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悟母爱,学会感恩》教学设计
感悟母爱.学会感恩
——主题班会
射洪县太和一小
刘建华 【活动目标】
1.通过重温母爱,深刻体验到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2.懂得如何珍惜母亲的爱,懂得如何回报母亲的爱 3.通过感悟母爱培养学生感恩之心
【活动准备】:调查表、卡纸、剪刀、彩笔、感恩树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师: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你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她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回报„„你快乐,她就幸福;你哭泣,她就悲哀。孩子们,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对!这个人是妈妈,这种爱叫“母爱”。咱们这节课就一起来(读课题)那你对你的妈妈又了解多少呢?
二、感悟母爱。
(一)填写调查表
1、填写
师:请大家拿出我们课前发的调查表。在填写之前,请大家注意:这个只是一个调查,并没有对错。所以,请大家一定如实填写。例如„„
2、反馈
师:调查表上的内容,至少能准确知道一项的,请高高举起你的手。(师:真多!)至少能准确知道两项的……4项的?(师:越来越少了)……
师:刚才,我看到有的孩子对妈妈的了解仅仅只有一两项呀,全都了解的太少了。看来,孩子们对妈妈的了解还不够呀。孩子们,你知道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吗?大家请看这段视频,这是一个妈妈剖腹产的视频——
(二)观看剖腹产视频
1、生看视频,师介绍: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妈妈完美的肚子……一层又一层,剪开了,剖开了……终于迎来了婴儿的第一声啼叫,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
师:我们刚刚看到的只是剖腹产过程中的一小部分,一个完整的剖腹产是三个小时以上。自然分娩的话则需要半天甚至是一天一夜。如果遇到难产,妈妈还可能在手上台上失去生命。无论是剖腹产还是自然分娩,妈妈都会经历一番难以想象的疼痛,才能使我们顺利地来到世间。何况还必须经历十月怀胎这个艰辛漫长的过程。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2、请生说
3、师:母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有了母爱,才有了生命的开始;有了母爱,才有了历史的延续;有了母爱,才有了人性的回归。
(三)生活中的点滴母爱
1、(师边播放图片边解说)师:孩子们,从我们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开始上学,最后学业有成,长大成才,不知妈妈要付出多少辛劳。每天,妈妈早早起来为我们做丰盛的早餐;无论刮风下雨都会送我们去学校;我们生病了,妈妈万分焦急,总是寸步不离的守候照顾着我们;放学时,校门口总是有着妈妈期盼的身影。
2、师:在你平常的生活中,妈妈对你的关爱也一定很多很多,仔细回想一下,跟同桌说一说。比一比,看谁最留心生活,最关心妈妈,体会的最多。
3、(1)同桌说
(2)师:你愿意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吗?
4、师:我们的成长过程妈妈付出了很多很多,妈妈的爱无处不在,在细微处,在点滴中。但是,还是有不少孩子不满足,不理解妈妈,常常抱怨。请看——(看图片:)
师:你有过这种抱怨情绪的请举手。看看谁最诚实!
5、师:是啊,对妈妈不满,有过抱怨情绪,或多或少在每个孩子身上都曾有过。但妈妈用博大的胸怀包容我们的不懂事,永远爱着我们。特别在生死关头见证母爱的伟大。有这样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四)缆车事件
1、师介绍故事
师:1999年10月3日。一个收获希望的秋天。在贵州麻岭马岭河峡谷风景区,这天,蓝天白云,阳光灿烂。但是,上午11时左右,满载了35名乘客的高空缆车失控了!突然从20楼层高的山顶坠落。一
声巨响后重重地撞在水泥地面上,断裂的缆绳在山间四处飞舞......就在悲剧发生时,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儿子得救了,这一对父母却失去了生命。
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父母之爱。平凡伟大,超越了生死。
悲剧发生后,歌手韩红领养了这个可怜的孩子并创作了一首歌曲《天亮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静静聆听这首歌曲——
2、听《天亮了》
师:我能感觉到同学们难以平静的心情。能把你现在的感受说给我们听一听吗?
