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十八大心得体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崭新师表形象

十八大心得体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崭新师表形象



第一篇:十八大心得体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崭新师表形象

篇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师表形象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名教师,应大力实践以“献身教育,甘为人梯;治学严谨,勤学进取;热爱学生,严师益友”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职业道德。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工作。我校学生、教师人数相对较多,教育管理的要求也相应较高。我们始终坚持以师德教育为切入口开展学校各项工作。因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如何不仅关系着教育的成功与失败,而且也关系到我校可持续发展的成败与否。我们根据当前形势的需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开展了“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为主题的系列职业道德教育,促使教师在学生、家长、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以便更好地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一、努力学习,树立奋发向上的师德形象。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我们要求教师努力学习时事政治,学习国家的教育法规和相关文件。只有教师的政治素质得到提高了,才能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心上,才能在德育工作中用正确的理论作指导,才能树立全心全意为教育、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另一方面我们要求教师在不断学习政治理论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进修。俗话说“要给人一瓢水,必已先有一缸水”。当今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对于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手段,新的教学仪器等,教师必须学习把握,否则教师就有可能成为现代文盲而落伍于时代。在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方面我们具体做了下面工作:〈1〉请专家来我校开展讲座,每一学期都请两至三名有丰富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到我校给教师们上课。专家们带来了新的教学信息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但使教师们学到了新的教学理论,也能把其中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2〉选派教师外出听课。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努力创造条件选派教师去学习。通过听课,学习到别人的先进教学方法,使那些优质的课在校内“开花结果”。〈3〉校内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由我校教研室牵头,以教研组为单位,分学科大力开展“教师互帮互学”活动及“师徒结对子”活动,要求活动有计划、过程有记录、阶段有总结。同时还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制定出改进措施。通过长抓不懈,绝大多数教师的业务水平都得到了快速的提高。〈4〉加强学历进修。我校要求,学历未达标的教师,一定要参加高学历进修,现在全校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我校千方百计改善多媒体教学硬件设施条件,由专人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培训活动。通过专人指导、教师互帮互学,广大教师的计算机运用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目前,我校教师计算机专业知识及操作水平考试合格率达100%。通过全方位努力,我校已初步建成一支学历高、业务精的教师队伍。教师们内强素质,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良好形象已初步形成。

二、努力工作,树立无私奉献的师德形象。

人们把教师比喻成一支默默无闻的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体现在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教育工作是艰苦和复杂的,教师必须要有责任感,勇挑重担,树立坚定的理想,克服教育教学上的畏难情绪和急功近利以及不负责任的行为。教师还要有爱心,爱心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种人格风范。我校《教师职业职道德要求》明确提出:“教师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对学生要耐心说服教育,动之于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树立良好的教风。”我们认为没有爱,教育就难于开展,任务就难于完成,效果就差强人意。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你的教鞭下有无数的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陶先生从侧面教育我们不能冷落,歧视学生,应该信任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用深情的爱去激励他们。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还体现在爱岗敬业上。乐教、善教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他们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精心教育学生,毫无保留地,无私地贡献自己全部精力和才华。

三、身正为范,树立良好的师德榜样形象。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具有好奇、模仿性强的特点,他们以家长和教师为榜样。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受到家长、老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能否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关键在于老师。教育实践充分证明:教育学生不能单单靠灌输、说教,而更应靠老师身教。老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也就是说,师德师风的好坏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在学生在校期间,甚至影响其一生。为此,我校十分重视教师的榜样性。我们明确地向教师提出,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必须做到。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要能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在课堂上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正所谓“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 w 履行责任是实现人生价值和赢得荣誉的阶梯。任何人都有追求荣誉的天性,都希望人生的最大价值。要把这种意愿变成现实,履行责任是唯一的途径。歌德说:“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加价值。”“尽力履行你的职责,那你就会立刻知道你的价值。”一名教师,只有尽到对学生的责任,才能是好教师;尽到对教育的责任,才能是好公民。履行责任的标准越高,其人生价值就可能越大。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核心就是讲责任。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须从“责任”两字做起。对自己应尽的责任认识得越早,越能健康快速地成长,也会在履行责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教师能起到榜样作用,他的一言一行才会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良好的师德,是教师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

