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0号文库

通榆中学向西南旱灾地区捐款倡议书[五篇模版]

通榆中学向西南旱灾地区捐款倡议书[五篇模版]



第一篇:通榆中学向西南旱灾地区捐款倡议书

通榆中学向西南旱灾地区捐款倡议书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倡议书,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如何写一份恰当的倡议书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通榆中学向西南旱灾地区捐款倡议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亲爱的团员青年们:

春天是个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季节,是农民们开始耕作的季节,是人们新一年的开始。然而在这一美好的季节里,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省市的旱情却在不断加重,江河湖泊水位持续下降,库塘蓄水大幅减少,数千万同胞饮水困难,粮食作物基本绝收。3月23日,来自国家防总的统计数据显示,因干旱造成饮水困难的人数已达2271万,其中旱情最严重的云、贵、川、桂、渝五省份达1805万人;我国耕地受旱面积1.14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8796万亩(重旱2798万亩,干枯1381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612万亩。其中西南五省份耕地受旱面积达9654万亩,占85%。干旱发生范围之广、历时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重,为历史同期少有,抗旱救灾形势异常严峻。

在抗旱救灾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国务院对灾情高度关注,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对灾区人民生产生活和抗旱减灾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怀、支持和鼓舞。3月25日,共青团中央发出全国广大团员和少先队员每人为灾区捐赠一瓶饮用水的号召。灾情面前,给人希望的是人情。作为华夏儿女,作为共青团员,我们都应该给予援手,共同承担,共度难关。

在此,校团委发出倡议:号召我校全体共青团员,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向灾民伸出热情援手。慷慨解囊,及时捐赠,帮助灾区人民共克时艰,共度难关。同时,我们倡议全体同学积极行动起来,积极关心我国灾情,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珍惜我们所用的水,珍惜我们的资源,以实际行动参与抗灾救灾,为夺取抗旱救灾的胜利贡献绵薄之力。

我们心想灾区、情系灾民的善举,必将极大地鼓舞和增强灾区各族人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让我们用爱心滋润干旱,携手同心、众志成城,与灾区的同胞共渡难关,早日赢得抗旱救灾的胜利!

现将捐款相关事宜公告如下:

1、接受捐款时间:即日起至4月12日中午12点整。

2、请各位同学将捐款以班为单位在下周一下午2点前捐至校团委。

3、校团委将汇总全校团员青年的捐款交至团县委,将在校园网上公布各班级的捐款明细。

4、校团委将联合镇团委和小学团支部初定下周二下午举行捐款仪式。

特此倡议,请大家相互转告,积极奉献爱心!

校团委

第二篇:西南旱灾捐款倡议书:捐出一瓶水 献出一份爱

融智三班全体同学们:

2010的春天,富饶的西部失去了它往日的美丽,河水干枯、田地荒芜、庄稼枯死、颗粒无收。滇桂黔川渝五个省市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给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据统计,干旱受灾人口达到5000多万人,逾两千万人饮水困难。为了节水,有的群众一周洗一次脸、一周洗一次碗筷,甚至有的村民为了给全村取水而牺牲生命……

面对干涸龟裂的土地,面对已经无法继续生存的生命,面对每天正承受着干旱煎熬的同胞,我们怎能袖手旁观?根据班级全体学员的迫切愿望,融智三班党支部和班委会面向全班所有学员发出倡议:

捐出一瓶水献出一份爱。

feisuxs范文网[CHAZIDIAN.COM]

同为华夏儿女,灾区同胞是我们此刻最真切的牵挂!来吧,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我们的力量或许微薄,但是,点滴之水可以汇聚成爱的汪洋,份份情意必将凝聚成无穷力量!让我们的每份捐助携着颗颗爱心化作股股甘泉流向干渴的土地,滋润灾区人民的心田。学员们,如果你正在关注,如果你也同样忧心,请赶快加入我们的队伍。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行动起来,心系灾区,众志成城,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灾区人民必将夺取抗旱救灾的最后胜利!

