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被遗忘的角落作文500字
精选被遗忘的角落作文500字三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被遗忘的角落作文500字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被遗忘的角落作文500字 篇1角落,十分狭窄;角落,十分黑暗;角落,十分寂寞;角落,十分干燥;角落,十分容易被人们遗忘。
我有一个喜好——吃香瓜子。我喜欢把香瓜子随便乱扔,看一看能被我扔到什么地方去。虽然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可我就是改不了,可就因为我的这一扔,我竟然扔出了一丛新绿。
有一天,我还是一样坐在沙发上啃瓜子,随手将一粒瓜子一扔,不曾想,被我扔到阳台上砖缝里的一个角落,我便没再留意。
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四天……
当我再看到那个角落时,它已经是另外一副模样,从角落的缝隙中竟冒出了一株小芽儿。
那株小芽儿挺挺的,傲然挺立在角落的砖缝中,我心想:在砖缝中,可是一点水分,一点阳光都没有啊,香瓜子怎么会在这种地方生长呢?我的这个发现引起了我的思考。
又过了几天,我又来到砖缝前查看,当我蹲下要想仔细观察,这时,那香瓜子的小芽儿已经死了,它垂下了脑袋。
我想通了:这一株小芽儿耐得住角落中砖缝的黑暗,没有一丝阳光的考验,不会因为角落没有水分而放弃了生长,不会因为角落的狭小而放弃了自己蓬勃向上的理想。它蓬勃向上,茁壮成长,这不是一种十分崇高的精神吗?我应该早就发现它,真不应该将它遗忘啊!
这个被我遗忘的角落,存在着一丝生机,这种强烈的生命力真是让我敬佩不已。
被遗忘的角落作文500字 篇2秋日的黄昏,纯带着一身的寂寞,走进了那片枫叶林中。踩着那些干枯,失去绿色的落叶,清脆的声音在脚底响起。纯蹲下去,慢慢拾起一枚,一颗泪珠竟无声地滴落在叶子上。
纯其实是喜欢上学的。记得第一次进学校,她就喜欢上了满脸笑容的班主任,老师那句“我不会以成绩来衡量你们”的话,让纯觉得有一种难言的幸福,有这样一个公平的老师,她不担心成绩不好的自己会不被老师喜欢,可是就在那次考试后,纯的座位却一直定格在后三排。班主任说,按考试成绩排座位,可以激励同学们奋发学习。
于是,纯开始认真了,她上课认真地听,下课认真地练,但由于基础太差,成绩总是得不到提高。座位依旧保持在原来的位置。纯发现,班主任眼睛的焦点总落在前排的尖子生身上,很少看后面。她尝试着上课偷偷跟旁边的同学讲话,搞小动作,可老师往往只瞟一眼,目光又聚集到了前方。纯的心开始有点冷了。一次,纯试着解答较难的练习题。她想了很久还是想不出来,便去找班主任,不料班主任说:"这道题你暂时放着,它对你来说确实有一点的难度。虽然老师的话语调极为平和,说话也极有分寸,可纯的心开始颤抖了。当她默默地回到座位上的时候,她看到了老师又满面笑容地给班上那些重点中学苗子讲习题的身影。
纯握着落叶的手攥得更紧了,她不知道老师为什么给了她希望,却又让她失望。纯想,或许我根本就是一片叶子,飘落地上,还要受风吹雨淋,被脚踩,直到碾成碎片。一阵风拂过,又哗哗地落下一大片残叶,纯站起来,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枯黄的树叶,她不愿再去踩踏它们残破的身躯。
夜幕中,只剩下纯那孤独的身影在秋风中摇曳……
被遗忘的角落作文500字 篇3当我得到这一株桑叶枝,一朵百合嫩芽和这棵红豆杉时,我对它们寄予重望。太阳猛烈时,把它们搬到阴暗处,刮风下雨时,把它们搬进房里,每次都给它们充足的水分。
春天到来时,它们吐出的嫩芽都被调皮的弟弟撕成了碎片。之后,它们变得昏暗无光,没有再吐出嫩芽。灰暗,毫无生机成了这个角落的'标签……
几年后的今天,无意间地瞟上一眼,天哪!这,这怎么可能呢?它们时隔两年,居然又发出了久违的嫩芽。那代表生机蓬勃的绿色在这里是那么明显,那么耀眼,那么鲜嫩。
我蹲下身子,轻轻地抚摸着那嫩芽,若有若无的微弱生命徘徊在我的指尖。我仿佛听见了它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觉得今年的春天主角不再是其他的植物,而是我的“坚芽三植组”。
果然,百合开了,一片片花瓣洁白如玉,花蕊在春光的照耀下,发出黄金般的光泽,翠绿的茎部牢牢地扎在地里。
桑叶枝,现在长得差不多有我高了,枝端的绿色异常明显。
红豆杉叶子柔软,青翠欲滴,泥土的芬芳和春天的气息完美融合在一起,似乎随处可嗅。我扫了扫灰尘,红豆杉更美了,比起另外两株植物,我把它选为今春最耀眼,最闪亮的主角。
时间仿佛回到过去,从前的一切历历在目。一个灰暗的角落,几株孤独的植物,即使有人看见,也没有人去注意它们。可谁曾想到,它们也会拥有这副朝气蓬勃的模样呢?
如今,它们以坚强的毅力,证明了一切皆有可能。那些翠绿,那顽强的生命力量,真是令人刻骨铭心。
