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趣味物理实验教具制作与实验演示”成果总结
“趣味物理实验教具制作与实验演示”成果总结
粟新华
彭解华
唐玉喜
《趣味物理物理实验教具制作与实验演示》是根据原国学教委“新教学方案”要求而编著的一本物理实验活动课教材,全书约20余万字,融入了课题组近8年心血,经不断总结、修改而成。该教材曾在原邵阳师专物理系95—98级活动课中试用,202_年被原邵阳师专确立校级教材立项课题。教材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首次把实验操作、实验讲解、教具制作揉和一体,致力与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特别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解决了高等院校物理实验活动课没有教材的难题,同时也为中学物理教师课堂实验演示和开展课外物理实验活动提供了丰富资料。成果内容
1.1 教具制作
⑴.教具制作的基本工艺:包括钳工工艺、木工工艺、涂装工艺、线路板制作工艺及玻璃、泡沫塑料、聚乙烯材料加工工艺等。
⑵.常用工具制作:如惯性钻、水准器、小台钳、验电器、电烙铁、酒精喷灯、玻璃钻孔器、热割锯的制作等。
⑶.常用教具制作:包括力学教具制作、声学教具制作、热学教具制作、电磁学教具制作等并详细介绍了教具制作的材料、加工方法、组装和调整步骤等。1.2 实验演示 ⑴.实验操作技巧:每个实验均介绍了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和实验现象,交待了实验操作的要领,并就实验操作技巧作了专门论述。
⑵.实验解说技巧:包括表达技巧、提问技巧、控场技巧、应变技巧等。
⑶.实验讲稿写作技巧:介绍了实验讲稿的内容特点以及实验讲稿的写作过程与方法,重点介绍实验讲稿开头、中间、结尾的写作。成果特色
2.1 把教具制作、实验操作、实验讲解熔为一炉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一本物理实验课外活动读物如此结构:即把教具制作、实验操作、实验讲解熔为一炉。过去的物理实验课外活动读物,往往停留在介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操作过程中,很少涉及实验原理。教具制作方面,基本上是介绍汽车、船只、航模及电子遥控,与中学物理课本内容联系不多,而有关实验解说的基本知识。所有物理实验活动课外读物均未涉及。我们认为,作为物理教师,不仅应具有扎实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而且应根据实验操作程序进行生动有趣的讲解。此外,还应当常常改进仪器,自制教具,成为学生“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榜样。由此可见,《趣味物理实验教具制作与实验演示》,适应了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注重了对师范高等院校学生“教师素质”的全面培养,教材结构具有创新的意义。2.2 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揉和一体
《趣味物理实验教具制作与实验演示》,实验内容取材于中学课本,并按力、热、电、光进行有序排列,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知识性。但因为应试教育影响,许多学生对实验不感兴趣,他们认为实验准备艰难,实验操作困难,实验解说麻烦,对实验具有恐惧和回避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材编撰时贯穿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的原则,以“趣味性”为突破口,对原有内容、实验方法以实验演示教具进行了改进,紧紧抓住学生好奇心理,努力增强学生求知欲望,把学生从“不想学”、“不敢学”引向主动学习,努力实践。凡看过《趣味物理实验教具制作和实验演示》的同志,均认为该书是有用的,有趣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科学与艺术的揉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2.3 贴近实际,启迪思维,易于操作
