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0号文库

夏季四防安全知识通用[5篇]

夏季四防安全知识通用[5篇]



第一篇:夏季四防安全知识通用

夏季四防安全知识通用

夏季四防安全知识通用1

到了炎炎夏日,在我们和西瓜、冰淇淋约会的同时也不要卸下防备,夏季四防送给大家。

一、防洪防汛

1、汛期气候多变、突变、常会出现打雷闪电、大暴雨、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

2、汛期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

3、经常收听天气预报,密切注视天气变化,了解掌握灾情预报预测,做好防洪自护。要认真学习有关汛期防灾抗灾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不到易发生山洪(河溪边、沙滩,低洼处)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险区域或危房里游玩逗留。

5、不到溪、河、池塘、水库等水域戏水、捕鱼玩耍。

6、暴雨来临,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屋内,一旦进水立即关闭电源、煤气等设备。

7、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桥下面的通道,不在流水中行走、8、遇到危险时,请拨打110求救。

二、防暑降温

1、利用水或导热系数小的材料进行隔热。

2、加强通风。在自然通风不能满足降温需要或生产上要求车间内保持一定的温湿度时,可采用机械通风。

3、多喝含盐饮料,及时补充营养。

4、做好个人防护。高温作业工人的工作服,应以耐热、导热系数小而透气性能好的织物制成,宜宽大又不妨碍操作。

5、制定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布置合理的工休地点。

6、加强医疗预防工作。对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体格检查,凡有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重病恢复期及体弱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7、最好不要做剧烈运动,如果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身体不舒服,导致中暑。

8、温度较高,可能会影响我们的肠胃功能,我们应该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因为瓜果蔬菜中含有有清凉祛暑的作用,还可以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补充维生素等。

三、防雷电

1、在打雷下雨时,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更要切忌继续蹬往高处观赏雨景,不能在大树下、电线杆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应尽快躲在低洼处,或尽可能找房屋或干燥的洞穴躲避。

2、雷雨天气时,不要用金属柄雨伞,摘下金属架眼镜、手表、裤带,若是骑车旅游要尽快离开自行车,亦应远离其它金属制物体,以免产生导电而被雷电击中。

3、在雷雨天气,不要去江、河、湖边游泳、划船、垂钓等。

4、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时,应立即关掉室内的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空调机等电器,以避免产生导电。打雷时,在房间的正中央较为安全,切忌停留在电灯正下面,忌依靠在柱子、墙壁边、门窗边,以避免在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致意外。

6、当发生雷击时,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树木下、靠近河湖池沼以及潮湿地区是雷击事故多发区。

7、在室外,要考虑到雷电活动区域,看雷电活动远近,一般是听雷声就能判断出远近,不要躲到避雷针和大树下面。在空旷的地方不要打雨伞,因为雨伞有针尖,电场强度要集中些。不要在空旷地方打手机。要蹲下来,两脚并拢。

8、如遇雷雨天气,市民最好躲入一栋装有金属门窗或设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内。一辆金属车身的汽车也是最好的“避雷所”,一旦这些建筑物或汽车被雷击中,它们的金属构架或避雷装臵或金属本身会将闪电电流导入地下。

9、雷雨天气,应停止室外作业,人员要避开树木、高压线等危险部位,防止发生雷击事故。

四、防倒塌

1、大风、台风天气,不得在不稳固的建筑、工棚内休息,不得在易倒塌的设施旁休息或停留,高处存放的松散易坠落物料、工器具必须进行固定或清理。

2、五级以上大风,塔吊应停止作业并将吊钩升起,禁止室外高处作业;六级以上大风,应停止室外施工。

3、遇有大风、台风天气,行走式起重机械必须提前系好缆风绳,固定好夹轨器。大风过后复工前,应先对塔吊、提升机、安全网、防护栏杆、脚手架、模板等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对损坏、松动部位进行修复加固。

4、开挖的基坑(槽)与临近建筑物应保持一定安全距离,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防护,施工中要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5、生产操作与工程施工交叉的区域,大风天气时,操作人员要对施工区域倒塌风险进行辨识,防止发生倒塌伤人事故。

