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市博物馆参观报告
青岛市博物馆参观报告
1.引言
为了更加深刻的了解青岛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近代史在近代史老师的鼓励下,我们4人来到青岛市博物馆参观,它的外貌,非常壮观,也非常整洁,它向我们默默诉说了青岛几千年来的沧桑变化,带给我们深深的震撼。青岛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海交融,人文荟萃,东西方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精神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如今,青岛充满博大的文化活力,正在缔造一部新的蓝色传奇,以其海纳百川的形象面向世界。
2.简介
青岛市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中华文化瑰宝和城市记忆的一个重要载体,馆藏文物包括书法、绘画、陶瓷器、铜器、玉器、钱币、玺印、甲骨、竹木牙角器等三十余个门类十多万件,其中书法、陶瓷器、玉器、钱币为馆藏特色。馆内还收藏有4万余件青岛历史发展各阶段留下来的文物资料,反映了青岛建置以来城市的发展,是全面了解青岛历史的重要场所。
博物馆展出有青岛史话--古韵悠长,青岛史话--岁月回眸,彩瓷聚珍,古钱今说,百工奇技,左臂丹青。青岛史话--古韵悠长部分展现了上起新石器时期,下迄青岛建置前青岛地区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及诸多重大历史事件。青岛史话--岁月回眸部分从市政建设、经济、文化、教育、科研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现了近代青岛城市从建置至1949年解放的发展历史。彩瓷聚珍部分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明清时期中国制瓷业的发展演变和艺术水平。古钱今说部分以丰富的馆藏展示出中国古代钱币的发展历史。百工奇技部分对馆藏中的部分类别工艺品进行了展示,体现了工匠技艺之高超。左臂丹青部分对中国清代著名画家高凤翰不同时期的书画艺术成就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展示,从中也可领略到其坎坷坚韧的一生,给世人留下了恒久的印象。其丰富的馆藏传承了青岛地区人类文明,展现青岛城市文化底蕴。
3.参观过程
我们按照简介中的顺序参观了青岛市博物馆。
(1)青岛史话--古韵悠长展厅展览共分为:“东夷文明溯源”、“齐国经济重镇”、“秦皇汉武巡疆”、“北方千载古港”、“道教鼎盛崂山”、“明清海防要地”六个单元。这部分的展品无一不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深深地为中华文明所折服。(2)青岛史话--岁月回眸部分有200余件历史照片和文物,依历史沿革划分为:“清朝设防建置”、“德国殖民开发”、“日本强占掠夺”、“民族主权回归”、“八年抗日战争”、“人民获得解放”六个单元。它向我们展示了青岛在近代史中历经殖民掠夺和战乱,但并没有得到极大的破坏,相反,青岛得以繁荣发展。
(3)彩瓷聚珍部分馆藏明清瓷器,瓷器收藏是青岛市博物馆的特色收藏之一,本展有“飘逸优雅青花瓷”、“绚丽多姿彩绘瓷”、“清纯隽永色釉瓷”三个单元,其中不乏名窑名作。(4)古钱今说该展厅共分为“缘起大海之贝”、“铸币源自工具”、“一统方孔圆钱”、“乱世六朝遗珠”、“方寸书家气韵”、“微观民族融合”、“泉说王朝末世”、“花钱压胜吉语”、“雕模制范熔铸”九个单元。
(5)百工奇技展共分为“嵌钿雕漆”、“剔角镂竹”、“香炉珐琅”、“琢玉成器”、“文房砚墨”、“抟土塑陶”、“金铜造像”七个单元。
(6)左臂丹青展厅是高凤翰的书画展,高凤翰是十八世纪中国艺坛上“扬州画派”画家之一,他博学多才,德高品洁。然仕途坎坷,去官为民。丁巳(1737)年右臂病废,漂泊吴越,改用左手,笔耕不辍,用左手书画独步艺坛,丹青纵逸苍劲。亦旁猎诸艺,有“诗书画印”四绝之称,诗作颇多,著有《南阜山人诗集》等;篆印力追秦汉,以金石砖瓦铭刻入印,用刀如笔,并或辑或藏印品万余;治砚痴心摩挲,蓄砚千方,著有《砚史》四卷。高凤翰是中国绘画史上独具一格的左臂画家。他的艺术成就被书画史列入《四凤》、《画中十哲》。本展共分为:“艺承家学”、“技增江南”、“独步画坛”、“名留后世”四个单元,对高凤翰不同时期的书画艺术成就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展示。
临走前我们还参观了青岛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正门大厅内矗立着的两尊北魏(公元500-550年)时期的石佛像,它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充分表现出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施行,反映了佛教雕塑艺术上的风格特点。
