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互联网思维就是叠加体验(强烈建议细读)(共5篇)

互联网思维就是叠加体验(强烈建议细读)(共5篇)



第一篇:互联网思维就是叠加体验(强烈建议细读)

互联网思维就是叠加体验

文/穆胜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

互联转型论(hlw-008)首发

欢迎各位来到这里,一起分享互联网商业时代最新的一些思想。互联网商业社会是一个商业逻辑快速迭代的时代,我们今天的想法和昨天不一样,明天的想法又跟今天也不一样。互联网思维就是互联网商业模式的逻辑,这方面有很多人在说,但今天,我可以给它一个比较笃定的定义互联网思维就是“叠加体验”。这也是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我分成三个部分来介绍:第一个部分,我想把以前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那本著名的《商业模式新生代》里的模型迭代一下。那本书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商业模式模型商业模式画布。互联网时代,这个模型可以变得更简单,变成一个“商业模式四要素模型”。第二个部分,我想基于“用户永远为体验付费”的理念来解析一下产品,我将介绍一个“三重产品体验模型”。第三个部分,我介绍一下今天的重点,为什么互联网思维就是叠加体验。

一、新商业模式画布(四要素模型)

第一,客户细分没有必要。

一方面,卖套房的潘石屹可能和买套子的杜蕾斯是竞争对手,他们都在抢流量,关注了你,就可能没有时间关注他。因为我用户的精力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互联网的玩法都是集中了海量的长尾需求,再通过柔性的供应链来满足需求。所以,郎咸平先生很看不懂阿里的多元并购,认为他们是在乱搞,或者是忽悠资本市场。我可以问问男士们,你们踢足球吗?踢吧。你们看电影吗?看吧。所以,你知道阿里为什么要入股恒大和华谊兄弟了吧?

第二,渠道通路会被杀死。

互联网经济的逻辑是商家绕过渠道直连用户,不再需要层层的渠道将货品分布到各个终端,只要在网络上架设一个销售终端即可。所以,渠道企业应该是在互联网冲击中感受到最大压力的人。

第三,客户关系会被吸收。

未来就没有所谓的客户关系,所有客户关系管理都会变得非常非常的简单。产品都是人格化的,所以说你买小米是和雷军在交互,你买锤子是和罗永浩在交互,用户愿意做的永远是和一个活生生的人在交互,而不是和所谓的蓝V。当然,这里面有特殊的例子,杜蕾斯和冈本这样的企业蓝V已经是人格化了。

第四,关键业务走向趋同。

以前我们的关键业务是各做各的,你做一个解决方案,我做一个产品,他做一项服务。现在所有的模式都是在和用户交互以后获得需求,再推送产品。要么是交互以后直接听取用户吐槽,要么是交互以后累积大数据进行分析。有了交互获得的信息,hlw-008

专注于互联网转型,互联网转型类第一自媒体

为什么我只能做解决方案,为什么不能做产品,或服务?都能!而且产品始终会由单一走向多元。

第五,成本结构不被考虑。

贝佐斯和刘强东等人都说过,不要给我说赚钱,但资本还追逐他们。为什么这么有底气?是因为资本知道拥有了流量之后,商业模式存在太大的想象空间。很多人觉得互联网人是在玩概念,但不要忘了,最聪明的人在两个业界,一个互联网,一个金融,你再有钱人也不会拿自己的钱乱烧。

所以,我提出的新商业模式画布变成了四个要素:内部资源能力、外部合作生态、价值创造、收益获取。

企业要讲述自己的商业模式,要说清楚两个故事:第一个,怎么通过内部资源能力吸引外部的合作生态,为用户创造出价值。这里面要说清楚你们一群小伙伴谁做什么,才能创造那种用户体验。第二个,怎么通过内部资源能力吸引外部合作生态,为自己获取收益。这里面要说清楚你们一群小伙伴谁分多少钱,才能维持、强化那种生态。这实际上是一个治理结构的问题。

内部资源能力和外部合作生态是一对矛盾:当外部生态足够好但内部资源能力弱,你的生存空间实际上是受到压制的;如果单有内部资源能力不去建立外部合作生态,结果是什么,是你无法满足市场上用户随时迭代、无边多元的长尾需求。我的《叠加体验》卖得很好,但是排在我前面的是知乎出的两本书,他们的书可能“厚度”不够,但阅读体验很好,这种社群式写作的模式就是一个合作生态,真是把我们这种精英写作的模式颠覆了,至少是从“出货”上。

价值创造和收益获取也是一对矛盾:光有价值创造没有收益获取,就像视频网站一样会陷入困境,一边是虚高的采购成本,一边是有限的广告收入;光有收益获取没有价值创造,就好比建立在虚拟而非实业基础上的金融,很容易崩塌,就像庞氏骗局。二、三重产品体验模型

说了商业模式四要素模型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商业模式九个要素在互联网模式下变得非常简单。我想问一问各位,这四个要素中哪个最重要?或者说,如果资本要听故事的话,先听哪个?

对了,价值创造最重要。所以,现在也会出现一种说法,就是说要“回归初心”,要找到用户的痛点。我现在的体会是,这一点太重要了,这是商业模式构筑的基础,这一点错了,商业模式再对也是错,这一点对了,商业模式迟早会走上正轨。

hlw-008

专注于互联网转型,互联网转型类第一自媒体

在写出《叠加体验》之前,我写过一个经济寓言(fable),叫作《某江商学院土豪的互联网思维泡妞记》,在网络上综合阅读量极高,达到10万+。这个故事里面,我就总结出了三类产品体验,这也成为了我这本书的基础。

第一是完美终端,就是说产品要“有用”。

有用就是功能出色,你给我一个手机,它的功能得好我才会用它。

第二是价值群落,就是说产品要“有爱”。

很多人买罗永浩锤子的手机,是对他价值的认可。罗永浩用反对主流的方式生存,粉丝们用购买来为这种非主流的价值观点赞,他们说,“你只负责认真,我们帮你赢!”

