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热爱劳动的作文
热爱劳动的作文四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热爱劳动的作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爱劳动的作文 篇1今天轮到我打扫卫生,下午放学后我和姥姥一起打扫卫生,我主要负责擦黑板,擦讲台,摆桌子,浇花。
干完后,我气喘嘘嘘,但是看看干净整齐的教室,心里就美滋滋的,心里想这是我的劳动成果,一定要好好保护。
所以我呼吁每个小朋友,都要好好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不能乱扔垃圾,让我们一起保护我们的环境吧!
热爱劳动的作文 篇2“五一”节迈着轻快的步子悄悄来到,又是我们家大扫除的日子了。
这次,妈妈也要参加劳动了,妈妈把扫地、拖地的任务交给了芭比,自己吧桌子、柜子、书架和房间整理干净,却没交给我任务,我很生气,因为我已经长大了,会干活了。正当我在一旁生闷气的时候,只听爸爸在大声喊:“不行了,我太累了,谁来帮帮我呀!”我马上冲过去,夺过爸爸手里的拖把,拖起地来。我拖得很起劲,很卖力,不一会儿,地就变得干干净净。
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们不约而同地笑了。
热爱劳动的作文 篇3今天周五,正好是“三八”妇女节,班主任老师在下午放学之前给我们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家庭作业,那就是回家帮助妈妈做家务,好好地孝敬她。
回到家,我立刻放下书包,开开心心地去找事做。正好看见妈妈在做饭,我凑过去说:“妈妈,今天是妇女节,祝您节日快乐!您辛苦了,让我来帮你做家务吧?”妈妈微笑着说:“宝儿真乖,还是去玩会吧,等着吃饭就行!”被妈妈拒绝之后,我心里有点失落。
接着我只好来到客厅,看看有什么其他的事做。我发现茶几上乱糟糟的,客厅的地面脏兮兮的,就想着那就打扫客厅吧。于是我学着妈妈以前打扫的样先是把茶几上的杂物清理了一遍,重新摆放整齐,然后用拖把将地面拖了起来,正干得起劲时,妈妈端着菜出来了,看着我额头上的汗和地面上的水,又开心又好气地说“宝儿,你为妈妈分担家务真是太棒了,可是拖把的水要拧干一点儿才能拖地,不然地面太湿很容易摔跤的”。我摸着头很不好意思地说“妈妈,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妈妈连忙安慰我说:“宝儿,没关系,有孝心就是最好的,妈妈已经非常开心啦!谢谢你送的节日礼物!”说完,妈妈把我抱在怀里,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吻。
有了这次的家务经历,让我深深地理解到妈妈的辛苦。以后我一定好好学做家务,帮妈妈分多担一些,多尽孝心,做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热爱劳动的作文 篇4星期五那天,本该值日---打扫卫生的同学却都逃之夭夭,溜得一个不剩。这不禁让我感到十分纳闷?就是打扫一下教师的卫生嘛,有这么难吗?难道劳动就这么丢脸吗?
人人都知道“劳动最光荣。”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精神财富的桥梁。劳动伴随着人们每时每刻。劳动,对于个人来说,可以很好地锻炼我们的体质,提高我们文明劳动的'意识,丰富、充实我们的生活;对于班级、学校来说,可以很好的美化环境,使同学们置身于一个整洁与舒适的学习环境当中;而对于社会这样的大家庭来说,劳动会使它不断地进步与发展,使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欣欣向荣。这一切的一切都来之于辛勤劳动的结果。
你看:无论是在酷暑,还是在严冬,环卫工人们为了人们能有一个舒心、安宁的学习工作环境,他们都不辞辛苦、默默无私的奉献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一番不平凡的业绩。而教书育人的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用他们那丰富的知识和那双勤劳的双手为我们打开了知识大门,培育了一代有一代的有用之才。
辛勤的劳动能使我们拥有美好的未来,更能打造出一个灿烂无比的人生!