6、各中心、生产厂、项目部、施工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防台风安全措施和专项应急预案。关注台风预警信息,遇台风天气要及时启动相应预案。

夏季四防安全知识通用2

1、什么是夏四防、冬四防

夏四防、冬四方如下:

1、冬季四防:防冻,防火,防滑、防中毒

2、夏季四防:防雷、防汛、防暑、防爆

扩展资料:

另外,有夏季“三防”:防洪、防暑、防雷电。

冬季四防:在化工生产中,冬季安全生产的重点应放在设备防冻,生产区防火,人员防滑、防中毒。

煤矿企业里是指防寒、防冻、防火、防中毒。

在电力行业中,是指防火防爆、防寒防冻、防污闪、防小动物。

2、夏天要做到哪四防呢

1防饮食“过火”:立夏后,温度逐渐攀升,人们会觉得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

立夏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宜遵循“增酸减苦”的原则,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并煮粥,并搁凉后食用,可起到健胃、驱暑的功效。

2防穿衣“捂汗”:立夏以后,气温普遍升高,导致人体大量出汗。

汗液本身是无味的,只是汗液长时间滞留在皮肤和贴身内衣上,便会发酵变质而有臭味。因此,出汗时要及时消汗,否则易患湿疹和汗斑。

另外,贴身内衣面料要选择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性、排湿性和散热性的麻、丝、棉织品。贴身内衣要勤洗、勤换,还要在阳光下晾晒。

3防居室“病菌”:立夏时节,人们要在室内采取必要的遮阳措施,设法减少或避免一些热源和光照,窗户应该挂浅色窗帘,最好是在窗户的玻璃上贴一层白纸或蜡纸,以求凉爽。有条件的话,要调整好影响室内通风的家具,以保持室内有足够的自然风。

另外,入夏以后居室就要加强消毒。由于夏季气温高,病菌繁殖很快,所以,居室要经常用适量的消毒液进行消毒。

4防心情“焦躁”:此时,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计划和生活节奏,以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要睡好午觉,以保证充足的睡眠。

听听音乐、想想美好的事情,或去公园散步、郊游,尽可能地让肌体和精神获得充分的放松。注意戒躁戒怒,做到心静。

3、夏季安全常识

夏季,贮存的米面易生虫,可用花椒、小茴香二把,用纱布包好放在盛米的缸里,盖紧缸盖,贮存的米面等就不易生虫了。夏季,买回的生肉,用浸过醋的湿布包起来,可以保鲜一昼夜。夏季,酱油容易变质,剥几瓣生大蒜放入瓶里,酱油既不发霉,也不会再有怪味了。夏天,熬猪油时,先切二至三片生萝卜放在盛油器里再放油,这样就不会再有怪味了。夏天,把食物盛在瓷碗内,再放进高压锅蒸沸可存放3—4天不变味。夏天,买回的豆腐如变酸,用50%的'热碱水浸泡20—30分钟,再用清水漂洗干净,酸味即除。夏天,买的蔬菜若已生虫,可将蔬菜放盐水中浸一会,再用清水冲洗,即可将虫子全部洗掉。夏天,煮饭时,1.5公斤米按2—3毫升的比例加入食醋,煮出的饭不易馊,也无醋味。夏天,茶叶生霉,切忌在阳光下晒,放在锅中干焙10分钟左右,味道便可恢复,但锅内要清洁,火不宜太大。夏天,白色衣裤洗后易泛黄,可取一盆清水,滴2—3滴蓝墨水,将洗过的衣裤再浸泡一刻钟,不必拧干就放在太阳下晒,这样洗过的衣服洁白干净。夏天,新买来的背心、汗衫,用开水冲洗后再穿,耐磨不褪色;但化纤织物不宜用水烫。夏天,新买来的泡沫凉鞋,放在盐水中浸泡半天,晾干再穿,既不容易裂口,又耐磨。用丝瓜络做鞋垫可去胶底鞋的潮湿。夏天,在床底下放几个腌过的糖醋蒜头,可以驱灭臭虫夏季气候炎热,病菌繁殖生长快,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多。因此,要想平安度过夏天,下面夏季生活中的十个“最佳”可助你一臂之力。

