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柳毛乡双合村申请星级新农村建设材料

柳毛乡双合村申请星级新农村建设材料



第一篇:柳毛乡双合村申请星级新农村建设材料

柳毛乡双合村申请星级新农村建设材料

一、基本情况

柳毛乡双合村位于乡政府北1.5公里处,全村有3个自然屯,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3099亩。现有村民255户,975人,劳动力615个。2010年全村农业总收入1334.7万元,人均收入9330元。截止2010年末全村共有大中型农业机械25台套,小型农业机械180余台。全部实现农业机械化。

二、新农村建设成果

2005年我村被省委确定为首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在新农村建设包保单位的大力扶持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经全体村民共同努力,截止2010年末全村实现住房砖瓦化率90%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达到98%,宽带电脑入户率达到20%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0%,其中中心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完成中心村护村林及中心街路树木栽植15000余株,2007年村委会投资5万余元,完成中心村主路两侧1000延长米栅栏更新。完成硬质通村公路建设7.5公里。2006年在鸡西市执法局的支持下完成90平方米标准化办公室及活动场所建设。2007年在市文体局的帮助下完成标准化篮球场及附属健身器材建设。通过几年的新农村建设村两委班子核心力的到增强,两委所做的一切决定都以村民利益为出发点,凡事以村民是否赞同为原则,大力发展双帮双带,带领广大村民致富增收,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拥护,支持率达到90%以上。

三、申报星级村情况

通过几年的建设我村已符合新农村建设星级村申报标准,经村民议事会讨论,报乡政府同意。我村申报新农村建设三星级村。

柳毛乡双合村 2011年5月9日

第二篇:XX镇XX村星级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XX镇XX村星级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XX镇XX村星级村新农村建设,充分结合本村实际,强班子、重宣传,合理规划、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全村星级村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最西端,鸡密公路XX镇段北侧,曲 河水库下游,是XX镇的西大门,是由原来XX村与向前村合并而成的一个村,现有耕地面积20812亩,总户数728户,人口2875人,党员38名。

XX村在认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按照镇党委、镇政府的要求,把各项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民心工程来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XX村生产生活条件、经济发展是XX镇最落后的行政村,2009年全村农业总产值仅800万元,人均收入2000元。村两委班子为解决百姓行路难的问题,2009年和 2010年对上争取国家通村公路计划9.7公里,现已竣工通车,为群众的出行提供了方便条件;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0%以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各项农业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人畜饮用水条件极差。由于长期贫困落后,基础设施得不到明显改善,人口居住不稳定,特别是青年人口外流严重,造成劳动力素质低下,群众普遍缺乏建设家园发展产业的信心与决心。

二、主要做法

(一)统一思想,宣传发动聚人心

一是建好班子,提高认识。针对星级村建设任务繁重的现状,进一步加强了村级班子建设,先后召开了4次村班子成员会、3次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座谈会、2次村民代表大会、1次新农村建设规划讨论群众大会,统一了村支两委班子的思想,增强了干部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共识,为推进星级村建设工作打下了基础。

二是注重宣传,凝聚人心。通过动员会、村组干部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与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向广大群众宣传建设星级村的重大意义以及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同时还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的宣传、教育、培训作用,设讲座,办专栏,写标语,广泛宣传动员广大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截止目前,共举办专题讲座1场,受教育群众达150余人,制作永久性宣传标语3幅,办新农村建设宣传专栏2期,召开各种会议20余次,进一步统一了全村党员干部及村民的思想认识,烘托了建设新农村的氛围,激发了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二)科学规划,结合实际搞建设

为科学制定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更好地指导星级村建设,在县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镇党委、政府积极组织人员,分别对XX村的基本情况、产业布局进行了全面调查,并按照“立足当前、发展优先,尊重现实、操作可行,照顾近期、引导长远”的工作要求,拟定了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规划确立了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为重点,逐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为XX村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任务。

(三)狠抓基础,协调发展强保障

一是加大道路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全村已投入资金4.3万元,党员干部投工投劳230余个,打深水井1眼,是自来水入户率达到了80%,极大地改善了人畜饮水条件。

二是积极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积极向上争取资金6万元,自筹资金2.6万元,党员干部群众投工投劳160余个,修建石砌边沟1.6公里。

三是抓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倡导文明新风。在广泛征求广大村民意见的基础上,该村在人口居住比较集中的地点组建了农家书屋,充分发挥其组织宣传作用,积极倡导自强不息、尊老爱幼、勤俭节约、互敬互爱的文明新风,倡导群众破除封建迷信、赌博、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陋习。

三、存在问题

目前,XX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建设资金缺口大,经济缺乏产业支撑、农民增收项目不多等。

