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0号文库

关于苏轼诗句汇总50句(推荐5篇)

关于苏轼诗句汇总50句(推荐5篇)



第一篇:关于苏轼诗句汇总50句

关于苏轼诗句汇总50句精选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黄。下文是关于苏轼诗句的句子,欢迎参考。

1、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2、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3、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

4、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

5、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

6、春雨暗阳台,乱洒歌楼湿粉腮。

7、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8、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9、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10、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1、娟娟缺月西南落,相思拨断琵琶索。

12、春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

1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4、间胜绝略已遍,匡庐南岭并西湖。

15、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6、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

17、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

18、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20、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2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4、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2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26、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有以取之也。——苏轼

27、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

28、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29、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30、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31、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32、赖有多情,好饮无事,似古人贤守。

33、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

34、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35、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36、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37、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38、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39、争开不待叶,密缀欲无条。

40、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

41、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42、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43、朝来白浪打苍崖,倒射轩窗作飞雨。

44、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

45、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46、成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

47、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48、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

49、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50、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

第二篇:苏轼经典诗句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苏轼经典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赏析:这是苏轼最有名的词作之一,也是最能够代表他风格的作品。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通篇大笔挥洒,却也衬以谐婉之句,英俊将军与妙龄美人相映生辉,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迭相递转,做到了庄中含谐,直中有曲。特别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新的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

最后两句是千古名句,“婵娟”就是月亮的意思。两个人好像个千里,但却可以共同凝望天上的月亮。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与东坡诗句颇有同趣。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赏析: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够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够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这首词上下句之间、上下阕之间,往往体现出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例如上片结尾二句,“枝上柳绵吹又少”,感情低沉;“天涯何处无芳草”,强自振奋。这情与情的矛盾是因在现实中,词人屡遭迁谪,这里反映出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上片侧重哀情,下片侧重欢乐,这也是情与情的矛盾。而“多情却被无情恼”,不仅写出了情与情的矛盾,也写出了情与理的矛盾。佳人洒下一片笑声,杳然而去;行人凝望秋千,空自多情。词人虽然写的是情,但其中也渗透着人生哲理。

在江南暮春的景色中,作者借墙里、墙外、佳人、行人一个无情,一个多情的故事,寄寓了他的忧愤之情,也蕴含了他充满矛盾的人生悖论的思索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鬃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上阙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

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

苏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苏轼在宋词中属于豪放派,境界开阔,宏大。这首词具有明显的豪放派的特质。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第三篇:苏轼思念诗句

导语:苏轼是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苏轼思念诗句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代: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译文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注释

⑴望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忆江南”。

⑵超然台:筑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北城上,登台可眺望全城。

⑶壕:护城河。

⑷寒食:节令。旧时清明前一天(一说二天)为寒食节。

⑸咨嗟:叹息、慨叹。

⑹故国:这里指故乡、故园。

⑺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二天起,禁火三日。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新茶:指清明前采摘的“雨前茶”。

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暮春。朱孝臧校注《东坡乐府》纪年录:“乙卯,于超然台作望江南。”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苏轼《超然台记》谓:“移守胶西,处之期年。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本词。

(二)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宋代:苏轼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缲 通:缫)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译文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三)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宋代:苏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创作背景

李思训是中国“北宗”山水画的创始人。他曾在江都(今属江苏扬州)、益州(州治在今四川成都)做过官,一路上,长江风景是他亲身观赏过的,本画虽然不是对景写生,画中景色也是经过画家灵敏的眼光取得了印象的,和向壁虚构和对前人山水的临摹不同。诗中所叙的“大孤小孤”在江西境内,两山遥遥相对。“崖崩”两句,极写山势险峻,乔木苍然,是为画面最惹眼的中心。“客舟”以下四句,写画中小船,直如诗人身在画境之中,忽闻棹歌,不觉船之骤至。更进一步,诗人俨然进入了小舟之中,亲自体会着船在江上低昂浮泛之势。诗人曾有《出颖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一诗,其颔联“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和第七句“波平风软望不到”,与这首诗的“沙平”两句,上下只改动了两个字,可见这两句是他舟行时亲身体会而获得的得意之句,重又用于这首题画诗上。至此,画面上所见的已完全写毕,照一般题画诗的惯例,应该是发表点评价,或对画上的景物发点感叹了,但苏轼却异军突起地用了一个特别的结束法,引入了有关画中风景的当地民间故事,使诗篇更加余音袅袅。

小孤山状如女子的发髻,故俗名髻山。小孤山又讹音作小姑山,山所在的附近江岸有澎浪矶,民间将“澎浪”谐转为“彭郎”,说彭郎是小姑的夫婿。南唐时,陈致雍曾有请改大姑、小姑庙中妇女神像的奏疏,吴曾《能改斋漫录》载有此事,可见民间流传的神幻故事已定型为一种神祇的祀典。苏轼将江面和湖面喻为“晓镜”,将大小孤山比作在晓镜里梳妆的女子的发髻,正是从民间故事而来。“舟中贾客”两句,与画中“客舟”呼应,遂使画中事物和民间故事融成一体,以当地的民间故事丰富了画境,实际上是对李思训作品的肯定。而这一肯定却不露痕迹。清人方东树《昭昧詹言》评此诗时,称其“神完气足,遒转空妙”。“空妙”的品评,对诗的结尾,恰切之至。

