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0号文库

光线游戏作文(合集五篇)

光线游戏作文(合集五篇)



第一篇:光线游戏作文

光线游戏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光线游戏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光线游戏作文1

今天的那节综实课上,老师教我们做光线游戏,我们都做得非常开心。

上课开始不久,老师就拿出两只纸杯子。一只杯子里面放了水,另一只纸杯里面没有放水。接着,老师拿起一根塑料吸管给我们看,还问我们:“你们看到这根塑料管子直不直,有没有折断?”我们异口同声地说:“直的,没有折断!”“好,现在我将这根塑料吸管放到水里,你们看看它有什么变化?”我心里想管子放到水里会发生什么变化,不可能,可能这又是老师摆的谜吧!可是,我往水里看去,呀,这根吸管在水面处折断了!我心里暗暗想,没有人折那根吸管呀!怎么这吸管会断了呢?不可能!我想看个明白。于是,我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手迅速伸出去拿起那根吸管。咦,这吸管直直的,没有折断!我又将吸管放回到水里。啊,奇迹竟然又出现了,那就是吸管又在水面处折断了!我感到非常惊讶,于是就问老师:“这是什么原因呀?”老师说:“那是光线在空气中和在水中反射不同,才会产生这种现象。”哦,我明白了,那是光线在给我们做游戏呀!

后来,老师又给我们做了第二个游戏,那是光的魔术。这一回,老师把一块硬币放到一只空着的纸杯里。接着,老师让我和另外两个同学上去看。老师叫我上去站好后,吩咐我头不要随便动。我答应了。老师将纸杯移动直到我看不见杯子里面的硬币为止。然后,老师将另一只杯子里的水倒了进去。水倒下去不久,我便又看到了那硬币。这一次,我学乖了,知道这肯定又是光线在给我们玩游戏。我对老师说了,老师说我真聪明!

光线游戏还在继续进行,教室里不时向外送出阵阵笑声。

光线游戏作文2

今天下午第二节课是上综合实践课。老师带我们走出教室去玩了影子的游戏,还玩了光线的游戏。我们都玩得非常高兴。

我先玩了影子的游戏。我用手先做了一匹马。那是一匹小马。我将小马投影到墙上。然后,我活动手指,同时还移动手臂。那匹马好像在草地上面奔跑,一会儿仰起脖子在嘶叫;一会儿,那马在低下头来吃草……正在我玩得高兴的时候,不料有一道亮光照到了我的眼睛里。我的眼睛吃不住阳光的强烈照射,马上闭住了。我想谁在恶作习,害我的眼睛都睁不开。我闭了一会儿眼睛,然后睁开并移动了一下眼睛,寻找那个搞恶作习的人。啊,竟然是我的好朋友沈婷在用她的校牌反射阳光。我看到以后心想,好呀,既然你照我的眼睛,为什么我就不能够反击?我立刻停止影子的游戏,开始做起了光线的游戏来了。我就跑进教室向人借了一面镜子。我回到教室外面,马上将阳光反照到沈婷的眼睛上面。我用镜子反射的光线更加强烈。她的眼睛一下子闭了起来。哈哈哈,叫你也尝尝那种难受的滋味!她立刻向我投降。我说:“饶你可以,但是你以后不许再用光线照别人的眼睛!”“好!”我就饶了她。然后,我回到教室去做颜色的游戏。

走进教室,我从书包里拿出一张纸,把纸剪成圆形,然后,在上面涂了四种颜色:红、紫、黄、蓝。我在涂好颜色的圆形纸中间插了一根小棒,做成了一只陀螺。我用手捏住了不木棒的上端,用力一。那陀螺动起来。啊,那颜色美丽极了,真像一条条彩虹!

啊,今天的这一堂综合实践课,我上得真是高兴,真是愉快!