3、请生说感受
(五)地震中的母亲
1、师:像这样的父母何止一个,请听下面这个关于母亲的故事——(看地震图片听录音)
2、师:像这样典型的感人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母亲为救儿女失去生命,母亲为救儿女捐肝捐肾,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 师:请大家齐读——(课件)
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都深爱自己的儿女,母爱是世间最无私、最真诚、最崇高的爱,她们所给予我们的爱是不求任何回报的。
二、学会感恩
(一)说出你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和你今后的打算
师: 相信这个时候,你一定有很多很多话想对妈妈说,相信大家会在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好好的回报母亲的爱。接下来请大家(看课件要求)—— 要求:
(1)、写一写。
用简短的一两句话,写出你的真情实感(2)、说一说。
跟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1、独立写、分小组说
2、抽生说
(二)设计感恩卡
师:只要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感恩养育我们的父母,感恩关心我们成长的老师,感恩亲人,感恩社会,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想想你最感恩谁,请你用心做一张精美的感恩卡。要求:在老师给你提供的材料基础上,写你最想说的话或者画一幅画或写一首诗等等,比比谁做得又快又好,最会感恩。
1、生动手做
2、做好后在感恩树上贴感恩卡,请两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四)齐唱《感恩的心》
师总结:希望每个人都学会感恩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第二篇:《感恩母爱》教学设计
感恩母爱 ——妈妈,我爱你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回顾和爱的教育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点滴母爱;
2、能用语言表达出对妈妈的爱和想对妈妈说的心里话;
3、能在行为上给予妈妈和家人爱的回报。
重点难点:能用语言表达出对妈妈的爱和想对妈妈说的心里话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心形卡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多媒体课件,并配乐朗诵《写在前面的话》:“世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无疑是母爱。她深沉而博大,蕴藏着像大海一样的无限能量!母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是孩子病床前的焦急关切,母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综合活动《感恩母爱——妈妈,我爱你》。
(二)倾情回顾: 师:我们学过了那些课文?
生:《妈妈的爱》、《儿子们》,还有语文天地里的《塘鹅妈妈》 师:好,那就请同学们先把书翻到《妈妈的爱》,请你们用最富有感
情的声音来大声的朗读一下《妈妈的爱》。全班学生朗读课文
师:朗读的非常棒,读完之后,你体会到:妈妈的爱是什么? 生: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妈妈的爱是亲切的教诲。
师:好,既然同学们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作者所说的妈妈的爱,那么请同学们仿照课文的样式,自己来说一说,体会到的妈妈的爱是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好,从生活中的小事,我们能体会到妈妈的爱是一桶香喷喷的方便面,是一块舍不得吃的巧克力,是一道关注的目光,是一句亲切的关怀。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儿子们》,请你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朗读《儿子们》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妈妈赞美儿子的话语。全班学生朗读课文
师:朗读的真棒,把妈妈的那种感情念出来了,现在老师的问题就是:读完之后,你体会到第一位和第二位妈妈在说话时是什么语气? 生:骄傲、自豪、高兴
师:是啊,每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宝贝,你们在妈妈眼中永远都是____ 生:最棒的!
(三)妈妈的爱
1、聆听母亲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把《课堂练习册》翻开,翻到短文《母亲》,我们一起用歌声去倾听一下,这个给我们一生幸福的人。播放歌曲《母亲》
师:歌曲听完了,好多同学似乎都跟着旋律小声地哼唱起来了,那老师有个问题要问问大家:听完之后,你体会到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是给我包三鲜馅的人,给我提书包的人,给我沏热茶的人„„
2、感受母亲
师:下面老师要播放一组图片,请你们认真地看,图片上画了些什么?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三张图片,三位妈妈和三个孩子在一起。妈妈的表情很慈爱,动作很轻柔,孩子很开心。
师:三张图片说明什么呢?孩子和妈妈在一起是____的、是____的、是___的。
生:安全的,放心的,温暖的„„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组图片,看看妈妈在我们身上注入了哪些心血,付出了哪些辛劳
师:这几幅图片配合旁边的文字,你都感受到了什么?