第二篇:热爱劳动的作文
热爱劳动的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热爱劳动的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爱劳动的作文1老舍先生常说:;没有劳动,你甚至不能养一朵花。这不是真的吗;事实上,目前世界上还有什么不是由劳动创造的呢?劳动创造了我们的生活和美丽的家园。有了它,我们什么都有了。
我是一个生活在特权环境中的人,从不努力工作。但从那以后,我开始终身工作。
那是一个炎热的中午,烈日像一个巨大的火球一样炙烤着大地。人们躲在室内享受空调的凉爽。偶尔,几个行人抵挡不住炎热,来到树下乘凉。像往常一样,我在吃冰棒,打开电扇,悠闲地享受着舒适。但我还是觉得有点热,所以我跑到窗前寻找一丝凉意。不经意间,几个数字进入了我的眼睛。他们戴着草帽,穿着短衣服和短裤,在田里干活。我看到他们不时停下来,有时擦脸上的汗水,有时用手抖粘在背上的衣服。尽管他们汗流浃背,但他们没有屈服于无情的阳光,仍然坚持工作的进展。我心想:他们怎么能忍受这么热的天气?想象一下前天,我妈妈让我把鞋子拿到外面晾干。我一出门,就被一股热气赶了回来。但此时,看着眼前的那些强壮的身影,我不禁感到一阵脸红,一种钦佩的感觉,突然间我觉得他们是那么的庄严和伟大。他们在为自己的生活而工作,但我通常从不注意他们辛勤工作的成果,也从未意识到他们耕种食物的痛苦和疲劳。看着他们,我觉得自己太小了。在模糊的视野中,他们的身影逐渐展开
是的,劳动是生命的源泉,劳动是生命的使者,劳动是生命的灯塔。幸福生活从何而来,靠劳动创造;生活的乐趣从何而来,靠劳动创造!让我们都成为热爱劳动的人!
热爱劳动的作文2“人是为工作而生的,勤劳并不稀缺。”;劳动不仅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我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心情了,打扫球场;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然而,这种传统的缺失开始逐渐消失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不懂劳动,不愿意工作,有些学生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们忙着学习!有些人说,劳动会占用太多时间;我们的技术进步如此之快,为什么我们还要继续前进?将来把智能机器直接交给这些工人不是很好吗;劳动既辛苦又累。你为什么要工作?你为什么不付钱让别人在将来做呢此外,我们周围有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我认为如果你不工作,你的身体就会缺乏劳动,你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学生们年轻时就开始学习了吗?如果你不工作,就学习、上课和做作业。无论你长大后学习多么好,你也将是一个“啃老族”和一个“大婴儿”。不工作、不工作、不能照顾自己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意义。是的,什么意思?只有劳动才能使自己快乐!
如果你不想工作,请想想一位勤奋的老师!如果老师不努力,不教我们知识,我们的祖国怎么能发扬光大呢?如果你不想工作,请想想那些辛勤工作的环卫工人!如果环卫工人不工作,不打扫我们居住的地方,我们的地方怎么会干净呢?如果你不想工作,请想想勤劳的交警!如果交警不勤勉,不遵守交通纪律,我们的生活怎么会安全呢?如果你不想工作,请想想那些辛勤工作的农民!如果农民不努力工作,不种植粮食,我们就没有粮食,那么,劳动是多么重要。只有劳动才能使生活有意义,只有劳动才能使生活发光。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我喜欢劳动,因为劳动能使我健康快乐!
第三篇: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作文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作文] 高尔基说:“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作文。”我读了《知荣明耻从我做起》这本书后对这句话的感受更深了。在“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一部分中有这样一篇文章——《毛泽东的责任田》,毛泽东作为一位工作十分繁重的主席,在战士们开荒种地时还非划出一块地作为自己的责任田。毛主席忙里偷闲种上了黄瓜、辣椒、西红柿。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夏天到了毛主度田里西红柿结得又红又大,辣椒长得又尖又长,黄瓜沉甸甸地低垂着头,真是叫人喜欢。毛主席开荒种田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延河两岸,军民大生产的劲头更足了,毛主席更高兴了。毛主席这么高级的领导还要种自己的责任田,并从劳动中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我们小学生平时很轻松,更应该积极参加劳动实践,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帮父母做些家务,小学生作文《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作文》。养成每天坚持洗碗筷;每天坚持自己叠被子;每天坚持自己整理房间的好习惯。如果再能帮妈妈洗洗菜、捶捶背、晾晾衣,那我们会感到更大的幸福和快乐!
