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下、中、上丹田的开拓之旅学员心得
大家好,我是李林,是无极太极22期学员。我习练无极太极功法大约一年半的时间。这之间我的身心健康都得到了很大地提高。
写这篇文章主要是想帮助大家对无极太极体系的初、中、高级养生功法有个更深层次的认识。所以,以下将会描述我的下、中、上丹田的开拓之旅。
第一次接触无极太极时,它完全将我带领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而出于对这个全新领域的好奇,我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蜕变——加入无极太极微信课。在这一阶段,让我感受到了能量充满丹田的真实,让我体会到了炁感冲击经脉的酸爽,让我尝到了周天循环生生不息的舒适。这些感觉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随着能量和时间的积累,一条条经脉被冲开,腰胯脊柱也跟着被冲开,身体慢慢归于平静。能量随之来到了中丹田,具体感觉我就不多说了,以免造成知障,自己体会到的才是最美妙的。
第二次蜕变当属习练中级养生班的时候了。在这之前我都不知道有中丹田和上丹田,管他呢,按照老师的要求练就行了。我个人来说身体底子还不错,从小爱跑爱跳,爱运动,加上当时已经习练了大半年的无极太极初级功法,感觉身体已经棒到不行了。直到中级养生开课,白虎洗肺功,让我的肺部有很大的感觉;玄武固肾功,是让我真正去咬牙坚持,也是最难过的一个功法,同时也体会到了自己到底有多“弱”;青龙养肝功,让我体会到了肝部强化带来的好处;朱雀强心功,让我体会到了撕心裂肺;最后的旋中补脾功,也是一个难关。在我的坚持和努力下,最后终于达成了五行合一。相信练过中级养生的师兄师姐们,都有这些体会,可能还有的比我更强烈。但是这些都是开拓中丹田的必经之路。通过中级班的洗礼,我的中丹田被扩充了不少,之前本来感觉到中丹田已经满了,现在却多了一大片空间需要去装。而后随着中丹田的再一次平静,毋庸置疑的上丹田之旅开始了。
上丹田的开拓我认为是最难,最复杂,并且最痛苦的。在养生高级游学班开始之前,我就已经冲击过一段时间上丹田了,但是进展很慢很慢。而后终于等到了养生高级游学班开课,在两天的养生高级游学班之旅当中,收获了太多太多。记得当时刚到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了非常强的气场,上丹田就像压了一块石头。后来和叶会长、沙远东师兄以及张凯师兄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我已经感觉快睁不开眼了,能量自动冲击上丹田,让我困得不行。特别是沙师兄靠近我的时候,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只能会宾馆休息,没想到一回去就没事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气场有多强。在随后两天的养生高级游学班学习当中,顺利学习到了扩充上丹田的功法,并且收获良多。养生高级游学班回来以后,有一种三观被颠覆的感觉,在这之前每次晚上走进小区(居住地是一个老小区),都有一种脊柱发凉的感觉,并且挺怕的,而养生高级游学班回来之后就没有任何感觉了,这种对比和反差让我感到特别奇怪;然后游学班回来以后出现过两次能量爆棚的经历,我就不多说了。总之个人感觉上丹田需要很多的能量去填补。同时这也是一个过程,需要我们去坚持。
最近习练高级功法也有一段时间了,冲击百会的过程同样艰辛,虽然还未完成,但是坚定的信念和那一股傻劲是我最不缺乏的。而且在游学班结束不久,我的爱人(她作为家属一起去了北京)也通了大周天,每天一起站桩。在她的支持下,我相信将来遇到的每一个难关都能够顺利的跨越。
给无极太极的师兄师姐们几个建议:第一点、凡事要坚持,不要急于求成,有了正确的路,只需要毫不迟疑的,坚定的走下去就行;第二点、多多参加聚会,分会师兄师姐们的经验分享让人收获满满;第三点、让自己充满正能量,学会去蜕变自己,感化他人,特别是自己的亲人,有了亲人的支持,生活将充满美好。
最后,真心感恩老祖宗,感恩无极太极,感恩赵老师,感恩师兄师姐们。
编辑:小正 来源:无极太极
第二篇:之旅心得
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202_年6月23日至26日,我参加了由我院组织的山东红色之旅活动。参观考察了台儿庄大战、孟良崮战役、莱芜战役等革命纪念馆。这次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我们在获得相关历史知识的同时,接受了一次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洗礼,获益匪浅。
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这次红色之旅的目的地。我们参观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导游告诉我们,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于202_年9月落成,正值孟良崮战役胜利60周年。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与其说是纪念战争,不如说更为缅怀在这场战役中浴血牺牲的人。因此,在外观形式上是对人性力量的表达高于对战争的魄力、激烈性的表达。设计师选用平缓简洁的对称三角形来勾勒建筑的轮廓,完成对烈士们人性的力量的表达-它稳重、深沉、含蓄,有着不随时间流逝而改变的坚韧和执着。纪念馆上部被一分为二后,形成两个三角形体量。从中间被打开的开口处顺着向北延伸的轴线,能够看到后面烈士墓园中的郁郁松林和位于轴线尽端的烈士望乡塔。为与纪念馆主体三角形有相配合而又不乏变化,轴线尽端的烈士纪念塔在平面上采用了三角形的构图,在顶端削一斜角,使三角形在构图立面上也有所体现。这个构图也是对孟良崮的“崮”的轮廓线的呼应,隐喻烈士们如苍苍青山般的胸怀。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纪念馆坐落在山东省枣庄市古运河畔的台儿庄区,由纪念碑、展览馆、影视馆、全景画馆组成。纪念碑碑名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题写,碑文由程思远撰著。展览馆展出中日双方资料和实物600余件,还藏有当年参战将士及其家属、书画家、知名人士的书画作品近千幅。影视馆播放当年战地记者拍摄的珍贵纪录片、参战将士访谈录及影片《血战台儿庄》。全景画馆为18边形筒式建筑,全景画面高16.5米,周长124.1米,画面首尾连成全周形,融绘画、地面塑形、灯光、音响和解说为一体,能形象地再现当年浴血奋战的场景及过程,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置身纪念馆中,虽然血与火的大战已经六十余年过去了,但我们仿
佛感到,爱国将士冲锋的呼喊犹在耳畔,惊魂夺魄的场面似在眼前。