生:妈妈把我们从小养大很不容易,要付出很多的心血和汗水,我们是妈妈的希望,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报答妈妈。
3、思考讨论
师:同学们说的真不错,那我想问问同学们,你们自己的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们讨论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
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一些词语:善良、温柔、勤劳、朴实、有力气、心灵手巧、美丽漂亮„„你也可以用黑板上的词语说一句或者几句话,夸夸你的妈妈。
生:我的妈妈美丽漂亮,谁都比不了;我的妈妈善良、勤劳,谁都比不了„„
师:真棒!你们用《儿子们》中的话语表扬和夸奖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真了不起!那就用我们自己的方式鼓励一下自己的吧!生:棒棒,我最棒!棒棒,我最棒!
(四)妈妈,我爱你
1、妈妈辛苦了!
师:既然同学们都说了,妈妈为了养育我们付出了很多的辛劳、汗水,她还要上班工作,挣钱养活我们。确实很不容易,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听听歌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对待下班回家的妈妈的。播放歌曲《好妈妈》
师:歌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生:让妈妈坐下,给妈妈端茶,让妈妈歇歇脚
2、我能为妈妈做点啥?
师:好,同学们,歌中的小朋友给妈妈做了好多力所能及的事情,那我们能为妈妈做点啥呢?
生:扫地、叠被子、穿衣服、洗袜子、端饭、端水„„
师:不错,听得出来,我们班的同学都是孝顺的好孩子。那下面我们
来看一组图片,看一看别的小朋友都做了些什么?
生:还可以给妈妈洗脚、捶背、献花、画画、制作心意卡、给妈妈一个紧紧地拥抱、给妈妈一个甜甜的亲吻„„
3、制作心意卡
师:是啊,妈妈的爱我们说也说不完,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就用手中的心形卡片,给妈妈写上一段心里话吧„„ 学生动手实践,在心形卡上写一些想对妈妈说的心里话
4、分享心意
分享同学们写的心意卡,让大家感受每个人对妈妈的爱。
(五)课程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回顾了第二单元的课文,感受了妈妈的爱,也沟通和学习了如何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我们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要对妈妈大声的说:“________________” 生:妈妈,我爱你!
第三篇:《学会感恩》感悟
《学会感恩》德育实践活动感悟(3.1)
理念阐述: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自幼被视为掌上明珠,父母对孩子千般宠爱,要什么给什么。然而,孩子对于父母的付出并没有意识到,反而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父母的现象。为增进子女与父母间的了解,使学生体悟亲情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设计本次班会活动。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启发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理解父母的心意。使感恩教育不仅成为现今构建和谐社会风尚,更应该成为培育孩子做人的基本素质;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体悟亲情的无私和伟大,感受父母在自己生命成长中付出的心血,懂得要感激和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一:学生感悟: 刘洋: 在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中,追寻我们成长的足迹;并欣赏歌曲《父亲》、《母亲》,让我们陷入思考感悟。我由此想到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父母已把点点滴滴的血泪之爱融入到我们的每一寸肌肤。而这些,或许我以前并未曾用心留意过。父母为子女操碎了心,而他们却一天天地老去。我们却不了解自己的父母,更是很少关注过父母的变化。通过这次德育实践课我们感受到父母的辛苦,通过图片我们回忆起父母平常的点点滴滴,我们应该学会感谢父母。由“感谢父母”到“常存感恩之心”,并学会感恩。王野:
