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高考阅卷。阅卷感想(最终5篇)

高考阅卷。阅卷感想(最终5篇)



第一篇:高考阅卷。阅卷感想

高考作文阅卷之感想

高二语文组

蒋泞阳

在6月11日——18日我有幸参加了202_年重庆高考语文作文的阅卷工作,这也是我第一次亲密接触神秘的高考阅卷,感慨颇深,因此想在这里把这8天的所见所闻所感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希望对大家的作文教学有点帮助。

一、阅卷速度的控制

原来听参加高考阅卷的老师说高考作文阅卷水得很,基本上30到40秒就阅一篇,一天要求阅500多份,打的都是神仙分,很多被误判;但我看并非如此,高考评卷是一项很严肃而有序的工作,阅卷老师评卷之前都要对当年的评卷标准认真学习,并讨论、分析、试评、正评,而且还了解当年的现代文阅读,避免学生抄现代文阅读而不知。第一天评卷的时间每篇控制在至少2分钟,这个时间足够看一篇800字的作文了,后边也是控制在至少70秒,而整个阅卷场的情况也是70—90秒。要求每个老师一天阅350份,保证了每个老师对每篇作文都能认真地看一篇,大大减少了“误人子弟”的几率。

二、阅卷质量的保证

评卷过程中,计算机阅卷系统要把同一篇作文打给两位老师打分,在不超过分差的情况下,取两人平均分,如果两个分数超过分差,这篇作文就要请第三位老师进行三评,若还是不吻合,就请仲裁评判。一个小组里的几个题组长时刻在观察电脑监控中每位老师评卷的数量,分差、速度、吻合率、给分分段,发现哪位阅卷老师哪个环节与要求标准远了,会随时叫到面前提醒。而且不定时发出阅卷老师自己评过的作文,让阅卷老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打分,如果超出了自评指数,也会叫去当面提醒,这些都保证了阅卷的公平和合理。所以,考生不必顾忌重重,担心自己的好文章被埋没。平时扎扎实实写作,高考作文才能取胜。

三、阅卷标准的界定

今年类卷分值略有变化。一类卷(56——60分),要求扣题,至少2个亮点;二类卷(49——55分),要求扣题,有某些亮点;三类卷(43——48分),要求扣题,泛泛而文,没有大问题,语言一般,平铺直叙;四类卷(36——42分),要求扣题但有严重问题,扣题但行文有严重问题;五类卷(36分以下)跑题、偏题。(关于常用术语:切题、扣题和合题为一个意思;偏题和跑题为一个意思)

四、阅卷过程中的几个注意

(一)篇幅不够

没少50个字扣一分;全文不足300字,15分以下处理;全文不足50字,5分以下处理;300字以上,按常规卷评判。

(二)照抄问题

照抄篇幅过一半视为抄袭,10分以下;抄录不足一半,不人作抄袭。

(三)错别字

没错一字扣一分,不重复计算。(我感觉,实际阅卷过程中只要错别字不是在标题或句首的显眼处,中间即便有一两个错别字,阅卷老师也是从宽处理,没有去理会)

(四)写成诗歌者,36分以下。

(五)无标题扣2分,只有标题无其他内容得2分。

(六)具体操作方法

先定类,后给分。

五、话题相关理解

(一)关于“情有独钟”话题的理解

“情有独钟”词典义是对某事或某物非常喜欢而产生执着和专注。两则材料的核心指向是平凡中的伟大、坚守、爱心、奉献。这是话题作文,材料与话题发生了直接的联系,要结合材料关照话题,材料在话题中可以引用可以不引用,但材料的内涵在作文中必须出现。

(二)立意准确不偏题的理解

围绕“情有独钟”来立意必须满足以下方面,作文主旨必须反映“情有独钟”的主要内涵,首先是钟情的内容(钟情就是喜欢的意思)。对喜欢进行界定,时间上的恒久、坚持(坚持一定要是主观上的,如司马迁;客观上的被动的不是钟情);范围上,只爱这一个,专注;等同的字串也可,如单相思,信仰(膜拜),理想,我愿意……,我乐于……,追随(刘关张),母亲全身心爱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等,可见有话题“情有独钟”4个字的不一定扣题,没有话题“情有独钟”4个字的不一定没有扣题。

六、今后作文教学的建议

(一)加强审题训练。因为审题准了一切都好说,偏题跑题了再好也好不到那里去了。这次全市作文的平均分之所以只有43.31∕45.52,就是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审题不准,致使作文分数沦为四、五等,惨烈得很。我认为,作文训练可分三个维度:宏观上是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的训练;中观上师段落的训练,开头一、二段,结尾一、二段,以及主体段落;微观上是精彩语句的训练,可以借助一句话作文和仿写进行训练。

(二)强化思辨训练。高考作文越来越注重思辨性,也就是很看重学生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而实际上学生作文呈现得更多的却是思维的低幼化。如“转身”就简单地理解为“向后转”,没有联想和发散思维,没有深度,要么只谈转身,却不谈为什么转身,转身后会怎样;如“距离”就只知道时间上的距离和空间上的距离,而想不到思想上的距离,心灵之间的距离等;

(三)重视素材积累和应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定要重视素材积累。阅卷过程中发现考生的素材主要来源于感动中国人物,这很好。其实教材也是积累素材的重要渠道,不可忽视。但更主要的是有了素材,如何应用?我发现很多考生只是素材的罗列、拼凑,不知道如何为自己的观点服务,致使作文缺乏深度。对于旧材料如何新用也是一个关注点,旧材料不是不能用,关键是要用处新意来,也就是视角要新。

(四)分层教学的必要。对于作文素质差的学生,可以让其写套作,能得到三类偏上为佳;对于作文素质好的学生,可以增大阅读量,让其写个性作文,向一、二类要分数。在阅卷过程中,我发现写议论文的特别多,但绝大多数流于一般,难以出彩。议论文的出彩要注意的是切入点要新,素材的新颖,结构的巧妙或清晰,语言的精炼等。感觉记叙文稍稍润色更易得高分,记叙文要注意的是线索的清晰,情感的真切,细节的生动(形象、感人)。

第二篇:化学 202_高考阅卷心得——化学阅卷感想

202_高考阅卷心得——化学阅卷感想

给分有理、扣分有据

----202_年高考阅卷心得

一年一度的高考阅卷工作落下了帷幕,本人有幸参加了这次的高考阅卷,紧张而又神圣的心情到现在还没平静下来。高考考生一不小心就丢分,在一分可以秒杀一千人甚至一万人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这次阅卷更好的指导下一步的高三复习,怎样才能少丢分?我这里也把改卷的一些心得体会介绍给大家,希望能有一些帮助。

一、选择题审题要细,注意隐含条件

化学选择题一般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能力,题目不是很难,但分值较大,错一题丢5分,这需要考生答题时思维一定要严谨,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充分把握题干所给条件,更要注意挖掘题干条件衍生出的隐含条件。

