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训三风.



第一篇:一训三风.

丁营小学一训三风

校训是学校对学生训导和诫勉,也是学校追求目标与境界。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的凝炼概括,同时也是体现学校的基本特色。

校风是一所学校努力追求和已经形成的一种风气和风尚,它是全校师生精神面貌、道德风尚、行为习惯的集中反映。

一训三风

校训:奉献、创新、严谨、求实; 校风:团结、守纪、勤学、奋进; 教风:严谨、耐心、灵活、进取; 学风:勤学、好问、踏实、精细; 办学理念:关爱生命成长 师生和谐共进 治校方略:规矩立校 规范树人 校训:奉献

奉献是指教育教学工作者在自身本职工作上踏踏实实工作,勤勤恳恳做事,不计个人得失,一切以学校和学生的利益为中心,牺牲小我,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无私付出。创新:

这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没有求新求变的思想,我们的工作就会一层不变,毫无新意可言。在学校各项工作中,都不能照搬旧的规矩,老的准则,一切要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尤其是教师更要在自身教学思想方式上不断注入新的活水。严谨:

严谨就是要严谨做人,严谨治学,严谨从教,严谨育人。严谨是一种执着的精神,是一种踏实的作风,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是一种科学的方法。求实:

求实意为 “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即做人诚实、做事务实、教学踏实。作为学生,能关心他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从小做起,做一个诚实的人。作为教师,要认真学习本专业文化知识,钻研教材、不断探索,努力提高,实实在在地教书。校风:团结

团结是集体的力量,只有人人团结一心才会力量大。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和谐,是在团结的基础上实现的,团结就是力量。守纪:

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钻研业务、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学相长、团结协作、共同进步、遵纪守法、廉洁自律。致力培养学生养成一系列良好的行为、生活、卫生、学习习惯。勤学:

就是要求学生学成于勤,教师业精于勤。奋进: 奋进就是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努力上进、力图有所作为。所谓 “有志者,事竟成”就是告诉我们有志气,有进取心的人,才能够成功。

教风:严谨、耐心、灵活、进取。严谨:

严谨就是要严谨做人,严谨治学,严谨从教,严谨育人。严谨是一种执着的精神,是一种踏实的作风,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耐心:

耐心是一种品德,是取得教学成功的理所当然的必备条件。耐心可以换来感动,急躁易有抱怨,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的耐心让我们的学生快乐起来,把课堂构建成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使学生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学。灵活:

灵活就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采用新型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参与独立探究、自主学习的实践机会,不断体验、总结,积累一套带有规律的学习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进取:

成功的真正支点在于进取心。躺在原有的知识上,光有奉献精神的老师,未必就能成为一个好老师。好教师的标准应当是动态的,是不断提高的,这就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就时时需要我们有一颗进取心,不求做得最好,但求做得更好。学风:勤学、好问、踏实、精细

勤学: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学问的充实,功底的深厚,精神的丰富,都与学生的勤奋是分不开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努力培养学生学有素养,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主动抓住成功的机遇,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好问:

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好问是一种优秀的学习品质。踏实:

找出自己想学的,明确目标、勤勤恳恳、认真努力地去学。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精细:

做事认真、专心,能较快的集中注意力,能控制自己沉稳下来,不三心二意,不虎头蛇尾。细心需要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只有努力培养细心的素质,我们才会有真正的效率

第二篇:一训三风

大道完小“一训三风”诠释

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凝聚人心、激励师生开拓创新的精神旗帜。我校将努力把办学理念转化为全体教师的共同信念和追求,坚定不移走适合我校发展的特色之路,以新理念带动新发展,以高品位促进高效益,为构建和谐发展型学校而奋斗!

