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乡的风俗包汤圆作文600字
家乡的风俗包汤圆作文600字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的风俗包汤圆作文6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我的家乡福建,最重要的节日有三个,分别是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而这三个节日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灯节,顾名思义,这天晚上要去看灯,但除了看灯,元宵节还要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这当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吃汤圆和包汤圆。
元宵节一大早,我和姥姥就在厨房里忙了起来。姥姥取了一些糯米粉放在盆里,一边加水一边搅拌,还告诉我,水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否则汤圆就很难做得又好吃又好看。很快,姥姥就和好了面,取下一小团备用。紧接着,姥姥取来买好的馅料,开始给我做示范。姥姥将那一小团面揉圆,用食指按一个小窝,然后她左手拿住面,右手逐渐将那个窝捏大,再拿勺子挖一些馅儿,用水把开口处变粘,然后用左手托住面团,右手轻轻将汤圆捏紧,再揉圆,一个饱满的`汤圆就做好了。我看后不以为然地想,这有什么难的?便揪起一团面包了起来。前几步我都进行得很顺利,可就是没法儿把汤圆的口包上,急得满头大汗。姥姥走过来一看,原来是我忘了在面团的口上蘸水了,我赶紧把水滴在面上,这才算把口封住了。很快,我和姥姥就包了一大盘汤圆。
姥姥把水倒在锅里烧开,把汤圆放了进去,一个个汤圆在锅中翻腾着,像极了许多白白胖胖的孩子在嬉戏。姥姥一边煮,一边告诉我汤圆的来历。传说有个叫东方朔的汉朝大臣,为了帮助宫女与家人团聚,便去宫外占卜,每逢老百姓问起,就说“正月十六火焚身”。有的老百姓告诉了皇帝,皇帝听后,召来东方朔想办法,东方朔告诉皇帝:“火神君爱吃汤圆,可让全城百姓在前一天做汤圆给火神君。”皇帝马上命人传话,在正月十五,宫女的家人进城来买汤圆,一家人终于团聚。我听后恍然大悟,原来汤圆还代表团圆啊!
不一会儿,汤圆就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一股甜甜的感觉瞬间包裹我的舌尖:“真甜啊!”姥姥说:“汤圆的馅是甜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和和美美。”
这个元宵节真是充实,我既学会了包汤圆,又了解了汤圆背后的故事,真开心啊!
第二篇:包汤圆
包汤圆
今天是元宵节,校园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学校组织三、四、五年级去食堂包汤圆。我们走进食堂,发现桌子上已经有了包汤圆的材料:面团、芝麻馅、豆沙馅和面粉。
可以开始包了!我赶快拿了一团面团,放在手心里,揉呀揉,揉成一个球。咦?怎么面团有点裂了,我只好重新揉。啊,揉好了!我在面团上摁了一个坑。我最爱吃芝麻馅的了,所以我把一大勺芝麻馅摁进坑里,封住口儿,又揉呀揉。可是,面团干裂了,芝麻馅都跑了出来,我的汤圆变成了“无馅”汤圆。我想:我一定要做一个“有馅”汤圆。我又按刚才的步骤做了一遍,可还是“无馅”汤圆。我想:是不是哪里不对呢?“我吸取了前两次失败的教训,这次我把馅少放了一点儿。成功了!我十分激动,连忙把汤圆放进盘子里,送去煮。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啊,只是太好吃了!
这次包汤圆真有趣,既让我们体验了包汤圆的乐趣,又让我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欢乐!
