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训三风



第一篇:一训三风

安城中学“一训三风”以及诠释 校 训:德才兼备 知行合一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既要求知,又要做人。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更要身教。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重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使学生在知,情,意,行方面得到综合提升,实现从道德认知到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转化,真正做到知行

一致。

校 风:和谐 奋进 求实 创新

和谐:以人为本 知荣明耻 方圆有度 合作并进 奋进:勤奋努力 刻苦顽强 积极进取 力争上游 求实:实事求是 力戒浮夸 狠抓落实 真抓实干

创新:解放思想 善于探究 勇于开拓 与时俱进

教 风:博学 博爱 善教 善导

博学:学识渊博 视野开阔 博采众长 终身学习博爱:尊重学生 爱护学生 面向全体 公平对待 善教:教书育人 刻苦钻研 教法灵活 科学施教 善导:以人为本 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 科学引导

学 风:乐学 善思 勤奋 践行

乐学:热爱学习认真作业 主动探究 快乐自信 善思:勤于思考 敢疑好问 大胆讨论 灵活机智 勤奋:勤奋努力 刻苦顽强 积极进取 力争上游 践行:善于动手 勇于实践 做中悟道 学做合一

税郭镇安城二联“一训三风”及释义

校 训:求真 尚德 明理 达智。求真:信奉真理,求取真知,珍视真情,信守真诚。求真,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努力探索,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将“求真”作为学校的核心理念,意在激发广大师生追求真理,学做真人;认真治学,一丝不苟;认真做事,精益

求精。尚德:崇尚道德修养,追求高尚人格,遵守社会公德,形成良好习惯。正义、诚实、宽容;修身、养性、平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原谅失败者之心,注意成功者之路”,处事方圆得体,待人宽严合宜。明理:明事理、明情理、明哲理、明法理、明道理。这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要求我们做一个识大体、顾大局、明大理的人,要求师生加强学习,不断获取知识,既要获取社会知识也要获取自然科学知识,用获取的知识规范自己的言行,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达智:见识卓越,富有远见,聪慧、明智。达到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拥有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判断力、记忆力、想象力、忍耐力与审美能力等。

校风: 宽松 和谐 求真 务实

宽松和谐:“无为而治”、“和” 的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的精华。求真务实:追求真理,实事求是,是新时代最响亮的呼唤

教风:博学 敬业 爱生 创新

博学:教师知识深厚、业务技能精湛。敬业: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爱生:爱学生、讲奉献。创新:尊重规律,探索真理,开拓进取。

学风:乐学 善思 合作 进取

乐学:好学,学有建树。善思:敢于质疑、敢于探究。合作:合作学习、与同伴互助。进取:不断努力,超越自我

税郭镇长威希望小学“一训三风”之诠释

校训:团结 博学 厚德 至善

团结:

团结是力量,团结是精神,同时也是我们工作的基础,只要团结就可能战胜

一切困难,战胜所有的敌人。

博学: 博古通今,广泛学习,作为一名教师,在广博地去获取知识,广博精深,博

学多才。

厚德:

宽厚仁爱,推崇道德,弘扬传统美德,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至善:

无论做人做事,都要达到一种完美的境界,教书育人,更是如此。

校风:博爱 严谨 和谐 创新

博爱:

仁爱,大爱,即厚泽天下,学校要有博爱精神,师者,和睦共处,师生亦师

亦友。

严谨:

严谨慎思,一丝不苟,严谨是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是事业成功的必经之路。

和谐:

以人为本,老师关系,师生关系,学生关系和谐共振,校园环境,教学环境,教学方式等和谐发展。

创新:

一切为了学校发展,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勇于创新,勇于探索,为学生终生

发展奠基。

校风:敬业 崇德 乐观 奉献

敬业:忠于职守,诲人不倦,严谨治学,潜心施教; 崇德: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乐观:乐观是一种心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工作,对待学生,乐观向上,积

极进取; 奉献:奉献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精神,作为教师应拥有这种境界,这种精神,只有这样教育才能长足发展,才能硕果累累;

学风:勤奋 善思 乐学 进取 勤奋:勤奋学习是人生的根基,热爱学习、刻苦钻研;

