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对临床医学八年制新生的寄语

对临床医学八年制新生的寄语



第一篇:对临床医学八年制新生的寄语

对临床医学八年制新生的寄语

2008级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同学们:

大家好!欢迎你们跨进中山大学的门槛,加入到“中山医”这个大家庭里来!

从踏进这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大学开始,大家就要意识到自己拥有了一串令人羡慕的称号,闪烁着不同以往又璀璨夺目的光辉——大学生,中山大学的医学生,中山大学八年制的医学生!

“大学生”,对!你们不再是小学生、中学生,你们是大学生!这个新的角色被赋予的责任和要求将更“大”!那大学之大,在于何处呢?

一个世纪前,蔡元培先生就做出这样的解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此种理念渗透到北大的办学中,逐渐熔铸成兼容并包、能够容纳多元文化的宽容精神,而在此基础上培育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更成为北大高扬的精神旗帜。而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留下的名言至今传诵:“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也,有大师之谓也”,以优秀人物为大学人格化的象征。对大学的人文精神有着同样理解的还有曾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他认为“大学犹之海上之灯塔,吾人不能于此时降落道德之标准也”,“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

可见,大学被赋予了时代和社会的精神灯塔的角色和使命,那么作为大学最主要代表的大学生们,你们能担负得起这个重担吗?那么,从现在开始大家需要更加强化自己的理想信念,做一个更加有责任感的人。诚如原共青团第一书记,现河北省省长胡春华所说的:“理想是相对于功利而言的。我觉得我们要务实,但是我们不能太功利,不能太浮躁,总要追求一点崇高的东西。”务实又要崇高这就是理想的科学性,也是我们大学生应该去践行的。我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能用行动告诉社会:你们不愧“天之骄子”的称号,我相信优秀如斯的你们肯定能做得到!

“医学生”,对!你们选择的不是别的,你们选择的是医学。你们是未来的白衣天使,你们背负着医学生誓词上所说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任。

医学生誓词似乎有一种魔力,总能使我们的热血为之沸腾,为之马首是瞻,瞻到血沸,沸到流泪!七年前的九月,那个似乎有些疲倦的下午,当我跟着大家一起朗诵医学生誓词时,竟感到莫名的振奋,似乎有热泪盈眶的感觉,仿佛自己已经面对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已经担负起无上崇高的责任。于是告诫自己,读医容不得丝毫懈怠!三年前,当我开始临床实习并手忙脚乱地诊治病人的时候,才更深刻地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感受到“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的可贵!因此,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以学长的身份,我都要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既然选择了医学,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不辞艰辛、执著追求的生命状态,勇敢接受挑战吧!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患者健康的微笑将是我们最好的回报!”

“八学制”,对!你们是特殊的一个群体,将要接受长学制的教育,八年的时间似乎有些漫长;但是你们又是幸运的一个群体,你们将比传统学制的医学生更快取得医学博士学位!但机遇永远和挑战并存,既然享受了“快捷的服务”,那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要学习的知识量其实都是一样多,“八年制”意味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内容;另外,经过了残酷的高考竞争读上了八年制,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在这里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以后的路还很漫长。“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虽很老套,但是很有道理。也许刚入学的时候,你是班里高考成绩第一名,但是一学期后,一学年后,八年后,你还能保持第一这个位置吗?或许松懈下来的你已是班里倒数的第一名。这种例子在我刚参加工作这两年已经屡见不鲜,希望大家能够提起注意,铭记“吃得苦中苦,方成人上人”的古训,继续努力,年轻人除了有理想之外剩下的就是“坚持即是胜利”了。而且,临床医学八年制还有严酷的淘汰制度,你过不了考核,成绩达不到要求,或许就只能医学本科毕业了,或许读不了医学,只能去读其他理科专业了。所以还是那句老话:容不得丝毫懈怠!

