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莱茵河畔感受日本文化
在莱茵河畔感受日本文化
心情很复杂地写下这篇文字。我要记录自己对日本的感受。虽然从没去过,貌似没有发言权,但在这一星期中,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感受了太多日本的点点滴滴......德国和日本,这对二战时勾结媾和的兄弟,到今天为止,一起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没想到德国人对日本这么有好感,从三月本发生严重的地震之后到今天,有时候还能在街上看到“Helfen Japan”(帮助日本)的字条,有些德国人还在背包上贴一个反对核电站的标签,不知道中国是不是也有这种现象。
昨天参加了在杜瑟尔多夫举办了为庆祝德日建交150周年的“Japantag”(日本日)。很多德国人把自己化装成带着大刀的武士,浪人,很多穿和服的女孩子,还有装扮成火影的,Hallo Ketty,美少女战士的。路上随处可见日本国旗。还有好多展示日本文化(依我看大都有强烈浓重的中国文化的印记,甚至就是我们的文化)的一个个帐篷。有书法,围棋,茶道,服饰,小吃,漫画,还有很多精美的小工艺品,比如日本扇子,招财猫,明信片......每个帐篷里都挤满了来参观的人(我在德国很少见到这么多人),大都不停地说着:“喔,好精致......哇,真漂亮!”晚上9点半在莱茵河畔还有烟火庆祝,每次同时放两个不同颜色的烟火,象征着两国的情谊,有的是两朵花,有的是两个笑脸,它们同时升入天空,比一旁的电视塔还高,然后一起绽放,交融。德国人看到精彩的地方,沿着莱茵河畔的人群爆发出一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在密集的人群中,有不少日本人的身影。杜瑟尔多夫也被称为“德国的日本城”,这里有超过500家日企和四分之一在德国的日本人。我观察了这个熟悉而陌生的种族,越看越心酸。咳!
我甚至感觉日本人和德国人性格和行为方式非常接近(难怪会沆瀣一气),他们都很有礼貌(日本人更过分),清洁,精致,重规矩而有秩序。之前我和几个亚洲来的人聚过一次会,其中有四个日本人,我还记得她们在打包,装饭菜的时候(因为只有我还是学生,她们很照顾我,让我把聚会剩的食物都带走了),汤汤水水,分的极其细致,又拿了一个很干净的白布袋子套上。后来我和其中的两个一起坐地铁回去,她们之间一直用德语交谈,我好奇地问原因,她们解释,因为我也在,说德语对我更方便,其实她们谈的话题我和一点没关,但是我当时还是被这种礼貌所震撼。
昨天那些展台中的日本女售货员也令我印象深刻,她们是一群中老年的阿姨大妈,给我的感觉是人人上妆,衣着精致(我尤其喜欢她们的丝巾)非常优雅含蓄而自信,当我走进去时,大概她们把我当成“同胞”了,一个皮肤极好的老太太对别人都说Hallo,却对我含笑我说:“こhにちは。”结账的时候,又一个售货员向我鞠了一个深深的躬,说着:“ありがとう ございます。”搞得我也不得不还礼。刚开始觉得蛮新鲜好玩的,再往深处想,文化问题太悲哀了!
在大学里,我发现学日语的德国人比汉语的要多,挺难过的,我就在同学中遇到了不少“Japan Fans”,最奇怪的就是大地震,海啸,核辐射也挡不住在德国学日语的人们的热情。可不是吗,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第二篇:莱茵河畔建筑地理环境评估报告(定稿)
莱茵河畔建筑地理环境评估报告
1.项目选址:莱茵河畔位于南岸是宜宾城市发展的新兴城区,基地原为宜宾丝丽雅集团公司的厂区。项目占地面积约485亩,容积率2.5,建筑密度30%,绿化率高达40%,总投资约1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以多、高层住宅为主。是值得购选的好地方,但是它原基地是厂区,会存在地质污染情况。因此在修建时多注意防污,环境检测处理。
2.周边环境:莱茵河畔地段尊贵,位于规划中的行政,商贸金融、文体娱乐中心和老城区功能重点转移地带,拥有未来100万常住人口金牌购买潜力,具有极大的市场升值空间;市政体育场、图书馆、医院、国家级重点中学宜宾市三中、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等均在百米之遥。还有12万平方米恢弘体量莱茵时代广场全力打造宜宾新兴商业中心,漫步大道,左右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应有尽有,在宜宾就能享受一站式购物乐趣。
3.交通情况:环城路,长江南路西段,七星路东段这三条主要干道都距离莱茵河畔不远处,小区远离了道路的嘈杂,出行方便。还有专属的公交站,附近也有停车场。
4.设计概念:借鉴中世纪德国南部莱茵河畔众多欧洲镇的风貌与格局,来营造一个全新的开放式的新型居住社区。为客户设计出美观大方的房子,让客户更舒适的生活。“莱茵生活家园”汇聚宜宾知名商家作为生活方式基地,为业主和会员日常消费提供更多优惠,并为邻里沟通和多层次精神文化活动开展提供服务平台。入住莱茵河畔,享受上游生活!
