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0号文库

巧言令色是贬义词[全文5篇]

巧言令色是贬义词[全文5篇]



第一篇:巧言令色是贬义词

巧言令色是贬义词

巧言令色是贬义词1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解释: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出处:《尚书·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巧言令色造句

1、他是一个巧言令色的卑鄙小人。

2、第三种人没有采纳批评的诚意,只是巧言令色。

3、我最厌恶那些巧言令色,表里不一的人。

4、看他那种巧言令色的样子,十足是个偽君子。

5、他在班主任面前巧言令色,当上了班长,但同学们都不买他的帐。

6、一个巧言令色的人,对上对下往往有不同的嘴脸。

7、巧言令色者,多数是唯利是图的势利小人。

8、他是个巧言令色的人,对长官极尽奉承之能事。

9、他在总经理面前巧言令色,爬到现在的职位,很为一般人所不齿。

10、他这个人最擅长于巧言令色,你可别上当受骗。

11、他巧言令色,善于奉迎,一进公司很快就被重用。

12、他是个巧言令色的花花公子。

巧言令色是贬义词2

一、词性

贬义词

二、基本信息

qiǎo yán lìng sè

三、详细解释

巧言令色:巧言:擅长外交辞令;令色:面目美好。原义:擅长辞令,面目姣好者。先秦之时实行世袭制。除了血亲就是富人,美人,擅长外交辞令可以当官。

巧言令色造句

1、当然,在1990年代,也就是福山发表论文的时代里,曾占据统治地位的那种巧言令色的必胜主义,如今已经无法主导达沃斯的讨论。

2、但不清楚检察官将如何解读这些言语不一和巧言令色。

3、他巧言令色,善于奉迎,一进公司很快就被重用。

4、看他那种巧言令色的'样子,十足是个伪君子。

5、他是个巧言令色的花花公子。

6、他是个巧言令色的人,对长官极尽奉承之能事。

7、我最厌恶那些巧言令色,表里不一的人。

8、人们应该学会如何从激烈的网络漩涡中剔除煽动性的巧言令色及宣传伎俩、并成为一个消息灵通且有独立见解的公民。

9、任何巧言令色,外国任何单方面的行动,都不能改变这一基本事实。

10、第三种人没有采纳批评的诚意,只是巧言令色。

11、他是个巧言令色的人。

12、善于巧言令色的人,表面上跟你十分亲热,其实往往别有用心。

13、他不失时机地对教皇朱利乌斯二世甜言蜜语、巧言令色,确保了这一恩惠的获得。

14、一个巧言令色的人,对上对下往往有不同的嘴脸。

15、讲台之上何谓无碍辩才,通常即指学究所以为的巧言令色。

16、他虽然努力表现出亲善的样子,但还是给人一种巧言令色的感觉。

17、一系列小而繁琐的事情——巧言令色,细节,执行力,冷漠和模糊不清——最终削弱了他的任职。

18、但哪里有预言,她们就会在哪里止步;哪里有巧言令色,她们就会在哪里受到遏制;哪里有世故狡诈,她们就会在哪里死亡。

第二篇:巧言令色是贬义词吗?

巧言令色是贬义词吗?3篇

巧言令色是贬义词吗?1

巧言令色,贬义词,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伪情来迷惑、取悦他人。

一、成语释义

【成语】:巧言令色

【拼音】:qiǎo yán lìng sè

【解释】: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出处】:《尚书·皋陶谟》:“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举例造句】:你敢于巧言令色,惑吾众听耶?(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

【近义词】:花言巧语、甜言蜜语

【反义词】:推心置腹、开诚布公

【灯谜】:七月谈秋景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迷惑人

【英文】:artful words and insinuating countenance

二、成语出处

传说舜帝时期,皋陶和禹一起讨论治理国家的大事,皋陶认为按先王之道处理政务,大臣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作为帝王还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待人宽厚仁慈。禹补充说还要知人善任,有智慧的人才能用人得当,不会害怕那些花言巧语讨好的人。

