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顾正红纪念馆有感
参观顾正红纪念馆有感
今天下午,我和同学们参观了位于澳门路上的顾正红纪念馆。
顾正红烈士是中国共产党哺育成长起来的优秀共产主义战士。他出生于中国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历经重重磨难。他的童年遭遇,是旧中国农村破产的一个缩影,是那个时代中国无产阶级宠大后备军的真实写照,也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最底层人民生活的反映。
他对日本资本家充满仇恨,他向工人宣传革命道理,教工人唱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等革命歌曲。在党的领导下,为反对日本资本家无理开除工人举行大罢工,揭露帝国主义剥削压迫中国工人的种种罪行。1925年 5月16日,顾正红为工友们讨回公道,团结工人,与日本资本家抗争,他终因伤势过重,英勇牺牲,时年20岁。他的英勇牺牲,燃起了上海工人的反帝怒火,成为“五卅”运动的导火线。
为继承先烈的革命传统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央有关领导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共上海市委的关心下,经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区人民政府批准,顾正红纪念馆于202_年5月30日五卅运动83周年纪念日建成开馆,免费向社会开放,供人们瞻仰纪念。
顾正红纪念馆展示了顾正红朴实而又战斗的一生,他的英名已同五卅运动一起永载革命史,正是有千千万万个像顾正红一样的英雄,才换来了我们现在安定的生活,我们会永远铭记!
第二篇:参观纪念馆有感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12本科班--赵蕊-47 一直对连云港革命纪念馆充满了敬畏与好奇,宏伟的纪念馆矗立在市政府对面,让它多了一分严肃与神秘。终于这一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纪念馆。
5月4日上午,我随班上几个同学一起去参观了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天气虽好,但很沉闷。一到纪念馆前面,觉得一股令人肃然起敬的气势压了过来。在明朗的天空下,纪念馆显得越发的雄伟。
根据资料我了解到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作为中央、省委高度重视,倾力打造的大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集宣教、收藏、研究、旅游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也是目前全国规模较大的地市级综合类革命纪念馆。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87年6月,原址始建于1925年的陇海公寓。1938年3月,中共中央长江局特派员张文海、谷牧奉命到新海地区驻军东北军第五十七军第一一二师建立中共地下工作委员会就寓居于此。工委建立后,3月11日由张文梅和工委委员刘曼生(谷牧)介绍,发展第一 一二师第六六七团团长、抗日名将万毅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特别党员,入党宣誓也在陇海公寓。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中共连云港市委、连云港市人民政府于1987年6月6日决定将这里辟为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是一座固定的永久性革命史陈列馆,是雄伟、庄严、富有时代风格和具有传统特色的宣传教育基地。重温历史,让人感叹不已。纪念馆内成列了从五四运动到中共成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现在的连云港的图片、资料等。这段历史中,最令人难忘的定时抗日战争时期。我怀着对无数革命志士的崇高敬意和对伟大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认真地参观了整个纪念馆。每到一处,我都会驻足沉思,仔细观看了各展厅的文字介绍、图片、影像和珍贵实物。通过参观,我了解到连云港市在“五四”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史,了解到连云港市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经过、做法、取得的成绩以及美好愿景。我都深深地感受到先辈们对封建帝国主义坚贞不屈,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同时有责任继承先辈们的光荣传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学习,勤奋踏实。
这次活动使我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连云港地区的发展斗争史以及连云港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情况,接受了优秀的革命传统教育,重温中国共产党在港城的艰苦奋斗历程,感受港城近代以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要跟随党的步伐,多读书、勤思考、苦钻研,在大学时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烈士前辈用生命和热血换得了革命的胜利,所以,我们才有今天和平美好的生活,因此,我们应该牢记历史,以此不断鞭策自己,珍惜现在的生活,学好知识报效祖国,缅怀先烈!
第三篇:参观纪念馆有感
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
4月24日,老院党支部联合医务处、口腔、医技机关等党支部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坐落于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地——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
纪念馆正前方是抗战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基座为汉白玉、高达14米的国旗杆竖立在广场北侧。覆以乳白色大理石的展馆外墙与镶嵌着独立自由勋章图案的锻铜大门,使纪念馆尤显肃穆、庄严。
进入序厅,迎面是一座长18米、高5米的大型铸铜浮雕“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左右两侧墙壁上,分别镶着《义勇军进行曲》和《八路军进行曲》的曲谱,顶部由15个方形藻井组成,悬挂着8口方形古钟,象征着八年抗战。
展览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民族危机、救亡兴起;第二部分,国共合作、共赴国难;第三部分,抗战灯塔、中流砥柱;第四部分,日军暴行、惨绝人寰;第五部分,浴血疆场、民族壮歌;第六部分,得道多助、国际支援;第七部分,历史胜利、巨大贡献;第八部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展览陈列形式采用巨幅照片、形象图表及现场复原等形式,利用文物及塑型结合的方法组成立体空间,使观众产生强烈印象,如“地
雷战景观”、“地道战景观”、“水上游击队”等立体模型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半景画的陈列采用声光变景技术,使半景画的陈列艺术达到了当前的先进水平,再现了“七·七事变”的战斗场面。英烈厅中的主题雕塑更达到了震撼心灵的效果。
回顾日本侵略者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日军铁蹄过处,一片凋零;一桩桩惨案,一个个“万人坑”,让人触目惊心;推行“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发动细菌战等,日军企图用武力击垮中国人民,然而他们错了,中国人民没有屈服,中华民族的民族精魂犹如卢沟桥一样,岿然屹立永不倒!经过十四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走出纪念馆后,大家心中仍旧感慨万千,今日的中华民族已经崛起并屹立于世界之中,现在的我们已不惧怕任何来犯之敌。但历史不容忘记,我们只有牢记曾受的苦难,才会倍加珍惜今日的和平,要奋发学习和工作,为国家的强盛而奋斗!