现在,朝气、活力成了这个角落的标签。
第二篇:被遗忘的角落作文
您可以访问范文大全网()查看更多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No7初中作文
被遗忘的角落作文
sui著时间的推移,我们終于慢慢地长大了,我们也逐渐懂得,原来这個世界并不像wo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童年的那些梦啊,也终于变得粉碎,永yuan也不会回来了。越是长大,就越感觉到自己的责任變得重大。越是长大,身上的担子也变得越来越重了。童年的玩伴们也各奔東西。再也回不去了呢,我想。
但同时,在失去天真之后,我们相应地得到了充足的知識,我们一步步地找到了能让我men在这个社会中生存的基础。我们学会了许多,在十几年的磨练中我们懂得了更加珍贵的东西。我们学会了學习的方fa,这让我们在今后的sheng活中能自己加强自己。我们懂得了珍惜友谊,在反复失去朋友与交到新朋友之后,我们明白了友谊的可贵。我們还学会了合作。在经历了各种挫折之后,我们明白了,有時候只kao自己是不夠的,团结起来才是最有力的。为了能寻回童年失去的梦,我们不断地充实著自己。虽然有时孤独,有时彷徨,但我们明白,我们今后的日子是充满了希望的。我们在我們青春的日子里xue到了许多。相信我们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回首往事时毫不后悔地对自己说,我的青春没有白费。
我们仍在青春的航路上扬着帆,生活充满着希望。虽然我们目前看似失去了童年的梦,但我们能够在努力之后实现自己的梦想,更加美好的日子正等待着wo们。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他的意思,不wai乎做人做事要灵活跳脱,不能si板,在一棵树上吊死;看待一個事物,它是否完美,也要从内到外考察,内涵好,從外在看起来又高雅jing致,那就沒的頂了。但在我看来,從现实的社会意义上说,不如理解为ren的身份,人的neng耐,不neng拘泥于某个地方,要灵活变通,才能在社会上进退两难,获得成功。
我是一个女生,但也知道,这样的道理不劳他鄭重de写到书里,生活已经教育了我們。说实话,我还没决定是否真的上大學,就算这篇作文给我di分,我也不会太在意。读了大學又如何呢?!许多人大学毕业等于失业,奔波lao顿找gong作,高人一等还被人骂。前段时间,不說有人本科才200块,博士1400块吗?今天我在街头过早,香喷喷的热干面真是好吃,但你猜怎么啦,早餐档口的檔主是我的邻居阿鹃,一个读了本科的大学生。
灵huo变通才是成功之道,尤其作为一个女性。棉棉、卫慧等宣称她们是美女作家:入乎其内,故能写之之zuo家;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之美女。張维迎之流,出能出得到大學讲堂,入又能入得了资本家的盛宴,按现在的zuo人标范文大全网zhun,na是人中龙凤哪。去两年有个关于女大学生卖淫的调查报告引起沸沸扬扬,不就是取材于武汉的吗?白天是道貌岸然的女大学生,夜晚却是一次百金的妓女,你说,做个女大学生我又有多么稀罕!做人做事不能心直口快,不能内在外在的精美绝伦,不如别做的好。我妈妈教我做武汉鸭脖子,就反复叮咛务必要入味,而且外在的颜色也要求高,不能让人誤以为是某类排泄物。
社会的竞争无比激烈,给人以强凌弱的丛林感觉。何况,这骨子里還是个男权社会,性bie上的就业歧视并不少见,我是否是也要象美女作家那样,说“气得下面都湿了”呢?我们湖北人外号叫九头鳥,如果不学到眼观六路,耳聽八方的能耐,又怎么能够挣得一餐饱
饭呢?我们湖北古时候叫楚国,有句话是“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说明我们多么爱美,但为何我们湖北女人现在性格急躁,动不动就骂骂咧咧呢,我想,和现在的社会狀况一定有关。男女平等的口号喊了几十年,搞什么男女同工同酬,以致一个个变得男不男女不女,粗壮结实,不爱红装爱武装。许多变态男人居然欣賞穿zhi服的女军人,女警察,女干部,流著哈喇子说她們垂头喪气,这不是男人造的孽吗?
居里夫人说过:“男人能做到的,nǚ人也能做到。”不过她漏了下句:“女人能做到的,男人未必能做到。”我们要决定自己的道路。查泰莱夫人曾经说过:“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我們就是要做出得厅堂,入得廚房的女人,回到几十年以前的老路。而我心目中的夫君,不要求什么出将入相——那只怕忽然短命或祸事来臨—— 只要出有宝马奔驰靓车,入有别墅豪宅,就稱心满意了。而这一切,要靠我们辛勤的梳妆打扮,呵护肌肤,象水一般晶莹剔透,修习礼仪,进而儀态wan方,风情万种。这,才是钓到金龜婿的唯一途径。这些学問,da學課堂里能教给我们嗎?成功之路与其說是自己选择,毋宁说是男权社会所逼,他们居然要求我们:在家是主妇,在外是贵婦,床上是荡婦。我,我又qi得。。。