下午,我们参观了铁道游击队影视城。铁道游击队影视城位于山东省南部枣庄市,影视城是以建设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全国著名影视剧拍摄基地为目标,配合红色经典——40集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的拍摄,经枣庄市委、市政府批准,是按照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并融合浓烈的鲁南民俗文化风情由薛城区政府总投资1.5亿元兴建的,占地总面积500余亩,共分三期进行建设。影视城一期工程总投资202_万元,占地120亩,建筑面积11800平方米。于202_年9月29日动工,历时百天落成,圆满完成了40集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的拍摄任务。而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民国时期的影视拍摄基地,也是全国首批命名的红色旅游基地。已成为教育性强、实景逼真、内容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天的红色之旅是短暂的,带给我们的震撼却是巨大的。这些革命纪念地,不仅让我们学习了革命战争的历史,接受了灵魂的洗礼,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用先辈的鲜血换来的这句话的分量,深刻体会到无私奉献的意识在我们青年人心中的薄弱,明白铸造灵魂、锤炼信念,对我们来说是如何的重要。这次红色之旅采风活动主要收获和体会有:
1、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不论是在台儿庄大战、孟良崮战役纪念馆,还是在铁道游击战影视城,革命先烈为了民族大义和心中的理想信念甘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使我对共产社会主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加坚定了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虽然我现在还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今后,我将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党靠拢,像那些革命先辈那样,为共产主义事业、为我们民族振兴事业奋斗我的余生。
2、更加激发了爱国热情。在台儿庄大战中,40余万中国将士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条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歼灭日军1万余人,使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彻底破灭,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在孟良崮战役、莱芜战役中,千千万万将士为了民族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英勇献身……所有这些,使我们更深切的感受到我们今天祖国的强盛崛起,今天和平、和谐、和乐的生活环境是来之不易的,是一代又一代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使我们更加热爱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热爱我们的党。
3、更加激发了工作热情。这些革命纪念地,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纪录着光辉的革命事迹,弘扬着灿烂的革命精神。历史的红色旅程结束了,未来的红色旅程却刚刚开始!历史的红色旅程是革命的先辈们开创的,未来的红色旅程是要靠我们新一代来开创的。我们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立志为人民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以实际行动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努力工作,不断创新,勤于思考,刻苦学习,以更加昂扬的精神和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去。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将切实加强自身修养,进一步提高新闻宣传的艺术和水平,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当好党的“喉舌”;切实担负起舆论监督的重任,为社会的公平正义、国家的法治进程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三篇:学员心得
英语教师的教能,教会与教好
202_年11月19日上午,我们在井冈山八角楼教师培训中心的二楼会议室聆听了来自北京大学附中的范存智教授的精彩讲座《教师的学养与教学》
课上范老师说“英语学习切不可盲目,周密有效的计划。”同时老师要给学生明确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目标的实施,要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通过范老师的精彩讲解,我才真正理解到“教”的真正含义。中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不能单靠唱歌游戏去学习,因为培养兴趣主要是为了学习英语。中学生学习英语不是英美的移民学习英语,只有不断学到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才可能培养持久的兴趣。目前我们的中学生每周只有100多分钟的英语课,单靠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学生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中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中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中学生还是应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
回顾几年来的教学之路,心中充满了许多感慨和无奈,一方面想尽己之所能,教好学生,不留遗憾;一方面却不能摆脱来自分数至上的压力。作为一名教师,更多是要把教学当做成一项事业来做。
第四篇:红色之旅心得
11月初,我院工会组织了部分员工赴湖南韶山的红色之旅。此次湖南之行经历了太多的美丽与新奇:饱览张家界瑰丽生动的自然景观、瞻仰革命伟人故居、游历繁华的长沙夜景,亲见壮观的橘子洲头,感受书香宁静的岳麓书院,鉴赏悠久的马王堆历史,尝遍各色湖南小吃……短短几天,已让大家难舍那里的一切。在现代中国革命史上,湖南曾经产生过众多的无产阶级政治家、革命家,这是一片令人神往的土地。我们怀着对已故革命领袖无限崇敬的心情,来到了一代伟人毛主席、刘少奇的故乡——韶山。
毛泽东故居座落在竹林繁茂,翠色欲滴的韶山冲里。这里依山傍水,环山围绕,青松郁郁,翠竹婆娑。“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这是毛主席1959年夏天回到阔别了32年的家乡韶山时留下的诗词,字里行间流露出主席对革命先烈的深深怀念。
走进故居,里面的摆设一切依旧。主席少年生活痕迹历历在目。横屋里摆放着的方桌、板凳;卧室里的方形架子木床、青色大布蚊帐;天井边房中陈列的农具、水车、蓑衣、风车,经过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褪尽了它们原有的色彩。一切都显得朴实而清幽。置身于毛泽东同志的故居里,留心观看着每一件留有毛泽东同志生活、学习、劳作的文物,体会到一代伟人成长的足迹,人们把毛泽东故居誉为“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是革命的“圣地”!
