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我讲我的教育故事 ——让爱为他导航

我讲我的教育故事 ——让爱为他导航



第一篇:我讲我的教育故事 ——让爱为他导航

我讲我的教育故事

——让爱为他导航

人们通常把老师比作园丁,而作为园丁的教师,所培育的幼苗则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所以,要培育好这些“幼苗”,需要“园丁”用心去浇灌,才能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而应关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为学生将来的美好生活奠定根基。而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细心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全面了解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做到防微杜渐。

童心稚趣本该是每个十来岁孩子拥有的,然而,在我曾经执教的四(2)班里却有这样一个不同于其他人的男孩,他的名字叫高X。他个子高高的,浓眉大眼,只是一脸的怨气让人不好接近。仿佛他看谁都不顺眼,全班谁都不敢招惹他,不过,他也不会轻易去找别人的麻烦。他小小年纪为什么会这样呢?于是我决定先找他谈一谈。

一节自习课,我布置好作业,把他叫到了我的办公室。我问他最近和同学相处得怎么样?他低垂着眼皮,静静地回答:“还成。”我又问他学习上感觉怎么样?又是一个:“还成。”的确,他的成绩还算令人满意,在学校举行的口算比赛中还获了奖呢。只是他这几个不冷不热地回答,让我感到很不舒服。为了调整自己的情绪,也缓和一下这僵冷的气氛,我又换了个话题:“你家里最近情况还好吗?”他这次地反映果然不一样了,先是瞪大眼睛看了我一下,然后又很快平静下来,说了句“没事。”根据我的观察与猜测,这“没事”很可能就是“有事”。至于究竟有什么事,我知道从他那里是无从得知的,于是我先叫他回班去写作业了。我该想一想怎么做才能了解他,帮助他。请家长,告诉他们高X的在校表现?这在学生心里肯定认为是老师在向家长给他告状。而且对于像高X这样性格的学生,这么做很可会得到与我期望相反的结果。最后我决定再观察他一下,同时在向其他同学了解一些他的情况。

就在我找他谈话的两天后,高X在校外与同学聚殴打架的事情发生了。我想这可能是个了解他的突破口,于是我找来打架的一些当事人,问明他们打架的原因,原来,这几个大同学中有一人和高X是同村的,放学后指着他对另几个人正说他家的事,被他听到了,便打了起来。我这才知道高X家里这一年来真的有事发生,而且事事都给他幼小的心灵很大的打击。一年前他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妈妈离开了他和姐姐,爸爸不久又给他们娶了后妈,还给他生了个小妹妹,但因家里经济困难,爸爸和后妈经常吵架。于是,就在几个月前,他爸爸参与了一起拦路抢劫,结果被捕入狱了。面对村里人的指指点点与失去亲人的伤痛,本就性格倔强的他,本能的为自己竖起了一道道防线,别人的一点点刺激都会使他爆发。我想这次的打架就是触动了他的自尊与伤痛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这是我才深深体味到教育的真正含义,教书育人是同等的重要。为了改变高X,我又再次找他谈话。告诉他,他家里的事老师都知道了,老师愿意帮助他。我问他:“你想爸爸妈妈吗?”他的回答让我很震惊:“我恨他们!”语气中充满了怨恨,他接着说:“妈妈走了,不要我和姐姐了,爸爸做的事更让我们跟着丢脸,别人都在背后笑话我们。”他的眼里含着泪,但倔强的他没有让眼泪掉下来,我不禁走过去拉着他的手对他说:“妈妈离开你,她也一定很难过。你爸爸可能是一时糊涂,他也许早就后悔了,你去见过他吗?至于别人怎么说,怎么看,你不用理会。你只要好好做,努力学习,才能让别人瞧得起,你说对吗?”他点了点头。然后我就叫他回去了。后来,我在班里开了一个以“他很棒”为主题的班会,让同学们都找一找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为别人树立信心的同时也增强自身的信心。高X的表现比较令人满意。过了一段时间,我听说高X的爸爸判刑了,当我问起他时,他说他和姐姐去看过爸爸了,爸爸要他们好好学习,不要和别人打架。他这次说话时眼中的怨气没有了,我相信是爸爸的爱化解了他心中的伤痛,是爸爸的鼓励和嘱咐增强了他的信心。看着他迈着轻松的脚步远去,我不禁感到一丝丝欣慰。

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缺少阳光的孩子需要雨露的滋润。学生需要引导,需要充满爱心和智慧的教诲,而不是那种粗暴的训导。