中暑是夏季常见病之一,主要是由于在高温环境中,人的体温调节失去平衡,使肌体大量蓄热,水盐代谢紊乱因而发生中暑。人体正常体温保持为36℃—37℃,这是由于人体有自动调节体温的能力,使产热和散热经常保持平衡状态。在气温高、湿度大、不通风时,体内积蓄的热量不易散发出去,这样体内积存的热量越来越多;加之出汗多,大量失水、失盐,致使人体调节功能的失调,因而就会发生中暑。有的人由于夏季睡眠不足,休息安排不当,过度疲劳;以及年老体弱、过量饮酒等因素,皆能使人体不能适应外界的高温气候,体温调节动能产生障碍,使体温不断上升,从而导致该病的发生。中暑一般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三种类型。先兆中暑表现为:出汗增多、口干舌燥、全身疲乏无力、头晕心悸、胸闷恶心、注意力不集中等。轻症中暑较先兆中暑重,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外,还有体温上升、皮肤灼热、面色潮红、大量出汗、恶心呕吐、血压略降、头晕等表现。重症中暑表现为:体温明显增高,可达40℃甚至更高,突然昏厥倒地,神志不清;手足痉挛、皮肤干燥无汗或大汗淋漓、血压骤降,如不及时抢救,常有生命危险。所以,一旦发现中暑者要及时采取措施,积极救治。对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的患者,可先将其扶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扣,用冷湿毛巾敷头部,并让患者多喝含盐的清凉饮料。对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者,可给服十滴水、人丹或藿香正气水。对重症中暑患者,除应速将其抬至阴凉处就地抢救外,应立即送往医院,切不可拖延迟误。中暑应注意预防。活动在露天或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人,必须采取减少直接受热辐射的防护措施,加强通风;科学安排日常生活,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同时注意营养,多吃些蔬菜瓜果,备足凉开水、绿豆汤、酸梅汤等清凉饮料和十滴水、清凉油、风油精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时,宜及时服用。

第二篇:夏季四防知识

夏 季“四 防”知识

夏季是高温、雷电、暴雨、大风等自然灾害多发季节,也是化工行业事故多发季节,以“防雷、防汛、防暑、防爆”为主要内容的夏季“四防”工作是每年夏季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

1、防雷电及电气事故措施

夏季是多雷雨季节,化工企业易发生因雷击造成机电、动力、仪表、通讯、计量、电气控制等系统的损坏,造成设备故障、跳闸停运、误启动等事故,夏季也是电气事故多发的季节,化工企业在防雷、、防潮、防电气事故方面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每年雷雨季节到来之前,提前对所有设备、电气、仪表等防雷接地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摸底核查,全面检测一次防雷接地的冲击接地电阻值,确保电阻值在规定范围,有问题及时整改,做到无一疏漏。

(2)对关键的仪表回路加防雷器,主控制室仪表间的墙、房顶等做好防雨准备。

(3)电气方面,对变压器、电缆、电缆接头、电动机(包括机身、轴承)、电气元件接触点等做好温度检测,防止超温;变配电室、开关站、接线盒、轴承等做好防雨防水工作,并做好雨后检查;变配电室、地下室、开关站等还要做好防小动物进入的措施。

(4)储罐的安全阀、排空口等部位,是储罐防雷重点,都易受到雷电打击,发生火灾,必须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及时整改存在问题。

(5)经常检查接地线、跨接线等防雷设施,保证不松脱、不严重锈蚀;防雷接地线、跨接线在拆装检修管线、设备后,要即时恢复,确保工作正常。

(6)检查管道连接有无泄漏,避免泄漏出的天然气在因雷击着火。

(7)雷雨天气,易造成电气事故,导致装置晃电或停电,各单位必须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确保发生停电事故时能够正确处理,将影响降至最低。

(8)遇雷雨天气时,要做好自我防护措施,防止人体遭雷击。

(9)夏季天气高温、潮湿、多雨,电器线路及设施绝缘性能降低,易发生漏电,非工作人员应远离带电设施,移动电气设备时要先断开电源。

2、防汛防风措施

夏季气温升高,多雨多风天气增多,山区积雪融化,易发生洪灾涝,通畅的排水设施是防止洪涝发生的唯一途径,化工企业要做到小雨无积水,大雨能排走,特大洪水有预案,遇到特大洪水时,能根据预案有条不紊地安排生产或紧急停车。在雨季要做好以下工作:

(1)定期检查各装置区的下水系统、雨水排放系统、泄洪排涝设施、涵洞、排水口等,对于不通畅的要进行清理,达到沟见底的标准,并配齐、盖好地沟盖板,护栏要完好坚固。

(2)地下式和半地下式设施、生产要害部位、关键设备、供水、供电工程及各种物资储库门窗要进行加高或加固。

(3)采取防止雨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的措施,及时处理厂区及装置区内低洼处积水,确保消防水泵完好,避免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4)对厂区房屋、罩棚、围墙进行检查,防止大风及塌方。(5)在汛期或水灾发生时要注意生产设备的防雨、防水、防潮。

(6)配备必要的铁锨、编织袋、排水泵、防洪沙、通讯设备等应急工具和物品,要加强管理,责任到人,对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和紧急报警系统的管理要进行经常性检查,根据需要及时补充必要的救灾物资。

(7)认真组织防汛、防风抗灾抢险演习,搞好宣传教育,使每个员工明确防汛、防风抗灾的重要意义和在防汛、防风抗灾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

(8)根据气象台发布的气象预报或预警,提前做好防汛准备,人员和物资要到位,必要时根据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3、防暑降温措施

夏季天气晴朗酷热,太阳辐射和紫外线强度均达到最高等级,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易发生中暑、慢性热致疾患等疾病。为保障员工身体健康,需做好以下工作:

(1)主控制室、配电间要尽量打开空调,并将室内温度保持在25~27℃。

(2)合理安排时间,室外作业人员应尽量避开高温时间作业,合理穿戴防护工作服,避免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工作,多饮用含盐的白开水,注意休息,备好防暑降温药物。

(3)夏季因高温天气影响,人容易疲劳,企业要妥善安排高温期间职工的休息时间和休息场所,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加班加点。

(4)供给必须的营养物质及耐热保健饮料等卫生保健措施,以提高工人的身体素质,控制和消除中暑,并减少高温对健康的远期作用。对身体素质差、不适应高温作业的人员在在非高峰时可以适当轮换加气。

(5)发现有中暑症状患者,应立即到凉爽地方休息,进行急救治疗和必要的处理。(6)加强劳保用品佩戴检查管理,严禁穿钉鞋、拖鞋、背心、短裤(裙)、化纤衣物上岗。

4、防超温、超压、爆炸措施

夏季光照时间长、气温较高,促使易燃易爆物品加速分解、气化、发热、膨胀,易造成设备超温超压,严重者可能发生爆炸事故。为防止超温超压,需注意以下事项:(1)锅炉、压力容器等设备的安全设施,如安全阀、压力表、呼吸阀、减压阀、液位计、温度计、快速切断阀、水幕、喷淋设施等,必须保持完好,且100%投用。

(2)常压储罐的储量应严格控制在安全临界范围内,严禁超装。盛装危险化学品的非敞开的桶、罐,不能装满,要留有10%~15%的空隙,避免盛装的易燃液体因受热膨胀而引起容器爆破炸裂。

(3)压力容器平稳操作,开始加载时,速度不宜过快,防止压力突然上升,加热或冷却时都应缓慢进行,避免压力大幅波动,造成事故;对所有停用的设备管线要做好泄压和吹扫。

(4)对易超温超压设备如压缩机、电器设备,实施轮换工作或暂停作业等措施。

(5)应随时掌握放空、泄压系统的完好情况,确保完好畅通,对可能存在泄漏点的地区重点监控检查,对高空放空点及高空可能泄漏点进行重点控制,防止泄漏雷击着火。

(6)主控室、仪表、电气设备操作间等地点的室内温度、通风应控制在正常状态。

(7)强化工艺管理,及时调整工艺指标,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生产,操作人员在工作中细心认真,对换热设备的工况、冷却水的运行情况以及温度、液位、压力的非正常变化等要密切关注,要加大巡检力度,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第三篇:夏季四防安全试题

夏季四防安全试题

1.夏季四防的内容是什么?

