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镭、陋、弘、癌、签”5个生字,会写“镭、陋、郎、贯、囊、弘、捐、赠、数、癌、签”,掌握“简陋、法郎、富甲一方、困惑不解、出乎意料、腰缠万贯、解囊相助、弘扬、捐赠、数年、癌症、签字”等词语。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3、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2、能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镭、陋、弘、癌、签”5个生字,会写“镭、陋、郎、贯、囊、弘、捐、赠、数、癌、签”,掌握“简陋、法郎、富甲一方、困惑不解、出乎意料、腰缠万贯、解囊相助、弘扬、捐赠、数年、癌症、签字”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简练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
2、能简练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物理学家,最早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她勤奋努力,于1893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94年又
获得数学硕士学位。1903年,居里夫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1911年12月,居里夫人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终生为人类的幸福献身科学,从不计较个人的私利和荣誉。她先后获得奖金10种之多、奖章16种之多,以及100多个名誉头衔。
(一)过渡:居里夫人确实是个伟大的科学家,她的伟大并不只在于她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还在于她的人格,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二)自由读书,要求正确流利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
简陋弘扬腰缠万贯解囊相助癌症保留穷困一贫如洗镭捐献
2、解囊相助的反义词是什么?
一贫如洗的反义词又是什么?
3、结合句子读懂词语:
(1)“简陋”什么样?文中说什么简陋?该怎么读。
出示(句子):
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简陋的实验室。
那简陋前面再加上“异常”呢?又有什么新理解,那读怎么读这句话。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
4、能从听写的词语中选择几个,来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1、默读课文,看看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按时间顺序)
2、分段段意
出示
第1—4自然段先从美国记者麦隆内夫人1920年5月的一天采访居里夫人讲起,讲居里夫妇在十八年前炼出了第一克镭,当时每克镭价值七十五万法郎,这
位夫人应该早已富甲一方了,事实上十八年后居里夫人却买不起一克镭。原因是居里夫妇十八年前就放弃了他们的专利。
第5、6自然段讲麦隆内夫人为居里夫人奔走、募捐购买一克镭的饯的经过以及数年以后美国公众再次向居里夫人捐赠一克锂的情况。
第7、8自然段揭示了居里夫人始终不要专利的崇高思想和美好的内心世界。
1、题目是《居里夫人的三克镭》,对于这三克镭文章有描写吗?读文章,找出来,读读。
2、你能结合居里夫人的处境,想想有什么疑问?
(这三克镭她都做什么用了?第一克镭研究出来时她做什么?)
3、读课文自己试着解答问题。
1、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2、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2、能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可不可以对居里夫人做个简单的评价。
(居里夫人十分伟大;居里夫人很傻)
1、过渡: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令我们惊讶,哪种评价更符合居里夫人的做人准则呢?我们从书中寻找答案。
2、用笔画出有关描写居里夫人的句子,来证实你对她的评价,准备时间(5分钟)。
3、引导发现,深入探究,感悟居里夫人的伟大。
出示(句子):端庄典雅的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
(1)对于这段文字,认为居里夫人伟大的同学,你是怎么理解的?出示
镭倾注了居里夫妇巨大的心血、智慧、体力,甚至生命。为了证实镭的存在,他们在一间夏不避燥热,冬不避寒冷的破旧棚屋内从事起脑力加苦力的劳动,从1898年到1902年四年时间里,坚持不懈,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纯镭盐,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1903年,居里夫妇和柏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2)结合资料,对于这段文字,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
(居里夫人的伟大就在于她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毫无保留的贡献给了人类而没有考虑自己。)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师:一克镭的价格曾高达“七十五万”金法郎,我们一起来换算一下,合人民币多少?
生:(略)
师:那这一克镭可以为居里夫人换来什么?
生:豪宅、汽车、高档实验室
师:这些居里夫人有吗?
生:没有
师:那她有的只是??
生:简陋的实验室
师:这简陋前面再加个异常呢?