第三是云端服务,就是说产品一定有趣。

什么叫有趣?就是随时能给你提供一些新东西。如何才能有趣?那就必须要接云端。我在那篇土豪泡妞记里说,如果你只用本地功能和一位见多识广的超级美女恋爱,你那两招,迟早会用尽。怎么办呢?接云端呀,土豪集合了EMBA班上的所有恋爱高手的经验,帮他一起分析问题,提供方案,再强的超级美女也会被打晕呀。所以,汉王为什么干不过苹果,前者是死屏,后者接了一个云端。云端是资源的集合,通过终端释放无限的功能,有了云端,产品就能有趣!

三、互联网思维就是叠加体验

你们可以看到我把上述三种产品体验放在一块,会有七种模式。但是,这其中模式中,三种产品体验单层发力而不叠加的商业模式,不是互联网思维。

单做完美终端不是互联网思维。

前段时间参加一个论坛,发现一些传统企业的老板老是说互联网来了,用户需求变了,但却没有一个说到怎么获取用户的需求。这些企业都没有想到怎么与用户之间形成交互,既没有建立社群直接听取用户吐槽,也没有收集大数据进行分析。所以,中华酷联的手机做得不错,但他们不是互联网思维。

单纯做云端服务也不是互联网思维。

这类公司就是数据分析公司和软件公司,前者处理数据,后者通过固化算法来帮助处理数据。Overture就是这样一家公司,他们通过分析用户数据为他们打上不同的标签,使得广告能够实现精准投放。可以说,谷歌大名鼎鼎的Adsense和Adwords技术都有他们的影子,但他们没有数据源,只是一个听人耳提面命的承包商,所以,hlw-008

专注于互联网转型,互联网转型类第一自媒体

他们最后被雅虎收购。相对的,谷歌却如日中天,因为人家有完美终端,掌握了用户和数据。

单做价值群落也不是互联网思维。

马佳佳用互联网语言和传播结构做品牌,但她的知名度、暴光度并没有转换为出货。这就不是一种商业模式,商业模式一定是一个“恒定的盈利逻辑”,用张瑞敏的话来说,你的投入一定能够转化为企业的超利。也就是说,投入和产出之间有一个强的因果关系。但我要欣赏马佳佳火爆的身材和出位的言行,我完全可以再网上获得,为什么一定要买她的产品?当然了,这个世界上只有三个人只做价值群落也可以形成商业模式,那就是李宇春、郭敬明和杨幂,他们三人都有强大的脑残粉,当你说“幂幂长得也不咋地”,马上会有一群粉丝出来说“你知道我们家幂幂有多努力吗?”

所以,当你具备了脑残粉,是不需要商业模式的,你放个屁都是香的。

互联网思维,或者说互联网商业模式必须是叠加体验,主要有两种玩法。这两种玩法都会用到互联网技术,或者说,必须依靠互联网技术才能完成叠加。而且,这两种玩法还能形成持续的盈利,也是形成商业模式。

第一是终端叠终端,即“完美终端+价值群落”,就是用户参与迭代驱动爆款出货的模式。

前段时间,我遇到日本知识管理大师野中郁次郎,他说他1989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一篇文章,已经提出了这种模式。这样一个模式中,用户因为产品有用购买产品,或有爱进入群落,逐渐感受到产品另一个纬度上的好处,并成为死忠粉丝,而且这种死忠粉丝还会利用互联网的传播结构,越传染越多。比如说,我不了解锤子功能怎么样,我就信罗永浩这个人,受他价值观的感染,我买了锤子手机,通过使用感受到它的功能强大,这个东西真是“有爱又有用”。于是,我又会影响到我周围的人去购买。所以,死忠用户的边界会逐渐外扩,并形成一股势力。

第二是终端叠云端,即“完美终端/价值群落+云端服务”,就是大数据捕获长尾需求的模式。

当我们通过完美终端和价值群落获得流量之后,你能够怎么用?你们这样想,假设你们每个人有100个追求者,你们怎么从他们身上赚钱?第一,你们可以向他们推送产品。第二,你们可以把他们作为流量卖给广告商。第三,你们可以把他们变成生产要素,和你一块生产,逻辑思维就开创了这种玩法。买个谁?可以向外卖,也可以向内卖,向内卖就是社群自动消化产品,形成一个循环的生态。这些玩法太神奇了,因为你了解这100个追求者,相当于你掌握了大数据,你知道他们哪些人可hlw-008

专注于互联网转型,互联网转型类第一自媒体

能会买什么,于是,产品是精准营销,广告是精准投放。你还知道他们的特长,于是,你可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当然了,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是不是一定要叠三层叠加?三层叠加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但是相当于你用了两个筛子来过滤用户,过滤出来的用户很少很聚焦。“少”没问题,你好开发嘛,不需要太强的数据分析技术也可以撮合交易。双层叠加只用一个筛子过滤用户,过滤出来的用户就会很多很分散,“多”也没问题,就像亚马逊一样,只用完美终端吸引你,但他们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极强,可以捕获用户无尽的长尾。

其实,现在的互联网企业都在玩“叠加体验”。上上轮,BAT们已经依赖线上终端(门户网等),形成和用户的交互界面,完成了商业生态的搭建,累积了第一轮的数据资源;上一轮,BAT们(包括小米等拥有庞大用户的企业)开始疯狂地兼并吃、穿、用、住、行的小兄弟,继续抢占线上终端;这一轮,BAT们一面开始与线下大佬们联姻,另一面开始布局穿戴设备、智能硬件等,企图抢占线下各类终端……

因为,他们知道,无论是有用的终端,还是有爱的终端,都是云端的基础,有了终端就有流量,有了流量,云端才有无限的精彩。

当然了,叠加不是机械的,由于每层产品体验涉及了商业模式的四大要素,越多的叠加就会让商业模式的设计越复杂。弄不好,还会形成1+1<2的效果。所以说,知难行易,互联网思维尽管可以用简单的话来描述,但要真正落地,却很复杂。如何玩转互联网思维?这里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展开讲了,一切尽在《叠加体验:用互联网思维设计商业模式》

互联网转型论交流QQ群:112312590 小编微信:zc950628

hlw-008

专注于互联网转型,互联网转型类第一自媒体

第二篇: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离我们有多远?