办学理念: 立德树人,立志成才。

教师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新时代创新的人才,学生的目标是树立远大理想,早日成为有用之才。

办学目标: 创办人民满意教育,培养德才兼备学生,争做才艺双馨教师。

我们创办的教育要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既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也能打造出兼具教学才能和教学技艺的名师。

校训:诚信 尚礼 厚德 博学

诚信:诚信立身,诚信是修身的基石。诚信是最基本的品德修为,立身必先立诚,为人“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堂堂立身于天地。

尚礼:讲文明,懂礼貌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文明程度的标志,是人生必修的一门功课。“尚礼”首先要求为师者在与周围的人打交道时,言语行为都要讲求文明风度,做到态度诚恳,彬彬有礼,注意交际礼

仪,不讲粗话等。其次,尚礼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教育下做到举止文明,知书达理,明事理,辨是非,不仅是知识的拥有者,而且是品行的高尚者。

厚德:我校在全力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的同时,大力倡导和严格要求全体教师努力加强个人修为,开阔胸襟,砥砺品格,好学乐教,守职敬业,争做厚德之师;教育和引导全体学生从小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劳动、爱科学的坚定信念,培养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挫折和失败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争做厚德之生。

博学:意为学识渊博,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又要学习其他知识。我校办学特色也是如此:重视师生能力培养,不断强化师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校风:团结 守纪 勤奋 创新

团结:团结是力量的源泉,也是事业成功发展的前提。在学校这个大集体里,只有团结起来,将这种力量凝聚达到一定高度,才能共同完成和实现教师的教、学生的学。

守纪:纪律是对人行为的规范约束。全体师生必须牢固树立起遵纪守法的思想意识,自觉维护和遵守党纪、国法、校规。教师要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学生则应严格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小形成遵章守纪的

意识,逐步达到知行统一。

勤奋: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作为教师,要勤于学习本专业及相关的文化知识,钻研教材、学习教法、不断探索,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作为莘莘学子,就该在老师的教育、引导下勤奋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创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方面,作为教师要不断创新,要积极投身教研教改,不断摸索、探求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着力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多动手、善思考,能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争取有新发现、新见解、新发明、新创造。

教风:严谨 求真 务实 奉献

严谨:严格谨慎,一丝不苟,这是每位教师律己律人,治教治学的基本要求。

求真:即真抓实干,讲求高效。教学来不得半点虚伪、浮躁和骄傲。必须杜绝“面子工程”,不说空话、假话,不搞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无效的教学活动。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都力求最佳效果。务实:就是追求真理,掌握规律;就是要严谨扎实,时时处处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就是必须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这是一种品格,一种境界,更是一种风范,一种追求。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育事业是奉献的事业,需要教师有默默奉献的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去。

学风:好学 乐学 会学 学好

好学:学生应当有强烈的求知欲,有探索新鲜事物、新生事物的兴趣。乐学: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成为快乐的学习者。努力做到课堂为学生而存在、因学生而精彩;积极探索高效课堂模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会学:学生应当善于归纳和总结学习方法,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帮助自己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学好:学的最终落脚点是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第三篇:三风一训

东吴庄中心小学

“办学理念,三风一训”解读

办学理念:立德树人、求实创新

一.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1、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

2、校园文化丰富,育人氛围浓厚

3、各功能室切实发挥作用

二.优化教师队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1、教师帮扶,成立对子评估

2、加强学习,及时充实专业技能和师德思想教育

3、完善考核机制,突出梯级队伍作用 三.培养孩子的各种技能和创新精神

1、培养孩子良好的写字、读书习惯

2、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树立远大理想

3、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竞争意识

校训:健康 聪慧 高尚 快乐

健康——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语言健康 聪慧——勤奋努力 博闻强识 聪明智慧 高尚——理想崇高 情操高雅 品德高尚 快乐——学习快乐

生活快乐 成长快乐

校风:民主、和谐、求真、向上 “民主”是校园的人文氛围,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师生民主,在这样宽松、美好的情境中更利于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谐”既指同事之间、师生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等人际关系的和谐,还包括学生德、智、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学校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同步推进,营造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

“求真”体现了我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价值追求。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与人为善,与事认真,去除浮躁,力戒虚假,追求真知灼见。

“向上”是我校精神的核心。“向上”蕴含着不断进取的朝气。只有凭着不断进取的朝气,只有不断寻找自己的参照物,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才能不断前进,不断地超越自己。

教风:踏实、严谨、创新、进取

“踏实、严谨、创新、进取”是我校的教风。“踏实”是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严谨” 是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创新” 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进取”则是我校“向上”精神的直接体现。