第三篇:包汤圆小学作文
包汤圆小学作文
包汤圆小学作文1
我们的生活中,有过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登台表演,第一次得奖,一个个“第一次”就像一个个脚印,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可是,在这么多“第一次”中, 第一次包汤圆是我最难忘的 。
那是一个元宵节的夜晚,到处热闹非凡,张灯结彩,万家灯火。每家每户都高高兴兴地包汤圆、吃汤圆。我家也不例外,大伙儿都包起了汤圆。
首先,妈妈搓好了面粉,并把糖切成一块块。随后,妈妈麻利地包了起来,看着妈妈熟练的动作,我的手也痒痒的。嘴巴里吐出了一句:“妈妈,我也想试一试包汤圆”妈妈听了,愣了一下,过了许久,她才醒悟过来。因为妈妈知道:平时连扫地都觉得比登天还难的我,竟主动做家务,这真是令人难以预料的。
随后,我来到妈妈身旁,随手抓起一块面团,把糖塞进面团里,便使劲地搓。可是,由于我的力度太大,因此面团破了个洞。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把洞合上,终于大功告成了!我做了一个圆嘟嘟的汤圆,妈妈笑着说:“做得真不错!”顿时,我的心好像灌了蜜似的,美滋滋的。接着,我又包了一个、两个、三个……
最后,我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终于懂得了一个道理:万事都需要耐心,如果没有耐心,万事不能成。
包汤圆小学作文2
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每年正月初一的早上,每家每户都要吃汤圆。听说这样预示着家庭团团圆圆、吉祥美满。
今年正月初一的早晨,我早早的起了床,看见妈妈正在忙着包汤圆。只见妈妈两三下子就包好了一个汤圆,小小的汤圆,圆圆的、白白的,像一个个小雪球,好可爱哟!我也想试着包一包。
我把小手洗干净,来到妈妈身边。我学着妈妈包汤圆的样子,先拿了一点和好的汤圆团,放在手心,两手不停地搓着,搓成了一个小圆球,接着我在小圆球的中间捏了一个窝,把它捏成小碗的样子,又舀了一勺汤圆馅放进“小碗”里,再把“小碗”捏拢。可是我放的馅太多了,怎么也捏不拢,汤圆馅就像一个小捣蛋鬼,等我捏拢了一边,它就从那边钻出来了,我捏拢了那边,它又从这边露出来了。最后,我一生气,使劲一捏,汤圆倒是捏拢了,可是它成了一个“大花脸”。我没泄气,又取了一团汤圆团重新做。这次我汲取了上次的教训,少放了一点馅进去,终于把汤圆捏拢了,我把捏好的汤圆轻轻地搓圆。啊!这一次终于大功告成了。接着,两个、三个、个……看着这一个个,白白胖胖的汤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汤圆包好了。妈妈把汤圆煮下锅,不一会儿,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汤圆煮好了。我吃着这香喷喷的汤圆,甜在嘴里,美在心里。包汤圆真快乐!
包汤圆小学作文3
今天,社区阿姨来电话通知我们去参加包汤圆、猜谜语活动。我一听到消息,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下午我早早地来到指定的地点,可还是有比我早的,有老奶奶、阿姨、还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小朋友。社区阿姨一开门,我们就像潮水一样往里涌,一进门我就看见上面挂满一张张猜灯谜的纸条,桌上还放着做汤圆的面和馅,角落里还放着煮汤圆的工具。
首先我们猜灯谜,我也猜对了几个还领了奖品。然后我们开始包汤圆,先把面搓成一个个圆团,再把它压成圆饼,然后把芝麻馅放在圆饼中间,搓成一个球,一个汤圆就包好了。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汤圆都包好了,我们把汤圆放在烧开的.水里,汤圆都沉到水里,过了一会汤圆慢慢地一个个浮到水面上,看到这一个个白花花、圆滚滚的汤圆,真叫人眼馋啊!我尝了一个热腾腾的汤圆,哇,自己包的汤圆真好吃啊!
通过这次活动,我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汤圆象征着我们的生活甜甜美美,团团圆圆,所以家家户户都有吃汤圆的习惯。
今天真是一个开心的日子呀!
