得到服务器上运行的某个bean实例的句柄;最后客户端可以使用该句柄在bean中调用方法。

EJB3.0 在EJB3.0规范中,写一个无状态会话bean(SLSB)只需要一个简单的Java文件并在类层加上@Stateless注释就可以了。这个bean可以扩展javax.ejb.SessionBean接口,但这些不是必须的。

一个SLSB不再需要home接口,没有哪类EJB再需要它了。Bean类可以实现业务接口也可以不实现它。如果没有实现任何业务接口,业务接口会由任意public的方法产生。如果只有几个业务方法会被暴露在业务接口中,这些方法可以使用@BusinessMethod注释。缺省情况下所有产 生的接口都是local(本地)接口,你也可以使用@Remote注释来声明这个接口为remote(远程)接口。

下面的几行代码就可以定义一个HelloWorldbean了。而在EJB2.1中同样的bean至少需要两个接口,一个实现类和几个空的实现方法,再加上部署描述符。

import javax.ejb.*;/** * A stateless session bean requesting that a remote business * interface be generated for it.*/;@Stateless;@Remote public class HelloWorldBean { public String sayHello(){ return “Hello World!!”;} }

EJB3.1

EJB3.1又一次引入了一系列新的特性,倾向于挖掘技术的潜力。依我来看,EJB3.1绝对是一个重要的发布版本,它将那些长期让人渴望的特性带到开发者面前,更加能够满足最新的企业应用程序开发,同时对EJB再次被人们采纳将做出巨大的贡献。EJB 3.1 最终发行版已经发布了。

EJB3.1架构模式相对于旧的架构模式有如下的一些扩展和针对API的一些简化: · 简化的本地模式让去除了本地的商务接口一样可达到session bean · 直接用war文件打包一个ejb组件不需要一个ejb-jar · 在Java SE环境中嵌入API执行EJB · 引入了可以提供简单的共享应用数据和支持一致性访问的Singleton session bean组件 · 自动创建EJB定时器

· 基于EJB定时表达式的日程表 · 异步session bean调用

· 对于一个EJB轻量子集的定义,这个子集可以提供一些Java EE文档(EJB lite)· 一个用来查询ejb组件的Global JNDInames(统一的 全局 JNDI 命名)规则

第二篇:JavaEE学习方法总结

JavaEE学习方法总结

学习JavaEE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自以为对JavaEE也是有一点认识和理解的。如果有菜鸟也想学习JavaEE的话,那么,下面推荐一下我的学习步骤(仅代表我个人):

一、掌握Java的基本语法

如Logic Java、Java OOP等,精通面向对象的思想:封装、继承和多态,以及后面学的接口。其中封装和继承稍微简单一点,多态比较难一点;但能不能理解好多态,又是能不能理解面向对象思想的重要一步;而接口,学习起来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运用好,在这里,教大家一个理解接口的简单方法:接口其实就是一种规范。

二、系统的学习一下数据库

数据库中的内容比较多,像数据库中的五大范式、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这些很专业的知识,我们没必要掌握;而数据库中的SQL语句则是一定要精通的,这对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对于有些常会出错的,一定要注意,比如Select语句中where后面多个条件的连接用的是and而不是逗号;Insert语句中Values后接的是(),括号中的值用逗号隔开;Update语句后面一定要有关键字Set;Delect删除记录时,一定要记得加where条件;聚合函数Count后面要加(*)或者你取的数据库表的别名。个人建议:最好能熟练运用SQLServer、DB2、MySQL、Oracle中的一个或几个。

三、灵活运用JSP、Servlet、JavaBean 掌握最基本的JSP代码、JSP指令(page、include、taglib指令)、JSP动作、Servlet和一些XML配置文件方面的知识,JSP比起以后要学的Struts而言,难度要小很多,但是光看书是不够的,一定要多做一些小项目。推荐大家按照书上的例子做一些小的网站,最好采用JSP + Servlet + JavaBean的设计模式,这样可以为以后学习MVC打下基础。

四、透彻的理解MVC编程思想

关于书上经典的案例一定要会做,代码可以记不住,但MVC的编程思想一定要理解好并能够灵活的运用。虽然,MVC并不能算是一种技术,但我个人觉得它太过于重要了,所以依然把它单独列为一个阶段,可见其重要。如果这个理解不了,JavaEE以后就真的没法学了。