然而我始终觉得“长学制”的机遇远远大于挑战,因为长学制医学生的培养,特别是临床八年制学生的培养更加强调了“通才”教育,强调了医科和理科的融通,医科和人文的融通。这是培养“五星级医生”所必须的,更符合了古时所要求的“不成良相,即成良医” 的标准。著名的教育家梅贻琦曾强调“社会所需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这种真知灼见至今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希望大家能理解学校为你们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能明白学校、社会对你们的期望,不断地充实自己,追求全面发展,在将来的日子里,做个精诚的“苍生大医”,做个仁心仁术的“医学大家”,而不是一个“目中无人”的医匠。

最后,我希望大家在未来的大学道路上做到:

第一,坚定宗旨,抱着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的宗旨来读书,如中山先生所说“不求做大官只求做大事”。

第二,砥砺德行,做到医者仁心天自助,大医有道至精诚,担当起时代和社会精神灯塔的责任。

第三,尊敬师友,创造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更重要的意义是多和师友进行沟通,新生手册上学长们的殷殷期望,希望大家要多多珍惜!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愿大家在大学之路一路顺风,直挂云帆济沧海!

卢泰然 2008年8月

第二篇:内科学(八年制)

内科学(八年制)

学分数

周学时

课程性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 预修课程:诊断学及基础医学课程

教学目的:按大纲要求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和重点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结合诊断学时学习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的意义,加深对疾病重要特征的认识和理解,以及疾病间的鉴别诊断要点。进一步熟练全身体格检查。

教学用书:《内科学》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王吉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出版)

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上大课,结合课后对重点疾病、常见疾病的临床示教,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初步了解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和处理方法。示教采用分组并有脱产临床医生带教。

参考文献:

1.《Essential Internal Medicine》(宋祖尧,王吉耀,沈悦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出版)

2.《内科临床病例分析—双语学习》(王吉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出版)3.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2版 2005年1月第12版 4.王吉耀主编:医学试题精编丛书(内科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第一篇 绪论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总论

教学目的:

(一)掌握呼吸系统疾病诊查方法和防治方法。

(二)熟悉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

(三)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研究的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支气管炎

教学目的

(一)掌握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包括分型和分期)、鉴别诊断和治疗。(二)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病因和发病机制。

阻塞性肺气肿

教学目的

(一)掌握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和治疗。

(二)熟悉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

慢性阻塞性肺病

教学目的

(一)掌握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诊断和治疗。

(二)熟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教学目的

(一)掌握肺动脉高压是肺心病的关键,引起肺动脉高压有四大因素,但主要是肺血管功能性改变;肺心病与其它心脏病的鉴别诊断;右心衰时洋地黄应用的要点。

(二)熟悉EKG、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在诊断肺心病时作用。

(三)了解右心功能衰竭的治疗。

支气管哮喘

教学目的

(一)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分型、分级、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并发症等。

(二)掌握缓解期、急性发作期和重度哮喘的治疗。

(三)熟悉本病的诱因、发病原理、治疗用药的分类。

教学目的

(一)掌握肺炎的分类、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二)掌握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重症肺炎的诊断,熟悉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原则。

(三)掌握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熟悉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及预防原则。

(四)了解肺炎球菌肺炎、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非典型病原体等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的临床表现、X线征象和治疗特点。

肺结核

教学目的

(一)掌握肺结核的病因和发生机制,变态反应和免疫力的关系,诊断模式,抗痨药物和化疗方案,大咯血的处理。

(二)熟悉肺结核X线特点及与病理变化的关系,痰结核菌的检查方法,抗痨原则,结核菌素试验,卡介苗接种。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教学目的

(一)肺癌的分类,TNM分期、临床表现和治疗。

(二)熟悉病因和发病机制。

胸膜疾病 胸膜腔积液

教学目的

(一)掌握胸腔积液的常见病因和鉴别诊断。

(二)掌握结核性胸膜炎的防治方法。

(三)熟悉脓胸的治疗原则。

自发性气胸

教学目的

(一)掌握气胸的临床分型和临床表现。

(二)熟悉气胸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呼吸衰竭

教学目的

(一)掌握呼吸衰竭的定义、病因。

(二)掌握慢性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改变、诊断和治疗。

(三)熟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

(四)了解机械通气的指征和模式。

弥散性间质性肺疾病

教学目的

(一)掌握弥散性肺间质疾病分类和诊断方法。

(二)熟悉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三)结节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结节病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 矽肺

药物性肺部疾病

第三篇 心血管系统疾病

总 论

教学目的

1.熟悉心脏、血管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2.掌握心血管病的诊断方法与防治原则。3.了解心血管病研究的进展。

心力衰竭

教学目的

1.掌握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诱因和病理生理特征。2.掌握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3.掌握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着重洋地黄药物、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的合理应用,以及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措施。【慢性心力衰竭】 【急性左心衰竭】