选择题的题干一般会有很多限制性条件,如“无色的”、“可能大量存在”、“说法正确的”、“说法错误的”等。考生审题时不妨将这些关键词划出来,避免答题时忽略。对题目涉及的一些特殊物质,不要忽略其特殊性质。比如,第8小题,A选项是“含氧酸”,不是“最高价含氧酸”。第9小题的题干,是“等质量”而不是“等物质的量”。12小题的A选项是“无色溶液中”等等。

作答时,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如果是概念性的,应对有把握的迅速进行判断。如答案涉及计算,要认真计算出结果,与四个选项对照后选择,切忌避免题目未读完就动手做。

二、填空题答题要按要求,关键词要有,杜绝错别字

做填空题时,考生最需注意的是书写。不仅字迹要清楚,答案也要写在规定的范围内,方便阅卷老师查阅。如果答案出现“张冠李戴”,评卷标准是不给分的。

还有,在书写化学专有名词时一定不要写错别字。按规则,专有名词出错不能得分。值得注意的是,化学量是有单位的,不要漏掉。比如30题第3小题b、d答案,写成B、D答案的,不给分。31题的第1小题,“液柱高度不变”中出现“液注”了,此空不给分。第29

2题中的第1小题,答案应是“K1/K2”,若写成小写字母,不给分。第3小题,浓度表示时不带浓度符号,只写离子符号,不给分。

此外,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不能混淆,书写时一定要配平,注明条件及状态。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最容易漏掉的是水等小分子,相关条件要按书上的规范语言写,如不能将“放电”写成“闪电”等,也不能随意添加不需要的条件。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等不能混淆。结构式和结构简式中哪些原子间用线连接要写清

楚,特别是要注意有机物结构简式中,双键等是不能省的。如30题第3+2+ 3小题,应该写成“ Fe + 2Fe = 3Fe”,很多学生都写成了“ 2Fe 3+2+ + Fe = 3Fe”,痛失3分。

值得注意的是,往年阅卷中最容易扣分的是苯环的结构简式,一定要按书上规范书写。阅卷老师只会根据标答和考生写在试卷上的白纸黑字来给分,不可能揣摩考生意思,因此一定要书写清楚意思明确。

三、实验题语言描述不要乱,环节要全

从阅卷看,实验题考生都容易下手做,但不容易得分,因为答题不够细心。答题时,考生首先要多审几遍题,充分理解题目的要求,明确实验目的。

在回答时书写文字表达时,考生一定要抓住要点,不能泛泛而谈,不能用套话,要有针对性。如回答“气体通过浓硫酸时浓硫酸的作用”,如果简单回答为“除杂质”、“干燥”就不符合要求,要明确回答是除掉混合气体中的哪些气体或干燥哪一种气体等。

实验题解题时,考生一定要关注实验细节,答全实验环节。如今年高考实验题31题第4小题,“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验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本题回答时必须要有三个环节:操作、现象、结论。并且每个环节1分。很多学生都是把操作写出来了,仅得1分,也有部分学生写了前两个环节,仅得2分。

总之,高考阅卷标准非常的公平、公正、严谨。既让优秀学生得到了应该得到的分数,也让大马哈因为粗心大意痛失好多分数。阅卷老师也在阅卷的时候严格、细致,始终坚持了“给分有理、扣分有据”的原则,让整个阅卷工作在严肃、公平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对于新一届高三的一轮复习,我认为应该做到夯实双基、规范步骤、狠抓细节、落实高效,也期待来年的高三在高考中再创辉煌。

第三篇:202_年高考英语阅卷及感想

202_年高考阅卷及感想

202_-12-06 16:55:02|

湖北省公安县第一中学 朱爱琼

[摘要] 高考阅卷使我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英语书面表达的教学。

[关键词] 高考阅卷,英语书面表达,教学

今年6月9号 到19号,我在学校的推荐下有幸参加了202_ 年湖北省高考英语作文网上阅卷工作,收获颇多。此次阅卷使我有机会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英语书面表达的教学,更是对我以往的英语教学进行了一次洗礼,所以归来之后迫不急待地想与大家一起分享这十几天的阅卷感受。

今年湖北考生46.2万人,英语阅卷教师215人,由三部分人员组成:高校教授,在读研究生,中学教师。每个阅卷人员都有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凭用户名和密码才能登入,登入后每个阅卷人员的一举一动都处在组长及专家组成员的监视中,你离线几分几秒,你阅卷的总量,平均速度,有效度,吻合度,自评率等等各项指标随时随地在电脑里都有反映。根据这套评分系统,每份答卷至少由两名人员评分,而且彼此看不到对方的分数,两名人员不是固定组合,电脑随机派送。如两人所给分数在一定的范围内(误差不超过3到4分),那就是有效分数,两个分数加起来取平均分,就是该答卷的最后得分。如两人所给分数超出一定的范围,由第三个人阅卷,取在范围内的平均值,就是该答卷的最后得分。如还不行,比如一人给6分,一人给10分,一人给14分,无法确定,则四评,也就是由专家组仲裁,最后给定分数。这样,相对来说,英语作文的打分是相对公平的,草菅人命的现象不多。以下是我结合此次阅卷进行的分析总结:

一、高考作文

请你根据以下提示,并结合事例,用英语写一篇短文。You cannot choose what you are given, but you can choose how you make use of it.注意:①无须写标题,不得照抄英语提示语;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得透露个人姓名和学校名称; ④词数为120左右

二、评分原则

①本题总分为30分,按5个档次给分。(接受满分及零分作文)

② 词数少于100,纳入评分考虑范围,酌情给分。(往年对字数偏多的给予减分,今年不做要求)③ 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档次,最后给分。评分档次的确定应在内容符合题目要求的前提下侧重于语言的表达。(往年侧重内容要点,今年注重语言流畅和优美)

④评分时,应注意的主要内容为:内容切题,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准确性和多样性,上下文连贯性及语言的得体性。(主要强调语句优美,如果没有具体事例,也不予减分)

⑤拼写与标点符号是语言表达准确性的一个方面,评分时,应视其对交际的影响程度予以考虑。英,美拼写及词汇用法均可接受。

⑥如书写太潦草,以致影响辨认,将分数降低一个档次。(要求学生书写整洁,但无权对书写糟糕的卷面减分)

三、各档次的给分范围和要求 第五档 25-30分

完全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所有内容与提示吻合

--应用了较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

--语法结构与词汇应用准确,虽有个别错误,但不影响意义的表达;具备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恰当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分,全文结构紧凑 完全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第四档 19-24分