我们可以为一个陌生人的点滴帮助而感激不尽,却无视朝夕相处的父母给予我们的种种恩情,这实在是内心有愧!感恩不待时,拿出我们的实际行动,向爱我们的人和我们所爱的人感恩吧!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以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是我通过德育实践课后思考的问题。孟繁烨:
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让我们懂得了为什么要感恩父母。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做一个“常存感恩之心”的人。
二、家长感悟:
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大都是娇生惯养,使孩子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和不关心他人的自私的品质。甚至有的孩子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小叫,无故发脾气,丝毫不顾及我们这些家长的感受,使做父母的很伤心。这节课很好地教育了孩子、引导了孩子。平时在家无法说出的话孩子们也借这一机会说了出来,孩子们也有他们的想法,心里也知道父母的好。我们做父母的也就知足了。
三、老师感悟:
感恩,当它从心灵深处迸发时,就已注定了它的无暇。“感”这个字眼,被时光赋予了无
穷无尽的含义。是感谢,是感激,是感动,或是感慨,就象一个千变万化的万花筒,拥有无止尽的美丽。我相信:每一个人学会感恩后,首先感恩的是自己的父母。
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感恩父母”。“爸爸,妈妈”是一个无比亲切的称呼,父爱母爱,一个蕴涵了无限感动的词汇。说起父母,我们不用天花乱坠的语言,也不用华丽词汇的修饰,有的只是同学们真实,朴素的事实。对父母感恩。“当你一出生,你第一个感恩的人就是父母,是他们把你带到这个世界,是他们将你哺育成人。”这句话源于《留点感恩在心中》这本书。没错,感恩是爱和善的基础,而对父母怀有感恩之心正是感恩的基础。我们若是一粒种子,是谁把我们带到这里?我们若是一树繁花又是谁滋润着葱郁花枝?当然,那是父母。是谁在我们遇到困难时给予微笑与鼓励?又是谁在我们伤心流泪时擦去我们的泪水安慰我们?那还是父母,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父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孩子睡在那里怎能不甜。”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如此之多,我们怎能不感恩于他们?
我十分赞赏《留点感恩在心中》的这样一句话“人生如船,生活是帆,常常会遭遇狂风暴雨,波涛臣浪,险滩暗礁,挫折不可避免,但我们需要感恩挫折,是挫折使我们成长,让我们懂得了如何珍惜,如何勇敢。”是啊,人过一生不可能总是风平浪静,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但挫折会使你更勇敢,你将会更努力,最终你成功得打败了挫折,继而你成长了,你学会了珍惜与努力奋斗,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然而你若是一个强者,你将会收到挫折给你的馈赠,英国作家霍奇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失败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继而出现的是成功的朝霞。”呵,挫折给了我们成功的朝霞,我们不应该对挫折感恩吗? 《留点感恩在心中》中讲道:“不管你是否成绩名列前茅,或者你有着非同一般的相貌,但学会感恩是人的基础,一个不会感恩的人就永远不会以到人们的尊敬,我们需学会感恩世间的一草一木,留一点感恩在心中。”《留点感恩在心中》,有这样一句话:“所谓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爱人,一位信赖你的朋友。”在用来诠释幸福的众多因素中,“感恩之心”当之无愧,居于首位。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世界上有很多恩情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回报的,所以我们要留点感恩在心中,用自己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记,这就是《留点感恩在心中》给我的回味、思考与震撼。孩子们,留点感恩在心中!
第四篇:母爱,让我们学会感恩
母爱,让我们学会感恩
母爱,是最最珍贵的,但又常被忽略。
母爱,是那麽平常,却又是那么珍贵。
有人说,母爱的重要是一杯暖茶,需要双手捧着献给父母!所以,在获母亲沉重的爱时,我们也应该给予她感恩,因为,“给予”永远比“接受”更加快乐!
