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美德广播稿
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美德广播稿
如果你是广播站的播音员,肯定会知道广播前一般都会预先准备好广播稿,一份好的广播稿能提高节目效果,广播稿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美德广播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美德广播稿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四三班的董益恒,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勤俭节约,从我做起》。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这个节日的确立旨在号召人们勤俭节约,以共同应对日益严重的资源危机,进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建国初期,毛主席用一句“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以此教育了几代中国人艰苦创业、勤俭节约,创造了中国一个又一个的经济腾飞。勤俭节约的精神深深植入了人们心中。
很小我们就学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诗,在生活中,我们会以感恩的心态对自己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当思物力维艰。”然而,食堂里大碗大碗的剩饭,我们却熟视无睹;水龙头里滴答滴答的漏水,我们也见惯不怪;敞亮的房间里灯火通明,我们却浑然不觉……铺张浪费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啊!
现在,我们正面临着一项严峻的考验;供电量指标节节攀升的同时,煤炭价格也随之上涨。依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看,水价势必也要增长。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然而,这又是不简单的,这需要耐心和恒心。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说过:“不简单,就是把简单的事做千遍万遍。”我们一个简单的关灯动作解决了长期以来的长明灯问题;一个简单的想法弥补了管理层中长期存在的管理漏洞,在简单中创造出不简单的效益。不能因为事小而不为,更要因为小事而无所不为,请大家记住,“一滴水不算多,一滴一滴滴成河;一粒米不算多,一粒一粒堆成垛”;也请大家不要忘了,“勤勤俭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
让我们回顾一下身边的事吧!在你们洗碗洗盘、洗脸刷牙、洗发洗澡时,你可曾想过要节约每一滴水?在你使用电灯、电脑、电炉、取暖器时,可曾想过要节约每一度电?当你使用工具、甚至是使用一张小小的纸张时,你可曾想过要节约了吗?浪费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要节约就得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从我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克煤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持之以恒,集少成多,为创建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美德广播稿2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
早上好!
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勤俭节约”。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都读过这首诗,这首诗教育我们要珍惜每一粒来之不易的粮食,教育我们要勤俭节约。
勤 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从厉行节约的晏婴到“一钱大守”刘宠,从一代名相魏征到民主革命家孙中山,都为我们留下一份份 忧苦万民、勤劳天下的珍贵遗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鞠躬尽瘁、艰苦朴素的光辉事迹,更是彪炳千秋。中华民族正是具有这种精神,才能生生不熄、不断繁衍、兴旺发达。勤俭节约还是我们国家的建国方针,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曾说“要使我们国家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 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正是这一方针,才使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医治了几十年战争的创伤,甩掉一穷二白的帽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但 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出现一种比阔斗富的不良现象,把勤俭的美德当作“过时”的观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现以铺张浪费为 荣,艰苦朴素为耻的歪理。浪费的现象,在我们的学校里也时有出现,例如:同学们用完水后,没有关紧水龙头,水龙头中的长流水,教室中人去灯不熄,教室外的' 垃圾桶里还可以用的文具、抽屉里还没有吃或者没有吃完的点心、牛奶,食堂里每顿倒掉的剩菜剩饭等。勤俭节约真是一种过时的观念而应该丢弃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知道,改革开放后,国家的经济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尚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是比较贫穷落后的。在城市里,还有许多下岗工人 靠社会救济金金生活,在农村,还有许多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在西部山区,还有许多人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奔波。我们国家还没有富裕到可以比阔斗富的时候,勤俭节约的美德不能丢。
勤俭是建立在“勤”与“俭”的结合上。只有勤奋才能创造劳动成果,只有节约才能珍惜劳动成果,两者相加,劳动者创 造的成果才会越累越多,社会才能发展进步。反之,则是社会衰败,文明倒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上多少人,贫困时勤俭节约,奋发有 为,终于成就大事,又有多少人富贵时骄奢淫逸、声色犬马,使千万家财、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即使国家足够发达了,我们的生活真正富足了,勤俭节约的美德也不能丢。在当今社会经济条件下讲勤俭,其意义已经不止是物质上的克勤克俭,而更多体现为一种高尚品格,一种可贵的精神,体现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作为 一种民族精神,勤俭节约美德更不能丢。
劳动是幸福的左手,节约是幸福的右手。同学们,让我们积极地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美德广播稿3甲: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们又一次在电波里和大家见面了,我是主持人(顾煜杰)。
乙:我是主持人(付凤雅),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是有关节约用电的知识,欢迎大家收听。
甲:从煤油灯到电灯,从算盘到电脑,电在创建现代文明的进程中,举足轻重。电为人类带来了光明、璀璨和希望。
乙:电能来源于煤、石油、水力等资源,同时,电本身也是一种资源。是资源就需要节约,毕竟,我们不能留给后代一个空荡荡的生存空间。
甲:“随手关灯很容易,积水成多省电力”;“省一分钟电。”这些口号也提醒我们:节电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乙:一方面是电资源的极度紧张,一方面却是电浪费现象的屡见不鲜。审视一下我们的日常生活吧:人离灯不关、空调天天转、电脑熬夜等现象是不是经常映入眼帘呢?