生:感觉居里夫人的生活十分贫困,也感受到她对科学的追求是那样的执着。
师:(出示资料,最初研究出的一克镭的去向)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还能找到什么理由来说明居里夫人的伟大?
(二)体会重点句理解
1、出示
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平淡:“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1)读懂了什么?
(2)用平淡的语气说说这句话。
(3)用异常平淡的语气说说这句话。
(4)从这“平淡”的语气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什么?
(5)从这“平淡”的语气中,我们还可以感到那异常不平淡的是什么?
(6)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
2、出示
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1)读懂了什么?
(2)读出居里夫人的无私
(3)读出居里夫人的忘我(4)引出资料理解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出示资料:
居里夫人、牛顿、爱迪生、研制“神州”的科学家的阅读资料。
3、读读这些人的故事,你们发现了什么?
4、在这些“醉心”于事业的梦想者心里有的只是什么?
生:有的是人类科学的进步,没有自己
生:有的只是科学研究,没有自己
第二篇: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一、查字典填空。
“弘扬”的“弘”应查音序,部首,字义是。“解囊”的“囊”应查音序,部首,字义是。“困顿”的“顿”应查音序,部首,字义是。
二、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再用这对反义词写一句意思完整的话。解囊相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用上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的两句话,改写为一个意思完整的句子。人类需要梦想者。人类需要醉心事业的大公无私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里夫人是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却如此困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认真阅读课文片断,完成文后练习。
这出乎意料的回答,使麦隆内夫人感到非常惊讶,镭的提纯技术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而镭的发现者却如此困顿!她立刻飞回美国,打听到当时一克镭在美国的市价是十万美元,便先找了十个女百万富翁,以为同是女人又有钱,她们肯定会()的,万万没想到都碰了壁。麦隆内夫人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金钱的需求,更是一场呼唤公众理解科学、弘扬科学家品格的社会教育。于是,她在全美妇女中奔走宣传。最终获得成功。1921年5月20日,美国总统将公众捐献的一克镭赠予居里夫人。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困顿——()赠予——()
2.文中令麦隆内夫人感到惊讶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麦隆内夫人为什么要在全美妇女中奔走宣传,最终获得了 一克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5、文段中的第二个“这”具体指什么?
6、居里夫人是----------------人,读了本文后认为她是个怎样的人?
7、看了居里夫人的事迹,你想对她说什么?
第三篇: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居里夫人的三克镭的来历,体会“这三
克镭展示了一位科学家伟大的品格”这句话。
(2)抓住居里夫人的语言,体会她伟大的人格。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了解居里夫人的三克镭的来历,体会“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位科学家伟大的品格”这句话,从而培养对居里夫人的精神和人格的敬佩之情。
3.情感目标:
赞扬了居里夫人醉心于科学研究事业的大公无私的精神和伟大的人格。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居里夫人的三克镭的来历。教学难点:体会“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位科学家伟大的品格”这句话。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居里夫人是世界科学史上卓越的科学家,她为世界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镭元素最早的发现者和提炼者,以当时每克75法郎的身价,仅凭此项专利,居里夫人早就应该富甲一方了,她的财富应该和她的名字一样誉满全球。可是你们知道吗?她一生只拥有三克镭,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板书课题)
二.细读课文,交流感悟
出示阅读提示:
(1)课文题目是《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这三克镭指的是哪三克镭?是怎么来的?有什么用途?
(2)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位科学家什么品格?
(一)第一克镭
1.师导读第一自然段。“有志者事竟成”,居里夫人整整奋斗了三年零九个月,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居里夫人被称为镭的母亲。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读懂了什么?
2.生交流。
生1:镭问世时的身价是······
生2: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只要凭着这项专利她就可以富甲一方······ 生3:居里夫人并没有富甲一方,她依然工作在异常简陋的实验室里······
······
3.创设情境谈话,体会居里夫人的大公无私。假如现在你有一块金子,你会舍得送人吗?为什么?