王国维讲的是詩人要怎样怎样,他不知道,诗人、诗歌在这个社会中早就不吃香了。海子听说过吧,什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就不明白,依着视觉描绘次序,面朝着大海,又如he能看到春暖花开呢,莫非是虛无缥缈?zhe诗人做的,逻輯不講究,脑子不清楚,神经搭錯線,不自杀,或杀妻,又有什么更好的下场呢?这样的男人,一副穷酸落魄模样,又有哪家的妙龄女子看的上?!而他王国维,据说是前清的遗老,“皇上啊,皇上,你去哪啦!”眼见大厦轰然倾倒,丧shi了精神家园,虽然衣食无忧,却仍然如丧家之犬,一头钻进故纸堆里,寻死觅活要寻找治国良方。他哪里zhi道,新时代已然来臨,发了霉的三坟五典里面,哪里找的出来新药方,适应新文明的新思想呢?!就是那平等思想,也是进口货。圣经中,上帝说:“子民们,你们都是兄弟姐妹!”好象要有光,就有光一样,以人为本的平等思xiang問世了。我们也有古话:“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过我们却不是为了人的平等,而是为了保律的权威不受到破坏,不给子民们犯法后逃脱惩罚以借口。
wang国维绝望了,自杀了,“在一棵树上吊死”了,這是必然的。他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和他从论诗反映出的人生態度天差地别,可叹可笑啊!王国维對一些雕虫小技如诗ge的欣赏癖好,仿佛一个冒着铜臭的权贵富翁,把玩着一个上古的鼻烟壶,或前chao宫廷贵人使用过的一樽精致夜壶。生活早已给了我们更多更深的感悟,他却在《人间词话》中絮叨,我看,這《人间词话》可以扔到垃圾桶了。王国维可以休矣。
最后說一句:老师,你就看着给個分数吧,只要你出则dui得起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入则经受得了良心深处的拷问,你随便给。不然也心甘情愿,就算我在任何一條街上咒骂,也不能损你一根毫毛
您可以访问范文大全网()查看更多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第三篇:被遗忘的角落
“被遗忘的角落”――中等生的心理探究华茂外国语学校初中部程建杰在跨入二十一世纪之时,中国就已开始大力提倡学生减负,到最近一两年更是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实施新课程改革,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教育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种变革就是要把当前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或者说是“数字”教育)全面地转变成为素质教育,让教育真正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作为教学工作者,更是作为班主任,我理所应当地要融入到当前教改的大潮,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使自己的工作面向全体学生,立足每位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过程中,愉快地主动地接受各方面的培养,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为以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尽管有这种新的理念作为我工作的指导思想,并积极的想付之于行动,但在一年多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却遇到了巨大的阻力,并收益甚少,偏离了原先的初衷――面向全体学生.在陷入深思的过程中,我始终在考虑这么一个问题:一年多下来,为什么我接触最多的总是班级的优秀生和后进生?为什么偏偏把中等生压根儿遗忘在角落里了?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反思、观察和研究分析之后,问题的答案趋向明晰,总体上两个方面:
如果单从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点来说,中等生无疑是学校、家长和老师最需要关注的群体,重视、研究和解决中等生的心理问题已迫在眉睫。这应当成为学校、家长、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共识。