首先,非常荣幸能够受冯先生之托,撰写一篇关于互联网思维的文章。在开篇之前,我想跟大家分享我的一次用餐经历。

前几天,跟同事一起到一家名为西贝莜面村的餐厅吃饭。该连锁餐厅作为中国西北美食的代表,202_年底参加了联合国的中国传统美食文化交流活动。走进餐厅,随处可见“西贝莜面村 走进联合国”的宣传标语。在用餐期间,餐厅还特别准备了一个玩“剪刀石头布”赢莜面的游戏环节,并有一个简短的莜面文化介绍,在了解莜面文化之余,增加互动性和顾客的参与感,让顾客乐在其中。另外,在入门处,还有两位小姑娘在现场表演制作莜面的过程,并非常乐意与顾客分享。在用餐完毕出来后,楼下的咨客还会主动递上薄荷糖,让顾客保持清新的口气,这是一个超越客户体验的行为。

好了,言归正传。提到互联网思维,很多人感觉“高大上”,与自己好像扯不上任何关系。关于这个词,最早是由百度CEO李彦宏在202_年提出的,但由于只是碎片式的提到,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更多关注。202_年11月3日,新闻联播发布了专题报道:互联网思维带来了什么,让这个词汇开始走红。互联网思维虽然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定义,但我们知道,互联网思维是相对于工业化思维而言。在此,我借用一位人士对互联网思维的定义: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那么,互联网思维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在谈论这个之前,我想先试着对我们公司的发展历程做一个简单的阐述:龙腾捷旅是一家顺应市场的发展需求,依托包房战略取得差异化价格优势,并利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在蓝海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按照里斯和特劳特的定位理论,目前来说,我们是成功的。但是,以前的成功经验,并不会天然成为我们下一步成功的推动力,甚至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前进障碍。因为市场在变化,人在变化,商业环境在变化。正如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所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可以说,我们现在的发展,是多年积累起来的资源优势所形成的一种势能,一种惯性发展。如果没有新的推动力,这种势能不在或者减弱,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深陷绝境。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为了顺应未来发展的要求,公司正进行着一系列改革。大变革时代,意味着大机遇,也面临大挑战。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王永庆老先生说过一句话:每个人在他(她)的一生中都有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而这个机会是他(她)所处的时代所给予的。我想,企业也如此。

众所周知,小米是运用互联网思维最成功的企业之一。雷军形容自己的心得时总结了七字口诀,就是“专注、极致、口碑、快”。专注就是遵循大道至简,集聚力量才可能做好;极致就是做到你能做的最好,做到别人达不到的高度。口碑的本质是超越用户的期望值。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自媒体,靠“粉丝”的口口相传,远比自己做广告要更划算,而且,“粉丝”更是忠实的客户。正如一句话所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互联网的特点之一就是快速试错,快速迭代,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那么,我们公司应该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来思考,来推动我们的改革和发展?旅游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酒店行业更是一个高度同质化的行业。当下,互联网和传统企业正在加速融合,互联网产业在利用自身的网络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等,不断去提升、改造线下的传统产业,改变原有的产业发展节奏、建立起新的游戏规则。毫不夸张地说,你不触“网”,前路迷茫。

在酒店行业,订酒店可能形成产业优势的地方有两个:更全的酒店和更低的价格。我们的目标是做预付领域的大中华酒店预订资源提供商。预付模式,也是酒店分销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在产品战略上,我们就是要不断地丰富自身的产品,提供越来越多差异化、高性价比的产品,加强上下游的控制力,不断完善这条产业链。

率先进入市场的企业会具有先发优势。一旦用户使用了某款他们喜欢的应用后,他们更换产品的几率和意愿都很小。这就是发展的方向。对于旅游预订领域的应用来说,更是如此。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公司的核心是订房易,如何利用好订房易这个平台,关乎到公司的生死存亡。但有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我们的订房易落后于JX,这个是从用户的反馈、客观的角度得到的结果。互联网思维,是一种真正的用户至上的思维。

在我们公司,同事对订房易提出建议、提出需求,要写《系统需求表》,然后等待IT部漫长的排期,具体什么时候能做出来,没有准确的时间表。要知道,如果按照互联网思维的微创新、快速迭代的要求,我们是严重不合格的。微创新,快速迭代,这是互联网生存的必备技能。只有长期坚持微创新,才能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人性化的服务。

大家为什么喜欢用微信?就是因为它把体验做得比短信好,又免费。只要你有流量,你有WIFI就不需要掏短信的钱,发一张照片也不需要为彩信付1块钱。它迅速地把运营商从通信这个层面干掉了。