我们班里同学都能积级参加学校劳动,从不退缩。有一次,学校要检查卫生,老师要留下几个人打扫卫生,同学们争先恐后,都高高地举起手大声叫着:“老师,我——,老师,我——”谁也怕老师叫不到,最后没被留下的同学很不高兴。他们已感受到了自己参加劳动的快乐!谁不想参加劳动呢?
劳动锻炼了我们各方面的能力,劳动充实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以后要更加热爱劳动!
第四篇:热爱劳动
热
爱
劳
动
———— 激发劳动兴趣,培养劳动习惯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用手和脑”这是我小时候学习的一篇课文,也是现在一年级学生要背诵的课文。从我小时候到现在,足有二十多年了,这篇文章还保留在小学课本里,可以看出这道理的重要性。这篇文章用最简单的语言道出了最深刻的道理,而这个道理却又太容易被现代人所遗忘,这就是:从小要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
在小学教育大纲里也明确规定,要对孩子进行五育:德、智、体、美、劳。可以看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一、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热爱劳动
如果一个人能在一种劳动中显示自己,他就不会变成对什么都不关心的人,他也就会在其他的活动领域(包括学习的领域)中找到克服困难的力量和志向。
如果一个人没有在劳动中表现出自己,没有体验到自身的尊严感,那么我们就会成为无能为力的教育者,我们的话、我们的教导和劝告都不会被孩子的心所接受。只有依靠每一个孩子在劳动中表现出自己,我们才有可能维持和保护住持久的学习愿望。
1.劳动培养孩子勤劳的好品质
可以说人的一生是劳动的一生,无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都是劳动,一个人从刚出生后,父母就教他干这干那,长大后干工作更是劳动,可见培养勤劳的好品质是多么重要!而勤劳的好品质从哪儿来,就从劳动中来。只有多劳动,才能锻炼孩子勤劳的好品质。
在生活中,如果儿童单纯消费,如果他的一切要求都与劳动无关地得到满足,那么他就会逐渐地变成好吃懒做的人。
2.劳动是进行品德教育的基础
现在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非常难,有时候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明白了这个道理,也知道生活中应该如何去做,可在实际生活中,他还是我行我素,照样不改。什么原因呢?很大一部分是没有对他进行很好的劳动教育,他体会不到劳动的辛苦,体会不到道德教育的深刻含义。比如:你教育孩子要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孩子也明白这个道理,可他在生活中还是照样扔垃圾,什么原因呢?一方面他没有体会到环卫工人的辛苦,另一方面他还没有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怎样办呢?多让他去劳动,多让他去打扫卫生。
现代的孩子独生子女多,各种诱惑多,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难,我想劳动教育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缺。多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和艰辛,反过来,家长用劳动来教育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的辛苦等,正是对孩子进行德育的有效方式。
孩子在劳动中表现自己,理解了生活的意义,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才能,为自己的人的尊严而自豪,从而更加珍惜幸福的生活。
3.劳动培养孩子的孝心
百善孝为先。咱们都想教育孩子成长为关心人、体贴人、待人诚恳、对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抱善良态度的人,让他们把父母当成世界上最亲爱的人,那就必须使他们把全部生活建立在劳动的基础上,而且最主要的是,要用高尚的思想和动机去激励这种劳动。
比如:你从小教育孩子为父母打扫卫生、端茶、倒水,为父母拿东西,为父母洗脚等。还可以让孩子在一个有意义的隆重的节日栽一棵果树,献给母亲、祖母、祖父、父亲,然后由孩子负责照料这些树。当果树结果的时候,孩子把第一批水果奉献给长辈。让它成为一条传统,它能帮助孩子树立对劳动的崇拜,对老人的孝敬。
4.劳动促进智力的发展。
儿童的智慧表现在他的手指尖上。劳动不仅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还是一种智力发展,是一种思维和言语的素养。
例如,让孩子栽培一棵果树,在这个栽培过程中他不断地做出新的“发现”,一些新的思想激励着他,他把这些思想说出来写出来;词成为他表达出来的手段和工具,词进入他的积极词汇的储备,使他的情感和思维得到磨练。
在手工劳动课上,在课外小组里,孩子们就学习用纸剪出或者用木料雕出精细的图画。谁学会了使用雕刻刀,能写出漂亮的字,他就会对稍有一点点偏差的地方都很敏感,不能容忍马虎了事的作业。这种敏锐的感觉会迁移到思维上去,手能教给思维以精确性、工整性和明确性。
5.劳动促进学习
现代教育证明:那些双手灵巧的儿童,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够形成聪敏的、好钻研的智慧,使人变得心灵手巧,人心灵手巧了,还愁学习不好吗?
