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大学生日常饮食习惯调查报告1

大学生日常饮食习惯调查报告1



第一篇:大学生日常饮食习惯调查报告1

市场调研报告

报告名称: 大学生日常饮食消费习惯 小 组:一 学 号: 姓 名:

日 期:2017年12月19日星期二

目录

目录......................................................................................................................................2 摘要......................................................................................................................................4

一、背景介绍.......................................................................................................................5

二、调查分析方法................................................................................................................5

1、调查方法:..............................................................................................................5

2、原因.........................................................................................................................6

三、分析论述.......................................................................................................................6

(一)为什么很多大学生选择空着肚子进教室?.........................................................6

(二)什么原因影响了大学生们的饮食选择呢?.........................................................7

(三)大学生的生活费水平是否会影响其饮食消费习惯?...........................................8

(四)生活费水平的差异对大学生饮食消费支出在生活费中的比重是否有影响?......9

四、结论与建议..................................................................................................................11

(一)结论与分析.......................................................................................................11

(二)看法与建议.......................................................................................................12

五、附表.............................................................................................................................13

摘要

为了引导我校大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提高我校餐饮店营收,实现双赢,针对我校大学生日常饮食消习惯与饮食消费开支比重开展调研活动,本次调研采用网络调研法与互联网资料查阅相结合的调研方法,运用了excel、问卷星等软件以及分类统计、交叉表等统计方法,对于我校大学生日常饮食消费习惯与饮食消费开支比重的调查内容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了就餐时的等待时间、学生生活费水平等因素影响了大学生的日常饮食消费习惯的结论并提出了我校餐饮店应提高便利性、打造自身特色食品、转型“套餐策略”、迎合学生随性消费习惯的建议。

关键词:饮食消费习惯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推广居民营养膳食的科学化。饮食习惯的优劣极其重要。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生活方式。大学,作为踏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大学生们处于一个高速汲取知识与技能的状态。拥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其能否合理利用这段宝贵的时光意义重大。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优质的饮食不仅可以为其提供营养,更可以让学生在一天繁重的学习和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状态。如今随着外卖的兴起,我国饮食产业不断变化发展。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日常饮食的生活越来越丰富,但也衍生出了不少的问题,如不少大学生的日常饮食非常不规律、以垃圾食品代替正餐、暴饮暴食等。这些习惯引发了很多健康问题,如上课没精打采、生物钟紊乱、胃病等等。很多大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的饮食习惯是否健康,更不了解如何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长期的不良的饮食正影响着大学生的身体,威胁着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状况。经过观察,我们发现我校同样的存在相同的问题,为进一步了解我校大学生的饮食现状,同时也为了给校内商家,食堂一些改进的建议,让其为大学生提供更优质的饮食服务杜绝外卖,以更好的引导我校大学生有一个合理的饮食习惯,实现双赢,我们于2017年12月组织了这次有关大学生饮食习惯的调查。

二、调查分析方法

1、调查方法:

1、网络调查法:将问卷发放到问卷星上通过邮件、QQ、微信链接等方式发放问卷

2、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进行补充。

2、原因

本问卷调查本校大学生日常饮食消费习惯,但是考虑到如果使用拦截式调查方法,人流量最多的饭点调查难度较大(大学生们都急于用餐),而饭点外采用拦截法组织难度较大,且信息反馈较慢,而大学生具有普遍的共同特性,因此可以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补充共性特点。本次问卷调研采用网络调查法。

优点:组织简单、执行便利、信息反馈及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耗费时间较少、匿名性更高。

缺点:网民的代表性存在不确定性,无法深入调查、受访对象难以限制针对性不强

三、分析论述

(一)为什么很多大学生选择空着肚子进教室?

从问卷得知绝大多数(66.67%)的学生是有吃早饭的习惯的,但是在中国青年网(见附表1)显示的调查中仅仅只有36.93%的大学生会在早上吃早饭。

对此我们的问卷显示在有吃早饭的习惯的大学生中大部分(83.3%)的人因为起晚了不会去吃早饭,次要原因(28.57%)为其他;而因为省钱(4.76%)、减肥(2.38%)等原因不吃早饭的人极少;详见图

由调查数据分析,许多大学生中时间是是否吃早餐最重要的因素,非常多的大学生因为起晚了放弃吃早餐,通过观察发现,大学生们如果起晚了还选择吃早餐的话那么,排队所浪费的大量时间可能会导致他们迟到,而我校早餐店并没有足够快捷的服务。而所谓因为减肥、省钱等因素对大学生是否吃早餐基本影响不大。

(二)什么原因影响了大学生们的饮食选择呢?

