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治疗体会(大全)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治疗体会(大全)



第一篇:病毒性心肌炎中医治疗体会(大全)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治疗体会

摘要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辨病治疗及辩证治疗。方法 选取202_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22例,22例患者临床采用中医疗法治疗。结果 22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3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对比评估,中医辨证论治疗痰湿内阻证前患者脘腹胀满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中医辨证论治疗热毒侵心证前患者心前区隐痛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 通过中医辨病治疗、辩证治疗针对患者临床出现的不同病症综合用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辩证论治

由病毒引起的心肌炎性改变称为病毒性心肌炎,其发病机制为病毒的直接作用,包括急性病毒感染及持续病毒感染对心肌的损害。202_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22例,总结临床中医药方治疗病毒引起的心肌炎资料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_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22例,患者临床采用中医疗法治疗,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8例,22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20岁,年龄最大者55岁,患者平均年龄40岁,患者临床出现胸闷,心前区隐痛,咳嗽心悸,汗出口渴,舌红,苔黄等症。

1.2方法 辨证治疗:(1)热毒侵心证:[主证]微发热畏寒,胸闷,心前区隐痛,咳嗽心悸,汗出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结代。多见于本病初发,还可见于其他各期伴发感冒、肠炎时[1]。[治法]清热解毒。[处方]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0 g,连翘10 g,淡竹叶10 g,剂芥10 g,牛蒡子10 g,淡豆豉10 g,薄荷10 g,甘草6 g,桔梗10 g,芦根30 g,板蓝根15 g。可加大青叶、黄连、青黛、贯众等。(2)痰湿内阻证 :[主证]胸部憋闷,脘腹胀满,纳差,舌苔白腻,脉濡或结代。[治法]化痰利湿,宣通心阳。[处方]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瓜蒌10 g,薤白10 g,法半夏10 g,苍术10 g,高良姜10 g,白酒少许。可加陈皮、茯苓、枳壳等[1]。(3)气滞血瘀证 :[主证]胸闷 心悸,心前区刺痛,口唇 发绀,舌暗有瘀点,脉涩或 结代。见于慢性患者[1]。[治法]行气活血。[处方]血府逐 瘀汤加减。桃仁10 g,红花10 g,当归10 g,生地黄10 g,川芎6 g,赤芍6 g,牛膝10 g,桔梗6 g,柴胡6 g,枳壳6 g。可加附片、丹参等。(4)气阴 不足证 :[主证]心悸 怔忡,胸闷 气短,周身乏力,口咽发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结代。[治法]益气养阴,宁心安神。[处方]炙甘草汤加减。炙甘草15 g,生姜3片,人参10 g,生地黄15 g,麦冬15 g,阿胶(烊化兑服)10 g,酸枣仁10 g,大枣5枚,白酒少许。可加首乌藤、玉竹、煅龙骨、煅牡蛎等。

1.3统计分析 利用spss18.0软件包对临床数据进行处理,临床所有采集数据均用u检验,数据资料均用均值与标准差方式表示,对比治疗前后结果,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2结果 22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3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对比评估,评估分值满分50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分析,中医辨证论治疗痰湿内阻证前患者脘腹胀满评估分为35.75-3.75,中医辨证论治疗痰湿内阻证后患者脘腹胀满评估分为22.75-2.75中医辨证论治疗痰湿内阻证前患者脘腹胀满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中医辨证论治疗热毒侵心证前患者心前区隐痛评估分为36.85-4.55,中医辨证论治疗热毒侵心证后患者心前区隐痛评估分为26.85-2.55,中医辨证论治疗热毒侵心证前患者心前区隐痛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3讨论关于病毒性心肌炎的产生,中医研究认为该病是由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而产生。外因包括有“温邪”、“毒气”等外邪以及产生外邪的非时之寒暑、疾风淫雨、山岚瘴气等岁时不和的环境因素。关于外邪,《温疫论》中记载有:“然此气无形可求,无象可见,况无声复无臭,何能得睹得闻,人恶得知是气也”。该书作者吴又可显然是将不能直视到,又不能听到、嗅到 的物质定义为气。即他认为气的众多内涵中包含有极为微小物质的一个层面,而使人致病的气则属于“毒气”[2]。

中医认为该病病位于心,病机为:易患本病之人多为年轻未达筋骨隆盛、本气尚未充满之时或素体禀赋不足之人。或因肺卫失司,感 受温热病邪;或为脾胃适逢亏欠,感受湿热疫毒。凡为热邪,皆具耗气伤阴的特点。热耗气于心脉,则致心气虚衰,并可继发气虚帅血无力的气虚血瘀之变。这一类病症表现有心悸怔忡,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胸痛胸闷,舌红或暗,脉软少力或结代。热伤阴于心血,则可使 心阴不足,表现为五心烦热,口干及心神不宁、夜寐欠安,脉细数,舌红少津等症。总之本 病以禀赋不足或心肺脾肾有不同程度亏虚为本,温热邪气、湿浊瘀血为标,正邪交争,相互作用,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病理过程。当温热或湿热病邪耗气伤阴至极,则又可变生阳虚阴衰的阴阳两虚重症,临床表现为喘息胸满不得卧,浮肿乏力不能行,脉虚结代,或迟缓[3]。