传统的师德对教师的要求一般包括:教师要为人师表,有爱心、讲奉献、品德高尚、热爱教学、热爱学生;要发扬蜡烛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甘为人梯,能甘守清贫。以高尚的人格来塑造高尚的人格,以忠贞的灵魂来塑造忠贞的灵魂。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物质导向性对于一些教师的思想观念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影响。教师党员作为教师群体中的先进分子,能否坚守教师的道德情操,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境界。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坚守三尺讲台,献身教育事业,这也是对教师党员的严峻考验。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主要表现在有较强的教书育人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正确认清和对待教师责任,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责任能力,是加强教师道德修养的核心内容之一。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好教师,始终需要责任意识的推动。实践证明,一个受到良好责任教育并有责任意识的教师,比没有责任意识的教师成长要快,而且在人生道路上也比较容易有所作为。一个对国家与社会有高度责任感的教师,既能给学生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又能帮助学生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

加强师德建设,教师党员首先要做到爱岗敬业、勤奋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敢于挑重担,刻苦钻研业务,在教学、教研各个方面起到表率作用;要积极支持学校各项工作,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说服、帮助、教育群众教师共同推动学校的发展。加强师德建设,教师党员还要牢固确立“学生第一”的理念,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作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尽可能从各方面给予学生以关心和帮助。特别要注重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及时解除学生思想上的困惑。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加强引导教育,确保校园秩序的安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小学师德论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人教版新课标

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我校联合办学后,学生、教师人数增多了,教育管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我们以师德教育为切入口。因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如何是关系着教育成功与失败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区开展大办教育,办大教育和实现教育强区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根据形势的需要和学校实际出发,开展了“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让教师在学生、家长、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能更好地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一、努力学习,树立奋发向上的师德形象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强调“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我们要求教师遵照江泽民同志的教导,努力学习时事政治,学习国家的教育法规和有关的文件。只有教师的政治素质得到提高,才能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心上,才能在德育工作中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才能树立全心全意为教育、为学生的思想。

另一方面我们要求教师在不断学习政治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强业务的进修。俗话说“要给人一瓢水,必已先有一缸水”。当今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手段,新的教学仪器等,教师应必须学习把握,否则教师有可能成为现代文盲而落伍于时代。在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方面我们具体做了下面工作:〈1〉请专家来我校开讲座,每一学期都请两至三名德高望重有高深的教学理论和丰富实践的专家到校给老师们上课。专家们带来了新的教学信息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但使教师们学到新的教学理论,也能把其中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2〉派教师外出听课。深圳、珠海、佛山、广州、南海、区内区外,只要哪里有好课听,我们就派教师去学习,据不完全统计,每学期都有60多人次外出听课。通过听课,学习到别人的先进教学方法,使那些优质的课在校内开花结果。〈3〉校内开展科研活动。我们以所立的两个专题为主要研究内容,在校内各科开展全方位的研究活动。研究时做到围绕课题,人人有研究任务,个个有研究专题,并写好心得,阶段性总结,资料的搜集,上好汇报课,集体评课,不断总结提高。我们用科研去促教,用科研去兴校。〈4〉加强学

历进修。我们要求,未达大专学历的教师,一定要参加大专学习,已有大专文凭的年轻教师必须进修本科学历,现在全校应参加进修的教师比率达100%。在电脑方面,我们去年聘请专家辅导,要求全校教师参加学习,现已得到电脑中级文凭有40人,占全校教师总人数86%。我校已初步建成一支学历高、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教师们内强素质,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良好形象已形成。

二、努力工作,树立无私奉献的师德形象

人们把教师比喻成一支默默无闻的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体现在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教育工作是艰苦和复杂的,教师必须要有责任感,勇挑重担,树立坚定的理想,克服教育教学上的畏难情绪和急功近利以及不负责任的行为。还要有爱心,爱心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种人格风范。我校《职业职道德要求》明确提出:“教师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对学生要耐心说服教育,动之于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树立良好的教风。”我们认为没有爱,教育就难于开展,任务就难于完成,效果就强差人意。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你的教鞭下有无数的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陶先生从侧面教育我们不能冷落,岐视学生,应该信任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用深情的爱去激励他们。

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还体现在爱岗敬业上。乐教善教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他们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精心教育学生,毫无保留地无私地贡献自己全部精力、才能和知识。

三、身正为范,树立良好的师德榜样形象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具有好奇、模仿性强的特点,他们以家长和教师为榜样,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受到家长、老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能否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关键在于老师。教育实践充分证明:教育学生不能单单靠灌输、说教,而更应靠老师身教。老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也就是说,师德师风的好坏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学生在校期间,甚至影响其一生。为此我们十分重视教师的榜样性。我们明确地向教师提出,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必须做到。在日常生活中言行举止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在课堂上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正所谓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

只有教师能起榜样性,他的一言一行才会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篇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塑造为人师表形象个人剖析材料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塑造为人师表形象”剖析材料 滨海县通榆中学 朱祥

