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0号文库

高考期间防疫通知5篇

高考期间防疫通知5篇



第一篇:高考期间防疫通知

高考期间防疫通知(精选5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使用通知的机会越来越多,通知是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传达指示、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布置工作与周知事项时所用的一种下行公文。那么你有了解过通知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考期间防疫通知(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期间防疫通知1

距离202_年高考还有14天,按照国家和我省疫情防控要求,5月24日至高考结束,考生须每日进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现就考前有关防疫要求提示如下:

1.考生要严格遵守报名所在地考试防疫要求,从5月24日起,做好每日体温测量及健康状况监测,如实填写《身体健康状况监测记录表》,在校生由班主任签字,非在校生(含社会考生)由家长或单位负责人签字。

2.从5月24日起,考生原则上不得离开高考报名所在地,考生及其共同居住人应避免到人员密集或流动性大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有疫情风险的人员接触,保持两点一线。

3.目前仍滞留高考报名所在地以外的考生务必于5月24日前返回,并及时与所在中学或报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联系,按高考报名所在地疫情防控要求做好相关准备。

4.根据疫情防控有关要求,考生在第一天考试时凭7日内和48小时内两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两次核酸检测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身体健康状况监测记录表》等防疫材料进入考点,考生要提前准备好相关防疫材料。

5.考前28天内有国(境)外旅居史,考前21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考前21天内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上述3类人员密切接触者有密切接触史的考生,考前14天内有本土阳性感染者所在县(市、区、旗)、本土阳性感染者所在市的其他县(市、区、旗)、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的,健康码或行程卡异常的,考前14天内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的考生,应立即向所在中学或报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报告。

6.赴考途中,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赴考点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保持人员间距。就近住宿的考生,须选择卫生条件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住宿场所,确保住宿和饮食安全。

以上未尽事宜及各地、各考点组考防疫政策有进一步规定的,以当地规定为准。请考生及时关注当地招办、考点、疫情防控部门发布的提醒,认真遵守相关要求。

预祝广大考生考试顺利,取得优异成绩!

高考期间防疫通知2

(1)做好自身健康监测

特别时期,家长更要做好个人防护,及时监测自身健康状况,避免外出过多接触陌生人群。若发现自己或孩子或家人有身体异常,第一时间向考生所在学校报告,并及时就医。

(2)准备考试物品

提前帮助孩子准备好口罩、免洗消毒手液等个人防护和消毒用品。

考试期间,提醒孩子按照考试规定,出门带好准考证、身份证及相关考试用品。

(3)每天定好闹钟

提醒孩子提前到达指定考试地点,以免耽误考场进入时间,影响考试。

(4)谨慎用语,多做少说

高考期间,孩子回到家里,不要向平常一样唠唠叨叨,尽量少说话。不要考试一结束,碰面就问他考的怎么样,孩子会很烦躁,不良的情绪会影响接下来的考试。

(5)掌握基本防疫知识

了解考点学校高考防疫各项措施,学习传染病防控知识,知悉高考防疫要求和防控措施,熟悉掌握应急应对流程和个人防护要点。

(6)注意送考安全

熟知高考期间城市交通管制信息,自觉维护考点周边秩序,遵守各考点送考区的'相关制度,不进入考点警戒范围。将孩子送至考点顺利进校后,自行离去,不聚集、不扎堆,减少交谈,避免交叉感染。

(7)注意饮食卫生

家庭制备食物要保证食材新鲜,加工和存放时注意生熟分开。外购即食食品要注意食品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充分保证孩子的饮食安全。

(8)合理搭配膳食

家长给孩子多准备清淡、易消化食物,三餐膳食要营养均衡,早餐忌过饱,午餐要荤素搭配,晚餐以清淡为主,不宜喝浓茶和咖啡。考试期间,多监督孩子的饮食规律。

(9)减少孩子全方位照顾

备考期间,孩子需要更多的独立空间,不要时时刻刻地进行“关爱”。家长只要做好最基本的照顾,提醒孩子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10)帮助孩子调整心态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营造温馨、放松的家庭氛围。跟孩子多谈心,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积极、正向鼓励孩子乐观面对、从容应对高考

高考期间防疫通知3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202_年高考组考防疫工作及《xx省202_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组考防疫工作指导方案》要求,切实保障广大考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普通高考安全平稳顺利实施,省教育考试院提醒广大考生做好应试相关准备及疫情防控工作。

1.考生须于5月16日前主动向属地考试招生机构报告滞留状态,遵守各地防疫要求,及时返回考试所在地。考前14天(5月24日)至考试结束期间,考生原则上不得离开考试所在地。具体防疫要求以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要求为准。

2.所有考生(或同住人)应从考前14天(5月24日)开始,完成“行程卡”和“健康码”注册,并填写《xx省202_年普通高考疫情防控考生承诺书》和《202_年普通高考健康状况和旅居轨迹监测记录表》。在6月6日熟悉考场时,所有考生须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3.考前3天,考生要向所在学校或考试招生机构上交如下材料:

①《xx省202_年普通高考疫情防控考生承诺书》扫描件或照片;

②《202_年普通高考健康状况和旅居轨迹监测记录表》扫描件或照片;

③当天的“国务院客户端疫情防控行程卡”截图;

④当天的“健康码”截图;⑤从省外返回考生的返程证明(车票、机票等,日期和姓名需清晰)扫描件或照片。各学校经严格审核后,于6月4号中午12点前统一出具书面报告,证明考生可以正常参加考试,报属地考试招生机构。

4.对考前14天至考试结束期间离开xx省或发热等情况,不符合当地防疫要求的人员,考生不得与健康考生同考场参加考试。

5.因考生个人原因,未主动报告滞留状态、滞留信息造假、拒绝配合属地考试招生机构完成摸排信息,由此不能按时参加高考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6.根据疫情形势变化,组考防疫相关要求会有相应调整,考生须及时关注相关信息。

xx省教育考试院

202_年5月5日

高考期间防疫通知4

202_年高考在即,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您注意以下十条高考防疫关键提示:

一、做好自身健康监测

家长考前及高考期间做好自身的健康监测,如有异常,应向考生所在学校报告,并及时就医。身体不适时,尽量减少与考生直接接触。

二、准备考试物品

帮助孩子准备好口罩、手套、速干手消毒剂等个人防护和消毒用品。提醒孩子严格按照考试规定,携带准考证、身份证以及相关考试用品、防护物品。

三、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注意个人卫生,家庭成员不共用日常生活用品。尽量减少外出,减少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场所。如需外出,应做好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保持1米社交距离、加强手卫生。

四、掌握基本防疫知识

了解新冠疫情期间高考防疫各项措施,学习传染病防控知识,知悉高考防疫要求和防控措施,熟悉掌握应急应对流程和个人防护要点。

五、注意送考安全

自觉维护考点周边秩序,遵守各考点送考区的相关制度,不进入考点警戒范围,嘱咐孩子按考点指示图或工作人员指引进入考场。将孩子送至考点顺利进校后,自行离去,不聚集、不扎堆,减少交谈,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等。

六、休息场所的选择

在考试间隔期间,有条件的考生应回家休息。如需订酒店,尽量采用预约方式,缩短到店时间,提前了解酒店要求,准备好每个人的身份证、健康码等。到店后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人群聚集。进入房间,对公用设备、设施如卫生间和门把手等表面可做清洁消毒,并建议自带个人用品。

七、注意饮食卫生

不吃或少吃生冷食品,食物应烧熟煮透。家庭制备食物注意关键环节卫生,保证食材新鲜,加工和存放时注意生熟分开。外购即食食品要注意食品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在外就餐时,注意做好防护,减少就餐时间,使用公勺公筷。

八、合理搭配膳食

考试期间坚持规律饮食,家长给孩子多准备清淡、易消化食物,三餐膳食要营养均衡,早餐忌过饱,午餐要荤素搭配,晚餐以清淡为主,不宜喝浓茶和咖啡。

九、适度运动和规律作息

考前要按照高考的时间安排来调整孩子作息,根据孩子的身体素质,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和方式来稍作放松,高考期间不可运动过量。

十、引导考生心态调整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营造温馨、放松的家庭氛围。可以跟孩子多谈心,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积极、正向鼓励孩子乐观面对、从容应对高考。

高考期间防疫通知5

为做好“202_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依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国家教育考试组考防疫工作指导意见》及江苏省202_年教育考试疫情防控工作总体方案要求,xx市教育考试院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做好高考期间(6月23日至7月9日,下同)的疫情防控。