善思:敢于探索,勤于思考,大胆质疑; 乐学:快乐学习,和谐发展,不耻下问;

进取:要有进取上进之心,不断努力,勇于创新,大胆实践,超越自我。

税郭镇官庄联校“一训三风”解读 校训:诚实、感恩、勤学、守纪 校风:文明、爱校、进取、励志 教风:爱生、博学、敬业、奉献 学风:善读、善思、踏实、互助

解读: 校训:

诚实:真实表达主体所拥有信息的行为。

诚实及其表现(要求)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各种

良好品格的基础。(1)诚实意味着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虚伪,不夸大

其辞,不文过饰非。(2)诚实的人对自己是诚实的,这就意味着不自欺,内心坦坦荡荡,不说

违心话,不做违心事。(3)诚实的人对他人诚恳实在,不说假话,不做假事,言行一致,践守诺

言。

感恩:1.感怀别人或他物给自己的恩德 2.感谢自己心中的寄托,如感谢上帝,感谢神灵

“感恩”是一种认同;“感恩”是一种回报;“感恩”是一种钦佩。

“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 “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

勤学:努力学习。

读书治学,只有苦功,而无捷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守纪:守纪就是遵守纪律,一般指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校风:

文明: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其思想支配的。文明思想是文明行为的基础,文明行为是文明思想的外在表现。要想有文明的行为,必须首先有文明的思想。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努力提高人们的思想文明,促进行为文明。爱校:同学们以知名校友为榜样,学会感恩,将来回报社会,回报母校。向优秀的校友们看齐,从小事做起,知校、爱校方可荣校。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增光

添彩。进取:努力上进,力图有所作为。倾心努力向前,立志有所作为。进取是一种向上的精神。进取才能获得人生的辉煌;进取心意味着超越平庸;进取应该成为终身之事

1、只有每天战斗的人,才能享受自由和人生。

励志:为了激活一个人的生命能量,从而迸发斗志,积极进取,创造生命价

值。

教风:

爱生:作为一名教师,要教好书,育好人,就必须掌握爱的艺术。爱心是工

作的强大动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博学:作为教师,应学识渊博、造诣精深

敬业:不论做任何事,都需要我们竭尽全力,这种精神的有无可以决定一个人日后事业上的成功与失败。一个人工作时,如果能以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焰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不论所做的工作怎样,都不会觉得劳苦。如果我们能以充分的热忱去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最精巧的工人;如果以冷淡的态度去做最高尚的工作,也不过是个平庸的工匠。倘若能处处以主动、努力的精神来工作,那么即使在最平庸的职业中,也能增加他的威望和财富。

奉献:“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这句话应当作

教师从教的最高准则。

学风:

善读:学习就是吸取,吸取精华,为自己所用,所以要广读广吸收。善思:学习讲究善于思考,思考能创新,学习的目的就是创新、进步。踏实:就是获取某种游刃和高效的方法来铸就心中的沉淀,学习就需要慢慢的沉淀。互助:团结是一种力量,智慧也需要凝聚,那就是源泉——互助是唯一的方

法。

税郭镇沙沟小学“一训三风”及诠释

校训: 奋发向上 刻苦攻读

奋发:精神振作,情绪高昂,不断探索。向上:积极进取,奋勇前进的心态。刻苦:刻苦钻研,孜孜不倦,勤于思考。攻读:努力精读,博闻强识,精益求精。

校风: 文明团结

务实求真

文明:遵守公德,衣着端庄,举止大方。团结:齐心协力,乐于助人,共同进步。

务实:实事求是,讲究实效。求真:学真知,做真人,追求真理。

教风: 教书育人

激励创新

教书育人:教学知识,以身示范,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激励创新:激发兴趣,鼓励学习,尊重规律,开拓进取。

学风:勤奋踏实,善思好问”

勤奋踏实:辛勤努力,安定肯干,勤奋务实,脚踏实地。善思好问:勤于思考,质疑问难,勤于请教,不耻下问。

王堂小学“一训三风”及释义

教风:

博学:知识深厚 技能精湛

严谨:严密谨慎 善教:乐教

爱生:掏出一颗真诚的心

学风: 勤学:勤奋学习苦练:刻苦训练 善思:善于思考

好问:广泛学习,不耻下问

校风:

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民族的力量

进取:与日俱增,与时代合拍 求实:讲求实际,学做真人

创新:善于发现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基础

校训:

自立:自强、自立是民族的根本

创新:善于发现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基础

笃学:专心好学是小学生成长的基本要求

健美:健康美丽,有一个强壮的体魄

税郭镇中心小学“一训三风”

校训:享受教育 快乐生活

树立享受、快乐的训导理念,充分彰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特点,在工作中的点滴里,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沉浸在享受和快乐中,激发兴趣,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心智和个性,塑造学生健康积极地人生理念。

校风:和谐 亲善 律己 宽容

主题思想为从小培养学生与人相处,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能力,通人情,明事理。能辩别真、善、美、假、恶、丑,知晓道理,严于律已;在学习、生活、交往中,塑造美丽、善良、健康的心灵,汇融群体,亲善宽和,和谐相处,相互帮助。在学知习行的海洋中,助人扬帆,借力扬帆,逐步走向人生的成功。

教风:爱生敬业 教学相长

“爱生敬业”,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全面负责,爱生如子,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强化师德观;“教学相长”为在工作上,勤奋敬业,无私奉献,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教和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学风:乐学、善思、勤练、合作

乐学:兴趣浓厚,热情恒久;愉快学习,享受成功。善思: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勤练:勤于读书,善于积累;勤于动手,积极体验。合作: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

枣庄二十六中学“一训三风”诠释稿

一、校训:厚德至善 博学致远

厚德至善:怀有宽厚仁爱的心性与品德,孜孜不倦,追求一种完美的境界。博学致远:乐学、好问、勤思、明辨、更新知识、加深学养、先博后渊,唯如此,才能高瞻远瞩,明察秋毫,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

二、学风:好学 多思 勤练 善用 爱学乐学、多加思考、勤于训练、活学活用

三、教风:严谨 扎实 灵活 创新

为师者必须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之中,与时俱进,敢于创新。

四、校风:团结勤奋,自强不息

团结和谐、勤奋好学、自立自强、勇往直前。

税郭镇安城一联“一训三风”解读 校训:立志 成才 求实 向上

立志:设立自己未来方向的志愿。即确定一个长远的目标,比制定达成目标的步骤,在这基础上努力进取,且不断调整理论与实践的差距的过程。成才: 成为有才能的人。求实的基本内涵是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向上:积极进取,奋勇前

进的心态。

校风:文明 守纪 勤学 诚实

文明:讲文明,要从遵守纪律做起。守纪;重要的是自我管理、自我完善。勤学:惜时如金,勤奋学习。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

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教风:严谨 求精 激励 创新

严谨:严肃谨慎。宋 欧阳修 《尚书工部郎中欧阳公墓志铭》:“君讳 载,字 则之,性方直严谨。”求精,追求完美。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就是让人们自觉自愿地、努力地工作,并创造好的绩效。“创新”,现代词汇,《现代汉语》的解释为“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是“一种崭新的组合”,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蕴含了一种唯新思维、求新意识、创造能力,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状

态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学风:多思 好学 求异 求新

多思,反复思考。好学,喜爱学习。求异、求新,追求、探求不同的、新的、好的方法。

第二篇:一训三风

大道完小“一训三风”诠释

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凝聚人心、激励师生开拓创新的精神旗帜。我校将努力把办学理念转化为全体教师的共同信念和追求,坚定不移走适合我校发展的特色之路,以新理念带动新发展,以高品位促进高效益,为构建和谐发展型学校而奋斗!