包汤圆小学作文4
每年春节元宵的那一天,我都能够吃到外公做的汤圆。那汤圆圆圆的,白白的,吃在嘴里糯糯的,甜甜的,因为里面包了黑芝麻做的馅,所以吃的时候更觉得香甜。
我想,汤圆这么好吃,我也来学着做几个。于是,我学着外公的样子,先取了一小团已经和好了的糯米粉,把它捏成一个小碗的样子,再放进去一个事先搓好了的黑芝麻馅,然后把糯米粉小碗的碗口给捏起来,最后放在两只手心里轻轻的搓圆,一个汤圆就做成功了。我一口气做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共是九个,就混在外公做的汤圆中一起下了锅。我真有点急的等着吃汤圆呢,一会儿,外公说,撑船了,撑船了。我一看原来有两个汤圆在烧滚的时候破了,黑芝麻馅漏了出来。我想,这一定是我做的那九个中的两个,外公做的汤团从来都是不会破的,烧汤圆的水永远都是清清的。外公鼓励我说,第一次做汤圆就有这么多都是好的,很不错!下一次一定会做得更好,真的很不错!我一边吃着自己第一次做的汤圆,一边用调羹搅着碗里有点黑乎乎的汤水。
忽然,我想起了《我和小姐姐克拉拉)一书里的“理发师”那一篇中,小姐姐第一次理发把弟弟的头发剪得“像翻耕过的草地似的”,最后还让弟弟“一个人面对着镜子里的秃头发呆”。第一次,也是第一次,我忍不住笑出声来。
包汤圆小学作文5
今年过年我们去安徽的外婆家过年,外婆说:“我们家乡的传统风俗有包汤圆,寓意着来年团团圆圆,有兴趣的和我一起尝试一下。”我第一个举手报名,对包汤圆充满期待。
今天,我还在睡梦中,外婆就来叫我起床,一听到可以包汤圆,赖床的我赶紧起床,洗漱完毕,来到厨房,只见外婆已经在等我了。“包汤圆怎么能没有面粉呢?”我问外婆。外婆说:“不能用面粉,要用糯米粉。”只见外婆放好糯米粉,又放了一种灰颜色的粉,原来那是高粱粉,把它们掺合在一起,加水揉呀揉,一个面团揉好了,接下来该做馅了,外婆把磨好的芝麻放在碗里,又往碗里放红糖,继续搅拌,馅做好了,我看得直流口水,趁外婆不注意时偷偷用手偿了一口,真甜,外婆说我是个小馋猫。接下来可以包了,只见外婆先给我演示一遍,边包边说先把面团分好,然后用分好的面团做个小碗,里面放馅,然后把小碗的口封住,而且要轻,否则芝麻会跑出来的,看到外婆包的汤圆像一个大包子,不是传统买的那种小的,外婆说越大代表越团圆,生活越甜蜜。我也试着去包,前面几步都可以,最后一步总是盖不上那个缺口,又去拿面团去补,结果不是这里漏就是那里漏,脸上都是粉,外婆看着笑了,我也笑了,最后我总算找到了包汤圆的技巧,包好了一个。
吃着自己包的汤圆,心里美极了!
包汤圆小学作文6
今天,我们刚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作文老师说:“我们今天呀,就来包汤圆吧!”
听到消息后,同学们特别高兴。有的正在拍桌子,有的正在晃板凳,有的一蹦三尺高,我心里特别激动。
准备的材料有:糯米粉、黑芝麻馅。糯米粉的样子雪白雪白的,用手摸摸涩涩的。黑芝麻馅样子是正方形的,是墨绿色的,样子也特别好看,用手摸一摸有一点硬。拿起来闻闻一股香油味,仔细闻一闻有一股黑芝麻味道。
老师给我们示范:怎样包才好。
先把糯米粉放到一个小盆子里,放点温水把它揉成圆圆的,然后,再用食指弹成圆圆的片,再把黑芝麻馅放进去,把它包好。最后,蘸点糯米粉就行了。
同学们就开始包起来!有的包成三角形,有的包成正方形,还有的包成圆形。在这期间,有的同学说:“老师,给我点糯米粉吧!有的说:“老师,给我点水吧!”还有的说:“老师,我的包坏了。”大家都享受这其乐融融的氛围。
同学们,你们会做这圆圆的汤圆吗?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
包汤圆小学作文7
新年到了,我又要大一岁了,大一岁就要更乖更懂事了。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帮爷爷包了汤圆,Yummy,yummy(真好吃)!
爷爷先和好面,和好的面像橡皮泥,可以随我捏出形状,那可是高手的杰作噢!奶奶把猪油芝麻馅拿上来,我和爷爷就迫不及待地包起来。
爷爷开始教我如何包汤圆,首先把面团做成一个小碗状,把馅放进去,再包起来一搓一圆,就行啦!
我学着按爷爷的方法包汤圆,可是怎么一搓一都不圆。正发愁时,爷爷说:“轻一点,慢慢搓!”嘿嘿,果然成功了!
我们包了20个汤圆,其实只用包18个,爷爷说包汤圆的人有“优先享用权”。你猜,我们把那2个汤圆放进哪里煮?锅里?不对,是烧水的开水壶里!不一会儿,汤圆就浮上来了。呀!这两汤圆像两个白白胖胖的孩子,在开水壶里上串下跳地玩蹦蹦床呢!