光线游戏作文3

在今天的`课上,老师教我们玩轻量级游戏,我们都很开心。

下课后不久,老师拿出了两个纸杯。一个杯子里有水,另一个杯子里没有水。然后,老师拿起一根塑料吸管给我们看。他还问我们,“你有没有看到这个塑料管是直的?它坏了吗?”我们异口同声地说:“直的,不坏的!”“好,现在我要把这根塑料吸管放进水里。你看到它做了什么改变吗?”我想知道当管子放入水中时会发生什么。这不可能。也许这是老师提出的另一个谜。然而,我看向水中,啊,这根稻草在水面上碎了!我心想,没人打破稻草!为什么这根吸管断了?没门。我想看清楚。因此,我趁老师不注意,迅速伸出手去捡稻草。嘿,这根稻草是直的,没有破损的!我又把吸管放回水中。啊,奇迹又发生了,那就是稻草又在水面上碎了!我非常惊讶,所以我问老师,“原因是什么?”老师说,“那是因为光在空气和水中的反射不同,导致了这种现象。”哦,我明白了,灯在为我们玩游戏!

后来,老师给了我们第二个游戏,那就是光魔法。这次,老师把一枚硬币放进一个空纸杯里。接下来,老师让我和另外两个同学去看。老师告诉我站起来时不要动我的头。我答应了。老师移动纸杯,直到我看不到纸杯里的硬币。然后,老师把水倒在另一个杯子里。水落下后不久,我又看到了硬币。这一次,我吸取了教训,我知道我们再次玩游戏一定很轻松。我告诉老师,老师说我真的很聪明!

轻松的游戏仍在继续,教室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第二篇:光线游戏作文

光线游戏作文2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光线游戏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光线游戏作文1

今天下午,我放学回到家里就先做作业。做好作业,我就开始做一个有趣的光线游戏。

我先拿来了一些物品制作了一个像相机一样的东西。我再用剪刀在一只盒子上剪了一个洞,放进一块玻璃用双面胶粘在盒子的边上。然后,我就打开电灯,让盒子里斜放的玻璃对着电灯。然后,我走到旁边的一个房间门口把房门打开。接着,我走回到那只盒子的边上。我将盒子慢慢移动。我想慢慢地将电灯光线引到那个黑暗的房间里面去。我移动着,突然,我看到那间黑暗的房间里面出现了一道亮光。啊,我的实验做成功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激动得大声说:“我的`实验做成功了!”爸爸听见了奇怪地问我:“你在干什么呀?”我回答说:“我在玩光线的游戏呢!”“在哪里?我怎么没有看到呀?”我说:“你看,那不是我把光线引到了没有开灯的房间里去了吗?”爸爸笑着说:“不错,你是把光线引到了另外的房间里去了。那么能不能引到别的房间去呢?”“行!你看!”我把光线引到了别的房间里去了。爸爸拍着我的头说:“嗯,不错!”

做完实验,我就开心地睡觉了。

光线游戏作文2

今天傍晚,我在家里做了一个光线游戏。

在做光线游戏的时候,我先拿来一只透明的塑料杯子,然后,我到水龙头下面放了一些水。接着,我把盛有水的塑料杯子放到了桌子上面。然后,我就到厨房里面拿来了一根筷子。我先把那根筷子直立着放到水杯中去。接着,我就从上往下看,接着就歪着头到边上看。不管我怎样看,那根筷子都没有发生什么变化,直直的,没有折断。

然后,我就把筷子斜着放到水杯里面。“咦,怎么筷子在水面处折断了。”我再仔细去观察,不由得大吃一惊说:“呀!筷子没有在水里的部分与上面不在水里的部分分开了。明明是一根筷子,怎么成了两根筷子了?我想还是用手来摸一摸,就能够知道这筷子到底是不是折断了。我从筷子的顶端往下摸,现在摸到了水面上,这根筷子还是连在一起,而且没有折断过。怎么搞的?是什么原因使筷子变成了刚才看到的样子呢?我再往下摸,那根筷子还是没有一点变化,而且根本不可能是折断了的。我一直摸到水底都没有发现筷子有什么变化。

啊,这种光线游戏真神奇!