生:······
4.金子我们都不舍得送人,而居里夫人却把身价不菲的镭的提纯方法毫无保留地公布于世,她为什么这么做呢?看看她怎么说?
生齐读: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平淡:“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异常平淡”说明什么?如此重大发现,居里夫人毫无保留地将它奉献给全人类,她不求名,不求利,真可谓淡泊名利!
5、十八年后,在异常简陋的实验室里,居里夫人讲起她放弃专利的事异常平淡,令麦隆内夫人惊讶不已,她困惑不解地问:“难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你想要的东西吗?”
生朗读第四自然段:“有,一克镭,以便于我的研究。可是十八年后的今天我买不起,它的价格太贵了。”
6、居里夫人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然而她当时生活境况如何?
7、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居里夫人吗?
是啊,居里夫人何尝没有问过自己,也许自己困顿不已的时候就问过千遍万遍了,镭的价值连城恰恰是因为镭可以治疗癌症,它是千千万万患者的希望,它是全人类的财富啊!所以她才说——
生齐读: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二)第二克镭
1、第二克镭是怎么来的?
2、找到你感触最深的句子读一读,谈谈体会。
3、反馈后回答齐读:“镭的提纯技术已使世界各地商人腰缠万贯,而
镭的发现者却如此困顿!”
“这不仅仅是一次金钱的需求,更是一场呼唤公众理解科学、弘扬科学家品格的社会教育。”
4、创设情境,练习说话。
现在你就是麦隆内夫人,你将怎样对哪些有钱的妇女说,如何让大家理解科学,弘扬科学品格,从而为居里夫人需要的一克镭捐款?
„„
(三)第三克镭
我们再一次被居里夫人醉心科学事业、大公无私的伟大人格打动了,她伟大的人格也打动了全世界许许多多人。数年后,她获得了第三克镭。
指名说说第三克镭的来历和用途。
(四)指导实践人格,体会“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位科学家伟大的品格”这句话。
1、然而,对于世界上还不理解居里夫人的有些人,他们认为居里夫人在对待镭的问题上固执的让人难以理解。只有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问题不都可以迎刃而解了吗?面对他们的不理解,居里夫人又是怎样解释的呢?
2、出示居里夫人在自传里的话。“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 事业的大公无私。”
3、如果让你在实践者或梦想者之间选择一个,你会喜欢做哪一种人?
4、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但我们的社会,特别是科学研究确实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我国的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了原子弹、氢弹早日上天,放弃了正常人的所有享受,在茫茫的大戈壁工作了25年,直到去世;为了原子弹隐姓埋名30年的王承书;把生命献给了科学的布鲁诺······正是有了这些人,我们的科学日益发达,我们的社会日益进步,我们的生活日益丰富!当我们在做某一件事时,我们要权身心地投入,当我们有梦想时,让我们为梦想插上努力实践的翅膀,让梦想在成功的天空高高飞翔!
(五)总结。
1、居里夫人一生拥有了三克镭,这三克镭是怎么来的?用在了什么地方?
2、这三克镭展示了居里夫人怎样的人格魅力/
3、爱因斯坦是居里夫人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好朋友眼中的居 里夫人。出示科幻学习链接,生齐读。
居里夫人一生中之所以能取得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不仅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4、师总结:居里夫人不愧是女中豪杰中的奇才,她的科学成就与伟大的品格永远被人们铭记和怀念。她高尚的品格就像她杰出的科学成就一样,在人类文明史上闪烁着令人崇仰的熠熠生辉!
板书设计
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第一克镭——自己提炼无偿公布为人类淡泊名利 第二克镭——公众捐赠用于研究醉心于事业无私奉献 第三克镭——再次捐赠
治疗癌症造福大众伟大品格
第四篇:《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课文
导语:课文讲述了居里夫人一生中所拥有过的三克镭的故事,表现了她醉心于科学研究事业,一心为全人类作贡献、大公无私的伟大品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课文,供各位阅读和参考。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课文
1920年5月的一个早晨,一位叫麦隆内夫人的美国记者几经周折,终于在巴黎实验室里见到了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给这位美国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时,镭问世已经十八年了,它当初的身价,每克曾高达七十五万法郎。这位美国记者由此推断,仅凭这项专利技术,居里夫人早就应该富甲一方了。
事实上,居里夫妇十八年前就放弃了他们的专利,并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平淡:“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麦隆内夫人困惑不解地问:“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最想要的东西吗?”