巧言令色是贬义词吗?2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巧言令色

【色彩】贬义

【拼音】qiǎo yán lìng sè

【基本解释】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伪情来迷惑、取悦他人。

二、成语造句

1、他是一个巧言令色的卑鄙小人。

2、第三种人没有采纳批评的诚意,只是巧言令色。

3、我最厌恶那些巧言令色,表里不一的人。

4、看他那种巧言令色的样子,十足是个偽君子。

5、他在班主任面前巧言令色,当上了班长,但同学们都不买他的帐。

6、一个巧言令色的人,对上对下往往有不同的嘴脸。

7、巧言令色者,多数是唯利是图的势利小人。

8、他是个巧言令色的人,对长官极尽奉承之能事。

9、他这个人最擅长于巧言令色,你可别上当受骗。

巧言令色是贬义词吗?3

一、词性

贬义词

二、基本信息

qiǎo yán lìng sè

三、详细解释

巧言令色:巧言:擅长外交辞令;令色:面目美好。原义:擅长辞令,面目姣好者。先秦之时实行世袭制。除了血亲就是富人,美人,擅长外交辞令可以当官。

巧言令色造句

1、当然,在1990年代,也就是福山发表论文的时代里,曾占据统治地位的那种巧言令色的必胜主义,如今已经无法主导达沃斯的讨论。

2、但不清楚检察官将如何解读这些言语不一和巧言令色。

3、他巧言令色,善于奉迎,一进公司很快就被重用。

4、看他那种巧言令色的样子,十足是个伪君子。

5、他是个巧言令色的花花公子。

6、他是个巧言令色的人,对长官极尽奉承之能事。

7、我最厌恶那些巧言令色,表里不一的人。

8、人们应该学会如何从激烈的网络漩涡中剔除煽动性的巧言令色及宣传伎俩、并成为一个消息灵通且有独立见解的公民。

9、任何巧言令色,外国任何单方面的行动,都不能改变这一基本事实。

10、第三种人没有采纳批评的'诚意,只是巧言令色。

11、他是个巧言令色的人。

12、善于巧言令色的人,表面上跟你十分亲热,其实往往别有用心。

13、他不失时机地对教皇朱利乌斯二世甜言蜜语、巧言令色,确保了这一恩惠的获得。

14、一个巧言令色的人,对上对下往往有不同的嘴脸。

15、讲台之上何谓无碍辩才,通常即指学究所以为的巧言令色。

16、他虽然努力表现出亲善的样子,但还是给人一种巧言令色的感觉。

17、一系列小而繁琐的事情——巧言令色,细节,执行力,冷漠和模糊不清——最终削弱了他的任职。

18、但哪里有预言,她们就会在哪里止步;哪里有巧言令色,她们就会在哪里受到遏制;哪里有世故狡诈,她们就会在哪里死亡。

第三篇:大张旗鼓是贬义词吗

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那么大张旗鼓是贬义词吗?一起来看看下文的解释不!

大张旗鼓是贬义词吗

不是,根据词语解释,大张旗鼓是的中性词。

大张旗鼓解释

【成语】: 大张旗鼓

【拼音】: dà zhāng qí gǔ

【解释】: 张:陈设,展示;旗鼓:旗帜和战鼓。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

【出处】: 清·张春帆《宦海》第九回:“李参戎带著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大张旗鼓,排齐队伍,浩浩荡荡的向前进发。”

【举例造句】: 至于那一部小说,本来当属于古董之部,若要大张旗鼓,颂为二十世纪的新作品,则小子不敏,实不敢也。鲁迅《书信集·致胡适》

【拼音代码】: dzqg

【近义词】:声势浩大、大张声势、浩浩荡荡

【反义词】:秘而不宣、不露声色

【灯谜】: 喜庆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集体活动

【英文】: on a grand scale

大张旗鼓成语造句

1、李参戎带著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大张旗鼓,排齐队伍,浩浩荡荡的向前进发。

2、为了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大家大张旗鼓地在村里进行广泛宣传。

3、赌博是英国人天生的嗜好,不仅改良俱乐部的很多会员在大张旗鼓地拿福克的成败打赌,就连英国的广大群众也在进行着这种活动。“斐利亚?福克”这个名字就象匹赛马的马名字样被印在种赌博手册上了。

4、邪恶进攻正直的心灵,从来不是那么大张旗鼓的,它总是想法子来偷袭,总戴着某种诡辩的面具,还时常披着某道德的外衣。卢梭

5、不管是奖励还是惩罚,你都是为自己的承诺负责任,奖惩都要在约定的第时间兑现,兑现承诺要大张旗鼓,就会有最大的冲击力。执行没有将功补过,只有奖惩分明。

6、这事从未象现在这样大张旗鼓地处张扬过。

7、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社会主义优越性。

8、本周俄罗斯大张旗鼓的承认了南奥赛梯和阿柏克兹亚的”独立”,而这两块飞地正是近期格鲁吉亚战争的导火索。

9、安哥拉首都罗安达的家医院大张旗鼓的开了业,没几个月墙上就出现了裂缝,很快就关门大吉。

10、佛罗里达州向来喜欢在全国选举中大张旗鼓,扩大影响。

11、这次,他更是大张旗鼓地表示,要以个人、张嘴、台戏“笑侃年衣食住行”。

12、男艺人排行榜上占主导地位的乡村单曲榜的年终热门景点,但女演员还大张旗鼓地体裁在202_年成功作出了贡献。

13、当爱情走过恋爱时的神秘,当爱情走进婚礼的殿堂,当爱情不再大张旗鼓,当天使坠落凡尘,爱情留给我们的也许只是平淡,只是份日久弥深的亲情和份实实在在的生活。

14、中央发出号召后,场发扬抗洪精神,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高潮在全国大张旗鼓地开展了起来。