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主要与中医的“心悸(怔忡)”、“心痹”、“温病”相关,现在归属为“心瘅”。[4]。通过本文研究显示,22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3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对比评估,中医辨证论治疗痰湿内阻证前患者脘腹胀满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中医辨证论治疗热毒侵心证前患者心前区隐痛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春风,周亚滨,陈会君.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辨证施治.中医药信息.202_,31(06): 109-111.[2] 王巍.病毒性心肌炎辩证论治.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_,03: 85-86.[3] 李静.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分析.医药前沿.202_,14: 236-237.[4] 何利全.辨证论治病毒性心肌炎76例的体会.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_,25: 206-206,207.

第二篇:中医治疗肿瘤

中医治疗肿瘤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身体一定是阴阳失衡,五行不和,导致了气血津液的紊乱,而致气郁血滞、痰浊成积,积而成癌。中医治疗癌症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采取扶正祛邪、通调气机、固本补虚、袪积消癌的方法,辨证施治,统筹兼顾,药理直接作用癌细胞进行灭癌。

中医治疗癌症运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对癌症患者的病位外内、病势浅深、虚实属性,以及致病因素与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对比状态等进行分析辨别的辨证方法。

中医治疗癌症是根据望、闻、问、切四诊取得的症状、体征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探求疾病的性质、病变部位、病势的轻重、机体反应的强弱、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等情况,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是中医辨证的基该方法,各种辨证的总纳,在诊断疾病过程中,起到执简驭繁,提纳挈领作用。

中医治疗肿瘤的六大优势:

1、药源相对丰富,价格相对低廉

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一人一方,方便且价格较低廉,绝大多数病人都能接受。

2、标本兼治,双管齐下,带瘤生存

减轻癌痛、提高自身免疫力、有效控制病情发展,生存质量明显得到改善,延长生存期。

3、有效缓解症状、迅速减轻癌痛

以患者的整体病情为治疗基准,进而消除肿瘤灶,缓解症状,减轻癌痛。

4、调节机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可将损伤降到最低,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并能快速提高机体免疫力。

5、配合放化疗、实现增效减毒

具有扶正祛邪、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消除各种不良反应,使患者的阴阳恢复平衡,而且安全无副作用,使癌症的治疗更为顺利地进行。

6、缓解症状、迅速减轻癌痛

根据患者的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对患者的病位外内、病势浅深、虚实属性对患者进行精细化治疗,整体化调整。

第三篇:中医治疗口腔溃疡

• • •

中医治疗口腔溃疡 202_-12-03 15:07:40 中国中医药研究中心 编辑:star 对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对症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疼痛或 减少复发次数有些反复性的口腔溃疡是由缺乏维生素 B2 和微量元素锌引起的因此 这时就需要补充一些相应的物质由于本病多是自限性疾病本身疾病过一段时间多会 痊愈因此对口腔溃疡多是采取对症治疗 中医治疗本病需要辨证施治具体治疗方法可分实火和虚火两种类型: 实火上炎型:一般表现为口腔溃疡的周围黏膜鲜红微肿灼痛明显说话或进食时 加重可同时伴有发热口渴小便黄舌质红舌苔黄可选用的中成药有黄连上清丸和导赤 丸 阴虚火旺型:一般表现为口腔溃疡的溃烂面灰白周围黏膜淡红或不红溃烂点数 量少一般 1—2 个易于反复发作表现为此愈彼起绵延不断舌质红少津舌苔少可选用 的中成药有知柏地黄丸和补阴丸 其实各种类型的口腔溃疡都可以适当用一些祛火的药物其中最为大家熟知的当 属西瓜霜了西瓜霜的使用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二百余年前清代名医顾世澄将其载入 《疡医大全》被古人称为“喉科圣药”现代的西瓜霜制剂中在治疗口腔溃疡方面以三 金西瓜霜喷剂为代表该喷剂使用方便直接喷于患处药味较重凉度强能即时减免痛楚 治疗口腔溃疡效果显著与西药相较西瓜霜喷剂为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及其他不良 反应使用安全性更高