第二篇:青岛市博物馆参观报告及观后感
青岛市博物馆参观报告及观后感
一座博物馆凝聚了一个城市的历史与文化,站在青岛市博物馆外的广场上,一种阔大的感觉油然而生。现代美与古典美并在的建筑体现了历史的交替,庄重典雅,这都让我对自己的青岛博物馆之行充满了期待。
青岛市博物馆现有30多个门类45545件套藏品,三级以上珍贵文物9401件套。有书画、瓷器、钱币、玉石器、古籍、铜器、铜镜、铜造像、文具、甲骨、陶器、雕刻工艺、珐琅、漆器、服饰、近现代文物、其他文物17各大类。
青岛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海交融,人文荟萃,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精神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上古东夷文化肇创以后,这里逐渐演化为中国海洋文化发祥地之一,海事流转,代不绝书;近代以来,青岛为中外历史的一个聚焦点,东西方文化在此碰撞、对话和融通,城市养成了中西合璧、多元并存的文化格调;如今,青岛充满博大的文化活力,正在缔造一部新的蓝色传奇,以其海纳百川的形象面向世界。
青岛博物馆创建于1965年,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更是青岛城市记忆和中国文化瑰宝的一个重要载体,无不昭显着文明之光,为弘扬先进文化、培固城市文明而不断释放并聚合着能量。已成为展示中华民族文化、青岛地区历史文明的窗口和联结中外文化、文物交流的桥梁。
循着博物馆一层一层地参观,每个展区的每件藏品都让人忍不住赞叹它们的精巧与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在青岛史话展区,仿被日本侵略时期的街景,让人有一种回到那段往事的恍惚感。一面面照片墙,包括德国占领时的胶州帝国邮政局、天主教堂、德国警察署、德国总督府邸等的照片;包括日本侵占时的三井洋行大楼、三菱商事株式会社、青岛丝厂等的照片;还有很大一部分展现了学生、学者为反抗侵略者的勇敢行为,青岛工人举行罢工抵抗侵略者压迫,和共产党军队为解放青岛做的努力的照片。这些照片见证了当时列强的侵略事实,是青岛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实证,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在瓷器展区,工作人员热情与我们交谈,讲着哪件藏品更加珍贵,难得,独一无二,他希望我们大学生都能多多地认识文物的真正价值,不是仅仅当做古董,为自己民族的优秀技艺骄傲,多来博物馆看一看。在公共服务区的电子触摸屏区、资料查询区、资料放映区,我们了解了博物馆的概况和展览介绍。在古代钱币展区,我看到了钱币的演变过程,也看到了朝代的更替与文明的进程。在古代工艺品展区,我们欣赏了充满了古人智慧的各种工具、用品,装饰品,更加赞叹古人的聪明才智。在书画陈列展区,我们有流连于名家大师的潇洒艺术风格,创新精神,独树一帜的个性。在山东民间木版画艺术陈列展区,我们看到了色彩丰富的木板画,和许多制作木版画的工具,同行的人都忍不住尝试亲手做一张木板画。最后所有人都和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北魏石佛像合影留念。
此次青岛博物馆之行,让我体验到了历史的沉重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厚重,种种感觉不停在胸间激荡,忍不住提笔写下,寥寥数笔,只能写下皮毛,聊表我对文化与历史的敬重与尊敬。
第三篇:博物馆参观报告
博 物 馆 参 观 报 告
一、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静安区新馆。占地总面积45086平方米,从外面上看外观酷炫,特别是螺纹似的弧度旋转,并且环绕中心的湖面让人记忆深刻。还有表皮
上钢架结构的交叉以及石材面料的搭配,都独具匠心。博物馆的绿色屋顶与螺纹旋转的搭配使得建筑看起来样式和独特。这些材料以及结构的设计让人不禁联想与“自然”的关系。
除此之外内部空间也是非常的人性化,中间从b2到3的上空大厅使得整的建筑内部空间特别的宏伟和壮丽。内部的展厅设计,正好与其主体的搭配完美嵌合。
二、龙博物馆
上海的博物馆参观之旅的第二站是龙博
物馆。刚下车映入眼帘的就是中间的那个玻璃做的几何形体。博物馆给我最为深刻的就是其表皮的波浪网面。就像鱼鳞一样覆盖在建筑的外面。大部分使用的是清水混凝土材料,感觉现在清水的建筑做得非常的多,使用在材料上,博物馆并没有给我特别多的惊喜。博物馆总体看起来面积较上海自然博物馆要小得多。但其的高度也做得也正好,外面看起来非常的精致,感觉还行。
进入内部后,博物馆显得特别的阴森寒冷,进去地下展厅的入口狭小,感觉不是很好。然后内部空间特别乱,你不能被建筑引导着观赏作品,感觉像是走迷宫一般,其布置让我经常重复经过同一个展厅。唯一独特的地方是一个有自然观进入的展厅。被白色玻璃和玻璃隔绝出来的外部上空,接受了外面的光却不刺眼。总体来看,博物馆并没有给我特别大的惊喜。
三、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最后我们参观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博物馆是由上海的老厂房改建的,所
