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心得体会大全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心得体会大全



第一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心得体会大全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每个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是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对青年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削弱,更不能停止。目的就是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能够承担起振兴中华伟大历史使命的一代跨世纪人才。青少年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丰富、思维多向、生动活泼、好学上进的群体。这就要求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扣紧时代,扣紧生活,随着时代的节拍进行,植根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之中。

扣紧生活,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现实生活,正确应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工作方针。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来源于实践、运用于实践的工作,它一刻也不能离开实践。为什么有时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不理想?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远离生活。离开了实际生活,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就会呆板、空洞、苍白无力,青年就不爱听、听不进,不爱学、也学不好,达不到教育的效果。扣紧生活要求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在现实性、针对性、指导性、实效性上下功夫。扣紧生活还要求我们努力地创造一种有利于思想教育工作和青年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的,不是片断的而是持久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赋予时代内涵的,不仅是一个或几个人应该努力的,而是需要全社会都为之尽心尽职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时代,把握住青少年跳动的思想脉搏,研究总结出正确的教育内容、科学的教育方法,使思想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心得体会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心得体会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需做到:

首先在思想上要认识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因此,从未成年人抓起,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其次在教育青少年方做到: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

(2)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3)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4)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从这几个方面做起:

(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4)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最后在实工作中做到:结合思想道德教育,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要把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要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邪教教育,坚决防止毒品、邪教进校园。把少先队工作纳入教育发展规划,把对少先队工作的指导、检查、考核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评估范畴。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同时,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各种道德实践活动都要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并与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和文体活动结合起来,注意寓教于乐,满足兴趣爱好,使未成年人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第三篇:《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心得体会

《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心得体会

时间:202_年6月28日 主讲人:杨和忠

从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举措,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成为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但是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面临了严峻的挑战。国外某些腐朽的生活方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不能低估,而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互联网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这些新问题的出现,使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的新课题。而偶而遇见的一件小事也让我体会到现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除了开设专门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外,我觉得每位老师都应该从“我”做起,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身教重于言教,作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时时处处起模范表率作用,而绝不能夸夸其谈、说而不做、言行不一,这样不仅不能教育好学生,反而会把学生教坏。所以古人提出了教师应以身教为先、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我们更应该如此要求自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家庭是人们的第一个教育者。培养下一代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是家庭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而家庭教育中要以道德教育为根本、为基础。家庭教育首先是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做人,也就是如何处人处事、待人接物和成为社会中的一员,成为有道德、有理想的人,其最高目标在儒家看来,则是为了成圣成贤,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同时我认为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从童年抓起,从平时细小的事中一点点教

起,比如坐车时的“让座”,长大后方能自然地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因此在子女身上总保留有父母的影子,由此可见,作为父母,以身作则是十分重要的。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如果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者在自身上下功夫,相信在两方面

的配合下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身教重于言教,是最有效的办法。

在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之后,产生了许多感想。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标志。

包尔海乡中心学校

艾力。祖农202_年6月

第四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讨论心得体会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讨论心得体会-----时时校正自己的道德坐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我们学校展开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讨论活动。现将我自己的一点体会总结如下: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的身正,在德育中尤为重要。老师在孩子的心中有崇高的地位,所以其身教对于孩子心灵的震动、对孩子真善 美的启迪或扼杀,往往具有比言教更为直接的影响力。

其身不正,何以为师?身正应该是教师入行的基本门槛。然而,这也是一个较高的标准。为什么?因为我们身处变革的时代,许多关系没有理顺,老师与许多普通人一样,工作上承受着考评的双重标准,生活上承受着经济拮据的压力,发展上渴望成长的空间,而生活中的“痛痒”都 不免要反映到日常的行为

中来。因此,其身要“正”,担负起未成年人心灵成长“引路人”的社会角色,是何其有易啊。

但,唯其不易,所以崇高。

老师一个小小的“不正”行为,给孩子心灵的伤害何等巨大。因此,身为老师,不能不慎言、慎行、慎察、不能不对社会上林林总总的诱惑具有更强的抵抗力,不能不时时反省,时时校正自己的道德坐标。

麻屯中心小学

牛利利

第五篇:学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心得体会

学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心得体会

多林镇中心学校教师 张风秀

学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的发展、前途和命运的一件国家大事,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教育方法,实在受益匪浅。下面我就本次培训谈几点体会。

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也就是做人。作为班主任,其衣着、知识素养、管理能力等都对学生起着举足轻重的引导作用,说白了教师的思想道德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起示范作用,那么作为班主任,必须德才兼备、刚柔并济、善于激励、沉着冷静,善于认识学生。具备这些素质还不足够,还要有一颗博爱的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塑造美好心灵的力量。老师应该怎样爱自己的学生呢?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民主的爱等等,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还要抽时间和他们谈心、交流,共同活动,缩短师生距离。一个班主任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使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使学生能健康活泼的成长,是自己最大的成功和欣慰。只有注入了爱的教育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开展互动教育,调动未成年人的积极性主动性。

未成年人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和渴望,乐于接受新事物,思维开放活跃,主体意识、平等意识较强。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时,自始至终都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改变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使未成年人处于教育过程的主体地位;改变“我说你听”的教育方式,使未成年人由教育过程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在互动教育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不断增强教育效果,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想、新道德、新观念。既要充分体现未成年人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对道德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又要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帮助未成年人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和矛盾,做到在服务中教育,在关心中引导。

三、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在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这两个课堂、两个阵地,既重视课堂教育又重视社会实践,既进行认知教育又开展实践教育,使未成年人在社会实践中向人民学习,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悟道德,磨炼意志,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做到知与行的统一,成为既有崇高理想又能脚踏实地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实践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创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因为这一代未成年人,在今后的十年、二十年都将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当他们走进社会的时候,也是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完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候,更需要他们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因此,我们要把培养未成年人的创业精神,作为弘扬民族精神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使未成年人增强创业勇气,提高创业意识,增长创业技能,勤于动手,大胆实践,不断创新。通过实践体验,把创业的意识和道德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和思想道德素质,转化为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准则,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四、从家庭教育入手,夯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也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未成年人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多方面的学习,日常生活则主要在家庭环境中。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从小养成良好习惯、文明行为、高尚品德的影响和作用更大。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切实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通过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多种形式,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使他们努力成为学习型家长,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