我们要干的是从用户角度出发,只需要一点小的改进,但可以让用户超出预期。餐饮界就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海底捞。海底捞并没有说我们家的汤里放的是什么料,并不是说我们家吃鲍鱼、鱼翅。他们给你擦眼镜、嗑瓜子、美甲,提供了很多传统餐饮不能提供的服务,就超出了你的预期。在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只有把一个东西做到极致,超出预期才叫体验。而体验是赢得用户的唯一招数。为什么呢?因为体验是你打多少广告,你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怎么吹捧订房易如何如何好,也无法改变用户的体验,这是互联网的游戏规则,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用互联网所特有的思维方式进行产品研发和营销,让口碑借助强大的互联网平台进行广泛而有效地传播,同时通过用户体验将用户转化为粉丝经济,从而达成我们的目标。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B2C是我们的必经之路,这是一条大道。

另外,互联网思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数据驱动运营。而在我们公司,要快速的找到一个准确数据,是极其艰难的。按道理来说,我们公司在酒店行业这么多年,合作了成千上万的客户,应该说是有很多的数据价值可以挖掘。因此,中央财务部应该在IT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一个数据库,只有有了海量的数据,我们才可能做出精准的营销。要知道,数据可是一种无形资产。没有管理的数据就像埋藏在地下的矿产,价值无法体现。

数据分析并非是出现互联网才有,而是互联网技术让数据的搜集和获取更加便捷了,并且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分析预测对于提升用户体验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在我们公司存在着这么一种现象,酒店产量来源变得越来越集中,这是有点危险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营销渠道变得越来越窄、服务的客户越来越少了。按

照二八定律,我们是要必须抓住主要客户的,但我们却也不能忽视了很多的小客户。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更加快速,客户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便捷。我们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工具,尽快地将信息传递给目标人群。旅游业更是如此。时效性和转化率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性。

在此,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长尾理论”。长尾(The Long Tail)这一概念是由《连线》杂志主编Chris Anderson在202_年10月的“长尾” 一文中最早提出。Chris认为,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可以和那些数量不多的热卖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

长尾的提出,是互联网发展的一项重要里程碑。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解决传统经济学意义上的很多约束。这对于我们公司研究如何解决销售不畅的产品具有非常现实的借鉴意义。可能大家有所不知,谷歌和亚马逊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长尾”公司,因为这两家公司有一半以上的营收都来自于“长尾”客户,也就是哪些很多人看不起的小客户。而对于我们公司而言,要想发掘“长尾”市场,就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让自己的销售渠道足够强大。简而言之,就是让越来越多的客户集中到订房易平台中来。互联网具有马太效应,做得好的企业会成为平台,赢者通吃。

同时,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一些见解。互联网上赚钱主要有三种:电子商务、广告和增值服务。我们目前所做的,就是电子商务,当然只是指订房易,并不包括线下。就是简单的通过利用订房易这个互联网产品为平台来卖酒店。如果我们的平台足够强大了,有着巨量的用户,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吸引到广告。还有一种模式就是增值服务。例如网游的卖道具。互联网有着平等、开放的精神。我们可以看到,淘宝对零售行业的颠覆,小米对手机行业的颠覆,乐视对电视行业的颠覆等等,时刻在提醒着我们,互联网时代,真的来了。

这是一次互联网思维对传统工业思维的颠覆,消费者已经反客为主,拥有了

消费主权。在消费者主权的大时代下,消费信息越来越对称,价值链上的传统利益集团越来越难巩固自身的利益壁垒。消费者追求参与感、共同分享的开放架构正在形成。

互联网思维让我们重新审视传统企业的价值链,我们需要在战略、业务和组织三个层面进行重构,将传统商业的“价值链”改造成互联网时代的“价值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用户为中心,战略层、业务层和组织层都围绕着终端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进行设计。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价值环”模式。由于是以用户为中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持续不断地关注用户需求、聆听用户反馈并且能够实时做出回应。对于我们公司而言,这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会。

最后,我想说,未来一定是属于那种既能深刻理解传统商业的本质,也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人。不管你是来自传统行业还是互联网领域,未来一定属于这种O2O两栖人才。与龙腾捷旅各位亲爱的同事共勉!

李锦辉

202_年3月26日

第三篇:互联网思维发言稿

互联网思维发言稿

①什么是思维?我站在这,您的大脑凭概念,可以告诉你,我是男是女。大脑进一步判断,还可以知道我的长相是丑是美。这就是思维。

②对于普通人,互联网思维就是,用大脑通过互联网了解事物的过程。在生活中,每一个普通人通过互联网去了解所要了解的事物,就拥有了互联网思维。再简单一些,互联网思维对于普通人,就是一种生活习惯。就像遇到不会写的文章,你会去百度。购物,你会去淘宝。

③对于企业,和人脑一样,也有概念、判断、和推理。所以互联网思维就是企业在互联网时代概念过去,判断现在,推理未来的一系列的商业思维方式。

*而企业拥有互联网思维,我觉得应该需要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传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营销,利用网站、微博、微信来展示公司的产品和品牌;

第二阶段是销售,就是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销售产品;

第三阶段是供应链,让消费者参与到产品设计和研发环节;

第四阶段是价值链,就是前三项传播、销售、参与的总和;通过*房地产企业(综述)

现在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还停留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也就是传播和销售层面。要让整个企业充满互联网思维,就要用互联网思维去改造自己的供应链和价值链,改造自己的组织构架和企业文化,这才是互联网时代企业转型的根本。

1.首先,要改变网络营销就是互联网思维的观念。房地产企业通过网站、微博、微信把产品呈现给消费者,这只是单纯的宣传。要让

消费者参与到品牌传播中来。通过营销拉近产品和顾客的距离,产生互动交流。这就要求企业重视体验营销,并具有颠覆式的创新思维,为顾客提供更多更好免费服务和增值服务。

2.其次,把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团购模式,引到消费者定制模式。电子商务和团购业务只是涉及到企业的销售层面,而消费者定制生产模式已经进入到了产品层面。这就是互联网思维,重用户,让用户驱动企业的思维,去企业化和去中心化的最好体现。