本次活动属自发组织,自愿参加,由于灾区较远,实物不便及时送达灾区,爱心行动以捐助现金的方式进行。同时,号召全班学员以抗旱救灾为契机,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立足本职岗位,从自己做起,以实际行动倡导健康低碳生活。

融智三班班委会 融智三班党支部 2012年3月30日

第三篇:西南旱灾

西南不怕

在近几周里,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了六十年不遇,甚至半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天灾无情人有情,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度过难关。在近几天的新闻中,我知道了最新的西南五省大旱情况,近2000万人饮水困难。旱情严重的云南曲靖陆良县城区居民已开始限量供水,持续干旱使得陆良县可用水越来越少,只能支撑到4月底。而西南旱区许多地区与此类似,用水只能撑一个月。连水资源丰富的云南都开始为水而战了,可想而知,其他那些缺水地区滴水贵如油的时日似乎也不再遥不可及。云南的今天,没准就是很多地方明天的写照,而作为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西南大旱可谓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水危机教育课。“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西南干旱,用类似于公益广告的场景,为全民普及了一场水危机教育。西南的干旱虽然离我们比较远,但我们西北地区也是干旱少雨,大部分农村还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节约用水也已经是老生常谈,但我发现人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缺水的严重性,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所带来的浪费水现象随处可见。据说在德国,父母亲会经常教育子女,洗澡用多了水就是在洗欧元。可是在我们这个具有“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国度,常见的生活却是:每月多用几吨水,大不了就是多缴点水费嘛!于是在用水上,不少人向来慷慨大方,怎么舒服怎么用。据有关报道,广州市民一年要用掉770个湖的水量。具体到每个广州人,平均每天用水255升,相当于14桶纯净水。真不敢想象,作

为重点缺水城市,当广州有一天也像今天的西南地区一样缺水时,大手大脚用水惯了的广州人该如何适应得了?

有一则公益广告让我记忆犹新“如果没有了水,人类将会怎样?”随后的画面就是:一片片干涸龟裂的土地,一群群蓬头垢面的人们,向天空伸出干枯的双臂,发出绝望的呻吟和企盼。“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现在看来,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西南干旱,用类似于公益广告的场景,为全民普及了一场水危机教育,同时也警示着国人:节水,需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更需要从水资源的管理上做起。

据了解,世上的水只有十分之三的水是淡水,而且,这些淡水大多数分布在南极、北极,水被结成了冰,所以只有很少的水才可以喝,我们却不能节约用水,在这样的浪费水资源。这样,持续不了多久,人类就会灭亡,世上的所有生灵将残遭灭绝,这美丽的地球将又成为一片废墟。就算有水,那也将是人类的一滴眼泪了。记得有一次我去农村游玩时,那天正好逢集,我到乡政府上厕所时却发现了一种我不理解的情况。在我上完厕所洗手时,那里的水龙头坏掉了,一股股清澈的自来水像瀑布一样往外流,我费劲心思的想把它住了,但是,总不能如愿以偿。我连忙叫来一位叔叔,想让他帮我关一下水龙头。可他却若无其事地说:“小朋友,不用管了,那是自来水,用也用不完,没关系的,它天天都这样淌着。”听了这句话,我的心颤抖了起来:“天那!这山水虽多,但也有用尽的时候。”听了这位叔叔的话,我马上辩解到:“水也是有限的,我们应该节约用水。”他却一边摇着

头,一边说:“没关系,没关系……”我实在看不惯他的这种习惯,也只有默默地低着头,自己来关这水龙头。这水龙头虽没有完全关掉,但总比以前开的水小的多。

现在,我把这件事说出来,就是想说:“我们离不开水,一旦没有了水,就等于没有了生命。”其实,节约用水并不难,只要呼吁人们行动起来,人人都节约水,从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我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献出我们的爱心帮助受灾的人们渡过难关,把干旱的损失降到最低,西南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我们需要保护的其实不是水,而是我们人类自己,我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再来看看现在的西南地区,人们只能到指定地点取水,人们喝的是浑浊的水。远近闻名的黄果树瀑布、漓江等西南旱区景点也面临危机。

作为贵州高原的“第一胜景”黄果树瀑布群中的代表,享有“亚洲第一大瀑布”、“中华第一瀑”盛誉的黄果树瀑布是贵州最早向国外游客开放的景点,也是旅游者到贵州必去的景点。而今,当记者走进瀑布所在的山谷,与明朝徐霞客所见的“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之景大相径庭。

进入景区,看见一小潭碧水缓流,走过两座索桥,便见到了闻名遐迩的黄果树瀑布,远远望去,细流从崖上留下,在悬壁裸露嶙峋的石间撞击穿梭,形成小小的瀑面,却全然挡不住崖壁的黑青色,与往日“万里水汇一水大,訇訇声闻十里外”的景色相去甚远。而在瀑布左岸,一壁的昏黄枯草更显得触目惊心。