以显得有些宏达。远处看去耸立的烟囱特别的显目。然而来到博物馆前面的时候,给我的感觉是很奇特的,因为这并没有让人觉得博物馆是改建于厂房,而是让我觉得这是设计的一部分是博物馆自带的设计。这种将原先的东西保留已经又能突出的改建手法,让我体会到了这个博物馆建筑设计的非常独特。博物馆入口也很有意思,简单的手法却让建筑的入口显得不夸张而又张扬个性。
来到建筑内部,马上我就被中间的作品被吸引了,一架外观奇特的钢琴。之后我参观了一楼后,我感觉博物馆的展厅设计有一种引导着你看的感觉。空间很合理,也很大,感觉很舒服。看完展品后,来到顶层阳台,看到的是上海宏伟的黄浦江,非常广袤的视野。很是喜欢。
总体来说,这次的上海博物馆之旅,给我的体会和对建筑的感知都有很大的提升,不管是最早看到的绿色螺纹上海自然博物馆,还是之后精巧的龙博物馆以及最后浓浓一股老上海工厂味的上海当代一束博物馆。都给带来了很多的收货。
第四篇:湖北省博物馆参观报告
湖北省博物馆参观报告
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其前身是建国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学馆,是国家旅游局4A级旅游景区(点),其总体布局高度体现了楚国建筑的中轴对称、“一台一殿”、“多台成组”、“多组成群”的高台建筑布局格式。整个建筑风格突出了楚国多层宽屋檐、大坡式屋顶等楚式建筑特点,对楚文化进行了继承与发展。
在博物馆内我们参观了,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剑,1965年在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被誉为越王青铜剑之首。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编钟共65件,总重2500多公斤。《郧县人》。郧县人是长江中下游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属直立人。1989年和1990年,先后在郧县曲远河口的学堂梁子发现了2具人类头骨化石。遗址的年代距今约100万年。《郧县人》以“郧县人”的发现为主线,也展示了湖北境内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屈家岭》。屈家岭文化是1954年在湖北京山屈家岭最先发现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距今5100~4500年。这一时期的社会分层、宗教活动等现象加剧,出现了大量聚落群和古城,出现了一系列文明因素。展示了江汉地区史前氏族社会的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盘龙城》。1954年发现的盘龙城遗址是商代早期城址。城址约建于公元前15世纪,在商代晚期衰落。盘龙城的建筑技术、青铜工艺、埋葬习俗、玉器风格、陶器特征等方面都与商代二里冈上层文化一致。展示了商代“南土”盘龙城城址的考古发现。《九连墩纪事》。九连墩墓葬群位于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202_年9月至202_年1月,为配合湖北省孝感市至襄樊高速公路的建设,文物考古工作者对九连墩1、2号墓及陪葬的车马坑进行了科学发掘。《九连墩纪事》展示了墓葬发掘的过程和楚国高级贵族墓的墓葬文化。《书写历史》。二十世纪初七十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出土了一些战国秦汉简牍,湖北是出土战国秦汉简牍批次和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书写历史》展出湖北省出土的战国秦汉简牍和书写工具实物,旨在使观众对古代先民的“书籍”有一个直观地感受。《秦汉漆器艺术》。漆器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秦汉时期的漆器达到鼎盛期。自195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陆续有大量考古发掘出土的漆木器。而湖北出土秦汉漆器最具代表性。将馆藏的最具特色的秦汉漆器集中展示。《梁庄王墓》。明梁庄王墓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九子朱瞻垍与魏妃的合葬墓,文物工作者于202_年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金器、玉器、瓷器等珍贵文物5300件。在展出的梁庄王墓出土文物中,一件来自“西洋”的金锭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见证。《古代瓷器专题展》。展览分为两个专题,第一专题以出土瓷器为主,介绍元代以前湖北地区的单色釉瓷器的发展脉络;第二专题以馆藏传世瓷器为重点,展示元代以后瓷器的发展面貌。其中多数文物是第一次系统地向公众展示。《荆楚百年英杰》。近代以来,荆山楚水英杰辈出。