节电是当务之急,节电要从细节做起。
甲:节约用电,人人有责。为了使同学们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我们少先队大队部也会经常利用中午用餐的时间,对每个教室进行了节约用电的检查。不开无人灯,及时关闭多媒体设备电源。在检查中我们发现有个别班级的多媒体没有关闭,黑板灯也没有关闭。希望江村娃们多多留意,人走灯灭,节约用电从我做起。检查结果将归入班级考核中。
乙: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仅仅是要求我们节约用电,而是要求我们凡事都要讲究节约,吃的方面要节约,要爱惜粮食,用的方面更要节约,节约每一度电。
甲: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先天脆弱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人均资源严重不足、生态环境也日渐恶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乙: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约水电是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体现。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一定要注意水电的节约,做操时及时关闭教室的灯。
甲:其实,只要你有心,节电在瞬间就能完成,在细节中就能实现!供电部门专业人士传授的小常识小窍门总结出来,供市民们参考。
家用电器用品需定期保养、擦拭,可提高使用效率,亦可延长使用寿命。
电冰箱开门启用后随手关门,并减少开门次数。
以日光灯取代白炽灯泡,可省2/3电力;日光灯寿命比白炽灯泡长。
洗衣机装7-8分满,浸泡20分钟再洗,效率最高。
电饭锅煮饭先将生米浸泡后再烹煮,可缩短煮熟时间而节电。
睡觉或长时间不使用,应将电视电源插头拔下,以节省用电。
冷气开放时,应紧闭门窗,防止冷气外泄,并将冷气口由上向下吹。
乙:
常保电锅内外清洁,使加热时能完全传热而不致浪费电能。
从冷冻库取出的食物,尽量让其自然解冻或放置冷藏室,少用微波炉。
养成不使用或离开房间时,随手关灯的习惯。
多利用自然晾干,少用烘衣机,若需熨烫衣物,应缩短烘干时间。
选购适当容积的电冰箱,以家庭成员每人60-80公升估算,愈小愈省电。
电冰箱背面离墙壁至少10公分,上面及侧面至少保持30公分的空间,以提高散热效果。
电磁炉附有温度控制器,可防过热,省电又安全。
压力锅较传统式电锅省电且省时,可省1/3电力。
甲:电风扇耗电量与转速成正比,应尽量使用中档或慢档,慢档比快档可省电三分之一;电视机把亮度开小些,不仅节能,还能延长使用寿命;
空调设定温度调高几度,多用睡眠状态;电器每次使用完毕,应把电源插头拔出,否则,即使机上开关断开,电源变压器仍然接通,线路上的空载电流不但白白浪费电能,有时还会惹出事端。
乙:以下就是我校开展节约水电活动的要求,希望大家积极响应并严格遵守。
养成随手关灯、关紧水龙头、关闭电脑、电器的习惯,做到人走灯熄、人离水断,发现漏水和浪费电源情况及时告知学校传达,及时采取相关措施。
坚持节约原则,充分利用自然光,白天室内尽量不要开灯,养成人人节约用电的好习惯。
减少电脑显示屏、打印机、复印机和其他电器的待机时间,下班或离开之前,关闭有关的电源,彻底杜绝浪费现象。禁止任意拆卸、调换和破坏水电设施。
甲:生活中,有许多好招,让你事半功倍,或者摆脱困挠。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在生活中需要学会节约,今天就教你几个节电的小窍门。家电不要待机。电视、空调等家用电器,在电源开关未关闭的情况下,它们内部的红外线接收遥控电路经常处于待机状态,仍在耗电。
乙:饮水机几乎常年通电,即使上班时间、休息时间也很少切断电源,如此一来,不仅费电,也会影响饮水机的正常使用。
在同样亮度下,节能灯比白炽灯节约用电80%,而且寿命更长。看电视时,只开1瓦节电日光灯,既节约用电,收看效果又理想。还要做到人走灯灭,消灭长明灯。请听“节电三字歌”:
电好用、价却高、不注意、就虚耗
人不在、关掉灯、出门去、停空调
照明灯、瓦数小、都开着、不得了
走廊灯、照路行、走完路、就关掉
众拾柴、火焰高、都自觉、效果好
甲:
省一度、是一度、省万度、显大数
一年省下几万度 众人拾柴火焰高
节能电器仔细挑 省钱才是硬指标
不用电器断电源 节电10%能看见
买车重选经济型 不求面子重节能
多走楼梯练身体 少用电梯少用电
路见浪费勤制止 身边节约大可为
甲:亲爱的同学们,节能需要你、我、他,节约水电靠大家。关“住”点点滴滴,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人人都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出一份力、尽一份责。
合:节电解危机,地球有转机。相信,节电大军中,会有一个你!本次播音到次结束,祝愿大家天天有个好心情,欢迎下次收听,同学们再见
第二篇:勤俭节约广播稿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广播稿
三年级(1)班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有人问:“我能做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就这么简单吗? 对,就这么简单!