心律失常

教学目的

1.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2.熟悉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和诊断。3.了解心律失常的发病原理。教学内容 【概述】

【窦性心律失常】 【房性心律失常】 【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 【心脏传导阻滞】

高血压病

教学目的

1.掌握高血压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基本治疗方法。

2.熟悉高血压病的分型、分期、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的治疗特点。3.了解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与发展规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教学目的

1.掌握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和发病规律。

2.掌握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定义,掌握各种类型冠心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防治方法。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脏瓣膜病

教学目的

㈠ 掌握常见心脏瓣膜病变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㈡ 熟悉常见心脏瓣膜病变的鉴别诊断、并发症、手术适应证。

㈢ 了解心脏瓣膜病在我国的发病趋势以及心脏瓣膜病检查与治疗方法的进展。教学内容: 【概述】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感染性心内膜炎

教学目的

㈠掌握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原则。㈡熟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发病机理和鉴别诊断。㈢了解预防措施和预后。

心肌疾病

教学目的

㈠ 掌握扩张、肥厚、限制性心肌病、右室心肌病和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原则。㈡ 熟悉心肌疾病的定义和分类。㈢ 了解心肌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教学内容

一、扩张型心肌病

二、肥厚型心肌病

三、限制性心肌病

四、右室心肌病

五、特异性心肌病

六、病毒性心肌炎

心包疾病

教学目的

㈠ 掌握急性心包炎及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㈡ 熟悉心包炎的病因及分型。

㈢ 了解心包疾病的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及预后。教学内容

一、急性心包炎

二、缩窄性心包炎

总论

教学目的

1.掌握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查原则。

2.熟悉消化系统的主要结构与功能,熟悉防治原则。

3.了解消化病学的发展动态。

急性胃炎

教学目的

(一)掌握急性胃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二)熟悉急性胃炎的分型和发病机理。(三)了解本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慢性胃炎

教学目的

(一)掌握本病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二)熟悉本病的分类及病理特点。(三)了解本病的可能病因及治疗原则。

消化性溃疡

教学目的

(一)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二)熟悉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三)了解本病的并发症。

炎症性肠病

教学目的

(一)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二)熟悉本病的治疗原则。(三)了解本病的病因和发病原理。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急性胰腺炎

教学目的:

(一)掌握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二)熟悉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三)了解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病情评估、并发症。

肝硬化

教学目的

(一)掌握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及其产生的病理生理基础、诊断要点、主要并发症和腹水的治疗原则。

(二)熟悉本病的鉴别诊断、肝硬化的Child-pugh分级、并发症的发生机理。

(三)了解本病的病因、病理分类和预后。

肝性脑病

教学目的:

(一)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二)熟悉肝性脑病的发病机理,并与治疗措施相联系。(三)了解肝性脑病的病因,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诊断方法。

原发性肝癌

教学目的:

(一)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二)熟悉本病的病理、临床分型、转移途径和预后因素。(三)了解本病的发病率、病因及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教学目的

(一)掌握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熟悉二种疾病的发病原理和结核菌的入侵途径。

(三)了解二种疾病的病理分型和治疗。肠结核 结核性腹膜炎

第五篇 泌尿系统疾病

教学目的

(一)掌握肾脏疾病的诊断原则,掌握肾脏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意义的评价。

(二)熟悉肾脏的主要结构与功能;熟悉防治原则。

(三)了解肾脏病学发展动态。

肾小球疾病

教学目的

(一)掌握肾小球疾病分类:现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及病理分类。

(二)掌握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理。

(三)掌握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新月体肾炎和IgA肾病的病因、病理和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

(四)掌握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分类、五种主要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

(五)掌握狼疮性肾炎和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

尿路感染

教学目的

(一)掌握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熟悉常见致病病原体、易感因素和发病机制。

慢性肾功能不全

教学目的

(一)掌握慢性肾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慢性肾脏病的分期标准、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熟悉慢性肾衰竭的定义及其病因。

(三)了解慢性肾脏病肾功能进行性下降的机制和尿毒症的发生机制,初步认识肾脏的替代治疗。

急性肾损伤

教学目的

(一)掌握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熟悉临床表现特征,包括非少尿型。

(三)了解能够引起急性肾损伤的各种病因。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常

教学目的

(一)掌握下述临床情况的主要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容量不足、高钠血症和低钠血症、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

(二)熟悉下述临床情况的主要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水过多和水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了解某些混合性酸碱平衡失常的发病机制和诊断要点。