(四)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宋代:苏轼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五)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宋代: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正暮 一作:正春)

译文

有情风从万里之外卷潮扑来,无情时又送潮返回。请问在钱塘江上或西兴渡口,我俩共赏过几次夕阳斜晖?用不着仔细思量古今的变迁,一俯一仰的工夫,早已物是人非。谁像我东坡苏老。白首之年,淡忘了仕进的机会。

记住西湖的西岸,春日最美的山隈,就是那空明的翠微,如烟的云霏。算起来诗人中相处得宜。如我与您这样的友情,确实稀微,弥足珍贵。约定日后,像东晋宰相谢安那样,沿着直通大海的长江航道,向东引退、回归。别让这一高雅志向与未来事实彼此违背。不应在西州路上回首恸哭,为了我而沾湿衣襟,洒落泪水。

第四篇:苏轼最著名诗句

导语: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轼最著名诗句大全,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碧纱窗下水沈烟。——作品出自:《阮郎归·初夏》

2、谁家水调唱歌头。——作品出自:《南歌子·游赏》

3、蓝桥何处觅云英。——作品出自:《南歌子·寓意》

4、枝上柳绵吹又少。——作品出自:《蝶恋花·春景》

5、绿槐高柳咽新蝉。——作品出自:《阮郎归·初夏》

6、又恐被、秋风惊绿。——作品出自:《贺新郎·夏景》

7、黄鸡白酒渔樵社。——作品出自:《阳羡歌·山秀芙蓉》

8、卷起杨花似雪花。——作品出自:《减字木兰花·立春》

9、真游洞穴沧波下。——作品出自:《阳羡歌·山秀芙蓉》

10、水殿风来暗香满。——作品出自:《洞仙歌·冰肌玉骨》

11、解佩投簪,求田问舍。——作品出自:《阳羡歌·山秀芙蓉》

12、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作品出自:《念奴娇·中秋》

13、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作品出自:《卜算子·感旧》

14、春未老,风细柳斜斜。——作品出自:《望江南·超然台作》

15、山秀芙蓉,溪明罨画。——作品出自:《阳羡歌·山秀芙蓉》

16、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作品出自:《南乡子·送述古》

17、使君元是此中人。——作品出自:《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18、苦被多情相折挫。——作品出自:《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19、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作品出自:《临江仙·送王缄》

20、雪晴江上麦千车。——作品出自:《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21、杖藜徐步转斜阳。——作品出自:《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2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品出自:《题西林壁》

23、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作品出自:《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24、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作品出自:《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25、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婉香。——作品出自:《减字木兰花·春月》

26、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作品出自:《和董传留别》

27、撞钟浮玉山,迎我三千指。——作品出自:《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28、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作品出自:《少年游·润州作》

29、唤起谪仙泉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作品出自:《有美堂暴雨》

30、门外东风雪洒裾。——作品出自:《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31、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作品出自:《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32、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作品出自:《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33、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作品出自:《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3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作品出自:《惠崇春江晚景》

35、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作品出自:《西江月·顷在黄州》

36、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作品出自:《满江红·江汉西来》

37、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作品出自:《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38、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作品出自:《临江仙·送钱穆父》

39、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作品出自:《虢国夫人夜游图》

40、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作品出自:《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41、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作品出自:《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42、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作品出自:《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43、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作品出自:《念奴娇·中秋》

44、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作品出自:《满江红·江汉西来》

45、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作品出自:《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46、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作品出自:《蝶恋花·密州上元》

47、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作品出自:《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48、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作品出自:《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49、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作品出自:《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50、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作品出自:《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第五篇:钱塘潮诗句 苏轼

苏轼写钱塘江的诗句有哪些呢?想必你也很好奇吧,快一起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催试官考较戏作

宋·苏 轼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不择茅屋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风味堂前野桔香,剑潭桥畔秋荷老.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延伸阅读:关于钱塘江的诗句

1、《七绝·观潮》

现代·毛泽东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xxx。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2、《钱塘江潮》

唐·罗隐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3、《钱塘观潮》

清·汤金钊

一声初转海门雷,万叠真如雪作堆。

盛气已吞文种墓,余波犹上子陵台。

底教金寇全师去,合借钱王射手来。

欲写壮观愁笔弱,银山饱看只空回。

4、《钱塘观潮》

宋·刘黻

此是东南形胜地,子胥祠下步周遭。

不知几点英雄泪,翻作千年愤怒涛。

雷鼓远惊江怪蛰,雪车横驾海门高。

吴儿视命轻犹叶,争舞潮头意气豪。

5、《忆钱塘江》

宋·李觏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

苏轼诗词简介:

诗人苏轼的诗现存约两千七百余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叶燮(字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其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苏轼将北xx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钱塘潮诗句 苏轼]相关文章: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