基于问题

(一),我们发现由于排队时间过长很多大学生选择放弃吃早饭,并且发现有些早餐铺经常排着长长的队伍而有些店铺人却不多。那么什么原因导致他们集中选择某家或某两家早餐店呢?

问卷显示大概有三分之二(66.7%)的人选择在食堂就餐,剩余的三分之一中大部分(约22.2%)选择了外卖,极少数选择饭店(6.35%)和其他(4.67%)就餐地点,且在我们的问卷中没有人选择在超市(0%)就餐。

在大多数人选择的食堂中价格实惠(83.33%)、卫生有保障(50%)、方便(35.71%)为其最受欢迎的理由

在少数人选择的外卖中方便、味道好(前二者均为64.29%)、选择范围广(28.57)为其最受欢迎的理由。

极少数人选择如周末阳光等饭店的理由为环境好、味道好、方便(三者均为75%,此

选项总人数4)且问卷显示此选项虽然少,但均为女性,均生活费1200以上,并且他们的饮食习惯均为看到好吃的就会买

从调查中看出在多数餐饮场所吸引大学生的因素中,最吸引人的理由为价格是否实惠、而方便性是人们选择就餐场所的共同点,即如果价格偏高如果足够方便也可以接受。,便利性作为大学生们选择的理由虽然不是比例最高的却是最普遍的,其次为味道好。由数据分析得我校学生优先考虑的因素为价格(生活费水平对于就餐地点选择得影响不大,可见下表,发现生活费较高得大学生也多数偏向于食堂),其次考虑的因素为便利性、味道。

(三)大学生的生活费水平是否会影响其饮食消费习惯?

在(二)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的生活费水平对大学生的就餐地点影响不大,进一步我们希

望得知大学生的生活费水平是否会对其饮食消费习惯产生影响。

问卷结果显示三分之二(约66.7%)的人的饮食消费习惯为遇到好吃的就买,而提前决定好自己要吃什么(约11%)和能省就省(9%)的人各占剩下三分之一的一半。

分析得在800以下生活费的同学均以提前决定好自己要吃什么和能省就省作为饮食消费习惯,而800以上生活费的同学则大都偏向于遇到好吃的就买。

由图可见,生活费水平确实会影响大学生饮食消费习惯,生活费水平从800到2000的渐进过程中,看情况遇到好吃的就买的随性消费习惯比例逐渐增加。

(四)生活费水平的差异对大学生饮食消费支出在生活费中的比重是否有影响?

由图可见我校大学生饮食消费水平大约占生活费的百分之40%~60%。且从各个生活费段的大学生所选择的饮食消费可以大致估算出大部分大学生每个月的饮食消费基本固定在500~750上下浮动(较低生活费大学生与较高生活费大学生数据均如此)与互联网查阅资料相接近。

由调查分析得,随着生活费水平得提升大学生饮食消费支出在生活费中的比重逐渐减小,但总饮食消费支出(生活水平乘以支出比重)大致不变,详细支出见下表

分析上表得,大部分人的早餐消费大致为1-5元,午餐消费大致为8-12元,日均消费大致为21-30元,而晚饭大致消费为10-13元。即大部分的人选择相比较早上和中午,晚上想吃的更好一些。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与分析

1、调查分析中显示,许多同学因为早上起的晚,没有时间而放弃吃早饭,而导致早上起晚了时间就不够的原因经过调查发现(见附表图片1),部分同学们往往集中选择某家或者某两家早餐铺,而该早餐铺便利性不够高导致等待的队伍非常长,起晚了的同学一看长长的队伍自然而然的就选择放弃吃早餐;

2、调查分析中显示食堂和外卖成为了我校大学生最主要的就餐方式,而价格实惠是我校大学生选择就餐方式的主要的原因,其次的便利性作为大学生们选择的理由虽然不是比例最高的却是最普遍的,再其次为味道好。从互联网查阅资料(见附表2)得知,舟山的菜价由于运输成本连带效应、摊位成本等隐性成本、菜场布局密度等原因,一直居高不下,导致舟山伙食费偏贵大致一个月伙食费为700~1000上下浮动,因此在还需要外出活动(社团活