如今,西南地区正面临着旱灾,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节约每一滴水,帮助灾区人民共度难关。

最后,我希望,我们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在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下,让祖国西南地区的明天更美好。

初一五班 杨皓然

第四篇:西南旱灾

西南旱灾

敬爱的党组织:

冬春连旱,旱冻叠加,50年一遇的旱灾突袭我国西南五省地区。面对持续升级的旱情,从中央到地方,从干部到群众,各方力量汇聚到一起,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一场抗大旱、保民生、夺丰收的战斗在西南大地打响。

灾害袭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各部门、各地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及早部署,主动作为,全力出击,与人民群众同舟共济,攻坚克难,成为抗旱救灾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领导对此要高度重视,组织动员一切力量,落实各项抗旱措施,打好这场硬仗。要加大对旱情严重地区抗旱工作的支持力度,增加抗旱投入,帮助旱区克服困难,争取夏粮乃至全年粮食有个好收成,为今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打一个好基础。面对持续发展的旱情,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国家防总、水利部、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家粮食部、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公安部等中央有关部门紧急行动,全力投入抗旱救灾工作,做到哪里灾情最严重、哪里群众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目前,抗旱救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卓有成效地向前推进。

面对旱情,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团结抗旱,成为抗旱救灾的中坚力量。旱情就是命令,抗旱就是战斗。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主动深入受灾一线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在抗旱救灾的关键时刻,到处都活跃着广大党员干部的身影,他们将责任扛在肩上,战斗在抗旱救灾的最前线,团结带领群众抗击灾害,千方百计帮助灾区群众渡过难关。“天不下雨,我洒汗水,不让群众流泪水。”是奋战在一线的党员干部对广大受灾群众的承诺。在持续不断的抗旱救灾中,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足迹,他们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广大党员干部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形成了抗旱救灾的强大合力,努力把旱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当地各有关部门恪守职责,强化分工,密切协作,迅速行动,果断采取措施处置灾情,抽调工作组深入受灾一线指导帮助受灾农户开展生产自救,努力挽回和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大旱袭来,广大群众既是干旱的直接受害者,又是抗灾主力军,他们不等不靠不气馁,自力更生,积极参与,全力展开生产自救。灾区上下呈现出一派众志成城抗大旱的火热场面。

拧成一股绳,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罕见的西南干旱,各路抗旱大军日夜兼程。这次抗旱战线长、困难大、任务重,靠的就是劲往一处使、齐心抗大旱。受旱地区的各级党委、政府以及部队官兵和中央企业紧急行动,形成最具优势的合力,科学筹划、精心组织,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帮,民有所困、我有所助,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也是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题中之意,更是各级党员干部的神圣职责。旱情来临,保民生、保吃水,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也是最高指示和

最高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各级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合力抗旱,决不让一名群众没水喝。专业、民间一起找水源,一方喊渴,八方送水。“奉献爱心”、“共渡难关”„„挂着各式标语的送水车不断从县城开出,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为缺水村屯送水。“党员送水队”、“青年突击队”、“民兵突击队”、“巾帼抗旱服务队”„„一支支服务队活跃在抗旱一线,唱响了保民生的主旋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妇联、澳门特区、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红基金等有关方面、有关部门,纷纷捐款捐物;各界群众也纷纷向灾区群众伸出援助之手,各路爱心一齐向灾区汇聚、延伸。抗旱救灾,别小看了“每人捐一瓶水”;抗旱救灾,别小瞧了“每人节一滴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众志成城抗大旱,齐心协力保民生,成了这个春天里最感人的故事。

灾害无法避免。但是灾害并不可怕,因为我们有强大的祖国,有坚强的领导,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勇的中国人民。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定能够打赢抗旱救灾这场硬仗。

汇报人:Xx

2010年4月

敬爱的党组织:

西部数省的持续旱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面对持续升级的旱情,从中央到地方,从干部到群众,各方力量汇聚到一起,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一场抗大旱、保民生、夺丰收的战斗在西南大地打响。