记得我小的时候,家里太穷,根本就没想到什么时候在家里板板正正地学习。那时候在村里上学,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爸妈就告诉我,下午放学后,到田野里的哪块地里去干什么活,或者下午放学后牵着牛去放牛,再不就是拿着筐,割一筐草,准备晚上给牛吃;还有就是推着车子,到地里去推地瓜等等。下午放学后就不早了,得赶紧去干,所以那时候下午放学后根本就没写过家庭作业,写家庭作业要等到晚上,吃完饭后,点着煤油灯,在灯下写作业。作业多的时候,得写到十一二点。
到了周末的时候也很少能在家里板板正正地写作业,父母也总是给安排下各种活。那时候田地多,每人平均分二三亩地,一家五口人,就得分十几亩地,父母干不过来,就指使孩子帮着干,即使到了冬天也不能闲着,要到田野里去搂草,所以一年四季总是有干不完的活。记得在放牛的时候,我就一边放牛,一边拿着英语背诵英语,最后牛吃饱了,我也背会了英语。到了晚上,也有活,就是要铡草(就像《铡美案》里用的那种铡,现在一般没有了),那时候总是父亲给顺草,我给铡草,我总是一边铡草,一边背诵英语(我将英语单词和短语用汉字写下来,让弟弟给我说汉语,我背诵英语)。夏天的晚上,蚊子太多,我就在床上的蚊帐里背英语。
可就是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也没想到什么时候不完成作业,让老师批评过。居然还学得不错,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最后我总结了一下我小时候的劳动与学习,那就是劳动干了很多,学习也学得很好,从劳动中我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下决心好好学习;从劳动中我体会到学习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劳动促进了我的学习,也许没有那么多的劳动,我根本不会学习那么努力,那么好。
6.二、参加哪些劳动
1.家务劳动
孩子在家里,不要让他闲着,除了学习,你就多安排他参加家务劳动。如抹门窗、擦玻璃、抹家具、扫地、拖地。同时要培养孩子炒菜做饭,如炒各种菜、蒸馒头、烙饼、包饺子、洗菜、涮碗、饭后收拾餐具等。
2.手工
用积木搭造各种形状,如房子、小船等。用纸叠各种东西,如纸飞机、四角,用剪刀剪各种图案和图形,如小鸟、圆形,2 用泥巴捏各种实物,如小狗、小猫等。
用雕刻刀雕刻各种实物,如我小时候用地瓜来雕刻各种形状,如小鸟、圆形、机枪、方块等。
3.饲养动物
可以让孩子饲养一些有趣的小动物,比如小鸟、小狗、小猫、金鱼等,借此培养孩子对生命的呵护、观察,培养孩子的爱心,同时教育孩子观察这些小动物,写观察日记,提高写作能力,激发写作兴趣。
4.栽种植物
可以指导孩子栽培一此植物,如各种花、草、树等,教育孩子学会观察生命的历程,呵护生命的成长,为植物的正常生长创造环境,并学会管理这种环境。
5.管理菜园
如果有条件,可以给孩子一小块菜园,让孩子从小学会种植,学会管理,我想这是最适合教育孩子的方式了。
6.农业劳动
农业劳动是最能启迪智慧的劳动。我们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参加各种农业劳动。如春天的时候,可以指导孩子翻土、施肥、种花生、揠地瓜、种玉米等,夏天指导孩子锄草、灭虫等,秋天指导孩子拔花生、掰玉米等进行收获。
7.电子类
如家里安装电闸、电灯、开关、插座,查找有故障的电路,电视机的修理、收音机的修理、洗衣机的修理等,当然,电器的修理需要一定的年龄,需要由大人的监护,安全第一。
8.设计装配各种机械和仪器模型。