1、本市考生在高考期间不得离开xx,其家长及密切接触者非必要不要离开xx。

2、外地就读的考生请在考前14天回到xx,并按要求做好相关防疫措施。

3、考生苏康码应为绿码,非绿码考生须于考前7日内在xx做核酸检测,在高考入场时提供核酸检测报告。

4、从6月23日开始,所有考生每天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记录在案(见附件《xx市202_年普通高考考生健康状况检测表》),考前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考生应及时就诊,排除新冠肺炎可能,并在《xx市202_年普通高考考生健康状况检测表》如实记录,高考入场时提供医院诊断报告。

5、考生、家长及密切接触者应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在高考期间避免人群聚集,不要与来自高中风险地区的人员(包括亲朋好友)聚会。

6、如考生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患者、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或应防控要求在隔离期内,必须主动向市防疫办公室、市教育考试院报告,凡隐瞒病史、旅行史、接触史,逃避防疫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xx市教育考试院预祝广大考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xx市教育考试院

202_年6月19日

第二篇:高考防疫期间应急预案(通用)

高考防疫期间应急预案(通用8篇)

在学校抑或是社会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为了减小事故造成的危害,常常需要预先准备应急预案。我们应该怎么编制应急预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防疫期间应急预案(通用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防疫期间应急预案1

一、组考环节防控措施

(一)考前准备

1.对所有考生进行健康状况监测。参加考试的在校应届毕业生由所在学校负责从考前第14天开始,每日体温测量、记录并进行健康状况监测,体温测量记录以及出现身体异常情况的,要及时报告教科体局。考前第14天和考前第3天,由招生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卫生健康部门对所有考生进行健康状态数据筛查。

2.对考前考生身体状况异常和监测发现身体状况异常的,须经考生身体状况异常评估组逐一专业评估,教科体局、招生考试委员会依据专业评估建议,在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前提下,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正常参加考试的条件,凡不具备的,考生不得与健康考生同考场考试。

3.如考生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患者、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须经考生身体状况异常评估组逐一进行专业评估,教科体局、招生考试委员会会同旗卫健委、旗疾控中心和医院根据相关人员的身体状况和传播风险,综合研判是否可以在隔离或救治场所安排其参加考试。已治愈未超过14天的病例、不能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须经考生身体状况异常评估组进行专业评估,旗教科体局、招生考试机构依据评估建议,综合研判其是否可以正常参加考试。

4.凡筛查发现考前14天内有境外或非低风险地区活动轨迹的,按旗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文件规定,参照前述规定进行处理。

5.对所有考试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状况监测。考试工作人员所在单位在考前14天要对所有考试工作人员进行每日体温测量、记录和健康状况监测,体温测量记录报告旗教科体局,出现身体异常的要及时诊疗,考前3天内有发热症状的不得参与考试工作。

(二)设置考点、考场

1.设置体温检测点。各考点学校要在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进入考点的入口处设体温检测点,检测点设立多条体温检测通道,对所有进入考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同时,设置凉棚和体温异常者复检室(处)等,供待检人员做受检准备以及检测不合格人员短时休息调整使用。

2.准备备用隔离考场。原则上每10个普通考场设1个备用隔离考场(每考点不得少于3个),备用隔离考场布置按照标准化考场的要求执行。备用隔离考场应选择通风良好、相对独立的教室,并设置专用防疫特殊通道,配备速干手消毒剂、个人防护用品等,桌椅表面光滑易于清洁。如需使用空调,则应为分体式空调,同时配备具备防疫条件的监考员和工作人员。备用隔离考场应做明确标识,在外围设置警戒线。

3.考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须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备用隔离考场原则上须一人一间。当备用隔离考场不够用时,在不影响考生正常考试的情况下,经综合研判风险后,可采取最前排、最后排或四角排位的方式多人共用一间(最多不超过4人)。

4.准备防疫用品。各考点需要配备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水银体温计、手持式体温检测仪等。有条件的,可配置大通量无接触体温检测设备。各考点要按每人每半天1支的标准为考试工作人员配备口罩,并为考生准备一定数量的备用口罩(原则上考生口罩自备)。要配备数量充足的速干手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剂。备用隔离考场除上述物品外,还需由卫健部门提供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等。

5.布置考场。高考必须使用标准化考点。在满足标准化考点要求的基础上,考场内的考生座位横向间距80厘米以上,纵向间距根据考场实际面积尽量增大。

(三)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进入考点、考场

1.所有人员必须接受体温测量。考点设多个体温测量通道,所有进入考点的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体温测量。接受体温测量时须有序进行,严格控制人员行进速度和间距。

2.所有考生、考试工作人员体温低于37.3℃方可进入考点。第一次测量体温不合格的,可适当休息后使用其他设备或其他方式再次测量。仍不合格的,须经有关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等进行专业评估,在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前提下,考生身体状况异常评估组依据专业评估建议,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参加考试和组织考试工作的条件,凡不具备相关条件的,考试工作人员不得承担考试工作,考生不得与健康考生同考场考试。

(四)防护和消毒要求

1.关于防护。考生进入考点、考场时不得因为佩戴口罩影响身份识别。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考生可以自主决定是否继续佩戴;考点入口负责体温测量的工作人员要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普通考场监考员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隔离考场的监考员及工作人员需穿戴工作服、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必要时可穿戴防护服。所有考生、监考员和工作人员必须随时做好手卫生。

2.关于消毒。考前,旗卫生健康委员会、旗疾控中心要派专业人员对考点消毒工作进行指导,各考点指定专人对考点、考试场所、通道、区域、桌椅等进行清洁消毒,明确张贴完成标识。要提前进行至少一次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和至少一次预防性消毒,消毒后要进行通风。考生、考试工作人员进入考场前宜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或者洗手。在每天考试结束后,要对考场做一次预防性消毒。

隔离考场考试的考生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由专业人员及时做好考场的终末消毒。其他情况,隔离考场可按如下方式进行清毒:加强对门把手、桌椅等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每科考试后,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试,或用有效的消毒湿巾擦试。

(五)关于考场降温和通风

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考点的考务办公室和考场可以保持自然通风,也可以采用电风扇等设备加强通风,电风扇在使用前应进行清洗。如使用冰块降温,应保证冰块及制冰使用的水卫生安全。在使用电风扇或冰块降温时,门窗不要完全闭合。

普通考场可以使用分体空调或中央空调,备用隔离考场应使用分体空调,并严格按照《夏季空调运行管理与使用指引(修订版)》(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xx〕174号)要求使用管理。普通考场如使用分体空调,使用过程中要保持考场开门开窗通风,宜每场考试结束后(运行2—3小时)通风换气约20—30分钟。

(六)考试结束

考生散场时要按监考员的指令有序离场,不得拥挤,保持人员间距。考点可安排各考场错峰离场。监考员在考务办公室要有序交接考试材料,不得拥挤,保持人员间距。

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的考生,试卷、答卷、草稿纸、物品等应在旗卫健委、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指导下,按照自治区招生考试中心要求,单独记录、封装并上报。待考生核酸检测结果明确后,再对保存的考生答卷等进行分类处理。核酸检测结果阴性的,可按正常流程处理;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的,要采用不影响答卷字迹的方式消毒,消毒后按正常流程处理。消毒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同时做好手卫生。

(七)考试过程中异常情况处置

考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由考生身体状况异常评估组进行个案研判,具备继续完成考试条件的考生,须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考生从普通考场转移至备用隔离考场(未出考点)所耽误的时间,经自治区和招生考试中心批准予以补齐。当科目考试结束时,由负责研判的专业人员当场简要向所有考生进行解释和说明,避免其他考生恐慌。

二、工作要求

(一)成立领导小组。

完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在原有的考试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基础上,增加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等,成立“奈曼旗招生考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见附件),负责涉疫突发事件处置。

(二)高度重视考试期间疫情防控工作。

切实在思想和行动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采取坚决有力举措,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三)完善招委会工作机制。

教育行政部门、卫生健康部门、招生考试机构、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等要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做好考试组织和疫情防控工作。

(四)完善支撑保障制度。

财政局要确保专项资金保障政策,确保组考工作中所需的考试工作人员、组考防疫经费,必需的设施设备,物资物品等充足到位。

(五)完善考点防疫工作职责。

考点主考、副主考、监考员等增加防疫工作职责;考点增设一名副主考(由卫生健康部门或疾控机构安排)专职负责涉疫常规工作和突发事件处置;完善考点内、考场内防疫工作流程和处置流程。

(六)强化统筹协调和衔接沟通。

在旗委、政府领导下,由招生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考试相关事宜,做好招生考试机构之间街接沟通,确立考试期间疫情防控的会商、监测、预警、处置等机制。

