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语文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
今天,听完了本次活动的示范课和专题讲座后,我受益匪浅。在发言环节中,我真想拿过话筒谈谈自己的感受。因为我从来都不曾在这样的场合中发言,想借此机会锻炼锻炼自己。但我知道,自己愚钝、笨拙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在座的大、中、小领导和有经验的老师存在着多大的差别呀!更做不到出口成章。即使鼓足了劲,最终还是没敢举手。在那一刻,我深深地体会到,我的学生中不优秀的那部分又何尝不是也存在着这样的心理抗争?而我只会偏执地对他们不积极发言的行为而恼怒着。因此我觉得,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和信心尤其重要。这也为略读教学的新理念做了很好的铺垫。
首先,看了吴老师的示范课。明显地,五年级的学生按理说说话的条理性应该比二年级的学生更强些。但是,却恰恰相反,在课堂上比不上二年级的学生喜欢发言。这是为什么呢?是他们的想法相对变得复杂了,也多了许多顾虑。这就得我们老师多花心思去沟通,去鼓励,让他们有说的勇气和力量。此外,课上老师的感染力要能够使学生忘了自己身后有很多老师在听课,老师要让学生不要觉得有压力,学生的心态是轻松愉悦的才是。能做到这样又谈何容易呀!我发现,吴老师的整堂课下来,教学素养也好,对教学中的引导以及各种细节的处理等都很不错的,但美中不足且至关重要的是,老师的亲和力不够,一节课下来老师都没有甜甜地给学生一个微笑。微笑是最好的语言呀!这能给学生很大的力量的。表情凝重、紧皱眉头、语气沉重,活生生的劝学、传教模样,这难道不给学生带来压力吗?如果能做到和学生上课像朋友之间的交谈一样,让学生的心态是轻松的,其场面也许会大有不同的。也许你会说,这是老师上课的习惯,难改!可是一个人的成长不是一直都在改掉不好的习惯而培养好习惯的过程吗?因此我觉得,老师的感染力很重要!方法再好,理论再强,感染不了学生,怎办?
其次,听了王老师的专题讲座也让我学了不少!正视了当前新课改理念的新局势。针对本次的小学语文略读课教学的一个全新的探讨。在讲座中提到的略读课文教学理念:教略学丰,文道结合。其中谈到的“教略学丰”,真正实践起来真的很不容易!这得老师精心地设计能够很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手段,再者是,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以及积极发言的能力。说到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差不多十年前的教学片断:当时我上的是三年级语文,那是个很活跃的班级。我当时跟他们上课很喜欢嘻嘻哈哈的,学生上我的课可喜欢说话了,个个都强着说。有一次我正准备上一节略读课文时,突然我心想:既然学生那么爱说话,我何不偷懒一下,让学生自己根据自读课文向其他同学提问题呢?结果这一尝试让我有很多的收获,发现学生们为了能考倒对方,设计的问题难道也在不断的加深,最后经过我的总结,课文基本上也掌握了。经过那次以后,我整个学期的略读课文我都这么“偷懒”。意外的是,学生每次一到略读课文的教学都很兴奋。后来接手新的班级后偶尔也用过一两次这样的方法,可是年级越大,发言的积极性就越差,再后来就没再用了。现在想想,何不再尝试一下这种做法呢?而且现在的教学参考书内容又很齐全,有一本叫做《教材全解》的参考书,其内容和我们老师教案差不多,甚至有过之,在这种条件下,学生的预习就显得容易多了。因此,我觉得可以的话,比较活跃的班级如果采用我之前做过的教学方法的话,似乎离“教略学丰”不太远了。
总之,我觉得,适合学生的方法就是好方法,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学得开心,我教的轻松,最后学生学到知识了就行了。能够参加这样的活动我觉得机会难得!今后希望多参加这样的学习活动,以便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小学语文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
前几天,我有幸到大彭实验小学参加小学语文送教下乡听课活动,学到了不少东西,也身感自己的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有许多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完善,深感不虚此行。现将听课活动及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这次我听了三节课,分别是沙丹老师的《欢乐的泼水节》、杨永老师的《槐乡五月》和郭召义老师的《明天,我们毕业》,三位教师的课堂语言幽默丰富惹人好感,课堂紧凑主题突出,激情饱满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也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佩服他们能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不仅完成课堂教学的设计,还配有画面优美的课件教学。我觉得先不论学生的配合与否,光从老师身上我们就能感受到语文的多样和精彩。
扎实的基本功游刃于课堂,同时三位老师具有优美圆润的音色,亲切大方的教态,灵活的教学机智,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更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课前认真解读教材,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课后认真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多看书学习,多做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业务水平。争取成为一名让学生、家长和自己都满意的研究型教师。
第二篇:小学语文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
培训解困惑
秦口小学
王春梅
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能够参加这次的学习培训,我觉得十分幸运。在初参加工作时就能对自己今后的教师生涯进行提前省视,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在这次的培训学习中我学到很多,下面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敬请指正。
第一:我觉得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如果要为自己的未来作好准备,必须多读书,多积累。古语云:“木无本则枯,水无源则竭。”多读书、多积累是解决源头活水的问题。现在语文教师大多被日常教学事务所困扰,对于读书不够重视,挤时间读书的老师很少。在“文本解读”一课时,讲授老师也说到:语文老师应大量阅读,回家只改卷子的老师是可悲的。这也让我想到叶圣陶先生的话:“老师都很忙,这个我知道,但还得挤出时间来多读些书。”从工作的角度讲,越忙,越要读书。因为只有加强学习,才能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我觉得钻研教材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功,它是教师能力中的一项核心任务。如果我们在课前对教材钻研花的功夫较大,对教材理解得透彻,课就能讲得从容自如,浅显易懂。因为只有钻得深透,才能讲得浅显。教学时就会胸有成竹,左右逢源;如果对教材钻研未能达到一定程度,或者教师对教材只是一知半解,那么教学时必然会力不从心,捉襟见肘,甚至出现尴尬局面。而我觉得理解教材比较重要的是整体把握教材。先通览教材,整体把握教材的编写 思路;然后细读教材,把握教材每一单元的教学要点;再精读教材,分析每篇课文或每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点。从整体上把握了教材,就会“胸中有丘壑”。教起来就会游刃有余,难点重点分明,才能组织出高效的课堂。