我们通榆中学在202_年11中旬到12月上旬,进行了强化师德建设,提升师表形象 教育实践活动第二阶段,开展了“师德十查十看”活动。组织教师对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查找师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奚校长要求每个教师爱国守法,热爱教育,勤恳敬业,乐于奉献,履职施教认真负责,因材施教,关爱学生,不体罚学生,廉洁从教,注意师表形象。。我们教师逐一排查,“洗洗澡” “照镜子”“治治病”的方法,写出剖析材料,因此,我认为教师这一行业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然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师也教得愉快,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教师在学校里对学生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自身的品德修养尤其重要。通过学习心中不由得产生一种对教育事业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我对教师的教学、师德等方面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师德水平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而教师的高尚师德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教育实践中努力师德修养和自觉接受师德教育的结果。师德师风所包含的内容,自古以来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就要求老师要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努力做到,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性格、品德包括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初中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认知能力有限,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她们的行为。因此我在平时教学中特别注重自身修养,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以德服人,以情感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首先,我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和崇高的职业理想;作为教师我有一种职业自豪感,从我三十一年前站到讲台上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很热爱这份工作,我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就必须要注重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

其次,进一步提高师德认识,坚定师德信念,在政治思想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我长期坚持学习教育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郑明校长组织学习新规范,我认真学习教育理念,并写了深刻的心得体会,自己在心目中暗暗下定决心像优秀的教师们学习,充分认识到了履行师德规范对教书育人的深远意义。从内心深处激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道德情感,自觉履行师德规范。

二、努力探索,教书育人

作为一名通榆中学教师,应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主要表现在有较强的教书育人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正确认清和对待教师的责任,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责任能力。一名教师,只有尽到对学生的责任,才是好教师,才能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履行职责是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和赢得荣誉的阶梯。奉献是一种崇尚无私的道德品质,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具有高度的奉献敬业精神。教师的敬业精神主要表现在,热爱教育事业,全身心的投入到教书育人中。作为教师要教书育人,除了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外,还必须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来到通榆中学后,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学校集体的温暖,看到周围的同事都那么优秀,比如陆月老师的口语相当不错,陈海军主任头脑灵活,姜小林老师实实在在,刘晓霞老师较快的节奏感,栾蓉蓉老师对工作的那么热情,这些人对工作兢兢业业充满热情,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与压力。开学不久杜校长讲了那么多的讲座,要我们学会为自己定目标,并在不断冲刺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成长,要求我们新老教师要通过自身努力力求不断进步。作为一名通榆中学的教师,我深知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还存在诸多差距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一开始投入本校英语教学中我就遇到很多困难,但我并没有退缩,努力把自己在教学中运用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找资料,找书籍进行学习,工作中遇见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虚心像戴克銮校长请教,同时也向其他同事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教学中我认真钻研专业知识,使自己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因为教师只有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才能够把学生的功课教好。教师只有很好地在实践中钻研掌握这些知识,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三、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教师的本质是教书育人,他的品德操行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和熏陶。教师言行上的不妥当,人格上不完善,都会影响学生个体的发展,并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成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坚持高尚情操,应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注重身教,为人师表。人常说:“无德不成师”、“有其父必有其子”都阐明了这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要有好的学生必须要有好的老师,只有教师的言行做到正直高尚,才能用自己的道德思想逐渐感染并支配学生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要严格按照新规范中的要求去做,保持廉洁自律,坚持高尚情操,努力促进道德认识,不断地自我约束、自我调控、自我完善,保持行为的端正廉洁。

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自己的言行,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继续加强师德学习,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塑造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长时间的努力和探索。教师要用自身的高尚人格、优良品质来感染学生,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用自己的言行去实践,在实践中来塑造自己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以求得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和理解。当然,我们有时间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如奚校长对我们教学实绩要求太高是,我们有时就会增加学生一些课业负担,这对学生是不好的,以后要注意在课内完成相应的练习,提高课堂效应来提高小学生的成绩,而不是要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争取做一个完美的中学老师。202_年12月12日

第二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小河镇新华小学陈天英

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我校联合办学后,学生、教师人数增多了,教育管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我们以师德教育为切入口。因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如何是关系着教育成功与失败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区开展大办教育,办大教育和实现教育强区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根据形势的需要和学校实际出发,开展了“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让教师在学生、家长、社会中树好的师德形象,能更好地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一、努力学习,树立奋发向上的师德形象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强调“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我们要求教师遵照江泽民同志的教导,努力学习时事政治,学习国家的教育法规和有关的文件。只有教师的政治素质得到提高,才能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心上,才能在德育工作中有