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主要内容与提示吻合

--应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能满足任务的要求

--语法结构与词汇应用基本准确,个别错误对意义的表达有一定影响

--较恰当地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分,全文结构较紧凑

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第三档 13-18分

基本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主要内容与提示比较吻合

--应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能基本满足任务的要求--有一些语法结构与词汇的错误,对意义的表达有较大影响--基本能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分,全文结构比较松散

整体个言,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第二档 7-12分

仅完成了试题规定的部分任务。--主要内容与提示基本吻合

--应用的语法结构单调,应用的词汇有限

--有较多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影响了意义的表达

--语句间的连接成分运用不当,缺少连贯性 信息未能清楚地传达给读者

第一档 1-6分

未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主要内容与提示不太吻合

--应用的语法结构单一,应用的词汇十分有限--有较多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严重错误,严重影响了意义的表达

--缺乏语句间的连接成分,内容不连贯 信息未能传达给读者 0分

未能传达给读者任何信息:内容太少,无法评判;写的内容均与所要求内容无关或所写内容无法看清

四、202_年高考作文样卷

下面是专家组给出的五档分数的文章,也是评卷过程中教师参阅的样卷。第五档(27-28分)

The things we get and the situations we are in vary from people to people.There are the rich in the world while there are the poor.There are someone who has been given many chances while there are some one who has not.Let me show you a story I have heard about from my father.In a small town, there were two twin brothers, Tom and Jim.Tom was a very noisy boy while Jim was just the opposite.Their difference aroused their parents’ interests.So they prepared different birthday gifts for them.Jim, the quiet boy, was given a bicycle.Shockingly, he burst into crying because he could not ride a bike.Tom, the happy one, got a very thick book, which he seldom likes to be seated quietly reading.Both of them were given the things they could not choose.This story really teaches me a lot because my father told me that, eventually, Jim became a skillful bicycle rider and Tom a very good reader.In our lifetime, there exist many things seemingly unexpected.However, what I want to emphasize is that whatever we have been given, we should be optimistic all the time, so that we could make full use of it.(漂漂亮亮,读来顺口。虽有个别错误,但不影响表达)第四档(21-22分)

There is an old saying that “everyone is given something, but how you make use of it makes a great difference.” I believe these words very much since I have experienced this thing.When I was study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I got sick and had to stay at home for two week.I felt worried because an important exam was approaching.I was afraid that I would fall behind my classmate.Although I was uncomfortable, I stuck on study everyday.Eventually, I didn’t failed and got good grades.For my example, I learn that even if I can’t study at school I also can learn good.Because I take advantages of my time at home.The fate always plays jokes on people.We are ordinary people so it is impossible for us to predict what will happen.Besides, we can only to accept what the god gives us.So when we accept the gifts, we should do our utmost to keep a smile and make great use of them.It is unwise to complain that the god is unequal, but to spare no effects to achieve your success with them.(清清楚楚,虽隔三差五有错,但都是不小心犯的错误,且文章错少对多)第三档(15-16分)

Everyone is different.Everyone’s thought is different.You can’t choose what you are given , but you can use what you have.Used your hands, your confidence, your heart to get what you wanted.I came from a countryside, My family was wrong, but my father sent me to school.He wants me study knowledges.He often said to me : “If you want to get what you wanted, you must used your hands to get it.And don’t worried you can’t choose what you are given,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 you could get it, providing that you make best used of what you are given.So everything isn’t difficult, nothing is difficult.you need choose how you faced it.And used what you have to solved it.Only in this way can you come to success from the bad things.(马马虎虎,句子半对半错)第二档(9-10分)

Recently, we’ve had a discussion somethings whether apids that we should be hard to work or study.You can shoose what you are given and make use of it.Nowadays, given has a problem we have to face.We don’t know what you are given can choose.But you should know how to make use of it.It’s very important.We must be realized something we should get.And we have to hard work or study;You can get it.We should care about myself, job performance doesn’t care about what we get.Things aren’t always looks appearing good.Se we should find a way that we can choose how you make use of it.Whatever, what you are given.It’s good.(糊里糊涂,这类文章是隔三差五句子有点对,在绝望中给人又带来了一丝希望)第一档(3-4分)

I often listen the teacher said: we cannot chooce what our are given, but we can choose our make use of it.The alarm clock announces the start of busy everyday.We begain make use of given.Usually, we make many have a good thins work.For example, people for future his dream, he always make about his dream thins.So do I.I always is busy.Because I want make use given.Offcuse, we always make a little mistake.But if we don’t care about it, We coun’t have done something So sometimes, I don’t best make use given.What do you think? I hope you can best make use given, and you?(一塌糊涂)

五、作文解析

今年的湖北英语高考作文命题思路和前几年相比,变化并不大,仍属半开放性作文,体现了高考命题的稳定性。要求考生用英语提示语,结合事例进行个性化解读与阐释。简练的提示内容和开放式的写作要求赋予考生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从对英语提示的理解到对写作素材的选择,再到文章的谋篇布局、字词句段,思维容量丰富,既考查了考生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又考查了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这也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情感态度”实施的显性考查。以下是高考参考范文:

Three years ago I failed an important exam in my life and became a student in an ordinary school.Disappointed as I felt at the shabby campus and the poorly-equipped classroom, I found the teachers patient and considerate.Besides, I enjoyed the friendly atmosphere in class.I decided to make the best of it.I worked hard and got along well with my teachers and classmates.Whenever I had difficulties, they were always available.Soon, I became one of the top students in my class, which greatly increased my confidence and got me motivated.My experience tells me that it is not what you are given but how you make use of it that determines who you are.该文章从自身事例说起,讲述一个自己无法选择而又必须要面对的事实。最后总结出自身努力的重要性,无论我们将要面对什么或遇到什么困难,自身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获得成功的关键。范文中长难句和简单句交错使用,使得文章看起来紧张有序,并不乏味。需要注意的: 1.描述过去的时态,过去时的运用。

2.分词的使用可以成为文章亮点,分词可以表示原因,伴随,时间,让步等等。均可以在文章中得到体现。

3.像“润滑剂”一样可以保持语流顺畅的连接词必不可少,如范文中的 “besides” “so soon”等。4.恰当使用复杂句,范文中用到让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和定语从句等;令文章显得不枯燥,文笔优雅。高考满分作文:

When I was young, my mother told me that I should not take anything I receive for granted.As I grew up, I got it through.Unless we have an optimistic mind, we will lose heart because of the difficulties.For my part, it is ridiculous to complain how bad situation is.Since we are given those, we should face it with courage.Take myself for example.Once I failed in an important exam, which made me almost desperate about my future.However, my mother appeared.That night she talked with me a lot about everything in daily life, which made me quite relaxed.At last, she told me that in some time, danger can be chance and setbacks can be progress.After that, I remember to keep up an optimistic mind towards my life.What we are given can’t be ungiven.So why not consider how to make good use of it now? 值得一提的是,考生主要涉及的话题: ①初入新环境,利用新环境锻炼自己。