(七)坚持属地管理,快速反应。

考点学校如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响应措施,并第一时间报告上级教育部门。

三、其他相关事项

(一)加强宣传教育。

卫健委和疾控中心向高中学校派驻人员,进行防疫宣传教育,提高考生及考试工作人员的公共卫生知识水平、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告知考生和家长所采取的有关措施。对于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出现的焦虑、焦躁情绪,各校应在考前进行心理疏解和辅导,缓解压力,消除顾虑。

(二)加强培训指导。

各校要在考务培训中增加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内容,考试工作人员应掌握防疫基本技能和考点内处置流程。

(三)开展疫情应急演练。

考前,考点要组织考试工作人员、考生进行包括入场体温检测、突发异常情况处置在内的全过程模拟演练。调试设备,熟悉检测操作;控制入场、离场进度;熟练掌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法和程序。

(四)强化技术保障。

各考点要做好标准化考点的视频监控录像、身份识别、作弊防控、综合管理、考生服务等系统运维工作,确保设备到位、功能实现、使用正常,采取有效手段做好考生、考试工作人员的身份识别和验证工作。

(五)管控好集中食宿场所。

学校食堂实行错峰就餐,开餐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桌椅地面消毒,并通风换气,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1米距离,应遵循分时、错峰、单向就餐的原则,避免扎堆就餐、面对面就餐,避免交谈。餐前餐后必须洗手,加强餐(饮)具的清洁消毒,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就餐人员要做好餐余垃圾的清理、分类和投放。做好食品留样,专人管理,严格执行消毒时间、程序,制定就餐、消毒等管理台账。

考生在校外食宿的,应加强对宿舍的清洁通风,一般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天对宿舍地面、墙壁、门把手、床具、课桌椅等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消毒后要保持宿舍内外的环境卫生保洁,每天专人巡查清扫并进行登记。应建立宿舍专人负责制,严格宿舍楼门管理,实行凭证出入和体温排查。

(六)考生赴考。

各涉考学校要提醒考生赴考点出行时提前准备好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手套、纸巾、速干手消毒剂等防护物资。如考生乘坐私家车、步行、骑自行车赴考点途中,可不必佩戴口罩。如考生乘坐出租车或网约车赴考点,提前预约车辆,乘坐时在后排落座并全程佩戴口罩,下车后应及时做好手卫生。如考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赴考点、全程佩戴口罩,可佩戴一次性手套,并做好手卫生。途中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其他物品,与周围乘客尽可能保持安全距离。如考生乘坐班车赴考点,宜全程佩戴口罩,保持通风、分散就座,途中避免在车上饮食和用手接触其他物品,下车后做好手卫生。

高考防疫期间应急预案2

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工作,有效防止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确保我县考点高考考生及全体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结合考点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建立严密的防控机制,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高考考点的发生和蔓延,确保高考平安有序进行。

二、组织机构

组长:

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组员:

考点相关工作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调人员、专业医务人员、校医等。

三、考前工作安排

(一)落实涉考人员健康状况监测。

考前14天,考点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考点疫情通报。考点启动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落实师生晨午晚检工作,学校每天按班级整理收集《20xx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生考前体质健康监测表》《20xx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涉考人员考前体质健康监测表》(见附件),完善相关档案材料备查。考前14天,教育局涉考人员填报《20xx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涉考人员考前体质健康监测表》于7月5日前报局安稳办,安稳办负责完善相关档案材料备查。各相关成员单位涉考人员填报《20xx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涉考人员考前体质健康监测表》(附件2)于7月5日前经主要领导签字后加盖公章交教育局考试服务中心。

(二)落实场所消毒。

除常规卫生保洁工作外,考前3天,考点(含备考)学校安卫办在县卫健局、县疾控中心抽调人员的具体指导下,组织对全校进行一次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和全面预防消毒工作,消毒后要加强通风换气处理。组织执行例行检查。

每天考试结束要对考场进行一次消毒,消毒后进行通风换气处理。

(三)加强体温检测。

根据考场分布情况科学设置出入通道,在通道入口处设置指纹识别和体温检测点,涉考人员必须在接受身份识别同时接受体温检测。入口在适宜处设置临时观察点,便于体温检测异常考生和工作人员临时休息。体温异常人员适当休息后再次测量或使用其他设备、仪器再次测量。仍不合格的,需经专业评估和综合研判后方确定是否继续参加考试或组考工作。

(四)按照规定间距布置考场。

横向间距80厘米,纵向间距根据考场实际尽量拉大。

(五)加强考前演练。

根据考场设置情况开展涉考人员出入演练,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沿着专用通道有序出入考场,出入要求戴口罩,间距足够1米安全距离,按时参加考试。

(六)加强舆论宣传。

招委办、教育同卫健、疾控部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考生及考试工作人员的公共卫生知识水平、健康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四、考试过程中异常情况处置

考试当天如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患者,由考点应急研判组进行个案研判,具备继续完成考试条件的考生,需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转移的考生所耽误的时间,经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批准后予以补齐,当科考试结束时,由负责研判的专业人员当场简要向所有考生进行解释和说明,避免其他考生恐慌。

五、备用隔离考场考试材料的处置

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考生的试卷、答题卡、草稿纸、等物品在卫健、疾控部门和医疗机构指导下,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求,单独记录、封装并上报。

六、强化考试结束出场秩序

每科考试结束,各楼层流动监考员要充分发挥监控疏导作用,确保考生按照专门通道安全有序出场,保持间距、可适当错峰缓行、避免扎堆。

高考防疫期间应急预案3

根据《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关于做好我区20xx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桂考院〔20xx〕112号)和《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广西20xx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冠肺炎情防控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教考试(20xx)2号)等文件要求,为切实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好我城区20xx年成人高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组考工作,结合我城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如上级另有新的规定,以上级正式印发的文件要求为准。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

(一)完善工作机制。

强化政治担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完善成人高考联席会议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职责任务,狠抓关键环节,层层压实责任,研判本地区10月新冠肺炎疫情情况,统筹做好成人高考疫情防控和组考工作。

(二)强化协调和衔接沟通。

各考点学校要认真制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落实考点考场的防疫措施;城区教育均衡发展中心协调卫生健康、公安、保密等相关部门开展考点卫生防疫和考试安全联合检查,存在问题要限时整改,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建立健全健康管理机制

(一)对所有考生进行健康状况监测。

1.所有考生应在考前14天申领“广西健康码”,并自我健康观察14天,每天进行健康状况监测。

2.对考前考生身体状况异常和监测发现身体状况异常的,须经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等逐一专业评估,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依据专业评估建议,在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前提下,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正常参加考试的条件,凡不具备的,考生不得与健康考生同考场考试。

3.对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患者、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的考生,要严格执行规定规程,由卫生健康部门进行专业评估,招生考试机构根据评估建议,综合研判是否可以正常参加考试或采取安排隔离考场考试措施,充分保障考生考试权益和广大考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对所有考试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状况监测。

所有考试工作人员考前14天申领“广西健康码”,所在学校考前14天要对所有考试工作人员进行每日体温测量、记录和监测健康状况,体温测量记录.及时报告教育均衡发展中心。考务人员出现身体异常的要及时诊疗,考前3天内有发热症状的不得参与考试工作。

三、保障防疫物资储备及人员配备

(一)加强经费保障。

考点学校要做好相关防疫物资准备。物资储备包括速干手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季安盐类消毒剂、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洗手液、手持式体温检测仪水银体温计等。各考点应按每人每半天1支的标准为考试工作人员配备口罩,并为考生准备一定数量的备用口罩(原则上考生口罩自备)。

(二)完善考点防疫工作职责。

1.考点增设一名副主考(担任专职医疗副主考,原则上由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或疾控机构安排)专职负责涉疫常规工作和突发事件处置;完善考点内、考场内防疫工作流程和处置流程。

2.增加备用监考员,以便替换考试中因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不能承担监考任务的监考员。配备具备防疫条件的监考员和工作人员,用于监考备用隔离考场考试的考生。配备卫生消杀人员,负责考点考场消杀工作。

四、科学布置考点考场

(一)科学设置入场线路。

各考点要科学设置入场路线,涉考人员进入考点和考场时严格控制入场速度,加大人员间距,防止人员拥挤。考点周边要设立警戒线,扩大警戒区域范围,仅限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进入。

(二)设置体温检测点。

各考点要在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进入考点的入口处设体温检测点,检测点设立多条体温检测通道,对所有进入考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同时,设置体温异常者复检室等,供待检人员做受检准备以及检测不合格人员短时休息调整使用。