3.再次,房地产企业要像互联网企业一样拥有互联网思维。海尔、海底捞,都用互联网思维去改造了自己的企业,取得了新的突破和新的转型。房地产要看到这个思维变革的机会,重视思维变革的契机。要将新兴的网络式思维融入到企业思维中去,粉丝经济,病毒营销,大数据营销等各种新思维、新跨越扑面而来,不去迎合,不去借鉴,综上所述:互联网思维不仅仅涉及企业的营销和服务,也影响房地产企业的产品设计和创新,甚至影响到房地产企业的组织构架和企业文化。互联网思维就是要更好地贴近客户,根据客户需求来生产产品,并且让消费者参与到产品设计和传播中来。为了实现这一点,未来我们的企业,组织架构会变得更加扁平,营销会变得更加互动,供应链会变得更加敏捷,内部沟通会变得更加畅通,企业文化会变得更加民主,让每个员工都能参与进来,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思维。

运用好思维,可以开拓人的视野,运用好互联网思维企业,才会更加进步,更加长久。

置业公司

202_年7月8日

第四篇:论互联网思维

计算机网络

论互联网思维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班级121学生姓名*******学号**********

关键字:互联网;创新;用户体验;大数据;

一、从互联网的起源和存在探究互联网思维

1、什么是思维?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思维是一种意识,而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一种反应。本文所探讨的思维应该是凝结在所有个体思维中但又不以个体意志为转移的思维方式,是抽离了个体差异后对物质世界和行为的客观反应。言外之意,本文讲的互联网思维是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互联网及其规律的正确思维方式。

有人称,互联网思维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指导、改造一切行业的行为准则。一般认为 “去中心化、用户至上、极致、民主、免费、消费痛点、大数据研究”等等都属于互联网思维范畴。而答案就像互联网本身一样,可以没有标准,允许100个人给出100个说法。

小米雷军:互联网思想就是:专注、极致、口碑、快!(专注就是只做一款47寸的电视,其他型号不考虑。极致就是干到你能力的极限。口碑是互联网的核心,没有口碑靠广告一点戏都没有。快,只有互联网企业能实现,都是24小时值守,有问题立即解决。)

搜狗王小川:互联网思维就是:用户量+免费+体验至上。

罗辑思维罗振宇:互联网思维=自由联合+自动解散。

马云说,今后所有的企业都得是互联网企业,互联网思维可以改造中国物流。宜家的辞职员工总结出6条东家的互联网思维:1粉丝思维:让粉丝做贡献; 2免费思维:降低使用门槛; 3流量思维:流量就是金钱; 4开放思维:分享风险利益 ;5屌丝思维:得屌丝者得天下 ;6媒体思维:人人都是自媒体

总之,“互联网思维”涵盖了一切,从生意到革命,从产品到人生,而且适用于所有企业。好像今天还没有互联网思维的,你就out了!例,202_年,比尔盖茨说:“互联网无法改变贫困,无法改变疟疾。”立刻,有中国人撰文骂他老了,鄙视他没有互联网思维。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拥有海量用户和参与者的行业和领域都会形成特定客观的思维方式。目前互联网用户(包含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六亿人群。如此庞大的网络环境下,海量的用户群足以让一种习惯、行为及思维出现深度的社会化普及。最终造就出与客观环境和行为方式相匹配的思维方式。这种客观状况恰恰揭示了为什么按照互联网思维方式颠覆传统行业时会获得快速成功,因为很多传统行业的消费者或者用户其实就是互联网用户,而这些互联网用户已经培养了深度的互联网行为模式,用互联网思维改造的传统行业也就深得人心。

2、什么是互联网的物质世界?

互联网世界是一个真实的物质技术世界,它包含了停留在互联网上的全部硬件、数据和人等要素。而这些要素通过一定技术原理相互连接形成了一定的网状结构分布,形成一个虚拟并连接各个有形节点的网络世界。那么互联网思维应该就是对这个网络世界及其运行规律的反应。

3、什么是互联网的本源?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内在原因、规律和价值。互联网的出现或许是偶然的,但如今它的存在却是必然的,因为互联网满足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某种客观需求,那就是“互联”需求!如果一个网络不能互联,那就失去了网络的意义。互联网出现之前,人类的互联需求都是由哪些工具解决的?书信、电台、电话、电视、各类交通工具?这些互联工具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满足了人类的互联需求,但由于这些互联工具的使用体验都无法满足人类全方位的互联需求而逐步被

互联网所取代。人类总是希望通过工具的改善,让生存变得更快捷高效节约。这个道理在人类的需求中随处可见:当某个人想从一处出发去另一处办事,步行通常比乘车去体验差,乘车去通常比坐飞机去体验差,亲自去通常比派别人去体验差,达到同样结果去通常比不去体验差。因此,人类一定是一个工具依赖型的群体,在工具上则是优胜劣汰、择优使用。互联网真正本质就是一个互联工具,比上述传统工具拥有更好体验,因而脱颖而出。

当然如果一个工具能被人类持续使用,这个工具一定是具有持续满足人类需求并能够自我进化的特征,因此互联网思维首要的属性就是建立在人类的互联需求以及互联网这个工具的基础之上。

互联网思维说白了,就是如何找到针对不同事物有效的分析模型。就拿近期火爆的手游来说,从月流水百万是好游戏到月流水千万是好游戏。但是,腾讯正式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这些专家全部都傻眼了,腾讯随便运营一款手游就轻松过千万,最好的一款已经月流水3亿。渠道没有变,媒体没有变,用户怎么就变了?