第三篇:霓虹发光线

霓虹发光线(KPT系列)

霓虹发光线是国际发光显示照明领域新一代产品,外形与普通电话线相仿,表层为彩色荧光塑料套管,其工作时发光连续无任何热辐射,耗电量只为LED灯的50-70%,为串灯的20-40%,为霓虹灯的1-10%;本产品是在中国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支持下,由中科院专业研究所组织研制并生产,该类产品开创了节能、环保、健康照明显示的新时代。

应用领域:

1、户内外广告,文字图案,橱窗、门、家具、墙壁、屋顶等

2、车、船等交通工具装饰:内外装饰、仪表指示、数字显示

3、安全标记与指示:楼梯、通道、门牌、出口、临时户外危险场地警示

4、玩具、工艺美术品、体育用品、服装、电器、装修、军事装备等 基本特点为:

发光均匀细腻,色彩亮丽,颜色丰富。节能、环保、健康,可折叠弯曲,随意打结、裁减、拼接等.直径:1.2, 2.0, 3.0, 4.0, 5.0MM

颜色:红,蓝,绿,黄,橙,透明,白

形状:圆,方,扉边,双色,三色

最大连续长度:100m工作电流 6 mA/m功率0.4 W/m电容4.6nF/M抗拉力 < 1 KG发光强度 30-100Cd/m

线体工作条件范围: AC 80-150V50-4000HZ

最佳线体工作条件 : AC 110V1000-2000HZ

用户常用工作条件:AC220,AC110,DC3V,DC6V,DC12V,DC24V

环境极限温度:-40度 到 +60度

平均使用寿命3000-5000小时

其它规格,颜色,形状,工作条件等特殊要求,需预约订购

使用注意事项

1、本产品不可未经驱动器而直接同城市照明电源连接使用。

2、动态闪动是由驱动器电路控制实现的.3、通电状态下不得裁剪,裁剪接头处电极不可短路,并做防水与密封处理。

4、柔性霓虹线在连接、安装过程中不可拉扯弯曲折叠。

5、驱动器标定长度应与实际使用发光线对应,否则有可能损坏发光线与驱动器并造成危险.6、本产品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可能发生损伤,致使工作时发热,此时应立刻断电,返回销售商维修。

7、技术连接过程中应有专业人员的指导。

第四篇:光线跟踪算法

光线跟踪算法的研究与进展

刘进

摘要:光线跟踪算法是图形绘制技术中的经典算法,但是该算法光线与物体的求交量庞大,严重制约着应用。本文从经典的光线跟踪算法出发,研究了目前光线跟踪算法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具体从改进的光线跟踪算法和光线跟踪算法的加速技术,并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最后对近几年的光线跟踪方法发展进行了总结,对未来研究热点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可视化;光线跟踪算法;并行绘制;GPU

Research Status and Prospect for ray tracing algorithms Abstract: As an classic algorithms of volume rendering in computer graphics, ray tracing algorithms is hindered by the huge computation cost in ray and volume.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tatus in ray tracing technology from the two main solutions: different extended ray tracing algorithms and the acceleration techniques in ray tracing algorithms.Comparison and analysis the different performance.Both current research focus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prospect are also discussed in recent years.Key words: visualization;ray tracing algorithms;parallel rendering;GPU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计算机高速发展,人类已经进入到一个科技支撑的时代,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高科技产品和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改变和方便,其中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各个工程技术领域,其已经成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无可替代的作用。计算机图形学自诞生以来得到了飞速发展,其通过计算机的输入设备、显示设备及绘制设备等对图形的表示、绘制、存储、显示等相关理论知识、算法技术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真实感图形绘制是计算机图形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在虚拟现实、文物保护、影视游戏、三维动画、医学研究、建筑设计和系统仿真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它追求对场景的逼真渲染[1]。其中逼真的图形绘制技术是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光线跟踪算法是真实感图形绘制技术的主要算法之一,其原理简单,能够有效生成具有比较真实视观效果的各种各样的场景。该算法可通过一些光照明模型模拟在光源或环境光照射下物体表面发生的多种光照效果,例如漫反射、高光、镜面映像、场景消隐及阴影等。在计算机中对现实场景或是虚拟场景进行显示,除了要构建场景图形外,还要将场景中的各种光照效果模拟出来,这样生成的场景才能更逼真,光线跟踪算法就是既在几何上相似,也能模拟出大部分的光照效果的生成真实感图形的方法。光线跟踪算法是逆着真实光线的投射方向进行反向跟踪的,从视点向场景发射光线,光线与场景中的物体相交,计算光分量,因为视点向场景的光线较多,因而该算法光线与物体的求交量较大,但是因为其对场景的模拟的逼真,及其可以模拟漫反射、镜面反射、反射折射以及阴影等光照效果[1-2]。

