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第一篇: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一):自己的自由要自给

邂逅这本书,缘于市机关工委'悦读?分享'读书沙龙活动。'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以独立之志,做合群之事,以思想与良心去担当。熊培云用他的文字,在笔端让观众恢复一种疼痛感;他说的每一句话,成为推动社会变革过程中最后的一根稻草。自由,一个极具思想高度的词语,熊培云用一种亲和平缓的语言向读者交流自己的人生感悟。'追求真理,但不强加于人'.读罢,深深地被书中的自由和赤诚所打动。

自由是什么?如何达到自由?多少人以此为毕生追求。帕特里克呼喊过:'不自由,毋宁死!'裴多菲也有名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熊培云却坚持:'不自由,仍可活。'——'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真正伟大的革命,不在于解开枷锁,而在于打破枷锁,为自由担起责任。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跳蚤实验:分设一个参照组和实验组,最开始的时候,参照组和实验组的跳蚤可以在正常的情况下跳起3米高,15分钟后,在实验组1米高的地方放置一块挡板,不管怎么努力,跳蚤都只能在1米的地方挣扎,无法跳得更高。再过15分钟,取下挡板,实验组的跳蚤不知道自己又能够随心所欲地跳出3米高,却只能永远在1米高处跳动了。说明类似结果的实验很多,>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习得性无助'.望文生义,'习得性无助'即是人在一个长期生活的环境中感受到的一种面对现实的无助感。而这个概念也恰恰可以用来解释人是如何变得不自由的。人是社会人,与外界的接触所感就形成了自身的观念和行为。我们必须承认,发展到现阶段的中国,先贤确实走过很多荆棘道路,带给我们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但也会发现,我们的国度似乎隐隐约约能感受到一种压迫性的紧张感。举个例子,'洋节'和'土节',都是一种精神领域的公共产品,却有人假借'爱国'与'爱传统'之名'驱逐异端',时刻保持警醒、提防资本主义企图通过文化'和平演变'.而从小处,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一种思想,'认真读书才能出人头地','考上大学就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我们好像自小就被驱赶着跑步前进从而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要跑在人前才不致于落后。这样的观念会让自己疲于奋斗,却未曾思考奋斗的意义为何;这样的观念会让我们放弃心中曾经萌芽的大胆新奇的念头却只能墨守成规;这样的观念会让我们在张扬个性与畏首畏尾的挣扎中最后选择了后者。人大概就是这样给自己套上了枷锁,成为只能跳出1米的跳蚤吧。

莎士比亚写在《哈姆雷特》里的写道:'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我想,人最伟大的地方或许在于能够做抽象的思考。比如,在这样的不太自由的环境里,如何把自己解脱出去。我想,这大概也就是作者写作这本书的目的了。

而作者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可以概括为打破思维定势,换个角度看问题。比如星巴克文化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不是所谓的'西方文化入侵';比如人质不一定会对绑匪恨之入骨,有的时候是有可能爱上绑匪的;比如奖励可能异化为一种可怕的绑架人生的心理控制;比如你只代表你自己,不需要自己强迫自己'嫁鸡随鸡'、'逆来顺受';比如人人喜爱的顺境其实也是一种逆境……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所想的那样。国家之间的确存在利益竞争关系,但是,周遭并没有充斥着对你的种种排挤。据我所知,我们眼中的那些'文明国家'也在一直绞尽脑汁改进自己的问题呢。不按大众认知的既定模式走,人生也不一定会完蛋。乔布斯说:'你须寻得你所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命才会有激情。你的人生道路不需要抄袭别人,你完全可以有自己的活法,可以在空间上远离国家,可以在时间上找回自己。

当然,实际情况是,即使你告诉自己高塔里没有监视者,鼓起勇气去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有时候你惊喜地发现你的确是自由的,而有的时候,那看得见的枷锁仍然让人进退失缩、左右为难。在这时候,就需要进行自救了。自救是对枷锁的反叛,不管是正面或侧面,不管是直接或间接,不管是直接冲击还是曲径保全。自救是自我救赎,如同书中提到的易卜生的话:'有的时候我真觉得全世界都像海上撞沉了船,最要紧的还是救出自己。'自己的自由要自给,只有解放自己的心灵,寻得自己的归属,才能做自己人生的领导者。

我相信,每一个人所做的点点滴滴,最终会凝成巨流,奔出山口,走向开阔的茫茫平原。

END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二)乔杰

《自由在高处 》这是一本202_年1月1日由新型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同时也是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奖获图书。