②来自农村或贫困山区,利用它激励自己努力学习去改变自己当前的处境。

③考试失利,从失利中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④身残志坚,利用逆境磨练。(如刘伟)⑤从不愿意做的一件事中得到了新的收获。

六、考生在书面表达中暴露的主要问题:

通过这次阅卷,我发现考生在书面表达上存在着一些典型的错误,归纳如下:

① 审题不认真,偏离主题,信息理解错误

② 抓不住写作要点,文章内容混乱

③ 用词不准确,汉语式表达方式比比皆是

④ 语言基本功不扎实,语法错误严重

⑤ 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

⑥ 抄袭现象。在今年阅卷中,我们发现有部分考生有抄袭现象,他们因为不会写,就抄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中的段落和相关的句子。而且有的人是智能抄袭:有的是写一句抄一句,汉堡式的抄袭;有的是全部糅杂在一起,色拉式的抄袭。这类作文最后的评判全部为0分。

下面是我摘录的一些反复出现的典型错误: ①As it is known to us that„

②In ten years ago my brother like toy car.③I am very like „.④„ but you didn’t at home.⑤I and him are go to shopping„ ⑥ I often listen the teacher said:„

在今年的高考阅卷中,阅卷老师喜爱的高级句型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非谓语动词等使用很少,倒装、被动语态也用得不够。

七、我们今后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继续夯实基础,打牢基本功。加强学生对单词词组和重要句型的反复记忆。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正确的单词词组的堆积,没有恰当的句型结构的串联,书面表达只是空中楼阁。很难想象一篇单词拼写错误较多的文章,其语篇结构会很好,语言会优美。而且高考对词汇量的要求又在逐年增加,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学生单词记忆的指导督促和检查。2.要从基础做起,对应知应会的基础词汇的含义、用法要透彻地理解,并能准确运用;对基本句型的结构和用法也应烂熟于心。

3.鼓励学生利用早读和周末时间,适当读一些原汁原味的英语材料,适当记忆、背诵一些难度适宜、体裁多样、题材各异、语言地道的小短文;这样用起来时就能信手捏来。平时要多练习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作文题目。

4.平时的写作训练,要因材施教。对于那些英语基本功好,底子扎实的同学,在写作时要着重指导他们在要点全面,词汇高级,连接手段,语言优美等方面下组功夫,力争在高考中拿高分;对于那些中等英语水平的同学,指导他们在写作时要点全面,尽量语法正确,语句连贯,用自己有把握的单词;对于那些英语水平较差的同学,不要支持他们在考试中投机取巧(例如搞拼盘式的抄袭),而要鼓励他们在练习或考试时首先看清题目要求,尽量使用简单句,尽量使用自己会的单词和语法,才能尽量多得分。

5.加强每次测验和大型考试前对学生的应试方法和技巧的指导。(1)草拟提纲

考生认真审题后,如果不是因为时间关系,最好不要急于往答题卷上书写,可以留出3分钟左右的时间,先在草稿纸上列一个小提纲,构思好想使用的词汇和句子,建立起作文的基本框架。之后,再快速通一遍,进行修改定稿。这样再往卷面上写,就会相对地使作文写得更出色一些,增加得分的几率。(2)要点完整

考生如果想拿到高分,必须按照要求在作文中覆盖试题规定的所有内容要点,完成试题任务,达到预期的写作目的。在写作时,考生应该留心是否要点完整,是否有要点遗漏。在题示要点完整的前提下,考生可以作文材料为中心进行适当地发挥,适当补充一部分相关内容,以期使作文更加完美。(3)按部就班

考生应该对高考持平常心,对待英语书面表达也是如此。在写作时,考生应该按照平常老师的要求和个人的写作习惯来完成书面表达试题所要求的任务就可以了。千万不要打破常规,追求所谓的标新立异,因为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但不能出色地完成书面表达的任务,而且最终拿不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作文分数。(4)卷面整洁

英语书面表达毕竟是一项主观性试题,评分过程中就会难免有很多主观因素。漂亮的字体,干净整洁的卷面会使人赏心悦目,无疑会给考生的作文增色不少。因此,考生在写作时要注意书写规范,字体工整,保持卷面整洁,忌潦草凌乱,乱涂乱改。(5)避开错误

考生在作文当中如果错词、错句、病句出现的太多,则会直接影响表达的效果和成绩。在写作时,考生应该尽可能地减少错误,避免出现汉字、拼音、空格等低级错误,尽量避开自己使用起来没有把握的单词和句子。如果为了追求句式的变化而出现了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错误,就得不偿失了。在保证准确的前提下,考生才可以考虑句式的变化,应用较多的语法结构。(6)控制篇幅

高考作文评分原则已经明确指出,考生作文词数少于100词和多于140词的,从总分中减去2分。由此看来,词数不够是要扣分的,而且也并不是词数写得越多就越好。因此,考生在写作时一定要按照评分原则的要求来完成写作任务,严格控制好词数,严格控制好作文的篇幅。(7)行文紧凑

考生在写作时,可以在作文中穿插使用一些过渡性词语。这样会使作文条理清楚,连贯自然,行文紧凑。例如: 表示列举和顺序的:firstly, secondly, thirdly, besides, then, lastly, 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 thing, at the start, etc.表示让步关系的:anyway, anyhow, whatever, whenever, however, though, in any case, in spite of that, after all, all the same, etc.表示时间过渡的:now, suddenly, later, meanwhile, soon, suddenly, in the meanwhile, etc.表示概括总结的:in a word, in conclusion, in short, to sum up, etc.表示同位关系的:in other words, for example, namely, that is to say, for instance, that is, etc.表示增补和引申的:also, in addition, what’s more, to make things worse, moreover, etc.(8)仔细复查

在答题卷上写完书面表达之后,再仔细复查一下是写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复查,考生可以及时发现由于粗心大意而出现的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错误。例如单复数、拼写、搭配、时态、标点符号等方面的错误。这一类错误在复查时很容易发现,也容易改正,这样就进一步提高了书面表达的准确性。最后,我引用阅卷组长给我们中学老师的几句精辟的话语结束我的文章:多背名言警句,多看英文报刊,慎用繁复形式,短文力求完整,选用惯用语句!