“有,一克镭,以便于我的研究。可十八年后的今天我买不起,它的价格太贵了。”
这出乎意料的回答,使麦隆内夫人感到非常惊讶。镭的提纯技术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缠万贯,而镭的发现者却如此困顿!她立即飞回美国,打听到当时一克镭在美国的市价是十万美元,便先找了十个女百万富翁,以为同是女人,又有钱,她们肯定会解囊相助的,万万没想到都碰了壁。麦隆内夫人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金钱的需求,更是一场呼唤公众理解科学、弘扬科学家品格的社会教育。于是,她在全美妇女中奔走宣传,最终获得成功。1921年5月20日,美国总统将公众捐献的一克镭赠予居里夫人。
数年之后,当居里夫人想在自己的祖国波兰华沙创设一所镭研究院,开展治疗癌症的时候,美国公众再次向她捐赠了一克镭。
一些人认为,居里夫人在对待镭的问题上固执得让人难以理解。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居里夫人后来在自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们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我仍相信我们夫妇是对的。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人。”
居里夫人一生曾拥有过三克镭,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位科学家伟大的人格。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3、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的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居里夫人三克镭的故事。
教学难点:
理解居里夫人在自传中说的一段话,进而理解居里夫人人格的伟大的精神崇高。
教学准备:
教师:居里夫人图片、视频、材料《居里夫人的伟大发现》
学生:收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完成预习笔记。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资料交流
1、出示居里夫人名言:请同学们来读读下边两则名言,谈谈你的理解。
(1)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法)居里夫人
(2)我们每天都愉快地过着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点,也不要把所有特别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
——(法)居里夫人
2、刚才同学们畅谈对名言的感受,(出示居里夫人图像)谁能谈谈对这位伟大女性的了解?(相机板书:居里夫人)
3、居里夫人是“镭”的发现者,(板书“镭”)谁能说说“镭”是一种怎样的物质,随着学生介绍,出示一小段相关视频)
二、拓展阅读,积淀情感
1、居里夫人,这位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女性科学家,多少个日日夜夜,都拖着疲惫的身躯等待镭的出现,想知道她是怎样发明镭的吗?让我们在学习课文之前先来读一读《居里夫人的伟大发现》吧
2、出示文章《居里夫人的伟大发现》
3、自由读材料,完成小练习
居里夫人经历()提炼了()。
三、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1、可是,提炼了镭以后,居里夫人的一生却只拥有三克镭(将题目补充完整)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来寻找答案。
2、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居里夫人一生拥有三克镭的事)
3、在初读课文之后,你认为居里夫人是个怎样的人?
四、细读品味,感悟人格
1、提炼了镭之后,居里夫人做什么?(公开了镭的提炼方法)
2、一克镭的价格曾高达“七十五万”金法郎,我们一起来换算一下,合人民币多少?(大约98万)
3、这一克镭可以为居里夫人换来什么?(汽车、豪宅……)
4、这些居里夫人有吗?(没有)
5、那她有的是……(简陋的实验室)
6、对于来之不易的第一克镭,居里夫人用去干什么了,课文并没有说明,老师这里有一小段资料,道出了这一克镭的去向。
7、出示资料—最初研究出的一克镭的去向
由于镭的放射线穿透力很强,能破坏动物体的组织并杀死细菌,可用来治疗癌症和皮肤病,当时刚好有一家医院正在研究治疗癌的方案,因此居里在夫人把一克镭捐献给这家医院。
9、认真读课文,找出第二、第三克镭是怎么来的,有何作用?(第二克:公众捐助,用于研究,第三克公众再捐,研究癌症)
五、巧抓语言描写,凸现人物品质
1、当美国记者认为凭着镭的专利技术,居里夫人早就应该富甲一方时,然而居里夫人却在18年前就放弃了他们的专利是怎么解释的?(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出示)
A、这句话该怎么读?(异常来淡)
B、从这“异常平淡”的语气中,我们感受到什么?(居里夫人的大公无私)
小结:可惜的是,事情违背了居里夫人的初衷,正如课文中所说:“镭的提炼技术已使世界各地的商人腰缠万贯,而镭的发现者却如此困顿!”