自由,每个人都在向往,帕特克里曾说过:'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却说:'不自由,仍可活。'自由与自救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我们每个人每天几乎都在自由与自救中纠结着、矛盾着,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另一种自由,那就是'生活自由、思想自由'.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许都会经历一个个转型期,在这个转型期中有的人不知所措,有的人在各种利弊中纠结着、徘徊着。熊培云告诉我们: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那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在我们的工作中以甜美的微笑、真诚的态度待人,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通过小环境的改变来影响大环境。努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灿烂美好。

精心而立,不难发现,在我失意时,《自由在高处 》有我心灵的契合:'偶尔走失,从未离开。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当我困惑时,《自由在高处 》给我指引:'没有谁的人生可以复制,你也没有必要去复制,你只要做最好的自己,时代也一样,没有谁可以回到已然逝去的时代。人们总相信眼见为实,却忘了提取意义时存在的视觉盲区。' 当我自满时,《自由在高处 》给我警醒:'有什么样的心灵,就会有什么样的目光。传播学理论同样认为,任何意义的完成,关键在于信息的接收者。一方面,它意味着我们因此获得了解释生活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们可能因为自己的偏见对信息发送者进行观念上的附会与迫害。'

这本书是一本适合慢慢阅读的书籍,翻开的每一页,看到的每一句,都是一种人生的启迪和对自由另一种诠释。他用一种独特的语言将我们视若无睹或仿徨无计的问题都一一剖析开,让我们无形顿挫,更让我们看到了物质的本身以及问题的核心。我们不去评判他本身的对错,只是跟着这样一位作者领略他的思想以及精神世界,感知自由的另一种迷人风采。而且我相信,每一个人为追求自由所做的点点滴滴,最终会凝成巨流,奔出山口,走向开阔的茫茫平原。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三)杨志豪

《自由在高处》是一本有思想的书,读了这本书,我们能够获取许多珍贵的思想,我们能够用更独特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社会,我们甚至能够通过这本书更好地了解自己,用文字来解放自己。《自由在高处》不是简单的社会评论,作者熊培云在评论各种社会现象的同时不断地启发读者,让读者不得不怀着批判与质疑来阅读这本充满思想的大作。

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一点时间快速地浏览这本书,这不是一本需要每一句都得细细品读的美文集,你只要用心去品味,这本书就能给你带来非凡的感受,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思考,思考书中谈及的自由与责任。

'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的领导者。那些能够带领千军万马的人,未必能带领好自己。要么成为自己,要么一无所成。'这是此书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话。'领导自己的人生'看似简单,但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到这样的人却甚是寥寥。如今有多少学生能领导自己而不是被分数所领导呢?也许多数人会说没有分数就没有以后考学的保证,但如果我们一直只被分数所领导,而不是用自己的思想领导自己去走我们向往的那条路,那么我们无疑会成为那些放弃自由的流浪者,在缺少思想财富的生活中麻木地活着。

社会上有太多希望带领千军万马的人,但他们往往连自己都无法带领好,正如新闻上频频出现的腐败官员,或许昨天他还在大会上慷慨激昂地呼吁大家反腐反贪,希望带领着大家坚定正确的道路,而在今天他却因贪污被打下马。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自由与责任是密不可分的。在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中就失去了自由,被套上无形的枷锁;但自由过度,又有太多的人看不到责任的边界。

在这个围绕自由的话题中,作者还谈及了那位在瓦尔登湖离群索居的梭罗。在我看来,真正的自由是像梭罗这样的生活,在那样的生活中,我们不必害怕时间的不够用,不必为了讨好别人而伪装自己,我们可以尽情思想,在这安静的环境中获得物欲与成功之外的自由。

'在那里,你可以坐在时间的溪水里垂钓天上的星星,不必终日奔波于风尘。看大地寒来暑往,四季消长分明;看种子播撒信念,古树支起苍穹。

【推荐语】作者能在基本读懂书中观点的同时,结合现实事件和自己的体验去分析和评论,真正有思考,才真正有收获。

第二篇: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一):自己的自由要自给

邂逅这本书,缘于市机关工委“悦读?分享”读书沙龙活动。“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以独立之志,做合群之事,以思想与良心去担当。熊培云用他的文字,在笔端让观众恢复一种疼痛感;他说的每一句话,成为推动社会变革过程中最后的一根稻草。自由,一个极具思想高度的词语,熊培云用一种亲和平缓的语言向读者交流自己的人生感悟。“追求真理,但不强加于人”.读罢,深深地被书中的自由和赤诚所打动。