第四篇:高考阅卷心得

高考阅卷心得

用心到处显诗境,规范随时有物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有幸参加了202_年.202_年山东省高考语文网上阅卷,借此机会把自己的一些阅卷感受向大家汇报一下,若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作文命题趋势及.题目解读 1.命题趋势。

山东省自202_年实行自主命题以来,一直对作文设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202_、202_、202_年考得是话题作文,202_年考得是材料作文《遥望星空》,成功实现了从国家命题到山东卷单独命题的平稳过渡,202_年又做了适度的创新,选取俄国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作品《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一句话作为材料进行作文,造成审题难度偏大。202_、202_年分别是命题作文《见证》《这世界需要你》。本次阅卷中,专家两次提到,全国高考命题趋势难度下降,命题方式主要集中于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以给考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济南等市区年后就确切知道高考作文或考命题作文或考关系型材料作文。

命题作文审题难度降低了跑题不容易,但也有规定和限制,假如没有了区分度就不会拉开差距,就不会分出优良中差。那么,我们先解读一下202_年的高考作文题目。2.题目解读(审题)。

202_年的高考作文题目由三部分组成:这世界、需要、你,在这三者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你”。<1.>“你”内涵的解读:

①“你”是一个人称代词,有单数化的倾向,一般用作对话。

首先,“你”直接直向考生本人,“这个世界”和“考生”两者有对话交流的需求。

其次,“你”也可指考生熟悉的某个他人,如老师、同学、父母等。也可指人以外的其他事物,如水、阳光、树木等。

再次,“你”还可指某个群体,但是这个“群体”有单数化的倾向,指代必须明确,比如90后、农民工、解放军、环卫工人、老师等。“

最后,“你”除了指人之外,还可理解为抽象的情理,某种精神,某种价值观,某个思想体系,拼搏、正义、诚信、竞争、创新、亲情、关爱、真善美等等。因此,更完整的理解是:我们当今的这种世俗世界需要我们呼唤良知,呼唤道德,呼唤理想,呼唤诚信等。总之,我们的世界是一个价值失衡的现实,缺失某些东西,需要我们深思。

②无论“你”是指代人还是某种思想,作为区分度较大、选拔性较强的高考作文,都必须强调“你”所指代内容的明确性,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更不允许“你”的指代出现多向性,即文中出现多个“你”,若这样就会主题不集中。

行文结构时,若只是写“这世界需要你”,而不点明“你”所具有的内涵,即不把抽象的“你”化为具体的人或精神,就会出现主题不明、中心不突出,甚至跑题、偏题的现象。<

2、>“这世界”

是一个词组,它是自然和人类的综合,作文时可写其中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比如我们的城市、家庭、班级、民族、历史等。题目中用“这”是为了强调题目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这篇文章写作的关键在于你和世界的关系,但是如果全力以赴地单向性地写你或这世界都是错误的。<

3、>“需要”

前两者如果作为对话的话,显然是双方互动的,(1)需要什么,(2)怎样满足需要,(3)为什么需要。是因为它存在的重要还是现实中的缺失,所以需要,在文中都要尽可能揭示出来。

以上是对作文题目的解读,但作文时有的考生审题意识淡薄把题目中的“你”写成“你们”“他们”“我”,没有意识到“你”的单数化倾向;而相当一部分考生更没有注意到“这世界”的当下性和时代性,一头扎进历史文化堆中大写特写李白杜甫陶渊明等等。作文一旦离题,即被打入“冷宫”,按此标准,离题类文章应在三类文以下,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把审题教学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常抓不懈,不断增强学生的审题意识,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审题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根据题目解读,看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二.评分标准: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部分,其中基础等级又分为内容和表达。

1.内容方面:分四个等级——(1.)切合题意,(2.)符合题意,(3.)基本符合题意,(4.)偏离题目

(1.)切合题意要求,“你”必须定位明确,是谁(个体)或哪个群体或什么思想,需要什么要明确,需要的原因和根由要明确,为什么需要揭示得越丰富越到位越好,越深刻越新颖越好,假如是人,应该有个回应意识和设想。(一类卷60—51分)

(2.)符合题意:“你”的定位要明确是谁,但关于“这世界”不太明确,需要什么明确,但回应不明确或没有点题。(二类卷50—41分)

(3.)基本符合题意:“你”的定位不太明确,变成了多个人,如李娜、张海迪、史铁生等,或出现多个精神,主题出现散化现象。再者就是罗列材料,只摆材料不注重分析,且材料之间没有联系,现实感、时代性不强。严重缺乏回应需要的意识,整篇文章趋向空泛。(三类卷40—31分)

(4.)偏离题目:今年作文估计跑题都不容易,想跑都跑不了。但也有个别考生只讲坚持,讲诚信,根本不讲“你”,不讲“这世界”,或另命题《奉献》《这世界需要坚强》等跑题情况就打入四类、五类,打到最低分。(四类卷以下:30—0分)2.表达方面:在表达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自定立意,文体自选。今年的作文题目比较宽松,适合于各种文体的写作。

(1、)议论文,该题目可写优秀的议论文,优秀议论文有哪些要求:

①论证“这世界”与“你”的关系,这世界需要什么,为什么需要,又怎样满足这种需要。②结构要完整,框架要清晰,思想要突出,一个中心,内在逻辑性强。③至于怎样回应你,只要有意识的进行一定的表达就可以了。

作为二、三、四类卷存在的问题有:(1)中心松散,(2)说大话、空话,不联系实际,没有真情实感。

(2、)记叙文,记叙一件事或一个人,属于化虚为实,以小见大,值得肯定。要求(1)记叙要完整(2)要有细节描写和刻画(3)选最熟悉、能表达真实情感的事情。

容易出现的问题:(1)有头无尾,事件不完整,(2)事件或人物模糊,如果写某位名人,就会显得非常空泛

(3、)散文,今年作文不象去年那样具有理性思考,有非常鲜明的感情倾向,如需要失败、苦难、灾难等负面的东西就不好。可以写作抒情性散文,可写作叙事性散文,事件里的人物和事件要充实、饱满,一定要那些舍弃那些没有真情实感或内容虚假的文章。

(4、)书信体,要求(1)注意规范和格式,像称呼、对话的方式交流、落款、署名、日期等。(2)内容方面要充实、得体,不能宽泛。(3)一般书信体应是恳谈或交流。(5、)选择写作诗歌,是违反试题要求的,作文题目明确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如真有诗歌一律上交领导小组。3.发展等级评分:是为了鼓励、表彰或者肯定考生在某一方面的特长。

(1、)尤其要关注那些思想有独特见解的,有创新的,有真情实感、感人至深的文章。

(2、)结构上要开头、结尾、中间三部分都有呼应。

(3.)文采方面,强调驾驭语言能力强,词采丰富,句式灵活,朴素无华,句句动人,文章有感染力。

(4.)材料方面鼓励材料的新颖与切合,农民工、环卫工人都可以,不一定是名人。应值得注意,材料陈旧是中学生的一大通病。

三.高考考场作文凸显问题:

有人说,得作文者得天下。作为占有半壁江山的高考作文,有哪些常见问题,应怎样避免这些问题,(一)主题不明确、不集中(高危漏洞)

有些考生作文主题立意玩深沉,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不出来。如今年高考作文“这世界需要你”“你”到底是什么?阅卷老师找呀找都快急死了,但考生就是不点出不明确“你”是谁。若主题不鲜明,会判为三类下线。在高速阅卷的情况下,每篇作文评分时间41秒左右,打一个分数要点八次鼠标,所以大多数作文实际阅读时间应该不到35秒。阅卷老师对绝大多数作文通常都是只读一遍,所以高考作文一定要中心明确,主题鲜明,快速入题。

