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0号文库

美丽的阿里山作文5则范文

美丽的阿里山作文5则范文



第一篇:美丽的阿里山作文

美丽的阿里山作文(3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丽的阿里山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丽的阿里山作文1

阿里山是茶叶之乡,也诞生了许多著名歌手,有一位就在“中国好声音”中唱到:“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呀!”这次,我也来看看阿里山的姑娘和少年。

走了两个小时山路,穿过一片片丛林,一路奇花异草,空气中隐约弥漫着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车停在一棵大香蕉树后面,下了车,透过树,几个大字清晰可见—阿里山邹族文化部落YuYuPas。进入场区,一位黑黑矮矮的邹族小伙子热情地迎接我们。

他带我们来到一间小屋子里,详细介绍了邹族历史,接着将我们领进茶房。

到阿里山,就要品一下高山茶。高山茶顾名思义就是生长于阿里山中,独特的气候孕育了它特有的气质,它的泡法也很讲究。阿里山姑娘先招待我们喝热泡茶,热泡茶分门别类,有乌龙、绿茶、红茶……,口感略有差异。其中,乌龙口感最佳,它色泽橙黄,有别于大陆茶叶,它的茶叶有两片,长而宽大。闻之,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暖暖的;尝之,有一丝苦味,但很清爽,好茶!冷泡茶与热泡茶不同,喝之,只觉一股清凉之水涌遍全身,在炎热的夏季,舒爽异常。

演出特别有意思,狩猎舞尤其精彩。勇士们边挥长矛,边做着鬼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猎户座一位老师高声歌唱,我们跟着节奏跳起了舞蹈,乐不可支。阿里山似乎也被我们的欢快感染,山谷中不时回荡着笑声。

阿里山的天气多变,但不变的是阿里山人的热情好客。美丽的阿里山姑娘、壮实的阿里山小伙子,带给我们无限美好的回忆。

美丽的阿里山作文2

我在台湾玩了八天,其中我最喜欢台湾的阿里山。

阿里山是由十八座山合成的,是一个原始森林,空气清新,真的就像一块润肺糖,又像洗了一次森林浴,还像换了一种氧气让人舒服极了,顿时感觉到整个身体都散发着清新的空气。阿里山绿树成荫,就算再大的太阳也照射不进来,在树荫下漫步感到格外的`凉爽。一片一片的叶子手拉着手,层层叠叠的。叶子的手指缝中欣然洒落下一缕缕的阳光,从下方走过时既能感觉到一丝凉意又能感觉到暖暖的春光。

既然是原始森林当然应该有树木啦!阿里山的树奇形怪状。有的像火山口矗立在山间好似时不时就要喷发,走过去摸摸,粗糟的树皮一根根在你的手掌间流动。你探头在火山口处瞧瞧绝对会有毛骨悚然的感觉,里面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再往下望深得不见底,好像一个幽灵洞。有的像一个筷子笔直的站在道路旁边,有的像一扇门,还有的像野狼头······

阿里山有一棵镇山之宝,它就是已经有2357年历史的神木。它处于阿里山的正中央到现在还是绿叶浓密、绿树成荫在阳光的照耀下碧绿的树叶瞬间变成金黄的了,让整座阿里山变得生机勃勃、金碧辉煌。

看!这就是阿里山。有着令人毛骨悚然的手臂,有着令人心旷神怡的气息,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外形。它就是这样的神奇,这样的美丽。

美丽的阿里山作文3

今年寒假我去了祖国宝岛——台湾,在那里我度过了欢乐的六天。

台湾的美景数不胜数,但我印象最深的是去阿里山那一天。我们乘坐大巴登上阿里山山腰。期间我看到了高大的槟榔树,槟榔树高耸入云,笔直的树干,长长的叶子,有几分像椰子树。车窗外,满眼看到都是云雾缭绕的层层茶叶梯田,听导游介绍:阿里山的茶叶终年有云雾环抱,所以特别清香可口,是台湾著名特产之一。

大巴不允许再上去了,我们只好下车自己爬,唉,还真有点累。一路上我看到了许多奇形怪状的树根:有的是爱心型的,有的是在水池中央,还有的是龙凤形的……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我最喜欢猪形的树根,椭圆形的鼻子上还有两个凹进去的小孔,真是惟妙惟肖。我都不敢相信这是天然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太让人惊叹了!一路的美景让我忘了疲累。

听导游说,山那边还有一棵神木。我想:神木是什么?“神”在哪里呢?……一大串问题从我脑海闪过。于是我忙跑过去,挤进人群一看:咦!怎么就是一棵倒下的大树,会不会走错地方?我抬头正好看到写的“神木”的牌子。我迷惑地问妈妈,妈妈说:“你自己去看说明。”噢,原来这棵神木长太高,被雷击中而倒,人们在倒下的这棵树上撒了七粒种子,就有三粒发芽,真是太神奇了。