在中学开展课外物理实验活动,碰到的最大难题是实验教具短缺。加之师范院校学生在校所受实验训练基本上是按章操作和做数据处理,实验讲解成为空白。《趣味物理实验教具制作与实验演示》,完全不受仪器短缺的限制。是书仪器取材于生活实际,儿童玩具、易拉罐、可乐瓶,以及各种生活废弃物,经简单拼装组合加以修饰,即成为生动有趣的实验教具,它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全新的教具世界。该教材不仅介绍了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现象,而且也介绍了实验操作技巧,表达技巧、提问技巧、控场技巧、应变技巧,以及讲解稿写作技巧等。内容中熔入了课题组八年的实践经验,教材虽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同时也考虑到中学教师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的特点,收入了课题组在各中学巡回演示的一些优秀讲稿,将它们熔入教材第七和第八章中,需要时稍加组合即成讲稿。是书还在起草过程中,就有不少在校学生和中学教师不断打听写作和出版情况,初稿刚完成,有人迫不及待地拿去复印,并将它刻成光盘在各校流传。2.4 注重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长期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回到学校,“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现象普遍存在,即使是课堂实验,也多半是“依样画葫芦”,这就严重阻碍着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扬。《趣味物理实验教具制作与实验演示》,打破了这一沉闷局面,在教具制作上,提出了“新”、“奇”、“美”、“疑”、“简”、“牢”、“稳”、“趣”的概念。实验操作要求“沉着”、“稳重”、“规范”、“大方”、“熟练”,实验解说要求“真实”、“准确”、“严谨”、“规范”、“协调”、“生动”、“具有启发性”,并力求使整个实验过程达到“使人知,使人信,使人激和使人乐”的目的。这就要求实验者不断更新仪器,改变实验过程及实验讲解方法。促使学生不断实践,不断创新。3 成果价值
3.1 可作为师范院校物理实验活动课教材和中学物理教师物理教学课外实验参考书。
原国家教委《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三年制教学方案》,把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课程划分为公共课程、教育课程、学科课程、特设课程、实践课程、活动课程六大块。在活动课程中,物理实验活动课程还没有教材。而原邵阳师专物理系本身就是原国家教委上述新教学方案的试点单位,他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整套经验,课题组成员与该系其他同志一道,曾获得过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这些成果和经验,已溶入《趣味物理实验教具制作与实验演示》之中,并在实践中经受过较长时间考验。因此,《趣味物理实验教具制作与实验演示》作为师范院校物理实验活动的教材是可行的。此外,课题组成员曾组织学生到中学进行过趣味物理实验演示,听取了广大中学物理教师对教材的编写意见,他们认为该教材与中学课本内容联系紧密,可作为中学物理教师开展课外物理实验活动及课堂演示实验参考。
3.2 教材结构模式可作为其他理科实验活动课程教材结构参考。
《趣味物理实验教具制作与实验演示》的结构模式是:教具制作——实验操作——实验解说。对具体的实验来说,其编排结构是:教具制作材料——教具制作方法——实验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实验原理解释。这种结构模式适应了素质教育需要,对其他理科实验活动课教材的编写有参考价值。尤其是教材把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的实践,对活跃课堂气氛、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巩固和丰富学生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美的情操以及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二篇:塑料瓶制作物理实验教具
塑料瓶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洮河镇中学:曲广明 德顺中心校:吴珍