(三)准备备用、隔离考场。

1.各考点在配齐配足备用考场(每个考点至少1个)的同时,须设置一定数量相对独立的备用隔离考场,用于安排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且经防疫评估具备参加考试条件的考生隔离考试。原则上每10个普通考场设1个备用隔离考场(每考点不得少于3个)。考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须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备用隔离考场原则上须一人一间。当备用隔离考场不够用时,在不影响考生正常考试的情况下,经综合研判风险后,可采取最前排、最后排或四角排位的方式多人共用一间(最多不超过4人)。

2.原则上备用考场、备用隔离考场布置按照标准化考场的要求执行。备用考场、备用隔离考场应做明确标识。备用隔离考场要设置专用防疫特殊通道,在外围设置警戒线。备用隔离考场同时配备具备防疫条件的监考员和工作人员。

五、切实做好考点考场清洁消杀和通风降温

(一)消杀范围及内容。

各考点要严格按照国家及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考前一周每日开展校园环境卫生全面清洁,封闭考场前,进行一次彻底的预防性消毒,加强考试场所等重点区域的保洁和消毒,对讲台、课桌椅、门窗把手、开关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并做好记录。

(二)考场通风及降温要求。

在考场设置中,考生座位间隔不得小于80厘米。每场考试前,要做好考试场所的开窗通风工作。考生入场后,应开门开窗保持考场通风良好。每场考试结束后,要及时对考务办公室和考场等场所进行消毒。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考点的考务办公室和考场可以保持自然通风,也可以采用电风扇等设备加强通风,电风扇在使用前应进行清洗。

六、认真开展考前疫情防控培训

各考点要高度重视,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将防疫知识和技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内容纳入考务工作培训中,在考前对所有考试工作人员开展疫情防控和考试安全培训,确保每位考试工作人员掌握疫情防护要求,掌握口罩、手持式体温检测仪、水银体温计等防疫物资操作使用流程,熟悉疫情应急处置流程和疫情信息处置工作,提高疫情防控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确保考试各项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七、严格落实考试全过程防疫措施

(一)把好入场关。

各考点要提前准备“广西健康码”二维码若干张,分别张贴在醒目、便利位置,供考生进行扫码入场。

(二)接受体温测量。

1.所有考试工作人员和考生进入考点时要佩戴口罩,通过体温检测通道时应保持人员间隔大于1米,有序接受体温测量,亮绿码或扫码进入考场。“广西健康码”为绿码及现场测量体温正常(低于37.3℃)的考生方可进入考场。第一次测量体温不合格的,可在体温异常者复检室等场所适当休息后使用其他设备或其他方式再次测量。

2.体温≥37.3℃的考生要经专业综合评估,视考生情况安排到考点备用考场、备用隔离考场或隔离点或救治场所参加考试;评估后不具备相关条件的考试工作人员不得承担考试工作。

3.持“广西健康码”非绿码的考生和来自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考生,须提供7天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青岛返桂来桂人员及相关接触人员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做好青岛市返桂来桂人员健康管理服务的紧急通知》要求进行。如考试前或是考试期间,上级部门另有相关防疫工作要求的,按照最新要求执行。

(三)加强个人防护。

考生进入考场时,不得因为佩戴口罩影响监考员进行准考证查验等身份识别工作。低风险地区的考生进入考场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口罩:非低风险地区、备用隔离考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普通考场监考员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备用隔离考场的监考员及工作人员需戴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必要时可穿戴防护服。

(四)考试过程中异常情况处置。

考试过程中,考生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由监考员通过流动监考员将情况及时报告考点主考,由主考通知考点当地卫生健康部门专业人员(专职医疗副主考)到考场对考生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具备继续完成考试条件的考生,由考点安排专人带至备用隔离考场继续参加考试。考生从普通考场转移至备用隔离考场(未出考点)所耽误的时间,经南宁市招生考试院批准后予以补齐。当科目考试结束时,由负责研判的专业人员(专职医疗副主考)当场简要向所有考生进行解释和说明,避免其他考生恐慌。

(五)考试结束。

1.考生散场时要按监考员的指令有序离场,不得拥挤,保持人员间距。考点可安排各考场错峰离场。

2.监考员在考务办公室要有序交接考试材料,不得拥挤,保持人员间距。

八、试卷运送、保管、整理工作防疫措施

(一)所有参与试卷运送、保管和整理工作人员考前14天申领“广西健康码”,提前14天进行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身体异常的要及时诊疗,参与相关工作前3天内有发热症状的不得参加。

(二)对试卷运送车辆、试卷保管场所进行彻底消毒,试卷保密室存放试卷前开窗通风。

(三)试卷进入考区保密室、考点后,试卷安保人员每天仍须检测健康状况并做好记录。

九、完善疫情应急处置措施

考点学校要结合本地实际,联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针对疫情突发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做到制度完善,责任到人。各考点增设疫情应急疏散通道,并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培训和演练,要求应对突发疫情时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考试期间如发现有考生或工作人员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要及时隔离并安排就近就医。发现确诊病例的考点,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即时向疾控机构和教育均衡发展中心报告;积极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以考场为单位,确定防控管理场所,排查甄别密切接触人员,严格采取消毒隔离等针对性防控措施,切实保障涉考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不发生疫情扩散、试题泄露和考卷丢失、被盗等恶劣事件,以保证考试平稳顺利实施。

高考防疫期间应急预案4

一、总体要求

坚持注重科学、严守公平、切实可行、保证安全的原则,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考试管理,做深、做细、做实高考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健康考试”“公平考试”目标。

二、考前准备

(一)考区准备

1.建立完善疫情防控联合工作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普通高考以县(区)为考区,各考区要成立由教育、卫生健康、公安、疾控机构等高招委成员单位(部门)组成的普通高考疫情防控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任务,制定普通高考防疫工作实施细则和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2.建立高考期间疫情防控的定期会商、监测、预警、处置、督查机制。形成教育、卫生健康、学校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

3.制定高考期间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防疫评估制度。对考前和考试中监测、检查发现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身体状况异常的,须经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等专业评估,在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前提下,综合研判评估考生参加考试和工作人员参与组考工作的防疫条件,明确相关标准,对不具备相关条件的考生不得与健康考生同场参加考试、考试工作人员不得承担考试工作(以下简称防疫评估)。

4.完善支撑保障制度。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属地人社、财政等部门出台考试工作人员和专项资金保障政策,确保组考经费、必要的防疫和考务设施设备、物资物品等保障到位。

5.落实考务环节防疫措施。一是完善试卷运送、保管、整理、分发等环节疫情防控方案。做好车辆、保密室等场所的定期消毒工作;二是要加强宣传引导。各考区要联合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考生、家长及考试工作人员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三是完善应急工作预案。各市、县(区)考试机构要结合本地实际,针对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完善应急预案,增设备用考试场所、应急疏散通道、应急避险区域等,制定应急疏散办法,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培训和演练;四是要完善重大情况快速报告制度。各考区要按照高考信息报送相关规定,严格执行零报告、快速报告等要求;五是配备必要的防疫设备设施和物资物品等。各考区教育行政部门要配备必要的日常体温检测和健康监测等设备设施,必要的.防护、消毒用品用具,并协调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进行技术指导。

6.落实陪考、送考家长的防疫措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协调属地公安、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加强对陪考考生家长的管理,加强场外疏导,劝导陪考、送考家长不在场外聚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

7.落实考试期间属地宾馆、酒店及交通工具防疫要求。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协调属地公安、文旅、交通、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等有关部门,加强对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入住的宾馆(酒店)、餐饮店及乘坐的公共交通工具的疫情防控管理。

(二)考点准备

1.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和个人家庭责任,扎实做好考点、考场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安排。加强主考、副主考、监考等工作人员针对防疫组考工作职责。

2.落实考点学校主体责任,考点学校校长是本考点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增设一名由当地卫健部门或疾控机构指派的专业人员担任副主考,负责考点防疫工作,指导做好人员、物资、场地、监测等防控条件准备,细化各项防控措施,完善防疫制度,组织防疫培训,开展防疫演练。

3.考务培训中增加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内容。考试期间,各考点学校要主动协调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派出专业人员到考点现场指导,并负责异常人员处置。

4.各考区在高考前要做好消毒剂、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资的储备,指导考点学校建立环境卫生和清洁消毒管理制度,对考点环境进行彻底清洁,对风扇等降温设施、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对考场、考务办公室、保管室、视频监控室等场所全面清洁消毒并开窗通风,并明确张贴完成标识。做好隔离考场的设置和启用准备。

(三)考试工作人员准备

1.考试工作人员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和行踪报告,并如实上报考点学校,出现发热等异常疑似感染情况的人员不得参与考试工作。

2.考试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各项防疫制度,掌握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考试防疫措施、安检程序、防疫要求等。