有些家长看到新买的玩具等被孩子拆乱了,就大声喝斥孩子,其实不然。说不上这正是孩子的研究兴趣,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你尽管让孩子拆装。孩子在拆装的过程中就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兴趣。
小时候看过一本《鲁班学艺》的故事书:讲的是鲁班到终南山去学艺,他翻过99座山,趟过99条河,终于来到终南山,找到了师傅。师傅把他领到一间装满了乱七八糟木具的屋子,里面什么桌子、凳子、椅子、橱柜都有,师傅说:“你把这些东西先拆开,再安装上,全部拆装十次,鲁班整整用了三年时间才干完。师傅又把他领到一棵大树前,让他砍倒大树,再把木头削成什么样、什么尺寸的木条,就这样鲁班在师傅这里终于练成一手木工绝活,成为木匠的祖师。
这个故事就充分说明了培养孩子拆装物品就是一种学习,就是一种劳动。就是一种兴趣的培养。
9.三、怎样培养孩子热爱劳动
1.教给孩子劳动的理念
要培养孩子热爱劳动,首先要教给孩子以下的劳动理念:(1)安全第一。
安全第一。安全重于泰山,要教育孩子劳动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只有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才能愉快地进行劳动。当然孩子年龄小,更需要家长的监护。
(2)劳动是你的义务
要教育孩子:参加劳动是你的义务。要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家庭的主人,不能好吃懒做,只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要用自己的劳动为别人带来幸福。劳动是孩子应尽的义务,是必须要做的。
3(3)劳动是光荣的,懒惰是可耻的
劳动是光荣的,应该受到奖励;懒惰是可耻的,是受人唾弃的。(4)劳动创造了幸福
家长要通过广大的事例,让孩子明白:是劳动创造了幸福。劳动盖起了高楼大厦,劳动生产了铅笔,劳动做出了衣服,劳动生产出食品,劳动使环境更洁净,总之,要让孩子认识到是劳动创造了幸福的生活,是劳动创造了生活中的所有物品。
(5)劳动要量力而行
要让孩子干他这个年龄能够干的劳动,要让劳动的强度和他的体力相适应,绝对不能让孩子干超过他的体力的劳动。比如:一年级的孩子,你让他扫扫地、拖拖地,这样的劳动是可以的,但你要让他去提一大桶水来,那他就干不了,非让他干,那就会累坏孩子的。如果一定要让孩子帮忙提水的话,可以让他去提小半桶水。
(6)勤劳是人生最美好的品质 劳动能培养孩子勤劳的品质,而勤劳的品质是人生最美好的品质,因为每个人长大后都要干一份工作,为人民和国家做贡献。而无论干什么,都需要勤劳,当老师要勤劳,当医生要勤劳,当清洁工要勤劳,生活中时时需要勤劳,事事需要勤劳。一个事事都想偷懒的人,干什么都不会干好的。要教育孩子从小就要多劳动,锻炼勤劳的好品质。
(7)
2.教育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可以说讲卫生的孩子都不懒,因为既然要讲卫生,那就必须要付出劳动,并且是精细的劳动,这无形之中就锻炼了孩子的劳动。要教育孩子不扔垃圾,随手捡垃圾,经常打扫卫生。经常洗手、洗衣服、洗澡,经常扫地、拖地、抹门窗、抹桌椅、抹橱柜,保持家庭和教室的整洁。
3.多指使孩子劳动
熟能生巧,只有多干,才能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孩子从小除了学习外,大人就多指使他干活,不要让他闲着。只有多干,才会养成习惯。孩子只要空闲时,你就可以指使他去干什么。小至倒水端茶、炒菜做饭,大至参加农业劳动,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孩子干得多了,劳动的好习惯就养成了。
4.多教给孩子劳动的方法