动、逛街、KTV、伴侣消费等)等的条件下,大学生们会优先选择吃饱,吃饱之后才会选择吃好;并且由于调查的局限性:大三大四学生(尤其大四学生)忙于工作实习而不在校,参与调查度低;因此参与调查的大学生大多数为大一大二,而大一大二的大学生一般课程满编且存在社团与学生会等活动,日常生活较为忙碌,因此偏向于便利性较高的就餐方式。

3、调查分析中显示大学生的生活费水平确实会影响其消费习惯,且生活费越高越倾向于“遇到中意的就买”这种消费习惯,并且我校学生生活费水约在1200上下,大多数偏向于“遇到中意的就买”的消费习惯。

4、调查分析中显示大学生的生活费水平也影响着其饮食支出比重,随着生活费水平的上升,饮食支出比重基本不变,即无论生活费高或低,我校学生饮食支出存在一个定值约为700左右,调查分析中显示大多数人的晚饭支出要高于午饭与中饭,即大部分的人相比早上和中午,晚上吃的更好一些。相比较紧张的早上与拥挤的中午,拥有相对更加宽松的时间和空间的晚餐可以给予大学生更好的用餐体验。

(二)看法与建议

1、如果商家能够使早餐服务变得更加快捷化解决营业早餐时的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可以很大程度上挽回一部分有着吃早餐习惯却由于起得晚了时间不够而选择不吃早餐的人。另一方面,在中餐晚餐的时候,就餐高峰导致了许多同学不想排队花费过多的时间而流失客源。商家是否可以考虑改变运营方式如半自助方式(例:中式快餐店)或者设置保温箱,在人流高峰期(早餐高峰、下课间、饭点)之前提前烹制人气食物以提供即付即取服务等;

2、商家在价格上可以做到让学生感觉实惠可以占有更多得市场,而如果商家由于硬性成本问题无法使消费者觉得价格实惠,如接受网上预定等来增加客流量和营业额;去除很长

时间无人点单的“老菜”,研发自己的“特色菜”

3、由于大部分大学生的饮食消费习惯均为遇上中意的就买,如果商家能推出多种特色商品并设置周期轮换,可以迎合大学生们的随性的消费习惯做到提高销售量。同时在盈利的情况下,适当的降低价格并且举办一些宣传营销活动,来增加自己餐饮店的知名度。

4、大学生的消费能力也会影响学生的就餐的选择,不推荐商家主打“精品策略”(即味道好、分量足、但价格偏高)以避免流失客源,建议推出“套餐策略”(即味道好、分量不需要太足,价格实惠)。

五、附表

1中国青年网相关调查:http://edu.youth.cn/jyzx/xykx/201703/t20170314_9288728.htm

2浙江在线官网公众号:http://www.teniu.cc/a/75545782_362061

2016.5.16文章《舟山菜价高昂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

第二篇:关于大学生饮食习惯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饮食习惯情况的调查报告

年级专业:11级土木工程3班 姓名:庄泽瑜 学号:241190077 前言

大学时代是是我们学习知识学会独立自主的时代,我们要会好好地照顾自己其中我们的饮食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尤其对于当代大学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要我们必须有健康的体魄,具备热血青年的朝气蓬勃,才能成为国家栋梁,那么,关注自我,关注健康就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而饮食习惯对现代人又是特别要注意的,在大学生中饮食不规律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是我们每个人一直追求的目标。摘要

在我国的生活现状下,我们更多人开始有意识去突破传统的饮食结构,去尝试更科学更合理的饮食方式。随着国民素质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一轮的健康革命将会再次掀起。饮食习惯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健康的重要措施。正文

我们为了解大学生关于自己饮食方面做了个小调查来了解他们的情况。我们对我校在读生进行一次题为关于“饮食健康”的问题做了抽样调查,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6份,有效率为96%,调查我院大二男生的饮食报告,结果如下:

(一)营养的摄取

据统计,在校生对一些营养食物的摄取状况如下:

种类 每天偶尔无规律几乎不吃或喝

牛奶 25.4%53.2%22.4%

鸡蛋 48.3%47.4%4.3%

水果 37.2%58.2%4.6%

从表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营养还没有形成合理的搭配意识。“一杯牛奶可以强壮一个民族”不无道理,对于它的营养价值,95.4%的同学表示了解其含有优质蛋白和丰富的钙等元素,但每日规律性饮用牛奶的人却不到一半,原因何在?据统计显示,主要原因是消费水平的制约,近一半的同学认为每天喝牛奶的支出在生活费用中回占去很大比例,故只作为一种营养品偶尔补充一下而已。对于水果、鸡蛋,调查中看出这两种营养丰富而价格低廉的食品较受重视,但是2/5左右的人没有形成一个生活规律,只是想起来才吃。

另外,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需的重要的营养素之一,但调查表明大家对每天所需的饮水量并不清楚,只有27.9%的被调查者认为日饮水量应在1000ml以上。其实,人要保证每天新陈代谢的正常需要,维持体内水分出入量平衡日饮水量应在1000ml-1300ml之间才为合理。水能够促进物质代谢,调节体温,并有润滑作用,是生命之源,不可忽视。

(二)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对在校生的早餐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每日按时吃从不吃吃,但无规律

75.6%1.5%22.9%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有按时吃饭的人虽然占了大部分,但是在吃饭不规律的比例也是占了一大部分。且据调查得知:不吃早餐的主要原因大多是起床晚来不及,而这种无规律的生活习惯势必会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早晨起床之后,及时补充营养是一天中脑力、体力恢复的重要保证,尤其对于学生,不吃早餐将直接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滞后,所以早餐要吃好是不无道理的。

(三)健康知识的学习

在校生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调查显示如下:

对饮食健康知识讲座的态度 很必要 83.1%

无所谓 5.4%

完全没有必要 11.5%

对报刊、书籍关于健康知识的态度 很重视 24.1%

稍浏览 68.2%

不关心 7.7%

从这一项调查中可以看出:健康知识的完善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健康,但只有83.1%的人意识到健康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只有24.1%`的人愿意去认真学习这方面知识,大多数人只是被动地去涉猎而已。但随着生活水平和知识层次的提高,人们将对健康问题也越来越重视。

另外,调查统计,有85%以上的人意识到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饮食及运动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其中生活环境也体现了现代人对健康新的认识。

针对此次调查,我们对在校大学生的饮食健康状况有了一定了解,在我国的生活现状下,我们更多人开始有意识去突破传统的饮食结构,去尝试更科学更合理的饮食方式。随着国民素质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一轮的健康革命将会再次掀起。关注自我,关注健康,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

目前大学生对饮食的习惯,卫生,结构不够重视,有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又有相当一部分对自己的饮食结构一点也不关心,这些主要是他们对饮食知识缺乏认识,不重视饮食的健康,这使大学生自己不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从而导致大学生的身体亚健康甚至疾病。

根据医学证明,科学的饮食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摄人营养素。年轻人特别要注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各种营养素的摄人量以能满足需要又不过量的原则。人体所需要的全面营养素只能从食物中取得,吃的食物种类越多,获得的营养素越丰富。

2.定时定量进食。一日三餐是人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适应人体肠胃环境的生理功能已成定型的生理节律。定时进餐可以维持血液中营养物质的稳定,保证人体的正常活动,一般来讲,每餐之间间隔4~5小时是根据食物在人体胃中停留的时间决定的。

3.良好的进餐习惯,习惯卫生与否,与食物摄人后的消化、吸收有着密切的关系

总结 大学生必须学会科学用膳。科学用膳实质上要解决好三个问题,第一是饮食的质,即如何选择食物;第二是饮食的量,即如何定量吃喝;第三是进餐时间的安排和习惯,何时、如何进食。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要注意我们饮食中的各个方面,以保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第三篇:中学生饮食习惯调查报告

中学生饮食习惯调查报告

背景及意义

众所周知,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身体健康状况与否能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合理营养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学生的偏食,挑食等现象对其的身体健康都有很大影响。所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该次饮食习惯的调查报告。

研究方法

网络问卷发放

研究问卷

1.你喜欢吃野味吗?

A.非常喜欢B.喜欢C.一般D不喜欢.2.你喜欢吃零食吗?

A.非常喜欢B.喜欢C.一般D不喜欢.3.你喜欢吃什么零食?