3.考试工作人员、考生进入考点时,必须接受体温检测,接受身份识别和验证,考生可以佩戴口罩参加考试。

4.对异地交叉监考人员的防疫管理,要强化派出地责任,由派出地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提前做好派出人员监测工作,由派出地领队负责汇总派出人员的考前身体监测情况,监测情况报派出地考试机构。

5.各中学或报名点在考前3天核发准考证时,要逐一检测考生体温,通过“赣通码”等健康码查询考生在5月23日以后的行程情况,对有异常情况的考生须登记并及时上报属地招生考试机构,进一步做好检测排查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四)考生准备

1.考生从5月23日开始,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和行踪报告,确保开考前身体状况良好。

2.在省外学习、工作的考生,须于5月23日前回到参加高考所在地并做好健康监测和行踪报告,按照属地化要求和规定进行管理。

3.考生在考试期间自行准备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4.考生在考试期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佩戴口罩,注意做好往返途中的个人防护。

5.做好手卫生,尽量避免直接触摸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共设施,接触后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手接触口眼鼻,注意咳嗽礼仪。

三、考中管理

(一)考点管理要求

1.考点学校实行闭环管理,所有人员出入须接受体温检测,接受身份识别和验证。

2.尽量控制和减少校内人员聚集,进入考点和考场时严格控制入场速度,加大人员间距,防止人员拥挤。增设备用考试场所、应急疏散通道、应急避险区域等,制定应急疏散办法。

3.在各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派专业人员到考点现场指导下,对考务办公室、考场、考生集中食宿场所等环境卫生整治、消毒、通风等处理,做好每日定期消毒并记录,明确完成标识,确保环境卫生整洁。

4.考试期间考点内发现身体状况异常的,按照防疫评估要求和应急预案执行。

5.重点加强对隔离考场的管控。单独隔离考生的考场工作人员要在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严格做好防护措施。对于异常考生的试卷、答卷等考试材料和用品,要在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消毒,并按省级考试机构要求,单独记录、封装、处理并上报。

6.严格执行零报告、快速报告等要求。

(二)涉考人员管理

1.每场考试开考前,在考点的入口处对所有考试工作人员及考生逐一进行体温检测,发现异常者,立即送医疗组诊断。

2.严格落实学校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校门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应当佩戴口罩。食堂工作人员还应当穿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工作服应当定期洗涤、消毒。

3.考生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后由考生自行决定是否佩戴;备用隔离考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考点入口负责体温测量的工作人员要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普通考场监考员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备用隔离考场的监考员及工作人员应根据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决定是否穿戴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

4.考生进入考场时,在接受安检后,先经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再进行指纹比对验证身份。指纹比对不成功的,进行人脸识别。

四、入闱命题

1.加强源头管控。全面掌握入闱命题人员入闱前的健康状况、近14天旅居史、重点人员密切接触史等,所有入闱命题人员需体温检测正常、健康码绿色、核酸检测呈阴性方可入闱。

2.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入闱人员学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保持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增强体质和免疫力,提高入闱人员的防病能力。

3.加强闱内日常健康管理。入闱人员每日两次体温检测,做好健康检测,建立健康台账,及时上报。入闱人员在公共区域或与人交流时须自觉佩戴口罩,避免非工作性的人员接触和聚集,做到非必需不聚集。

4.加强后勤防护。加强对食宿、办公等场所的环境卫生整治、消毒、通风处理,加强废弃口罩规范处置,采用分时段供应、自助分散就餐、公筷公勺等饮食安全管理。

5.加强异常应急处置。规范设置隔离观察室,发现异常症状人员第一时间带至观察室进行留观处理,并立即拨打120 由救护车按照保密要求和程序接至当地医院就诊排查,同时向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五、应急处置

月6日前,如考生或考试工作人员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立即报告本单位领导和当地考试机构负责人,并按规定及时就医。

2.考前考试工作人员或考生中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应立即报告本单位领导和当地考试机构负责人,并按规定及时就医。前往医院途中和医院内应当全程佩戴口罩。考区考务办公室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后续工作,对相关场所进行消毒处理。

高考防疫期间应急预案5

一、总体目标

确保我校考点发生的疫情相关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快速有效处置,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20xx高考期间防疫安全。

二、组织保障

(一)领导小组。为保障我校20xx年高考期间疫情防控的安全,使各项疫情防控工作能够有序开展,成立XX一中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及考试过程中应急处置工作。

长:XXX

副组长:XXXXXXXXX

员:XXXXXXXXXXXXXXXXXX

(二)考点疫情防控指导员(副主考)

为派驻考点疫情防控指导员(副主考),负责考试期间的疫情防控指导工作,分别为:

XXX:负责南校区考点XXX:负责北校区考点三、重点工作

(一)考前培训、演练

1.考前,由派驻考点疫情防控指导员(副主考)对考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让相关人员熟练掌握应急处置的具体程序和办法,确保在高考期间有突发事件时,各项处置工作及时、规范。

2.组织考试工作人员、考生进行包括入场体温检测、突发异常情况处置在内的全过程演练。为满足疫情防控要求,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相关规定,设定合理的进入考点和考场的开始时间,控制入场、离场进度;熟练掌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法和程序。

(二)考前预防性消毒

考前,指定专人对考点、考试场所、通道、相关区域、桌椅等进行清洁消,明确张贴完成标识。要进行至少一次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和至少一次预防性消毒,消毒后要进行通风;考生、考试工作人员进入考场前应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或者洗手。每天考试结束后,要对考场做一次预防性消毒。

隔离考场考试的考生如出现新冠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由专业人员及时做好考场的终末消毒。其他情况,隔离考场可按如下方式进行消毒:加强对门把手、桌椅等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每科考试后,可用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或用有效的消毒湿巾擦拭。

(三)考前准备

1.设置体温检测点。学校在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进入考点的入口处设体温检测点(南校设在二道门、北校设在淮西楼大厅)对所有进入考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同时,设置遮阳蓬和体温异常者复检室等,供待检人员做受检准备以及检测不合格人员短时休息调整使用。

2.设置备用隔离考场。考点规范设置备用隔离考场,北校考点设3个备用隔离考场,南校考点设4个备用隔离考场,备用隔离考场布置按照标准化考场的要求执行。备用隔离考场设置专用防疫特殊通道,配备速干手消毒剂、个人防护用品等。备用隔离考场配备具备防疫条件的监考员和工作人员,并在外围设置警戒线。

考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须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备用隔离考场原则上须一人一间。当备用隔离考场不够用时,在不影响考生正常考试的情况下,经综合研判风险后,可采取最前排、最后排或四角排位的方式多人共用一间(最多不超过4人)。

3.准备防疫用品。按照县疾控中心疫情防控方案要求配备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水银体温计、手持式体温检测仪等。按每人每半天1支的标准为考试工作人员配备口罩,并为考生准备一

4.定数量的备用口罩(原则上考生口罩自备)配备数量充足的含氯消毒剂、铵盐类消毒剂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剂。考点入口处和每个楼层配备满足考场所需的洗手液和速干手消毒剂,提醒考生和工作人员在考前和考后使用。

5.备用隔离考场除上述物品外,还准备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等若干。

6.考场内设置要求。考场内的考生座位横向间距80厘米以上,纵向间距根据考场实际面积尽量增大,减少人员密度,考场保持通风和空气畅通。听力考试期间,各考场短暂关闭门窗,听力考试结束后,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对全部考场区域实行封闭式管理,考试期间,非考生和工作人员一律不得入内。

(四)指导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按要求进入考点、考场

1.必须接受体温测量。考点设有体温测量通道,所有进入考点的.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体温测量。接受体温测量时须有序进行,严格控制人员行进速度和间距。

所有考生、考试工作人员体温低于37.3℃方可进入考点。第一次测量体温不合格的,可适当休息后进行二次复测。仍不合格的,采用水银体温计进一步测量,还是异常的,经考点相关人员进行评估,在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前提下,由疫情防控专职副主考、疫情研判组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参加考试和组织考试工作的条件,凡不具备相关条件的,考试工作人员不得承担考试工作;考生由疫情防控组专业人员带领,从疫情防控专用通道直入备用隔离考场进行考试,处理结果及时上报。

2.指导做好个人防护。因我县处于低风险地区,故考生进入考点、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行身份识别时短暂摘除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考生可以自主决定是否继续佩戴口罩;考点入口负责体温测量的工作人员和操作违禁品检查的监考教师要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普通考场监考员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隔离考场的监考员及工作人员需穿戴工作服、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必要时穿戴防护服。所有考生、监考员和工作人员必须随时做好手卫生。