15、有的人喜欢默默无闻,乐于奉献,施恩不图报;而有的人做了点小事情就当丰功伟绩来大张旗鼓地宣扬,并且因此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句名言:“浅薄的水是爱喧哗的,而深邃的水是爱沉默的”。

第四篇:以貌取人是贬义词

以貌取人是贬义词4篇

以貌取人是贬义词1

以貌取人,贬义词,根据外貌来判别人的品质和才能。出自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一、以貌取人的意思

【成语】:以貌取人

【拼音】:yǐ mào qǔ rén

【解释】: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

【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之;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举例造句】:真是糟糕,他早又不说,但也只怪我们以貌取人,在事前没有经过一道甄别了。

【近义词】:表里如一、以容取人

【反义词】:量才录用

【歇后语】:刘备轻看庞统

【灯谜】:面试;通缉布告;皇帝选美女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人

【英文】:a book by its cover judge people by naeural appearance

二、成语故事

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淡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九岁。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想要孔子。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他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三、成语造句

1.在这次旅游途中,进入购物店里,我看到了这家店员以貌取人藐视穷人见钱眼开的本性。

2.我们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就不能以貌取人,要从本质上去评定这个人的好坏。

3.我们的经理以貌取人,当然就得不到真正的贤才了。

4.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要看他的品德不应以貌取人。

5.如果领导以貌取人,自然会冷落了某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

6.花些时间在仪表上:现实生活中人们常会以貌取人。

7.凡事不可以貌取人,否则会与贤才失之交臂。

8.不管这么说是否合适,这个社会对女人总是以貌取人的。

9.事实证明,以貌取人往往是要犯错误的。

10.我们不能以貌取人,要用心感受他人可贵的品质,才是明智的。

以貌取人是贬义词2

以貌取人是贬义词

【解释】: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

【出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之;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示例】:真是糟糕,他早又不说,但也只怪我们以貌取人,在事前没有经过一道甄别了。

郭沫若《涂家埠》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以貌取人造句

1.在这次旅游途中,进入购物店里,我看到了这家店员以貌取人藐视穷人见钱眼开的本性。

2.我们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就不能以貌取人,要从本质上去评定这个人的好坏。

3.我们的经理以貌取人,当然就得不到真正的贤才了。

4.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要看他的'品德不应以貌取人。

5.如果领导以貌取人,自然会冷落了某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

6.花些时间在仪表上:现实生活中人们常会以貌取人。

7.凡事不可以貌取人,否则会与贤才失之交臂。

8.不管这么说是否合适,这个社会对女人总是以貌取人的。

9.事实证明,以貌取人往往是要犯错误的。

10.我们不能以貌取人,要用心感受他人可贵的品质,才是明智的。

以貌取人成语接龙

人多势众 众寡悬绝 绝处逢生 生死长夜 夜长梦多 多才多艺

艺不压身 身不由己 己溺己饥 饥不暇食 食不暇饱 饱经世故

故甚其词 词穷理尽 尽情尽理 理直气壮 壮气吞牛 牛角之歌

歌莺舞燕 燕雀之见 见羹见墙 墙花路草 草木萧疏 疏财重义

义形于色 色如死灰 灰头土脸 脸无人色 色若死灰 灰头土面

面朋口友 友风子雨 雨零星乱 乱作胡为 为非作恶

以貌取人是贬义词3

以貌取人,贬义词,根据外貌来判别人的品质和才能。出自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一、以貌取人的意思

【成语】:以貌取人

【拼音】:yǐ mào qǔ rén

【解释】: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

【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之;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举例造句】:真是糟糕,他早又不说,但也只怪我们以貌取人,在事前没有经过一道甄别了。★郭沫若《涂家埠》

【近义词】:表里如一、以容取人

【反义词】:量才录用

【歇后语】:刘备轻看庞统

【灯谜】:面试;通缉布告;皇帝选美女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人

【英文】:a book by its cover judge people by naeural appearance

【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羽相貌丑陋,孔子对他很冷淡,他只有离开孔子回去自修,后成为有名的学者。而学生宰予长得很好,但不学无术,不久就被齐王处死。孔子感慨地说:“不能以貌取人,也不能凭人说话来衡量别人。”