(三)了解临床常用静脉补液制剂的成分和特点。

(四)学会使用静脉制剂纠正水、电解质代谢平衡失常的剂量计算方法。

第六篇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总论

教学目的

(一)了解血液系统主要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二)熟悉血液系统疾病范围和分类。

(三)熟悉血液病的实验方法。

(四)熟悉血液病的防治方法。

(五)了解血液病的进展。

贫血概述

教学目的

(一)掌握贫血的基本概念,病因诊断的重要意义,诊断步骤和方法。

(二)熟悉贫血的发病原理和分类,治疗原则。

(三)了解贫血的临床表现。

缺铁性贫血

教学目的

(一)掌握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二)熟悉铁代谢及缺铁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了解发病情况,预防措施。

再生障碍性贫血

教学目的

(一)掌握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血液和骨髓检查特点。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国外分类(一般及重型)与国内分类关系。

(二)熟悉发病原因、治疗方法。

(三)了解发病情况、发病机理、病理改变及预后。

溶血性贫血

教学目的

(一)掌握血管外及血管内溶血的定义、溶血性贫血的实验诊断依据及病因诊断。

(二)熟悉溶血性贫血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三)了解发病原理。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教学目的

(一)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发现。诊断依据。

(二)熟悉治疗原则和方法。

(三)了解近代对本病及发病原理的认识,MDS分类,流行病学及预后。

白血病

教学目的

(一)掌握白血病的定义和分类,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诊断,鉴别诊断,急慢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

(二)熟悉急慢性白血病的流行病学,白血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急慢性白血病的预后。

(三)了解白血病研究的发展史和研究方向。

淋巴瘤

教学目的

(一)掌握淋巴瘤常见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二)熟悉淋巴瘤的分类、分期及治疗原则。

(三)了解淋巴瘤的病因、发病机理和预后。

多发性骨髓瘤

教学目的

(一)掌握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

(二)熟悉的多发性骨髓瘤分类、分期及治疗原则。

(三)了解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因、发病机理和预后。

出血性疾病概述

教学目的

(一)掌握出血性疾病的分类、出血特点、实验室检查及诊断。

(二)熟悉正常的止血和凝血机制。

(三)了解治疗原则。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教学目的

(一)掌握本病实验室检查特点、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二)熟悉本病临床表现,急、慢性ITP的鉴别。

(三)了解本病的发病原理。

第六篇 内分泌和代谢疾病

教学目的

(一)掌握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主要诊断及治疗原则与方法。

(二)熟悉内分泌-代谢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点,生理、生化理论基础,激素作用的分子机制,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功能。掌握内分泌系统各轴的反馈调节和内分泌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

(三)了解内分泌-代谢病学的发展前景。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教学目的

(一)掌握Graves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特殊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掌握Graves病药物治疗的适应症、用药原则、常见副作用与用药注意事项;掌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的处理原则。

(三)熟悉Graves病的治疗方法的选择及评价。

(四)了解本病的病因分类,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放射性核素治疗和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教学目的:

(一)掌握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熟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替代治疗方法和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三)了解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粘液性水肿昏迷的抢救方法。

皮质醇增多症

教学目的

(一)了解皮质醇增多症常见的病因。(二)熟悉皮质醇增多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醛固酮增多症

(一)了解醛固酮增多症常见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原则。(二)熟悉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

教学目的

(一)了解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的病因、病理和发病机制;(二)熟悉糖尿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三)熟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四)熟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八篇 风湿性疾病

总论

教学目的

(一)掌握风湿性疾病分类,重点是弥散性结缔组织疾病和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风湿系统疾患诊查。

(二)熟悉抗风湿药物治疗分类及作用。

(三)了解风湿病基础,风湿病进展和展望。

类风湿关节炎

教学目的

(一)掌握类风关典型的临床表现(多关节炎症、小关节炎症、对称性关节炎症),应用图片讲解。与其他常见表现为多关节炎的疾病鉴别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采用图表讲解。

(二)熟悉类风关治疗目的,治疗药物的分类,每一类药物在治疗中起的作用,在治疗中需注意监测不良反应。

(三)了解类风关是由抗原驱动、与遗传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了解易感基因在发病中作用。了解类风关的病理表现和特殊类型类风关。

