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农民个人先进事迹

农民个人先进事迹



第一篇:农民个人先进事迹

农民个人先进事迹

王学强,男,1969年生人。农民技术员,村玉米协会理事。他十几年如一日,为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和普及,为了农民增产增收,不辞辛苦地奔波着,操劳着……

科学种田,使我尝到了增产增收的甜头。家家户户都种植玉米。早几年粮食市场疲软,农户种粮积极性普遍不高,开始出现土地抛荒现象,但XXX看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出台。他敏锐地感觉到农业生产的春天即将到来,粮食市场疲软只是暂时的。他没有向村内其他人一样,放弃种田外出务工,而是选择了坚持。正在这时,镇农技部门伸出了援助之手,向他推荐了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他细心琢磨,每年农技推广中心的干部下乡指导生产,都热情地将他们迎到家里,问这问那。并帮助农技干部挨家挨户作宣传发动,推广先进适用栽培技术。因为他心里想到的是不仅要自己科学种田,更希望周围的农民朋友也能搞好科学种田。县农技干部召集村民开玉米技术培训会,他总是第一个到场,坐在第一排位置,聚精会神地聆听,并与农技干部。在生产过程中,他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土、肥、水管理,不偷懒、不懈怠,坚持良种良法,优质品种覆盖率达100%。由于他的勤劳和智慧,他的粮食单产

一直高于全镇的平均水平。202_年他种植的高档优质稻平均亩产超过1000斤。在玉米种植方面,抓住了以下几个要点:①品种选择力求优良化、优质化;②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③使用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进行病虫防治;④重点抓好玉米田间管理。今年,他说,种地是农民的老本行,我要把它种好,不仅能给我带来财富,更重要的是它使我感到有一种骄傲。正是在像XXX这样的种粮大户的示范带动下,玉米生产正朝着现代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篇:农民个人先进事迹

农民个人先进事迹

XXX,男,1953年生人。他是XX镇XX村的一名农民技术员,村水稻协会理事。他十几年如一日,为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和普及,为了农民增产增收,不辞辛苦地奔波着,操劳着……

XXX常说是科学种田,使我尝到了增产增收的甜头。XX村是一个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村。家家户户都种植水稻。早几年粮食市场疲软,农户种粮积极性普遍不高,开始出现土地抛荒现象,但XXX看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出台。他敏锐地感觉到农业生产的春天即将到来,粮食市场疲软只是暂时的。他没有向村内其他人一样,放弃种田外出务工,而是选择了坚持。正在这时,镇农技部门伸出了援助之手,向他推荐了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他细心琢磨,每年农技推广中心的干部下乡指导生产,XXX都热情地将他们迎到家里,问这问那。并帮助农技干部挨家挨户作宣传发动,推广先进适用栽培技术。因为他心里想到的是不仅要自己科学种田,更希望周围的农民朋友也能搞好科学种田。县农技干部召集村民开水稻技术培训会,他总是第一个到场,坐在第一排位置,聚精会神地聆听,并与农技干部。在生产过程中,他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土、肥、水管理,不偷懒、不懈怠,坚持良种良法,优质品种覆

盖率达100%。由于他的勤劳和智慧,他的粮食单产一直高于全镇的平均水平。202_年他种植的高档优质稻平均亩产超过1000斤。在水稻种植方面,XXX抓住了以下几个要点:①品种选择力求优良化、优质化;②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③使用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进行病虫防治;④重点抓好水稻田间管理。今年,XXX干劲更足了。他说,种地是农民的老本行,我要把它种好,不仅能给我带来财富,更重要的是它使我感到有一种骄傲。正是在像XXX这样的种粮大户的示范带动下,XX村的水稻生产正朝着现代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第三篇:农民个人先进事迹

农民个人先进事迹

马添吉,男,1962年生人。他是大通县斜沟乡河滩村的一名农民,是县农技推广中心评选科技示范户,是大通县添吉马铃薯营销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他十几年如一日,为了农业普通品种、新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和普及,为了农民增产增收,不辞辛苦地奔波着,操劳着……

马添吉常说是科学种田,使我尝到了增产增收的甜头。河滩村是一个以马铃薯种植为主的村。家家户户都种植马铃薯。早几年蔬菜市场疲软,农户种粮积极性普遍不高,开始出现土地抛荒现象,但马添吉看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出台。他敏锐地感觉到农业生产的春天即将到来,蔬菜市场疲软只是暂时的。他没有向村内其他人一样,放弃种田外出务工,而是选择了坚持。正在这时,县农技部门伸出了援助之手,向他推荐了高产优质的马铃薯品种。他细心琢磨,每年农技推广中心的干部下乡指导生产,马添吉都热情地将他们迎到家里,问这问那。并帮助农技干部挨家挨户作宣传发动,推广先进适用栽培技术。因为他心里想到的是不仅要自己科学种田,更希望周围的农民朋友也能搞好科学种田。县农技干部召集村民开马铃薯技术培训会,他总是第一个到场,坐在第一排位置,聚精会神地聆听,并与农技干部。在生产过程中,他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土、肥、水管理,不偷懒、不懈怠,坚持良种良法,优质品种覆盖率达100%。由于他的勤劳和智慧,他的马铃薯单产一直高于全镇的平均水平亩收入3500元左右,极大的带动了本地区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也起到了科技示范户的带头作用。202_年他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平均亩产超过7000斤。在马铃薯种植方面,马添吉抓住了以下几个要点:①品种选择力求优良化、优质化;②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③使用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进行病虫防治;④重点抓好马铃薯田间管理。今年,马添吉干劲更足了。他说,种地是农民的老本行,我要把它种好,不仅能给我带来财富,更重要的是它使我感到有一种骄傲。正是在像马添吉这样的种粮大户的示范带动下,河滩村的马铃薯生产正朝着现代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第四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先进事迹