上初中了,原本是件愉快的事:自己终于长大了,能有新的目标了,可渐渐得发现,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已不再多见,取而代之的却常是严厉的面孔。每天陪伴我的只有书桌和数不清的习题。“难道母亲不爱我了吗?”我一次次的冒出这个念头,有一次次的将之否认。想起小时候,母亲教我写字,背诗,不过现在„„
广告中曾写道小男孩为自己母亲洗脚的感人片段,可在现实生活中,有是否每个孩子都能够做到的呢?“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们或许会对一个陌生人的关怀念念不忘,却对母亲的爱熟视无睹,只嫌她烦,嫌她唠叨„„然而,我们不知道的是,世上只有母亲才会永远在一旁支持我们,教导我们,给予我们支持和鼓励。
母亲如天使一般纯洁,我们正在受母亲浇灌的生命酝酿着芬芳,就像英语老师说的,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聆听母亲的唠叨,从中发现自己的缺点并认真改正,诚恳面对母亲的严厉知道。她们这样做只为了孩子,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来感恩母亲,感恩母亲阳光班的心灵世界!„„姜山镇实验中学初一:张萌
第五篇:《学会感恩》教学设计
《学会感恩》活动设计
设计背景
校内外,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课件展示图片):
1、早上上学时,孩子们潇洒地走在前面,后面跟着提着书包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2、傍晚放学时,孩子们理所当然地把手中的书包扔给接他们回家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
现在的父母们总是百般呵护自己的孩子,而孩子们呢,习惯接受关爱,接受帮助,并且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不懂得触手可得的爱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不懂去珍惜亲情友情、学会感恩,更不懂得快乐的真正含义是学会给予。渐渐忘记了感动,忘记了说声谢谢,也渐渐淡忘了幸福的感觉,以至于当我问他们:“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很多孩子默然了,甚至有孩子小声地说:“我不幸福!”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与家长甚至教师之间的冲突增多了,形成“代沟”,家长怪学生不听话,学生怨家长不理解。因此,引导学生感受幸福,懂得“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并付诸于行动,就成了我设计本次班会活动的初衷。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在孩子们心里播下感恩的种子。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父母、师长、同学、朋友之间的无私的亲情、友情,学会自主反思,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幸福,能够在体验活动中学习、成长,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知恩图报。
2、转变自己的心态,培养幸福观,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将这种感恩的心带入到生活中去。
3、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累,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幸福,懂得把内心的感动转化为感恩的行动。难点:通过情感的交流,让学生细细体会,转变自己的幸福观,并把这种知恩图报的良好心理带入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教法与学法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比较完善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且能够做出自己的判断。
从年龄特点来看,既有儿童的活泼好动,也有少年人爱思考,爱探究的特点,他们很容易投入作品中并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根据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和学生特点,我主要采用了故事、测试、创设情境、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方法进行教学,让他们亲自经历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课前准备:
课前书面调查了解了学生们对自己父母的抱怨。
安排学生收集一系列反映父母之爱的图片、故事等;学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恩之心》《时间都到哪里了》等。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队会仪式
1、整队、报告人数(各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人数,中队长向辅导员报告人数)
2、出旗敬礼、唱队歌(从左向右出中队旗)
3、宣布仪式开始
二、感悟幸福
1、讲述罗斯福的故事
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家中被盗,丢失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生活。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罗斯福在面对失窃,不但没有抱怨,也没有生气,反而给出了感恩的三个理由。
同学们,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今天让我们一起进行一次心灵的旅行,走进感恩的心。
2、生活对比
出示课前调查的“我的烦恼”课前学习真是太枯燥无味了;唉,我的书包不如我同桌的漂亮……下雨了,爸爸也不开车接我……我妈真啰嗦……我的裙子都穿了一年了……
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抱怨每天都在发生,大家似乎也习以为常了。我们的生活、学习真的如此令人不满吗?我们真的应该没完没了的抱怨吗?
请看下一组图片。
看了刚才的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大家畅所欲言吧!