系统性红斑狼疮

教学目的

(一)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尤其是免疫学异常。

(二)悉本病的诊断标准、病情活动性指标、疾病慢性损害的指标、治疗原则及药物治疗方法。

(三)了解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概述】 掌握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包含疾病种类、本组疾病具备的共同特点以及各疾病间临床特点比较。

强直性脊柱炎

教学目的

(一)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二)熟悉本病的病理和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

(三)了解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反应性关节炎

教学目的

(一)掌握本病临床表现。

(二)熟悉本病诊断和治疗。

(三)了解本病的病因和病理。

银屑病关节炎

教学目的

(一)熟悉本病关节表现、皮肤指甲和X线特征性表现。

(二)了解本病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

系统性血管炎

教学目的

(一)熟悉本病的定义和分类。

(二)了解各类系统性血管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结节性多动脉炎 韦格纳肉芽肿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Churg-Strauss综合征 巨细胞动脉炎 大动脉炎 贝赫切特病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教学目的

(一)掌握本病临床表现,特别是受累肌肉与皮肤表现。

(二)熟悉本病特殊检查。

(三)了解本病发病机制、治疗、展望。

第九篇 危重病医学

总论

教学目的

1、掌握重要器官功能支持的主要指征和监测指标。

2、熟悉重症监护室内重要器官功能支持的常用方法。

3、了解危重病医学的进展。

心肺复苏

教学目的

(一)掌握基本生命支持(BLS)、进一步生命支持(ACLS)概念及主要内容

(二)熟悉心脏骤停的病因以及心肺复苏中生存链的概念。

(三)了解脑死亡概念。

休克

教学目的

(一)掌握休克的诊断与各类休克的鉴别诊断要点。(二)熟悉休克的临床表现与分期。

(三)了解休克的病理生理基础与治疗原则。

心源性休克

教学目的

(一)掌握心源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熟悉心源性休克的鉴别诊断。

(三)了解心源性休克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脓毒性休克 教学目的

(一)掌握脓毒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原则。(二)熟悉脓毒性休克的发生机制。(三)了解脓毒性休克的病因。

过敏性休克

教学目的

(一)掌握过敏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二)熟悉过敏性休克的鉴别诊断。

(三)了解过敏性休克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十篇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

中毒总论

教学目的

(一)掌握中毒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二)熟悉常见急性中毒的一般临床表现。(三)了解一些常见中毒的发病机理及预防。

有机磷农药中毒

教学目的

(一)掌握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包括特殊临床表现)及诊断原则。

(二)掌握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原则。

(三)了解有机磷农药的特性及吸收、代谢。

第三篇:临床医学七年制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七年制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

七年制分子生物学(51学时)各章课时安排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4学时

第八章:核苷酸代谢

3学时

第十章: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5学时

第十一章:RNA的生物合成(转录)

4学时

第十二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4学时

第十三章:基因表达调控

5学时

第十四章: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4学时

第十五章:细胞信息传递

5学时

专题一

细胞周期

2学时

专题二

细胞凋亡

2学时

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生长因子

2学时

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

3学时

专题三

蛋白质工程

2学时

专题四

基因诊断与治疗

2学时

专题五

端粒与端粒酶

2学时

专题六

人类基因组与后基因组研究

2学时

学时分配:总学时45学时,本科内容34学时,知识扩展专题课 17学时(选择讲授)

教材:

卫生部规划教材《生物化学》第六版 第三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学习要求

一、掌握核苷酸分子组成及结构,DNA、RNA组成的异同。

二、掌握核酸(DNA、RNA)的一级结构,连接键。

三、掌握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DNA的超螺旋结构和功能。

四、掌握tRNA、mRNA、rRNA的组成、结构特点。

五、熟悉以下概念:融解温度、增色效应、DNA复性、核酸分子杂交。

专题课内容: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组特点

第九章

核苷酸代谢

学习要求

一、掌握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概念、原料、关键酶及过程。熟悉核苷酸生物功能、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了解核酸的消化。

二、掌握脱氧核苷酸的生成,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的成分。了解

三、掌握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终产物;熟悉嘌呤核苷酸抗代谢物作用。痛风症的原因及治疗原则。

四、掌握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概念、原料、关键酶及过程。掌握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的生成。