我相信亲人和朋友的爱,会成为指引他走好今后人生道路的航标。

我讲我的教育故事

——让爱为他导航

作者:周 雪 梅

单位:魏善庄镇第二中心小学

第二篇:让爱为教育导航

让爱为教育导航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老师要让自己蹲下来看学生,而不是永远的高高在上。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丰富的情感世界,有着属于自己的自尊和个性,他们就像一朵朵刚刚绽放的鲜花,那么稚嫩,那么娇弱,又那么可爱,经不起狂风暴雨,受不住冰雪雷电,他们需要阳光的沐浴,雨水的滋润,需要园丁百倍的精心呵护与培植。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让爱为教育导航。

一、用真诚的心去关爱学生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学习纪律等方面差劲的学生,所以我们,不能只把关心与微笑留给那些优等生,而是要对“特殊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

我曾经教过一个叫小智的学生,刚升入六年级时,我很惊讶,一个六年级的学生,竟有这么多坏习惯:不愿与老师交流、合作,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同学们不小心碰倒他,轻则骂之,重则拳打脚踢……发现他的这些表现,我并没有急于批评他,而是冷静下来,仔细分析,我觉得肯定有原因,所以我下决心要了解他。通过家访我才知道,小智父母离异,他与父亲生活。由于生活上的不顺,他的父亲每天只是抽烟、喝酒、玩牌,家里的生活十分困难。高兴时,父亲对他宠爱有加,不高兴时,小智就成了他的“出气筒”。同学们都看不起他,不愿和他一起玩,小智也变得性格古怪,从父亲身上学到很多不良习惯,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这时我才知道,孩子的表现是外界造成的,他的本质并不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写什么就有了什么。他之所以会这样,是家庭环境造成的。既然他分到了我们班,作为班主任,我下决心要去感化他,帮助他。针对他家情况,我请校长帮忙,为他申请了特困生补助,又组织召开了主题班会,号召同学们接近他,从生活上帮助他。我自己先拿出了100元钱,全班同学在我的带动下,纷纷拿出零花钱,为他买来生活、学习用品。同时,我多次去他家,作他父亲的工作,我有请爱人帮他联系了一份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父亲终于认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下决心要振作起来,并开始戒烟戒酒戒赌。从此,小智变了,和同学们的关系渐渐融洽了,也能主动为办理做事了:扫地、洒水、擦黑板……看到他的可喜变化,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为了让他变得更好,我趁热打铁,来召唤他内心的激情。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他父亲工作忙时,我便带他回家吃饭,头发脏了,我会帮他洗,衣服破了,我帮他补……让他感受到心中渴望的母爱。而且,我专门为他设立了“劳动最积极奖”、“变化最大奖 ”、“ 进步最快奖”,每一次获奖都会增强他的自信心,他也就更愿意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老师和同学。课余时间,我一有空就和他聊天,从多方面了解他。一学期下来,他有了很大转变,学习成绩有十几分提高到五六十分。另外,在校运会上,他不顾自己还在感冒发烧,硬是参加了两项,取得了800米和跳绳比赛的第一名。小智确实变得更好了,小智父亲也是逢人就说:“多亏了小智的老师,不但让我儿子变好了,也让我知道怎样面对生活,要不,我们爷俩就完了……”

二、严格要求是爱的另一个方面

常言道:“树不剪不成形,人不管教不成才”,“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终变坏”,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应有限度的。“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从正反两方面有力地说明严的重要性。其实,严格要求同样也是从爱出发,在态度上却是和蔼可亲,言语恳切,循循善诱,说服教育。记得05年教过的一位学生,学习成绩不错,平时表现也很好,一天早上,我检查家庭作业,他的作业没交,我找他问时,他说丢家里了,下午果然交上来了。可有同学偷偷告诉我,那时他中午刚补上的。按理说他都交上了,也就过去了,可我认为这是品质问题,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品质的培养。于是,放学后我留下他,先向他了解关于作业的看法,又问他回家后是不是就写作业,因为他很聪明,脸一下子就红了。他知道我要说什么了,我便直击主题:“有特殊情况不完成作业,可以向老师说明理由,没必要隐瞒,知道这是什么行为吗?”他红着脸说:“老师,对不起,我撒谎了,昨天晚上我的小表弟来了,妈妈让我陪他玩,没成想,太晚了,就没写完作业。我怕同学们笑话我,才撒谎了……今后,这样的是不可能再发生了。”我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你是一个好学生,想做得特别完美,老师理解,今天你如果告诉老师你的理由,并不代表你不好。老师相信,今后你会做得更好。”他点点头。果然,从此以后,他变得更加出色,直到现在,他已经上初中了,各方面依然那么优秀。