• • •

上一篇:中医疾病知识:口腔异味预示各类疾病 相关搜索: 相关搜索:中医 口腔溃疡


第四篇:中医治疗肾病医院

中医治疗肾病医院

中医治疗肾病医院,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距今已有近四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在充分汲取我国各民族传统医药学理论及对疾病防治经验系统总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东方医药学体系。中医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传统医学理论最系统、内涵最丰富、应用最广泛、保留最完整的突出代表。

中医治疗肾病医院,中医治疗肾病一直是很受广大患者的青睐。中医理论认为:肾左右各一,命门附焉,内脏元阴元阳,为水火之脏,其经脉络膀胱,与膀胱互为表里。肾主藏精,为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之源,为生命活动之根本,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肾主五液以维持体内水液的平衡。肾主骨,生髓,以使骨坚齿固,脑充发荣,精力充沛。

肾病是多种肾脏疾病的总称,中医学多属“水肿”、“呕吐”等范围。中医一般认为是本病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是脾、肾阴阳气血俱虚,标实指湿浊、血瘀等。其病理演变过程往往是脾、肾二脏虚损,逐渐使分清泌浊功能丧失,运化输布功能衰退,全身气化衰惫,表现正虚邪实,其基本治则是扶正祛邪。采用黄芪、党参等益气固表,利尿托毒,丹参、牛膝、益母草下行能活血祛瘀;藿香、佩兰芳香化浊,健脾醒胃,避免呆补而胃纳呆滞;另外方中半夏止呕,车前子、路路通、滑石可渗湿利水,大黄通里,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化瘀降浊之功效。配合静脉点滴复方丹参注射液或脉络宁注射液,则加大了化瘀的力度。

中医治疗肾病医院,北京东城中医院肾病诊疗中心是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在创建之初,便在中国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收集、研制历代名方以济世,汇集众多医界人才行医,以“医药共同发展”的模式传承至今。多年来,我们秉承“大医精诚、精勤不倦、至精至微、博极医源、大医厚德”的中医文化精神,坚持“以精为上,以诚为本”,大力发展和推广中医药文化,联合北京多家医院及权威机构的中医专家共同组建“中研名医堂”,加强医疗技术和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深受市民信赖。以索玉芬、孙正和、朝洛主任教授为主的名老中医高级专家组,根据传统中医结合现代人体基因学原理和生物工程学,成功的攻克了“肾脏病变基因不能逆转”的难题,开创了让无数肾病、尿毒症患者绝处逢生的“基因活肾逆转法”。

中医特色疗法——“基因活肾逆转法”采用稀有天然植物草菌与精选中药配伍治疗为主,配以自然疗法、健康管理调摄,多通道全方位综合治疗,通过扶正祛邪,化瘀泄浊,清热排毒,调理气血,平衡阴阳,协调心、肝、脾、肺、肾五脏平衡,畅通肾脏微循环,促进体内血肌酐、尿素氮等有毒物质的排泄,维持系统代谢正常,以达到标本兼治之目的。

第五篇:中医治疗组工作计划

弘扬中医特色,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以中药事业发展为根本点,保持发挥特色优势是促进中医事业发展的根本点

有特色才能有发展。

中医药工作者肩负重担,要有信心和责任感。保持发挥特色优势为社会做贡献,有多个方面,从医疗来讲,中医特色就是中医本身的内涵发展。过去的名医,诊疗、用药都能体现中医特色,他们有信心有责任感,只要有治病的好方法,就坚持继承下来加以运用。孙思邈说“大医不避艰险,不怕委屈”。所以,做中医就要勇于担当责任,只要能为病人治好病,就问心无愧。

围绕特色锻造核心竞争力

保持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体现在疗效。,保持中医的特色和优势不仅是价廉的问题,而是在疗效上应该达到或高于西医的水平,才能有说服力。这方面需要中医医院抓好重点学科,通过科研带动临床,根据自身条件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医院竞争力的几个因素,首先是疗效,其次是副作用小,再次是简便的程度,最后是便宜。疗效是最基本的层次,没有好的疗效,其他的再好病人也会跑掉。

摆正位置讲究策略敢于竞争。目前的中医院主流都是中西医结合,在与西医医院竞争中,要讲错位竞争。一是抓西医的弱点和薄弱环节;二是做西医院不做的和不愿意做的。

西医的诊治技术手段一定程度上是医疗安全的保障,中医院也应该借鉴利用。

科研创新是保持发挥特色优势的“突破口”

科研创新自立自强,加强科研创新,寻求自我突破。深入持续研究,为医院发展拓展空间;

调整中医科研评价体系。可以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规律的科研、立项的评审办法,使传统的中医研究方法也能够得到认可。

重视中医药文化传承,造就中医药发展良好环境

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医药事业内外和谐环境。业内人士首先要振奋精神,团结进取,才能有力争取业外支持和呼应。内外和顺,才是和谐建设,才能构建有利于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内外环境。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