无数滴水汇聚起来,会是澎湃汹涌的浪涛,才有波澜壮阔的大海!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无数个有限组合起来,便是无限,便会有无坚不摧的力量!回顾一下从身边流走的每一滴水:在你我洗盘刷碗、洗脸刷牙、洗发洗澡、冲洗厕所的时候,你我可曾想过,节约每一滴水?
在我们吃饭时使用一次性筷子、白色塑料袋的时候,我们想到节约了吗?在你我们使用电灯、电话、电脑、空调、复印纸的时候,我们做到节约了吗?现在校园的白色垃圾、水龙头关不紧的相像随处可见;购物时所使用的塑料袋也是数不胜数;还有吃饭时所剩的饭粒更是浪费的集中体现。勤俭节约,不仅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更要从每一粒饭粒做起。
勤俭节约,不是一时的、而是永恒的话题。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就要从思想上崇尚俭朴,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抛弃“家大业大,浪费点儿没啥”的思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有些看似点滴的浪费,就像“蚁穴”一样,侵蚀着坚固的根基。我们要舍得吃大苦、耐大劳,把勤俭节约当成战胜困难的传家宝。
同学们,不简单,就是将简单的事做千遍万遍做好;不容易,就是将容易的事做千遍万遍做对。平凡与不凡只一步之遥,从我做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克煤做起,从自身做起,持之以恒,就是成功者,就是伟人。
第三篇:勤俭节约广播稿[范文]
广 播 稿(勤俭节约)
合: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孙世超:伴随着熟悉的旋律,我们的春之声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很高兴,我们又一次相聚在这美好的时刻。
李 苹:我是主播李苹。魏子怡:我是主播魏子怡 孙世超:我是主播孙世超
李 苹:首先进入生活百科—世界勤俭日。10月31日世界勤俭日最早是在1924年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储蓄银行大会上由意大利教授提出并最终于2006年由联合国确立的。该节日的确立旨在号召人们勤俭节约以共同应对日益严重的资源危机,进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魏子怡:世界勤俭日确立旨在号召人们勤俭节约,以共同应对日益严重的资源危机,进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世界勤俭日的确立,可以体现出世界对勤俭的一种呼唤。勤俭,已经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主题!
孙世超:但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逐步提高,浪费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一些饭店、家庭、学校等浪费现象随处可见。而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人们的日常生活每天都要消耗比以往更多的能源,各种资源日益枯竭,节能减排迫在眉睫。
李 苹: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为国人所提倡。传统文化推崇勤俭,那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品德;贤哲伟人推崇它,那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现代文明推崇它,那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对过度消费的抵制。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资源的消耗,但这一切,更离不开人们的勤俭。勤俭,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现代文明的内在诉求。勤俭,是一种操守,是一种品行,是一种素养,是一种美德。
魏子怡:由于“勤俭”历来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家宝,因而古籍典章中,民间谚语里,以及历史名人佳句,不乏对勤俭的精彩论述:
孙世超:明朝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里的名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应当永远镌刻于每个人的脑际。
李 苹:唐朝婉约派诗人李商隐的诗句“历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一言概括了节俭于国于家的重大意义。商纣王肉林酒池,为博宠妃妲姬一笑,不惜撕破千绢万帛,则殷灭;隋炀帝为观琼花修大运河到江都,耗尽民力造行宫,惹出三十六路烟尘,七十二家反王;清西太后一顿饭上千两银子,且“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民焉能不反,清王朝焉能不亡?