正确的理论作指导,才能树立全心全意为教育、为学生的思想。

另一方面我们要求教师在不断学习政治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强业务的进修。俗话说“要给人一瓢水,必已先有一缸水”。当今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手段,新的教学仪器等,教师应必须学习把握,否则教师有可能成为现代文盲而落伍于时代。在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方面我们具体做了下面工作:〈1〉请专家来我校开讲座,每一学期都请两至三名德高望重有高深的教学理论和丰富实践的专家到校给老师们上课。专家们带来了新的教学信息和先进的教学方法,这样

不但使教师们学到新的教学理论,也能把其中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2〉派教师外出听课。深圳、珠海、佛山、广州、南海、区内区外,只要哪里有好课听,我们就派教师去学习,据不完全统计,每学期都有60多人次外出听课。通过听课,学习到别人的先进教学方法,使那些优质的课在校内开花结果。〈3〉校内开展科研活动。我们以所立的两个专题为主要研究内容,在校内各科开展全方位的研究活动。研究时做到围绕课题,人人有研究任务,个个有研究专题,并写好心得,阶段性总结,资料的搜集,上好汇报课,集体评课,不断总结提高。我们用科研去促教,用科研去兴校。〈4〉加强学历进修。我们要求,未达大专学历的教师,一定要参加大专学习,已有大专文凭的年轻教师必须进修本科学历,现在全校应参加进修的教师比率达100%。在电脑方面,我们去年聘请专家辅导,要求全校教师参加学习,现已得到电脑中级文凭有40人,占全校教师总人数86%。我校已初步建成一支学历高、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

教师们内强素质,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良好形象已形成。

二、努力工作,树立无私奉献的师德形象

人们把教师比喻成一支默默无闻的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体现在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教育工作是艰苦和复杂的,教师必须要有责任感,勇挑重担,树立坚定的理想,克服教育教学上的畏难情绪和急功近利以及不负责任的行为。还要有爱心,爱心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种人格风范。我校《职业职道德要求》明确提出:“教师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对学生要耐心说服教育,动之于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树立良好的教风。”我们认为没有爱,教育就难于开展,任务就难于完成,效果就强差人意。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你的教鞭下有无数的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

有爱迪生。”陶先生从侧面教育我们不能冷落,岐视学生,应该信任他们,帮助他们

解决困难,用深情的爱去激励他们。

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还体现在爱岗敬业上。乐教善教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他们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精心教育学生,毫无

保留地无私地贡献自己全部精力、才能和知识。

三、身正为范,树立良好的师德榜样形象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具有好奇、模仿性强的特点,他们以家长和教师为榜样,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受到家长、老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能否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关键在于老师。教育实践充分证明:教育学生不能单单靠灌输、说教,而更应靠老师身教。老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也就是说,师德师风的好坏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学生在校期间,甚至影响其一生。为此我们十分重视教师的榜样性。我们明确地向教师提出,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必须做到。在日常生活中言行举止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在课堂上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正

所谓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

只有教师能起榜样性,他的一言一行才会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篇:强化师德修养树立师表形象

强化师德修养树立师表形象(202_-11-03 14:11:01)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学习一天的早晨,我们在鲜艳的国旗下,握住拳头,用尽全身的力气,庄严又郑重地说出这样的誓词:

我宣誓——教师是我光荣的选择!

我懂得:我的肩头从此负有多少生命的重托!

走上这个神圣的岗位,我的每时每刻都在传承文明的薪火,我的一言一行都应成为下一代的楷模。

我知道:学生对我很需要,我对学生很重要。因此,对放弃责任的诱惑,我必须拒绝;对违背良知的利益,我必须割舍。为孩子们付出所有,是我最高的准则。

即使面对误解和委屈,我仍将恪守崇高的职业道德。

用智慧开启智慧,用爱心托起爱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为他们构筑迈向成功的基座。

我要始终具备与职业相称的能力,以终身学习完善和超越自我。

光大行知思想!

学习斯霞品格!

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我庄严的承诺!

作为教育岗位上的一名普普通通的教育工作者,我的感受颇深。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们如何树立自己的师德?如何在学校体现一名党员教师的先进性?我想力争应该做到一下几点。

一、作为党员教师应刻苦钻研,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

在当今社会,国家把培养创造性人才列入了战略计划,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深刻的创造性,能够以创造性的劳动培养新一代创造性人才。所以作为教师必须乐于学、勤于教、善于思,要让自己赖以教育学生的一桶水变为有源的活水,常换常新,源源不断。只有不断有新的发现,有新的科学的创造,才能找到新的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工作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勇于探索,具有改革创新精神。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立足讲台。

二、作为党员教师应以教人者先教己的精神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我们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优秀一员,我们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师,那么我们首先是榜样,首先是