高考防疫期间应急预案6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以《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为依据,省、市招生文件精神为指导,以保障体检学生人身安全健康为原则,在县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县中心医院体检中心的业务指导下,通过强有力的工作,进一步落实责任,杜绝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确保高考体检工作的顺利实施,圆满完高考学生的体检任务。

二、建立完善的安全组织机构

(一)、成立高考体检安全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王贵珠

副组长:王品礼、韦安军、白光成、于鹏

成 员:吴文博、郑建波、魏然飞、冯福兵、包立华

(二)、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 长:韦安军

副组长:吴文博

成 员:郑建波、魏然飞、冯福兵、包立华、各班班主任

三、具体措施

1、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体检方案及应急处置预案。

2、提供体检场所,体检前后要对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并配齐配足防疫物资。

3、负责组织考生按照防控要求进行体检和复检。

4、做好体检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

5、进行胸透项目体检时,负责统一组织本校学生集体按时到达体检地点。如需租用车辆,车辆必须符合公安、通客运部门的有关规定,严禁租借无证、无牌、无安全保障的车辆,确保学生路途安全。确定专人负责学生未进入体 检场所前的一切安全管理工作。学生体检结束后,及时组织学生,统一带队离开。

6、对身体不适、不能准时参加体检的学生,应及时与保健所联系,以便另 行安排体检时间。

7、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学校应积极配合中心医院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四、应急处理

(一)所有工作人员一旦发现有突发事件的苗头,

应立即向有关领导报告,保证信息及时、准确收集,正确传递,以便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二)领导组成员应按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统一指挥,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关应急措施,保证参检学生、工作人员的安全。

(三)体检工作中,全体工作人员都严格执行《单县教体局20xx年年高考体检工作应急预案》,一旦发生违规操作,发生事故,要追究当事人责任。

此次高考体检为期两天,参检考生约1000人。

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特殊时期,为保证校园疫情防控万无一失,考生能够安全、顺利体检,我校教务处提前与机关医院沟通,除胸透检查,其它项目均在校内进行,体检地点设在艺体中心一楼东、南两个大厅,体检地点提前由学校医务室做好消毒防疫工作,同时在艺体中心大门入口处,张贴基本防疫知识,以指导学生进行基础防疫。

体检期间,校长助理蔡春雷、教务处主任张国军及高三年级教务副主任和政教副主任全程督导,督促学生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进行体检,同时有序组织考生分组排队进行体检,避免学生出现聚集。

为方便不在校考生体检,于28日统一在机关医院进行体检,单独利用半个工作日,设置专用通道,实现了在校生与不在校考生完全分割,避免交叉接触风险。今年高考体检项目包括内科、外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胸透等7大项。

针对疫情形势下的高考体检工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制定了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高考体检方案,同时加强学校与医院的沟通对接,制定体检流程,强化应急处置,为圆满完成20xx年体检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安全,减少考生与门诊病人交叉接触,本着错峰、分流、有序的原则,先后为28000余名高考生进行了体检。

今年的体检工作时间更紧、任务更重。太原市第七人民医院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召开了《20xx高考体检工作动员会》制定了详细的高考体检实施方案、体检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结合今年疫情的特殊情况,从各科室精心挑选了责任心强、技术精湛的30多位医护骨干组建高考体检团队,为考生进行身高、体重、视力、听力、内科、外科、口腔、五官、肝功能、胸透等方面的检查。

为强化体检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工作流程,体检现场实行分时段、分批次安排学生体检的措施,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组织下以班级为单位,依次进去体检区域。为避免高考考生受到交叉感染,医院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感控要求,每天对体检完的场所、物表进行清洁和紫外线消毒并保持通风,对血标本和医疗垃圾按照要求转运、消毒、处置。医院安保科全方位做好体检现场引导、分流、维护秩序等各项工作。

在体检工作中,为确保高考学生“零感染”,所有体检人员全部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以认真负责、通力协作,严谨工作、严肃纪律,始终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体检工作中,坚持做到客观、公平、公正,以高标准、高质量圆满完成了这项任务,受到学校老师及参加体检学生的一致好评。

我院已连续多年承担了太原市高考体检工作任务。本次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高考体检工作,医院高考体检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实施,统筹计划安排,在做好高考体检工作的同时,创新工作举措,把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带给本届考生,为高考考生严把“健康关”,为考生负责,为高校录取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提供健康依据。

高考防疫期间应急预案7

一、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我校20xx年高考体检工作的组织与领导,根据合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机制,明确落实防控责任和举措,切实加强参检考生防护,确保高招体检工作平安、顺利开展,我校特成立20xx年高考体检及疫情防控应急领导组和工作组。

(一)领导组

1.组长:XX

2.副组长:XXX

3.成员:XX

(二)工作组

1.组长:xx

2.副组长:xx

3.成员:xx

二、体检对象:

20xx年在我校报名的应、往届高考考生。

三、体检地点:

xx市中医院

四、体检方式:

限流体检。以班级为单位,实行错时体检,班主任负责全程组织。

五、体检项目:

眼科、内科、外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检验科、影像科等。

六、体检要求:

1.班主任负责提前通知所涉学生按时体检,检前以班级为单位分批组织进站、检中班主任及工作人员全程陪同、检后统一组织分批返校。

2.考生必须全程佩戴口罩,未经允许不得摘下;体检时不得聚集、大声喧哗,候检时保持1米以上距离;体检过程中确需取下口罩的,要提醒考生即取即戴;佩戴隐形眼镜的考生,体检当日必须更换为框架眼镜。

3.要求学生身着校服,在班主任带领下靠马路右侧步行列队前往,进站路线为学校→卧牛山公园→原市政府→东风西路→城西分院,同时注意往返交通安全。其中上午7:10从学校集中出发,下午1:50从学校集中出发。

4.班主任事先在《化验单》左上侧填写考生号后5位号码以及姓名、性别等信息,同时在现场将《化验单》和《体检表》发放到每一位学生;高文芳和文金玲老师负责现场发放抽血试管。

5.班主任全程在现场指挥,以班级为单位发放《化验单》,组织学生分男女,每10人一组,间隔1米排队,并按照《化验单》顺序在医院门前列队,同时检查考生口罩佩戴情况。

6.班主任要认真核对《体检表》上考生照片等相关考生信息(高考信息最后一次确认),将《体检表》按小号到大号顺序整理好交给“导医”,由导检员全程合理安排体检,避免高考考生聚集及接触。同时教育学生要听从工作人员安排,有序体检,禁止喧哗打闹(影响测血压、听力的检查),不要擅自离开体检现场。

7.考生要认真对待各项检查,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检,不得代检;考生在体检现场对检查结果有异议,应告知带队老师,由带队老师向体检医院反映情况,体检医院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立即复检。

8.缺检考生必须由考生本人提供说明等书面材料,经家长确认后,班主任留存,方可放弃高考体检。

9.体检结束后三天到市招办抄体检结论,并分科类整理装袋,同时及时告知学生体检结果,若对体检结果有异议,由学生本人申请,学校同意后报市招生办,由市级体检站另行安排时间复检。

10.在我校教务处报名的应往届学生,在体检现场找教务处魏勇老师领取《化验单》、《体检表》等,联系电话为xx。

七、应急预案

考生在体检进站前,发现有发热等疑似症状,应按照以下方案处理。

1.立即联系校医,将考生带入健康观察室,做好隔离防护,安抚考生情绪,告知其利弊,及时联系“120”送安医大附属xx医院就诊,同时报市教体局。

2.立即对考生接触区域内的设施设备、乘坐车辆等进行清洁、消毒,然后开窗通风至少1小时。

3.立即告知与疑似考生密切接触的教师、学生以及医护等工作人员,检查相关防护有无遗漏,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必要时做好自我隔离。

4.学校要做好后续随访工作,家校通力配合,加强考生心理健康教育。

5.该考生病愈康复后,学校根据学生申请,将向市招生办报告,另行安排时间体检。

高考防疫期间应急预案8

为保证高考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考试期间考生的健康安全,考试纪律良好,有效地处理各类突发事件,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确保高考安全有序的圆满完成,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安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考试理念,建立自我完善、持续推进的安全长效机制为目标,确保我县高考平稳有序进行。

二、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为组长,教育局局长、公安局副局长为副组长,保密局、供电部门、宣传部门、卫生部门、无线电管理部门、工商部门、食药监局、XX高级中学负责人等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高考安全工作。组长负责统一指挥,做好统筹部署和调度等一系列工作,各领导小组成员认真履行职责,各司其职,顺利完成考务任务。