魏子怡:而共产党人方志敏将军,经手的款项数以百万计,但他的财产却只有几件汗衫和破袜子;骁勇善战的抗日将军左权,以一段“将军补鞋”的故事传为佳话;向警予也以一个“粗瓷大碗”为后人传诵。
孙世超:李嘉诚 “当用则万金不惜,不当用则一文不费。”曾说,“要我马上拿出一个亿,我面不改色。但谁在地上丢一分钱,我会立即捡起来”。但现实生活中我们见到了太多太多与之相反的事例:打肿脸充胖子胡显富穷摆阔者有之,该花在刀刃上的钱却吝啬刻薄者有之。比如在吃喝玩乐嫖赌抽上可以挥金如土,而在文化教育消费,修桥补路、扶贫济困方面却缩手缩脚、偷工减料。戴着贫困帽子的四川万源书记用巨额公款追星就是很好的例子。还有,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的层出不穷,既破坏生产、又劳民伤财,甚至危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李 苹:“一块煤,不算多,千块煤炭堆成坡;一滴油,不算多,点点滴滴汇成河。”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分钱,全国13亿中国人就能节约1300万,一年就能节约大约50亿,就能建起5000所希望学校,就能让近千万个失学孩子重返校园。可见倡导勤俭节约对于泱泱大国该有多么重要。
魏子怡:中国虽然是大国,但以下一组数据足以表明中国还是个穷国:目前全国还有近3000万贫困人口,1100万低保对象和上亿的流动民工,他们生活状况之贫苦相信大家应该不会陌生。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决定我们要勤俭办一切事业。
孙世超:“国以俭得之,以奢失之”。节俭不仅于国于家大有裨益,而且与个人得失也休戚相关。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王安石就有“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句子。但也有这警世恒言战胜不了贪欲的时候,王宝森、成克杰、胡长清、李真之流无不是骄奢淫逸的魁首,假如他们要是能学学蜀国贤相诸葛孔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何至于落到今天如此下场?与此同理,明史《后妃列传》说:“骄纵生于奢侈,危之起于细微”,清代徐荣说:“街头庙脚褴褛身,半是当年奢靡人。”都是从反面指出了奢侈浪费的危害以及节俭的重要意义。
李 苹:勤俭不是小气,而是一种文明,应该被广泛传承。在建国初期,毛主席用一句“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以此教育了几代中国人艰苦创业、勤俭节约,创造了中国一个又一个的经济腾飞。勤俭节约的精神深深植入了人们心中。
魏子怡:很小我们就学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诗,在生活中,我们会以感恩的心态对自己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当思物力维艰。”然而,食堂里大碗大碗的剩饭,我们却熟视无睹;水龙头里滴答滴答的漏水,我们也见惯不怪;敞亮的房间里灯火通明,我们却浑然不觉„„铺张浪费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啊!
孙世超:现在,我们正面临着一项严峻的考验;供电量指标节节攀升的同时,煤炭价格也随之上涨。依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看,水价势必也要增长。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李 苹:答案很简单,就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然而,这又是不简单的,这需要耐心和恒心。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说过:“不简单,就是把简 单的事做千遍万遍。”我们一个简单的关灯动作解决了长期以来的长明灯问题;一个简单的想法弥补了管理层中长期存在的管理漏洞,在简单中创造出不简单的效 益。不能因为事小而不为,更要因为小事而无所不为,请大家记住,“一滴水不算多,一滴一滴滴成河;一粒米不算多,一粒一粒堆成垛”;也请大家不要忘了,“勤勤俭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
孙世超:让我们回顾一下身边的事吧!在你们洗碗洗盘、洗脸刷牙、洗发洗澡时,你可曾想过要节约每一滴水?在你使用电灯、电脑、电炉、取暖器时,可曾想过要节约每一度 电?当你使用工具、甚至是使用一张小小的纸张时,你可曾想过要节约了吗?浪费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要节约就得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从我做 起,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克煤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持之以恒,集少成多,为创建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魏子怡:接下来进入书香校园。选择了高中,就选择了远航,选择了奋斗。下面播读高一十一班魏子怡同学的来稿《今天是奋斗的起点》(背景音乐永远不要说放弃,相信自己)
孙世超:下面进入点歌台。以后我们高一级部同学过生日时,我们可以为同学们点歌祝福,传递同学们的深深祝福。下面播放《向天再借五百年》、《飞得更高》,希望同学们抓紧每分每秒,认真学习,百尺竿头,再进一步,考取理想的大学。最后一首来自中国好声音的李琦《怎么说我不爱你》。
合:每一次相聚都是那么短暂 每一次怀想都是那么香甜 让我们在快乐的海洋里翱翔!让我们手牵着手。让我们肩并着肩。同学们下次再见!