学风:勤学 好问 善思 努力

勤学——勤于学习勇于探究 力争上游

好问——敢于发问 善于发问 在不断的发问中巩固知识 学会新知识

善思——勤于思考 善于思考 学会在思考中求得知识的真谛 努力——意志需要磨练 在努力中成长

第四篇:三风一训

校训:博爱、行范、乐学、进取

博爱是观念,是思想;以爱的教育为核心,教育学生爱社会、爱国家、爱家人、爱他人、爱生命、爱自然;以感恩的为出发点,感恩父母,感恩家人,感恩老师,感恩社会。

行范是养成,是习惯;以养成教育为中心,学做人,学做事。努力用规范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使之受用终生。

乐学是任务,是发展,是状态;以学为乐,广泛涉猎,博闻强记,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让读书成为习惯,学有所用,学有所悟,学有所乐,为学生终身学习开好端,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进取是精神,是方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要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开拓进取,是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敢为天下先得精神风貌。

校风:静、净、靖、敬、竞

静——宁静平和。静心静思、静能生慧、静能启智、宁静致远。不“静”无以治学,不“静”无以沉思,不“静”一无所获。

净——干净整洁。净能生美,净可怡情、净能怡心、温馨洁净。“净”是洁净的个人与环境,更是师生纯净的心灵。体现的是师生生动、活泼、可爱的精神风貌和洁白无瑕的精神世界。

靖——安靖平安。校园安靖,师生平安,靖能生安,靖能长泰。作为师长有使校园平安,师生安全的使命和义务。珍爱生命,尊重个性,让师生享受生命,享受生活,使生命更精彩是教育的基本任务。

敬——敬业乐群。倾心敬业、互爱互敬、尊师敬长、敬老爱幼。敬是“敬业”,对事业执着的追求,教师就是忠于教育事业,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学生就是刻苦学习,勤奋上进;敬是“敬重”,“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以尊敬的态度待老师”。尊老爱幼、尊师敬长。更是对生命、对自然、对真理的敬畏之心。更是一份对知识的尊重,一种对真理的敬畏。

竞——力争上游,誓志卓越。千帆竞发、群芳竞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激发潜能,培养竞争意识。竞是公平竞争——竞知识、竞技能、竞品德,追求卓越,争创一流,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才能实现双赢。

学风:让读书成为习惯 敬业 爱生 协作 竞争书籍是全人类进步的阶梯,全世界的营养品。博览群书可以丰富知识储备,提高文化素养,开阔人生视野,陶冶道德情操。阅读关系到个人生存发展,阅读能改变国家民族命运。让读书成为习惯是时代的要求。

教风:

敬业,就是忠于职守,尊敬、尊崇自己的职业。是以虔诚的心灵对待自己职业,主动工作、甘于奉献。视自己的职业为天职一种心境。使自己的职业具有神圣感和使命感。将自己的职业视为自己的生命信仰。以从事这份工作而自豪骄傲。

爱生是教育的真谛,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让爱弥漫在校园的角角落落。

协作是克敌制胜的力量和武器,是建立在对共同理想的追求上的一种情感与思想,是人类和谐共处的基础。人类进步离不开协作。协作可给我们带来希望的曙光。在精神上是一种力量;在力量上是一种思想;在思想上是一种智慧;在智慧上是一种精神。它能让失败者预见成功,让懦弱者感受坚强,让失落者沉浸温暖,让好学者领悟真理。

竞争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它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提高人的能力。竞争无处不在,只要勇于面对,竞争就会助你一臂之力,早一点到达成功的彼岸。社会的进步需要竞争,国家的强盛需要竞争,企业的生存需要竞争,人才的流动需要竞争。学会竞争就学会了生存;学会竞争就能洞悉自我。

第五篇:一训三风

城南中学学校一训三风释义

办学宗旨:为了每一个人的发展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促进发展,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办学愿景:创办一所师生喜爱并留恋的学校!

