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有效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教学研究

有效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教学研究



第一篇:有效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教学研究

有效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教学研究

通过本次学习,我受益匪浅。系统地学习了作文教学方面的知识,也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作文教学。

怎样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我一直潜心研究的难题。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资源、教育行为都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作文教学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不能不使我改变多年来坚持一贯的“教师出题、学生写文、教师判文、讲评作文”传统教学模式。

针对学生作文训练中实际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从作文指导、作文批改、作文评价等方面,分析原因,探究对策,现将探究的基本情况作以简要介绍。

一 关于作文指导 第一步,指导。

指导是指学生作文前的指点,引导。初中生还处于学习写作的初级阶段,尚缺乏独立写作能力,下笔前没有教师的指导,很难正确领会作文要求,写出来的文章,毛病必然很多。如果在作文前给予充分的指导,就会使学生初步弄清楚为什么写,如何写,就会使他们受到鼓舞,提高作文的积极性。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了指导:

(一)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指导。课本中所选的文章,都是优秀作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本着“以读带写,读为写引路”的原则,充分发挥课文对写作的指导作用,紧扣课文立意、构思、谋篇、布局、遣词、行文、款式等方面指导学生的写作,让学生通过课文去初步感知应该怎样写,而不应怎样写。

(二)结合优秀例文进行指导。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讲的就是学习和模仿。教师要指导学生扩大阅读量,从优秀作品中获取有益营养以作为已有知识的补充,借以拓宽学生的视野,积累和丰富写作材料。同时,引导学生模仿例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和表达手法,掌握作文的规矩,进而在借鉴、模仿的基础上写出有新意的习作来。

(三)要联系实际进行指导。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熟悉生活,积累生活,挖掘生活,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去多接触社会,多接触人,多观察生活,并指导他们在此基础上去了解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让学生的大脑中储存一定量的生活材料,扩大“进口”,作起文章来才不至于有“无米之炊”的烦恼。

(四)注重成功指导,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从目前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看,不是他们不具备写好作文的基本条件,而是缺乏写好作文的信心。大多数学生对作文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个“怕”字。要提高作文指导与写作效率,就必须先消除心理障碍。最佳的方法,就是在学生作文之前,注重对学生进行成功指导。教师要鼓励他们写实事,抒真情。告诉学生,写好作文并不难,并非高不可攀的事,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来。鼓励他们去掉“怕”的心理,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

作文指导要着力于激发写作兴趣,打开思路,并给学生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在作文指导中,教师应指在要害处,导在兴趣上。对于一些题目,老师不应讲得十分透彻,应该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鉴于学生不会写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在学生作文前,教师先设法给学生各种各样的启发和素材,如看图画,读书,听音乐,看戏剧,讨论等,以唤起学生作文兴趣。

第二步,说文。

说文指的是学生针对作文题目和作文要求而进行的“即席发言”。它是作文指导的继续,又是学生写作文的基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一步拓展作文思路有着重要的作用。说文的时间一般为10分钟,说文的内容包括说文章的题目、说文章的主题、说文章的体裁、说文章的构思、说文章的布局谋篇等。说文的形式可以个人说,可以小组选出代表说,教师也可以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其中说。在学生说文的基础上,教师作出简短点拨与小结,同时,提醒学生在听取别人意见的基础上要有自己独到的构思和见解。

安排“说文”这一环节,既便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又便于老师发现问题,现场指导;既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路,又利于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进而为“初作”创造条件。

二 关于作文修改

修改是整个写作训练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教师要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习惯和能力,要把修改初作作为不可缺少的步骤,并及时检查。

修改时,可采用学生自改、学生互改、教师批改等方式,我们主要采用学生互改和教师批改相结合的方式。不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让学生做到“十查”:一查观点是否明确;二查重点是否突出;三查内容是否充实;四查扣题是否紧密;五查详略是否得当;六查结构是否完整;七查文笔是否简练;八查句子是否流畅;九查用词是否确切;十查标点是否准确。在“十查”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修改。修改之后,还应让学生写出200字左右的批语,谈出自己修改作文的意见或感想。批改结束,作文本发到作者本人之手后,要求学生必须认真阅读评语,反思写作得失,总结问题,写200字左右的作文后记,这既是一次小练笔,也让学生真正明白了自己作文中存在的毛病,对进一步提高作文水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写好评语,是做好评估工作很重要的一环。它要求教师能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了解作者心灵最细微的运动,以巧妙的语言激发作者的写作积极性,并明确自己的成功和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