第四篇:勤俭节约广播稿
勤俭节约广播稿
> 关于勤俭节约的广播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四三班的董益恒,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勤俭节约,从我做起》。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这个节日的确立旨在号召人们勤俭节约,以共同应对日益严重的资源危机,进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建国初期,毛主席用一句“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以此教育了几代中国人艰苦创业、勤俭节约,创造了中国一个又一个的经济腾飞。勤俭节约的精神深深植入了人们心中。
很小我们就学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诗,在生活中,我们会以感恩的心态对自己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当思物力维艰。”然而,食堂里大碗大碗的剩饭,我们却熟视无睹;水龙头里滴答滴答的漏水,我们也见惯不怪;敞亮的房间里灯火通明,我们却浑然不觉......铺张浪费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啊!
现在,我们正面临着一项严峻的考验;供电量指标节节攀升的同时,煤炭价格也随之上涨。依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看,水价势必也要增长。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然而,这又是不简单的,这需要耐心和恒心。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说过:“不简单,就是把简单的事做千遍万遍。”我们一个简单的关灯动作解决了长期以来的长明灯问题;一个简单的想法弥补了管理层中长期存在的管理漏洞,在简单中创造出不简单的效益。不能因为事小而不为,更要因为小事而无所不为,请大家记住,“一滴水不算多,一滴一滴滴成河;一粒米不算多,一粒一粒堆成垛”;也请大家不要忘了,“勤勤俭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
让我们回顾一下身边的事吧!在你们洗碗洗盘、洗脸刷牙、洗发洗澡时,你可曾想过要节约每一滴水?在你使用电灯、电脑、电炉、取暖器时,可曾想过要节约每一度电?当你使用工具、甚至是使用一张小小的纸张时,你可曾想过要节约了吗?浪费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要节约就得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从我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克煤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持之以恒,集少成多,为创建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篇:传承勤俭节约美德
勤俭节约传承美德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早上好!我是七(4)班的,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勤俭节约传承美德》。
如今,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10月31日是联合国的“世界勤俭日”。虽然不知道这个节日并不意味着就不勤俭,但不得不承认,在物质生活日渐富裕的今天,“勤俭”这个曾经被普遍推崇的美德,某些人正在逐渐遗忘。
现今的物质生活日益富足。但这显然不是挥霍浪费的理由。钱财花了可以再挣,但有些资源耗尽了却不可再生。在接连遭遇“煤荒”“油荒”之后,我们感受到了资源短缺所带来的不便。在资源相对匮乏和人口众多的社会背景下,提倡勤俭节约已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要求,而是每个公民必须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
有道是:“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在文明社会里,勤俭并不是寒酸小气,而是现代文明的内在祈求,是世界性的传统道德准则。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德,将56亿美元捐给社会公益事业。但他从未抽过一支雪茄,喝过一杯香槟,生活”抠门”得出人意料。香港富商李嘉诚说:“要我马上拿出一个亿,我面不改色,但谁要在地上丢一分钱,我会立刻捡起来。这也是我的致富秘诀。”可以说,勤俭省下的钱财不仅是物质财富,而且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正如著名环保人士梁从诚所言。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每个人浪费一点,拿13亿一乘,这个数字也就大得惊人;如果每个人节约一点儿,拿13亿一乘,这个数字也相当可观。譬如,我们每人每天节约1分钱,全国13亿人一天就能节约1300万元。一年就能节约40多亿元。这笔钱可以新建5000校,能让许多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
当然,我们倡导勤俭节约,并非要大家都过苦日子,而是要制止各种奢侈浪费行为。因为勤俭节约不仅可使自己少花钱,还能为社会节省能源和资源。可谓利已利国,何乐而不为?勤俭能够成为世界性的节日,说明它已成为世人共同的追求。古人说得好:“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勤俭是持家之本,富民之道,兴邦之策。我们每个人不仅要铭记这个“世界勤俭日”,更要时刻审视自己:在生活中我勤俭了吗?这不仅让我受到教育,还要让后代永远保持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美德。
从古以来,奢侈浪费的人历来被人们谴责,而勤俭节约的人却常常被人们所赞颂。更有古人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由此可见,勤俭
节约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简朴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使自己心灵澄澈的清洁剂”。培养良好的勤俭节约的习惯,还有利于我们修养高尚的品德,从而净化我们的心灵,达到很高的思想境界,更好地促进了我们的人生发展。
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难事。因为勤俭节约的行为表现在方方面面:不浪费粮食,节约用水、用电,不使用奢侈物品等都是勤俭节约的表现。我们要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一粥一饭,常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同时还要做到持之以恒。这样,长久下来,我们就可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同学们,勤俭节约的美德,也是践行高尚道德情操的必要组成部分,让我们养成良好的勤俭节约习惯,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