5.项目建筑装饰设计:莱茵河畔的规划设计采用欧式新古典主义的建筑手法,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条件,跌落律动,层次分明;同时借鉴欧洲莱茵河畔小城规划的空间组织和功能架构,采用“围合+跌落”式布局结构,并用分布周边的9个大门和广场赞许着人们的社会性,用开放的胸怀迎接曼妙的自然流水。小区造园和环境设计充分尊重和发掘人性对“美”和“自然”的渴求,在组团和道路布置上也极利于行人的进入和参与,避免通常小区内将绿地仅作为“景”,而不可“参与人的活动”的弊病,充分提供了邻里交流的平台。6.园林景观设计:整个项目规划设计了4大景观广场,6条特色商业街,8座主题商业裙楼,10栋独立景观商业……将特色商业、主题商业、景观商业汇聚一体。12万平方米恢弘体量莱茵时代广场全力打造宜宾新兴商业中心,漫步大道,左右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应有尽有,在宜宾就能享受一站式购物乐趣
总结:莱茵河畔无论从风格上,还是建筑材料上,都体现了莱茵河畔建筑的与众不同,高雅的欧洲风格,提升了人文,经济。莱茵河畔的设计采用了欧洲新古典主义的建筑手法,更多地借鉴欧洲小镇规划的精髓,从而整合成一个开放与封闭组合的动静相宜的城市格局。但是它有一个缺点是这块地皮的以前是化工厂,并且莱茵河畔在修建时没有好好处理土地污染的情况。所以在购买和以后装修或使用的时候要多加注意防污处理。
第三篇:我读莱茵河畔的钢琴家
《我读莱茵河畔的钢琴家》有感
我常常听老师说:“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刚开始,我并不明白其中的含义。自从读了《永远的勋章》一文后,我就喜欢上了贝多芬—莱茵河畔的钢琴家这篇文章。也渐渐地明白了老师为什么经常说这句话。
文章讲述了贝多芬,他出生于德国波恩的普通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才能,14岁就被任命为剧场助理风琴师和钢琴师。在其以后的音乐生涯中,他勤奋好学的精神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成为了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为后人创作了大量珍贵无比的音乐财富。
我喜欢贝多芬的坚持不懈,喜欢贝多芬的勤奋好学;更喜欢他对音乐的那份执着和远大的追求。真的,我相信一个人只要努力,坚持,不放弃,那就一定会取得成功。我现在正在学习拉丁舞,有时候我觉得很辛苦,好想放弃!不过,现在的我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因为我要向贝多芬学习,要听老师的话,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坚持下去,一步一个脚印,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
《我读蜗牛人生》有感
这个故事讲了雄鹰和蜗牛两种人物奋斗的故事。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快速达成自己的愿望;而蜗牛则没有先天优势,是靠自己脚踏实地和不懈的努力,慢慢地成就自己。我反复地看,一遍又一遍地揣摩,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只要我们一直向前看,不断地进取,就一定能成就自己伟大的人生。以前我的体育成绩总是达不到优。我老是埋怨自己身高不够,比别人力气小。读了这个故事后,我逐渐感到自己不是那么差。自己虽然没有先天的优势,只要靠自己努力,刻苦锻炼,成绩就一定追上去的。我原做一只蜗牛,成就蜗牛的一生。
《我读从顽石起步的地质学家》有感
李四光,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从《永远的勋章》一书中,我了解到了关于他的不少信息。原来一块小小的石头能够引起李四光这么大的好奇心,也正是因为这种积极的好奇心成就了李四光追索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现之旅!这让我突然想到,前不久我们学习的《数星星的孩子》一课,文中的主人公—张衡,小时候充满着好奇心和许许多多的问题。从他小时候对星星的好奇,到以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他们两个人有个共同的特点:热爱生活,注意观察,时刻保持积极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终他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我很喜欢他们,我要向他们学习,多观察,多思考,多问问,我相信成功之路就在不远处等着我!