作文评语必须把握这几点要求:

一、针对性。作文评语如果求其全面,会不得要领。在评改时要抓住习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点评,指明方向。

二、鉴赏性。评语要落在一个“赏”字上:赏其取材新,赏其立意深,赏其见解独到,赏其构思巧妙,赏其态度认真等等,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并品赏成功的喜悦。

三、文学性。一条好的评语应该具有文学色彩,具有生动活泼的语言和耐人寻味的含意,让学生带着欣赏的态度去阅读领会。

四、幽默性。枯燥无味,僵硬刻板的评语,学生必不乐意看,也就起不到导向的作用。一句深刻幽默的评语,可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即使是批评,学生也乐于接受。

五、情感性。评语要有真情实感。学生一旦从评语中品出了鼓励和希望,他们会马上感奋起来,振作起来,花费数倍于教师的心血投入到作文中去。

有这样一则寓言:冬天,北风想把人们的衣服脱掉,于是板着面孔使劲地刮着,风刮得越大,人们的衣服穿得越多,裹得越紧;而春风却不这样,她轻轻地吹拂,带着暖意,带着温馨,于是人们敞开了胸怀。我们的评语不也应该象这轻轻吹拂的春风吗?

三 关于作文讲评 学生在完成初作之后,不仅急于知道自己写得怎样,而且迫切希望知道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因此一般都爱听评讲。教师应善于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讲评。根据每次作文的要求,从学生的作文中挑选有代表性的

让大家分析评论,指出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好,哪些地方写得不好,为什么不好,应该如何写,使学生在讲评中得到启发,然后对照自己的作文,或让学生读范文,引导他们将范文与自己的作文对照分析,领会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或由教师讲课前把初作本发给学生,要求他们对同学和老师批改的地方仔细琢磨,写出心得体会,然后选几个体会得深的学生做重点发言,并引导其余学生作补充。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作出总结。这种方式能促使学生重视批改,扩大批改的效果。

评讲作文是每个语文教师在修改学生作文后必须做的事。目的是通过评讲,肯定学生的长处,指出学生作文中的通病,以便扬长避短,不断进步。评讲可概括为:“概说全局,肯定成功,分析不足,指津引路”。这样评讲起来,有点有面,有正有反,材料丰富充足,内容具体贴切,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收效比以前大得多。

讲评宜注意以下几点:

(一)讲评要有充分的准备。首先要把批改中发现的主要优缺点记录下来,然后分析综合,确定讲评的内容。

(二)讲评要有重点。教师要紧扣作文要求,一次集中解决一两个问题,不能面面俱到。对讲到的那一点必须抓准、讲透,分析得情理俱足,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三)讲评要贯彻表扬为主的原则,要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四)讲评要师生共同活动。教师既是讲评的组织者,又是讲评的参与者。

讲评是作文指导的再现和提高,是作文修改的深入和继续。通过讲评,使学生明确自己习作中的优缺点,进而获得理性认识,为“再创作”铺平道路。

四 关于“再作”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其原因固然很多,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缺乏具体可行的训练方法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以前的作文教学,往往是一题一作,学生写完交给老师,老师批改讲评完发给学生就算了事。这样,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失去了再认识、再实践的机会,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通过摸索和探讨,认为“一文再作”是比较有效的途径之一。

“再作”的训练过程是在指导、说文、写作、批改、讲评的基础上所作的复作和复批。“复作”是指学生在修改、讲评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次写作。复作要达到以下要求:

(一)标题、段落合乎书写的格式;

(二)标点符号清楚正确;

(三)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四)行文流畅、语言规范、富有新意。对复作这个环节要严格要求,这不仅可以促使学生重视文章的形式美和内容新,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