防雷,防水,防暑降温,防火防爆。2.夏季雷雨天气多发,如何合理的自我防范?

打雷时,首先关好门窗,避免雷电进屋;尽量不使用家用电器,最好拔掉电源插头;不要打电话,特别是不要打手机。避雨时不要靠近孤立的高楼、电杆、烟囱、房角和房檐,更不能站在空旷的基地上或到大树下躲雨。如果在室外,应立即寻找庇护所,如加装有避雷针的混凝土建筑物;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时,应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千万不要躺在地上、壕沟或土坡里。3.怎样合理预防中暑?

合理的安排时间,尽量将工作安排在早晚比较凉爽的时间去做,减少中午高温时间的室外操作和活动,备好防暑降温药物。特殊情况必须在炎热时间做的工作,也要尽量减少户外时间和做好发生意外情况紧急预案。

4.四种防火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消除火源;阻止火势,爆炸波蔓延。5.结合实际情况,谈一谈如何做好现场仪表设备的防水工作?

第四篇:夏季四防

关于做好夏季“四防”工作的通知

各车间、科室:

夏季已至,雷雨天气增多,为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公司生产安全运行,保障广大职工的生命安全,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现结合公司自身特点,对做好夏季安全“四防”(防雷电、防洪讯、防暴风雨、防暑降温)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高度重视,及早部署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夏季“四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理念,将防范、应对由自然因素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尤其要抓好职工工作场所、作业施工现场、灌区的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的落实。要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采取措施彻底解决,确保夏季安全生产。

二、认真开展夏季安全生产的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各单位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尽早安排部署夏季安全生产工作,并对各车间、办公场所、各科室、仓库等做一次以夏季“四防”工作为重点的拉网式排查,在排查中,坚持做到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力度,全面排查可能由各种因素引发安全事故的隐患。对于检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确保尽快治理,把事故隐患消灭在微萌状态。要强化隐患

自查自改工作,逐项排查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各类隐患,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

三、要突出重点,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夏季施工期间,各单位除要做好日常安全生产工作外,还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认真组织学习和贯彻执行下发的有关安全工作文件,做好职工夏季“四防”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对事故、自然灾害的防范应对能力。

2、加强夏季防雷电知识宣传教育:安全员要做雷雨天气防雷电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职工掌握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

3、做好防雷设施的经常性安全检查工作:正确安装避雷针,避雷针的安设应达到如下要求:避雷针与钻塔应使用高压瓷瓶间隔;接闪器应高出塔顶1.5m以上;引下线与钻塔绷绳间距应大于1m;接地极与电机、孔口管及绷绳地锚间距离应大于3m,接地电阻不大于15欧姆。夏季施工中,要经常性检查避雷针高压瓷瓶是否完好,表面是否有裂纹或缺损;引下线有无破损或烧损痕迹;避雷针各部分连接是否良好,有无锈蚀或腐蚀现象;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规程要求等,确保避雷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对机关办公楼、职工宿舍

以及配电房的避雷设施,要确保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5、加强夏季用电安全管理:夏季是触电事故多发季节,施工现场要大力普及用电安全知识,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要增加触电急救知识。各部门在用的各类电器设备必须有可靠的接地或接零保护。使用移动电具和在潮湿或环境较差的场所使用电气设备必须采用漏电保护装置,并定人定期检查,确保灵敏可靠。电气作业、焊接作业等特种作业岗位,必须穿戴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严禁无证独立操作。

6、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各车间作业人员、高温岗位作业人员要掌握必要的防中暑措施和中暑急救措施,施工现场要备好必要的急救药品。

7、要加强防洪汛工作。公司

四、认真做好夏季安全生产应急防范工作

严格24小时值班和单位领导带班或蹲点制度,坚持实行防范自然灾害预报预警制度,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和人员要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将恶劣天气信息传递给生产现场负责人,督促他们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对未及时传递信息而延误应急救援和避险的,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要严格执行汛期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的规定,现场负责人在获悉灾

害性天气预报后,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施工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严防各类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各单位接到通知后要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和贯彻落