五、精通Struts框架

学习Struts,要认真琢磨它的运行原理和执行流程,特别是ActionForm、Action组件的作用和Struts-config.xml这个核心配置文件每一处用到的配置。学到这一步,才算是真正接触了JavaEE,以前学的东西都不过是为SSH这三大框架的学习做好铺垫。当然,这个时候就要用到J2EE的开发工具了,个人推荐eclipse或者MyEclipse,其实MyEclipse也就是饿clipse的豪华版,一个收费,一个不收费。此外,还要熟悉Struts标签,掌握自定义标签是如何使用的。但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追求大而全,只学习几种常用的标签就可以了,重点放在bean和logic标签上,Struts的html标签和普通的html标签没什么区别,所以……你懂的。还有,要准确的理解:Action、ActionForm、biz、dao这几个层之间的关系。其实本质还是MVC的设计模式。Action作为控制器的作用:响应用户请求,调用后台逻辑,跳转其他页面。多思考一下,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譬如Struts框架既然是一个半成品,那我们使用它的好处是什么,它是如何响应客户端请求的,我们又是如何扩展和配置的等等。最后,在学习一下Struts2,Struts2虽然和Struts1在名称上很相像,但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Struts2是在另一个著名框架WebWork基础上发展而来。

六、了解Hibernate和Spring框架

现在Hibernate和Spring也是相当流行的。Hibernate使用时只需要操纵对象,使开发更对象化,抛弃了数据库中的思想,完全的面向对象思想。但它在只针对某一对象(单个对象)简单的查改删增比较实用,批量修改、删除则不是它的强项。Spring是一个非侵入性的轻量级框架,允许在应用系统中自由地选择和组装Spring的各功能模块,并且不强制要求应用中的类必须从Spring 的系统API中的某个类来继承或者实现某个接口。同时也提供和其它框架集成的接口,如与Hibernate、Struts 的集成等,便于应用开发。

七、推荐学习使用的软件(都是我用过的,没用的暂时忽略)

1.Web容器:TomCat 7.0、TomCat 6.0。个人感觉没什么区别,还有,改端口号是在tomcat的conf文件下server.xml配置文件中。2.开发工具:MyEclipse 9.0、Eclipse 3.2。注意3.2版本是装不上Tomcat 7 的。

3.网页设计工具:Dreamweaver CS5、CS3。个人推荐用CS5,因为用CS3时,JavaScript代码不注意写错了,找都找不到,很头疼的;CS5带了纠错的功能,虽然还不能像Eclipse那样,不过已经很不错了。

4.数据库:SQL Server 2005/ 2000、Oracle 11g。Oracle 不怎么会用,学习中……

上面是我粗略地勾勒了一下学习JavaEE的曲线。归纳一下:学习Java是需要循序渐进、实例驱动、思考总结的。至于其他的,估计大家到工作以后在慢慢琢磨,不过学这东西,还要看大家的天赋和造化了,反正我是看的云里雾里的,头都大了。这里面涉及的知识点都很多,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学习。大家在做项目的时候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异常和问题。不要害怕,因为这些错误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把它们通通都记录下来,并坚韧地排除掉它们。这里要记住:尽量避免重复犯错,不要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总之,这个一个相对比较枯燥、耗时间和耗精力的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参考,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总结,最好还能和志同道合的人不断地争论。记得我最疯狂的一次是一天都没出门,从早上7点起来开始敲代码,一直到凌晨1点,连吃饭都在寝室解决。其实当你真正进入代码的世界,你会将周围的一切都忘了。

最后,祝大家学的实用,学的开心!!