A.饼干B.冰激凌C.巧克力D薯片.4.你喜欢什么饮品?

A.牛奶B.咖啡C.可乐D.豆浆E.珍珠奶茶.5.你喜欢去肯德基、麦当劳这些地方吗?

A.非常喜欢B.喜欢C.一般D不喜欢.6.你喜欢吃蔬菜吗?

A.非常喜欢B.喜欢C.一般D不喜欢.7.你喜欢吃肉吗?

A.非常喜欢B.喜欢C.一般D不喜欢.8.你喜欢吃水果吗?

A.非常喜欢B.喜欢C.一般D不喜欢.9.你平时会吃一些保健食品吗?

A.经常B.偶尔C.没有

10.你会不吃饭而用其他东西代替吗?

A.会B.不会

问卷结果

1.A.19%B.15%C.30%D.36%

2.A.70%B.18%C.10%D.02%

3.A.17%B.15%C.30%D.38%

4.A.21%B.18%C.23%D.13%E.25%

5.A.40%B.25%C.34%D.01%

6.A.35%B.28%C.30%D.07%

7.A.20%B.40%C.40%D.00%

8.A.55%B.40%C.03%D.02%

9.A.22%B.45%C.33%

10.A.40%B.60%

调查结果分析

1.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吃水果,水果含有丰富营养,对身体有许多益处。

2.很多同学喜欢吃肉类,吃肉类对我们身体有好处,可以补充蛋白质,但不能多吃。

3.很多同学喜欢吃快餐,但快餐对我们身体健康是没有多少好处的,要尽量少吃。

4.很多人喜欢吃蔬菜,蔬菜含有丰富维生素,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好处。

5.很多同学都喜欢吃零食,但是根据相关资料,零食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没有好处,特别是正在发育的同学,会影响成长。

6.经常不吃饭而吃其他食物的同学不多,可能是接受文化的差异或自身喜好。

结论

1.现在的中学生一般都有偏食的坏习惯,他们对肉类食品是情有独钟。

2.导致肥胖的原因

1)饮食无规律

2)吃零食过多

3)偏食、挑食

4)喜爱洋快餐、方便食品

5)食无节制

6)不愿吃蔬菜和粗杂粮

建议

一.食物多样化,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二.多吃水果,薯类和深色蔬菜,建议每日一个苹果来源。

三.常吃事宜的畜,鱼和瘦肉

四.每天吃豆制品,奶类,蛋类

五.每日定时饮水,少量多次,少喝碳酸饮料

六.适当吃零食,少吃方便食品,不吃烧烤,限制宵夜

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八.吃新鲜卫生的食物,多去食堂,不去吃街边小吃

九.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三餐合理搭配

第四篇: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日常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社会经验少、群体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他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他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当代大学生们共同关注的课题,也是教育部门以及全社会都必须重视的课题,这对形成大学生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更对整个社会消费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旨在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因此,其具有很好的社会与现实意义!了解身边同学们的消费习惯也有助于我们小组成员自身建立良好的消费观念,做一名有责任感的大学生。

二、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实用、质量占消费的主导地位

在问卷的第6题的所有答卷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消费时主要看中商品的实用价值与质量。在“山寨”货风行的今天,学生并不是盲目地追求品牌或是价格便宜。大学生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似乎是社会对大学生们的传统看法,但我们的调查结果却给出了有力的回击:42.8%的同学在消费时看重商品的实用,30.2%的同学注重商品的质量,而注重品牌的同学只占12.4%。

精神物质消费同步发展

如今的社会是物欲横流,金钱当道,万夫莫开。物质享受欲充斥着一些人的头脑,但是调查结果显示,有56.2%的被调查者选择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消费同步发展,有15.1%的受访者选择今后要加强精神方面的消费,只有6.2%的同学选择了加强物质方面的消费,另外有22.6%的同学对自己今后要加强的消费方面是不确定的,只是凭感觉消费。我们从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大学生的消费方向是趋于良好的。

节约观念永不过时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大学生都是有一定的节约意识的。约有55.3%的同学认为“在一定范围内,应该提倡大学生勤俭节约”,另外还有32.7%的同学认为“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永远都不会过时”。12%的同学认为没必要节俭。这是一组令人欣慰的数据,说明大学生是知道自身无资金来源这一情况的,这对学生本人来说,无论是从自身素质修养还是个人理财能力的培养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大学生消费时存在的问题