孩子毕竟是孩子,对大人来说再简单的活,孩子没干过就不会,你就要多教着他干。就拿最简单的扫地来说,在一年级的时候,就还有好多孩子不会扫地,经过老师指导,孩子很快就学会了。像这样简单的活应该早就学会,不能等到上学了,让老师教会他。这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孩子根本就没干过活,家长根本就没教过他干活。大家再试想一下,一个从小什么都不会干的孩子,你还怎么期望他能学习好?所以对于各种活,家长要多指使孩子干,多教着孩子干,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体会到劳动的益处,体会到劳动对他成长的作用。
孩子刚入学,还不会擦玻璃,我就亲自干,不干不知道,一干才明白:如果只用湿布擦玻璃,刚擦完感觉还很干净,可过一会儿干了后,就发现玻璃上有水痕,看起来还不干净;如果只用干布擦玻璃,就会发现有的地方怎么也擦不干净,因为有些脏东西粘在上面太结实了。所以最后我总结出:如果没有脏东西粘在玻璃上,只是一些灰尘,就可以只用干布擦玻璃;如果玻璃太脏,有脏东西粘在上面,就要先用湿布抹一遍,将粘在上面的脏东西抹掉后,再用干布彻底抹一遍,才能抹干净。我把这个方法教给了孩子们,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擦玻璃。看起来,干什么活都有方法的,一定要多教给孩子干,也可以指导孩子先自己摸索着干,最后引导孩子自己总结出干活的方法来。
5.教给孩子左右手都会劳动
平时人们常说“左撇子的人聪明”,这是对的,但我想如果左右撇子都是的人应该是最 4 聪明的人。
人靠右手已经达到了智力上的高峰,如果再学会使用左手,那么人的劳动技巧、劳动艺术、智力发展就能得到更大的提高: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如果最精细、最“聪明”的劳动动作不仅是右手的,而且也是左手的功劳,人就会变得更加聪明。
如你可以训练孩子用左手拿筷子,用左手打羽毛球,用左手使用剪刀,用左手写字,用左手装配模具等。
6.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劳动
劳动和学习的结合,就在于干活时思考和思考时干活。学习和劳动相结合,能使孩子们变成聪明的思考者,他们是在研究和发现真理,而不是单纯地浪费所学的现成知识。例如:孩子在学习了电的原理后,可以去研究一些电器的制造,设计和装配一些电器的玩具和机械等,说不上孩子还会发明更好的东西呢。在小学阶段不要让孩子安装高压的电器,如室内开关、插座等,到中学阶段是可以的。
7.激发孩子研究劳动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一个叫尤尔柯的学生,曾经喜欢过在学校养蜂场的活动,又在养兔场和少年育种小组里待过。他学会了把果树嫁接到砧木上,学会了准备种子和播种,学会了整地和饲养小牛。但是真正使他入迷的,还是在少年机械化工作者小组里的活动。他看到同年龄的五年级学生在学习开微型汽车,就非常羡慕。但是小组有一条规定:必须把内燃机研究清楚,才能取得开汽车的权利。尤尔柯参加了一个由十年级学生领导的少年机械化工作者小组的活动。这孩子兴致勃勃地研究起内燃机来,学习怎样发动它,拆卸和安装它的部件。内燃机弄懂了,尤尔柯开始学习驾驶小汽车。
正在这时,小组里找到了新的有趣的事情:在劳动教师和高年级学生指导下,少年学生们在安装一部新的汽车。尤尔柯对这项工作也入迷了。在这件工作中,有许多单调的、一点也不吸引人的劳动操作,譬如要把一些金属片磨光,要把一些铁框子上的铁锈擦掉。但是这一切都服从于一个有价值的意图。这个意图鼓舞着大家工作。双手的工作跟有意义的创造紧密地结合。思考和双手的联系越紧密,劳动就越加深刻地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成为他心爱的事情。劳动中的创造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最强有力的刺激之一。想做出一部漂亮的、舒适的、便于操纵的汽车这种意图愈加强烈地鼓舞着尤尔柯,他对读书、学习的兴趣就越浓厚。到了六年级,这个少年就有了一个私人的技术书籍书架,并且不断地补充着新书。在这个孩子的精神生活中,他由简单劳动到研究劳动,进而发明创造,还培养了他课外阅读的兴趣。”