五、熟悉嘧啶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嘧啶核苷酸抗代谢物作用。

六、熟悉核苷酸的转变关系。核苷酸合成调节的基本方式。第十一章

DNA的生物合成学习要求

一、掌握中心法则、基因表达、半保留复制的概念。

二、掌握参与DNA复制的主要物质及其作用机理。掌握DNA聚合酶作用特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异同。拓补异构酶、引物酶作用。熟悉DNA复制的方向性、保真性。熟悉连接酶作用机理。

三、掌握DNA复制过程及各阶段的特点。端粒和端粒酶概念及作用。熟悉复制起始和冈崎片段、引发体、负超螺旋概念,形成。了解滚环复制过程。

四、掌握突变概念,DNA损伤的类型,切除修复的基本原理;熟悉突变的意义、引发因素。光修复、SOS修复及重组修复的概念。

五、掌握逆转录概念、作用过程。逆转录酶作用特点。生物学意义及应用。

专题课内容:端粒与端粒酶

第十二章 RNA的生物合成

学习要求

一、掌握转录的概念,不对称转录、模板链、编码链。原核生物RNA聚合酶全酶,核心酶的组成和作用。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主要类型和产物。

二、掌握RNA聚合酶与模板辨认结合。掌握原核转录起始。熟悉真核转录因子,转录前起始复合物。熟悉延长与原核两类转录终止过程。

三、掌握真核基因的断裂基因、内含子、外显子的概念。掌握mRNA、tRNA转录后的加工方式。熟悉内含子剪接机制,rRNA的加工过程,核酶结构、作用特点。

四、熟悉核酶的概念,结构、作用特点。

专题课内容:内含子与RNA的剪接

mRNA的编辑

第十三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学习要求

一、掌握翻译的概念及参加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mRNA、tRNA及核糖体的结构和翻译中作用,氨基酰-tRNA的生成。熟悉遗传密码的特点。

二、掌握原核及真核生物翻译的基本过程,起始阶段,延长阶段的三个步骤:注册,成肽,转位。终止阶段。熟悉起始因子、延长因子和释放因子的种类和作用。原核、真核翻译过程异同。

三、掌握多聚核糖体的概念、意义。翻译后加工的概念及加工方式,熟悉高级结构修饰,一级结构修饰。蛋白质合成后靶向输送。

四、熟悉常用抗生素等物质抑制翻译的机理。

专题课内容:1.蛋白质合成中翻译后的折叠及加工

2.蛋白质的靶向运输

第十四章

基因表达调控

学习要求

一、熟悉基因表达的概念,时间、空间性,基因表达方式,生物学意义。掌握基因转录激活调节的基本要素。

二、掌握原核基因操纵子的概念、结构和功能,乳糖操纵子的负性、正性、协调调节。色氨酸操纵子。熟悉阻遏蛋白的负调控,cAMP介导的CAP的正调控,转录衰减。

三、掌握真核基因调控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的概念,种类。真核转录因子结构,PIC的装配过程。熟悉真核基因组结构特点,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特点。