塑料瓶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物品,常把当垃圾处理。本人在物理教学中经常用塑料瓶,利用它自制教具和指导学生做一些物理实验,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从而认识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生活的关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并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可以培养环保意识。我自创和收集了一些用塑料瓶自制的教具和设计的实验,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利用塑料瓶在物理教学中完成的实验;二是,将塑料瓶加以改进完成的实验。
一、直接利用塑料瓶可以完成的实验
1.声学:在塑料瓶中放一些小纸屑,敲击塑料瓶,可观察到小纸屑的跳动,而不敲击时小纸屑不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在几只相同的塑料瓶中装上不同深度的水,然后用嘴对着瓶中吹气,会发出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这可以说明音调跟频率的关系。
2.光学:透过盛水塑料瓶,看书本上的字,会字变大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将适量奶粉放入盛水塑料瓶,拧紧瓶盖,充分摇匀,将激光笔发出的光透过瓶底,对着瓶盖照射,会看到光沿直线传播的光柱,效果明显。将手电筒卧于桌面,将纸盒放在手电筒前,位置以水平方向上刚好看不到手电筒的光束为宜,将圆形塑料瓶盛满水,横放着紧挨纸盒且稍高于纸盒,可见到手电筒的光束,这可以说明日出的原理。圆形的塑料瓶盛满水还可以当凸透镜。
3.电学:摩擦起电和塑料不导电都可以用塑料瓶来完成。
4.力学:捏瓶子、扔瓶子、接瓶子等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将塑料瓶盛水放在一张纸上,迅速抽动纸而瓶子不动可以说明惯性。用线系着塑料瓶是一个重垂线。手竖握瓶子而不掉是有静摩擦力,将塑料瓶横放在水平桌面上,拖动和滚动时力不同是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的区别,拖动空瓶比满瓶水的力小是压力越小摩擦力越小。将空塑料瓶逐渐浸入水中可以体会到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水有关以及与物体在水中的深度无关。相同的塑料瓶装满水和装满酒精时质量不相同是因为密度不同。将空瓶子和装满水的瓶子正放在海绵上,再将装满水的瓶子倒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情况可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将塑料瓶捏变形,再用瓶盖盖紧,瓶子不恢复原状;塑料瓶盛满水,用硬纸片盖住瓶口,然后瓶口朝下,硬纸片能托住水;将少量热水灌入塑料瓶再摇晃几下,迅速拧紧
瓶盖,用冷水冲瓶子,塑料瓶被压瘪;将气球放进一个塑料瓶,并用气球口向外包住瓶口,这时气球不容易被吹大。这些实验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将塑料瓶装入适量的沙子,拧紧盖,放入水中,瓶可竖直下沉;调节装沙量的多少,可使瓶在水中竖直地漂浮或悬浮,从而可以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
直接利用塑料瓶还可以做许多实验,这里不再列举。如果将塑料瓶加以改进,则可以完成更多的实验,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对塑料瓶加以简单改进可完成的实验
(一)在塑料瓶上钻孔:
① 在塑料瓶的侧壁上的不同高度的地方钻几个小孔,再往瓶内倒水,比较水从孔中喷出的远近,可以得出液体压强跟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② 在塑料瓶靠近底部的地方用缝衣针钻两个相距5毫米左右的小孔,小心地灌入清水,注意瓶外不要沾有水滴,可以看到从两孔中射出两股独立的细流。一旦用手指捋一下两个小孔,两股细流就合二为一了,这是因为水分子间有引力的作用。如果继续灌入浓度较高的肥皂水,不一会儿合二为一的两股细流又会一分为二。
③ 在塑料瓶上随意钻几个小孔,装满水后用瓶盖盖紧,这时水不流出,如果旋开瓶盖,则水会喷出,有出人意料的效果。如果用手捂住这几个孔后将瓶子浸入水中,瓶中不会有水;如果不捂住浸入水中,一会儿后瓶子中就装满了水,这些实验可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二)在瓶盖中插入一长度适中的玻璃管,用凡士林封住使不漏气:
① 在玻璃管上标上刻度,小心地吹入一段红墨水,再将此瓶盖盖紧塑料瓶,一个温度计就制作好了。