所以,参加劳动,要让孩子带着研究的精神进行劳动。比如:擦玻璃,就要让孩子边擦玻璃,边研究如何才能把玻璃擦干净,如何才能擦得又快又干净?这样孩子劳动起来才有趣,孩子在研究中总结,下次他就能运用自己的研究结论,提高劳动的效率。孩子在劳动中有了新的发现,劳动激励了他,他才会更加热爱劳动。
8.总之,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幸福,从小就要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让孩子懂得劳动的艰辛,从而更加珍惜劳动的成果,养成勤劳的好习惯,这将会对孩子一生的幸福垫定深厚的基础。参考书籍:
《给教师的建议》45-
47、77-81、107-111、241-266、330-338、342-345、480-493、532-533 6
第五篇:热爱劳动
热爱劳动
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人类,世界上所有的财富都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体现出: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爱劳动。
可是我们发现,有的同学们参加劳动时怕这怕那,怕脏怕臭,有的同学可以说是根本不爱劳动。据调查,现在的学生,爱劳动、有较好劳动习惯的约占1/3,另外的2/3是不爱劳动或不太爱劳动的。他们懒得铺床叠被,懒得收拾书包、收拾桌子,甚至于懒得洗脸、洗脚,连喝水也懒得自己倒,在家里一切都由爸爸妈妈帮着做,连上学放学时书包也是爸爸妈妈帮着背。可见,我们的同学参加的劳动太少了。多数原因是家长心疼孩子,怕孩子吃苦受累。可是,我们知道,不爱劳动的孩子,他们也很难爱学习;怕劳动,也会怕做作业,怕思考问题。人的能力是要靠培养的,劳动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如果我们现在忽视了劳动习惯的养成,就是忽视了学做人的最重要的内容和机会。
故事
(一)有个男孩子,名叫丁丁。他非常喜欢画画,可就是不爱劳动。早晨,妈妈又要做饭,又要扫地擦桌椅,可丁丁趴在桌上只管画画,连头都不抬。妈妈招呼他:“丁丁,来帮妈妈一下。”丁丁说:“不嘛,我正在画‘大家动手在劳动’的画呢!”很快,画完了。他把图画拿给妈妈看。妈妈举起画,说:“画得很好,不过这个擦桌子的小男孩儿是你吗?我可从来没见你干活儿呀!”这番话说得丁丁脸一下子红
了起来。原来他画的是一家人劳动的场面:奶奶在炉前烧饭,爸爸在搬煤气罐,妈妈在洗衣服,丁丁在擦桌子,连家里的小花猫也在捉老鼠。妈妈见丁丁脸红了,便对他说:“丁丁,你看所有的人都得劳动,连小花猫都要捉老鼠。不这样,大家怎么生活呀?你要记住:不劳动就没饭吃,没衣穿。所以要从小热爱劳动,养成劳动习惯,做一个有用的人。”
故事
(二)1961 年11 月,彭德怀回到了故乡——湖南省湘潭县乌石寨。他看着童年时代就十分熟悉的家乡的山水草木,看着阔别多年的父老乡亲,感到格外亲切。回想在战争年代,乡亲们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承受了极大的牺牲,终于盼来了全国的解放和革命的胜利。想到这里,彭总不由得感慨万千:“是呵,苦了多少年的乡亲们该过过好日子啦!”
