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听课心得
小学作文课教学听课心得
沐川县实验二小学 林天燕
202_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我去犍为县参加了202_国培计划四川省名师讲师团小学语文送教下乡乐山培训班的开班仪式,听了几位名师精彩的课堂和专家的讲座,其间数位语文名师,精心准备了习作课教学,令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感觉作文教学是最不易教的;这一次的课,名师们的教学风格各不相同,他们的课堂不但吸引了上课的学生,也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知道作文课能上得如此精彩,下面谈谈我听了这几节作文课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让学生写作文首先要培养写作兴趣。在观摩的几节作文课中,教师们都很巧妙地设计了吸引学生而且是与本节作文课息息相关的导入活动,引起学生对课堂的极大兴趣。如成都泡桐路小学的刘文虎老师,他上课的内容是新编故事《司马光砸缸》,学生因为感兴趣,马上参与到课堂,即便学生一开始可能会抗拒上作文课,但这一有趣的活动引起了他的兴趣,不知不觉就被老师带进了作文课堂。
2、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
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如张笔春老师执教的作文课《记一件事》,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来练写。这样学生才会有感而发,有事可写。
3、发挥想像,培养学生有创意的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由地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听了几位名师的作文课,我觉得,只有当学生能够真正“自由表达”时,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在刘文虎老师执教的新编故事中,学生就像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就征对 砸缸的原因,学生就说出了十几种,有踢球说,捉猫说等,自由而非常有创意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虽然学生有的想法可能非常幼稚,但是却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听几位老师的作文课是一种享受,那像好朋友聊天似的作文指导过程,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想会得到解放,放飞想象的翅膀,作文时就像有源头活水,汩汩流出„„
4、教给学生写作方法。
这几节课,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如刘文虎老师的新编故事《司马光砸缸》就先向学生讲明了新编故事的要素就是1情节变形;
2、人物形象重新塑造;
3、主题创新。写作时情节要合理,细节要精彩,尤其运用好动作,神态和心里的描写。张笔春老师执教的《记一件事》在学生讲述事情时,就提示学生会问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围绕几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怎么样,慢慢地就把事情记叙得清楚具体了。
学习别人的东西是为了成就自己的东西。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我将学习本次作文课的好的指导方法,探索作文指导方法,让孩子敢写作文,乐于写作文,写好作文,真正爱上作文。
202_年11月2日
第二篇:作文听课心得
作文听课心得
202_年5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虎台小学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第三届作文节。这次活动的第四项是作文课堂教学展示,我听了二节作文课,都是虎台小学优秀的语文教师执教。课堂上老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现将这次听课学习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让学生写作文首先要培养写作兴趣。在观摩的二节作文课中,教师们巧妙地设计了吸引学生而且是与本节作文课息息相关的导入活动,引起学生对课堂的极大兴趣。如第二节三(4)班作文课上老师一开始让学生做折筷子游戏,这一有趣的活动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他们不知不觉地被老师带进了作文课堂。这个导入非常地巧妙,非常地精彩,我觉得对于这节情境作文课,这样的设计是非常成功的。
二、精心创设写作情景
作文教学难,主要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我觉得精心创设情景,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如三(4)班的作文课上老师一开始让学生做折筷子游戏,第一轮活动中折一双筷子,第二轮活动中折一把筷子表演动作,让其他学生注意观察他的动作、表情,并猜猜他在想什么,同时注意观察周围同学的表现。课堂上折筷子的情景表
演,让学生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然后让学生写,学生觉得有事可写,眼前刚刚发生的事容易写,能写好。
三、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