我喜欢台湾,我更喜欢台湾美丽的阿里山。

第二篇:阿里山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今天早上我们将要欣赏的是阿里山的日出云海。阿里山的日出闻名中外,多年来,为数众多的游客,不辞早起,摸黑上路,只为等待光芒乍现与太阳蹦出的顷刻喜悦。“阿里山云海”为台湾八景之一,其云层翻腾,波诡涛谲,极具神秘快感,在气候干冷的秋冬晨昏,最易见著。

看完日出,我们将进入阿里山的森林。阿里山为台湾三大林场之一,因地形、气候的影响,森林自山下而上呈热、暖、温三带垂直分布,林相清晰可辨,资源富而不竭。其中最显著的,要数神木了!在阿里山蓊郁俊美的大片森林中,以已逝的旧神木最负盛名,是阿里山的地标。由于其主干苍劲挺拔,枝桠突出有力,加上树型优美,一直深受世人的喜爱。然而,神木惨遭雷劈而成为枯木,取而代之的新神木群,多达20余株,树龄从数百年至数千年不等,此外,阿里山的名木尚有以奇著称的三代木、象鼻木,和仅次于旧神木的小一号神木——千岁桧、光武桧。

阿里山素以花卉闻名,百花争艳中又以樱花称冠,早年即博得“樱都”雅号。3月中旬至4月中旬则有成片樱海怒放,称为阿里山花季。

4、5月,当地特产的一叶兰及森氏杜鹃、牡丹、芍药、紫藤、金雀儿、毛地黄陆续报到,外貌像风铃成串的毛地黄,有紫、黄、白三种颜色,因造型讨喜,常引人亲近,但请游客门注意,他们其身含剧毒,碰触不得。

好了,下面请游客朋友们自行赏花,但请您在12点之前务必回来,否则,您将欣赏不到“眠月石猴”的奇观哦!

第三篇:阿里山教案

阿里山纪行

太谷三中 庞彬

教学目标:

1、欣赏阿里山如诗如画的美景,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的写法。

2、品味富有音乐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品析富有情韵美和音乐美的语言。

3、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首优美的台湾歌曲在大陆广为传唱,这首歌名叫《高山青》,同学们熟悉吗?下面咱们一起来欣赏一段。

阿里山的姑娘

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正是因为这首歌,阿里山成了许多大陆人心中向往的胜地。那么这首歌描绘了一个怎样的阿里山呢?(提问)

(要素:阿里山――山青,水蓝,姑娘美丽、温柔,少年健壮、阳刚)其实,阿里山是台湾的一处“国家级”风景区,以日出、云海、铁道、森林名闻中外。在台湾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不到阿里山,不知台湾的美丽,不知台湾的伟大,不知台湾的宝藏。”

也正因为此,大陆作家吴功正在游完阿里山之后发出了“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的感慨,并写下了《阿里山纪行》一文,下面我们就欣赏欣赏他笔下的阿里山。(多媒体显示:阿里山全景)

二、介绍阿里山

阿里山位于我国台湾省嘉义县东北,是大武峦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山的总称,主峰大塔山海拔2663米,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高3997米)。阿里山风景区面积约有175公顷,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多媒体展示森林、云海和日出的图片)

阿里山是台湾著名的天然森林公园,出产世界罕见的高级建筑木材;又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树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

三、整体感知课文。

1、从题目“纪行”这两个字引出本文的文体:游记。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把自己浏览阿里山的行踪交待得很清楚。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表示作者行踪的短语或者句子。阅读时让学生注意以下字词的正确读音:

堪称kān 山岚听dì 一泓..lán 谛..hóng 鱼鳖.biē

风靡.mǐ 静谧天cān 幢顶chuáng 红桧妹zǐ 莽莽.mǐ 参...guì 姊...mǎng

2、让学生找出表示作者行踪的短语或者句子。

明确:“从台北机场搭机,仅四十分钟就到了台湾的中部城市嘉义,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 “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 “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出现一泓水潭” “山间的曲径幽路”

“在树身之间穿行了一阵,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 下山的路上”

3、由作者的行踪引出游记“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

四、品读课文

1、找一找:

作者在文中描写了阿里山的哪些景物?并试着给这些景点命名。(提示:可采用“形容词+景点名称”的形式给每个景点命名,即:“××的××”的形式。出示板书)

2、、欣赏美如画的阿里山风景。

让学生品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点。谈谈读后的感受,说说喜欢的理由。

师:美的语言才能表现美的韵致,阿里山如画的风光在吴功正的笔下熠熠生辉,让我们共品语言,同赏美景吧!)