爷爷拿来碗,我拿来筷子和调羹,看着两个“汤圆娃娃”被爷爷夹上来,我真有一点兴奋,因为那是我自己包的!我和爷爷狼吞虎咽地把汤圆吃下了肚。
同学们,你们会包汤圆吗?包汤圆可要耐着性子,不能急,不能太用力。俗话说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觉得“心急包不成好汤圆”。
包汤圆小学作文8
哇,元宵节到了,我最开心的就是能够吃到美味的汤圆了,好开心!一到元宵节,我就和表妹去商城买了些汤圆,买汤圆的过程中,让我没有分清楚,就从口袋里掏出了16元钱买了两斤,一回到家,我就开始煮汤圆,我都迫不及待啦,我想,应该已经熟了吧,我就开始给大家吃了,在吃的过程中,奶奶和表妹说:“怎么都是芝麻的啊?”我说,不会啊,我买了三样呢,花生的、巧克力的和芝麻的呀!怎么全部都是芝麻的啊?好奇怪呀!我吃呀吃,一直都吃的是一个口味的,吃得我恶心的,剩下了两个,我准备不吃了,可还是咬牙切齿的吞了下去,差点都吐了出来,我就把剩下的全部捞了出来,准备明天热了再吃。
到了第二天的时候,我就把剩下的汤圆热了,可谁知道,都烂成那样了,我还是吃了,因为,我舍不得丢掉,这可是我第一次的成果,不想白白的浪费掉!
嫂子看见了,就对我说:“你呀你,连买汤圆都不会,还能干什么?”我就微微的笑了一下。
第一次煮汤圆,竟然让我给煮砸了。但是,这也算是我的一份收获,我应该高兴差不多!
包汤圆小学作文9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又来到了。在元宵节,有吃汤圆的习俗。可不,妈妈在厨房里做起了汤圆。见妈妈正忙乎着,我不禁兴奋地说:“可以让我试试吗?”妈妈回答说:“好啊!”我见妈妈拿起用糯米粉揉好面团,捏成碗状,再往里面装馅儿。捏呀捏呀,三下五除二,汤圆就做好了。我马上学妈妈的样子做了起来。刚开始,我拿了一个面团,可会怎么也捏不成小碗的样子。只好把皮捏成饼状,而且非常薄。我夹了一些馅儿放入里面。当我把它们放到砧板上的时候,皮破了,馅儿也漏了出来。哦,皮不能太薄!第二次,我不敢将面团捏太薄了。在上面放了一勺的馅儿,面团四周慢慢掀起来。可是,我包来包去,汤圆的馅儿都不能完全放入皮中,露馅了!呀,馅儿不能太多!第三次,我把皮做得厚了一点,放了半勺馅儿。终于,一个汤圆算是勉强完成了。真可以说是:“历尽千辛万苦!”妈妈看了看我的作品,说:“嗯,算是成功了!但是还是得多多练习,才可以做出皮薄馅多、美味可口的汤圆。”有些事情,看上去挺简单的做起来就很难。这就是元宵节令我印象深刻的事。
包汤圆小学作文10
我喜欢吃饺子,也喜欢吃冬至的汤圆,我可以很熟练地包饺子,但是我却不会包汤圆,我想包汤圆应该就像包饺子一样简单吧!
冬至那天,妈妈说:“街上卖的汤圆都不好吃,不如我们自己包,而且更有过节的气氛。”我一听,兴奋劲儿就来了。因此,我就屁颠屁颠地跑去。把双手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就摘了一小团糯米粉放在两手心,轻轻地揉啊揉,不一会儿一颗像鹌鹑蛋大小的洁白无瑕的粉团就揉好了。接着,我用左手四个手指托住粉团,再把拇指插进粉团,使粉团在手指间不停地旋转。不久粉团就变成了一个像小酒杯似的小窝窝,然后将麻沙馅儿放进窝里,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一边轻轻地将窝边往里夹,一边用左手指慢慢地转动粉团,直到把窝口封死,这样汤圆就做好了。
这时,锅里的水开了,我就迫不及待地把汤圆放入锅里,等汤圆都浮起来了,妈妈说:“快来吃吧,汤圆熟了。”我第一个冲上去捞了一碗,急急忙忙将一颗汤圆往嘴里送。哎呀!不好,汤圆的味道还没尝出来,却把舌头给烫着了,疼的我哇哇直叫,眼泪都冒出来了。可爸爸却在一旁幸灾乐祸地说:“这就叫心急吃不得热汤圆。”哎,真倒霉,直到现在我的舌头还有点疼呢!
我喜欢冬至的汤圆,这是我们家乡的风俗,每到冬至就要吃汤圆。我觉得这是一种节日的美好寓意,希望每个家庭都可以团团圆圆!
包汤圆小学作文11
我们学校在今天下午举行了一次“包汤圆”比赛,好耶!