组 长:XXX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XXX 县教育局局长

XXX 县公安局副局长

成 员:XXX 县保密局局长

XXX 县教育局副局长

XXX 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

XXX 县教育局招考办主任

XXX 县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

XXX 县教育局安全保卫科科长、XXX 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XXX 高级中学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教育局招考办,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三、工作重点

1、签定20xx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职能部门目标责任书

县公安局、保密局调动干警、保密工作人员全程参与试卷的接送、保管和考点的安全保卫、保密工作;县卫生局、人民医院抽调骨干医师对高考考生进行体检,严格做到不漏检、不错检;县监察局参与考风考纪监察工作;县环保局和文化局整顿、净化考点周边环境;电力公司保障稳定的电力供应;公安局派出交警保证考生赴考道路的畅通。积极开展考风考纪宣传教育,热情为考生服务。各部门要明确工作职责,落实目标责任,完善工作措施,加强沟通协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本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任务。

2、强化安全保密措施,把好试卷保密关

为加强试卷的安全保密工作,根据省州的要求及《XX省试卷保密室、答卷保密管理办法》的规定,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按要求建立了试卷保密室,设有保密柜,做到

“一有三铁四防”,即有干粉灭火器,铁门、铁窗、铁柜,防潮、防火、防虫、防盗,并按要求配备视频监控器和红外报警器。二是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规定和要求,认真选聘试卷保密员,对试卷保密员的选聘严格实行回避制度。三是在试卷运送、保管、分发的各个环节中,严格做到教育、保密、公安三方齐抓共管,确保试卷安全。

3、考风、考纪安全

考前,组织召开学校负责人安全会议,各部门也要根据会议精神再次召开安全会议责任落实到人,讲清应注意的问题,要求学校对广大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强调纪律,严禁考期间考生打架斗殴等严重违纪现象发生。服从学校的统一指挥按时作息,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均要按照规定时间,做到准确无误。

4、饮食安全

要求学校与卫生、药监局密切配合,对高考期间的饮食卫生进行严格的把关,严格按照采购、使用、烹制程序进行操作,确保饮食安全。并适当调配饭菜,增加营养。在开饭时间上,根据作息时间合理安排,保证学生按时就餐。

教育学生不买不食三无食品,不买不食色素较重的食品,特别教育考生不能喝冷饮、吃冰块、吃未洗净的水果,购买矿泉水等饮料一定要检查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确保考生饮食安全。

5、医疗卫生安全

考点为了保证考生考试安全,做好应急车辆准备工作。

考点医疗人员要准备各种应急药具、药品,对出现紧急病况的考生根据病情及时做好处理:一般情况能治疗的治疗;较严重的要进行先期处理,及时拨打120,或送到医院进行治疗。并将情况及时报告领导小组。

6、就寝安全

考期间的就寝纪律学校要严格检查和管理,学校对考生要严格按照就寝时间进行休息,学校要安排教师和学生同住。带队领导认真查房,协同考生住宿点管理员和值班教师督促考生按时就寝,遵守就寝纪律,严禁打架斗殴事件发生,每天午休、晚休睡前认真清点人数。教育考生不要用冷水洗澡,防止感冒等病发生。

7、校门卫安全

考试期间确保校园安全,不准无关人员进入校园,门卫严格检查考生和工作人员证件。高考期间考生凭准考证、工作人员工作证方可进入考点。

第三篇:动物防疫工作通知

为切实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全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任务

今春全市春季动物集中防疫时间为2月20日—4月30日,各乡镇(街道)和市级相关部门要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力争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国家强制免疫应免畜禽的集中免疫密度达100%,常年免疫密度保持在90%以上;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鸡新城疫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5%以上;有效控制狂犬病、猪II型链球菌病、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城镇犬只免疫密度达100%,农村犬只免疫密度达85%以上,犬只常年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畜禽圈舍消毒面、畜禽产地申报检疫率、生猪屠宰检疫率均达100%,确保全市无动物重大疫情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二、突出重点

(一)加强基础免疫。按照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要求,全面完成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免疫和鸡新城疫、狂犬病免疫工作。继续坚持统一疫苗、统一免疫程序、统一操作规程、统一免疫标识、统一免疫绩效评价“五统一”原则,按照免疫工作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五不漏”要求,做好疫苗调运、储备、发放工作,防止出现免疫空白和死角,做到应免尽免,确保免疫质量。建立完善免疫档案,完善畜禽产品可追溯制度,做好二维码耳标和保险专用耳标佩戴工作。

(二)加强疫情监测。一要突出重点区域。强化种畜禽养殖场、活禽交易市场、养殖密集区、候鸟栖息地等重点地区,进一步做好动物疫情监测工作,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频率,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消除疫情隐患。二要灵通监测信息。充分发挥村级动物疫情报告观察员作用,进一步完善村级动物防疫体系;严格执行疫情举报核实制度和疫情快报制度,确保动物疫情及时发现、及时按规定程序报告。三要做好应急准备。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健全应急队伍,储备应急防疫物资,增强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果断处置疫情。

(三)加强卫生监管。一要严把畜禽检疫关。认真落实动物检疫申报制度,落实专人对申报检疫的养殖场(点)进行现场检疫,做到有报必检,确保产地检疫率达100%;屠宰检疫要严格实行驻场(点)同步检疫,严格执行凭票入场制度,做到有宰必检,确保屠宰检疫率达100%。二要严把种苗引进关。严格异地引种检疫和管理,凡从省外引进种用畜禽的,必须逐级上报,经省、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审批后方能引进,防止染疫动物和疫区动物进入市内。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对运输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车辆要依法进行检查,对不具备有效检疫证明、消毒证明或物证不符的,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严堵外疫入侵。对新引进畜禽要进行隔离观察,确定无疫后方可投入交易或饲养。三要严把产品质量关。加强养殖场、屠宰场动物违禁药品监测,对养殖场、屠宰场动物抽样率须达3%以上;加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逃避检疫、抗拒检疫、无证交易以及屠宰、加工、贩卖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

(四)加强预防清毒。一要实施全面消毒。各乡镇(街道)要将消毒灭源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要督促畜禽养殖场、交易市场、定点屠宰场(点)等流通场所建立健全消毒灭源制度,完善消毒设施,全面开展畜禽养殖消毒灭源工作。二要实施集中消毒。春季动物集中防疫期间,畜牧部门要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行动,集中组织消毒灭源活动,有效阻隔疫病传播途径。三要实施无害化处理。凡发现染疫畜禽,必须依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彻底切断疫病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

三、强化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和市级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严格按照省、广安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政策的规定和要求,认真落实防治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加强动物重大疫情防治工作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制度、防疫措施落到实处。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确保防疫工作规范有序。督查办要加强对防疫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动物防疫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落实工作责任。全市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由市动物重大疫病防治指挥部负责指挥,市政府与各乡镇(街道)和市级相关部门签订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责任书,明确各乡镇(街道)和市级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各乡镇(街道)行政主要领导务必切实履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本辖区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要进一步落实防控目标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切实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同时,各乡镇(街道)和市级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

(三)加大资金投入。各乡镇(街道)、市级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要求,落实

防疫经费,切实解决免疫反应补偿、疫情监测、疫苗配套经费、应急演练等经费。畜牧部门要加大预防和处理重大动物疫情所需消毒药品、疫苗、消毒器械、设备、防护用品等防疫物资的储备,保证防疫所需。

(四)强化信息报送。各乡镇(街道)要在各村(社区)明确1名以上村级防疫员,深入调查摸底,切实抓好今年春防畜禽存栏、免疫数量统计(见附件1)

以及疫情信息收集上报工作。春防期间,免疫进展情况实行周报告制度,各乡镇(街道)要在每周四向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送春防进展情况(见附件2),严禁滥报、谎报、瞒报动物疫情,严防疫病传播蔓延。

第四篇:公司关于加强防疫期间管理的通知

关于加强防疫期间管理的通知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结合政府相关文件要求和公司实际情况,经公司研究决定制定以下防疫期间暂行管理规定,现通知如下:

一、人员进入公司管理,包括公司员工、外来施工人员、访客、货运司机等一切需进入公司南门和北门的人员。

1.1公司员工节后首次到公司上班:公司和各部门均至少会提前一天通知员工上班时间,员工接到通知当天需如实在各自部门工作群申报下列情况,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对有下列情况(以下称四种情况)的人员名单汇总报人事部。

1.1.1节日期间或近14天内你是否去过或途径重点疫区(武汉或政府适时公布的其它重点疫区,下同)?

1.1.2节日期间或近14天内你是否接触过从疫区来的人员?

1.1.3截止目前你是否有发热或咳嗽、呕吐、腹泻、浑身酸痛等不适现象?

1.1.4截止目前与你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亲朋好友、邻居是否有发热或咳嗽、腹泻、浑身酸痛等现象的人员?