其中,有指点江山的国家元首,有救国救民的革命先烈,有领兵杀敌的军旅名将,还有建功立业的科技精英、学术大师、艺术泰斗……《荆楚百年英杰》展示了董必武等100余位代表人物。以200余件典型的文物、史料、图片,通过祖国腹地湖北这一侧面,展示了中华众多仁人志士,从鸦片战争至新中国建立百余年间所进行的艰苦卓绝斗争。通过这次博物馆之行,对于一个历史系的学生来说。把以前从书本学到上比较理论性的知识,通过历史遗物对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对楚文化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刻体会,对人类历史所创造的辉煌所深深的折服,作为一名学历史学的大学生,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为历史研究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零零九年十月
武汉博物馆
第五篇:参观博物馆实践报告
参观周恩来博物馆的实践报告
一实践目的参加社会实践可以让我们充分得了解社会,提升我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我利用国庆放假时间参观了周恩来博物馆,这是一个学习历史、接受红色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向革命伟人致敬的机会,通过参观可以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
二 实践过程
在国庆期间我和亲戚朋友来到了博物馆。周恩来纪念馆馆区由两组纪念性建筑群、一个纪念岛、三个人工湖和环湖四周的绿地所组成。馆区总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70%为水面。在纪念馆南北800米长的中轴线上,依次有瞻仰台、纪念馆主馆、附馆、周恩来铜像和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等纪念性建筑。我们主要参观了主馆,大厅内设周总理全身汉白玉座像一尊,连基座高4.7米。仰望伟人的雕像,让我想起了那个“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少年周恩来,他在少年读书的时候就开始思考国家敏度,并能够担负起这个责任,所以仰望伟人让我陷入了沉思,思考我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如何做。后面去了仿西花厅等充满文化气息的小馆,看到了一个艺术家的经典之作,也参观了当年送经理的灵车,有些地方是不让拍照的,不过我还是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即将在了心里,参观结束后在网上找了很多相关的资料,总之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
三 感受体会
通过此次的参观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第一要感恩前辈,热爱自己的国家。我们现在和平的环境下学习享受生活是因为有无数的革命先烈为我们打好了基础,吃水不忘挖井人,作为祖国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知道感恩,应该去了解我们今天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第二要热爱和平,通过参观我了解到在战争年代我们民族收到巨大的创伤,里面很多文字记载也抨击罪恶的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现在社会稳定发展,全世界都在宣扬和平的重要性,但是总管全球局部地区还是存在战争和挑衅,离我们最近的钓鱼岛事件、跟菲律宾的争执事件都是鲜明的例子,希望各国政府都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尊重历史,不要无端生事。第三是关于文化的思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次参观给我很大的感触,我认为我们大学生除了应该学好专业知识之外,还应该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不一定要做到很精通,但是至少对于很多文化是有了解的,这样我们的综合素质才能不断提升,将来进入社会成功的机率也会大一些。
四 总结
这次的社会实践不仅让我重新学习了周恩来伟大的革命情操,在也被里面的文化艺术气息所感染着,同时也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操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动力。通过这次参观我也认识到我们大学生于社会国家民族都是有责任的,我们应该学好本领争取早日为国家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