互联网思维就是市场最大化思维,产品的投入需要满足用户人性体验的需要,而不是简单的复制换皮,魔鬼藏于细节。一款“打飞机”让很多非手游用户接受了手游,娱乐的需求是每个用户都有的,为何之前运营手游的人再怎样做,也不被接受?操作复杂是最大的问题。微信游戏的首款大作并不是什么画面绚丽玩法多样,但是却能做到好玩并且能玩,满足手游用户最核心需求。此后推出的游戏也并不是行业里画面最漂亮的,玩法最多样的,但是却恰恰是在某个垂直领域最能满足部分用户。这些也是参考了QQgame多年的数据分析基础模型,并且在移动互联网用户中做属性分类判断后做出最优化的部署。

可见,往往互联网思维颠覆的并不是人,而是我们对事物的认知(飞不回来的飞机让新飞机更加安全,不玩手游的用户成就了腾讯互娱手游的大成),人的属性其实一直都没有变,但是每个领域他们可以展现的形式却是可变的。

基于上述的分析,得出本文的第一个结论:互联网思维是对互联需求及互联工具的客观存在及其规律的反应。

在人类的互联需求和互联网工具属性的共同作用下使互联网具有了如下客观属性:Ⅰ、因互联需求而形成的开放性、对称性、广泛性;Ⅱ、因互联网工具而形成的进化性、便捷性、节约性。至此,互联网思维实际上就是对上述互联网客观属性及其规律的反应。

人类社会的进步总是因为人类的贪婪和懒惰而带来的,互联网的互联和工具属性决定了它能持续满足人类贪婪和懒惰的本质。当然这种人类本质也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任何个体意志为转移(本人非常喜欢马克思提出的这个个体意志概念,也曾多次被我无耻地引用,当然不会用烂和滥用)。因此,上述互联和工具属性带来的全部衍生属性,具有的威力和能量是无穷的,任何一个属性都可能对具有对立属性的领域或者行业产生摧枯拉朽的颠覆力和摧毁力,比如互联网具有的开放性足以摧毁很多封闭的系统(如广播电视领域的封闭网络系统、传统纸媒的单向传播的封闭模式),比如互联网的对称性依然可以摧毁很多领域(很多传统服务领域不注重与用户的持续沟通,仅仅依靠单向服务获取价值,而忽略了用户是有反向与服务方进行持续对称性互动的需求,用户既是互联网的需求方也是互联网的供给者,在对称性特征下用户可以是传播者、开发者和需求方)。上述属性所带来的摧毁力不再赘述,我想任何一个有互联网使用常识和习惯的人都能意识到它的威力。

以上是从互联网出现和存在的本源去理解互联网思维。互联网除了是客观物质世界以外,其实它又是凝结人类互联网行为的虚拟世界,因此互联网思维方式一定是这种行为方式的某种反应。

二、从用户行为解剖互联网思维

大家都知道蝴蝶现象:在大西洋彼岸的一只蝴蝶煽动一下翅膀都有可能掀起太平洋东岸的一场风暴。这是在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一个关于行为传导形成事物变化的案例,这种传导其实就是个体行为通过群体化而形成演变出的群体聚合效应。或许这种现象也能给我们带来了分析互联网思维的一点启示。

在互联网发展变化中,每个个体的行为通过网络聚合而形成群体行为,群体行为的交互影响就会呈现一定的群体行为规律性。因此互联网思维就应该是对这些行为及变化规律的反应。

接下来揭开本文的第二个观点: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全体用户行为的客观反应,不以任何个体行为为转移。

在前述的分析中,我们有一个结论很重要,那就是互联网的广泛性特征,因为它的互联本质,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类变成它的网民和用户,导致其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因此带来的客观性就会越来越强。一种思维的有用性在于它能反应最广泛的群体的行为规律性。因此识破了群体行为规律的思维才具有真正的价值。那么究竟互联网思维凝结了哪些行为上的规律性呢?

如前所述,互联网的本质属性是工具特征。这个工具的本源价值就是纪录和传输数据信息。互联网思维有个天然优势就是具有数据的可逆性,即互联网所有的数据信息其实都是对人类行为的某种纪录,因此它能反应用户的共性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其变化过程。

基于上述第二个观点,我们自然能得出如下子命题:

1、互联网是基于用户的互联网,用户是支撑互联网的根基,失去用户就失去了互联网的价值,因此用户思维才是互联网行为层的第一思维。这里面所说的用户思维其实就是遵从用户的诉求,满足用户的体验需求,得用户者得互联网、得天下。如何为用户提供其所需要的产品,才是互联网的王道。用户需求就是互联网存在的本源,就是唯物论的体现。

2、互联网思维既然是全体用户行为的客观反应,那么用户的多寡就体现了你的产品是否符合更多人的需要,因此用户量永远是检验思维是否正确的标志,因此获得用户量才能实现互联网的价值。这是事物质变和量变关系给我们的启示,只有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的改变。

3、既然互联网的用户心理和行为是存在规律的,且互联网思维是用户群体心理和行为的客观反应,那么大数据就成为识破互联网用户行为规律的重要武器。因此大数据思维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功能。

4、互联网用户的行为可以分成两类,一是与内容相关的行为;二是与关系相关的行为。不同的行为会在不同维度产生价值,区分用户行为并将两类行为进行结合才有机会找到用户痛点和痒点。这里的与内容相关的行为包括用户在类似门户、电商和游戏中形成的互联网行为,与关系相关的行为包括即时通讯、社交中形成的互联网行为。

5、互联网用户的心理和行为具有“传染性”和“一致性”特征。如前所述人性总是贪婪和懒惰的,因此对客观物质世界的需求就永远没有止境,当互联网容纳了更多人甚至是全人类的时候,那么互联网就代表着全人类的整体诉求,而当有少数人获得高体验满足时,这种体验就会在全网进行传染,最终导致一致性