复批是对学生作文的第二次批阅。复批和初批有着明显的不同;初批比较细致,而复批只是“浏览批阅”;初批要批要改,而复批可批可改;当然,还有个别学生复作后的作文水平没有明显提高,得的分数和判的等级没有达到标准,教师就要面批作文,进行个别辅导,而后要求学生再修改、再复作,教师再批阅,一直到学生写出合格的文章来。我们认为,“一文再作”是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与写作规律的。采用这种方法,可有效地调动初中生的作文积极性,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学生写作水平的真正提高只靠一本语文书和一天40分钟的语文课是远远不够的。同样,仅凭一次有益的探索想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我将本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在总结中不断提高的思路,继续努力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通过此次学习与实践,这半年来,我觉得多少还是有些收获,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增强,偶尔还能看到一些出彩的句子,让人欣慰。个别学生,已由原来惧怕写作变为热爱写作,作品常常在班级泛读。我想,教师有时就是一面镜子,你对他哭,他也对你哭;你对他笑,他也笑容可掬。对待学生,多多鼓励,加之正确的方法引导,就一定会有成效。

第二篇:作业1有效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教学研究

有效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的教学研究

写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大难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师生。教师不知道作文课该怎么上,学生不知道作文该怎么写。这个问题对于还是一个新老师的我来说更是问题。通过了这一阶段的课程学习,观看了专题讲座、互动对话、案例评析视频,并且学习了参考资料里面的内容,我受益匪浅。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反思了几年以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针对学生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办法等有以下认识。

一、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所工作的学校是一所乡镇中学,学生大都来自于附近的农村,虽然也有作文较好的同学,但整体写作水平不容乐观。大部分同学出现较多的问题有:审题不准确,不能把握题旨,对所列材料的思想内涵把握不准确,容易脱题;内容空洞,无话可说,瞎编乱造;材料陈旧,大都为别人所写过的;入题慢,拖拉、繁冗,还没进入正题,就该结尾了;信马由缰,随心所欲地写,不会构思;遣词造句能力较低,词汇贫乏,语言单一;错别字现象较为严重;标点符号的使用上存在不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标点符号的问题,或者干脆不写标点符号,或者标点符号的书写极其不规范;部分同学存在字迹潦草、书面不整洁的现象;修改作文的习惯不好,不会修改或不认真修改„„

学生在写作上存在的问题的确很多,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原因:学生写作基础较薄弱,学习习惯不够好;教师过多专注阅读教学而在写作教学上不够重视,备课不到位或不知如何备课,又没有系统的作文教学资料可供参考,作文课上得不够扎实或因不会上作文课而应付了事;教师因水平有限或懒惰,不能写“下水文”;学生本身对写作有畏难情绪;学生口语表达、交际能力低造成写作时不会组织语言,不能灵活运用语言词汇;不能留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觉得生活中没什么可写的,其实他们的质朴、纯真让他们更有机会去发现、感悟“真善美”;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农村学生,他们的阅读量非常有限;学生的个人经历单一,视野狭窄,见识浅短,对时事了解不够,所以他们的作文中少一些时代的气息。

二、我所尝试的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方法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原因的分析,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我作出了一些尝试。

通过成立班级图书角、印发优秀文章等方式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并要求学生做好句好段积累、评析,适量地写出阅读感受;开展课前“三分钟讲话”活动,或提前限定范围或让学生自由表达,以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让学生互评互改作文;逐步尝试培养学生记日记的习惯,提升其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找适当时间与学生就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新问题、新事件等进行讨论,并对其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

虽然自己作出了一些尝试,但收效甚微。我明白写作水平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自己经验也不足,在今后的写作教学中,我应该继续努力。首先要在思想上把写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其次,加强作文备课,真正上好作文课;再次,通过不断学习、探讨、交流等方式,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写作教学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三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