教己,然后才是教人。如何在学生的心灵之中撒播下理想、信念的种子,给予学生鼓励、帮助,使他们充满自信、力量,为她们以后的人生之路导航,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要用自己的信念、理想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感染。一个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及处境上思考问题,把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与发展需要摆在第一位,这种无形的方法能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他人,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与他人交流思想,老师只有用自己的平等、尊重、信任等所反映出来的人格力量,才能养育学生的美好人格。

三、作为党员教师应该拥有慈母般的爱心,做一名尽心尽责的护花使者

师德的核心就是爱——对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爱的奉献,爱就是奉献。党员教师对于教育事业的“爱”必须是忠诚的,发自内心的,理应超出一般教师“爱”的程度。这种先进性的“爱”最终要把它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才更有可贵之处,否则是毫无意义的。在实际工作中,党员教师一定要把“爱”的种子均匀地播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之中,让他们从心灵深处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与温暖。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应尽一切可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学生,不以家庭出身分高低,不以智力高低定亲疏,不以成绩好坏分优劣,对不同学生以不同的鼓励,只有师爱才能凝聚学生的心,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只有热爱,才能喷涌出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才能使教师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只有善于爱学生的教师才是最受家长欢迎的教师。

通过这次系统的学习《教师誓词》后,使我更加认清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要以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为落脚点,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头脑,特别要在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花大力气,在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上下真功夫,不断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同时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和自身工作特点,多从主观上找原因,多考虑自身原因,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虚心向其他同志们学习,接受大家的批评和帮助,脚踏实地的开展工作,牢固地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意识,为了教育、为了学生奉献一切的激情!

四、做为党员教师还要不断改善师德修养

在中国,缺乏高尚师德的,专业素养绝不会是顶尖的;没有高超的专业素养,师德也会是苍白无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水平是相互促进、制约的。高尚师德的养成靠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磨练。教师要善于从师德修养的角度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善于从自我教学行为的变化改善师德修养。

(一)寻求自我发展

我们已步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教育环境的改善,多种媒体的介入,一个班学生的信息占有量远远超过一名教师,“吾生有涯而知无涯。”因此,教师必须是一个终生学习、始终站在知识前沿的人。教师的专业结构应是处于不断的流变、革新之中的,因为教师专业总是面临着新的挑战,其整个专业活动之中充满了创造性。

寻求自身的发展的教师,会把自我的发展与职业的要求结合起来,把教学的成功与持续不断的学习结合起来。并且不安于已有的成绩,始终像一名田径场上的起跑者,以昂扬的生气、精益求精的态度、学而不厌的精神超越自己。尤其在社会剧变、知识总量剧增的今天,作为教师应更清醒的认识到: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育水平,也才能完成社会的重托,而高素质的教师是在终身教育特别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教师应积极地从多方面、多渠道充实自己。学习和进修不只是为了一纸文凭,也不只为薪水的提高这些纯粹功利的目标,更为自我完善。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然而,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更应该是一条清澈的,不断流动的小溪,吸引着学生到你身边来汲水。曾有一位教师这样说过:“开始教学的时候我是一个学科本位的教师,那时总是把学科放在首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到我是教艺术的,„„”由此,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熟练掌握专业学科知识和教材教法之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学修养、听说读写水平、观察思考判断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教育教学基本功。

(二)认识自身价值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将教师比做“”红烛“春蚕”。然而,新时代的教师不应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凉形象,教师也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的生命在于创造。叶澜教授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中,提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我们必须意识到: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构成。课堂教学对于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教师,在付出艰辛劳动的同时也在收获,而且是巨大的收获。因为,他能体验到双倍的幸福:向学生所付出的积极情感不仅使学生体验到快乐,而且学生给予的回报也让教师自己感受着绵延的快乐;不仅在教学活动中享受着学生进步带来的幸福,而且在职业活动中感觉着自我发展带来的幸福。

可见,只有把教师这一职业看作是发挥自己才能的形式,看作是自己参与社会历史创造的途径,看作是个人达到自我完善的境界,教师职业便成为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无法舍弃的部分,成为个人幸福生活和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

(三)成为反思研究型教师

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那种“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教育的成功,来自于教育活动加反思。“教师成长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自身对自身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自我改造”,这就是“反思型”的教师。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这样的教师“会对他的教学计划、教学行为以及教学中施之于学生的影响进行评述与分析”,会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看似平常的教育现象进行思考与探究,会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实践进行判断与反省。时代要求教师不仅仅只做知识的传声筒或教材的扬声气,而是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理性的有思想、有见解、有独立判断和决策能力的人。用研究的状态工作,把理念变为可操作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室是教师的天然实验室,学生是最好的实验合作者,而在学习中所接触到并认同的教育教学理论是实施改革的指导思想。于是,教学与研究成为教师职业生命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反思与研究也成为新时代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