② 塑料瓶中盛大半瓶水,加少许红墨水,用此瓶盖盖紧,再向瓶中吹气,使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在不同高度的地方可以观察到大气压随高度而变化的情景。
③ 用此瓶盖盖紧塑料瓶,将它倒放着固定在铁架台上,玻璃管浸入装有红色液体的烧杯中,再在塑料瓶底平铺一层脱脂棉花,滴上少许乙醚,可以看到红色液体沿玻璃管上升,这可以说明液体汽化吸热和大气压的存在。
④ 将两个塑料瓶去底,用此瓶盖盖紧瓶口,玻璃管用乳胶管相连,向塑料瓶中加水,一个连通器就做好了。
⑤ 在容积较大的塑料瓶底钻一个直径3毫米的小孔,盛满水后用此瓶盖盖紧,玻璃管要插入水中一定深度,这时从小孔流出的水的流速是恒定的。
⑥ 用瓶盖盖紧塑料瓶,玻璃管连接一段乳胶管,塑料瓶上钻几个小孔,在瓶身上缠几圈铁丝,使塑料瓶能在水中平衡,一个潜艇的模型就做好了。吸走空气,潜艇沉入水中,向瓶中吹气,潜艇浮出水面。如果将它与一重物绑在一起沉入水中,向瓶中吹气,可以模拟“浮筒法”打捞沉船。
(三)将塑料瓶的底部剪去:
① 在剪掉的地方蒙上一层橡皮膜,将其压入水中,橡皮膜发生凹陷,而且在水中越深凹陷程度越大,说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而且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② 将瓶口朝下,把乒乓球放在瓶颈处,从上面倒水,即使水满了,乒乓球也不会浮起来,用手从下面堵住瓶口时,乒乓球就会浮起来。从而说明浮力是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向上与向下的压力差。
③ 将剪掉的地方磨平,蒙上一层橡皮膜,将瓶口对准点燃的蜡烛,轻敲橡皮膜,可以看到蜡烛的火焰倾斜抖动,甚至熄灭。如果在橡皮膜上粘一小平面镜,盖紧瓶盖,在暗室里用集光的小型手电筒照亮薄膜上的小镜,可在白墙上看到反射的光点。人对着橡皮膜大声说话,由于空气的振动,引起薄膜振动,带动小镜振动,使反射的光点变成一个闪动的光带,而且随着声音的强弱和频率的不同而变化。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塑料瓶在物理教学中还有很多用处,例如可以替代烧杯、量筒、漏斗、溢水杯等实验器材,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一定可以设计出更多的教具和实验。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这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可以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也能得到培养,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有意识的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身边处处皆物理理念。
第三篇:实验四 制作演示文档
四川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办公自动化 制作演示文档
实验四 制作演示文档
实验学时数:4学时
(一)实验类型:综合实验
(二)实验类别:基础实验
(三)每组人数:1人
(四)实验要求:必修
(五)实验目的:
通过实训熟练掌握使用PowerPoint对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并能够制出精美生动的多媒体演示文稿。
(六)实验内容:
PPT的启动和关闭;观察PPT界面;演示文稿的创建(自建、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利用模板)与保存;删除、移动、复制、添加幻灯片;几种视图方式的切换;幻灯片的元素插入,版面、格式化、页面设置等编辑操作:插入标题、文字、表格、图表、图片、艺术字、组织结构图、音频、视频、FLASH;选择版式、模板;母版制作与应用;配色方案的应用;动画效果设置、超链接设置:设置动画效果;设置文字、图片、动作按钮形式的交互、链接、跳转。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 学生人手一台联网的计算机。
实训内容
一、创建或打开一个演示文稿
启动PowerPoint,执行菜单命令【文件】→【新建】,打开【新建演示文稿】任务窗格。
创建演示文稿主要有三种方法,主要掌握 四川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办公自动化 制作演示文档
二、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幻灯片
演示文稿由一张或若干张幻灯片组成,可以通过插入及删除命令来增加及删除幻灯片。