办学理念: 立德树人,立志成才。

教师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新时代创新的人才,学生的目标是树立远大理想,早日成为有用之才。

办学目标: 创办人民满意教育,培养德才兼备学生,争做才艺双馨教师。

我们创办的教育要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既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也能打造出兼具教学才能和教学技艺的名师。

校训:诚信 尚礼 厚德 博学

诚信:诚信立身,诚信是修身的基石。诚信是最基本的品德修为,立身必先立诚,为人“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堂堂立身于天地。

尚礼:讲文明,懂礼貌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文明程度的标志,是人生必修的一门功课。“尚礼”首先要求为师者在与周围的人打交道时,言语行为都要讲求文明风度,做到态度诚恳,彬彬有礼,注意交际礼

仪,不讲粗话等。其次,尚礼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教育下做到举止文明,知书达理,明事理,辨是非,不仅是知识的拥有者,而且是品行的高尚者。

厚德:我校在全力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的同时,大力倡导和严格要求全体教师努力加强个人修为,开阔胸襟,砥砺品格,好学乐教,守职敬业,争做厚德之师;教育和引导全体学生从小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劳动、爱科学的坚定信念,培养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挫折和失败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争做厚德之生。

博学:意为学识渊博,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又要学习其他知识。我校办学特色也是如此:重视师生能力培养,不断强化师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校风:团结 守纪 勤奋 创新

团结:团结是力量的源泉,也是事业成功发展的前提。在学校这个大集体里,只有团结起来,将这种力量凝聚达到一定高度,才能共同完成和实现教师的教、学生的学。

守纪:纪律是对人行为的规范约束。全体师生必须牢固树立起遵纪守法的思想意识,自觉维护和遵守党纪、国法、校规。教师要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学生则应严格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小形成遵章守纪的

意识,逐步达到知行统一。

勤奋: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作为教师,要勤于学习本专业及相关的文化知识,钻研教材、学习教法、不断探索,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作为莘莘学子,就该在老师的教育、引导下勤奋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创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方面,作为教师要不断创新,要积极投身教研教改,不断摸索、探求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着力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多动手、善思考,能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争取有新发现、新见解、新发明、新创造。

教风:严谨 求真 务实 奉献

严谨:严格谨慎,一丝不苟,这是每位教师律己律人,治教治学的基本要求。

求真:即真抓实干,讲求高效。教学来不得半点虚伪、浮躁和骄傲。必须杜绝“面子工程”,不说空话、假话,不搞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无效的教学活动。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都力求最佳效果。务实:就是追求真理,掌握规律;就是要严谨扎实,时时处处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就是必须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这是一种品格,一种境界,更是一种风范,一种追求。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育事业是奉献的事业,需要教师有默默奉献的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去。

学风:好学 乐学 会学 学好

好学:学生应当有强烈的求知欲,有探索新鲜事物、新生事物的兴趣。乐学: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成为快乐的学习者。努力做到课堂为学生而存在、因学生而精彩;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模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会学:学生应当善于归纳和总结学习方法,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帮助自己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学好:学的最终落脚点是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第三篇:三风一训

东吴庄中心小学

“办学理念,三风一训”解读

办学理念:立德树人、求实创新

一.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1、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

2、校园文化丰富,育人氛围浓厚

3、各功能室切实发挥作用

二.优化教师队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1、教师帮扶,成立对子评估

2、加强学习,及时充实专业技能和师德思想教育

3、完善考核机制,突出梯级队伍作用 三.培养孩子的各种技能和创新精神

1、培养孩子良好的写字、读书习惯

2、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树立远大理想

3、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竞争意识

校训:健康 聪慧 高尚 快乐

健康——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语言健康 聪慧——勤奋努力 博闻强识 聪明智慧 高尚——理想崇高 情操高雅 品德高尚 快乐——学习快乐

生活快乐 成长快乐

校风:民主、和谐、求真、向上 “民主”是校园的人文氛围,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师生民主,在这样宽松、美好的情境中更利于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谐”既指同事之间、师生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等人际关系的和谐,还包括学生德、智、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学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同步推进,营造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

“求真”体现了我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价值追求。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与人为善,与事认真,去除浮躁,力戒虚假,追求真知灼见。

“向上”是我校精神的核心。“向上”蕴含着不断进取的朝气。只有凭着不断进取的朝气,只有不断寻找自己的参照物,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才能不断前进,不断地超越自己。

教风:踏实、严谨、创新、进取

“踏实、严谨、创新、进取”是我校的教风。“踏实”是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严谨” 是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创新” 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进取”则是我校“向上”精神的直接体现。