教师发展学校第三阶段培训反思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

此行培训使我快乐着、感动着、收获着。说实话,我本身就是抱着求真向上的态度来参加此次培训的。回首这几天真是紧张忙碌,聆听专家的精彩讲座,学习名师们先进的教育理念,感悟同仁们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让我感觉到不是一种学习,而是一种享受。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开阔了眼界。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中厚实自己的底蕴。尤其是南京的 于琳教授报告对我启发很大,如何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值得深思……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有的教学内容、训练方式和训练过程存在,还能集中反映学生的思想认识、生活经验、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语文技能运用等方面的情况,作文教学已成为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中学生的作文,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越来越大,为使学生考上理想的学校,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迫在眉睫。以下是我的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写作的心理

现在的中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写作文,对写作十分厌烦,常常为此苦恼。其实,作文是一种用笔进行语言表 达的形式,主要是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悟到的东西用语言表达出来,让读者明白你的思想、观点。但许多学生却苦于写作文,一提到作文就头疼:要么是“没的写”,要么是“写不出”,久而久之便会对语文写作产生畏惧心理。要帮助学生克服害怕作文的心理,就要首先树立起学生的写作信心,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感可发,有材可取。从经验和可行性来看,可以平时应让学生多写随笔、日记或周记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内容不限制,可写自己的瞬间感悟,也可叙说自己的情感故事和内心的烦恼,或是摘抄优美文段、句子等。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而且还能让学生减小了心理压力。把写作当成是自己生活记录,表达情感的工具。教师可以适时点评,尽量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这样从心理上表达了情感,同时获得了老师的认可,慢慢地就会形成一种写作习惯,从根本上摆脱不喜欢写,无话可写的束缚。

二、加强课外阅读,激发写作兴趣

作文是高级的心智活动,是艰苦的精神生产,应该把“激发兴趣”当作重要的教学原则。可见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动力,只有当学生对写作有兴趣,才能主动地愉快地写作。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让学生多阅读。课外博览,广泛吸收,是积累写作语言的一个捷径。古人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外阅读不仅 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扩大词汇存贮量,量的积累是为了质的突破。大量的课外文章犹如一所所华丽的词语超市,真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在课外阅读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的好材料。经典作品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我们还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阅读中遇到的一些句子、段落极为精彩,或是触动了读者的灵魂,或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将这些优美精华的词汇和语句摘录下来,并随时查阅、记忆、运用,对写作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这种摘录,要做到持之以恒。对于这种方式,教师也应该形成一定的组织,定期开展一些比赛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写作的积极性。

多读课外书,在阅读中自然受到高超艺术的熏陶,全方位提高写作素质。同时,还更要多读适合初中生的一些报刊、杂志。这些报刊、杂志里的内容,最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可能有着同样的经历和感受。这时,他们就会反思自己为什么总嚷嚷没事可写,而人家却写了一篇好文章。此时,他们就会产生极大地阅读兴趣,驱使着他们急于了解人家是怎样成文的,这就成了他们阅读的动力。其间,既学习了写作技法,又积累了写作素材。若长期坚持,再写作文时,学生就会选材构篇了。同时,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 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三、从生活感受中积累素材

从自身的生活中积累素材,这是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途径。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就是积累从观察中得来的内容和体验。具体地说,就是要求同学们,把在生活中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或有意思的内容,触摸到的、品尝到的、耳闻目睹到的新鲜事、物,及时记录下来。为此,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物, 只要对其进行观察,用眼用心去感知生活,就会积累到许多新鲜的写作素材。教师要调动学生去感受,去发现生活中的自然之美、师生之情、父母之恩、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让学生带着感情去观察。生活是写作的素材和灵感源泉,而作文就是要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场景写出来,把平时的见闻和感受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我们现在的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年少,思想情感丰富活跃,他们开始观察生活,关注自我,开始对人生朦胧的思考,他们的内心一片迷茫,却又充满冲劲。他们其实渴望表达,表达自己对亲人、对朋友、对师长、对生活、对人生的种种看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多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如郊游、参加社会实践或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 察过程,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引导他们养成写随笔的习惯,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思考能力,也锻炼了学生遣词造句,表达观点的能力。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写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从而对语文水平、写作水平的提高极有很大的帮助。