长孙冷雪

2011年8月6日

第三篇:javaEE个人心得体会范文

Java EE架构与程序设计大作业心得体会

大作业题目:

基于web的教务管理系统

学号:

姓名:

组别:

本次javaEE课程设计我们这组做的课题是基于web的教务管理系统,我们组将整个系统设计成基于SSH的教务管理系统,系统总共分为三个角色:学生、教师、管理员。整个系统我们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实现了:学生登陆该系统可以查看个人信息,查看可选课程,查询成绩,选课等操作。教师登陆该系统可以实现查看个人信息,查看选课情况,录入学生成绩等操作。管理员登陆该系统,可以实现修改学生或老师信息,增加学生或教师信息等操作。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灵活应用所学javaEE知识,和小组成员一起完成问题分析,结合javaEE理论知识,编写程序实现系统所需功能。初步掌握软件开发过程的问题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等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用系统的的观点进行系统设计,巩固、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编程水平,并在此过程中培养我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编程风格。进一步加深对SSH框架的知识的理解,并能够利用SSH框架的知识实现教务管理系统。同时在这学期的实验中,培养了以专业的眼光去对待我们系统中的每一段代码,这算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实践机会。在这一次的实践过程中,不论是个人动手能力,还是团队合作能力,方方面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

也是最宝贵的。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

这次实验我们根据组长分配的任务,在组长的带领下,我们小组成功实现了教务管理系统。在系统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工设计,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也学会了做人与处世。课程设计是是一次模拟的社会实践,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实验过程中,也十分感谢张永定老师的指点与教导。这次课程设计不仅是对这学期所学知识的一种综合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动手能力的一种提高,增强了自己实践能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知识还比较欠缺,只是学习书本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自己不会的东西还有太多,学习需要自己长期的积累,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将课本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实践知识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文化知识和实践能力。

第四篇:JavaEE学习顺序

JavaEE学习顺序

第一阶段:java基础

技术:

1.java语法 2.面向对象 3.常用的api 4.界面编程 5.多线程 6.文件io 7.java网络编程 视频:

张孝祥 或者马士兵java视频 书籍:

《java2核心技术一二卷》 《java编程思想》研读,精读 《java模式》

第二阶段:数据库

技术:

1.oracle——主要的 2.mysql 3.sql server 视频: 韩顺平oracle视频 书籍:Oracle使用教程

深入浅出Oracle 第三阶段:web开发

技术:

1.html 2.css 3.javascript 视频:

张孝祥 JavaScript视频 书籍:

张孝祥配套书籍《JavaScript网页开发》 别具光芒

孙鑫《HTML语言速成》

第四阶段:JavaEE中级

技术:

1.servet 2.jsp 3.mvc 服务器:tomcat、jboss、weblogic、websphere 视频:

韩顺平servlet—jsp视频 书籍: oreilly公司《jsp设计》《java servlet编程》

第五阶段:JavaEE高级

技术

1.struts 2.hibernate 3.spring 视频:

美河图书《Servlet与JSP核心编程》

张小静 Struts视频

孙卫琴《精通Struts基于MVC的Java.Web设计与开发》 李兴华 Hibernate视频

孙卫琴《精通Java对象持久化技术详解》

第六阶段:其他流行技术

技术:

Xml ajax(jquery,dw)Junit ant Ejb

Enterprise JavaBeans技术2.0

Java消息服务(JMS)1.0

Java命名目录接口(JNDI)1.2

Java事务API(JTA)1.0

JavaMail API 1.2

JavaBeans激活架构(JAF)1.0

J2EE连接器体系结构(JCA)1.0

Java认证和授权服务(JAAS)1.0

书籍: 《精通ejb》

常见的j2eeAPI:

JavaServer Pages(JSP)技术1.2

Java Servlet技术2.3

JDBC API 2.0

Java XML处理API(JAXP)1.1

Enterprise JavaBeans技术2.0

Java消息服务(JMS)1.0

Java命名目录接口(JNDI)1.2

Java事务API(JTA)1.0

JavaMail API 1.2

JavaBeans激活架构(JAF)1.0

J2EE连接器体系结构(JCA)1.0

Java认证和授权服务(JAAS)1.0

第五篇:通用技术调查报告

湟中县高中课改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调查及教学建议

教研室

湟中县高中课改已经全面铺开,为调查了解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情况,摸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推广应用的教学模式,发现通用技术教学新秀,教研室组织人员走进学校,深入课堂,以听课、交流的方式同一线教师就新课程改革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施教和达标情况作了全面调查,获取了许多实际教学工作的信息,现分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教师构成 全县七所完中任教高一通用技术的教师有9名(一中2人,拦中2人,其余各校1人),其中8名是由物理教师兼任,其余1名是非物理专业。大部分教师只参加了假期期间网上通用技术通识培训,由于初次接触通用技术课程,对教材的性质、教学方法、目标等认识还不够充分,教学思路还不够明晰。