让请从文中找出几例品读,并作简要分析。

(提示:(1)、修辞美:本文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引用等多种修辞,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活泼;

(2)、节奏美:交错运用整句和散句,大量运用叠词,形成了轻松、舒展、迂回、鲜明的节奏;

(3)、拟声美:运用拟声词等。)例如:4段的比喻,6段的叠词,7段的比喻、拟人、排比

五、探究学习

作者说“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你认为神木美不美?它有哪些丰富而深邃的文化内涵?

神木:

第一:写形――高、粗、老

第二:写神――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教师小结:看完神木,我们就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说“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如果说姊妹潭、原始森林、青苔主要美在形的话,神木的美就是形神兼备了。前面一路的美景都是为神木的出场作铺垫,同时作者又说到“我也明白了,没有那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孕育不出‘神木’这样的树中巨子的。”

由神木的创伤联想到台湾遭受有风风雨雨,神木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神木昂扬向上,生机勃勃,不折不挠,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伟大的民族虽然历经磨难,却不折不挠,昂然屹立于世界强族之林。

六、拓展练习

仿句:“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

例如:不到泰山,何以能说到了泰安?不到玉皇顶,何以能说到了泰山?

七、教师总结 在作者笔下,阿里山就如一首含蓄隽永的诗,如一杯醇香甘甜的酒,如一幅优美的画,如一首悠远的歌。我们喜爱美如画的阿里 山风光,而台湾同胞又何尝不是呢?在台湾有这样一句民谣:“一二三,到台湾,台湾有个阿里山,阿里山,有神木,明年我们回大陆!”可见台湾同胞多么想回大陆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啊!让我们不再像诗人余光中感叹“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们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让我们不再被一湾浅浅的海峡所阻隔,让我们共同期盼祖国的统一!

八、课后作业

“假如你是一名导游,准备带领游客游览风景如画的阿里山,你该怎样向游客介绍游览的行程?请就此设计一篇导游词。”

板书设计:

《阿里山纪行》

曲径青苔林区宁静森林无边潭水清澈神木巨大风光美如画

第四篇:阿里山纪行

阿 里 山 纪 行

吴桥中学:许小秋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移步换景的写法。

2、品味富有音乐美的语言。

3、欣赏阿里山的如画美景。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全文,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用感性画面引发学生的理性思维,领略“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2、品味文章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对阿里山美丽风光的由衷喜爱,感受籽里行间洋溢的感情。引发我们爱自然、爱祖国山河的真情。

教学重难点:

1、赏析作者笔下阿里山特有的风光。

2、品味富有情韵美和音乐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检查预习

导入:“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这首台湾少数民族歌谣《高山青》,可以说是在大陆传唱最广的台湾歌曲。对于企盼祖国统一的中国人来说,阿里山悄然矗立在我们的心湖之畔,令人心向神往。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美家吴功正的《阿里山游记》,一起来感受美丽的阿里山风光。

检查预习:读准下列红色字的读音.二、通读课文、理清顺序

这是一篇山水游记,山水游记通常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同学们快速跳读课文,找出表示作者行踪的短语或句子。

三、欣赏美景、尝试朗读

1、读完全文,阿里山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2、阿里山的风光美具体表现在哪里呢?浏览课文,试着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一下课文给我们描绘的几幅画面。

3、你能用课文中的话,给以上每个画面配解说词,并能模仿电视配音,尽量做到有声有色吗?

4、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景点,并说明理由.温馨提示:可用这样的句式说: 我喜欢_________这个景点,因为它给我___________的感受.三、品味语言,作者用一支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的妙笔,把阿里山如画的美景再现在纸上。请从文中找出一两句你欣赏的佳句,并谈谈你的感受。

小结:本文使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描绘了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不仅如此,本文的语言还极其优美,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

四、课文拓展:

假如你是阿里山风景区管委会的宣传部长,请根据阿里山的特点,为阿里山风景区设计一段简短的广告词,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第五篇:阿里山纪行

关于农村

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班级:行管1403班 姓名:杨兆鑫 学号:201410103

32关于农村发展现状调研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描绘出了我国农村改革的新蓝图。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镇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此,经过深入村组走访及到相关农村企业、涉农部门进行专题调研,通过调研,现对我镇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一些研究和探讨。