一、探究中等生心理问题形成的源头。“中等生”与“尖子生”、“后进生”三种概念都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它们是教师们以“分数高低”和“纪律好坏”为尺度,人为地划定的。这种评价尺度在教育活动中经常反复使用,已经固化为一种社会尺度,反过来又对教育活动产生影响和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由于“中等生”的成绩的中等,使教师给与的关注少,师生之间缺乏沟通,而长期如此,必然给“中等生”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二、对中等生典型心理问题的分析。在关注中等生心理问题的过程中,我发现在中等生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以下一些典型的心理问题,下面逐一作简要的分析说明:
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自己的品质、智力、能力等感到怀疑并做出过低评价所产生的心理感受。这是与正常人的自尊心相对立的一种病态心理。作为班主任往往注意到了后进生中存在的自卑心理,但对中等生中存在的自卑心理,则认识不足,关注不够。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中等生的自卑心理同样比较严重。其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智能、性格缺陷等方面的内因,也有来自家庭、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外因。我班有一女生,学习上刻苦用功,但由于学习基础、方法、能力和先天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往往使得她的学习效果欠佳,学习成绩不能如愿,甚至倒退,最终使她彻底丧失了信心,把一切失败的根源都归结为一个字:笨。从而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还有一点必须一提:中等生由于长期处于“中等地位”,是班主任眼中的乖乖儿,容易被班主任老师忽视,缺乏老师应有的关心、爱护、教育和培养,使中等生感到受到了老师的冷落,感到自己是班中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一员,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这必须引起每位班主任的警惕。
2、压抑心理
压抑心理是中学生较常见的一种心理失调症,是中学生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处于压抑情绪下的中学生,经常生活在焦虑的心境中。在学习上,他们经常精力不集中,情绪低落,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和成功的愿望,但因他们对挫折的忍耐力差,经不起失败的打击,常常因考试的失败而感到痛苦和恐惧。事实上,中等生
产生压抑心理的概率和对自身造成的危害程度都要高于优生和和后进生,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是中等生。相对于后进生,他们有更大的学业和精神压力,更多的劳动付出。相对于优生,他们又智力平平,学习基础、能力等又逊色不少。因此,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容易产生失败感,产生自我无能感,经常陷入自轻自贱的压抑情绪中。
3、封闭心理
封闭心理主要是指内在的心理活动不轻易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它表现为学生沉默寡言,不想表露内心活动。他们不愿和老师接近,极少到办公室提出问题或主动与老师谈话,不愿去关心身边的事情,总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这种封闭心理往往严重影响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正常交流,造成彼此之间的心理隔膜,往往使学生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同时由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挫折、痛苦、烦恼等,不愿向人倾诉,由此引起的不良情绪不能及时得到排除,日积月累就易引发其它的心理问题。我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封闭心理表现特别明显的又是中等生。中等的位置、自卑压抑的心理,有时又是内向的性格,他们的心理问题就更具有隐蔽性,不易被人发现。
4、矛盾心理