自由是什么?如何达到自由?多少人以此为毕生追求。帕特里克呼喊过:“不自由,毋宁死!”裴多菲也有名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熊培云却坚持:“不自由,仍可活。”——“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真正伟大的革命,不在于解开枷锁,而在于打破枷锁,为自由担起责任。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跳蚤实验:分设一个参照组和实验组,最开始的时候,参照组和实验组的跳蚤可以在正常的情况下跳起3米高,15分钟后,在实验组1米高的地方放置一块挡板,不管怎么努力,跳蚤都只能在1米的地方挣扎,无法跳得更高。再过15分钟,取下挡板,实验组的跳蚤不知道自己又能够随心所欲地跳出3米高,却只能永远在1米高处跳动了。说明类似结果的实验很多,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习得性无助”.望文生义,“习得性无助”即是人在一个长期生活的环境中感受到的一种面对现实的无助感。而这个概念也恰恰可以用来解释人是如何变得不自由的。人是社会人,与外界的接触所感就形成了自身的观念和行为。我们必须承认,发展到现阶段的中国,先贤确实走过很多荆棘道路,带给我们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但也会发现,我们的国度似乎隐隐约约能感受到一种压迫性的紧张感。举个例子,“洋节”和“土节”,都是一种精神领域的公共产品,却有人假借“爱国”与“爱传统”之名“驱逐异端”,时刻保持警醒、提防资本主义企图通过文化“和平演变”.而从小处,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一种思想,“认真读书才能出人头地”,“考上大学就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我们好像自小就被驱赶着跑步前进从而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要跑在人前才不致于落后。这样的观念会让自己疲于奋斗,却未曾思考奋斗的意义为何;这样的观念会让我们放弃心中曾经萌芽的大胆新奇的念头却只能墨守成规;这样的观念会让我们在张扬个性与畏首畏尾的挣扎中最后选择了后者。人大概就是这样给自己套上了枷锁,成为只能跳出1米的跳蚤吧。

莎士比亚写在《哈姆雷特》里的写道:“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我想,人最伟大的地方或许在于能够做抽象的思考。比如,在这样的不太自由的环境里,如何把自己解脱出去。我想,这大概也就是作者写作这本书的目的了。

而作者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可以概括为打破思维定势,换个角度看问题。比如星巴克文化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不是所谓的“西方文化入侵”;比如人质不一定会对绑匪恨之入骨,有的时候是有可能爱上绑匪的;比如奖励可能异化为一种可怕的绑架人生的心理控制;比如你只代表你自己,不需要自己强迫自己“嫁鸡随鸡”、“逆来顺受”;比如人人喜爱的顺境其实也是一种逆境……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所想的那样。国家之间的确存在利益竞争关系,但是,周遭并没有充斥着对你的种种排挤。据我所知,我们眼中的那些“文明国家”也在一直绞尽脑汁改进自己的问题呢。不按大众认知的既定模式走,人生也不一定会完蛋。乔布斯说:“你须寻得你所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命才会有激情。你的人生道路不需要抄袭别人,你完全可以有自己的活法,可以在空间上远离国家,可以在时间上找回自己。

当然,实际情况是,即使你告诉自己高塔里没有监视者,鼓起勇气去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有时候你惊喜地发现你的确是自由的,而有的时候,那看得见的枷锁仍然让人进退失缩、左右为难。在这时候,就需要进行自救了。自救是对枷锁的反叛,不管是正面或侧面,不管是直接或间接,不管是直接冲击还是曲径保全。自救是自我救赎,如同书中提到的易卜生的话:“有的时候我真觉得全世界都像海上撞沉了船,最要紧的还是救出自己。”自己的自由要自给,只有解放自己的心灵,寻得自己的归属,才能做自己人生的领导者。

我相信,每一个人所做的点点滴滴,最终会凝成巨流,奔出山口,走向开阔的茫茫平原。

END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二)乔杰

《自由在高处 》这是一本202_年1月1日由新型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同时也是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奖获图书。

自由,每个人都在向往,帕特克里曾说过:“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却说:“不自由,仍可活。”自由与自救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我们每个人每天几乎都在自由与自救中纠结着、矛盾着,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另一种自由,那就是“生活自由、思想自由”.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许都会经历一个个转型期,在这个转型期中有的人不知所措,有的人在各种利弊中纠结着、徘徊着。熊培云告诉我们: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那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在我们的工作中以甜美的微笑、真诚的态度待人,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通过小环境的改变来影响大环境。努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灿烂美好。