第三:架设交流平台,发挥师生的主动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第四:创设阅读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倡导: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主动读书,自主发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机械繁琐的提问和讲解,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采用灵活多样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读书形式,如自读(自由轻声读、选读),群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指名朗读),教读(引读、范读)等,促使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鉴赏水平。
第五:营造民主氛围,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努力凸现现代语文教学新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课教学中,教师特别关注个性化学习,珍视学生对课文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自主参与阅读实践的全过程,没有说教,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六:教师角色转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了让静止的文字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教师通过角色转换,激发学生创造性地理解教材、活化教材,把语文基本功训练与创造性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创造的活力。学生由以往的被动和依赖,变为主动地学习,启迪了学生各自独特的想象,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创新的火花不断闪现,从而经历一个感悟事理、发展语言的过程。
总之,参加这次活动,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学习新课改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挖掘学生潜能,积极参加各种教科研活动,多听同任教师的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努力上好自己的每一节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
第三篇: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
本次送教下乡我有幸能在历山上堡示范小学参加听课,评课等活动,非常荣幸。这次送教下乡培训活动让我获益良多,特别是跟全县的小学老师在一起探讨研究,如何真正的走到学生中间,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如何真正的以人为本。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让我们思考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去把握这个“爱”的范围。
我非常欣赏专家老师说的“要做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怀者。”其实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往往教师却只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缺乏对生命、精神的关怀。我们要知道教师不是学生的生活保姆与知识供应商,而是学生的精神成长的关怀者;他的职能不是提供给学生什么,而是使学生发展自我的智慧创造各种机会与学生一起成长。因此我认为,教师只有关怀学生精神健康成长,才有可能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才不会产生虚伪的结果。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怀者。所以我认为:
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做个终身学习者。
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做个思考的实践者。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服从于、服务于学生的学,当好课堂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儿童,相信儿童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儿童,俯下身子看儿童的生活,平等参与儿童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儿童,调动儿童的思维参与,儿童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
让我们在工作中充分给予学生关心、理解、尊重与信任,真正地做好学生成长的精神关怀者吧!让这次培训能够真正的体现并运用在我们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吧,学习告一段落,但留给我的却是深深的思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使学生和自己都得到更大的提高和发展。
古城中心校 薛光
第四篇: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本站推荐)
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
这次送教下乡培训活动让我获益良多,特别是跟全市的中小学老师在一起探讨研究,如何真正的走到学生中间,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如何真正的以人为本。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让我们思考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去把握这个“爱”的范围。
我非常欣赏教授说的“要做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怀者。”其实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往往教师却只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缺乏对生命、精神的关怀。我们要知道教师不是学生的生活保姆与知识供应商,而是学生的精神成长的关怀者;他的职能不是提供给学生什么,而是使学生发展自我的智慧创造各种机会与学生一起成长。因此我认为,教师只有关怀学生精神健康成长,才有可能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才不会产生虚伪的结果。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怀者。所以我认为:
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做个终身学习者。
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善于自我更新知识的学习者。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教师应向个性化、研究型、创新型教学发展,通过教学实践—反思—研究—升华,培养科研意识,对教学
问题跟踪研究,使之课题化,并总结成果,形成个性和特色的理论,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理论支撑。
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做个思考的实践者。
对于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语文工具性的偏失、教学目标阶段性不明、字词教学的忽视等并没有做深入的思考和变革。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教师,必须是个思考的实践者,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为,为有最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我们的教学活动,才有可能做到“省时高效,整合简约”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服从于、服务于学生的学,当好课堂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儿童,相信儿童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儿童,俯下身子看儿童的生活,平等参与儿童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儿童,调动儿童的思维参与,儿童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
让我们在工作中充分给予学生关心、理解、尊重与信任,真正地做好学生成长的精神关怀者吧!让这次培训能够真正的体现并运用在我们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吧,学习告一段落,但留给我的却是深深的思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使学生和自己都得到更大的提高和发展。
第五篇: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
培训心得与体会
2016年3月31日到4月1日在安国中心幼儿园参加了送教下乡培训活动,很荣幸自己能够参加这次的培训学习,这次的培训充实而富有意义,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如幼苗般得到了滋养,此次培训理论与实例结合,课程丰富多样,从全方位地精心诠释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经过这次的学习,收获颇多,谈谈自己的一点学习体会。
一、我们听了几节示范课,有安国幼儿园董娟老师的大班科学《有趣的泡泡》、任丹丹老师的中班艺术《多彩的纸巾》、朝阳幼儿园康倩老师的中班科学《剪剪乐》、庆阳市南街幼儿园樊东老师的大班语言《犟龟》。还听了专家老师的讲座。
二、幼儿教师要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
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为了适应孩子的求知需求,我们要不断学习,随时补充自己的能量,给自己充电。如果只靠原来在学校学的那点东西,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日积月累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对孩子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更是一件不负责任的事。
过去,我们是领着孩子在学习,现在我们是和孩子一起学习,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知识的海洋装满,怎么才能满足孩子那一条条求知欲旺盛的小河?教师的业务素质很重要,现在的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很高,琴棋书画,歌舞情乐,只有高素质的人才能更适用这个岗位。所以,我们每天至少学习一篇教学方面的文章,每天练练基本功,让自己在幼教领域不至于落后。
三、广泛学习幼儿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学技能 县幼儿园的吴院长详细深入的为我们解读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我们的教学实践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其他几位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又结合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特点,为我们详细、生动的讲解了课程特点及教学活动设计、组织与指导,让我们了解如何在幼儿园进行教学工作。
四、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和职业道德
德高为师,身正是范,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能否成为一个好教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的精神。热爱、尊重、理解幼儿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核心。爱是儿童正常成长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学会理解、关爱幼儿。
五、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
要实施创新教育理念,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业务素质:(1)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这是教师发挥创造性的基本保证。(2)有较高的管理艺术。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班级的整体管理,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3)有丰富的情感。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热情洋溢的赞赏以及在与学生接触时的仪态、表情和举止所表现出的积极情感能随时地激发、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教”,变苦学为乐学,单纯的知识传授变成了双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乐、学者亦乐。
总之,经过此次培训,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学到很多知识,认识了很多朋友。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不断努力,学以致用为孩子上好课,成为孩子的好朋友。
小陈幼儿园 张莹莹
二〇一六年四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