执行菜单命令【插入】→【新幻灯片】,则在当前的幻灯片后插入一空白幻灯片。
提示:新插入的幻灯片继承了前一张幻灯片模板、版式等风格。
三、编辑幻灯片
1.选择幻灯片版式
幻灯片版式:指内容在幻灯片上放置形式,由各种占位符(放置标题、文本、图片、表格、视频剪辑等对象的容器)构成,定义了文字、图片等在幻灯片上放置位置、方式及格式。一般编辑幻灯片首先就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版式。具体操作如下:
执行菜单命令【格式】→【幻灯片版式】,打开【幻灯片版式】窗格,单击选择应用某种版式。
2.插入文本或图片等对象
幻灯片中可插入包括文本、图像、自选图形、艺术字、表格、图表、图示和媒体剪辑(影片和声音)等对象。在幻灯片中插入对象有两种方法:
①在幻灯片中通过单击相应的占位符中来添加对象 ②直接选择菜单【插入】上的插入对象命令来添加对象
四川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办公自动化 制作演示文档
注意:PowerPoint中不能直接在幻灯片中输入文本(除了文本占位符),必须先插入文本框,在文本框内输入文本。文本可以设置字体、字号、颜色、对齐、缩进量和项目符号等格式。
3.设置幻灯片中对象的动画效果
幻灯片的动画效果是指在幻灯片播放时,幻灯片中的对象(文本、图片和声音等)的动态显示效果、显示的先后顺序以及声音效果等。在幻灯片上设置动画效果,可以突出重点、控制信息的流程,并提高演示文稿的趣味性。设置动画方式的两种方法:
使用【动画方案】进行快速设置 ①选择需要设置动画的幻灯片。
②执行菜单命令【幻灯片放映】→【动画方案】,打开【动画方案】窗格。③选择合适的动画方案,点击【播放】按钮可预览,点击【幻灯片播放】按钮从当前幻灯片开始播放。
使用【自定义动画】进行详细设置
①执行菜单命令【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打开【自定义动画】窗格。
②首先选择幻灯片要设置动画的对象。
③然后点击【添加效果】按钮,可对选择的对象进行动画设置。进一步设置动画的开始方式、方向、快慢和先后顺序。
提示:默认的动画效果是“鼠标单击时”才开始运行的,如果要使得动画自动运行,要设置为“之后”。
四川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办公自动化 制作演示文档
删除对象动画:
①在【动画方案】窗格中选择【动画】。
②在【自定义动画】窗格的动画列表中选定某动画,单击对话框中的删除按钮,既可删除该动画。
4.动作设置(包括超级链接及动作按钮)
通过给幻灯片中的对象添加动作,可以在幻灯片放映时,控制幻灯片链接到另一张幻灯片、激活一个程序或播放声音等。操作步骤:
①在幻灯片中选择需要创建动作的对象。
②执行菜单命令【幻灯片放映】→【动作设置】,打开【动作设置】对话框。③设置动作,【确定】。
【插入/超链接】、【幻灯片放映/动作按钮】的功能与【动作设置】类似,只不过是针对专门的对象。PPT中经常使用动作设置来实现导航的功能。
四、设置演示文稿统一的风格
1.更改幻灯片的设计模板
PowerPoint 中提供了多种可应用于演示文稿的设计模板,以便为演示文稿提供设计完整、专业的外观。
四川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办公自动化 制作演示文档
注意:虽然设计模板可单独“应用于选定的幻灯片”,但为了整个演示文稿风格的统一,应避免在同一个演示文稿中应用多种设计模板的现象。
提示:除了可以使用系统提供的设计模板,还可以通过【设计模板】窗格下的“浏览”按钮来导入外部的设计模板文件(.POT)。
2.更改佩色方案
四川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办公自动化 制作演示文档
配色方案定义了幻灯片中各构成部分的颜色,例如文本、背景、填充、强调文字等所用的颜色。通过为整个演示文稿应用某种标准配色方案使文稿具有统一的风格。
①执行菜单命令【格式】→【幻灯片设计】,打开【幻灯片设计】窗格。②单击【配色方案】按钮,打开【应用配色方案】列表
③在【应用配色方案】列表中单击选择某种配色方案右边的下拉箭头按钮,打开下拉菜单。
④选择“应用于所有幻灯片”命令。
提示:还可以通过“编辑配色方案”来自定义各构成部分的颜色。
3.更改幻灯片背景
①执行菜单命令【格式】→【背景】,打开【背景】对话框。②单击下拉列表框,选择【填充效果】,打开【填充效果】对话框。③单击“选择图片”按钮,选择作为背景的图片文件,确定。
4.页眉,页脚,页码设置
执行菜单命令【视图】→【页眉和页脚】,打开【页眉和页脚】对话框,设置页脚及页码等。
四川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办公自动化 制作演示文档
5.修改母版