精心而立,不难发现,在我失意时,《自由在高处 》有我心灵的契合:“偶尔走失,从未离开。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当我困惑时,《自由在高处 》给我指引:“没有谁的人生可以复制,你也没有必要去复制,你只要做最好的自己,时代也一样,没有谁可以回到已然逝去的时代。人们总相信眼见为实,却忘了提取意义时存在的视觉盲区。” 当我自满时,《自由在高处 》给我警醒:“有什么样的心灵,就会有什么样的目光。传播学理论同样认为,任何意义的完成,关键在于信息的接收者。一方面,它意味着我们因此获得了解释生活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们可能因为自己的偏见对信息发送者进行观念上的附会与迫害。”

这本书是一本适合慢慢阅读的书籍,翻开的每一页,看到的每一句,都是一种人生的启迪和对自由另一种诠释。他用一种独特的语言将我们视若无睹或仿徨无计的问题都一一剖析开,让我们无形顿挫,更让我们看到了物质的本身以及问题的核心。我们不去评判他本身的对错,只是跟着这样一位作者领略他的思想以及精神世界,感知自由的另一种迷人风采。而且我相信,每一个人为追求自由所做的点点滴滴,最终会凝成巨流,奔出山口,走向开阔的茫茫平原。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三)杨志豪

《自由在高处》是一本有思想的书,读了这本书,我们能够获取许多珍贵的思想,我们能够用更独特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社会,我们甚至能够通过这本书更好地了解自己,用文字来解放自己。《自由在高处》不是简单的社会评论,作者熊培云在评论各种社会现象的同时不断地启发读者,让读者不得不怀着批判与质疑来阅读这本充满思想的大作。

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一点时间快速地浏览这本书,这不是一本需要每一句都得细细品读的美文集,你只要用心去品味,这本书就能给你带来非凡的感受,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思考,思考书中谈及的自由与责任。

“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的领导者。那些能够带领千军万马的人,未必能带领好自己。要么成为自己,要么一无所成。”这是此书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话。“领导自己的人生”看似简单,但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到这样的人却甚是寥寥。如今有多少学生能领导自己而不是被分数所领导呢?也许多数人会说没有分数就没有以后考学的保证,但如果我们一直只被分数所领导,而不是用自己的思想领导自己去走我们向往的那条路,那么我们无疑会成为那些放弃自由的流浪者,在缺少思想财富的生活中麻木地活着。

社会上有太多希望带领千军万马的人,但他们往往连自己都无法带领好,正如新闻上频频出现的腐败官员,或许昨天他还在大会上慷慨激昂地呼吁大家反腐反贪,希望带领着大家坚定正确的道路,而在今天他却因贪污被打下马。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自由与责任是密不可分的。在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中就失去了自由,被套上无形的枷锁;但自由过度,又有太多的人看不到责任的边界。

在这个围绕自由的话题中,作者还谈及了那位在瓦尔登湖离群索居的梭罗。在我看来,真正的自由是像梭罗这样的生活,在那样的生活中,我们不必害怕时间的不够用,不必为了讨好别人而伪装自己,我们可以尽情思想,在这安静的环境中获得物欲与成功之外的自由。

"在那里,你可以坐在时间的溪水里垂钓天上的星星,不必终日奔波于风尘。看大地寒来暑往,四季消长分明;看种子播撒信念,古树支起苍穹。

【推荐语】作者能在基本读懂书中观点的同时,结合现实事件和自己的体验去分析和评论,真正有思考,才真正有收获。

第三篇:读《自由在高处》有感:盘活自由

盘活自由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

原创:李纯丹

从“堪笑荣华枕中客,对莲余做世外仙。”到“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人类从未停止过对自由的向往。然而,站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所理解的自由却是不尽相同的:小时候,自由好像就是,想玩就玩,想吃就吃;上学后,发现逃离学校和家长的管制才是自由;步入工作以来,又觉得拥有了足够的金钱就等于自由。但是《自由在高处》一书的作者——熊培云,想要为读者呈现的是:如何超拔于一望无际的物欲与喧嚣之上,得物欲与成功之外的自由。

你即你自由

翻看历史的长卷,人类为了解放肉体而宁死不屈,为了解放思想而奋勇向前,为获取“自由”不断经历着“攻击”和“反抗”。为什么“自由”是人类追求的永恒话题,甚至为了它不惜以血为代价?作者引用了卢梭的话: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类,作为自然界中最具灵性的生物,在创造之初,就被赋予了高级的思维与精神,然而这种自由精神往往被禁锢在有形有体的物质世界之中不得释放。

人可以自主地生活,我们所能感觉到的不自由,很多是自我施加。既是这样,作者提出“你即你自由”的观点,你的世界在于你如何选择。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你总还可以做最好的自己,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不久前我认识了一位律师,他人到中年,在律师这个行业已小有声望,但他却跟朋友分享说,当面对世界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改变不了。细想,人有时候是多么的脆弱啊,可能会被别人的一句话打倒;面对环境的时候,又有多少人可以做环境的主导者?与其忧虑这个社会的走向是不是越来越坏了,不如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己越来越好才更切实际!