彭德怀来到了响塘区南谷公社的陈蒲大队调查。午饭的时间到了,彭德怀没有到“公共食堂”去吃大锅饭,而是撇开随同人员,独自一人来到离食堂不远的贺老伯家里。刚跨进屋,迎面扑来阵阵烟雾,只见贺老伯正蹲在灶下烧火做饭。彭德怀关切地凑上去问:“老伯,为什么不到食堂去吃饭?”
老伯没好气地说:“有什么饭吃!只因彭德怀要来调查,大队才开食堂饭的,还要工分高的人才有得吃。我不去凑这个热闹,真是打肿脸充胖子!”彭德怀一听,话出有因,顺手将锅盖揭开,只见锅里蒸的是糠粑耙。彭德怀抓起糠粑粑就吃,那粗糙、苦涩的糠直刺喉头,确实难以咽下去,他的心痛了,眼窝里充满了泪花。
回到故居,彭德怀召开了社员大会,他说:“我是讨过饭的,是饿怕了的,可那是旧社会。如今,我们当家做了主人,我们应该抓紧时机开荒种粮,生产自救,把穷队变为富队,不应该再有人饿肚皮了。我这次回来是当社员的,队上要安排我出工,不安排的话,我就邀请婆婆姥姥上山砍柴去。”说干就干,从那以后彭德怀就与社员一起参加集体劳动,他特别提倡开田,在工余时间还动员侄儿一道去开田。侄儿望着两鬓斑白的伯伯劝道:“你老人家年纪一大把了,还开什么田啰?”彭德怀风趣地回答:“年老骨头枯,正好做功夫!别说我年老,做起事来,还可以跟你们小青年比一比呢!”说完就捋起衣袖,用他那曾指挥过千军万马的手,挥锄猛干起来,像个标准的老农。
在彭德怀的带动下,家乡一块块新田被开发出来,种上了绿油油的庄稼。彭德怀欢欢喜喜地与乡亲们一道收棉花,种麦子,撒下了无数的汗珠。他说:“从今年起,我每年回来参加劳动一个月,别的重活干不了,帮生产队看牛,看湖鸭。如果不能回来,就投资一百元交队上。”就这样,彭德怀在家乡立了个不计劳动报酬的特殊社员的“户头”。
一种良好的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同学们,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理应将它传承下去。
在我们的校园里,每天都有人在默默地打扫卫生,每天都有人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是他们共同创造了整洁的校园环境,让我们得
以在清新的校园里快乐地学习。
从今天起,我们首先应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做事情,不能因学得慢或做不好而着急,更不能半途而废。其次,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收拾碗筷、择菜、洗菜等。有针对性地认识一些工具、蔬菜和生活常识等,同时通过自身的劳动来体会劳动的辛苦,学会体谅和关心他人。另外,还可以适当地参加一些公益劳动,如打扫公共卫生、帮邻居拿报纸、植树、种花等。在养成劳动习惯的过程中,除了要有耐心和恒心以外,还要自己积极主动的参与劳动。
希望同学们在学校、家庭都要积极参加劳动。真正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校的事情抢着做,家里的事情自觉做,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人人争做劳动小能手,“雁美在高空中,花美在绿丛中,话美在道理中,人美在劳动中。”
劳动好习惯:
1、认真打扫室内外的卫生,并保持教室、校园的整洁;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家里的事情主动做;
4、别人的事情帮助做;
5、集体的事情大家做;
6、劳动中注意自我保护;
7、动脑筋把活干好;
8、劳动结束时整理现场;
9、爱护和珍惜劳动成果;
10、劳动中讲究质量、效率。想一想:
①谁是我们身边最爱劳动的同学? ②我们应该养成怎样爱劳动的好习惯? 记一记: 热爱劳动的名言
1、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高尔基
2、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宋庆龄
3、在重视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我们有可能来创造自己的新的道德。劳动和科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种力量。
——高尔基
4、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
——卢梭
5、应该记住,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童第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