高尚的师德是爱,是敬业,是精业。

事业在人手上——业在干中始成。

总之,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所以,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

提高师德修养 塑造师表形象

曾经人们把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成了教师生命历程的写照。然而,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教师仅成了一种职业名称,似乎没有了曾经的光环与神圣感,这是值得身为教师群体中的一员的我们深思的一个社会问题。

作为21世纪的青年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现代教育理论,以德修身、严以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从身边的言行小事做起,从现实的生活做起,重道养德,修身立范,言传身教、以自身的高尚情操影响学生,为自己的学生做出表率。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点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一、努力遵守为人师表的师德原则。

首先,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做到为人师表必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良好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是为人师表的基础。为此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必须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积小德成大德,不断丰富自己的道德涵养,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进行道德修养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克服和改正自身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

其次,要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形象感染学生、为他们树立起言传身教的典范。我们要热爱自己的事业,把教书育人作为神圣职责,甘愿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甚至一切。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心态,干好“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事业。时时处处不以“师者”自居,不以“长者”自傲。要有正确的爱生观,知之深、爱之切;要全面关心学生,让学生在真爱中体会真爱,学会真爱。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世界上没有别的职业比医生和教师更富有人道性了。”我们要以欣赏的眼光评价学生,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要让“晴朗的天空”永远浮现在你的脸上,让学生时刻都能从你身上取得快乐。

再次,为人师表的原则不仅要求我们苦练教师修养的内功,而且要求我们在“表”字上下功夫。仅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水平还不够,还必须注意自己的外在行为表现使其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为此,在日常生活中,其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必须符合为人师表的师德原则。在语言上要文明礼貌,文雅得体;在仪表上要端正庄重,整洁大方;在颜容上应朴素自然;在待人接物上应热情诚恳,严己宽人。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中,在社会上树立比较完美的形象。

二、爱岗敬业是师德建设的重要方面

师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重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这既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师德建设的方向和动力。

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培养教师神圣的历史责任感,激发敬业奉献的精神,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历来是教师师德的重要规范,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强大动力。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就会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教育事业不仅关系到每个人自身发展的利益,而且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关系到我们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从而自觉增强敬业奉献精神。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师德建设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个人利益得到尊重,人类的物质欲望极大的激发出来。这既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动力,但也带来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方面的效应,从而对师德建设造成巨大冲击。我们教师不应该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要坚定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摆正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不能“身在曹营心在汉”,热衷于社会兼职、看重经济效益;或者忘掉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在岗不敬业,教书不育人,对工作不负责;对学生缺乏尊重,甚至随意讽刺挖苦和打击等。这种现象严重损坏了教师的社会声誉。所以,师德建设中,我们要自觉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坚决抵制来自各个方面的不正当理想的侵蚀与诱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的主动权在教师。以前,提倡“尊师重教”,现在应提倡“尊生重学”。即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志趣和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意愿。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明确我们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帮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我们既是为学生授业解惑的学者,又是为学生指引人生的向导;既是学生推心置腹的朋友,又是与学生共话忧乐的知已。所以,我们要善于深入学生研究、了解学生的需要;又要放开手脚、展开平易近人的笑颜,自觉树立起平等的观念。让学生真诚地认为是和他们共同学习的,是“一个战壕的战友”。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觉得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社会的主人和创造者。

四、要公正无私,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

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穷的,他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汇集在他的人格里,可以催人向上,激励人生;也可以让学生心负重荷、消极抵触;甚至可以使其一蹶不振、毁灭前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管理者、组织者变为协助者、参与者。地位平等了,但身份没有变:教师仍然是老师。因此,更要洁身自好,不要玷污“老师”的形象。一要公正无私不近亲厚友、平等对待学生;二要正确评价自己,善于听取别人(包括学生)的批评;三要廉洁从教、远离“铜臭气”和“脂粉气”,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总之,良好师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并依次达到不同的境界。因此,我们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思想,抵制各种外来诱惑,潜心钻研教育教学规律,逐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最终达到将教师工作与本人的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理想融为一体。我愿意一如既往的严格要求自己,继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做一个学校放心,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小学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卷、躬行实践等。我们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经济上,不贪不占求心安。工作中,不挑不捡讲奉献。专业里,不骄不满勤钻研。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

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母爱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通过学、反思,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影响何其深远,教师的称谓何其神圣,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工作何其崇高!业精为师,德高为范。我们更要秉承古圣先贤的遗训,肩负百万人民的重托,以德立教,注重加强师德修养,努力塑造师表形象,规规矩矩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为学,兢兢业业为师。

我也通过这次师德学习,认识到自己身上还有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我今后努力的去改正和学习,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向同行吸取经验,更进一步的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责任心,努力的做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把爱全部奉献给正在迎接中考的莘莘学子们!