第四篇:感受和文化 日本神户大学轶事汇总(精选)
感受和文化 日本神户大学轶事汇总
神户大学(Kobe
University),简称神大,是一所本部位于日本兵库县神户市的非常著名的研究型国立综合大学,日本名列前茅世界闻名的顶尖国立大学。神户大学创建于1902年,以经营学最负盛名,是日本现代经营学研究的发祥地。同时,神户大学也是日本经济学、法学研究的重镇之一。经营学部、经济学部和法学部作为神户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三个学部,得到了日本社会的高度评价,尤其在财界、经济界这三个学部的毕业生极多,常有“东一桥,西神大”的说法。
神户大学以其悠久的历史、雄厚的师资力量、一流的教学质量,被公认为日本顶尖的老牌名校,并和七所旧帝国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东北大学、名古屋大学、九州大学、北海道大学)、一桥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合称“旧帝一工神”,这10所大学代表着日本国立大学的最高水平,并以其优异的教学和科研享有极高的声誉。2012年,神户大学的毕业生山中伸弥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这也为神大的科研成果再添一彩。
神大是声望仅次于旧帝国大学的旧三商大之一,是日本经营学大学院、商管学术期刊的发祥地。其校友涵盖1名日本首相、1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近30名国会议员等。
神户大学以其悠久的历史,一流的教学质量,被公认为日本顶尖的老牌名校,其优异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在世界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揭秘日本校园各色的拉拉队:
将舞蹈融于为运动员加油助威的方式起源于100年前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演变成竞技项目,运动员们在场内比赛,拉拉队们在场外较量,配角变成了主角,很快风靡美国。日本紧随其后,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立日本拉拉操协会,将动作规范化组织化,并作为一种新型体育活动推广。
拉拉队在日本怎么变成了“苦行”?日本拉拉队是怎么炼成的,队员们为什么愿意如此玩命?记者采访了神户大学应援团总部。
习惯把事情细分化规则化的日本人,把加油也当作独立事业去做。神户大学应援团的团长———四年级学生福本告诉记者,在日本高中、大学里,拉拉队俱乐部和棒球等俱乐部是并列的,不是其他俱乐部的附属。
拉拉队一举手一投足,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发声都有规定,不能乱来;加油助威的手势和动作、口号、声援歌都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每个大学的鼓劲方式都有自己的特色,像东京农业大学跳的是“萝卜舞”,手执大萝卜声援;东北大学跳“木屐舞”;日本体育大学则是光膀子光脚狂叫。
加油助威的手势和动作、口号、声援歌,队员们必须经过严格勤奋的训练才能掌握。副团长荻原七惠笑着说,不吃苦是练不下来的。一周练习两个半天,两个整天,刚开始嗓子都喊哑了,后来从前辈那里学到了腹式发声法才改善。跳操也是跳一会就浑身酸疼,回到家老想哭,只有靠毅力撑下去。跑步、俯卧撑„„样样都需要体力,润喉糖、止痛药膏和肌肉疲劳缓解喷剂是新人必备的。
花枝招展的拉拉队女郎也是日本拉拉队的一部分,比赛过程中女生们又喊又跳,时不时演出叠罗汉等惊险技艺,尽管累得气喘吁吁,还不忘保持甜蜜快乐的微笑。
日本神户大学研究团队参与上帝粒子发现实验:
据日本《朝日新闻》10月9日报道,2013诺贝尔物理学奖于当地时间10月8日晚揭晓,授予了提出希格斯粒子存在假设的两名学者。报道称,在证实到希格斯粒子存在的国际性合作实验、对撞机探测器ATLAS检测中,日本神户大学最早参与其中,并在奖项揭晓后召开了记者见面会,表示是“怀着信心参加实验的”。
记者会共4人出席,其中包括一名中国研究员。从6年前就开始参加实验的助理教授山崎祐司表示,“对(研究)成果有信心。能参与到有历史性发现的实验中,感到很高兴”,对获奖表示了喜悦之情。
据报道,神户大学目前共有教授及学生共计10人左右参与到ATLAS实验中。山崎表示,“迄今为止还没有被世人如此注意到过。自己觉得很有趣,自己做的工作与巨大发现相关,因而受到注目,对此很开心。想必今后也会有更多有趣的发现,会把诺贝尔奖当做一种鼓励”。
另一位出席者藏重久弥愉快地表示:“大家都满怀期待的等待(结果),获得诺贝尔奖在文化层面上也很有意义,(对获奖)非常兴奋。我们能对(发现)有所帮助,非常满足”。
希格斯粒子又称希格斯玻色子,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的一种自旋为零的玻色子。2012年7月2日,美国能源部下属的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宣布,该实验室最新数据接近证明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2013年3月14日,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发布新闻稿表示,先前探测到的新粒子是希格斯玻色子。2013年10月8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瑞典揭晓,比利时理论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因希格斯玻色子的理论预言获奖。
第五篇:在日本感受“零缺陷
在日本感受“零缺陷
对于日本人的工作态度和日本的质量管理方法,以前从媒体和资料上经常看到,但印象不深。最近到日本拜访客户,身临其境,感悟甚深。
到达日本成田机场已是晚上,乘上驶往住地新小岩的火车时,外面天很黑,看不到窗外的景色,但车厢内的景象也着实令我吃惊。车厢比较陈旧,但非常干净,地上没有一点垃圾。车厢内挂的宣传广告都非常工整,没有皱折,更没有残迹和脏污,可见工作人员做事用心。到站后,上扶梯后所有的人都很自然地站在左边,右边空出一条路来,同事说那是让给那些有急事赶路的人的!