实,确保夏季施工安全。

山东一滕化工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六月一日

第五篇:夏季防溺水安全知识

夏季防溺水安全知识

天气逐渐转热,特别是炎热的夏天游泳是最热门的活动。除了室内室外游泳池,还有迷人的海滨、河流和小溪……但是欢乐享受之余,也请孩子特别注意其中所潜藏的危机,事前多一分准备和考量,就可以带给我们无限的欢笑,更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不幸和遗憾。严禁我们的孩子私自到欧江、水潭、小溪等有水源的地方游泳。只有在父母亲的陪同下才可以到以上这些地方游泳。那么游泳应注意什么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一讲。请家长们耐心地听下去一定会有收获的。

一、游泳安全要点

1.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2.下水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3.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

4.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

5.不要在地理环境不清楚的峡谷游泳。这些地方的水深浅不一,而且凉,水中可能有伤人的障碍物,很不安全;

6.跳水前一定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少有3米,并且水下没有杂草、岩石或其他障碍物。以脚先入水较为安全;

7.在海中游泳,要沿着海岸线平行方向而游,游泳技术不精良或体力不充沛者,不要涉水至深处。在海岸做一标记,留意自己是否被冲出太远,及时调整方向,确保安全。

二、如何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

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运动。

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如果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

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

游泳时如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

三、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略

如何保证游泳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对水情不熟而贸然下水,极易造成生命危险。(范文网 www.feisuxs)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专家介绍,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

(1)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2)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四、游泳时耳朵进水怎么办?

由于水又有一定的张力,进入狭窄的外耳道后形成屏障而把外耳道分成两段,又由于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屏障与鼓膜之间产生副压,维持着水屏障两边压力的平衡,使水不易自动流出。有时外耳道内有较大的耵聍阻塞,则水进入耳道后更易包裹于耵聍周围而不易流出。耳内进水后会出现耳内闭闷,听力下降,头昏,十分不舒服,因此人们往往非常迫切想把水排出来。有人甚至用不干净的夹子、火柴棒、小钥匙等掏耳,这样虽然可侥幸将水屏障掏破,使水流出,但也易损伤外耳道甚至鼓膜,而导致耳部疾病。

耳内进水后应及时将水排出,最常见的方法是:

1、单足跳跃法:患耳向下,借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向下从外耳道流出。

2、活动外耳道法:可连续用手掌压迫耳屏或用手指牵拉耳廓;或反复地做张口动作,活动颞颌关节,均可使外耳道皮肤不断上下左右活动或改变水屏障稳定性和压力的平稳,使水向外从外耳道流出。

3、外耳道清理法:用干净的细棉签轻轻探入外耳道,一旦接触到水屏障时即可把水吸出。

由于游泳池或河水不干净,污水入耳后引起外耳道皮肤及鼓膜感染,或耳内进水后处理不当,如不洁挖耳等,常可引起以下几种耳病: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耵聍阻塞,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

如果耳内进水后出现以上症状,应暂时停止游泳,并去医院检查,对症治疗。

五、夏天游泳注意事项

夏天游泳注意事项很多,应从多方面来考量,在此简单介绍:

饭后、饮酒不宜游泳。

有开放性伤口、皮肤病、眼疾不宜游泳。

感冒、生病、身体不适或虚弱不宜游泳。

雷雨的天候不宜游泳。

水温太低、太凉不宜游泳。

游泳时禁止与同伴过份的开玩笑。

不要随兴下水,特别是野外。

风浪太大、照明不佳不要游泳。

不明水域不要游泳、跳水。

水浅、人多不可跳水。

要在有救生员及合格场所游泳。

下水前先做暖身运动。

下水的装备要带全,一定要带泳镜。

水中切忌慌、乱,如遇抽筋,请保持冷静,改用仰漂。

平日有机会就参加心肺复苏术训练及水中自救训练,如遇人溺水,没有把握不应下水救人,可一面大声呼救一面利用竹竿、树枝、绳索、衣服或漂浮物抢救。

露营、钓鱼、野外活动如*近水边时,应严防小孩意外落水。

海边或户外游泳要防止晒伤及脚底刺伤。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0/131917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