办学目标:家长满意,江山一流,衢州知名的现代化初中

培养目标:培养人格健全,珍爱生命并具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习惯的现代公民。

校训:诚以立身,毅以行远 校风:求真、向善、尚美 教风:爱生、乐教、善研

学风:明礼、乐学、力行

一、校训释义:

诚以立身:诚,诚实、诚信。《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亦言:“诚者自成也”。诚乃是树人立品、成就人生的基石。立身必先立诚,学校通过宣扬心灵之诚、敬业之诚、致知之诚、待人之诚等修身理念,积极营造芳馨满园的教育氛围,让教师完善师德,身正为范;使学生启迪心智,完善品性。

毅以行远:毅,坚毅,刚毅。《论语·泰伯》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毅是治学修业,弘志成才的保障,行远则是目标,二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学校大力提倡发扬“坚毅”精神,旨在鼓励师生树立远志,坚韧不拔,在治学求学之路上勇攀高峰,成功成才。二、三风释义

校风:求真、向善、尚美

校风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的展现。

校风建设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得以落实的保障。

我校要努力营造“求真、向善、向美”的风尚,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健康积极的氛围。

1、求真。

陶行之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这里包含三方面意义。一是求真知。“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我们南中老师学生要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对所教内容,所学内容,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二是做真人。我国古代把学问道德做到家的人称为真人,用现代通俗的话说,做真人,就是做德才兼备的人。三是做真事。《礼记·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学习的高级阶段,在弘扬光明的德行,使人革除旧弊,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使我们的国家至善至美,这是人间真事、大事。

2、向善

如何求真?首要的是一颗向善的心。如何向善?可以从三方面去做。一是修

身正心。《礼记·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又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可见,修身养性,心思端正无邪念,才会向善,才会长久向善。二是以贤为贤。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三是以人为诫。孔子说“观过而知仁”,看见人家犯不善的过错,我们就引以为诫,不犯同类的过错。

3、尚美

如何求真,还要有尚美的追求。如何追求?首先要远离邪恶。孔子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己”,意思是要攻治那些杂学邪说,这是一种祸害啊。学校为治学之所,求真之地,我们要远离杂学邪说,修正课,成正果。其次,审视名利。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名利当前,我们要审视一番,不该拿的,坚决不要,不能让名利惑乱了我们美的追求。再次是不知不愠。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崇尚美的行为,有时会不被理解,甚至有人会作负面的解读,但我们不怨恨人家,我们包容,我们望远,坚信尚美的行为持恒下去一定会有朋自远方而来。

教风:爱生、乐教、善研 教风是校风的一个窗口。

1、爱生

爱生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教育是植根于爱的”(鲁迅语)。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对自己的学生充满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向往和创新的欲望。一个学校,只有教师具备爱护学生之心,才有可能形成敬业的教风。所以,我们把爱生作为教风的第一条。

2、乐教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乐于从教,以教为乐,是爱生的重要表现。乐教具体表现为如下:

(1)诲人不倦。我们应竭尽全力教书,竭尽全力育人。

(2)不知为不知。人非圣贤,孰能样样精通。面对疑难问题,不信口开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以不知为挡箭牌,要通过请教他人,查阅文献等途径积极解决,变不知为知。

(3)不迁怒,不贰过。教师也会有工作不顺心,家庭烦恼等等,但我们不迁怒于课堂,不迁怒于学生。教师也可能犯某些过错,但我们决不允许第二次犯同样的过错。

3、善研

只研不教是空,只教不研是浅。为了使教取得更好的效果,开展教学研究是必要的。研究,首先要解决研什么的问题。教师应当本着教什么研什么的原则,把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通过课题的攻克,达到问题的解决,从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学风:明礼、乐学、力行

学风是校风的另一个窗口。

1、明礼

礼,即礼仪,是为人处事,安邦定国的规章和制度。《论语》有言:“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学校的规章制度,都属于礼的范畴,学生理当明了并遵守,这是学校正常运转的保证。

2、乐学

乐于学习,以学习为乐,是学生求学的健康心态,是搞好学习的重要前置条件。其具体表现有三:

(1)乐于享受寂寞。求学之路是艰苦的,求学的生活是寂寞的,但正如孔子所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乐于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乐于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力行

要想求得真知,必须身体力行,学以致用。可从书本和实践两方面着力。(1)对于书本知识,要随时随地体验、反省。

(2)在做人做事中学会做好人做对事。争取做人绝对的好,做事绝对的对。

加强校风、教风、学风的规划和建设,为早日形成具有我城南中学特色的三风而奋斗!

江山市城南中学 2012年11月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