大洼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位于大洼镇政府的西部,学校建于202_年9月,占地面积33372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多年来,学校在上级的关心重视下,坚持转变理念,紧跟时代步伐,紧扣职教办学特点,明确办学目标,办出了自己的特色,树立了品牌,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办学规模、办学设施、学校管理、就业质量、社会效益均上了一个新台阶。校内拥有标准远程教育网和多媒体微机教室,有现代化的电教室、语音室、实验室、图书室,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是一支以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为主体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几年来。学校深入贯彻魏书生教育思想,秉承“立足镇郊哦,办出特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办学原则,坚持理念创新,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办学宗旨。体现相信学生人人成才,培养学生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外树形象,内强管理,努力将学校打造成传播知识的圣殿,塑造人才的摇篮。

一、办学理念清晰,办学思路明确

二、科学设置专业

办学规模日益壮大大洼镇是三所中学所在地,每年新增待业青年和劳动力100—200人,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面临这种情况,我校在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与多家职业技能学校联合办学,开办了“9+1”职业技能教育。

202_年至今先后由李敏、鞠玉洁。姚丽娟、晏强、荣丽娟等一批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师队伍,组成大洼镇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全体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执着的事业心和对学生父母般的爱心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完善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对学生实行学分制考核,“半封闭”、“准军事化”管理,早、中、晚和节假日由政教处、班主任和值周教师全程跟踪管理,以“要学做事,先学做人”为立足点,积极抓好学生的组织纪律、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三大教育,努力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沉得下、蹲得住、能吃苦、讲奉献、专业技能过硬的现代合格人才。对教师实行全员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我们的目标是:以一流管理、育一流人才、树一流校风创一流职校。

五、狠抓技能训练

学校始终把的动手能力培养放在首位,抓训练。严要求,切实提高职中生操作技能。学校坚持积极开展技能活动,不断规范学生实习、实践课程和考核目标要求,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四证”考核制度。促进了职校生市场适应能力的提高。

六、畅通就业渠道,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

就业安置工作是职教发展的生命线,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大洼镇地域经济特点,安排学生到蔬菜大棚、园区、电脑公司等单位就业,学生及家长对职校安置路子普通较满意。至今为止,我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第五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先进事迹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先进事迹

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先进事迹

大洼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位于大洼镇政府的西部,学校建于202_年9月,占地面积33372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多年来,学校在上级的关心重视下,坚持转变理念,紧跟时代步伐,紧扣职教办学特点,明确办学目标,办出了自己的特色,树立了品牌,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办学规模、办学设施、学校管理、就业质量、社会效益均上了一个新台阶。校内拥有标准远程教育网和多媒体微机教室,有现代化的电教室、语音室、实验室、图书室,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是一支以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为主体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几年来。学校深入贯彻魏书生教育思想,秉承“立足镇郊哦,办出特色,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办学原则,坚持理念创新,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办学宗旨。体现相信学生人人成才,培养学生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外树形象,内强管理,努力将学校打造成传播知识的圣殿,塑造人才的摇篮。

一、办学理念清晰,办学思路明确

大洼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坚持“面向本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业,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招商引资培养实用技术人才;面向沿海城市,为推进大洼镇农民工就业培养中等技术人才。”走外向型、开放式办学之路,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与盘锦市农广校联合办学,大洼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于202_年8月与盘锦市农广校联合办学,至今先后开设有五个教学班。班级专业的选择由学员意向和社会需求而定。目前05级计算机专业已毕业21人,06级计算机专业38人,07级高效蔬菜专业90人,08届二个教学班,一个脱产和一个函授班,09级高效蔬菜专业两个教学班,一个脱产和一个函授班的高效蔬菜生产专业。

二、科学设置专业

办学规模日益壮大大洼镇是三所中学所在地,每年新增待业青年和劳动力100—200人,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面临这种情况,我校在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与多家职业技能学校联合办学,开办了“9+1”职业技能教育。202_年至今先后由李敏、鞠玉洁。姚丽娟、晏强、荣丽娟等一批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师队伍,组成大洼镇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全体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执着的事业心和对学生父母般的爱心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完善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对学生实行学分制考核,“半封闭”、“准军事化”管理,早、中、晚和节假日由政教处、班主任和值周教师全程跟踪管理,以“要学做事,先学做人”为立足点,积极抓好学生的组织纪律、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三大教育,努力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沉得下、蹲得住、能吃苦、讲奉献、专业技能过硬的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现代合格人才。对教师实行全员聘任制和结构工资制。我们的目标是:以一流管理、育一流人才、树一流校风创一流职校。

五、狠抓技能训练

学校始终把的动手能力培养放在首位,抓训练。严要求,切实提高职中生操作技能。学校坚持积极开展技能活动,不断规范学生实习、实践课程和考核目标要求,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四证”考核制度。促进了职校生市场适应能力的提高。

六、畅通就业渠道,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

就业安置工作是职教发展的生命线,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大洼镇地域经济特点,安排学生到蔬菜大棚、园区、电脑公司等单位就业,学生及家长对职校安置路子普通较满意。至今为止,我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