①执行菜单命令【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进入【幻灯片母版】设计视图。
②在【幻灯片母版】设计视图下的操作都和幻灯片编辑操作相同,可设置母版的背景、配色方案、字体、插入的图片等。
③完成后单击 “关闭”按钮退出【幻灯片母版】设计视图,所有的幻灯片即随母版设计的改变而改变。
五、保存及放映演示文稿
1.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
幻灯片切换效果是指幻灯片放映时切换幻灯片的特殊效果。给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添加切换效果。可以使幻灯片的过渡衔接更为自然,也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操作步骤:
四川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办公自动化 制作演示文档
①执行菜单命令【幻灯片放映】→【幻灯片切换】,打开【幻灯片切换】窗格。
②单击选择【幻灯片切换】对话框效果列表中的切换效果,则将此效果应用于当前所选的幻灯片。还可以进一步设置切换效果的速度、声音和换片的方式。
③如果要使每张幻灯片的切换效果都不同,则可以逐页对幻灯片进行设置;如果要使所有的幻灯片的切换效果都相同,则点击【应用于所有幻灯片】按钮。
2.保存演示文稿(略)3.放映幻灯
在PowerPoint中放映 :打开放映的演示文稿,执行下列操作之一: ①行菜单命令【幻灯片放映】→【观看放映】。②F5。
③击演示文稿窗口左下角的【幻灯片放映】视图按钮。
在外部放映:选定PPT文件,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放映”。退出演示文稿放映,执行下列操作之一 ①下键盘上的【Esc】键
②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结束放映”
制作演示文稿注意事项:
1.原则上每张幻灯片都应该有标题,提倡使用幻灯片版式来布局。2.内容简洁明了,不宜有过多的文字表述,尽可能多用图表,一般看法:图的效果好于表,表的效果好于文字。切忌把文字内容大段大段地复制粘贴进来。
3.整个演示文稿张数不要太多,一般10-20张足矣。每一张幻灯片字数不要多,通常不超过6-8行,尽量用大字。
4.当文字内容可以用层次、并列、因果等相关关系表达时,尽量不用干巴巴的文字叙述,可以用组织结构图,或绘图工具制作的箭头、连线等来表示。
5.不要一张张地设计幻灯片的格式(字体、文字大小、颜色、背景等),而应把所有的基本内容编辑完毕后,统一设置设计模板、配色方案、动画效果、切换效果等,以求整体风格的统一,有必要的话可修改幻灯片母版。
6.不宜采用过分花哨或者颜色绚丽的模板和背景,简洁、庄重、清晰是最重要的。切忌:动画效果不要太复杂,效果声音、链接不要太多,图片、背景要和内容相符。
四川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办公自动化 制作演示文档
作业:介绍自己的家乡
注:至少18页幻灯,3页打印出来。
第四篇:物理演示实验感想
物理演示实验感想
我们这次的演示实验主要是电磁的演示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看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并亲手做了许多有趣的实验。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下,我们欣赏到了绚丽多彩的电磁世界,也将书本上的不少理论知识或验证或深层及应用了一遍,对知识有了更详细透彻的理解,对电磁的实际应用也有了更广泛的了解,收获非常大。
我们做了许多的实验,有脚踏发电机的应用,磁液悬浮的实验,大型静电高压的演示……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辉光球。辉光随手指移动起舞,产生一道道美丽的弧线,绚丽多彩光芒四射,甚是好看,好像魔法师的神秘美丽的魔术。更为奇妙是是,辉光会随着声音而变化,好像感知着这个美丽的世界,倾听着我们是声音。我顿时喜欢上了这个神奇的魔球,对它的工作原理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在老师的讲解下及查看了相关的工作原理,我了解到辉光球又称为电离子魔幻球。它是外观为直径约15cm的高强度玻璃球壳,球内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等),玻璃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12V低压直流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压加在电极上。