作者:付光明

消费时不够理性

大学生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有17.4%的同学在问卷中表明自己经常会在自己热衷的方面忍不住增大花销,而近70%同学会在自己热衷的方面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而增大花销。学生的理性消费思想不强,需待加强。

经济独立意识较差

绝大多数大学生已处于成年状态,都有一定的能力挣钱共自己生活,但事实上却不尽如人意,或者说令人很失望,调查结果显示:只有9.6%的同学会经常通过做兼职来补贴自己的一部分生活费用,而其余90.4%的同学只是偶尔做一次兼职或者从未做过兼职。他们主要的生活费用来源是向父母索取,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强,缺乏独立意识。

时尚“不老”

大学生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大学生们的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手机、电脑等相关消费成了大学生们追求的对象,用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话说就是:我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这些调查结果充分体现了大学生们对是时尚的追求,也反映出了消费导向的不合理。

四、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激的原因分析

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

现在的大学生刚从“牢笼”般的高中生活中解脱出来,进入了“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几乎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

家庭环境条件的影响

有些学生的不良消费其实和其家庭条件是有很大关系的。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是家庭的独生子女,在父母心里都是吃不得苦的宝贝,因此父母们对其子女都是有求必应,生活费方面就更不用说了,每月所给的生活费都会远远超出其子女的正常消费。这种情况在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中尤为突出。这些大学生的不合理消费会刺激其身边的同学消费欲,影响他人的正常消费,这种攀比的消费心理易在校园内产生“蝴蝶效应”,对校园内的正常消费时不利的。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令人心寒。

周边经济环境条件的影响不容小觑

从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沿海或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大学生的消费金额比内陆及中西部地区的学生消费偏高,这与当地的消费水平是有一定关系的。学生的消费随着其学校所处环境的消费的增高而增高,往往在某些地方学生是不愿意多开销的,但是一些必需品或日常用品价格的偏高,使学生不得不增加开支。

五、调查结论及建议

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自身理财能力

调查表明,大学生经济独立意识不够强,对父母的依赖性过高,而且缺乏一定的理财能力,“财商”偏低,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专家指出,财商的概念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可以这样理解,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财商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

克服同学之间的攀比心理

大学生是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触角的群体,加之相对缺乏自主判断力,若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很容易就会从此走进了消费的误区。同时学校也是一个消费习惯与方式迅速传播的一个介体。大学里面一般都是同龄群体,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它的群体规模和价值往往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系。一旦攀比之风,追求名牌之风,请客之风在同学之中有了苗头,大学生们就会竟相效仿。攀比心理的形成似乎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应该主动采取措施,积极面对。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

家长在给孩子的生活费方面要有一些节制

大学生们的生活费都是来自父母。作为自己的“心肝宝贝”,父母给孩子的生活费是绝对的宽松,也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在消费时趋于“大手大脚”,对于这些现象的产生,父母是难辞其咎的。因此,家长在给孩子生活费用时,要注意适量,不能过多。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大学生养成节约的习惯,另一方面还可以促使大学生养成理性消费的习惯,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除此之外,一部分大学生由于资金不很充裕,会通过做一些兼职来补贴费用,这样又可以锻炼学生自身能力。总的来说,家长适量减少给孩子的生活费用,对大学生本身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七、个人调查感想

此次调查我们小组成员共同努力,作了周密细致的准备工作,同时也得到了许多以前朋友和同学的大力帮助,整个调查过程历时近一个月。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大学生消费时的不足,也对我们自己良好消费理念的培养有了很大的帮助。

一个人是很难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的,因此我们很难发现我们那些地方做的不好、哪些地方亟待改进,但是通过此次调查,我发现了自己之前在消费方面没有意识到的不足之处,比如自己在消费时容易冲动、不够理性。一方面,通过查资料,我又了解到许多与理财有关的知识,使自己获益匪浅。另一方面,通过找以前的朋友帮忙做调查,又加强了我与朋友的关系,也明白了“朋友是用来麻烦的”的真正意义。