你须寻得所爱,并且为之守望

最近,因为一篇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把那个曾经在中国广西农村支教的德国人——卢安克,再一次拉回到大众的视野里。一个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德国人,来到中国旅游之后,毅然决定留在这块土地上,做起了支教志愿者。十年如一日,他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献上了自己的整个青春时代。卢安克感动了许多中国人,当然本书的作者,也是其中之一。

作者熊培云说:“在卢安克看来,现代人大多过得可怜,因为他们天天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然后用钱买回一堆其实并不十分需要的东西来安慰自己。生命长远,但若是为了得到所谓的社会承认而永远要做不愿意做的事,不如生命短暂,做了自己愿意做的事。”

我还记得当年柴静采访卢安克的画面,柴静问:“你为什么生活?”卢安克不加思索地笑着回答说:“有更大的乐趣,有比能表达的更大的乐趣。”后来他又说,我的命就在这里了,离开这里,就是没命了。距离我看那期采访节目已经过去很多很多年了,但如今依然记得,因为我感受到了一股潜藏的,而又庞大的力量。这力量,现如今我所理解的,大概是执着于信念的力量吧。

人若没有理想,就是一条咸鱼;假若咸鱼有了理想,也能翻个身。没有信念,何来力量呢?如何坚强呢?面对外面世界的时候,心里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他就会更强,更稳定。

凡事走到了极端,难免成为毒药

书里提到一种病,作者称之为“物欲症”,这是一个欲望高涨的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物极必反,过度追求物质,最后人却变成了物质的占有品,沦为物欲的奴隶。

事实上,现今社会的极端现象不止表现在物质追求方面。“极端”似乎已经成为大众的思维模式,就拿阅读这件事来说,大众的舆论声中不泛有这样一些言论,什么没有营养的快餐式阅读盛行;大家都在看手机,正经的读书人越来越少之类的观点。记得在一次读书会上,叶兆言老师将阅读比喻成是无用的美好,他说,读书就是一件开心又随性的事情,不要搞得那么刻意,好像多读书是所有人走向成功的捷径一样。科技的进步绝不是要毁掉人类的大脑,读一些手机里的短文章也未必就是件坏事,古时候的唐诗宋词都是短短的几行字,却是中国的文化财富,流传至今。

急功近利,过犹不及,这些极端的毒药,正在毁掉一部分人的自由。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有节制地思考、做事,不必时刻为风尘奔波,静下心来,看大地寒来暑往,四季消长分明;欣赏种子播撒信念,古树支起苍穹?作者熊培云相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在逆境中(积极)生活或抵抗

书里一直在讲“自由”,在接近尾声的部分,却说起了“不自由”。生活不是文字印在纸上这么简单,早年做过评论员的熊培云再清楚不过了。帕特里克说过,“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却说,“不自由,仍可活。”

这时,举霍金的例子来诠释作者的观点最合适不过了。霍金的身体状况众所周知,202_年霍金访香港时,有位香港青年曾因意外导致全身瘫痪希望能安乐死,有记者以此为例询问霍金是否曾因身体残障而感到沮丧,有时怎么克服的?霍金的回答是:“我有自由选择生命的结束,但那将是一个重大错误。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至此,我更能体会到霍金为什么钟爱《果壳里的宇宙》这一书名了。“我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那些认为这个时代不如意的人,同样要调整心态,像一个正常时代一样生活。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便是一种逆境,谁不是被扔到这个世界中来的?所谓“积极生活”,亦不过是超越了被动与困境,在别无选择中,积极选择罢了。

书中有一段话让我特别感动:世界就像是一个广场,如果你只知道左右,而忘了更要站在高处张望,你是很难找到自己的方向的。什么时候,当你能超拔于时代的苦难之上、人群之上,你能从自己出发,以内心的尺度衡量自己的人生,你才可能是自由的。

灵魂是天空,身体是大地。超脱于一切物质之上的,是至高的——心灵,心灵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可以在你我平凡的生活里的自由。愿在余下的生命里同时守护好自己的灵魂与身体,守卫好一生的责任与自由;愿岁月无负天地;愿此生辽阔高远。这是作者熊培云给予自己和读者最美好的期望!