二、以貌取人的故事

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淡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九岁。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想要孔子。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他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三、关于以貌取人的成语及解释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相:估量,评价。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

【人无貌相,水无斗量】:相:估量,评价。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

【尧长舜短】:尧、舜:古代传说中的两位贤君。尧身材高大,舜身量矮小。尧高舜矮,均是圣明的君主。比喻不可以貌取人。

以貌取人是贬义词4

以貌取人的意思是根据外貌来判别人的品质和才能。含贬义;用于人。

【词目】:以貌取人

【拼音】:yǐ mào qǔ rén

【释义】: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用于人。

【辨形】:取;不能写作“娶”;貌;不能写作“藐”。

【近义词】:以名取士

【反义词】:量才录用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羽相貌丑陋,孔子对他很冷淡,他只有离开孔子回去自修,后成为有名的学者。而学生宰予长得很好,但不学无术,不久就被齐王处死。孔子感慨地说:“不能以貌取人,也不能凭人说话来衡量别人。”

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第五篇:东施效颦是贬义词吗?

东施效颦是贬义词吗?2篇

东施效颦是贬义词吗?1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东施效颦

【色彩】贬义

【拼音】dōng shī xiào pín

【基本解释】效:效仿;颦:同矉,皱眉头的意思。东施:越国的丑女,代指丑妇。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有时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

二、成语造句

1、每个人自有特质,何必如东施效颦般胡乱模仿?

2、当你试图象哈蒙德一样说话时,反而像东施效颦。

3、她气质不好、再怎么模仿明星、也只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

4、做事我们要有自己的主张,东施效颦往往达不到目的的。

5、学得不完整,难免成了东施效颦,反而坏了大事。

6、不从主观实际出发,像东施效颦那样,胡乱模仿,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

7、模仿别人要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否则会沦落到“东施效颦”的地步。

8、莉塔喜欢学那位超级名模,却不知道她自己不过是东施效颦。

9、没有一个人对于行为的优越表现是完全东施效颦。

10、现在的人们盲目的崇拜和模仿自己的偶像,真是东施效颦,可笑之极。

东施效颦是贬义词吗?2

东施效颦

一、【词性】

贬义词

二、【词语注音】

dōng shī xiào pín

三、【基本词意】

东施效颦,成语,效:效仿;颦:同矉,皱眉头的意思。东施:越国的丑女,代指丑妇。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有时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

释义:模仿不好,反而出丑

近义词:邯郸学步、亦步亦趋、,画虎不成反类犬。

反义词:独辟蹊径、标新立异、自我作古、择善而从

出自

《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原文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译文

从前西施心口疼痛而皱着眉头在邻里间行走,邻里的一个丑女人看见了认为皱着眉头很美,回去后也在邻里间捂着胸口皱着眉头。

邻里的有钱人看见了,紧闭家门而不出;贫穷的人看见了,带着妻儿子女远远地跑开了。那个丑女人只知道皱着眉头好看,却不知道皱着眉头好看的原因。

四、【拓展延伸】

1、每个人自有特质,何必如东施效颦般胡乱模仿?

2、当你试图象哈蒙德一样说话时,反而像东施效颦。

3、她气质不好、再怎么模仿明星、也只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

4、做事我们要有自己的主张,东施效颦往往达不到目的的。

5、学得不完整,难免成了东施效颦,反而坏了大事。

6、不从主观实际出发,像东施效颦那样,胡乱模仿,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

7、模仿别人要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否则会沦落到“东施效颦”的`地步。

8、莉塔喜欢学那位超级名模,却不知道她自己不过是东施效颦。

9、没有一个人对于行为的优越表现是完全东施效颦。

10、现在的人们盲目的崇拜和模仿自己的偶像,真是东施效颦,可笑之极。

11、每一次他的偶像转换形象,他便马上跟风,他这种东施效颦的做法使得许多人偷偷在背后讥笑他。

12、装出来的稳健成熟大有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假与无奈。

13、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不能东施效颦。

14、请别再东施效颦,乱唱一气,我的耳朵快受不了了。

15、有些事情我们不能一味模仿,不然很容易成为东施效颦的!

16、我们在学习别人优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犯东施效颦的错误。

17、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东施效颦。

18、你别像东施效颦那样愚蠢。

19、我穿白色的衣服很漂亮,妹妹皮肤黑,她穿白色衣服并不漂亮,可她非要跟我一样,真是东施效颦啊。

20、有的同学刚刚开始学写文章就想模仿作家的手法,结果是东施效颦,弄巧成拙。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