进入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光线跟踪技术广泛应用于三维特技电影、电视广告、电子游戏的制作中,其应用领域也正在向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其他学科领域渗透,其应用的范围正不断扩大,很多基于光线跟踪算法的新理论也应运而生,物理学中的相对论、地理中地层的绘图等与光线跟踪算法相结合的研究已经实现,极大的推动其学科的发展。可 以说它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因此对光线跟踪进行研究具有很现实的重要意义[1-3]。

1.光线跟踪算法原理

对光线跟踪算法研究最早可以追索到 1968 年,Appel 等在对消除隐藏面的研究时运用的光线投射算法,在原理上第一次描述了光线跟踪算法。1979年,Kay与Greenberg对光的折射进行了研究,直到1980年,Whitted综合考虑了多种光照效果,模拟出了漫反射、镜面反射、高光、反射折射以及阴影等光照效果,提出了第一个整体的光照明模型——Whitted 模型[4]。

光线跟踪思路:从视点出发,通过图像平面上每个像素中心向场景发出一条光线,光线的起点为视点,方向为像素中心和视点连线单位向量。光线与离视点最近的场景物体表面交点有三种可能:

1.当前交点所在的物体表面为理想漫射面,跟踪结束。

2.当前交点所在的物体表面为理想镜面,光线沿其镜面发射方向继续跟踪。3.当前交点所在的物体表面为规则透射面,光线沿其规则透射方向继续跟踪。

图1 三个半透明玻璃球场景跟踪图

如图1中,场景中有三个半透明玻璃球,视点发出光线与场景最近交点为P1,使用任意局部光照模型可以计算出P1点处的局部光亮度Ilocal,为了计算周围环境在P1点处产生的镜面发射光和规则折射光,光线1在P1点处衍生出两支光线:反射光2和折射光3。P1处的光照由三部分组成:

Ilocal + ks * I2 + kt * I

3(1)其中:I3 为折射光线3的颜色,Kt为折射率,I2 为反射光线2的颜色,Ks为反射率,I3 和 I2 的计算需要递归。

我们知道光源向其四周发射出数不清的光线,从光源对光线进行跟中是永远也跟踪不完的。而光源发出的光线进入人眼的只有少部分直接或是通过场景中的物体表面之间的折射和反射后间接地射入观察者眼中。所以,标准的光线跟踪算法是逆着射入观察者眼中的光线进行跟踪的方法来完成整个跟踪过程的。在光线跟踪的过程中选定视点,将一个与视点位置相当的平面矩形区域当做显示屏幕,将显示屏幕均匀网格划分,每一个网格表示显示屏幕的一个像素,从视点向像素网格中心引射线作为跟踪光线进行跟踪,跟踪该光线得到的光亮度就是显示屏幕对应的像素的光亮度,所有像素点组成场景图形[5]。