一位朋友评价《自由在高处》,不过就是一本世俗里的心灵鸡汤嘛!但是,这本书对我的影响,远不止是“心灵鸡汤”这么简单。透过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帮助我打开了看待世界的另一个视角。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阅读的意义,似乎更加深刻了!

第四篇:读《自由在高处》

读自由在高处

这本书读得很快。书里有一些内容和《重新发现社会》的内容是一样的,这本书的特色是作者用了大量的电影来阐明自己对个体生命的看法。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是《集中营是用来干什么的?》,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一个观点:即使在最不自由的处境下,人仍然是可以追求自由的,所以“集中营是用来逃跑的”--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是本书中最可贵的思想之一。

关上此书,有些话留在记忆中:要自由,不要主义;宽容比自由重要;没有医治社会百病的良药,社会改良是一点一滴地完成的......下面是摘录:

1、P70据说首次提出“战略知识分子”概念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陶文昭教授。在他看来,中国社会中大部分知识分子属于战术性的,局限于解决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即技术性的、对策性的问题,所以中国还要有一批“务虚的、踱方步”的战略知识分子。他们“有鹰一般的宽广视野、鸭一般的敏锐告知、鸡一般的社会关怀”。

战略知识分子横空出世,他们是知识分子中的战斗机,他们的功绩远在战术知识分子之上。上述排比同样充满喜感--以战略眼光看,就是要求战略知识分子能够以禽为师,具备禽界空军的视野与禽界步兵的敏感。

解读:这篇《地图知识分子》在讽刺中有幽默,体现了作者犀利的笔锋。

2、P88《集中营是用来干什么的?》中的几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勇敢的心》、《动物庄园》、德国电影《隧道》

解读:这篇文章提到了一个心理学上的实验,研究的是“习得性无助”,作者因此说“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绝望的人”。

3、P95《人质为什么爱上绑匪?》

解读:这篇文章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谈起,认为“体制化”与此是同样的,从而提醒人们要防止“被体制化”。下一篇《奖励你,控制你》进一步谈到奖励比惩罚更可能会摧毁一个人的意志。《奖励你,控制你》中提到了逃狱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逃出亚卡拉》、《巴比龙》、《美丽人生》、《送信到哥本哈根》、《逃狱》。还提到一个警察为了“救赎”妓女的电影《监禁》,还有泰国电影《13骇人游戏》、乔恩.图泰尔泰博执导的影片《本能反应》。

4、P105《不自由的秩序如何杀人?》

解读:这篇文章正如文头所说,是分析奖励以外的对人的控制的方式,即人们如何通过已经建立起来的一套秩序或者规则来杀人。这篇文章用一部杰拉.巴布鲁阿尼编剧并执导的影片《Tzameti》(“13”,格鲁吉亚语,又译《百万杀人游戏》)分析社会之恶,这种社会之恶是通过一个个规则或秩序完成杀人的目的并支付“血酬”的,这社会总是试图通过建立起一 1

系列的规则,让各怀私欲的人们心甘情愿地服从它,然后在集体无意识中一次次兑现杀人或者被杀,在这种极其残酷的规则面前,每个人都开始进入汉娜.阿伦特笔下的那种“庸常的恶”,成为规则的严格执行者与遵守者。

P108当社会秩序建立于彼此剥夺的侥幸之上,任何未得到的幸福都是不确定的,而得到的也是不牢靠的。在这种虚伪的秩序中,没有人能设计好自己的前途,安排好自己的一生,更不可能如贝多芬所言“扼住命运的咽喉”。每个人看似兢兢业业,然而谁也不能掩盖这种秩序的拼凑本质。此时,社会不过是一个通过临时拼凑起来的规则来剥夺生命或转移财富的场所。所谓“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命场”,人们遵守规则,却彼此伤害,社会满盘皆输。“合法伤害权”的背后,没有谁是最后的胜者。对于这种充满劳绩的社会来说,它赚走了穷人的一生,同样赚走富人的一生。

5、P126《守住良心的“一厘米主权”》电影《朗读者》中的汉娜.施密特,象汉娜.阿伦特笔下的艾希曼,优雅、温顺,而且理直气壮,刽子手被还原成一位普通的德国市民,忠于职守,对上级以及既有法令无条件服从。在1992年2月,柏林墙倒塌两年后,守墙卫兵因格.亨里奇受到审判的真实案件中,法官西奥多.赛德尔认为:“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这个世界,在法律之外还有‘良知’。当法律和良知冲突之时,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而不是法律。尊重生命,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