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光芒四射,产生神秘色彩。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辉光球工作时,在球中央的电极周围形成一个类似于点电荷的场。当用手(人与大地相连)触及球时,球周围的电场、电势分布不再均匀对称,故辉光在手指的周围处变得更为明亮,产生的弧线顺着手的触摸移动而游动扭曲,随手指移动起舞。这其实是气体分子的激发、碰撞、电离、复合的物理过程,玻璃球内充有某种单一气体或混合气体,球内电极接高频压电源,手指轻轻触摸玻璃球表面,人体即为另一电极,气体在极间电场中电离、复合、而发生辉光。所以辉光球发光是低压气体(或叫稀疏气体)在高频强电场中的放电现象。
通过这次物理演示实验,我收获到了很多,对电磁学的很多方面知识有了更直观和透彻的理解。绚丽多彩的电磁世界更是激发了我对物理学的热情。我一定好好学习,在争取掌握牢固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
第五篇:物理演示实验光学感想(模版)
光学物理演示实验感想
今天上了光学的物理演示实验课,收获颇多。我们看到了很多奇妙的物理现象,而这些现象都可以用我们学过的物理原理来解释,让我对这些现象充满了兴趣。由此想到生活中也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可以用光学的原理来解释,还有一些扫描成像、全息投影等高科技技术也让我们大开眼界。
上课后,老师开始对实验台上的光学仪器逐一讲解。其中有几个让我映像颇深。有一个装置被命名为留影板。那是一个黑箱子。在它的正面开有一大一小两个口。大口为观测使用,小口可以放进实验仪器。实验开始,老师将一个有图形轮廓的黑色板状物从下口放入箱中底板上,接着老师让同学们都背过身去。可以感觉到身后一道亮光。回过头去,待老师将黑色图形从箱子底板上拿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一个和黑色图形完全一样的黑影留在地板上。这个实验的原理是利用了箱子底板材料吸收光能后缓慢释放的特性。被遮挡的部分吸收光能远远小于未被遮挡的部分,所以相比别处要暗淡,而这暗淡的阴影恰为遮挡物的轮廓图形。看似简单的实验,复杂的实验现象,其中的原理却让人为其中的奥妙而惊叹。
全息投影技术也称虚拟成像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这个技术让我印象很深刻,全息投影技术其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此即拍摄过程:被摄物体在激光辐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为参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把物体光波上各点的位相和振幅转换成在空间上变化的强度,从而利用干涉条纹间的反差和间隔将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记录下来。记录着干涉条纹的底片经过显影、定影等处理程序后,便成为一张全息图,或称全息照片;
其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这是成象过程:全息图犹如一个复杂的光栅,在相干激光照射下,一张线性记录的正弦型全息图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给出两个象,即原始象(又称初始象)和共轭象。再现的图像立体感强,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全息图的每一部分都记录了物体上各点的光信息,故原则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现原物的整个图像,通过多次曝光还可以在同一张底片上记录多个不同的图像,而且能互不干扰地分别显示出来。全息膜在不同领域也有不同的应用: 橱窗展示:单调的玻璃橱窗从此变成大面积的透明电视投影膜,在高清晰播放宣传广告和促销信息同时,不会阻碍消费者透过橱窗观看展品和店内景物,神奇的透明显示效果极大地吸引路过的消费者注意力,达致更大的宣传收益。互动展示:纤薄透明的特性,使全息投影膜不受制于场地和设计限制,胜任展览、活动现场、表演布景等多种场地的展示任务,在不影响展品展出、人员解说表演的情况下,通过影像充分与观众互动,增加现场空间感与科技感,加强观众的参与感和亲切感。
全息投影技术的应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发展,它必将为我们将来的生活带来巨变,在此我们不得不惊叹科学的神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