第四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树立为人师表形象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树立为人师表形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因此,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为人师表良好形象,促进教育质量,教师形象,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是时代的要求,是学校实施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基础工程和重要保障。师德师风建设不但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贯彻实施胡总书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同时更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它是一项重大的建设工程,是一项需要每一个人民教师长期奋斗的艰巨任务。正因如此,我认为,身处第一战线的人民教师为更好地完成这一艰巨任务,要尽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身作则,对学生未来负责。

胡总书记指出:“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由此可见,良好的师德,是每个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养,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由此也可见,教师自身的德、形、行,在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未成年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而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以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由

此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教师,本人的身教重于言教。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执行师德师规,同时,要积极铸造自己健康向上的人格特征,用自己健康向上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的魅力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使学生将来成为高品质的人才奠定基础,也为未来中华民族道德素质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关爱学生,并对学生所授的知识负责。

1、关爱学生: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而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群体都是由一个一个的个体组成,对教师来说,一个班级体是由一个一个的学生个体所组成,每个学生的道德风貌、道德习惯、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以及个体背后的家庭状况都大相径庭。因此,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要具备一颗神圣的爱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爱来感动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师爱,让每一个学生在爱的乐园里健康成长。

2、对学生所授的知识负责。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除了让学生在爱的乐园里健康成长以外,还要对学生所传授的知识全面认真负责。这就对教师在教书过程中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教书是一项职责重大的严肃工作,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来不得半点虚假、敷衍和马虎,更不允许含糊不清和错误的概念出现。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保证让学生掌握真正的知识,而要让学生掌握真正的知识,就需

要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通达的学识,还要对学科知识的严密系统有通透的理解,并掌握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钩深致远、游刃有余,并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的教师能有意识做到并做好这一点,对学生将是无愧于自己,对学生接受知识也能尽到自己的全部责任。

三、面向全体,对全体学生负责。

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曾经说过:“因材施教。”正因如此,教书育人应是面对全体学生。纵观人类发展史,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全面发展的,但不全面发展的人未必就不是人才。然而在现实教育中,有些教师却往往违背这一规律,要求学生什么都写,什么都会,力争全科优秀,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从事实的角度来说,这又怎么可能呢?因此,作为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较大,能力也不一样,而我们的社会也不光是需要学者,还需要专家,既需要全才,也需要专才,如:当年清华大学只招收全科合格的考生的话,中国肯定会少了历史学家吴晗,再如美国的公司录用员工时,一律要求本科毕业生的话,现在也就不一定有比尔·盖茨了。由此可以想象,我们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教育家的治学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儿童的成长与教师的施教密不可分,而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是决定和影响人的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儿童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能力的形成等一系列的培养,都与教师的施教影响有着直接的联系,而教师的职能则是培养未来各方面的人才,这些

人毕业后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上,对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作为教师,在实施施教的过程中,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对每一位学生负起责任,根据他们的特点,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对中华民族的未来负责。

综上所述,为配合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一员,特别是身处第一线的教职员工,要切实做到以身作则、关爱学生、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这不仅是自身素质、师德修养提高的必经之路,也是自身在社会中树立良好形象的关键所在。为了后代,为了中华民族是未来,每一位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人员,都要不折不扣地加强师德师风的建设,努力树立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

第五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教师形象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教师形象

岳麓区含浦中学任桂泉

师德师风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但是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因此,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一、没有爱心的培育就没有师德的提升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中国古代师生关系中尊师爱生的佳话不胜枚举,许多事迹感人至深。孔门师生之间感情相当深厚,关系十分密切融洽。孔子对学生充满了爱心。学生生病,孔子亲往探视,例如,“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入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师生之间亲密如同父子之情。颜渊不幸病死,孔子极其悲痛,“哭之恸”。对学生没有高高在上的心理,而是采用一种平等友善的态度。《吕氏春秋》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师徒同体”、“师徒同心”。对于教师而言,要能“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对学生而言,则要尊师敬业。为什么要师徒同心呢?因为“人之情,爱同于己者,誉同于己者,助同于己者”;如果师徒相互异心,就会相互怨恨厌恶----“人之情,恶异于己者”,“不能亲其所怨,不能誉其所恶”。倘若师徒同心同德,学业便由此而彰明,道术由此而大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但是,我们有的老师,却没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例如,有一位中学老师,他从初一开始接了一个班,班中有一位学生,上课从来不举手,即使老师点名,她也不发言,已经到了初二第二个学期了,她还是如此,有一天,老师为了让她发言,就想出一绝招。老师首先叫这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而这位学生站起来,可是头是低下的。老师说:“请你抬起头来,往前看,看见了什么?”这位学生轻轻地回答说:“我没有看见什么?”“你再仔细看,看见了什么?”