从汉娜.施密特到因格.亨里奇,体制内的作恶者莫不把体制与命令当作其替罪的借口,为自己主权沦陷、良心失守卸责。然而,即使是在黑暗年代,生活仍是可以选择的。“抬高一厘米”,是人类面对恶政时不忘抵抗与自救,是“人类良心的一刹那”。

P142人生而多艰,当我们被社会抛弃时,必须坚守不被自己第二次抛弃的底线,那是我们所有力量与希望的源泉。

P165《条件即逆境》除了积极生活、不断选择,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让我们超越无穷无尽的逆境?人类的光明前景,并不在于人类长生不死,而在于人不断的超拔于逆境之上。人类加之于自身的真正善良,就在于即使“天塌下来”也要积极生活。这种朴素的“在逆境中求生”,成为人的全部生活与信仰的来源。正是逆境的永恒,造就了人的永恒;正是条件的无常,造就了人的圆满。

解读:这篇文章,是对纪伯伦那首《挫折》诗的注解。

P207《天堂五分钟》关于这种与寻仇相伴的寻欢作乐的激情,或者“快意恩仇”,我在《天堂五分钟》(Five Minutes of Heaven)里找到很好的诠释。这是一部关于宽恕与救赎的英国电影。所谓“天堂五分钟”,指的是在杀死仇敌时所获得的像是上了天堂一般的五分钟甜蜜与快感。

仇恨让我们不自由,让我们看不到生活的美好颜色。而如果你愿意活在生命的高处,终将收复本该属于你的自由。也是因为拥有这块高地缘故,在我的课堂上没有一丝关于仇恨的教育。在这里,有的只是思维的乐趣,那才是我要的“天堂五分钟”。

P213《光荣背叛--从《一九八四》到《窃听风暴》》《窃听风暴》是202_年德国最成功的电影,它在“德国奥斯卡”之称的罗拉奖评选中获得十一项提名,并获得最佳影片、最佳编剧等七个重要奖项。这也是继《地下》、《再见,列宁》、《帝国的毁灭》、《百万杀人游戏》之后再次惊动世界的欧洲电影。

《窃听风暴》里没有宏大场面,这个中文译名远不如其原意“别人的生活”那样更能为我们展示该片的内涵。“别人的生活”在这里至少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他人生活的闯入;其二是没有自己的生活。

《辛德勒名单》里有一句话:救了一个人,等于救了全世界!魏斯勒背叛了自己忠于党国的原则,对于他来说,生活并非别无选择--他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P228《自由在高处--在中央电视台的演讲》银行家安迪,他之所以能够从肖申克监狱里逃出,正是因为空间禁锢了他,而时间又拯救了他。一天挖不完的隧道,他用十九年来挖;一天做不完的事,他用一生来做。我说人是时间单位而非空间单位的意义亦在于此--我们都是时间的孩子,如果你的一生都像安迪一样追求自由,知道自由在高处,那么你的一生就是自由的。

解读:这篇文章中有一个很有趣的题目:挪动算式“101-102=1”中的一个数字,使这个等式成立,只能挪动其中一个数字,只能挪一次,不能是数字对调。答案是101-102=1。这个题目让我想起蕾蕾出的题目:有4根木火柴,怎么将它们拼成“田”字。答案是将这4根火柴尾部对齐拿成一簇,火柴尾部的四个方框就可以拼成一个“田”字。这种题目考的是创造性思维,即跳脱惯常思维,换一种角度来解决问题。类似的还有电梯解决方案:一栋写字大楼中的人们抱怨电梯太少太慢,怎么解决?答案是将电梯门装成镜子,让等候的人可以在等候时间里顾影自怜,对镜理妆,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电梯难等了。记得多年前我买过一本《创造性思维》的书,就是讲这个的。

P260《识时务者为俊杰--202_年11月8日在南开大学的演讲》一个书斋演说者应该保有三个独立:

第一,要独立于威权与商业,不能受权柄或钱财的指使作违心之言,甚至颠倒黑白;换句话说,如果我不能行使积极自由,但至少要坚守消极自由的底线。

第二,要独立于自己过去的荣辱,所谓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世间万物都在变化,我们不能因为有人惩罚过你或对你有所奖赏就在文字上进行报复或网开一面,否则就有损于一个写作者的公正立场;在评论上报恩或复仇,是对自己的轻视,对文字的冒犯。关于这种独立,在1932年胡适和丁文江创办的《独立评论》发刊词上亦有所表述,“我们希望永远保持一点独立的精神,不依傍任何党派,不迷信任何成见,用负责的言论来发表我们思考的结果:这就是独立的精神。”其所谓“不迷信任何成见”和我说的“独立于自己过去的荣辱”有相通之处。我们既要防范来自他人或历史的成见,也要防范来自自己的成见。