由于教师长期缺乏对其关注,中等生这些消极心理长久循环下去,会使他们在了解情况、判断问题、形成见解时,出现偏颇,所遇问题不但解决不了,反而会把事情越弄越复杂,使他们陷入一种更加不愉快的心境之中,性格更加内向,过于敏感,甚至紧张、不自然、胆怯。但是一部分人有追求和向往,有较强的自尊心,做事很认真,很自觉,甚至循规蹈矩,他们不调皮,不捣蛋,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中等生在心理特征上的这种优点和缺点,造成他们自相矛盾的心理,在学校生活中的主要表现有:他们往往对自己的理想、抱负要求过高,但因其身心发展、性格特点,会使他们的现实与理想产生距离。如在回答教师问题时,希望口齿清楚地把问题答好,但又战战兢兢、目光游移不安、结结巴巴,盼望老师尽快让其坐下。希望自己豁达乐观,却时不时要为一时的小事而生闷气。课间休息或课外活动时,想参与进来,却又担心别人嘲笑。这种心理易导致自悲、害怕,由退缩失望最终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
以上几种心理问题基本反映了班级内的中等生心理状况。如何改变他们的现状,使他们真正站立起来,走出被遗忘的角落,也和其他学生一样成为老师关注的对象,成为新时代受教育的主人,又一不可回避的新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也摆在了在这样一个新的教育背景下生存的象我这样资力尚浅的班主任面前。在我将要去实践,作出各种尝试之前,我认真地思考了此类问题的解决策略,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第一:从提高自身的素质开始。主要表现在:1)、在教育教学中决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能因为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放弃或损害了一部分学生应该得到的权利。只有本着面向所有学生,充分发挥每一为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才有生机。
2)、要疏导学生心理问题,必须先让自己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心理学素养。只有懂得教育教学心理学知识,才能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学生的言行,才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和教育。
第二:多一点爱心给中等生,将爱的阳光照亮被遗忘的角落。因为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了优生和后进生上而使中等生受到了旁落,这是教育上的失误。班主任应树立人人都是教育对象、人人都是关心对象的教育思想,对那些默默无闻的中等生同样要给以足够的关注,不仅在学习上提出希望和要求,也要在思想上和生活上进行关心,多与他们接触、多与他们谈心交流,多去听取他们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时班主任不经意的一个笑脸、一句赞语、一声问侯都有可能给自感被忽视的中等生带来巨大的情感冲击,甚至给他们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并转化为前进的内在动力。
第三:应有意识地增强中等生在学习上的成功体验,这是促进其树立自信的关键一步。自卑心理的存在是建立自信的很大屏障,而自卑心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习成绩,如何提高学习上的竞争力,成为改变中等生现状的重要一环。我认为从两点出发:
1)教学方法和策略向中等生倾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着眼点放在中等生身上,力求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他们的接受能力相适应。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如果偏向先进生,则中等生不能适应,后进生更感茫然;如果偏向后进生,则中等生感到学有余力,先进生觉得索然乏味。因此,向中等生这一“主体”倾斜,把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定位在中等生的发展区,会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这样,既有利于面向学生的大多数,又可以使“两头”缩短适应性上的差距。2)设法在学习上给予帮助。既要对中等生有热切的期望、热情的鼓励,促其产生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积极情绪,又要帮助中等生具体分析成败得失的原因,找到如何改进提高的途径和方法。针对中等生的不同情况,要提出不同的要求。