我们四年级组派出了两个家长和五个学生做汤圆,下午,现场热闹纷纷,比赛都还没有开始,家长和学生们就开始动手了,先把面粉磋好,再把馅包在里面,“开始!”一阵洪亮的声音响了起来,比赛正式开始了,同时,现场的打气声也跟着响了起来,一年级组做的是:辣椒汤圆,奇怪啊!汤圆还有咸的,时间过了一大半了,我们组的汤圆已经做好了,分汤圆啰!我捧着热辣辣的汤圆,闭上眼睛,默默的许愿:希望咱们家也能够像你这么圆、这么甜,永远快乐、永远开心!我咬了一口汤圆,馅是芝麻,好吃极了!包汤圆比赛白色的汤圆有一点点巧克力味,仔细嚼嚼,软软的,有种甜蜜的感觉。激动的时刻马上就要开始了,可是,令我们都惊讶的是:居然六个级组并列一等奖!
经过这一次比赛,吃了这些美味的汤圆,我突然觉得:其实里面的馅并不是芝麻,而是家长们和同学们的汗水、努力和付出!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温馨的爱,也但愿我们的祖国像汤圆一样,团团圆圆,永远幸福!用爱,荣耀中国!
第四篇:包汤圆猜灯谜
包汤圆猜灯谜
“娘子娘子,身似盒子。麒麟剪刀,八个钗子——打一动物。”“我知道啦!我知道啦!是螃蟹!”今天是元宵节,长沙市城南路街道白沙井社区居委会一楼大厅非常热闹,社区“七彩社工”们与居民群众一起以猜灯谜、包汤圆的形式欢庆元宵佳节。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五彩缤纷的灯谜让人眼花缭乱,谜面更是趣味横生,有拆离合字的、有猜人名、有猜成语的,居民朋友们或冥思苦想,或小声讨论,积极开动脑筋。现场不仅有灯谜,更有“七彩社工中心”的社工与社区五老、孤寡老人、楼栋组长一起包“暖心”汤圆,并与现场的居民群众一起分享。
社工们还上门入户将包好的汤圆送到独居老人、残疾人家中,让行动不便的群众也吃上邻里包的汤圆,感受邻里温暖,社区温情。此外,社区工作人员还精心制作了幻灯片,向居民群众展示元宵节由来及各地不同的元宵节习俗。
社区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是天心区城南路街道庆祝“我们的节日——元宵节”的主要活动之一,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传统文化、提升群众文化自觉性。
除了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社区会组织社工、志愿者为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群体送上节日慰问和祝福外,城南路街道自2014年以来便开始全面实行“四心”服务,敲开邻里之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四心”服务即以贴心、悉心、爱心、暖心为原则,着力开展“四送”服务:为新生婴儿家庭送上红糖鸡蛋以示祝贺;为新婚夫妇送上寓意“早生贵子”的红枣、花生、桂圆、莲子;为65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日送上生日寿面和居家养老政策;为家人辞世亲属送上鞭炮及殡改政策。两年以来,城南路街道8个社区共计服务居民群众5600余人次,群众纷纷表示,“这一服务是街道、社区温情服务的体现,值得点赞”!
第五篇:包汤圆猜灯谜
谜语不仅能启迪智慧还饶有趣味,这样的游戏怎能不延续呢!就让我们一起猜元宵谜语吧!