另一情况是主题不够集中,如今年高考作文中很多考生写“这世界需要你”把“你”定位为几个人物或几种精神的叠加,一段一个人物或一种精神,最后还不归拢,不归结到一点,这样主题就不是一个,造成了主题不集中,前面已提到“你”定位不准,在40分以下。那么,如何规避这种情况: 1.开门见花(主题鲜明)

要想作文中心明确,结构明快,语言明朗。作文开头写到三五行,就应该提出观点,明确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济南市教研员说,文章开头前三五行必须出现观点,如果做不到就是失败的。

如:今年一考生这样开头

张晓枫曾言:“树在,山在,岁月在,我在,你还想要怎样美好的世界?”而我想说:“这世界如果没有了你——诚信,必将陷入一片荒芜。”

(语言简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主题鲜明,且文采斐然,意境深远,读过让阅卷老师心灵产生共振。)2.点石成金(反复点题)

一位高考作文阅卷组长说:“高考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就是说,高考作文必须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以让阅卷老师在瞬间被它吸引,被它打动。“犹抱琵琶半遮面”,太曲折,太含蓄,是高考作文的大忌。换句话说,特别是议论文要点题点题再点题,扣题扣题再扣题。

在阅卷疲劳之时,有些老师只看三个点——开头段、扣题句、结尾段,“三点式”阅卷,尽管一直遭到大家的痛批,但阅卷的强度和时间限制决定这种主观性仍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要学会点题或扣题,经过反复点题,作文就是跑得再远也能拉回来。

绝对经验:同样内容与结构的情况下,反复点题与不点题的文章相差7—10分。

针对出现几种精神类叠加、主题不集中的作文,文章最后要进行总结点拨升华,使分散的几种主题有一定关联度,要归结为一个主题。

(二.)文体不清

近几年来,山东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一直把“文体特征鲜明”作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因为多年来,在“淡化文体”提法下,高考作文逐渐模糊了文体。一些考生写出的文章夹叙夹议,一个材料占据大半篇幅,逻辑性不强,不会分析说理。这种文章就是专家所称的“四不像”。淡化文体不是不要文体,写作时文体不清,是原则性问题。文体不清的作文一般判为三类下线(30—37分),所以我们平时作文训练时,一定要强调选定了记叙文就要写成记叙文,选定了议论文,就要写成议论文,规范写作,时刻保持鲜明的文体意识。

绝对经验:高中阶段训练的大多是议论文,从调研数据分析,选择议论文写作的考生,占百分之九十,而选记叙文、散文等不到百分之十,其它文体约百分之零点一。但很多阅卷老师感觉记叙文更容易得高分,平均比议论文高5分。为避免在绝大多数议论文作文中陷于平庸,今后课堂教学应加强记叙文和散文等文体的训练。那么,专家青睐、阅卷老师欣赏的记叙文有哪些特点呢? 1.写亲身经历 这次高考作文,有的考生把“这世界需要你”中的“你”写成了“史铁生”“雷锋”甚至“司马迁”“屈原”,这本无可厚非,但通篇都写名人的事迹,容易写成人物简介或人物传记。再者考生对这些伟人的了解大都来自一些资料甚或道听途说,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悟,文章就会显得单薄、肤浅、空泛往往有一种拼凑之嫌,缺乏厚重之感。所以鼓励学生写发生在

自己身边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写自己熟悉或亲近的人。2.有真情实感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

至微”就是指那些显示人性美、人情美,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及由细节所传递出的真情实感。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蹒跚的步履、臃肿的身体艰难地跨过栅栏为我买橘子的一段描写,感人至深,动人心扉,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所以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真实感受,以我手写我心,打动阅卷老师,甚至赚取他们的眼泪,让他们心甘情愿为你打高分,甚至满分。今年有一位考生写“这世界需要你---父亲”,叙述父亲在重症监护室生命垂危,与死神抗争,而他却只能饱含眼泪痛苦地站在门外望着浑身插满管子的亲人。文章以回忆的方式写了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对家庭的重要,真切感人。最后点题,深情呼唤:“父亲,这个家需要你,这个世界需要你!”文章主题鲜明、情感真挚,开始我给他判了58分,错别字扣2分,得56分。然而评几份试卷后,对这份试卷,对这份感情仍不能释怀,心想这样的文章如不能得满分,于心不忍。于是重新判满分60分,扣2分错字,最终得58分。

3.有深刻感悟

记叙文不能光泛泛叙事要发现生活亮点,表达独特感悟,要有自己的真切体会、思想感悟和升华。世间一枝一叶总关情,要能从一棵小草嗅到春天,能从一朵梅花看到坚强,能从一抹微笑感悟真情等等,关键是要有善感的心灵,以独特的视觉去发现生活,再现人间真情,感悟生活之美。细节描写、心灵独抒更能锦上添花。

(三.)素材陈旧杂乱

长城的壮美体现在一块块古砖有秩序得排列,金字塔的雄奇表现为一块块垒石有规则得组合,而文章的优美则是有一则则材料按文意巧妙得聚合,可是高考作文在材料的选择上却存在着一些问题。1.材料陈旧

高考作文中多数考生材料的选择运用上有趋同现象。考生运用大量万能材料,并生造中外名人的“名言名句”。专家一再强调材料陈旧是中学生写作的大毛病。从考试角度来看,这类堆积类型的作文不可能出类拔萃。考生作文从选材角度,大体可分为这几类:.①选取历史素材:汉代、唐朝、“四大发明”等光辉历史,抗日战争以及南京大屠杀等中华民族苦难史;

②选取中外人物:孔子、屈原、司马迁、苏武、陶渊明、李白、苏轼、李清照等古人,邰丽华、史铁生等残疾类,洪战辉、丛飞、等感动中国人物,霍金、贝多芬、牛顿、爱迪生等外国人物;

③选取事件:父母疾病和车祸、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去世等家庭悲剧,初恋、打架、病重、偷摘邻居瓜果梨桃、晚会、毕业典礼等顽皮类;

④关注外交事件和政治关系:台海关系、南北朝鲜、美伊战争、中日战争、日德对战争的态度、和谐社会、八荣八耻;

⑤按时间顺序表述:童年、少年、青年,小时候、长大后、多年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复读等阶段。

材料陈旧极易给阅卷老师造成审美疲劳,从而影响得分。

如何规避:

我们在平时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使用鲜活材料和现实材料,用自己的话语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可以在文章使用瘦肉精、三聚氰胺、染色馒头、朱之文、旭日阳刚、李娜、药家鑫、富二代、官二代“我爸是李刚”等一些新颖的材料,最好是“我有人无”的,并加以评析,来显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总之,要掌握好以下原则:(1)多选有细节的小故事,少选厚泛的大事件。(中国或中国传统文化——这世界需要你——太大,太空)(2)多选贴近现实的(“富士康12连跳”5.12日本地震、“明星酒驾肇事”“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少选古代历史的。(3)多选正面积极的,少选反面消极的。

(4)多选独特个性的,少选大家熟悉的。2.材料杂乱(无序无类)

有些考生材料的选择运用没有一定的顺序没有类别,古今中外一把抓,天上地下乱搀和。如今年一考生写作时运用的材料分别是:

农民工——书籍———大自然;

更有甚者:蜣螂———狼———屈原。

如何规避:平时写作提醒学生举例历史现实要过渡,别人自己要衔接。从古到今,从中到外。或人物类或精神类要做到有序有类,不要杂乱无章,。

(四.)得分较低的几种常见应试类作文。

专家讲从202_年至今,一直在严格审视和关注三种不良倾向的文章:

1.开头一段、结尾一段,中间三段,提出分论点,与话题粘连,然后举出一两个历史文化名人,用一两句与中心立意关联的句子,最后进行总结。这是一种“贴标签”式的应试作文; 2.开头题记、排比句,结尾排比句,中间罗列几个历史文化人物故事,没有内在联系,这是一种“堆砌人物”式应试作文。

3.内容不实,情节虚假,杜撰家庭悲剧,这是一种虚情假意式作文,还有文化散文、套作作文,这样的文章一律打入“冷宫”。

避免了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就能得高分。总之历年来,高考中高分作文,在通篇“明白”“通顺”“完整”的前提下,都有能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精彩之处。要么主题鲜明材料新颖,要么结构清晰语言优美,要么修饰运用哲理阐释,要么诗意表达创新文采。正如南京师大文学院院长、历年高考阅卷负责人 何永康教授所言:“高考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只要有亮点,哪怕只是微弱的一点点,也能闪动阅卷老师的眼睛,获取高分。

四.树立规范答题意识

历届高考,有的考生一看试卷大喜,全部会做,但判完卷后又满脸愁容,考生自己的估分与实际得分差之甚远。究其原因学生答题时存在着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精的不规范现象。

参加高考,答题时必须自始自终地处处规范,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非知识性失分,力争做到“你认为会的应该是对的,你认为对的应该是全对的”。为此我们一定要树立规范答题意识。

怎样才能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呢?谈几点建议。

(一.)树立审题意识。有些考生唯恐时间不够用,不注意审题,提笔就写,结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写就跑题。对于语文试题特别是作文,拿到试题以后,不要匆忙做题,要花2—3分钟时间字斟句酌分析解读试题,要明白试题有几个词语,哪个词语应该是关键词,每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有哪些,这些词语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通过审题真正吃透命题者的意图及情感倾向就会化艰深为平易,化虚为实,化大命题为小切入。所以审题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虽然今年语文作文题目容易,但还是出现了跑题作文。个别考生审题不仔细出现了误差,或者有些考生写着写着思路发生了偏离,都会造成跑题作文。

(二.)树立分点(步骤)意识

组织答案要条理、清晰,先看看所答的题是几分,留下多大空白让你解答。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一般每2分一个给分点,答题时要用①②③小标号标明,答案要点数尽量和所给空白一致,不要太少,也不要太多。因为评分细则上,每个题的总分值都精细地分配1分或2分给解题的每个环节,评卷老师评卷时,只在答卷上寻找得分点,见到采分点才给分,否则写的再多也无济于事。

(1、)文言翻译:译准“得分点”

文言翻译是近几年考生失分最多的题之一,主要原因是译不准“得分点”。译不准的原因,除了能力不足之外,对“得分点”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要求翻译:”(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4个点4分);而像“霸王”、“举”、“本”、“事”作“采分点”。翻译时,对这些“得分点”必须高度重视,集中全力译得准确通顺,千万不可模糊或出错。(译文:国君你想要称霸诸侯成就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根本的事情做起。)

所以只有规范答题步骤,树立分点意识,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述,“会做”的题才能“得分”。平时训练时,我们也要告诫学生答题时要会把握得分点,分步骤答题。这样就不会使要点遗漏,同时也能使你的答案条理、清晰,学生也能轻而易举的拿到该得的分。(三.)树立术语意识。

由于高考评卷时间紧,任务重,评卷老师不可能逐字逐句品读你的答案,一般都会一目十行地寻找凸显关键词的学科专有术语。关键语句和关键词是否答出是多得分的关键,该用术语答题时必须用术语,中学阶段考生必须掌握一些答题的术语,如诗歌鉴赏答表现手法的题时需掌握的一些术语:联想、想象、类比、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反衬等,这样不仅答案简要而且有水准。

咏山泉

储光羲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飞流而下时,水石相击,如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两句先抑后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

(四)强化书写意识。

“丑陋是永远打不赢的官司。”书写是文章的服饰,标点是文章的呼吸。《考试说明》要求:“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标点正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书面项则进一步规定:“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不清或错别字太多(错一字扣一分,3分封顶。),判为五类卷(20分以下)。”有一位济南的阅卷老师明确地说:“看卷面就可以看出整体素质,字体差的答卷不用看也就30多分。”

阅卷是件苦差事,阅卷老师一天要端坐8个小时,考虑三评四评的因素,意味着每人在9天里要评阅6000份左右,让阅卷老师花时间去辨认你的字,必大大影响你的得分。所以书写要字体美观,字迹清晰。不然字太大或太小,行距过大或过小,整体不美观就会在扫描之后显得字体模糊,用力过轻就会扫描不出来,字迹潦草,连笔太多,辨认不清,看不清楚书写,容易造成阅读困难,产生厌倦情绪,影响最终得分。

绝对经验:内容相同的作文,字体潦草的要比字体端正、清楚美观的少得7---10分。山东招生考试院的王晓舒教授在评讲样卷时说,有一份作文开始评42分,也就是切入分,找人把这份试卷重新工工整整的抄写了一遍,老师们猜会是多少分?50多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规范书写,更应该强化书写。卷面太差,字数不够,都是硬伤,扣分没商量!((1)题目写错或不写,扣一分;(2)错别字一个扣一分,三分到顶,有明显语病的句子也要扣分;(3)不足800字,缺50字扣一分;600字——700字,内容不完整者30—35分;400—600字,25分左右;200—400字,20分左右;200字以下,10分以下。)

(五)不要透露个人信息。

有一位考生在文章开头这样写到:

“浪漫的五月,牡丹花开的季节,放学后的我们相约来到牡丹花城——菏泽,当我们进入曹州牡丹园的时候,我们手牵手,是那么浪漫,虽然我们去的晚点,牡丹正在凋谢,但我们的爱情之火却慢慢地绽放。牡丹园,留下了我人生最美好回忆。”

行文中透露个人信息(1.菏泽考生——很恐怖的信息;2.谈恋爱——不健康的信息;节奏慢——与主题关系好像不太紧密。),阅卷老师大部分是济南市的老师,和我同桌阅卷的是济南九中一位老师,遇到考卷中透漏个人信息的考生,若不是他们的学生,他们肯定不会给你抬分,有可能会适当压分的,地方市区肯定吃亏。当然,透漏自己是艺体生的更倒霉,大家潜意识里对他们就没有好的印象。所以我们要一再告诫学生答题时千万不要透漏个人信息,否则吃亏没商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勤动手方能少出错,提高认识水平,规范答题才能减少不必要的失误。练就规范,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定会在激烈的考试(尤其是高考)竞争中胜出,也会受益终生!