2、文中居里夫人说的话中还有哪些句子令你感动?找出来读一读并谈谈感受。
A、但人类也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人。(表现了居里夫人沉醉于事业一心为大众的精神)
B、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一心为全人类作贡献的精神)
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总结:居里夫人的一生曾经拥有过三克镭,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位科学家伟大的人格。时至今日,居里夫人仍以她的科学成就与伟大品格永远被人们铭记和怀念。她高尚的品格就像她杰出的科学成就一样,在人类文明史上闪烁着令人崇仰的熠熠光辉,让我们在她名言的激励下继续努力。
出示名言后齐读:理想的琴键,只有扣动奋斗的琴弦,才能奏出人生美好而动听的乐章。
七、作业套餐
1、读: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居里夫人传》
2、写:就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三克镭
居里夫人的(伟大人物)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学设计提炼 公布
为了全人类
捐献 研究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教学设计捐献 研究
第五篇: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说课稿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居里夫人的三克镭,它是语文S版第十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本课是以巾帼英杰我主的一篇精读课文,是在学习了黄道婆、提灯女神、南丁格尔和常香玉之后,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居里夫人的伟大精神。课文讲述了两次诺贝尔得主居里夫人一生中所拥有过的三克镭的来历,以及在这过程中体现出这位科学家的伟大人格,作者借着三克镭,将居里夫人大公无私,献身科学的形象,展现在了读者的眼前。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五年级的学生已处于高年段,而在前四年的学校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已有较大的提升,自学能力逐渐形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将课文分为2课时,并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地位于下: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体会课文是怎样描写人物,表现人物精神的。
2、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反复读书,抓住居里夫人的言行,领会他的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3、情感目标:体会居里夫人一心为全人类做贡献、大公无私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居里夫人得到三克镭的故事,体会她的伟大人格。
教学难点:理解她在自传中说的一段话,从而理解她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三、而在教学法的使用上,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年段应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教学中,采用谈话引导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顺势引导法采用多种阅读形式,目的是把别人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想,进而理解课文的主题。
四、接下来是教学程序的设计,1、复习导入,用多媒体出示上节学过的生字词,让学生认读。为学生巩固已学知识。
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再进入新课教学。这一环节目的是使学生把新旧知识有机的衔接起来,利于学生学习新课。
<二>、根据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这一特点,先将学生分成小组,请学生自由读,并提出学习要求、了解三克鐳的来历和各自用途。读完后小组讨论、互相交流。最后全班反馈师生共同评议小组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回答板书。这个环节利于学生进一步熟读课文,理清思路,为理解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打好思想基础。
<三>、第二次细读课文,品词析句,感悟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再读课文,思考:文中那些句子让你感动,为什么?
这个环节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肯定学生的感想。根据学生的体验,主要抓住表现居里夫人言行的四个句子,在学生自主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
并用多媒体出示居里夫人言行:
对于这四个句子,教师主要采用顺势引导法步步引导,并指导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让学生感受每一句话表现出居里夫人的崇高品质与崇敬。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她人格的伟大与精神的崇高。
伟大的科学家吗?可能有两种,如果学生知道请学生来介绍,并及时表扬。如果像农村的孩子,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有限回答没有时,应引导学生到课后学校图书室科学类去查找,这一环节也是为实现新课标规定高年级的课外阅读量应达到100万字而设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