诉求的满足,进而又会进入下一轮的少数体验提升到全网体验改变循环中。同时,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的属性,传播速度极快,因此给予互联网用户诉求的迭代思维便成为不断迎合用户需求的试错机制,这种机制在互联网上大行其道、不可或缺,这也是互联网作为工具属性的进化机制的重要体现。

关于互联网行为层的思维将不胜枚举,只要从行为本身推导出的思维呈现规律都将归属于这类范畴,但分析问题总要究其核心本质,此处的本质就是:思维方式只要满足最广大用户的根本需求,就是正确的思维方式。

央视《焦点访谈》曾播出了以“中国智造”为主题的专题栏目,以海尔、利亚德光电为例,重点讲述了十八大以来国家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引导,以及企业自身在创新之路上的成功探索。报道指出,与利亚德光电靠创新技术闻名不同,海尔的成功在于信息交互、知识分享的互联网新思维。

实际上,当时节目中正在测试的海尔空调就是海尔互联网新思维的一大结晶。据了解,这款空调的研制时间不到一年,比以往研发足足快了一倍。从空调外观上,常规机身上醒目的独特风洞是这款空调的一大亮点。节目报道显示,这种独特的外观设计是用户交互的结果。有用户表示,长期吹空调风既浪费资源又容易致人患上空调病,希望能有一款既省电又能吹到舒服风的空调。针对这种诉求,海尔迅速作出了反应,在自己搭建不久的全球研发资源整合平台上释放了自己的研发需求,短时间内就得到了多方研发资源的支撑。海尔立式空调企划总监雷永峰表示,空调的出风口由中科院和中国空气动力研究院联合设计,而空调上的智能模块则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依靠全球化的互联网交互平台,海尔的这款空调在多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

这些创新突破最早源于60多万网友交互结果,期间在全球化的资源整合平台上得以整合,并在最终转化为服务用户的领先产品。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样的互联网发展方式不仅加深了企业和用户的互动,更是一种惠及用户和企业的良性发展模式。

对于这个良性的互联网发展平台,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给出了进一步的阐释,他指出:在互联网新平台的支撑下,全世界都是我的资源,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世界就是我的人力资源部!正是这种开放的眼光,让海尔在研发创新方面一直处在行业前端,引领着整个家电行业的创新趋势,并成为互联网时代最靠近用户平台型企业。

综上而言,本文所提到的互联网思维就是对人类互联需求、互联网工具属性和互联网用户行为这三个客观存在及其规律的反应。互联网思维是一套系统的思维方法,当互联网的用户足够多时它的思维方法可以影响更多的非互联网领域,因为在那些非互联网领域拥有我们许许多多的互联网用户。

既然互联网思维并没有逃脱出现有的人类通用思维模版,那么互联网思维就不是一个神圣不可及的思维,无论处在互联网世界中的从业者和用户,还是远离互联网的人,只要他能把握互联网的上述存在和发展变化规律,他就是在坚持互联网思维。

而这种思维也未必只能应用在互联网领域,因为互联网思维发挥作用不一定非要构建出完全与互联网场景一样的客观环境,互联网思维中的个别理念是可以单独发挥作用并产生价值的。

第五篇:互联网思维讲稿

(开场内容自己塑造)第一张PPT:回望过去,我们最传统的一种商业模式得以发展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信息的不对称。那时,我们想要买任何产品任何商品都因为信息的不对称而无法获得最大的实惠性价比。而在整个商业模式中间环节对于中间商而言就产生了非常大的利润空间。过去我们想要买一款产品,那么就会有很多生产厂家生产。生产产品完了之后他们就会去找到渠道代理商,让自己的产品能够扩大销售渠道,而渠道商拿到产品之后还会去市场上找到一级经销商,最终经销商在一线市场直接面对消费者进行销售。而这款产品可能生产成品1块钱,但最终当消费者买走之后,价格可能是之前生产成本的10倍。而中间产生的这些价格差异就成就了整个商业链条每个环节的经营者。

PPT2页面:而今天,我们这个时代,对于商业模式来说,信息不对称还是优势,还是核心竞争力吗?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最大价值就是信息高度的透明化,所以我们今天想要买的任何一款产品,我们都会发现在网络上有无数的卖家在经营着,而这些卖家很有可能也就是产品本身的生产厂家。而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上的产品从价格到品质再到售后服务一一对比,最终选择我们觉得性价比最高最能够让我们满意的商家进行购买。然后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送货上门的服务。这就是今天这个时代的商业消费最大的特点。

PPT3页面:那么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购,在这个地方就不得不提一下引领电商发展,兴起消费网购趋势的一家企业——阿里巴巴。现在时下有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叫做“阿里奇迹”。那么这个阿里奇迹代表的是什么呢?是一年还是一月还是一天创造的奇迹呢?(这里稍作停顿)202_年11月11日,一个惊世骇俗的数字诞生:571.12亿。一个平台一天所创造的财富。571.12亿有多少钱,如果把571.12亿堆叠起来的话将会有5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这就是阿里奇迹,这就是电商奇迹,这就是互联网奇迹,这就是对传统商业模式最大的颠覆!试问,传统领域,哪家公司,哪个卖场,哪个平台可以在一日内达到这样的规模和记录?找不到,一家都没有!而在这一天,全国有无数家商场百货公司变成了试衣间,有无数的电器行主动降价迎战,同时在这一天物流快递保险等等数10个行业都因为阿里奇迹而受益匪浅。所以双11这一天,马云是在和全世界做生意。本身双11这个光棍节也因为阿里,因为马云,变成了购物狂欢节。这就是互联网企业的魅力和创造奇迹的能力。

PPT4页面:而之所以网购趋势如此势如破竹,越来越多人选择网络消费,就是因为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便利是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本我!在202_年12月4日这一天,中国正式跨入了4G时代。也就是说我们从有线互联网时代已经彻底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了。我们从习惯用电脑上网已进入到了离不开手机网络的使用!