只要我们从现在起做个有心的人,关注高考、研究高考;

只要我们从现在起做个有心的人,注重细节、规范答题,将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疏浅认识,难登大雅之堂,还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领导给这次机会,谢谢各位老师!

第五篇:高考阅卷体会

高考历史阅卷心得体会

历史组

赵玉春

202_年6月10日至19日,我参加了高考历史阅卷工作,这次阅卷开阔了视野,了解了高考评分细则、标准以及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以后的教学有了很大的帮助和指导。具体的阅卷流程不再赘述,谈一下阅卷中发现的问题和自己的体会。

一、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

1、答题不规范。(1)版面不规范。具体有两种情况:一是将本题全部答到了其他题下,自己另外加题号;二是将本题的部分内容答到其他地方,用箭头表示。(2)书写不规范。很多考生答卷凌乱,毫无整洁可言有些试卷字迹潦草,笔迹不清,字体小,字间距小,很容易造成阅卷老师的视觉疲劳,造成不必要的丢分现象。(3)格式不规范。有的考生答题不能做到段落化和序号化,要点之间追尾写,会导致失分。

2、缺少用“历史”的语言来表达。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色,历史学科也不例外。所以在组织答案时,尽量使用历史专有名词。如40题“西方国家如何取得优势地位”的回答:表述为“西方国家经济飞速发展”、“政治力量发展”、“军事力量强大”等一些文学语言,一些内容词是不能给分的,回答问题时必须做到史论结合。

3、逻辑性差,叙述东拉西扯,不能清晰表明意思:如38题第一问的回答,不少考生只写“坊市界限被打破”、“市民阶层兴起”没有表述史实之间的联系。第二问理学的原因,有的考生只写了“三教并立”,没有进一步阐述三教并立所带来的结果或影响。

4、审题方面。(1)缺乏审题能力,审题不清。仔细审题是解题的关键,方向错了,即使答得再多的内容枉然。有些题目学生失分多或者根本不得分,不是基础知识没有掌握,能力不到位,而是审题草率马虎,思维缺乏严密的逻辑性,答非所问而使结果劳而无功。(2)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概括问题的能力较弱。在材料解析题中,很多学生不会寻找关键词,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表达,而是原封不动地抄写材料原句,这是不得分的。

二、高分试卷与不得分试卷分析 学生要的高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考生答案在论证过程中,理由充分、分析透彻、措辞词到位,一看就觉得“非等闲之辈”。(2)考生答案规范、序号清楚,回答重点突出,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不顾左右而言他。(3)考生答案中的关键词与参考答案中的关键词相同或多数相似,意思相同或相近。(4)考生答案除完全与参考答案规定相符合,还能在参考答案之外作进一步深挖拓展且符合题意和社会实际。(5)考生答卷书写整洁、清晰、虽然只有少数符合逻辑的表述,但可以酌情给分。(6)考生答卷虽然与参考答案表述完全不一致,但逻辑严谨,论证周密,无知识性错误,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且能自圆其说,与题意相吻合,符合“加分”条件。(7)无概念混淆不清或错别字。

不能得分的答卷通常有以下情况:(1)考生答卷有明显的知识性错误,论证思路混乱,未按题意作进一步分析。(2)考生试卷有创新意识,也能自圆其说,但不符合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思想路线,甚至有反动言论。(3)考生试卷凌乱,毫无整洁可言,逻辑性差,叙述东拉西扯。(4)考生书写模糊,涂改很多,虽然有一些叙述与参考答案略微相同或相似,但有多数难以辨认,也不能给分。

三、必要的答题技巧

1、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一定要组织到答案中。一些材料本身就隐含答案,但许多考生对材料重视程度不足,阅读材料往往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从材料的内容中寻找突破口,不从材料中获得信息,而一味根据设问寻找知识的结合点,虽绞尽脑汁,最终还是未能从材料内容中组织确切的表述。

2、不要在试卷上留空白。遇到题意不能完全理解或没有思路的题目时,千万不要因为 题目有一点不理解或估计该题写上也不得分,就什么都不写。写上去的内容有时逻辑不一定很正确,一旦踩到得分点也能得分。

3、答案语言要科学规范。一些考生作答时用词幼稚,词汇贫乏,不善于用专业语言,常令人忍俊不住。注重语言表述的正确性,就是要求考生组织答案时必须向教材语言回归,使用历史学科语言。鉴于此平时教师在要求学生口头作答的同时,必须让他们多动笔,以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述和概括能力,养成用学科语言、专业术语答题的好习惯。

4、答题思路要严谨规范。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审题,逐字逐句看清楚。提取一切有效信息,挖掘一切有效条件,排除干扰信息和迷惑条件,并完成以下思维要点:(1)辨明试题的指向,明确试题的设问点,问什么,答什么,避免答非所问。(2)分析命题者的意图,明确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3)排除思维定势的影响,越是似曾相识的题目,越要小心,不能简单地用以前做过的类似题目的思维去解答。一句话就是要求学生必须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5、答题层次要清晰。应提倡分点答题,体现序号化,段落花,学生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一些学生答题从头到尾,不分段落,不分层次,不标标点,没有提示语,条理不清,语无伦次,逻辑不通,重复啰嗦,使阅卷老师费时费神,难以寻找得分点。尤其使阅卷老师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后,往往对一些可给可不给的临界答案判的过死。一句话,叙述和论证符合逻辑,步骤明确,无前后颠倒,答非所问的表述。

6、书写要规范。即卷面整洁、字体整齐,层次清楚,易使人愉悦感。字体不要太小,字间距行距要合理。还要防止出现笔误或错别字,这些做法将直接导致扣分,实在可惜。平时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做一些书面作业,通过书面表达,才能发现问题,错别字会无处藏身。

其实,以上所谈到的这些注意事项,都是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的良好习惯,或者是要坚决克服的不良行为。文科考生要真正地、顺利通过高考,功夫是在平时而不在考场上那几个小时,一句话就是要求考生在备考中要做到厚积薄发,与时俱进,力求更好。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264006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