2、课程安排 七所完中严格按照《青海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的建议,开齐开足高一通用技术课程,每周安排1节课时;截至目前(第13周),教学进度进行至第三章第一节技术与设计的评价内容。

3、教学设备 由于经费有限,目前全县七所完中都没有完整的通用技术实验室,教学设施仅仅依赖于多媒体设备。通用技术实验设备的缺乏严重制约这门课程的正常实施。纵观全县,我县通用技术教学正处于起步阶段。

二、课堂教学

尽管教学设备的不到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但各校领导和任课教师都非常重视课程的开设,想法设法创设条件,充分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为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不遗余力。李家山中学张玉斌老师在讲授设计与评价一节时,提前布臵学习小组,下达小组设计活动。为把设计的构思方案、比较和权衡、改进和模型的定型等一系列设计过程讲明白,让学生掌握领悟,先让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作品。课堂上一组的同学展示了很实用的“环节肥皂盒”,两位女生上讲台从构思的来龙去脉、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几方面入手,将一个节能、环保、实用富含科学原理的“肥皂盒”展现给大家,同学们的评价都非常高。二组展示的是“双频显示器”,学生们说,现在的网络教室里一台显示器就占用了一张桌子,能不能将两位同学的显示器合成一台做成“双频显示器”,既节省了资源又节省了空间。三组同学设计的实用课桌从现在同学们课本复习资料太多占用课桌,学生书写的空间很小出发,设计思路巧妙。但他们的设计方案遭到其他同学的质疑,经过其他同学的建议改进了原方案。四组同学的“园丁牌”黑板擦设计的简洁明快,温馨环保。此堂课在同学们热烈讨论评价改进中将技术与设计的科学原理、学习方法展现的淋漓尽致,课堂教学效益非常明显。

多巴中学朱成刚老师平时就是一位喜欢钻研注重技术创新的教师,此次担任高一通用技术课是学校最佳人选。他设计的《多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的作品2010年5月获西宁市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的研究》2010年8月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三等奖。通用技术任教教师的基本条件就是喜爱通用技术,并且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朱成刚老师的基本素质完全符合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研究的要求。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学校科普活动蒸蒸日上,2010年多吧中学因此获得西宁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荣誉称号。他凭借过硬的创新技术和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掌控引领学生的能力强,深受学生喜爱。

拦隆口中学张红玉老师在讲授技术与设计过程一节内容时,先将4个学习小组设计的凳子(草图)通过实物展示台展现给大家,因为是自己设计的作品,构思来源、设计过程、材料的选用、使用价值等在作扼要说明时讲的非常清楚,课堂气氛异常激烈。最后小组代表胡生龙设计的转动式洗衣用小凳获得最佳奖;他在产品使用说明书(设计一要素)中这样说:

1、适用范围3—55岁无病史人员。

2、禁止踩踏或上臵55kg以上货物。

3、不可久臵于阳光或水中。完美、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启发了设计灵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欲望。

田家寨中学彭有成老师用质朴、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专业术语榫接、插接的具体含义,在让学生设计户外用且携带方便的小凳时提出什么方式能达到折叠目的的,学生积极思考,集思广益,总结出合页连接方式(用木质材料时)或凳面用布质材料,支撑点用螺杆连接时,既省材料又可折叠,达到设计的要求。

三、几点体会

1、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指出“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以基础的、宽泛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技术内容为载体,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高中通用技术课堂中紧密结合生活、学习实际,将创作、研究的基础扎根于身边遇到、发生的问题事例,以高度的亲和力全程参与研究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是学生保持长久的对通用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学生技术学习的视野,学会或掌握一些通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技术及其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技术探究、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养成积极、负责、安全地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

3、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区别于其他自然、人文科学,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目标上的独特追求: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意念的表达与理念转化为操作方案的能力;知识的整合、应用及物化能力;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的能力;技术文化的理解、评价及选择能力。