四、加强指导,认真修改

俗话说“要想火车快,全凭车头带”。首先,教师应适当写“下水文”,这是最切实的指导。教师经常“下水”示范,以健康而强烈的感情潜一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克服“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这样就能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情动而相随,进而喜欢写作文。适当指导、正确评价、启发领悟才是最正确有效的。引导学生师其意,袭其神,沿其形,才能提高作文水平。再是适当面批、逐一点化启悟,做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才能大面积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认真修改,逐步完善。学生在完成初稿后,必须通过多次的修改来完善和丰富自己的文章。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 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得到教训。修改,不仅可使其作文精益求精,还可以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写作优势,从而树立写作的自信心;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学习别人、尊重别人的良好品质,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总之,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改善的过程。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除了具体方法的应用外,还要注意每个学生的性格、学习方式等,抓住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慢慢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写作的难题,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语文能力。

第四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水平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水平

摘 要:英语写作是英语学科能力一个重要的学科结构,更是学科综合运用能力综合体现,因此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是英语学科教学中重中之重。课标中要求:初中英语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初步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 英语写作

一、从词汇教学入手,抓好语言基本功

词汇是英语各方面技能的基本要素,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就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不出好文章的。因此在教学中狠抓词汇教学,故意突显词汇的重要性,主要方法方式狠抓学生对单词、词组的默写和听写。默写有助于学生对单词的提取能力,听写则有助于学生听力及语感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必需长期坚持这两项的训练,这样学生才积累一定程度的词汇,几个词汇组成一个单句,而文章又是由单个句子连贯在一起组成的。试想一下,如果学生要写一个句子,6个单词有3个单词拼写不出来,那么所写的句子语意表达完整吗?所以识记单词是书面表达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其实,在英语写作中使用的词汇也不多,而且这些词汇往往在课文中出现频率最常多词语,只要要求学生掌握了课文中出现的单词,那就可以满足日常写作及考试作文的需求了。由此可见,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重视加强学生词汇方面的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是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一个方面。[1]

二、明确书写的规范性

一篇好的书面表达,不仅仅体现在它所表达的内容上,也体现在书面的形式上。如果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字体潦草,改错词乱划乱涂,甚至连最基本的大小写都弄错,那么会直接影响到他的作文得分。因此,我在平时训练中要求学生正确、熟练地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同时保持书面的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课外,我也根据中学生活泼好动并乐于表现自己的特点,定期举行英语手抄报征集活动,要求报纸制作美观、书写工整、内容丰富。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书写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去年在民族中学班际英语写作大赛中,我选派的选手英语写作能力综合评估名列同年级组前列。由此可见,培养学生书写规范又是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一个方面。

三、以课文为依托,训练写作

现行的初中英语课本,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极好材料,教师除了在课堂中把听、说、读的教学中渗透写的教学外,还要勤抓学生的书面写作训练。因此,在平时课文教学实践中,本人还依托课文为裁体,多方面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1.提高条理性,勤抓书面训练

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之后,还应多给学生练笔的机会,这时应适当进行写作技能技巧的训练,逐渐由字、句,过渡到篇,进而做到用词得当、结构合理、表达清晰。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不会只是句子的堆砌,而是有一定内涵的文章。这一阶段,可以每上完一个话题,便以话题为主题让学生写一篇命题作文。

2.利用导入新课时的对话进行写作训练

如:Unit 6 Enjoying Cycling,Topic 1 We’re going on a spring field trip,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对话的方法,设置的问句如下:Do you ever go traveling? How do you usually go traveling? If you want to visit Beijing,how will you get there? Why? If you want to visit Fuzhou,how will you get there? Why?

然后引导学生将他们的回答转化成短文: Sometimes I go traveling,but not very often.If I want to visit Beijing,I will go by plane because it takes less time.If I want to visit Fuzhou,I will go by bus because it costs less money.3.利用课文的问句进行写作训练

如:Unit 5 Feeling Happy,Topic 2,Section B,我设置的问题如下:

How does Beth feel?(She feels sad.)Why?(Because she didn’t pass the English exam.)Does she talk to someone when she feels sad?(No,she doesn’t)Why not?(Because she doesn’t know how to talk to others about it.)Who would like to help her?(Helen would like to help her.)How does she help Beth?(She always tells her jokes and makes her laugh.)