学风:勤学 好问 善思 努力

勤学——勤于学习勇于探究 力争上游

好问——敢于发问 善于发问 在不断的发问中巩固知识 学会新知识

善思——勤于思考 善于思考 学会在思考中求得知识的真谛 努力——意志需要磨练 在努力中成长

第四篇:三风一训

校训:博爱、行范、乐学、进取

博爱是观念,是思想;以爱的教育为核心,教育学生爱社会、爱国家、爱家人、爱他人、爱生命、爱自然;以感恩的为出发点,感恩父母,感恩家人,感恩老师,感恩社会。

行范是养成,是习惯;以养成教育为中心,学做人,学做事。努力用规范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使之受用终生。

乐学是任务,是发展,是状态;以学为乐,广泛涉猎,博闻强记,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让读书成为习惯,学有所用,学有所悟,学有所乐,为学生终身学习开好端,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进取是精神,是方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要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开拓进取,是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敢为天下先得精神风貌。

校风:静、净、靖、敬、竞

静——宁静平和。静心静思、静能生慧、静能启智、宁静致远。不“静”无以治学,不“静”无以沉思,不“静”一无所获。

净——干净整洁。净能生美,净可怡情、净能怡心、温馨洁净。“净”是洁净的个人与环境,更是师生纯净的心灵。体现的是师生生动、活泼、可爱的精神风貌和洁白无瑕的精神世界。

靖——安靖平安。校园安靖,师生平安,靖能生安,靖能长泰。作为师长有使校园平安,师生安全的使命和义务。珍爱生命,尊重个性,让师生享受生命,享受生活,使生命更精彩是教育的基本任务。

敬——敬业乐群。倾心敬业、互爱互敬、尊师敬长、敬老爱幼。敬是“敬业”,对事业执着的追求,教师就是忠于教育事业,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学生就是刻苦学习,勤奋上进;敬是“敬重”,“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以尊敬的态度待老师”。尊老爱幼、尊师敬长。更是对生命、对自然、对真理的敬畏之心。更是一份对知识的尊重,一种对真理的敬畏。

竞——力争上游,誓志卓越。千帆竞发、群芳竞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激发潜能,培养竞争意识。竞是公平竞争——竞知识、竞技能、竞品德,追求卓越,争创一流,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才能实现双赢。

学风:让读书成为习惯 敬业 爱生 协作 竞争书籍是全人类进步的阶梯,全世界的营养品。博览群书可以丰富知识储备,提高文化素养,开阔人生视野,陶冶道德情操。阅读关系到个人生存发展,阅读能改变国家民族命运。让读书成为习惯是时代的要求。

教风:

敬业,就是忠于职守,尊敬、尊崇自己的职业。是以虔诚的心灵对待自己职业,主动工作、甘于奉献。视自己的职业为天职一种心境。使自己的职业具有神圣感和使命感。将自己的职业视为自己的生命信仰。以从事这份工作而自豪骄傲。

爱生是教育的真谛,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让爱弥漫在校园的角角落落。

协作是克敌制胜的力量和武器,是建立在对共同理想的追求上的一种情感与思想,是人类和谐共处的基础。人类进步离不开协作。协作可给我们带来希望的曙光。在精神上是一种力量;在力量上是一种思想;在思想上是一种智慧;在智慧上是一种精神。它能让失败者预见成功,让懦弱者感受坚强,让失落者沉浸温暖,让好学者领悟真理。

竞争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它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提高人的能力。竞争无处不在,只要勇于面对,竞争就会助你一臂之力,早一点到达成功的彼岸。社会的进步需要竞争,国家的强盛需要竞争,企业的生存需要竞争,人才的流动需要竞争。学会竞争就学会了生存;学会竞争就能洞悉自我。

第五篇:一训三风

城南中学学校一训三风释义

办学宗旨:为了每一个人的发展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促进发展,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办学愿景:创办一所师生喜爱并留恋的学校!