总之,在这样一种策略和帮助引导下,中等生的学习成绩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其不良心理状态也能得到适度的调整。
第四: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提供自我表现的空间。我认为在教育中等生的过程中,应积极为中等生创造机会,帮助他们获得各种成功的体验,这是促使中等生向先进生转化的较好的方法。我不仅应以积极的态度,为他们创造机会,更快地促进中等生的个性健康发展,而且要对中等生进行成功教育,让他们打破对“成功”的神秘感。要让中等生明白,圆满地达到既定的目标就是成功。比如,能较好地回答一个问题,能顺利地参加一项活动,敢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等等。同时,大力开展“表现”教育。成功和“表现”是互相联系的。有机会“表现”,才有机会获得成功。我要善于创造条件,针对中等生也爱“表现”的天性,给他们提供“表现”的舞台,使之在“表现”中增强兴趣,优化个性,树立自尊心,增强自豪感,逐步跻身于先进生的先列。比如我可以在班集体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展示活动,如硬笔书法展览、英文书写展示、个人风采小制作、美术作品展示、劳技编织成果展等等,也可以每周安排一节课来组织一些带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如学习竞赛、体育技能竞赛、小知识竞赛、热点分析等,提供不同的环境让学生展示自己。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兴趣,在学生的热情参与和感召下,胆怯的学生也经常参与到活动中来。对某些信心不足的学生,可以提前让他们做准备。在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成功的表现自己,创造成功的记录,逐步建立信心。以上几点毕竟还只是思考,我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要多读书,多学习,勤思考,善观察,重实践。教师要做有心人,给予中等生热情的关注,努力理解他们的思想,提供他们锻炼的机会,就会树立起自信心,使他们积极健康的发展。
第四篇:被遗忘的角落
被遗忘的角落
黄河长江,中国人的母亲河,她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华夏子孙,也孕育了千年的华夏文明.凡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谁会不知道黄河长江呢?谁会不知道他们发源于唐古拉山与巴彦克拉山呢?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两座山在青海境内呢?近几年由于环湖赛的举办,青海湖也闻名于世,青海湖成为很多人心中的一个梦,碧水蓝天成了环湖赛的背景颜色.可是又有谁知道它位于青海呢?近年掀起的一股探究藏文化的热潮,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是去西藏感受藏文化,可是又有几人知道青海大约100万的藏族也有悠久的历史呢?2010年的玉树地震震惊全国,全国人民也知道了在中国西北有个地方叫玉树,可谁又有几个人知道玉树仅仅是青海的一个县呢?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说出来让青海人太心酸了,中国13亿人们也似乎将这个西北角落给遗忘了。可是遗忘并不代表不存在,青海正为自己铸造辉煌。
三江源头地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天然湿地分布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青海境内,这三条大河的源头相距很近。万里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的主峰各拉丹东南侧的大冰川,绵亘几十里的冰塔林,犹如座座水晶峰峦,千姿百态,景色绮丽。滚滚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河谷和约古宗列盆地,源头湖泊、小溪星罗棋布,水草丰美,甚为壮观。澜沧江源出于唐古拉山北麓的群果扎西滩。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通天河畔,通天河,古称“牦牛河”,流贯玉树草原,长1000千米,因辑入《西游记》而名闻天下。通天河渡口是“唐蕃古道”上的一个重要渡口,河中乱石穿空,水流湍急,惊涛拍岸,涛声震耳。现在古渡口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通天河大桥南岸,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名“晒经石”,石旁古柏群上挂满经幡。传为当年唐僧师徒取经归来,渡通天河时,因负老龟嘱托,被掀翻落水。唐僧师徒上岸后,在此石上晾晒被水浸湿的经卷,虽是神话传说,然石上字痕犹存,清晰可辨,为玉树州一靓丽的旅游景观。