然后引导学生将他们的回答转化成短文:

Beth feels sad because she didn’t pass the English exam.She doesn’t talk to anyone when she feels sad because she doesn’t know how to talk to others about it.But Helen would like to help her.She always tells her jokes and makes her laugh.4.充分利用?n后作业进行写作训练

可以每上完一个话题,便以该主题为核心让学生写一篇命题作文,如:Unit 6 Enjoying Cycling,Topic 1 We’re going on a spring field trip,我结合主题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A Trip to ______,大部分学生都能参考Section D 的范文,结合实际,写出A Trip to Xiamen 这篇短文。

当然,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方法还有很多种,关键是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总而言之,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是长期的训练过程,要不断摸索探究提高方式方法,培养学生信心和耐心,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勤于练笔,那么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逐渐提升。

参考文献

[1]彭祥玉.谈谈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J].新课程:教研版,202_(4):167-168.

第五篇: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

谈谈中学生写作新思路

贵州省普安县江西坡镇民族中学罗扬

人们常说: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半壁江山,可见作文教学之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教师不但要继承传统作文教学的精华,还要创新作文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转变老师作文教学的观念与学生写作训练的方式,这样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才能真正提升学生作文水平,为学生今后的继续深造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在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注重写作系统训练

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初中新课标对各种文体提出不同要求:写记叙文,要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要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要努力做到有理有据;会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要达到训练目的,教师指导的写作能力的训练就必须有系统性与层次性。初中阶段必须注重制定系统写作训练目标,如培养学生敢于表达的意识与善于表达的能力,训练学生审题、立意、选材、布局的能力,训练学生写作各种文体文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然后根据具体训练目标,制定学年、学期写作创新教学计划,系统地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如七年级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重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从自己最感兴趣、感受最深的人和事入手,反映自己对 1

生活的认识与感悟,然后再逐步扩大表现生活的范围,让学生敢写、爱写。教学可以重在指导学生观察方面,介绍观察的类型、要求、方法等,利用好生活积累,做好写作准备,再指导记叙文的分类和写作方法,就显得有一定的层次性。

八、九年级可以从说明事物、介绍事物和简要对某件事或某种现象展开议论着手,把目标细化,提高训练效果。

二、开放作文的写作时间

在写作之前,通常是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并适当点拨,然后在一定时间内写出所要求的作文,以适应考场作文的需要。实际上这种做法束缚了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我们可以采取灵活的做法,在作文训练上提倡开放学生作文的写作时间,把定时作文与不定时作文相结合,既面向全体,又照顾特殊。笔者在作文教学中,以往常常要求学生进行当场作文,限制一定的写作时间完成,虽然大部分学生按时间要求写了出来,却发现学生作文质量不高,往往东拼西凑,应付了事,难见好文章。这是因为学生受到时间的限定,心里感到压力,才导致作文思维受限制,自然难出好文。因此,教师可以采用灵活作文时间的方法,有时进行限时训练,有时不限时间,两者相结合,学生的心理压力下降,作文就会明显见效。当然,不同时间限制的作文要求不同,如不定时作文要求更高,它允许学生查阅资料,精心选材,修改完善,发挥较好的作文水平;限时作文要求可以适当降低,学生自由选择自然没有畏难情绪,写作就变得自由灵活了。

三、拓展写作专题训练

拓展指的是在原有阅读教学的基础上,由课内到课外,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针对不同文体设置不同专题进行科学训练。如记叙文就可以划分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等。专题确定之后,具体训练分三步完成:

1、示范讲解

作文有法,但无定法。教师按教学专题精心备好课,根据课时安排给学生进行示范讲解,让学生清楚专题的知识要点、基本要求及基本技巧。教师可以在讲解中借助课文范文进行分析,重在讲清系统知识,就材料剪裁,谋篇布局、开头结尾等方面进行一些方法指导,使学生作文有章可循,训练有“文”可依。

2、仿写训练

学生的写作实际上就是仿写,因此知识示范尤为重要,它可以避免写作的盲目性。如何仿写呢?对学生来讲,要经过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而最基本就是从教材中模仿。叶老曾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有模仿价值的文章,如教朱自清的《春》后可写《春天》或《夏》、《秋》、《冬》等题目的文章。这样的习作模仿,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也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思维表达能力。