孩子们需要爱,我们作为教师,就要毫不吝啬的给予他们,让爱永驻孩子们的心间,让爱为我们的教育工作导航。

让爱为教育导航

单位:滦县雷庄学区雷庄小学姓名:郭

第三篇:让爱导航

让爱导航

【关键词】课堂 教学 爱心教育

一、倾注真情,实施爱心教育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技巧,更主要的是倾注于“情”。千方百计设法在师生间架起一座感情的桥梁,与学生共鸣。我们在上每节课时,总是精神饱满,微笑教学,热情、坦诚、话语亲切,这样能使师生心灵沟通、心心相印,感情交融,使学生进入最佳境界。同时,教师还需要长期的感情投资,前提是爱护、尊重学生,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遇到他们做错事情时或受到奖励时,教师要做到真诚、准确、适度、适时,讲究奖惩艺术。每时每刻都要加强师生情感,增进友谊,特别是差生或有弊病的学生,更应注重教育方式,尽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积极进步的生理倾向,以爱心善待他们。

二、保护学生的自尊,尊重学生的人格

常言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返速。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力量,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必须做到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教育家韩风珍说过:“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要千方百计地全面提高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再没有比自尊心更重要的了。切不可单以成绩论英雄。教师要分析每个学生个体的特殊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使每位学生各得其所,从而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三、把爱扩展到课堂之外

学生的校外生活,一是在社会上,二是在家庭里。在社会上选择伙伴对于学生的成长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建立有利于个性发展的伙伴关系。如在社会中,个别学生利用放学回家或休息日,常同自己的伙伴一起进游戏厅打游戏。有些人为了挣黑心钱,不管学生的年龄如何,都给他们看一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影响的影片,致使他们学习退步,整个精神状态委靡。对于此问题教师应帮助他们,教育他们,唤起他们积极向上的热情。

四、多一些欣赏,让爱在微笑中闪现

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在半个世纪前就深刻指出:教育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他,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让我们去赏识学生,用欣赏的目光激励他们,学生会在教师的欣赏中看到自己得到了特别的关心与爱意,是不必与别人分享的。他会全身心地感到愉悦、激动,充满了一种回报欣赏的欲望和勇气。同样,微笑不仅萌发教师的情感,还可产生学习的动力,也拉近了师生彼此之间的距离。

(作者单位:青海民和川口中心学校)

第四篇:让爱为你导航

教 研 论 文

刘淑侠

让爱为你导航

——教学有感

(作者:刘淑侠)

有这样一个案例,在我所教过的化工班里有一个男孩小赵,平时上课不爱听讲,总是爱说话、犟嘴。上课做练习时总是装出一副很认真的模样,但是好半天一条直线也不画。有一次,我就问为啥不赶快画,他说:“这就要开始画”。“好,那就好好画,尽量要跟上,要不然越到后面的知识点就越难了”我这样回答他的。等到一个星期后,我在批改作业时特意关注了他的作业情况,做的非常认真,字也写得很工整。此时,我就想起他在课堂上的做练习的样子,有点回忆这作业是不是他自己做的,我又把他的作业和别人的做了比较,果然和班里的一个女同学的作业差不多一样,就是为了不让我发现,女同学故意把字写得潦草了些。当时我想把他立刻叫到办公室好好审问一下,通过批评让他改正,但是我没有这样做,而是想采取了先呵护他的自尊,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在在作业点评课上,我逐个点评了作业,特意对小赵说:“你的作业做的还不错,要是课堂上做练习积极主动,不懂了多问你的进步就会更大”。同学们听了都在下面交头接耳的咕嘟起来了,那根本就不是他自己做的,唯独小赵同学低下头没有说话。为了保护他的自尊,我装作没听见开始讲新课了。

同样是和以前规模差不多的课堂,但今后的课比刚开学时我满意多了,因为我看到小赵一天比一天努力学习了,上课再也不说废话了,时不时还问些问题,积极的回答问题,课堂练习也做的非常快了,他对《化工制图》这门课也感兴趣了。当我走进他旁边时让我看看他的来练习做的对不对,我经常就用温馨而赞美的口气说:“不错,很好,你的进步很大,要多想、多练就掌握了。”紧接着本周的作业交上来了,课代表一拿来,我第一个看的就是他的作业,虽然做的不如上次的好,但是他的确很努力了。从作业上可以看得出来,他是在很努力的保护着他的自尊,更让我感动的事他在作业下面用铅笔写着“刘老师,上次的作业不是我做的,这一次的是我做的,做的不好,但我会努力的”。我给他加了这样的批语“作业做的很认真,今后你会做得更好”!