光线跟踪的流行来源于它比其它渲染方法如扫描线渲染或者光线投射更加能够现实地模拟光线,象反射和阴影这样一些对于其它的算法来说都很难实现的效果,却是光线跟踪算法的一种自然结果。光线跟踪易于实现并且视觉效果很好,所以它通常是图形编程中首次尝试的领域。光线跟踪的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性能,扫描线算法以及其它算法利用了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在像素之间共享计算,但是光线跟踪通常是将每条光线当作独立的光线,每次都要重新计算。但是,这种独立的做法也有一些其它的优点,例如可以使用更多的光线以抗混叠现象,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提高图像质量。尽管它正确地处理了相互反射的现象以及折射等光学效果,但是传统的光线跟踪并不一定是真实效果图像,只有在非常近似或者完全实现渲染方程的时候才能实现真正的真实效果图像。由于渲染方程描述了每个光束的物理效果,所以实现渲染方程可以得到真正的真实效果,但是,考虑到所需要的计算资源,这通常是无法实现的。于是,所有可以实现的渲染模型都必须是渲染方程的近似,而光线跟踪就不一定是最为可行的方法。包括光子映射在内的一些方法,都是依据光线跟踪实现一部分算法,但是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5-6]。

2光线跟踪算法及扩展算法

光线跟踪算法通过模拟光的传播方式,即光从光源出发经过若干次反射或折射到达摄像机的过程来实现全局光照效果。其思想起源于光线投射算法[5]。目前,国内外对光线跟踪算法的研究大部分处于理论研究的水平,集中在对光线跟踪算法的加速,而对于光线跟踪算法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还是较少的,还处于起步阶段。针对标准的光线跟踪算法的不足,研究者提出了很多基于标准光线跟踪算法的改进算法。

Cook等[7]提出分布式的光线跟踪算法,根据分布函数进行采样而产生一定方向分布的光线,并在场景中进行跟踪而产生运动模糊、景深、半影和模糊反射等光照效果。Kajiya等[8]提出基于分布式光线跟踪的层次采样算法,它适应具有广泛多样性的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光线跟踪。Mitchell[9]将图像的非均匀采样方法应用到高维的分布式的光线跟踪算法中。Walter等[10]通过对光源进行聚类生成相应的树状结构,对多种光源进行光线跟踪,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Hachisuka等[11]提出光线跟踪的多维自适应采样与重建技术,通过多维函数的综合进行分布式的绘制效果。在具有复杂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成分表面的场景中,Ward等[12]提出一个计算全局光照效果的有效方法,即在绘制阶段用蒙特卡洛方法计算间接光照并将其保存起来,提高计算效率。Lafortune等[13]提出双向的路径跟踪算法,即先从人眼与光源两个方向发射光线并在场景中 进行分布式跟踪,然后进行光照计算,达到增强室内间接光照的绘制效果的目的。Lafortune等[14]描述了种的全局反射分布函数的概念,通过简化光照模型,对射能量和聚集能量进行卡洛绘制方法,提高成像效果。Veach等[15]对优化的光线方向进行采样而计算光照,在增加少量的计算成本下提高成像效果。Veach等[16]提一种新的蒙特卡洛光线跟踪算法,根据光线跟踪的路径对场景中明亮的区域进行密集采样,对多维采样空间进行自适应采样。Möller等[17]提出高效的并且所需内存空间最小的光线与三角形的求交算法;Kajiya [18]和Toth[19]分别提出了光线与参数表面的求交算法;Hanrahan [20]提出光线与代数曲面的求交算法;Hart等[21]提出光线与确定性的不规则碎片形表面的求 交算法;Knoll等[22]提出高效的光线与代数隐式曲面的求交算法;Heckbert等[23]提出光柱和网格模型的求交算法;Amanatides [24]提出光锥和三维模型的求交算法。Reshetov[25]提出以层次性的光束作为光线集合的代理,实现 多级的光线跟踪算法,能极大减少计算量并且能严格保证了方案的几何正确性。Moon等[26]提出光线跟踪的光线重新排序的缓存算法,能有效地匹配光线跟踪中各级缓存的数据,极大地提高了光线跟踪效率,特别就无法全部载入内存的大规模的三维模型而言。Mora[27]提出基于分而治之策略的光线跟踪算法,即在空间细分时直接计算光线与场景的交点,无需存储相关的数据,大大提高动态场景的绘制效率。Hou等[28]提出高效的基于微三角形的光线跟踪的重用算法。