四、教学建议

(一)引导学生亲历设计的过程

设计是技术活动中的核心过程。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亲历由一系列环节组成的设计活动。

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全员性参与。教师应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技术问题的兴趣和研究愿望,并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促使其主动、有效地参与设计过程,获得直接经验。

其次,要强调学生的全程性参与,即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设计方案的形成过程、方案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交流和评价的过程。为此,教师应注意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运用各种技术交流和评价手段丰富设计过程,以使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体验。

在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以引导者的身份创设一种开放、民主、活跃、进取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创新,使设计真正成为生动活泼、师生互动的过程,使全体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都得到发展。

(二)重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学习指导

在解决具体技术问题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学习指导,并把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挑选一些集中体现技术思想和方法的技术设计实例,引导学生使用技术思想和方法这把钥匙,去打开技术问题的大门,从而去体验、领悟技术思想和方法的真谛。例如在调试收音机时,指导学生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组成收音机的各个部分的协调问题;在分析构件中的应力问题时,让学生在亲手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合理的结构与强度和稳定性的关系;在解决路灯自动熄灭问题时,引导学生利用控制的思想和方法实现光线暗淡时自动开灯的问题;在设计材料加工的步骤时,让学生在编制工艺流程的过程中领会流程的时序和环节问题。

技术思想和方法的获得并非通过一次实践就能解决,而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循环。

(三)重视技术试验的教学

技术试验有多种作用。例如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强度试验,其作用在于选择符合设计需要的材料;使用青霉素前先要进行药物反应试验,其作用是对治疗疾病的可行性方案进行选择;汽车驾驶员安全装臵的模拟撞击试验,其作用是改进和优化设计方案。技术试验有多种方式,在教学中常用的有试用、试运行或用相似原理建立的模拟试验等。例如:在使用农药前,先要对配制方案进行试验;在编制工艺流程时,先要进行流程运行试验;在确定某个设计方案前,可以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进行试验。因此,教学中要加强对技术试验的具体指导。

实施条件较为困难的技术项目,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采用模拟试验的办法。实施条件较好的学校要鼓励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仿真技术试验。比如,使用EWB软件建立电子工作平台,搭建晶体管放大线路,对晶体三极管的工作点进行调试,从而确定偏臵电阻的大小。

技术试验往往会遭遇失败,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不怕挫折的意志。

(四)倡导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差异,选择模仿、合作和研究等不同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模仿是一种学习方式,它在工具的操作技能等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要防止把它作为唯一的教学方式。应特别重视合作学习方式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分工协作设计某个产品或组成模拟生产线来完成某个技术任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调动每个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注重分工的合理性和均衡性;发挥小组全体成员的作用,形成优势互补;激发每个小组团体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加强成员之间、小组之间的及时沟通和交流,培养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形成与他人协作、分享与共进的态度和团队精神。

此外,要积极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改变以往的教学过于偏重接受性学习的倾向,促进课内外的沟通,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技术探究能力。

(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由于技术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同时学生的接受能力也各有差异,所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分化现象。特别是操作技能的练习中,有些学生如果得不到教师的及时辅导和具体帮助,往往会造成学习的中断,甚至还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在技能操作方法教学和学生动手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注意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小组辅导、个别辅导和学生之间互帮互学等多种方式,及时给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在辅导过程中,要重视对所出现的技术问题的分析和方法上的指导,防止出现教师代替学生操作的现象。

在制作过程中,有的学生如果提前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及时聘请他当小老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或者对这些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继续进行研究和改进。

(六)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

信息技术是一种重要而又普遍使用的现代技术,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变教和学的方式,降低学习技术的难度,提高学习技术的效率。

要积极创设条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仿真试验等现代技术在构思方案、绘图、模拟试验等方面的应用,培养学生使用现代工具解决技术问题的意识和基本能力;要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技术合作与交互式技术学习,以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要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打破对新技术的神秘感、惧怕感,形成对新技术的亲近感。

(七)加强教学研究

要根据本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立足于教学的具体问题,通过讨论、听课、公开教学、课题研究、教学评比等各种形式,加强对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学校应建立通用技术教研组,组织教师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的交流,从而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