3、小结
我们触手可及的快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所以要懂得珍惜。我们有些事情是无法避免的,有些事情是无力改变的,有些事情是无法预测的。能补救的我们需要尽力去挽回;而对于无法转变的,我们只能倘然接受。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你的赠予。
这样你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才有健康的心态;才会发现,其实在你周围,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那同学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人值得你感恩,为什么?
(出示)我感谢—(老师、同学、社会、大自然……)给予——
三、接触母爱(1)游戏互动
请四位同学怀揣气球,气球代表自己的生命,把气球放入衣服里,捡拾地上的课本,做一些日常的动作,不能弄破气球。紧接着让学生将书包背在胸前再次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
游戏结束后,发表自己的感言。
(2)回忆往事 漫画欣赏
同学们,是妈妈冒着生命的危险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从我们呱呱坠地到哑哑学语,又到上学读书,这期间少不了风风雨雨、磕磕碰碰,同学们在这漫长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啊!
请全体队员一起轻轻地低下头,闭上眼睛,搜索记忆,回忆从小到大父母给予的点点滴滴。
分享交流
(3)品读诗文:游子吟
吟诵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字里行间流露着母子深情,字字句句倾诉母爱之魅力。把你的体会告
诉我吧!
小结:母爱伟大,父爱亦然,父母给予我们的是他人所不能及的无私的爱。
四、激发感恩
(1)感恩故事,震撼心灵 叙述故事:
这是发生在汶川地震时的感人画面。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她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像古人行跪拜礼,身体被压的变形。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大约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的庇护,他毫发未伤。被救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包裹小孩的被子里,塞着一部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了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故事中有一句话,给我一种心灵上的震撼,相信大家与我有同感,现在让我们把这句话大声读出来。
展示课前收集的关于父爱母爱的感人故事。(2)重新审视,体味唠叨
展示出之前收集的同学们对父母的抱怨之词,孩子们这不是“躲不掉的唠叨”,而是“躲不掉的爱”!
五、落实行动
小测试《我们知道吗?》
选中队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队员及其家长,让他们分别回答同样的问题。(主持人通过微信语音功能提前与队员家长进行互动。等待队员回答完相关问题后出示家长的答案。)
小结:每一位父母都十分了解自己的孩子,而作为孩子的我们,却常常忘了去关心自己的父母。
问题:亲爱的队员们,感恩的方式有很多种,现在,你最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呢?
说一说:自己的做法和想法。并适时评价。
让队员们在讨论交流中明白:感恩不一定要惊天动地,感恩可以是一杯茶、一句暖人的话、一个简单的动作、一首别样的小诗、一段开心的表演……只要有心,感恩无处不在!
六、感恩延伸
1、感恩老师
羊有跪乳之恩,鸭有反哺之情,感恩父母,报孝父母,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然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同学们,你们知道说的是谁吗?
为什么老师有时候会大动肝火地批评你们? 为什么老师要对你们的某些行为说教一次又一次? 为什么老师要对你们的成绩步步紧逼?
2、感恩同伴
游戏规则:所有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人被蒙上眼睛。然后随机进行组合,每两个人一组,没有蒙上眼睛的人要带领另一个人走过一段“心路历程”,过程中不可以说话,只允许身体接触。到达终点后,牵引者和被牵引者分散开坐好,等人全部到达终点以后,被牵引的人要找出来当时牵引自己的人是谁,并以自己的方式向对方表示感谢(方式不限)。找错的人将要受到小小的惩罚。
3、感恩他人
七、宣言承诺 作业
1、制作一份电子贺卡,以此表达对父母老师或朋友的感谢和爱。
2、制做感恩承诺书,并签名,把承诺书送给你想感激的人。
八、共鸣结束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亲爱的队员们,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不仅仅要感恩父母,感谢他们让你丰衣足食。还要感恩我们的老师,感谢他们带领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感恩我们的朋友,感谢他们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多样的色彩;感恩我们的祖国,感谢她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今天我们的中队活动十分精彩,希望你们能长存感恩之情。
最后,整个中队活动在退旗仪式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