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如方海霞老师执教的作文课,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来练写“生气”这样一首小诗。课堂上先让学生做各种生气的情景表演,然后引导学生说说生气时的样子、声音等,尝一尝、闻一闻声音的味道,最后让学生尝试写诗。
三、发挥想像,培养学生有创意的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由地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听了虎台小学教师的二节作文课,我觉得,只有当学生能够真正“自由表达”时,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听两位老师的作文课是一种享受,那像好朋友聊天似的作文指导过程,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想会得到解放,放飞想象的翅膀,作文时就像有源头活水,汩汩流出„„
学习别人的东西是为了成就自己的东西。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我将学习本次作文课的好的指导方法,探索作文指导方法,让孩子敢写作文,乐于写作文,写好作文,真正爱上作文。
202_年5月10日
第三篇:作文优质课听课心得范文
作文优质课听课心得
龙王庄镇大屯中学 黄雨婷
一直以来,作文都是一大部分学生的硬伤,所以每次作文课好多同学都是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可最终写出的文章要么就是苍白无力,缺乏真情实感;要么就是东拼西凑,中心不明等问题,这也让众多语文老师极为头疼。
202_年10月28日,我有幸前往濮阳市第六中学观摩了“濮阳市第五届中小学语文新概念快速作文优质课比赛”,这次经历让我对快速作文及一些写作技巧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总结起来,我有以下几点心得及体会:
一、重视写作技巧的运用
“于细微之处见神韵”,本次作文优质课比赛中,几乎每个老师都提到了这句话,意即在写作中要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例如《背影》一文关于父亲买橘子的情景原文是这样写的:
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经历了千辛万苦,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为我买来了几个橘子。
但之后作者又作了改动: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改过后的文章,作者不施浓墨,不用重彩,只是记写了当时父亲的穿着打扮体态动作,重点描绘过铁道的情景,怎样走去,怎样探身,怎样爬月台,攀上攀下,移脚微倾,都细细的如实写下,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体贴的情景。
由此可以看出,在记叙文中关于人物的刻画可以适当运用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为饱满。
二、重视文章字、词、句的锤炼,力求用词准确,语句简洁
写作的基本功即:字、词、句、表达、基本文体的掌握。“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然而,不管是“情”还是“意”,如果离开了字、词、句、表达、文体等这些物质外壳的支撑,试想,能够“满”得出来吗?言不达意,这正是没有拥有这些写作所应具备的物质外壳的结果。所以在作文前,学生要能够识字、写字、组词、造句。
1.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句子:
“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写上段文字的同学经蒋老师指导后修改如下:
“XX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
这样读起来就舒服多。
2.写说不出现“说”
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张三说:“……”;
张三无可奈何地说:“……”;
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让孩子的写作水平切实得到提升,让他们学会细节描写,不会仅干巴巴的地写“某某说”。
3.写想不出现“想”
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这样的句子已经被孩子们写滥:
“我脑子里跳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不用这个句子又该怎么写?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如某学生写:“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去掉:“我心想”三个字如何?“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天哪!这该怎么办呢?”这样更简洁精练,并且还要给心理描写加上适当感叹词。
三、重视课堂片段练习及当堂评改
作文只有多观察、多练习、多修改才会慢慢进步,因而在平时作文写作时要注重片段练习,这样片断练习写好之后才会能真正做到积木成林。凡景小事皆入文,最是细微能动情。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美丽无比的大千世界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细心就能发现,用情就能感动,用心就能感悟。“生活即文章”,“文章就是艺术地浓缩地表现生活”只要我们留心生活,选材真实..一点;围绕中心,选材典型一点;关注动情,选材细微;一点。就一定能让你的文章真情飞扬,魅力无穷!