1、元宵。(打一字)
谜底:歹
2、十五日。(打一字)
谜底:胖
3、元宵节。(打一字)
谜底:光
4、元宵节。(打一字)
谜底:朊
5、元宵节。(打一字)
谜底:脘
6、元宵。(打一成语)
谜底:一朝一夕/有朝一日/朝夕相处
7、元宵虎会。(打一字)谜底:夤
8、元宵佳节。(打一字)
谜底:伫
9、元宵节后。(打一字)
谜底:完
10、元宵。(打一诗词句)
谜底:数问夜如何
11、重聚元宵。(打一成语)
谜底:朝朝暮暮
12、此时此地。(打一剧目)
谜底:元宵谜
13、欢度元宵。(打一成语)
谜底:大喜过望
14、元宵前后。(打一诗词句)谜底:十四为君妇
15、举头望明月。(打一词语)
谜底:仰光
16、到上海度元宵。(打一字)
谜底:审
17、元宵同返家。(打一成语)
谜底:众望所归
18、元宵节晚上。(打一歌曲)
谜底:十五的月亮
19、正逢马年元宵。(打一节日)
谜底:端午节
20、元宵回暖。(打一韵目带数)
谜底:十四寒
21、观赏元宵灯谜。(打二人名)谜底:张节、文虎
22、层云隐去月当头。(打一字)
谜底:屑
23、高台对映月分明。(打一字)谜底:昙
24、元宵灯节求平安。(打一字)谜底:宁
25、元宵过完人就来。(打一字)谜底:俏
26、元宵节后到鲁北。(打一字)谜底:鲩
27、元宵节后到中原。(打一字)谜底:皖
28、元宵节后登小山。(打一字)
谜底:崇
29、元宵节后东陵行。(打一字)
谜底:院
30、元宵节后赴前约。(打一字)谜底:综
31、元宵节后回鲁南。(打一字)谜底:宣
32、元宵节前只身转。(打一字)谜底:脱
33、元宵节生日聚会。(打一字)谜底:腥
34、元宵前后共团圆。(打一字)谜底:期
35、元宵节后捷报多。(打一成语)
谜底:喜出望外
36、白糖梅子真稀奇。(打一食物)
谜底:元宵
37、元宵偶遇心花开。(打一节日)
谜底:愚人节
38、放任孩童闹元宵。(打一成语)
谜底:不拘小节
39、婚期定在元宵后。(打一成语)
谜底:喜出望外
40、来之不易元宵会。(打一成语)
谜底:难至节见
41、元宵节前后。(打一现代小说)谜底:二月
42、元宵节后来汕尾。(打一商标)
谜底:完达山
43、家家迎元宵。(打一学校用语)
谜底:第二节
44、煤球和元宵一样。(打一成语)
谜底:混淆黑白
45、清明元宵五一节。(打一成语)谜底:朝三暮四
46、元宵之后柳吐芽。(打一成语)谜底:节外生枝
47、正月十五打牙祭。(打一成语)谜底:一年一回
48、全省元宵牡丹展。(打一中草药)谜底:节节花
49、新春佳节话元宵。(打一报刊名)谜底:半月谈
50、十分一个元宵。(打一体育词语)
谜底:角球
51、元宵春灯。(打一网络电脑词语)
谜底:节点
52、元宵前后可到江西。(打一作家)
谜底:二月河
53、元旦元宵捷报频传。(打一成语)
谜底:节节胜利
54、赶制元宵闲不住。(打五字口语)
谜底:忙得团团转
55、元宵出门赏灯。(打一常言俗语)
谜底:外行看热闹
56、灯谜会猜庆元宵。(打一古文句)
谜底:破题儿第一夜
57、万家灯火闹元宵。(打一电影名)
谜底:《不夜城乡情》
58、元宵前后,田中外出。(打一乐器)
谜底:二胡
59、欢欢喜喜做元宵。(打一音乐词语)
谜底:快节奏
60、元宵初带队前去汕头。(打一机构)
谜底:法院
61、叮嘱改用至元宵。(打一福建地名)
谜底:周宁
62、元宵灯展好漂亮。(打一垂钓术语)
谜底:夜光棒
63、元宵后三四日带兵。(打一数学词)
谜底:圆周率 64、元宵节相约赏春联。(打一法律词)
谜底:肖像权
65、鼓声点缀元宵日。(打一消保法词)
谜底:
3、15 66、每逢元宵乐团圞。(打一带量货币)
谜底:十五美圆
67、一夜鱼龙舞。(打一民俗风俗词语)
谜底:元宵灯会
68、元宵莫来缠,上楼格。(打一篇目)
谜底:望勿纠正
69、共度元宵后,相约东溪中。(打一字)
谜底:胤
70、离别四十年,本聚在元宵。(打一字)
谜底:舞 71、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打一财经词语)
谜底:调资
72、元宵前后聚会一日。(打一福建地名)
谜底:三明
73、十五的月亮悬庭前。(打一北京地名)
谜底:圆明园
74、元宵灯火已阑珊。(打一谦辞礼貌用语)
谜底:望多关照
75、元宵张灯又悬虎。(打一成语·卷帘格)
谜底:高风亮节
76、学雷锋纪念日元宵节。(打一乘法口诀)
谜底:三五一十五
77、元宵节前陈先生已离开。(打一广东地名)
谜底:东莞 78、元宵一碗,为郎君洗尘。(打一数学名词)
谜底:内接圆
79、进藏在春节,出藏于元宵。(打一字俗语)
谜底: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80、园外隐约闻猿啼,星月小桥听萧声。(打一节日纪念日)谜底: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