员工如无上述情况,请回复“员工某某无上述情况”,员工如有上述四种情况之一的,请在回复中说明详细情况,并主动电话与部门负责人或人事部左怡联系,以便沟通了解详细情况,确定该员工是否可按时报到上班。

1.2外来施工由发包部门负责与承包人沟通,要求承包人提供施工人员花名册,对施工人员进行了解,如存在上述四种情况之一的,该施工人员不得进入公司。要求施工队对上述信息的真实性作出书面承诺。

二、节后首次进入公司的员工、外来施工人员和访客在进入公司前必须先登记相关信息,包括四种情况调查、外来人员姓名、身份证号、工作单位(某施工队)、联系电话等(见表一),并由当事人签字确认。如有四种情况之一的人员不得进入公司,门卫必须立即报告人事部和安环部。此项工作由人事部组织门卫实施,各部门和所有人员配合执行。

三、所有进入公司人员必须配合门卫测量体温,门卫负责记录体温,体温正常公司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可在门卫处领用一只口罩(每人每天限领一只),领用人需签字确认。体温超过37.3的人员禁止进入,门卫应立即报告人事部和安环部。此项工作由门卫实施,所有人员配合执行。

四、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督促下属员工(含属地范围内的外来施工人员)在班期间的防疫工作,包括:在各自劳动岗位上,非人与人接触环境,应佩戴口罩;在频繁接触人员岗位,和集中作业封闭岗位(控制室等)必须佩戴口罩。如非工作必需,人员不要聚集、不要窜岗。禁止随地吐痰,防护口罩废弃物以及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放入指定的垃圾桶内。

五、就餐管理:工作餐一律采用盒饭形式,由保安负责送至各部门和办公室,任何人不得进入餐厅用餐。

六、环境消毒:更衣室、办公室、生活垃圾堆放处、控制室、值班室、操作间、侧所等,由保安负责每天早晚消毒各一次(84消毒液1:19喷洒)。

七、上下班交通:路途较远的员工尽可能与公司员工拼车上下班,尽量避免乘做公共交通。

八、防疫工作,人人有责,希望各位员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的、自觉的投入本次防疫工作,做好个人防疫,提醒身边人员注意防疫、不参加聚会、聚餐,不到人员密集场所。

特此通知

年月日

第五篇:禁毒防疫活动通知(6.28)

董团乡、兴园办、傍罗办事处,区直各部门、驻区各单位,区属各公司:

根据《上饶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202_年全市“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禁毒防疫网络学习知识有奖答题活动的紧急通知》要求,请你们迅速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此次活动,并于6月30日前将参与人数报区党政办。

202_年6月28日

上饶市发电

发电单位

上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签批盖章

吕锡兰

等级

·明电

饶机发

上饶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202_年

全市“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禁毒防疫网络学习

知识有奖答题活动的紧急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清山风景名胜区、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禁毒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禁毒、防疫意识和抵御“两毒”侵害能力,充分运用新载体、新方法开展好禁毒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扩大提高群众的知晓面和参与度,深入推进我市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上饶市禁毒委员会和上饶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根据省禁毒委和省卫健委部署要求,在“6.26国际禁毒日”前夕,组织开展了202_年全市“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禁毒防疫网络学习知识有奖答题活动。

目前,根据省禁毒委通报,我市活动成绩排名靠后,参与人数严重不足。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充分认识当前禁毒和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发动党政干部、在校学生、人民群众参与此项活动,确保参与网络学习答题人数不得少于本地常住人口数的20%。此次答题工作完成情况将纳入各地各部门综治(平安建设)工作考核。

附件:1.关于组织开展202_年全市“健康人生·绿色无毒”

禁毒防疫网络学习知识有奖答题活动的通知

2.各县(市、区)参与活动成绩全省排名(截至6月21日)

上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_年6月23日

附件1

关于组织开展202_年全市“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禁毒防疫网络学习知识有奖答题活动的通知

各县(市、区)、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清山风景名胜区、高铁经济试验区禁毒委,市直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禁毒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禁毒防疫意识和抵御“两毒”侵害能力,进一步运用新载体、新方法开展好禁毒宣传教育活动,上饶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上饶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根据省禁毒委省卫健委《关于组织开展禁毒防疫网络学习答题活动的通知》(赣禁毒办〔202_〕30号)相关要求,决定在“6.26国际禁毒日”前夕,联合组织开展202_年全市“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禁毒防疫网络学习知识有奖答题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防控疫情、禁毒同行”,千万网民禁毒防疫学习答题活动。

二、活动时间

202_年6月1日至6月30日

三、参与对象

答题活动面向全市市民,各地按照通知要求积极发动本单位人员和群众参与答题,扩大宣传效果。

四、活动内容

将禁毒宣传与疫情防控宣传相结合,通过向社会大众广泛普及禁毒、防疫知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学习答题活动,不断增强群众“两毒”并禁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活动形式

广大群众可通过“江西禁毒”微信公众号或通过“江西卫生健康”微信公众号链接页面参与学习答题。已关注“江西禁毒”微信公众号的群众,按以下步骤进行:打开“江西禁毒”→点击“禁毒防疫”菜单→选择“禁毒防疫学习”栏目自主学习或选择“禁毒防疫答题”栏目→根据页面引导注册→点击页面“开始考试”开始答题。未关注“江西禁毒”微信公众号的群众,先关注该公众号,然后根据页面引导参与学习答题。

系统每次随机产生20道单选题,其中禁毒知识和防疫知识各10题,答题限时5分钟。每位群众可参与答题3次,系统自动选取最好成绩。

六、奖项设置

省级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奖金1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各800元;三等奖3名,奖金各500元;优秀奖258名,奖金各100元。

组委会将从答题满分的参与者中,按照答题时间长短,依次产生各类奖项获奖者。市禁毒委会办公室将进行一比一配套奖励。

七、评分标准

市禁毒办将根据各地、各单位参加活动的参与率、满分率进行评分,并纳入全市禁毒工作综治考评(完成率、满分率全市排名第一的县(市、区)得该项考评项目满分,其它县(市、区)按比例换算得分)。各地也要将此项工作纳入202_年对各禁毒委成员单位和乡镇(街道)禁毒工作综治考评。

八、有关要求

(一)各县(市、区)、经开区、三清山、高铁经济试验区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和卫生健康委员会要以本次活动为载体,多措并举、多管齐下,认真做好“两毒”并禁宣传活动。

做好与本地禁毒委成员单位和乡镇(街道)的沟通协调工作,组织开展好此次有奖答题活动。各地参与网络学习答题人数不得少于本地常住人口数的20%。

(二)请市直各单位组织好本单位人员参加疫情答题活动,并将活动开展情况报市禁毒办。

(三)请各地于7月2日前,将组织开展活动情况和工作总结报至3095731377@qq.com邮箱。

联系人:蒋宏***

(市禁毒办)

吴巍

***

(市卫健委)

上饶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

上饶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_年5月31日

附件2

202_年江西省“禁毒宣传月”网络学习答题各地参与率排名

(截至6月21日)

全省排名

常住人口

应参加人数

实际参加人数

参加率

平均分

及格率

及格人数

满分率

满分人数

信州区

444747

88949

60035

67.49%

78.16

92.42%

55484

8.09%

4854

玉山县

628611

125722

80970

64.40%

78.72

91.80%

74331

9.12%

7383

婺源县

377330

75466

36468

48.32%

80.71

93.43%

34072

12.12%

4420

铅山县

481704

96340

33513

34.79%

72.86

85.12%

28525

5.12%

1715

万年县

440041

88008

26931

30.60%

75.78

89.61%

24134

6.55%

1764

横峰县

229627

45925

14019

30.53%

73.71

87.13%

12215

4.92%

690

弋阳县

429982

85996

24371

28.34%

74.99

89.32%

21769

4.89%

1191

德兴市

336136

67227

11882

17.67%

78.77

92.22%

10958

9.30%

1105

余干县

1097230

219446

29154

13.29%

71.7

85.10%

24809

2.32%

677

三清山

21815

4120

451

10.95%

74.09

84.26%

380

5.99%

广信区

787502

157500

15168

9.63%

76.6

90.69%

13756

8.23%

1248

112

鄱阳县

1592323

318464

16842

5.29%

77.15

90.63%

15264

6.96%

1172

118

广丰区

984695

196939

7785

3.95%

80.29

94.81%

7381

11.69%

910

122

经开区

75038

14628

269

1.84%

69.31

71.75%

193

8.92%

上饶市

7926781

1585356

358506

22.61%

75.32

90.31%

323760

7.58%

27191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