说起青海湖,自然要从一个传说谈起。传说一千多年前,远嫁吐蕃王的文成公主,通过日月宝镜见到朝思暮想的家乡时泪如泉涌。突然间公主想起了自己的使命,便将手中的宝镜挥手一扔,在落地一刹那闪出一道金光,继而变成了青海湖。而现在,它成为了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虽然这是个传说,但是青海湖的美丽并不是个传说。青海湖的四季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节,青海湖畔山青水秀,辽阔起伏的草原就像是铺上一层厚厚的绿色绒毯,数不尽的牛、羊、马犹如五彩斑驳的珍珠洒满草原,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而寒冷的冬季到来时,青海湖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像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终日放射着夺目的光辉。当你坐在湖边无止境的遐想时,身边缓缓经过的藏民或手持转经筒或三步一拜,轻声的诵读着藏语的佛音,面对如此辽阔的美景,让人顿时心旷神怡。青海湖似一片圣洁的天堂,置身其中你好像就会抛开一切世俗,一切烦恼。他就像佛祖,轻轻地招手,为世人指点迷津,在暮鼓晨钟下呼吸千年。
独特的生存环境、宗教信仰、自然禁忌造就了高原藏族灿烂而神秘的传统文化,玉树是青海省藏族文化保存最完整也是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等方面无不体现出人与自然环境的一种和谐互惠的关系。
玉树素有“法会之乡、江河之源、歌舞之地”的美誉。这里的盛夏,是令人陶醉的黄金时节,洒脱飘逸的歌舞、美仑美奂的服饰、帐篷城的异彩、赛马节的盛况,无不展示了康巴藏区的迷人风彩和独特魅力。
玛尼文化 是指以玉树地区的玛尼石城和文成公主进藏遗留的传说、建筑及习俗集结而成的历史文化遗产。信佛藏民在一块块白石头上刻写《六字真言经》和《大藏经》,还有各种佛像和吉祥图案,并饰以五彩,成为玛尼石刻。早在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玉树地区就有了汉、藏、梵三种文字的石刻,这些六字真言最早的石刻,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虔诚的教徒们认为,念一遍六字真言就相当于念了一卷经,反复不断,便能消除罪孽,来世美好。除了口念外,藏民们还把这真言凿刻在石头上,堆起或送到玛尼堆,就算圆满了一件功德。”人们往玛尼堆上添加石子,并神圣地用额头碰它,口中默诵祈祷词。天长地久,一座座玛尼堆拔地而起,愈垒愈高。每颗石子都凝结信徒们发自内心的祈愿。玛尼石的产生,使这些自然的石头开始形象化。它是信徒们刻在石头上的追求、理想、感情和希望。
第五篇:被遗忘的角落
被遗忘的角落
何显荭
只要谁提到班里的差生,十个老师九个头疼。为什么呢?不仅扯班上的平均分不说,而且还破坏班上纪律。有几个差生“名声”是好的,好事没有他,坏事准有他。连带着班主任隔三岔五地进出校长办公室和政教处挨训。所以,大多数的老师总是摇着头说:烂泥扶不上墙,随他去吧!只要上课不捣蛋、不添乱子,就烧高香了。“双差生”这种提法本身就不够科学,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一颗受伤的心是很敏感、很脆弱的,需要我们老师、家长倍加呵护。
一、用正确的眼光看待差生。有的老师戴着有色眼镜去对待他们,总是说:瞧他那笨头笨脑的,就是个没出息的样,只要不添什么乱子就行了。这些都是消极的态度。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去肯定、相信每一位学生。只要我们相信他会变成一位好学生,那么他就一定会成为一位好学生。初中阶段是从儿童过渡到成年的阶段,是一个特殊的阶段,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独立思维能力,希望能够像成年人一样去生活,不再有小孩的约束,他们希望老师、家长能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去尊重他们。在这阶段就会出现一些老师和家长认为的叛逆行为,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去正确的对待他们。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因为人之初是性本空的。