学生还是摇摇头,老师就指着黑板问:“这是什么?”“哦,这是黑板,”“对,你的前途就像黑板一样黑!”老师回答说。老师从他的出发点来说,他是为了关心学生的学习,可是,一句话,不仅伤害了那位学生,而且,伤害了全班学生的自尊心。

传统的“仁义”,“谦爱”思想是可以引导着师生关系的优化的。倡导“仁义”的孔子始终以“仁”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奉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道;墨家要求“兼爱”----爱天下的人。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当然应该时时事事以君子的标准作为自己行为准则,追求一种由感情构建的永久性关系;而并非由物质利益粘合的临时性关系。《吕氏春秋》认为,“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

二、铸炼师德自律始

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首先就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具体地说----教师的作用在于“教育”学生,教会学生做人的根本,形成学生高尚的人格。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进取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高尚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以及信、义、诚、达、礼等一些优秀的人格层面,这就是做人的根本。正如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孙奇逄所说,教人读书,首先要使受教育者“为端人,为正士,在家则家重,在国则国重,所谓添一个丧元气进士,不如添一个守本分平民”。但是,关键还在于教师本身是否具备这些品质。学生对老师的信奉程度是同其受益程度成正比例的。西汉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扬雄指出:“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

教师只有处处要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才可能教育学生遵规守纪。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现行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条文,强化法制观念,在学法的同时,要懂法、守法、护法,以身作则;在学生中宣传政策和法律条文时,就会受到双重的教育效应。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当代社交的一般常识,讲究精神文明和社会公德,注意礼貌,平等待人,首先自己要能做出表率。

教师要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教师不能满足于先学于学生,而且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随着形势的发展,高科技突飞猛进,让人感觉到一停止学习,就会落伍。当今的时代,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的社会位置。教师不但要自身保持一种勤奋学习的能力,还要把这种学习能力无私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形象的生命更重要”。丰子恺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只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只有“三足鼎立”,真、善、美和谐统一,才能为人师表。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

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

三、矢志不渝地锤炼稳定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开放意识。教师要从书斋、教室、学校走出来,结束那种自我封闭、自我满足、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状态;立足岗位,立足国情和当地实际。通过各种信息传递方式,把视野多角度地扩展到外部世界;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观察、分析、认识问题,把握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动态。要从头脑想着应试题,心里盼着高升学率的禁锢中挣脱出来。与旧的、保守的,甚至是阻力的教育观念、人才观念、素质观念、教学方法等划清界限。寻找自我素质结构定位,并积极创建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在参加目前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实践的同时,看到素质教育呈现的未来前景。一个有作为的教师,能够预测未来教师的形象,研究未来教师的素质结构和教师的类型,从而站在前瞻性的高度,构筑21世纪教师素质结构,以此作为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

其次坦诚地接受学生的挑战。在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中,虽然教师担任教授角色而学生扮演受教育角色,但教师与学生是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增益的。教师作用于学生,而学生又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教师。这就是双方教学相长的规律。明确提出这一规律的《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而《学记》的这一思想主要是以孔子与其弟子的教学活动经验为依据的。这在《论语》中颇多记载:学生批评了孔子,孔子非常欣慰,认为这是自己的幸事。例如;他当着弟子巫马期欣然承认自己的过错:“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学生子路、冉求、‘樊迟经常与孔子争执,但他们非常尊敬孔子;而孔子也颇为器重他们,将之都培养成出类拔萃的英才,在教学中认真接受学生的意见;使教师不断提高,这也是荀子的观点。他指出,为师者应“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决不能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他自己就是“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诌谀我者,吾贼也。”教师要虚心接受一切人包括学生提出的正确的批评性或肯定性意见;拒绝诌谀奉承的言行教师在教学中应虚心向后辈与学生学习,而后来者居上;学生也可能超过老师,这就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韩愈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生之间存在着“道”的双向交流。清代教育家张履祥甚至认为学生如果不听从教师的教导,那么教师不应完全怪罪学生,而应过来从自己教学方面来寻找原因,他说:“子弟教不从,必是教之不尽其道。为父兄师长者;但应反求诸己;未可全责子弟也。”由此联想到保罗.弗雷尔在《不平常的教育思想》中的一段令国际教育界人士颇为欣赏的论述:“在解放教育的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作为受教育者的教育。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276241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