PPT5页面:那各位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有几幅图。可以看得出,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乃至可以说手机代表的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特征。因为手机只是载体,而在它的背后,核心就是移动互联网,所以才会有人说,现在的人是吃饭睡觉上厕所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玩手机,晚上睡觉最后放下的是手机,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也是找手机。所以今天在座每一个朋友,你们都处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因为你们都已经离不开手机。所以这个时代将会诞生更多的奇迹,更多的机会,但如果你置之不理视而不见,那么你将会被颠覆,被淘汰。

PPT6页面:就像移动联通电信三家通讯行业的霸主一样。当初三家公司彼此之前一直做着激烈的竞争,试图打败彼此。因为他们潜意识当中认为在通讯领域没有谁是他们的对手,他们3家就是垄断性的企业,而且都是国企。那都是不可一世的。但突然有一天,一家公司携一款软件横空出世,杀的三家公司溃不成军一泻千里。这家公司是谁?腾讯,这款软件是什么?没错,微信!当微信港推出时,这3家公司还不以为然。认为只是一个网络对讲机,小孩子过家家玩玩罢了。但是他们哪里想到,微信短短半年时间用户就过2亿。而在今天微信用户已经接近10个亿了。可能今天你买一款智能手机后会用移动卡也可能会用联通卡或者电信卡。但是不管你用哪一个卡,你的手机一定会下一个软件,这个软件就是微信。因为现在发短信,几乎都是用微信,聊语音,用微信,发图片还是微信,而关注朋友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用微信。而这一切微信都是不要你花一分钱的。所以微信直接打劫了三家公司的用户以及业务。因此移动互联网时代跨界的打劫才是最致命的。今天一家企业真正被打败的原因可能不是行业对手太过于厉害,而是来自于其它领域企业的跨界来打劫,这就是当下最激烈的商业竞争新模式。(这里可以再举例柯达案例)

PPT7页面:所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比拼的是思维,比例的是观念,比拼的是意识。而非过去所积攒的财富。就像王健林和马云在202_年风云人物颁奖现场两人进行的一场赌局。王健林当时说道:电商虽然发展迅猛,但是像很多业务电商是永远代替不了的,我在这里和马云先生赌一个亿。如果10年后电商市场份额达到整个市场50%以上我输马云1个亿,反之马云输我一个亿。这就是当时非常有名的大碗的赌局。但是不到2年的时间,王健林找到了2个人,一个是腾讯的马化腾,一个是百度的李彦宏。三人合作一起成立一家新的公司,叫做万达电子商务公司。王健林正式进军电商,选择追随大的互联网发展趋势。因为他深刻意识到了未来所有终端消费者都一定是来自于互联网上的用户,谁能得互联网用户,谁将得天下。那怕今日万达很牛,那怕王健林还是首富,但是未来真的很难说,所以他必须转型。因此各位,如果你是做了很多年传统领域了,而你还认为你将继续坚持你之前那一套的话那么请你看看王健林,请你学学他吧,至少在传统领域当中,今天还没有谁能够做的过他吧。而他都开始转型,更何况你呢?所以(下面3个PPT8 9 10页面照着读出来)

PPT11页面:而今天最大的趋势,就是我们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而这个时代不管是个人还是团队,还是企业,你要成功,就必须具备一种这个时代的思维。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互联网思维。

PPT12页面:那么说到互联网思维,大家都知道,但知道并不等于懂的,更不代表会。为了让各位更好的理解互联网思维,在这里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互联网思维下的几档电视节目,第一个中国好声音,第二个我是歌手,第三个爸爸去哪儿了。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三档节目,为什么这三档节目能够在如今这个娱乐节目爆棚的时代脱颖而出傲视群雄。核心就在于人人互动,人人参与。让每一个观众能够有强烈的产于感。就像雷军的小米公司之所以能够成功,之所以小米手机能够横空出世在市场上形成一股强烈的风暴,就是源于互联网思维,小米兜售的是用户的参与感。

PPT13页面:而这种人人互动的参与感来自于互联网思维的核心,超越预期极致的用户体验。什么是超越预期极致的用户体验,举例一瓶矿泉水,2块钱。喝完之后你突然发现这瓶矿泉水喝下去感觉不仅仅是矿泉水,而是喝出了五粮液的感受,那么这一刻你就爱上了这种矿泉水,因此你成为了这种矿泉水忠实的粉丝,以后只要和矿泉水就都喝这种。那么这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讲究的粉丝经济效益。前提你要能够给你的消费者,你的客户,带来这种超越预期极致的用户体验,那么你就必须拥有大量的数据来进行服务。

PPT14页面:所以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是粉色经济时代,也是真正意义上人类财富将进入的大数据时代。谁拥有大数据,谁将主宰事业与财富。今天能够获得巨大财富价值成功的企业,不论阿里巴巴,还是腾讯百度,哪一个不都是因为大数据而成功的吗?而你有大数据吗?你想要大数据吗?当你真正了解大数据的价值意义之后,我告诉你,你比谁都想要,但是光想是没有用的。

PPT15页面:因为大数据的获得必须靠2个字,系统,系统是唯一获取大数据的方法和工具。

PPT16页面:21世纪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系统你将一无所成,因为系统决定事业,系统决定财富,系统决定成败。系统决定了你的一切的一切。

PPT17页面:你拥有自己的系统吗?你想要吗?如果你想,那么恭喜你,因为今天走进远大,了解远大,接触远大,你真正能得到的就是2个字,系统。而当下唯一能够带给你个人,团队,企业独立系统帮你创造大数据,带给用户超越预期极致体验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就只有一家,那就是远大。(PPT页面已经完毕。后面内容自由塑造发挥)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