专题课内容:真核基因的转录激活调控

第十五章

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

学习要求

一、熟悉自然界基因转移及重组的方式。结合、转化及转导、转座、基因重组。

二、掌握重组DNA技术的相关概念,基本原理。限制性内切酶概念及作用特点。熟悉常用载体及特点。目的基因的获取及与载体连接的方法。

三、熟悉重组体的导入受体细胞及筛选方法。基因克隆表达技术。

四、熟悉重组DNA技术在医学中应用。

专题课内容:PCR技术进展与应用

第十六章

细胞信息传递

学习内容

一、信息物质

1.细胞间信息物质

2.细胞内信息物质

二、激素受体

1.受体分类、一般结构和功能

2.受体作用特点

3.受体活性调节

三、信息的传递途径

1.膜受体激素信号转导机制

蛋白激酶A通路,蛋白激酶G通路,酪氨酸蛋白激酶通路,蛋白激酶C通路

2.细胞内受体激素调节机制

四、信息途径的交叉联系

五、信息途径与疾病

专题课内容:细胞因子的信号转导途径

第二十一章

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生长因子

学习要求

一、掌握癌基因概念。病毒癌基因概念、致病机理。细胞癌基因特点和分类。

二、掌握原癌基因的活化机制,原癌基因的表达产物与功用。

三、熟悉抑癌基因概念、类型和作用机理。

四、熟悉生长因子概念、分类。了解生长因子作用机理,细胞凋亡概念。

专题课内容:1.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2.抑癌基因研究进展

第二十二章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学习内容

一、基因诊断

1.基因诊断的概念和特点

2.基因诊断的常用技术方法

3.基因诊断的应用

二、基因治疗

1.基因治疗的概念

2.基因治疗的基本程序

3.基因治疗的应用与展望

学习要求

一、熟悉基因诊断的概念、特点。基因诊断的常用技术。了解基因诊断在医学中应用。

二、熟悉基因治疗的概念,类型。熟悉基因治疗的基本程序。了解基因治疗在医学中应用。

专题课内容:基因治疗的新进展

第二十三章

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学习要求

一、掌握分子杂交与印渍技术原理、类型、应用。

二、掌握PCR技术原理,应用。

三、熟悉核酸序列分析技术原理。

四、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内容、意义,后基因组研究内容。疾病相关基因克隆。其它基因工程技术。

专题课内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新进展

第四篇:皮肤病学八年制大纲

皮肤性病学教学大纲

皮肤病与性病学- I 教学大纲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课程号: 50204715 课序号: 0

总课时数: 24 讲课时数: 16 见习时数: 8

学分: 1.5

内容简介

皮肤性病学(dermatovenereology)包括皮肤病学(dermatology)和性病学(venereology),皮肤病学是研究皮肤及附属器和各种与之相关疾病的科学,其内容包括正常皮肤及附属器的结构与功能、各种皮肤及附属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及预防。性病学是研究性传播疾病的科学,其内容包括各种性传播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及预防。皮肤性病学是一门涉 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应用学科。

教学内容:

序号(周)2 3 4 5 6 7 8

总 论

课 题 皮肤病学总论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真菌病、病毒性皮肤病 麻风病、细菌性皮肤病 银屑病、皮肤附属器疾病

结缔组织病 大疱性皮肤病 性传播疾病

讲课学时数 2 2 2 2 2 2 2

见习周学时数 2 2 2 2 2 2 2

[ 目的与要求 ]

(l)掌握皮肤组织解剖结构: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及皮肤附属器。

(2)掌握参与皮肤免疫的各种细胞及其主要作用。(3)了解皮肤的主要生理功能。

(4)掌握基本病理改变。

(5)掌握皮肤病的症状,特别要求掌握各种皮肤损害的特点。准确观察及描述皮肤损害。

(6)掌握皮肤科常用药物:抗组织胺药物、皮质类固醇药物、抗真菌药物、免疫抑制剂。

(7)掌握皮肤科外用药物、剂型及治疗原则。

(8)了解皮肤病的护理,尤其是换药方法。

[ 教学内容 ]

讲解皮肤的解剖学、组织学:表皮、真皮结构,以及皮肤的附属器:毛发、皮脂腺、汗腺、甲。

讲解皮肤的症状学、生理功能,重点是症状学。

讲解皮肤治疗学,重点讲解外用疗法。

[教学时数] 2 学时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 目的与要求 ]

(1)掌握湿疹(包括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预防及治疗原则。

(2)掌握药疹的病因、临床表现,各种类型药疹的特点、诊断、预防、治疗原则。

(3)掌握接触性皮炎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掌握斑贴试验。

(4)掌握荨麻疹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5)熟悉特应性皮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第二代主要抗组织胺药物。

(6)掌握湿疹,药疹,接触性皮炎,荨麻疹的英文名称。

[ 教学内容 ]

讲解湿疹(包括特应性皮炎)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护理、治疗。

讲解药疹定义、原因、类型、尤其是重型药疹的治疗原则。讲解接触性皮炎原因、发病机理、诊断、预防及治疗、斑贴试验方法。

[ 教学时数 ]2 学时

真菌病、病毒性皮肤病

[ 目的与要求 ]

(l)掌握各种头癣的临床表现、直接镜检特点、头癣的预防、治疗原则。

(2)掌握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甲真菌病、花斑癣的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及治疗原则。

(3)掌握皮肤、粘膜念珠菌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防治原则。

(4)熟悉孢子丝菌病病因、临床类型、治疗措施。

(5)掌握单纯疱疹、带状疱疹,以及各种疣的临床表现。

(6)了解真菌病药物治疗新进展。

[ 教学内容 ]

讲解浅部真菌病: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甲真菌病、花斑癣、念珠菌病、孢子丝菌病等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内服药的治疗原则,外用药物原则,注意事项。

[ 教学时数 ]2 学时

麻风、细菌性皮肤病

[目的与要求]