但总的来说,在这次调查中,我最大的收获是提高了自己的理财观念。因为好的理财观念不仅可以帮助自己轻松的面对财务问题,同时这也是一种美德。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而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数学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础,需要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大学时代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在大学时代养成很好的理财习惯,平时适度地紧缩财政支出,为自己建立一个良好的、理性的消费习惯,往往可以使自己受益终生。

这次思修调查对我来说,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第五篇:大学生日常消费调查报告

通过以下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⒈大学生消费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拿手机产品来说,目前,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

当今社会正面向多元化发展,新知识的爆炸式增长、新技术的迅速推广对日常生活的深入影响,使时尚的形成和流行更快捷,同时具有更鲜明的主题和更人性化的表现形式,并因而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具有象征性和大众化的色彩和基调。“今朝有酒今朝醉”,似乎日渐成为一种时尚。“负翁”、“月光族”随之大批涌来。在我们的校园中,昔日的“风声、雨声、读书声”中,又夹杂进了“手机声声”。为了解我校在校大学生目前的消费状况,为我校明确确定贫困生标准提供可靠参考资料,同时为我校学工处开展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学生工作信息中心特开展此次调研。

调研时间:2006年11月27日---2006年12月15日

调研对象:校本部外语学院、水土学院、经管学院等九个学院

调研方式:问卷调研

调研情况: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80份,回收376份,回收率高达98.95%,数据真实,可信度高。此次调研,主要针对学生的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等方面展开调研。

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消费去向: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学习方面,我校学生的花费主要在购书上。由于学校发放的教材只是基本教材,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在学生的消费去向中,购买教学参考书、英语等级考试等书目占了一定比重。

在消费去向中的通讯费中,大一和大四的学生占的比重最大。对于大一新生,由于刚来到大学,对于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人际交往环境都很陌生,存在着种种不适应,同时对于大学中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不习惯,总喜欢和自己以前的好朋友、老同学交换信息、交流意见。而大四的学生的通讯费主要是联系工作。

在恋爱消费方面,有些同学有着固定的“爱情投资”。“爱情需要浪漫,而浪漫需要消费”,但是没有资金是浪漫不起来的。无论对于男生还是女生,都是需要消费的。对于男生,需要给女生买单,送礼物。同时,“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女生的恋爱消费主要是用在化妆品、首饰上。

另外,在恋爱中,双方都共同支出的一个方面是在衣着打扮上,名牌成为一种标志。“只买贵的,不卖对的”,有相当一部分人持有这种观点。在现在这个社会,恋爱是合理的,但对于恋爱中的种种不合理消费值得我们深思。

对于恋爱中的消费来源,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的;有的是来自“奖学金”的。总之,无论是从哪方面支出,都占了不小的比重。只是比重的不同于大学生的看待社会的角度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看法有关。

上网消费: 无论对哪个年级的学生,上网消费都占了较为稳定的一定的比例。大学生的上网费亦成为大学生日常消费开支的一部分。

左图是我校学生在娱乐休闲方面的消费状况:

大学生的娱乐消费数额也是较为可观的。进歌厅,打台球,遛旱冰,生日聚餐…另外,大学生不同程度的追星热潮影响着他们的娱乐消费。

在零食、水果方面,女生的消费型对较高。在大学中,女生更多地学会如何保养自己,水果既经济又实惠,所以是最佳选择。至于零食,既是某些女生的喜好,同时也是部分女生打发时间的较为常用的一种选择。

从以上分析可知,我校学生的消费去向多样化,正是多样化的消费无形中就增加了总的消费金额。下面是我校学生的月支出情况和学期总的支出情况:

二、月支出情况及学期支出情况:

月支出

学期支出

以上图表显示,我校学生消费层次不等,出现了较大差别。从整体上看,我校大多数同学的月消费保持在200-400元之间,各学院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高消费现象。而且在现代的各所大学的校园中,学生这样的高消费的现象均已屡见不鲜。对于着相当一部分的高消费的同学,他(她)们的经济来源以及对家庭的影响又如何呢?