第三篇:双柳街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双柳街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区委宣传部、区委政研室、区农工委的通知要求,我们对双柳街新农村建设状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双柳街位于新洲区南,国土面积16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7万亩,养殖水面2.14万亩,辖41个行政村,3个社区,总人口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5万人,221个村民小组,是一个以蔬菜、水产为主导的农业大街,也是武汉新港规划建设的的十二大园区古龙产业园所在地,现正由农业大街向工业大街转型发展。2011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20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26亿元,同比增长70%;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0元,同比增长70%。

二、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我们抢抓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对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目标,在深入发动群众、。

要素集中,服务功能完善”的要求,以挖沟小集镇为基础,以水产业为支撑,将陈路村部分、镇北、万家咀、梨树园、姚家淌、大屋基、黄泥洲的人口与住宅向挖沟集中,建成挖沟中心村;以莲湖为基础,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通过小村并大村等,将大白湖、细白湖、家湖、原种场等村逐步向莲湖集中,建成莲湖中心村;以滨湖为基础,通过水产产业聚集和小村并大村等新农村建设手段,将齐头咀、西滩湖村的人口与住宅向滨湖集中,建成滨湖中心村。

(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双柳靠近武汉,交通便捷,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发展蔬菜种植和水产养殖得天独厚,是武汉市十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现蔬菜正规化面积4.5万亩,蔬菜产业化经营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70%,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各村依据实际,都确立了自已的主导产业。如孙洪村以蕃茄种植为主,车家村以苋菜为主,刘镇村以豇豆为主,湖区各村以水产养殖为主,目前全街41个行政村,都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都有自己的主导产业,菜农亩平收入超8000元,科技示范户超1.5万元。

(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通过家园建设,通村(湾)路建设、三改(改水、改厕、改路)和文明村镇创建等一系列工程,道路水泥硬化,自来水入户,有线电视户户通,农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四)社会保障逐渐规范配套。国家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失地农民保险、农民养老保险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惠民政策,目前双柳街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0%以上,农民养老保险逐步建立,五保户、低保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农民的后顾之忧、“看病难”逐步得到解决,有力解决了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困难。

(五)干群关系得到改善。在实施家园建设行动计划中,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在筹集资金、组织项目实施、调处矛盾纠纷等方面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千方百计,为村民办实事,把惠民工程落实好,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和拥护。

(六)农民的价值观念得到改变。家园建设刚开始的时候,街道干部到村做工作,群众认为政府搞形象工程,不主动、不热心、不参与,当群众看到了家园建设确实给自己带来实惠的时候,观念逐渐开始转变,主动献计献策,义务投工投劳,当质量监督员、建设家园的热情空前高涨。

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集体经济负债过重,制约着基层各方面建设。全街41个行政村村村负债,负债率100%,负债总额3122.02万元,其中负债最高的滨湖村达292.53万元,最少的沟湾村达6.53万元,债务中80%是欠农户的款,因资金短缺,涉及村级公益事业如防汛抗旱设施、泵站维修、排涝、港渠清淤等都无力解决。严重制约了基层党支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影响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阻碍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

2、新农村建设面广,难度大。

新农村建设涉及到农村生产、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千千万万农户,投资范围广,投资金额大。农村各地经济条件、地域特征千差万别;基础设施投入和公共服务需求有很大差异,很难统一标准,不能“一刀切”。

3、政府投入严重不足。

家园建设需要政府投入资金建设的事情和项目很多,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债也多,原来国家重点关注城镇,农村的基础设施配套不可能一蹴而就。全街自开展家园建设以来,累计投入的资金近3000万元,其中要求村配套比例17%,实际上村里根本没有财力配套,按村里需建设的项目资金需求,达到农民的愿望,仍是杯水车薪,例如,通湾公路建设国家规定2006—2010年每公里补贴15.2万元,按双柳实际造价每公里达18万元左右,每公里差额3万多元,缺口资金比较大,通村(湾)公路、环卫设施等公共设施的维修资金、清洁人员的工资都需政府投入解决。

4、农村基设施仍比较落后。

由于受财力制约,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投入严重不足,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如防汛抗旱设施泵站老化、港渠淤塞,每到旱期汛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通村(湾)路因缺乏维修资金,破损严重,农村环卫设施、垃圾的清运,污水的处理等都还未配套,农村已成为又一重要的污染之地。