作文的评价要因人而异,以鼓励为主。教师在评价、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作文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又要注重因人而异、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学生作文必须“求精”,而对另一些学生的作文“求通”就行了,千万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一刀切”。教师批改作文时要把严格要求与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和战略的眼光对学生作文进行公正的评价。我们在批改作文时要学会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取得的成绩,而不是用显微镜去寻找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要努力去发现学生在作文中的进步,恰当地指出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循序渐进的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第四篇:新派作文 听课心得
听课心得
语文组
颜超芝
一直以来都听说过新派作文,也看了一些新派作文的成果,但是并没有身临其境的去感受其别样的风采。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本周星期三终于有幸能够现场去学习老师们各具风采的作文课堂。三位老师各有其优点,但总的来说,他们的作文课语言风趣幽默,运用他们神奇的语言魅力将孩子们带入他们设定的情境中,加入独特的游戏环节,让孩子在玩中学,并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去思考,主动写作文,并学有所长。
四年级是孩子们学习写作的关键时期。对于作文课,本人也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但都收效甚微。这一次的学习,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体会到不一样的作文课。之前的作文课,因为担心孩子们没有好的素材,没有好词好句,所以在作文课上总是以谈话的方式进入文本,然后在显示出我们的作文主题,再进行一些发散思维,罗列一些素材和好词好句,让学生加深印象,再进行创作。然而发现学生的作文相似度很高,没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还有一部分对于作文没有兴趣的学生而言,作文简直是胡乱的写,完成任务一般。
本次学习的新派作文先分析学生觉得写作很难是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是思路没有打开,一个是文章不美。我们要首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强调“情动辞发”,鼓励学生写真话、实话、心里话。同时强调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倡导在实践中发现,在活动中感悟的作文理念,摒弃脱离生活实际的闭门造车式的作文教学,使学生写作时有话可说。除了这些,作文应该还添加一些写作技巧。新派作文最擅长运用的就是“图文符号”法。将一些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等等修辞手法用一定的符号显示。学生既能在短时间内记住这些符号,又能在写作文时充分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新派作文”是通过将“情感、思维、语言三位一体”紧密联系,教授孩子们用情感去发现、体味、运用语言,使学生愿写、会写、有东西可写、写得好,从而在实现快速作文的同时也能快乐作文。
因此,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思维,才能对学生的教学起到引导的作用。最后再次感谢这次的学习机会,让我能够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充实自己的机会。
第五篇:听课心得
听课心得体会
滨海港镇中心园 吴海青
今天室外温度很低,我们县各乡镇的一百多位老师共同来到了县二实小幼儿园,我们很有幸的在这里听了市机关幼儿园的三位老师为我们展示的三节示范课。刚开始整个幼儿园都停电了,县领导排除万难给我们制造了一个明亮、温暖的环境,使我们更加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听完了三位老师的课,我觉得我自己身上还有太多的不足,从她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第一节课,是田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一节小班健康活动《毛毛虫变形记》。这次活动,田老师利用“毛毛虫”变成“蝴蝶”这一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成功的教育了幼儿:什么都得吃,而且不能挑食!活动的过程设计的一环扣一环,很紧凑,不拖泥带水。活动中,田老师能与幼儿一起坐在地上,一起学毛毛虫爬,显得非常的亲切,这一点就是我所没有的。本学期,我带的也是小班,每次上课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做的好像少了点什么,今天才发现是“亲和力”,我与孩子之间少的就是亲和力,总会让孩子觉得我是大人,我是老师,而不是他们的朋友。
第二节课,是杨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一节中班音乐活动《小枕头》。当写到这的时候,我还能轻轻的哼唱出这首歌。这是首三四拍的歌曲,旋律非常的优美。活动开始的时候,教师能应用今年最火的节目“中国好声音”来引起幼儿的兴趣,这是个非常有趣的开始,并将幼儿分成了三队,在活动中能进行“PK”,孩子们听到“PK”这两个字真是
斗志昂扬啊!小枕头是幼儿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东西,幼儿对小枕头有着特殊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能运用图谱使幼儿更方便的记忆。更值得我学习的是,杨老师在制作这个图谱的时候,把每一句图谱都设计成了一个大的,两个小的,更形象的体现出三四拍歌曲“强弱弱”的特点。
第三节课,是郑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一节儿歌创编活动《我们家有只“鸡”》。在最后的专家点评中我才知道,这首儿歌原来是一首歌曲改编来的。我很佩服这位郑老师的大胆创新,这是我们大家都要学习的一点。这节活动很有趣,很诙谐,郑老师也是通过图谱,方便幼儿学习这首儿歌,以及创编。我个人认为,这节活动的高潮在于创编处。教师不停的拿出图片让幼儿创编,从小鸡、花母鸡到肯德基、飞机、二头肌„„每一张图片的出现,都能让幼儿积极的来创编,别说是幼儿,连在场的每一位教师的目光都会全程的跟随着郑老师。
活动最后,我们也听了市两位专家的点评,她们对每一位老师的要求都比较高,一些细微末节的地方都能听的很仔细,点评的很仔细。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学习这三位老师身上的那种精神,从生活中,从孩子的经验中去发现,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