光线跟踪算法简洁灵活且修改移植方便,绘制结果真实感程度高,绘制速度慢一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对此人们提出了许多改进的算法来加快绘制速度,但由于体数据庞大,单纯的算法改进越来越难以满足现在的需求,随着图形处理器的迅速发展,因此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图形硬件,希望借助硬件来实现光线跟踪体绘制,提高实际应用价值。

3基于加速技术的光线跟踪法

光线跟踪需要完成大量的光线与场景的求交测试运算,所以求交计算构成了光线跟踪算 法的瓶颈,因此,要提高光线跟踪的效率就必须提高光线与场景的求交测试效率。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图形处理器GPU强大的并行处理能力和高精度的浮点运算能力使得越来越多的应用研究开始利用GPU来完成[29]。目前基于GPU的光线跟踪、交互式体绘制技术是国内外研究热点。

Purcell[30]首先提出完全基于GPU的光线跟踪算法,成为一些基于GPU的光线跟踪渲染器的基础。Cullip等首先将体数据沿投影轴进行切片依次装入GPU纹理内存,在体数据内定义代理几何体元进行重采样、颜色合成等操作。Meiner[31]采取压缩纹理的方式以提高速度,但影响绘制结果准确度。Kruger[32]在GPU上进行光线投射绘制时,将与光线相交的体元从纹理表中取出,计算并更新其透明度和颜色值,利用片段着色沿光线方向采用步进法完成采样进行最终绘制。Chen[33]使用视点相关的层次采样将面向多边形绘制的图形引擎转化为体光线投射算法引擎,提供了基于GPU的一种新的体光线投射绘制方法。Singh等[34]在GPU上实现了实时的光线与代数隐式曲面的求交算法。Zhou等[35]通过在图形硬件上实现光线跟踪的加速结构 k-d树的实时构造,以现对动态场景进行实时地光线跟踪。Woop[36]研制的可编程光线处理芯片RPU(ray processing unit)可用来实时光线跟踪动态绘制复杂的几何场景,达到了理想的交互绘制速度。

在加速光线跟踪体绘制技术中,另一种有效地方法是采用并行技术,利用多个处理单元,将整个绘制任务合理地分成若干个子任务提供给若干个绘制单元分别进行绘制,最后将每个绘制单元得到的结果进行拼接或是合成得到最终的绘制结果,以达到负载均衡和加速绘制的目的。Pfister等[37]给出的Cube4系统是一个比较成功并行体系结构的设计,它能在30帧/秒速率下实现 512 级大小数据场的实时绘制, Knitel等[38]提出将体数据内存组织成 8个可同时访问的内存模块,以支持三线性插值计算中对8个相邻体素的同时存取。2010年等人在文献[39]采用的就是层次包围体加速结构"它将标准的光线跟踪算法分解为一些可以数据并行的多个阶段,采用的是广度优先遍法将这些并行阶段能有效地映射到GPU的并行结构上。