5、社会各项事业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四篇:蓝山县毛俊村新农村建设简介

蓝山县毛俊镇毛俊村新农村建设简介

毛俊村村民来自12省72县市,共103姓,846户,3386人,素有“湘南百家姓第一村”之美誉,现有常住人口5000余人,耕地1260亩,山林3200亩。近几年来,我村投入1300多万元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被评为“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0年全村年产值1.3亿元、人平纯收入8600元。富民产业快速发展。种植香芋460亩、葡萄240亩、优质水稻400亩、优质蔬菜60亩,造林3200亩;建设竹木工业园一个,发展竹木制品企业46家,年产值9000万元。从事建筑工程、货物运输等二三产业1220人。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集体拥有3200亩集体山林、45个临街铺面、一个客运站、一个竹木工业园和一个自来水厂,2010年村集体收入230万元。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兴建了休闲广场、沿河风光带、村文化站、自来水厂、文体活动中心和卫生室等。规划建设居民住宅新区25.6亩,已完成“三通一平”。清空心房120间,硬化村内道路6公里,实现全村硬化,整修排污道2350米、灌溉水沟3000米、河堤640米。乡风文明日益显现。成立了篮球队、龙狮队、腰鼓队,文体娱乐活动广泛开展。每年举行“文明家庭”“卫生示范户”等评比活动,使村民在思想上树立了“争创文明”意识。民主管理意识增强。制定了民主议事制度,村集体资金收支情况由理事会进行监督,村两委班子勤政廉政,2010年被评为全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

今年,我村计划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500万元,规划8米宽道路1.2公里,硬化道路800米,绿化道路1.5公里,争取护砌河堤1公里,整修农田水渠800米,新建住宅小区房屋40套,在工业园引进竹木加工企业2家,实施危房改造10户。

第五篇:XX镇XX村星级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XX镇XX村星级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XX镇XX村星级村新农村建设,充分结合本村实际,强班子、重宣传,合理规划、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全村星级村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最西端,鸡密公路XX镇段北侧,曲 河水库下游,是XX镇的西大门,是由原来XX村与向前村合并而成的一个村,现有耕地面积20812亩,总户数728户,人口2875人,党员38名。

XX村在认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按照镇党委、镇政府的要求,把各项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民心工程来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XX村生产生活条件、经济发展是XX镇最落后的行政村,2009年全村农业总产值仅800万元,人均收入2000元。村两委班子为解决百姓行路难的问题,2009年和 2010年对上争取国家通村公路计划

9.7公里,现已竣工通车,为群众的出行提供了方便条件;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0%以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各项农业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人畜饮用水条件极差。由于长期贫困落后,基础设施得不到明显改善,人口居住不稳定,特别是青年人口外流严重,造成劳动力素质低下,群

众普遍缺乏建设家园发展产业的信心与决心。

二、主要做法

(一)统一思想,宣传发动聚人心

一是建好班子,提高认识。针对星级村建设任务繁重的现状,进一步加强了村级班子建设,先后召开了4次村班子成员会、3次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座谈会、2次村民代表大会、1次新农村建设规划讨论群众大会,统一了村支两委班子的思想,增强了干部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共识,为推进星级村建设工作打下了基础。

二是注重宣传,凝聚人心。通过动员会、村组干部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与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向广大群众宣传建设星级村的重大意义以及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同时还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的宣传、教育、培训作用,设讲座,办专栏,写标语,广泛宣传动员广大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截止目前,共举办专题讲座1场,受教育群众达150余人,制作永久性宣传标语3幅,办新农村建设宣传专栏2期,召开各种会议20余次,进一步统一了全村党员干部及村民的思想认识,烘托了建设新农村的氛围,激发了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二)科学规划,结合实际搞建设

为科学制定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更好地指导星级村

建设,在县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镇党委、政府积极组织人员,分别对XX村的基本情况、产业布局进行了全面调查,并按照“立足当前、发展优先,尊重现实、操作可行,照顾近期、引导长远”的工作要求,拟定了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规划确立了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为重点,逐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为XX村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任务。

(三)狠抓基础,协调发展强保障

一是加大道路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全村已投入资金4.3万元,党员干部投工投劳230余个,打深水井1眼,是自来水入户率达到了80%,极大地改善了人畜饮水条件。

二是积极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积极向上争取资金6万元,自筹资金2.6万元,党员干部群众投工投劳160余个,修建石砌边沟1.6公里。

三是抓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倡导文明新风。在广泛征求广大村民意见的基础上,该村在人口居住比较集中的地点组建了农家书屋,充分发挥其组织宣传作用,积极倡导自强不息、尊老爱幼、勤俭节约、互敬互爱的文明新风,倡导群众破除封建迷信、赌博、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陋习。

三、存在问题

目前,XX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建设资金缺口大,经济缺乏产业支撑、农民增收项目不多等。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