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表扬“差生”。荣誉是人的自尊心的需要,恰当而又适当地给后进生以表扬和鼓励,能够帮助他们克服自卑
心理,激发荣誉感和进取心。在平时,我们要多找后进生的“闪光点”,后进生并不是一切都坏的,他们身上也有“闪光点”。有的虽然纪律观念淡薄,但能积极劳动,不怕苦,不怕脏,带头完成任务;有的对班集体不够关心,但常常能够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有的文化基础较差,但学习态度比较认真……我们对差生凡有积极行为和进步表现的,都给予表扬和鼓励,来激励后进学生的进步。
老师们不应该一味地去否定每一位学生,哪怕是十恶不赦的人,他们身上也会有一处闪光点,所以老师们应该留心去观察每一位差生,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与长处。比如说:有的擅长体育,有的擅长音乐,有的擅长绘画,有的非常有爱心等等。然后去帮助他们发挥出来,表现出来。
三、把严厉的批评换成关爱和理解。尊重“差生”。受人尊重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教师对学生尊重,能使学生产生满足,愉快的心理体验。我们应公正、平等地对待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听取他们的意见,从而对他们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对后进生要多几分尊重、多几分理解。在班级管理中常找后进生谈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和要求,特别是在处理班上重大事情(如确定班干部人选、评优等)时,都应事先征求后进生的意见和看法,只要是合理的,我们都应认真采纳,及时改进工作。这样,后进生就会逐渐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改变自甘落后的思想,从而产生一种积极进取的动力,真正使阻力变成了动力。表面上他们对什么都无所谓的态度,其实他们对什么都是有所谓的。不信你试一下:如果是旁边的一位同学主动和他讲话,如果你只是一
味地去批评差生,那么他会很不服气,说不定当场就和你闹翻,让你在全班同学面前很难堪。为什么平日不管你怎样批评他,他都是用一副不屑的眼神和破罐子破摔的样子呢?因为他知道在老师的眼中不管他做什么、怎么做,反正都是烂泥扶不上墙的坏学生。所以我们应该把批评换成关爱和理解,让他们也感受到老师的爱,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四、恩威并施,奖惩分明。要留心观察他们的一丁点的进步,哪怕是很不起眼的一件小事,也许对别人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他们来说可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上课讲话的频率小了,不交作业的次数少了,最近没打架了等等。老师对他们的进步都应该进行鼓励和表扬,这会使他信心倍增,他会觉得有人在爱他、关心他了,如果不学好,就会对不起老师,对不起关心自己的人。然而对他们做错事也不能置之不理,要换种方式去“处罚”他,比如:让他负责一星期喊同学按时睡觉、起床的口令,或是负责监督打扫卫生。这种“惩罚”对他们来说是很容易接受的,因为他可以从中享受到领导者的感觉,这会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既然学生在个体上有差异,那么在学习成绩的差异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事了。作为教师,首先要承认这样的差异,尊重这样的差异,尽可能因人而异,因才施教。教学评估也要改变唯分数论的方式,更多地爱护后进生的自尊心、培养后进生的自爱心、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觉到学校是一个快乐的地方,老师是一群可以信赖的朋友,相信我们的“差生”会越来越少,转差工作也会更容易一些。我们应
该记住这些话:没有谁愿意做一个坏人,要相信谁不喜欢鲜花和奖杯呢?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去品味,你就会发现身边的每一位学生都是姣姣者,都是国家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