大灾面前,各地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党员“突击队”“先锋队”正奋战在西南地区抗旱救灾第一线,涌现出了一批党员、干部组织群众,勇战“旱魔”的感人事迹,鼓舞人心。他们用切身行动,践行着一个党员、干部的职责与使命,激励着人民群众团结一致、战胜灾害的信念和决心。我们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抗旱救灾正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品行的“试金石”。在抗旱救灾这个群众最需帮助的紧要关头,有许多边远贫困群众饮水十分困难,大面积的田土迫切等待灌溉、翻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就是要求共产党员能豁得出来、冲得上去,冲锋在前,真正成为查实情、解民困的“主心骨”;就是要深入一线,尤其要到灾情最重、抗灾难度最大的地方解民忧,要带领和组织群众打赢抗旱救灾这场硬仗。

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既发挥各自优势,又形成一股合力。保证信息通畅,指挥有力。做好监测预报,加强对雨水情、旱情的分析、会商和研判,为科学制定应对旱情措施提供决策依据。各级抗旱组织要互相配合,协调行动,提高抗旱效率,把人力、物力、财力用到刀刃上。要科学管理调配抗旱水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供水方案。对旱区的缺水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摸底,算清水账。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重点抓好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同时采取水库供水、应急调水、打井取水、拉水、送水等各种应急措施,优先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妥善安排好生产用水。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发 httP://www.feisuxs ] 挥出最大的效益。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自身的职能,提供更有针

对性的服务。根据水源现状,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扩大旱作物种植面积,适时补种、改种农作物,推广抗旱节水技术,力争做到小春损失大春补,粮食损失经济作物补,种植业损失养殖业补,农业损失非农业补,努力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我们应该在思想行动上去帮助灾区人民抵抗旱灾,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并不能改变很多,但我们可以通过节约一点水,捐赠一分钱去帮助灾区人民。作为21世纪的公民,我们更应该在理性上认识到“西南旱灾”不应止步于抗旱,我们更应该听到旱灾敲响“水资源短缺”的警钟。有道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国作为严重缺水国家是不争的事实,但即便在如此缺水的情况下,国内水资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浪费却依然令人触目惊心。童话大王郑渊洁为此在博文中建议,在云贵大旱之际,利用一个周末全国停水一天,以让全国人民体验旱区同胞之苦,体验水之珍贵;争取设立“无水日”呼唤公民节约用水。面对如此情况,我觉得国家与党组织除了在抗旱方面为灾区群众减轻灾难外,更应该提早敲响水资源短缺的警钟,呼吁全国人民要节约用水,领导人们走向高效利用水资源的社会,让人们的节水意识称为一种习惯。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心协力,共渡难关。社会各界自发捐献的善款来了,矿泉水来了,各种救灾物资来了。充满爱心的“及时雨”,正在旱区播撒信心和希望。

此致

第五篇:西南旱灾捐款倡议书:捐出一瓶水献出一份爱

西南旱灾捐款倡议书:捐出一瓶水献出一份爱

融智三班全体同学们:

2010的春天,富饶的西部失去了它往日的美丽,河水干枯、田地荒芜、庄稼枯死、颗粒无收。滇桂黔川渝五个省市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给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据统计,干旱受灾人口达到5000多万人,逾两千万人饮水困难。为了节水,有的群众一周洗一次脸、一周洗一次碗筷,甚至有的村民为了给全村取水而牺牲生命

面对干涸龟裂的土地,面对已经无法继续生存的生命,面对每天正承受着干旱煎熬的同胞,我们怎能袖手旁观?根据班级全体学员的迫切愿望,融智三班党支部和班委会面向全班所有学员发出倡议:

捐出一瓶水献出一份爱。

同为华夏儿女,灾区同胞是我们此刻最真切的牵挂!来吧,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我们的力量或许微薄,但是,点滴之水可以汇聚成爱的汪洋,份份情意必将凝聚成无穷力量!让我们的每份捐助携着颗颗爱心化作股股甘泉流向干渴的土地,滋润灾区人民的心田。学员们,如果你正在关注,如果你也同样忧心,请赶快加入我们的队伍。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行动起来,心系灾区,众志成城,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灾区人民必将夺取抗旱救灾的最后胜利!

本次活动属自发组织,自愿参加,由于灾区较远,实物不便及时送达灾区,爱心行动以捐助现金的方式进行。同时,号召全班学员以抗旱救灾为契机,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立足本职岗位,从自己做起,以实际行动倡导健康低碳生活。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