第四篇:参观中国红十四军纪念馆有感
参观中国红十四军纪念馆有感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简称红十四军,史载红十四军有两支,其中一支便是活动在江苏通海、如皋、泰兴地区的农民武装组建成的红十四军。今天有幸跟随区域党组织一起参观瞻仰了位于如皋市的《中国红十四军纪念馆》,一幕幕历史画面仿佛真是的重现眼前,让我感受颇深。
导游的讲解,加上一幅幅画面让我体会到当时战争的惨烈程度,仿佛让我看到先烈们的英勇顽强就在眼前。那一个个流血的场面,是先烈们在为革命的胜利而浴血奋战,为全体中国人民过上当家做主的日子而不懈努力。
历史的长河中,那个时代也许只是短暂的一瞬,红四十军英勇抗敌的场景也渐渐远行,但是,当你踏上这无形的历史台阶时,当你怀着沉痛的心情缅怀先烈时,你是否意识到你正处在多么幸福的环境中,你是否意识到我们的双肩承担的历史重则。
参观结束后,全体党员开展了向王胜、于海河、毕世祥、文朝荣等4名同志的事迹学习的活动,他们都是我们党的队伍中的楷模,是我们所有党员学习的榜样。他们扎根基层,事事为百姓着想,处处为百姓谋福利。作为一名党员也应该像他们一样,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别人,而不是自己。对我们基层员工而言,我们要做的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带动身边的人,让大家怀着积极感恩的心去工作,让我们共同努力。
第五篇: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
202_年6月29日,今天天气很好,阳光也很好,我迎着朝阳,迈着沉重的脚步来到今天的目的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一个很沉重的名词!一个很悲痛的名词!一个很值得深思的名词!
下了大巴,一个灰色的建筑物映入了我的眼帘,略显沉重的感觉,让我有了种不敢去触碰的感觉。
但是,内心的某种思想再不断的推动我,让我走近它,进入它。来到了大屠杀纪念馆的门口,有许多人,大家井然有序的排着队,没有点错乱。在排队进入的地方,有若干个金属雕塑在那里矗立,每一个雕塑都是大屠杀实况的反映,都会让人产生一种心灵的触动!很悲痛!
进入了纪念馆,一个最醒然的数字映入了眼球,300000!一个很难忘的数字,让无数的中国人,世界上的大众,都深深的刺痛内心!南京大屠杀发生于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后六个星期内。在这六个星期里,日军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了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在南京大屠杀中有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走进大屠杀纪念馆,我被眼前生与死、悲与愤为主题的悲苍景象所震撼。遇难同胞“300000”的字样已经让我触目惊心,而当我看到室内天花板上一颗颗星星忽明忽灭的情景时,当我听到每12秒钟就有水滴滴落划破死一般寂静时,我为那些在日本士兵屠刀下一个个逝去的生命感到痛心、流泪。30万个生命,就这样以平均每12秒一个的速度被恶魔夺去,这是何等的灾难啊。我以缓慢的步伐,关注墙上、玻璃陈列柜里的所有历史照片、历史遗物、历史视频和历史模拟场景。
了解这段大屠杀历史的真相,并不是要让我们记住这段仇恨。真正的意义是,我们需要从这段惨痛的历史中吸取教训,总结原因来面对未来。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对中国近代屈辱史最精炼的教训总结。敌人是贪婪的,罪恶的。所谓以文明者自居的西方国家,都是一群在他国侵略的强盗。他们国内人经济的繁荣、政治的民主,都是建立在他国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之上的。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却没有国防力量来保卫,所以不可避免成为列强抢劫的对象。
虽然近代侵略国武力强盛,中国国力衰微,但是,中国人民是顽强的。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战争几乎都以失败告终,这是必然的,但也孕育着未来反侵略战争胜利的萌芽。中国人民
虽然是顽强英勇抵抗的,但是居于中国统治地位的却是地主阶级,后来又多了官僚资产阶级。这些阶级的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不一致的,他们的政权建立在对内镇压、绞杀人民革命、对外妥协投降的基础之上。中国各阶级的不统一,使中华民族没有能够形成爱国统一战线,并最终不敌侵略国家。抗日战争是我国近代取得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这样一场持久浩大战争的胜利,和中华民族形成的爱国统一战线分不开的。而促成这个统一战线的成立,实现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功不可没。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国民党合作,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在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敌后开辟了战场,结合当地人民群众,对日本鬼子进行了一系列攻击,牵制、消灭了相当一部分敌军。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使日军在与中国长时间的相持阶段逐渐崩溃,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今天的幸福,凝聚了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和生命。先人们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安定和平的环境,我们应该牢记屈辱的历史,痛定思痛,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为祖国的富强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这样,我们先人的鲜血才没有白流,南京大屠杀中遇难同胞的上天之灵才会安息。
人力资源部
Xxx
202_.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