从新小岩车站到我们的住地要经过一片私人住宅区,即我们国内所说的“城中村”,但其景观却大不一样。这里的道路平整干净,没有垃圾乱丢,没有污水横流,每一寸地面好像都有人细心照顾着,上面偶有几张刚刚飘下的落叶。道路狭窄,不少是单行线或双车道,但过往车辆井然有序,没有看到超车、闯红灯或抢车道的现象。在宿舍大楼门口,同事指着门前的矮房子说:“这是垃圾房”,这是我们意料不到的。在国内,垃圾房往往建在偏远的地方,臭气冲天。路过垃圾房,走进去看到一排排干净的大垃圾桶,里面整整齐齐地堆放着各家各户送进来的垃圾袋,看起来就像快餐店的盒饭。路对面是废品房,专门用来放置可回收的纸件废品,走进去时看到的是摆放整齐的废弃书报,像个小书店。
东京的大街上一尘不染,车辆鱼贯而行。一个同事要扔垃圾,却到处找不到垃圾捅,常驻日本的同事笑道:“日本大街上没有垃圾桶,每个人都得把自己的垃圾带走!”这真与我们的习惯大相径庭:为了保持地面干净我们要在路上多放几个垃圾桶!
在秋叶原的电器卖场我们看到不同运营商的产品摆在同一层楼的柜台上。他们的产品目录和模型机质量都很好,以前曾听说日本运营商对产品说明书、附件包装以至模型机的质量要求就跟产品本体一样,轻微的外观问题都不接受。电器主要是本土品牌,但最近苹果的iPOD非常热卖,还有形状千奇百怪的为之配套的音响设备。从电器卖场出来时我们基本上可以理解日本运营商对产品质量(包括外观)的严格要求了:不是客户对我们要求,而是整个环境、整个社会的要求,在那种环境之下,即使是轻微的缺陷也会显得很不协调,在消费者和竞争对手面前都是很丢脸的事情。
与客户开会时,客户寒暄了几句,接着拿出一张问题清单,上面记录了我们历史供货的所有问题,大部分是产品的外观问题和包装问题,上面还附了照片,一目了然。客户说,每个问题都要有改进措施,确保问题不再重现。然后就一个个地确认我们曾经采取了什么行动,进展如何,效果如何。有两个问题是说我们提前一天发货,没有通知他们,给他们负责收货的部门添了麻烦,要求我们以后杜绝这种情况。日本同事向我强调,在日本向客户交货是要预约的,而且要准时,误差以分钟计算。
日本人有一个观念,就是“不要给别人添麻烦”。这可以用来解释日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上扶梯站在同一边,路上车子礼让,过道上靠墙靠边站立,公共场所肃静,做事按部就班,约会守时,发觉自己影响到别人时赶紧点头致歉。体现在工作中,就是每个人都要把本职工作做好,不能把问题留给别人,做到零缺陷交付,为了做到这点,他们把工作进行分解和优化,写成作业指导书,对操作者进行培训,还开发了大量的防呆工具,而这不正是我们所大力推崇的TQM(全面质量管理)吗?
由此可知,日本产品质量好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他们发明的QCC(品管圈),更不在于从海外泊来的SPC(统计过程控制),而在于他们做事的态度。如果认为差不多就行,即使有最好的质量管理方法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