一 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以前村里的路都是土路凹凸不平。穿高一点的鞋就会不断的崴脚,穿平的鞋却会十分的硌脚,总之是怎么走都不舒服。每条巷都堆着满巷的鸡粪,一到夏天更是苍蝇漫天,臭气熏天。还有随意堆放的垃圾堆。我们每天都呼吸着混杂着各种味道的空气。还有墙上那各式各样小孩们的“涂鸦作品”。在建设新农村的总动员下,通过环境整治,目前各村主干道路基本上达到道路的硬化、村庄的绿化、河道的净化、路灯的亮化以及断墙残壁的拆除,彻底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卫生保洁制度的健全,使环境卫生得到长效管理机制的保障,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二群众环保意识有了新提高。通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群众不但对庭院卫生意识有了转变,对公共卫生也有了讲究,树立起讲卫生、美环境的新意识,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三 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新发展。物质生活上去了,精神生活也随着提高了,以前一到秋收后,不论大人小孩,都是在赌博。现在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夏天晚上在大队部看书学习文化知识,冬天则是扭秧歌,不仅扭正了村里的风气,还愉悦了每个村民的身心,团结协作精神有了新转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群策群力,齐动手,齐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集体出资和群众集资紧密结合,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挥。村领导还坚持把宣传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先导工程来抓,组织乡村干部深入一线,以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充分利用会议、横幅、标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

通过本村与其他一些村的对比发现还存在一些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因素。

(一)农村缺乏活力和动力,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农民增收困难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为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我镇不断探索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的新方式、新举措、新思路,先后引导农民搞科技示范、反季蔬菜、特色水果、劳务开发等,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总的看来,农民增收的形势仍不容乐观。由于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价格低迷,农民从种植业中得到的收入不高。同时,乡镇企业不发达,依赖于乡镇企业的农民工资性收入也很少,农民增收的难度明显增加,农民收入增长趋缓,收入受阻。家庭经营性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靠政策增收、靠“天”增收成份较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建立尚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二)品种结构单一,产业结构调整慢。一是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还不够突出,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还没有大的变化,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不大。我镇虽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在调整过程中过于强调粮经结构,种养结构比例的改变,重视面积和数量的扩张,面对提高农业质量,培育品牌,忽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万寿菊、蔬菜等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优质、特色农产品扶持开发不够,形不成规模经济。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没有从根本上跳出就农业调农业的小圈子,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仍不合理。二是农民分散种植,难以形成规模。农户农业生产属于以一家一户的分散模式为主。由于生产分散,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销售也以自产自销为主,形不成规模效益,从而限制了农户收入。三是农民既是决策者,又是生产者和管理者,还是销售者。在广大农村,由于信息闭塞,农民即要掌握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又要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信息,往往无法兼顾。四是农民随大流现象突出。农户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获取信息能力弱,不能及时得到准确信息。在产业发展之初,嫌种子或生产资料价格太贵投资大,怕技术水平跟不上,又不能确定市场销路好坏。他们往往是在看到左邻右舍或亲戚因发展某种产业致富,而跟随进行产业调整,一拥而上,往往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情况。

(三)村级积累薄弱,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配套资金大多要靠地方财政投入,而乡村两级财力有限,有的还背着沉重的农村债务部分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但仍然捉襟见肘,特别是诸如公共服务与活动陈地建设就没有

如何调动和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如何引导农民群众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结合对我村的调研,我提出几点肤浅的看法和思路:

(一)加大新农村建设和各项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涉及“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宣传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有关决议、决定和重要举措,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充分利用标语、黑板报、村组会议等进行多渠道宣传,在村内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央“20字方针”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突出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加强班子建设。新农村建设要政府引导,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好的班子带领大家向前发展;村党总支与村委会加强团结,紧密沟通、严密组织,要形成一支有号召力,能干实事,乐于奉献的村“两委”班子,明确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建设的主力是农民自己,激发广大群众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是关键。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员全体村民以集资、投工投劳等方式积极参与各村组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建一个,成一个,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过多的增加群众和村组集体负担,搞举债、负债建设,要量力而行,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三)抓好农业科技文化的培训、推广。一方面要继续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用,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要积极推广运用各种集约、高效、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如积极推广配方施肥等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农村劳务的开发,全面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积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农民的收入。

(四)抓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培育,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明年,我村将加大产业化进程步伐,形成以“科学种植稳村、科学养殖兴村、特色养殖富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在今年推广杂交玉米、烤烟和生姜种植的基础上,明年将大力推广有机高粱的种植和200亩核桃种植;养殖业方面,在稳定商品猪、商品羊出栏数的基础上,加大扶持绿壳蛋鸡养殖户的养殖力度,为我村产业化打下基础,从而可以推动我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要搞好规划,必须保护好耕地。应坚持“围绕增收调整结构”的思路,正确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对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扶持、培育,并发展好现有的优势产业,在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要注意确保粮食产量稳定、确保畜禽养殖安全。因为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总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长期性、持久性的过程。新农村建设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努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从解决农民最关注、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实际问题入手,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产业支撑和改善生产环境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的积极性。我相信,只要我们村干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积极理清我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用3至5年,完全可以使全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民生活更加宽裕,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农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