3.讲评再练

讲评作文应集中在本专题训练的情况下。可以把学生优秀的作文与个别不足的作文进行比较,选择适当的文章展示给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寻找范文提供给学生,通过教师点拨让学生明确作文值得学习

3借鉴的地方在哪里和问题出现的原因。

这样不断地模仿、借鉴,逐步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使勇于冲破思维定势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创新意识自然就越来越多,从而写出内容充实、情感真挚、可读性高、感染力强的文章。同时,讲评绝不是一次作文的结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讲评之后再次作文,让学生充分掌握该专题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产生新的认识。

四、培养学生写作个性

写作也是一种艺术审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写作个性是培养他们审美创造力的直接体现。教师可以通过采取自主训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学生的自主作文训练是作文训练中极为重要的方式,它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作文水平,更能体现写作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体现在学生自身生活的情感体验存在差异与学生阅读借鉴的差异。家庭、学校和社会气象万千,内容丰富,十几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历,都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文章是用“我”手写“我”思,抒“我”情的。“我”是文章的灵魂,无“我”之情,必使文章没有真情实感;无“我”之思,必使文章没有真知灼见。因此,教师指导初中学生写作文,最好是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这样容易获得成功,引导学生选取自己亲自经历的或者耳闻目睹的人、事、物、景,并对此产生心灵的震撼和感悟,捕捉出最感动的一点,从而迸发一种强烈的写作激情,展开身临其境的联想、想象,倾注笔端,一吐为快。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形象和细节的积累,4开拓了学生的构思,使学生的选材范围更加广阔,能写出内容更加新颖、丰富的好文章来。

这种自主训练还表现在写作体裁的变化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写随笔、写片段、写日记、写周记、写话题等,学生普遍反映都喜欢不加限制的作文,因为这种作文有更多丰富的思想情感的流露,更能展现真实的自我。写作兴趣一来,思维活跃,文章就活了。

五、创新作文评价方式

《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评价建议中提出:应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因此教师应吸取课标精髓,实现多角度评价。明确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作文的发展,多些鼓励,多些具体,多一些衡量尺度。评价可以从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和个性创意等方面进行,采用生生互评、自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评优推先,促进学生作文发展。

1.学生互评与自评

“文从改中出”,传统的作文批改,常常是教师“精批细改”,弊端已是有目共睹,教师工作量大,苦不堪言且效率低下;学生迷迷糊糊,一知半解只能一塞了之,造成改与不改一个样。而把批改权交给学生,具有明显的好处。学生批改作文比老师认真仔细,大部分学生对同学批语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对老师批语的关注程度,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互相借鉴间接增强学生作文能力。当然,在交给学生自批互批之前,教师应做好示范,教给

5学生评改方法。例如:教育名师魏书生要求学生从格式、卷面、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中心、选材、文章结构、表达方式、语言等十个方面写出具体的评语,这是有借鉴意义的。笔者在作文评改方面推行学生互评方式较早,教师让学生批改前,先规定修改符号,让学生明确修改程序。刚尝试时,学生很有兴趣,但出现学生不敢动手改,无从入手改,把握尺度难以确定等问题,教师在指导中逐步归纳问题,学生逐步掌握了方法,使得批改有序进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方有益的尝试,如学生可交换互批,也可结成评改小组讨论批改,可固定批改对象,也可经常变换。学生互评后,学生还可进行自评,针对同学的评语再阅读进行自我评价,与同学的评改观点进行比较,有助于学生提高对作文要求的认识,取长补短,提高能力。

2.教师再评

教师经过学生的互批互评与自评,再对学生作文进行批阅,这时作文的格式、书写、语言、中心、选材、结构等基本内容的好坏优劣已基本清楚,教师可以集中目标看学生的作文是否达到了要求,同时也酌情处理一下互批互评中的不当之处,进行再评语。

要想写好作文,教师只有把好作文关,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敢写、想写、乐写、会写,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6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