这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故事,也许是我呵护了学生的自尊,才有了他一天比一天更好的进步;有了他在制图方面比别人更好的绘图功底和丰富的空间思维想象力。因为自尊是一种正常的心里要求,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积极地评价二获得自

尊。如果我当时批评他,揭穿他的过错,那他从此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再也不会听我的话去好好学习了,同时就会失去对他一路行进路线的选择。这时,谁来为他导航,谁会为他选择行进的方向呢?

通过自己的教学过程,有下面几点体会:

一、教师应学会呵护学生的自尊

美国的詹姆斯.杜布森博士说:“有千百种的方法可以让孩子失去自尊。但重建自尊心是一个缓慢而困难的过程”。学生的自尊心就像一颗稚嫩的小苗,一旦受到伤害就很难愈合,但要是好好的去呵护,学生就会健康地成长。

二、在课堂管理中树“带头人风范”

学生是教育的核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他们翱翔于新生活的翅。一路行进是学生,而教师就是向导。指明方向是教师的责任,而选定行进路线的方式是学生的权利。

要给学生这样的口号:

1、“我要自己管自己”

2、“我会自己管自己”

3、“我能自己管自己”

三、与学生成伙伴

教师在教学中要与学生成伙伴,彼此互相帮助,共同成长。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谈心,共同所说不愉快,成为真正的“导航者”。陶行知先生说:“我们首先要变成孩子,才配做孩子的先生。”一个老师,应该是拥有一颗像学生一样的心,性格要温和,要能老老实实,肯肯切切,恭恭谨谨向学生学习,用爱呵护学生的自尊,用爱为学生导航。

第五篇:变“他”为“我”———让学生明辨是非

变“他”为“我”———让学生明辨是非

——班主任随笔

看了魏书生的《教学工作漫谈》,对变“他”为“我”很受启发,尤其是在现在学校对学生书写姿势的强化期,更有一种想效仿的冲动。于是也模仿着说:“坐如钟,将问号拉直,变成感叹号!”也知道人的习惯不是靠一两次提醒能快速改变的,有反复,有回弹,但相信只要坚持,定能成功!

从变“他”为“我”我还想到了其他,特别想起了现在的孩子有一个坏毛病,就是犯了错误不肯承认,老爱推卸责任或找各种理由推脱自己的错误。犯了错误,老师问怎么回事,嘴里蹦出来的第一个字是“他„„”,什么“他先打我的„„”、“他把我的橡皮弄碎了„„”、“他转过头来和我说话的„„”、“他要和我讲废话„„”等等,把一切的错误先推到别人的身上,企图让别人相信,自己是无辜的。于是我想,在班级管理中,是否也能变“他”为“我”,让孩子讲清事情缘由时,开口先讲“我„„”

我在这样尝试着:一天放晚学排队,刚想带队走时,发现一个中队长小小在哭。我随口问怎么回事,小小马上带着哭腔说“安安他打我„„”,话音刚落,安安的声音就窜出来了“她也打我的„„”看来一下子不能解决,我就说:“那你们两个人都留一下。”我带着队伍向校门走去,在路上,我向旁边同学了解的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原来是这样的:安安在排队时,边讲废话边排队,小小想让他把队伍排齐,就伸出手打了安安,边打边要求安安排整齐,安安此时不甘示弱,也回击了一拳,最后小小哭了。我知道了大概情况后,打算回教室处理,刚开口问:谁来说说怎么回事?安安就说:“是小小先打我的,我才打她的„„”小小也说:“他排队讲废话,我叫他排好队,他就打我„„”看来都是“他”惹的祸!

我让他们把事情重新告诉我,不过要改变方法,第一个字说“我”。每个人都讲自己做的事,用第一人称说。我说我自己的,他也说他自己的。经过思考,他们又说了,安安说:“我排队讲话,我还打了小小。”小小说:“我也打了安安。我想让他排好队,可打他是不对的„„”对了,这样不就解决了,两个人都从“我„„”的叙述中找到了自己的错误。找到了自己的不对之处,就能对症下药了。看来“变‘他’为‘我’”这种方法蛮好的。

最近我还让孩子写写日记,提倡的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学生可以写几十个字,但要求真实,写心里话。从学生的心语日记中,我及时了解了班中发生的一些事,并及时进行反馈和处理。在处理同学纠纷时,我就让他们说“我„„”,不说“他„„”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老师了解事情的缘由,可以帮助孩子更快地找到自己的错误。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