三、经济来源及对家庭的影响:

经济来源 经济来源

学院父母助学贷款奖学金或助学金 勤工助学

资环100%

水土97.5%2.5%

外语83.33%16.67%

机电63.64%18.18%9.09%9.09%

生科72.22%11.11%11.11%5.56%

经管95.24%4.76%18.18%4.55%

以上表格中数据表明,我校在校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来自父母,说明我校学生对家庭有很强的依赖性。甚至有些学院学生占到了100%;此外,助学贷款也占了一定比例,这说明我校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方面卓有成效,使学生深切体会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政策,对学生提高对国家政策的认识起到促进作用。另外也有一部分同学的经济来源是勤工俭学,说明我校学生有一定的自立能力。

学生对家庭的依赖过重,对他(她)们的家庭自然又有着影响。

以上图表显示我校学生的消费度对家庭的影响情况。从图表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同学的家里因为供应大学生而使生活拮据,生活状况下降。这说明学生的在校生活较大程度的影响了家庭的生活。“再穷不能穷孩子”,绝大多数的家长这样说,“虽然我们家的收入不多,但我们就这样一个孩子,决不能因为钱而产生自卑感,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在大学里过的舒畅,不影响学习”。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在家庭消费中占的地位。可怜天下父母心,就是再辛苦自己,也不会委屈孩子。在家长这般疼爱与呵护下,大学生是否该有自己的消费计划?

四、消费计划 图表显示,我校大部分同学的消费较为合理,虽没有制定消费计划,但是支出合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管理自己的资金,更培养了学生自己的计划性。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出现超支现象。这种现象虽然不合理,但仍然存在,主要有以下原因:(1)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可支出的方式增多,自然花费增多;(2)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外部诱惑增多,好奇心促使大学生尝试不该有的消费方式;

(3)在月初时,常常不自觉地超支(4)常常有意外消费,如和同学打赌输了,就要请客吃饭,请的不好又没面子,所以吃好的……总之,种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引起学生的不合理消费。

五、对学校的引导力度的看法 观点比例

很好,学生能从中收获很多5.71%

有一定成果,但力度不够22.86%

听说过,但没见什么成果14.29%

力度远远不够,亟待加强57.14%

从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我校对学生消费观念、消费心理等消费知识的引导力度不够。当前我校对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等进行了引导,这说明我校在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的方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对学生的生活方面的引导做得还不够完善。虽然,不良的消费习惯对学生没有直接影响,但是消费意识作为一种精神文明现象,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我校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应尽快加强有关方面工作的力度。

六、对“负翁”、“月光族”的看法

上表显示,我校绝大多数学生对高消费的现象持否定态度,这说明虽然我校学生中也存在高消费现象,但我校学生还有着正确的消费理念。只要学校对这部分学生加以引导教育,可以改变局面。但如果长此下去,容易引起攀比消费,大学生仍然应该继承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坚决不能踏入高消费的误区。

七、对贫困生界限划定的界限的看法

上图表显示了我校学生对确定贫困生标准的观点,为我校发放助学金提供了重要资料。

八、就我校贫困生标准划定的观点整理 学习成绩优秀

无手机、电脑、MP3;注:学习、工作等需要除外

无逃课等违规行为;

不吸烟、不喝酒;

上网较少,穿着朴素,不追求时髦;

月消费金额在180元以下;

生活费无法保证者;

每学期生活费低于2000元;

无经济来源,生活节俭;

经班级投票,学院认真核实;

提名候选人,并跟踪调查;

仔细了解各学院各年级学生的贫困生比例,然后再向各学院划分名额;

由家庭所在地出示贫困证明结合平时表现;

积极参加勤工助学;

九.解决此次调研中存在的问题的几点建议 :

1.对当前在校生,由学校制定统一指导思想,然后由各学院团委向该学院学生召开思想引导大会,在会议上引导同学们提升个人的消费意识,持有正确的消费观念。

2.在学林路、望岳路、神农路等学校主要道路上置办可长期保持的标语,以时刻提醒同学们。

3.由校团委引导,校学生会组织一次大型宣传活动。在学林路展出展板,并举行一次“拒绝高消费”的大型签名活动。

4.针对有些学生的不清不楚的消费状况,以及有些同学拿着家长的钱任意挥霍的情况,由各院团委组织各院学生进行一次“自我财务支出统计表”,让学生自己整理自己的财物支出,并鼓励学生将整理的表格寄望家中,以此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父母的钱来之不易。

5.为了减轻我校的高消费状况,学校对每一届新入校的学生及时展开思想座谈会,及时预防高消费的发生。并由学生班主任定期给学生开展班会,及时引导、教育。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