第三,要独立于民众,做到虽千万人,吾说矣。一个参与时代的书写者,应该忠实于自己的经历、学识与良心,而不是所谓的人民。事实上,每个人活得都不够纯粹,能够真正代表自己已是上天最丰厚的奖赏,何必贪心代表一切。人--这脆弱的会思想的芦苇,有时更应该像大海一样坚定,不要因为陆地上人多而否定自己的汪洋海水。

P264《日报七年,我的文字心灵》

解读:这篇文章提到了几部伊朗的优秀电影:《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小鞋子》、《芝麻开门》、《水缸》、《樱桃的滋味》、《黑板》,提到了中国电影《十七岁的单车》和意大利电影《偷自行车的人》,提到了《天使爱美丽》的电影。

P272《把一生当作自己的远大前程》人要从旧有的生活方式与仪式之中解放自己。P290《易卜生主义(胡适)》易卜生是聪明人,他知道世上没有“包医百病”的仙方,也没有“施诸四海而皆准、推之百世而不悖”的真理。因此他对于社会的种种罪恶污秽,只开脉案,只说病状,却不肯下药。但他虽不肯下药,却告诉我们一个保卫社会健康的卫生良法:多培育有着能向一切病菌开战的白血轮一样精神的个人,须使社会里时时刻刻有着《人民公敌》斯铎曼医生这样的人。

P293《相信我们的国家,比我们想象的自由》自由并不复杂,美好之世界,美好之人生,不外乎各人顺其性情做好分内之事。而我之积极做事,也不过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尽责与从容而已,我一直认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一句非常有禅机、非常朴素庄严的话,即勤勉于当下,努力于今朝,修行于日常。

第五篇:自由在高处

《自由在高处》书评

作者简介:

《自由在高处》作者熊培云,1973年生于江西农村。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与传播学。思想国网站创始人。过去或现在与熊培云写作相关的职业主要有:《南风窗》杂志驻欧洲记者;《新京报》首席评论员;《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东方早报》、《亚洲周刊》、《凤凰周刊》等知名媒体专栏作家、社论作者及特约撰稿人;南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其文字沟通理性与心灵,自由、明辨、宽容、温暖。近年来在海内外华文媒体发表评论、随笔千余篇,致力于建设一个人道的、人本的、宽容的、人人皆可自由思想的中国与世界。代表作有《重新发现社会》(新星出版社)、《思想国》(中国友谊出版公司),译著有《中国之觉醒》。

内容简介:

《自由在高处》是作者对《重新发现社会》一书的重要补充。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创造,积极生活。帕特里克说,“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说“不自由,仍可活”。自由与自救,是《自由在高处》的方向与重点。

“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这是我的人生,我必让它自由。”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的领导者。那些能够带领千军万马的人,未必能带领好自己。要么成为自己,要么一无所成。

精彩导读:

转眼之间,离开巴黎已经几年。我时常怀念自己在那里求学、采访与简单生活的日子。我从不讳言,虽然孤身一人,但我在巴黎度过了一生中迄今最难忘、最美好与最纯洁的时光。而我所学到的,与其说是在巴黎大学的课堂,不如说是在巴黎这座城市。我写的为数不多的几篇散文,也多是因巴黎有感而发,这是一种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乡愁。因了这种乡愁,归国后虽然终日忙碌,但有机会我总还是想着在巴黎转转,哪怕只为匆匆几天的停留,为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为心灵做个深呼吸。

世界的,也是民族的。若非如此,任何以民族标榜的文化都将行之不远。事实上,即使是咖啡文化,也是东西交融、不断拓展的产物。一方面,咖啡并非西方土生土长,十八世纪以前,阿拉伯半岛一直是世界上唯一的咖啡供应地。另一方面,咖啡文化在欧洲的形成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1652年,亚美尼亚人帕卡〃罗西在伦敦开设了第一家咖啡馆后,火爆的生意很快引起当地酒馆老板的强烈抗议。不久,这个外乡人被赶走。就在伦敦的咖啡馆遍地开花时,一些知名的学者与评论家加入到反对派的阵营,指责咖啡馆消磨了人们的斗志。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276277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