(l)掌握麻风病病因、传染方式、分型。

(2)掌握麻风病的诊断要点。

(3)了解各型麻风治疗原则。

(4)掌握毛囊炎、脓疱疮、疖、丹毒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 教学内容 ]

讲解麻风病病因、传染方式、分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讲解各型麻风的治疗原则。讲解常见的细菌性皮肤病:毛囊炎、脓疱疮、疖、丹毒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教学时数] 2 学时

银屑病、皮肤附属器疾病

[ 目的与要求 ]

(l)掌握银屑病的分类、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2)重点掌握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原则。

(3)了解银屑病的病因、治疗新进展。

(4)掌握痤疮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要点、严重程度分类、治疗原则。

掌握脂溢性皮炎、酒渣鼻、斑秃的诊断要点、治疗原则。

了解脂溢性皮炎、酒渣鼻、斑秃的病因.•

掌握各型银屑病及痤疮、脂溢性皮炎、酒渣鼻、斑秃的英文名称。

[教学内容]

讲解银屑病病因、临床表现、类型、治疗原则。

讲解银屑病的治疗新进展。

讲解痤疮、脂溢性皮炎、酒渣鼻、斑秃的诊断要点、治疗原则。

讲解痤疮的病因、发病机理。

[ 教学时数 ]2 学时

结缔组织病

[ 目的与要求 ]

(l)了解结缔组织病的一般概况。

(2)掌握盘状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原则。(3)掌握皮肌炎、硬皮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4)了解特殊类型红斑狼疮。

(5)掌握盘状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皮肌炎、硬皮病的英文名称

[ 教学内容 ]

讲解结缔组织病的定义、概况。

重点讲解红斑狼疮、突出皮肤(皮损)特点、临床表现,以及免疫学有关检查。

讲解红斑狼疮病因、治疗原则。

讲解皮肌炎、硬皮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

[教学时数] 2 学时

大疱性皮肤病

[目的与要求]

(l)掌握天疱疮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类型、诊断要点、治疗原则。

(2)了解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特点、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原则。

(3)掌握天疱疮的英文名称

[ 教学内容 ]

着重讲解天疱疮:病因、病理特点、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与大疱性类天疱疮作鉴别诊断。

[ 教学时数 ]2 学时

性传播疾病

[ 目的与要求]

(1)了解性传播疾病概况。(2)掌握梅毒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临床分期、血清学检查、治疗预防原则。

(3)掌握淋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判愈标准。

(4)熟悉 AIDS(艾滋病)病因、传播途径、临床分期、临床表现。

(5)掌握淋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及相关的英文名称。

[ 教学内容 ]

讲解性传播疾病的概况、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我国主要的性传播疾病。

重点讲解危害较大的疾病:梅毒、淋病以及非淋性尿道炎。

[教学时数] 2 学时

教材:

皮肤性病学第六版,张学军。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年 7 月第六版

主要参考书:、《临床皮肤病学》第三版。主编:赵辨。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Andrews' Disease of the skin clinical Dermatology, 9th edition, 主编:WD, Berger TG, Science Press: Harcourt Asia, W.B.Saunders, 2000 年第九版

成绩评定 :期末理论考核。

Odom RB, James

第五篇:七年制临床医学英文自我介绍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Well…it is my honor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to introduce myself..My name is…25 from …,I`ll graduate from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in july next year ,I major in seven-year programe of clinical medicine and my major for master`s degree is emergency medicine

As a student,I think The word “HELP” could describe my carrier of learning accurately

H is hard working.For my solid theory foundation an skilled clinical pratice , I have won the scholarships many times

E is English learning and L is literature reading.I have passed CET-6, at have read abundant scientific literatures ,on that basis ,I successfully completed several papers I`ve listed in the resume.I believe that one will easily be lagged behind unless he keeps on learning

P is persistent personality.No wonder that in the career of a doctor , there`ll be kinds of obstacles and temps , especially in nowadays , thus ,my persistant personality is well suited to take up this occupation

During the past two years ,under the strict guidance of my tutor, professor …

I have learned systematically the theory of profession and got the basic manipulative skills.With the help of my supervisor, I have successfully finished the subject …….” and successfully grasped some experimental skill , such as cell culture, DNA extraction and other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All the characters that I mentioned above , could quality me for this job ,and I believe I can be fit for the position quickly,.I am looking forward to working in your department.Thank you for your consideration.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1/132100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