刘少奇纪念馆一片青翠,庄严幽静。纪念馆共有八个展室,按少奇同志生平分为四个专题进行陈列,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图片、资料和实物,从不同角度展示着少奇同志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镜头和珍贵文物。在静谧的展厅内,讲解员专注而深情地介绍少奇同志从工人运动、白区工作到缔造新中国、发展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时期所做的独特贡献,娓娓而谈少奇同志在扩大新四军、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卓越功绩,声情并茂地讲起这位历史巨人的朴素情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在著名的延安整风中,刘少奇同志奋笔疾书写了《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告诫每个党员应该怎样加强自己的思想意识修养和组织纪律性,从有效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角度,提出和分析问题,创立了党性修养理论,为党的建设理论作出了创造性贡献,对我们今天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韶山一游,感概万千,斯人虽去,其物尤存,那里的一桌一椅、一砖一瓦,无不引起我们对伟人的深切怀念。他们冲破闭塞的农村,立志革命,用生命,用鲜血,用毕生的精力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对祖国、对人民鞠躬尽瘁、舍身忘我,他们的艰苦朴素作风无不让我们震撼、感动、敬仰!今天我们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伟人为榜样,处处锻炼提高自己。韶山之行,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自然淳朴的风景,更多的是对革命伟人的敬仰,怀念……
张家界——湖南湘西一个著名的风景区,一座天然的森林公园。黄狮寨、乌龙寨、金鞭溪、十里画廊等胜境,是游人神往之地。头天进入景区是伴着丝丝细雨,游客们穿着当地人兜售的一次性雨衣,游走在云缭雾绕的山间,天气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心情,反倒是黄蓝相间的雨衣给绿翠的山间增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眺望远山,仰望近景,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山——不在高,不在险,每一座山的背后都有着一段动人的故事;水——不在深,不在急,每一段小溪都清澈见底,伴着欢蹦的鱼儿是那么的赋予灵性。身处在此,满山的故事、满耳的鸟声、流水声,满鼻的清新都不由得让你陶醉其中,回荡悠长,不由得感叹这里的每一景,每一物,每一草,每一木,都是那么的清幽、僻静、澄虚、玄妙,真乃是一个修养身性之仙境!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美丽的省会——长沙,观赏到美丽的橘子洲头,游历了宁静书香的麓林书院,感受了神奇悠久的“马王堆”,每到一处都沁有震撼之感,或壮观、或宁静,或神奇,或久远,别样感觉,别样风味!在长沙,我们还品尝到当地有名的小吃,了解到当地的民俗风情,欣赏了长沙繁华的夜景……一切都是那么恰到好处,繁华又不张扬,朴素又不失大方。
湖南的城美、山美、水美、人更美……
爱上湖南,不虚此行!(编辑:李泓)
第五篇:沈阳之旅----心得
沈阳之旅----心得
作为新一届雷锋班,我们崇尚雷锋精神,我们会一直寻找着“雷锋的足迹”,雷锋纪念馆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这样我们来到了辽宁的省会城市----沈阳(沈阳包括抚顺)
4月5日我们来到了雷锋纪念馆,我们踏进纪念馆的一瞬间一幅长白山石雕画卷映入眼帘,紧接着我们就开始参观纪念馆了我了解到雷锋以助人为乐为荣,他用22年的生命诠释着他钉子一般的精神也诠释着他对党的热爱,他开着“J7-24-13”安全的行驶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他的做的好事数不胜数。这就是一位朴素的无产阶级战士---雷锋。
之后我们来到了平顶山惨案纪念馆,这十一的严肃的问题。可耻的日本人,可耻的汉奸走狗,有多少人死在他们手里,我们在馆里看了一段视屏一边看,我的心里一边流血。最后,我们看到了长20多米的遗骨,我们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祖国的接班人,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做祖国的栋梁之才。况且我们还出于和平时代,更需要去好好学习。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