办学目标:家长满意,江山一流,衢州知名的现代化初中

培养目标:培养人格健全,珍爱生命并具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习惯的现代公民。

校训:诚以立身,毅以行远 校风:求真、向善、尚美 教风:爱生、乐教、善研

学风:明礼、乐学、力行

一、校训释义:

诚以立身:诚,诚实、诚信。《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亦言:“诚者自成也”。诚乃是树人立品、成就人生的基石。立身必先立诚,学校通过宣扬心灵之诚、敬业之诚、致知之诚、待人之诚等修身理念,积极营造芳馨满园的教育氛围,让教师完善师德,身正为范;使学生启迪心智,完善品性。

毅以行远:毅,坚毅,刚毅。《论语·泰伯》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毅是治学修业,弘志成才的保障,行远则是目标,二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学校大力提倡发扬“坚毅”精神,旨在鼓励师生树立远志,坚韧不拔,在治学求学之路上勇攀高峰,成功成才。二、三风释义

校风:求真、向善、尚美

校风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的展现。

校风建设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得以落实的保障。

我校要努力营造“求真、向善、向美”的风尚,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健康积极的氛围。

1、求真。

陶行之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这里包含三方面意义。一是求真知。“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我们南中老师学生要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对所教内容,所学内容,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二是做真人。我国古代把学问道德做到家的人称为真人,用现代通俗的话说,做真人,就是做德才兼备的人。三是做真事。《礼记·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学习的高级阶段,在弘扬光明的德行,使人革除旧弊,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使我们的国家至善至美,这是人间真事、大事。

2、向善

如何求真?首要的是一颗向善的心。如何向善?可以从三方面去做。一是修

身正心。《礼记·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又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可见,修身养性,心思端正无邪念,才会向善,才会长久向善。二是以贤为贤。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三是以人为诫。孔子说“观过而知仁”,看见人家犯不善的过错,我们就引以为诫,不犯同类的过错。

3、尚美

如何求真,还要有尚美的追求。如何追求?首先要远离邪恶。孔子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己”,意思是要攻治那些杂学邪说,这是一种祸害啊。学校为治学之所,求真之地,我们要远离杂学邪说,修正课,成正果。其次,审视名利。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名利当前,我们要审视一番,不该拿的,坚决不要,不能让名利惑乱了我们美的追求。再次是不知不愠。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崇尚美的行为,有时会不被理解,甚至有人会作负面的解读,但我们不怨恨人家,我们包容,我们望远,坚信尚美的行为持恒下去一定会有朋自远方而来。

教风:爱生、乐教、善研 教风是校风的一个窗口。

1、爱生

爱生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教育是植根于爱的”(鲁迅语)。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对自己的学生充满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向往和创新的欲望。一个学校,只有教师具备爱护学生之心,才有可能形成敬业的教风。所以,我们把爱生作为教风的第一条。

2、乐教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乐于从教,以教为乐,是爱生的重要表现。乐教具体表现为如下:

(1)诲人不倦。我们应竭尽全力教书,竭尽全力育人。

(2)不知为不知。人非圣贤,孰能样样精通。面对疑难问题,不信口开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以不知为挡箭牌,要通过请教他人,查阅文献等途径积极解决,变不知为知。

(3)不迁怒,不贰过。教师也会有工作不顺心,家庭烦恼等等,但我们不迁怒于课堂,不迁怒于学生。教师也可能犯某些过错,但我们决不允许第二次犯同样的过错。

3、善研

只研不教是空,只教不研是浅。为了使教取得更好的效果,开展教学研究是必要的。研究,首先要解决研什么的问题。教师应当本着教什么研什么的原则,把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通过课题的攻克,达到问题的解决,从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学风:明礼、乐学、力行

学风是校风的另一个窗口。

1、明礼

礼,即礼仪,是为人处事,安邦定国的规章和制度。《论语》有言:“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学校的规章制度,都属于礼的范畴,学生理当明了并遵守,这是学校正常运转的保证。

2、乐学

乐于学习,以学习为乐,是学生求学的健康心态,是搞好学习的重要前置条件。其具体表现有三:

(1)乐于享受寂寞。求学之路是艰苦的,求学的生活是寂寞的,但正如孔子所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乐于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乐于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力行

要想求得真知,必须身体力行,学以致用。可从书本和实践两方面着力。(1)对于书本知识,要随时随地体验、反省。

(2)在做人做事中学会做好人做对事。争取做人绝对的好,做事绝对的对。

加强校风、教风、学风的规划和建设,为早日形成具有我城南中学特色的三风而奋斗!

江山市城南中学 2012年11月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