4总结和讨论

光线跟踪算法是计算机图形学中生成真实感图形的核心算法之一,它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是计算机图形学研究的热点。本文着重论述了国内外体光线跟踪算法、加速的光线跟踪绘制技术等,并讨论了各自特点及其相互联系。目前,基于硬件加速的光线跟踪绘制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如何构造有效的数据结构以及高效的遍历算法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使这些数据结构和算法能够在硬件上达到优化配置,如何充分发挥图形硬件的功能、实时生成真实感强的图像将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随着强大的可编程性GPU高端图形卡的和并行可视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高度真实感的实时可视化技术将会应用得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 张少帅.真实感图形中光线跟踪算法及其加速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8.[2] 裴雪飞.光线跟踪体绘制算法的研究[D].燕山大学, 2007.[3] 周鹏.基于光线跟踪的真实感全局光照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 2012.[4] Whitted T.A scan line algorithm for computer display of curved surfaces[J].ACM SIGGRAPH Computer Graphics, 1978, 12(SI): 8-13.[5] 彭群生、鲍虎军、金小钢编著.计算机真实感图形的算法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6 [6] 蔡勋, 曾亮, 刘光国.光线跟踪方法在体绘制中的应用与发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9(21): 4956-4959.[7] Robert Cook, Thomas Porter, and Loren Carpenter Distributed Ray Tracing.Computer Graphics(Proceeding of SIGGRAPH 84), 18(3):137-144, 1984.[8]Kajiya J T.The rendering equation[C]//ACM Siggraph Computer Graphics.ACM, 1986, 20(4): 143-150.[9]Mitchell D P.Spectrally optimal sampling for distribution ray tracing[J].ACM SIGGRAPH Computer Graphics, 1991, 25(4): 157-164.[10]Walter B, Drettakis G, Parker S.Interactive rendering using the render cache[M]//Rendering techniques’ 99.Springer Vienna, 1999: 19-30.[11] Hachisuka T, Jarosz W, Weistroffer R P, et al.Multidimensional adaptive sampling and reconstruction for ray tracing[C]//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TOG).ACM, 2008, 27(3): 33.[12] Ward G J, Rubinstein F M, Clear R D.A ray tracing solution for diffuse interreflection[J].ACM SIGGRAPH Computer Graphics, 1988, 22(4): 85-92.[13] Lafortune E P, Willems Y D.Bi-directional path tracing[C]//Proceedings of CompuGraphics.1993, 93: 145-153.[14] Lafortune E P, Willems Y D.A 5D tree to reduce the variance of Monte Carlo ray tracing[M]//Rendering Techniques’ 95.Springer Vienna, 1995: 11-20.[15] Veach E, Guibas L J.Optimally combining sampling techniques for monte carlo rendering [C].Computer Graphics Proceedings, Annual Conference Series, 1995: 419–428.[16] Veach E, Guibas L J.Metropolis light transport [C].Computer Graphics Proceedings, SIGGRAPH 97, 1997: 65-76.[17] Möller T, Trumbore B.Fast, minimum storage ray-triangle intersection [J].Journal of Graphics Tools, 1997, 2(1): 21-28.[18] Kajiya J T.Ray tracing parametric patches [J].Computer Graphics, 1982, 16(3): 245-254.[19] Toth D L.On ray tracing parametric surfaces [J].Computer Graphics, 1985, 19(3): 171-179.[20] Hanrahan P.Ray tracing algebraic surfaces [J].Computer Graphics, 1983, 17(3): 83-90.[21] Hart J C, Sandin D J, Kauffman L H.Ray tracing deterministic 3-D fractals [J].Computer Graphics, 1989, 23(3): 289-296.[22] Knoll A.Ray tracing implicit surfaces for interactive visualization.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Utah, May 2009.[23] Heckbert P S, Hanrahan P.Beam tracing polygonal objects [J].Computer Graphics, 1984, 18(3): 119-127.[24] Amanatides J.Ray tracing with cones [J].Computer Graphics, 1984, 18(3): 129-135.[25] Reshetov A, Soupikov A, Hurley J.Multi-level ray tracing algorithm [J].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 2005, 24(3): 1176-1185.[26] Moon B, Byun Y, Kim T-J, Claudio P, Kim H-S, Ban Y-J, Nam S W, Yoon S-Eui.Cache-oblivious ray reordering [J].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 2010, 29(3): 1-10.[27]Mora B.Naive ray-tracing: A pide-and-conquer approach [J].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 2011, 30(5): 1-12.[28] Hou Q M, Zhou K.A shading reuse method for efficient micropolygon ray tracing [J].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 2011, 30(6): 1-8.[29] 柳有权, 张曼.光线跟踪算法的加速技术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3, 41(6): 863-865.[30] Purcell T J, Buck I, Mark W R, et al.Ray tracing on programmable graphics hardware[C]//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TOG).ACM, 2002, 21(3): 703-712.[31] Meiner M,Guthe S,Strasser W.Interactive lighting models and pre-integration for volume rendering on PC graphics accelera-tors[C].Proceedings of Graphics Interface,2002:209-218.[32]Kruger J, Westermann R.Acceleration techniques for GPU-based volume rendering[C].Proceedings of IEEE Visualization, 2003:114-121.[33] 陈为,彭群生,鲍虎军.视点相关的层次采样:一种新的硬件加速体光线投射算法[J].软件学报, 2006,17(3):587-601.[34] Singh J M, Narayanan P J.Real-time ray tracing of implicit surfaces on the GPU[J].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2010, 16(2): 261-272.[35] Zhou K, Hou Q M, Wang R, Guo B N.Real-time KD-tree construction on graphics hardware [J].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 2008, 27(5): 1-11.[36] Woop S, Schmittler J.RPU:A programmable ray processing unit for real time ray tracing[C].Proceedings of ACM SIGGRAPH, 2005:221-226.[37] Pfister H, Kreeger K A, Marks J W, et al.Temporal and spatial coherent ray tracing for rendering scenes with sampled and geometry data: U.S.Patent 6,556,200[P].2003-4-29.[38] Knittel J, Schnieder L, Buess G, et al.Endoscope-compatible nonlocal microscope using a gradient index-lens system[J].Optics Communications, 2001, 188(5): 267-273.[39]Garanzha K, Loop C.Fast Ray Sorting and Breadth‐First Packet Traversal for GPU Ray Tracing[C] //Computer Graphics Forum.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10, 29(2): 289-298.

第五篇:光线与视觉

光线与视觉

教学目标:

1.通过暗盒实验的探究,让学生明白光线强弱对视觉的作用。2.使学生产生保护眼睛的意识。

3.知道眼睛观察的现象有时并不可靠。

教学重点:

1.光线强弱对视觉的作用。

2.知道眼睛的重要性和保护眼睛的重要意义,产生自觉关爱盲人的行动。

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人的视觉与光线强弱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老师请同学们欣赏张图片。

2.你们现在把眼睛闭上,还能看到图片吗?(不能)

3.那怎样才能看到图片呢?(睁开眼睛,有光照到眼睛里,才能看到东西。)

二、活动

暗盒实验

1.猜想 视觉与光线强弱可能有关系 2.动手 学生用自制暗盒动手做实验 3.交流 学生一起来讨论实验结论 4.结果 得出视觉与光线强弱有关系

光线

物象

清晰

模糊

看不见

三、在没有光的世界里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类人是见不到光明的,他们的世界没有我们这么五彩缤纷,你们能猜到老师说的是谁吗?(盲人)对,我们现在来小小体验一下他们的生活。

2.小实验:画鼻子

蒙眼写字 3.通过两个小实验,交流感受 4.帮助盲人,保护眼睛

四、眼睛的卫生保健

1.阅读教材

2.判断谁的做法对,为什么? 3.提出生活中影响视力的做法

五、有趣的错觉

1.阅读教材 2.了解错觉现象

3.交流为什么会产生错觉现象

教学与反思

1.在写教案的时候我并没有去很好的吃透教材,导致很多可以延伸的地方我没有去利用好,于是在课堂上产生了讲的内容多且杂而无章。

2.这一节课可以作为两个课时上,我一个课时就上完了,使内容不是那么精简。3做实验时,可以多进行两个实验,让学生慢慢自己得出结论,老师只能起到引导的作用,而我却在这堂课时将结论总结出来告诉学生,这是我没有注意好的。4.这节课的整体时间我没有充分利用,重点不突出。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