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案例:静滴甘露醇至静脉炎
案例:静滴甘露醇致静脉炎
患者,男性,58岁,因“高血压,脑出血”住某医院治疗。神志呈嗜睡状态,失语,四肢活动尚好。入院后给予降脑压、止血、营养脑细胞及预防感染等治疗。医嘱: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点滴q12h与50%葡萄糖注射液100ml q12h静脉注射交替。在左手背部选择静脉,穿刺使用套管留置针,一针穿刺成功后用胶布及小纸板固定。治疗至第四日晚即发现注射部位出现发红及若隐若现的丘疹,经热敷后消失,第六日出现典型静脉炎症状,即更换输液部位,处理局部后症状消失。案例分析
1.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入刺激性较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造成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以是同一静脉多次反复穿刺造成的静脉感染。静脉炎是发生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增加护理人员对静脉穿刺的难度,影响质量的孙俪进行,同时也会引起病人对护理工作的不满和投诉。因此,临床上要引起高度重视。
2.有关护理杂志介绍:快速静滴20%甘露醇时,穿刺前5分钟用2%山莨碱外擦穿刺点及穿刺点近心点端20cm局部的浅表血管,使血管扩张,对降低血管刺激症状,保护静脉,减少损伤疗效显著。同时,将20%甘露醇加温至27℃~29℃的恒温输入,使血管受热后管腔扩大,液体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使输液速度加快,有效预防和减轻穿刺局部刺激症状及血管损伤,减轻机械性和医源性损伤给病人带来的
痛苦。另外研究证明,20%甘露醇对局部的损伤作用与连续使用局部同一血管的次数有关。因此,尽量减少同一静脉注射次数,使血管得以充分恢复,提高血管使用率。
3.输液时抬高输液侧肢体或在输液静脉侧肢体热敷,使局部血管扩张,减少药物对局部的刺激性。如果已发生静脉炎的迹象,应立即停止使用该静脉。选择弹性好,回流通畅,外横径较粗,远离静脉窦及关节,便于操作和观察的部位穿刺。操作前认真检查留置针的包装是否完整及有效期,严格无菌操作,尽可能使用透明敷料贴便于观察。辅料贴每2日更换一次,更换时消毒穿刺点范围8cm。
4.另外研究表明,老年人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时,静脉炎的发生于血管管径大小有明显关系。管径越小,置管反应发生率越高,发生时间也越早。管径小于3mm的血管置套管针时,69.9%的病人留置时间小于3天,有的只有1天,4天内静脉炎的发生率达100%。所以,长期输液者要有计划地使用静脉,一般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开始,选择管径大于或等于3mm的血管穿刺,避免在近关节、硬结、受伤或有感染的部位穿刺。
第二篇:基于静脉留置针的静滴甘露醇的护理
基于静脉留臵针的静滴甘露醇的护理
【摘要】运用静脉留臵针静脉点滴甘露醇若护理保护措施得当,可大大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同时利用留臵针的特点充分发挥脱水利尿降颅压的作用。
【关键词】静脉留臵针 甘露醇 护理体会
20%甘露醇是一种高渗利尿脱水药物.目前广泛应用于神经科颅脑外伤及颅内肿瘤等颅内压增高患者.快速静脉注射后使血浆渗透压增高,从而使组织脱水,产生渗透性利尿,其在消除水肿,降低颅内压,缓解头痛,防止脑疝发生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静脉滴注时,一旦药液外渗入皮下组织,因不易被组织吸收而损伤组织,严重可致静脉炎及局部皮肤坏死,而静脉留臵针作为一种先进的输液工具,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以减少穿刺次数,其内芯为软管可漂浮于血管内从而降低针头对血管的刺激,降低血管的破坏机率,而静脉留臵针流速大,避免了重复穿刺,既保护了静脉,又减轻了工作量.实践证明,运用静脉留臵针静脉点滴甘露醇若护理保护措施得当,可大大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同时利用留臵针的特色,将输液器的头皮针、留臵针的一只肝素帽取出,消毒后将输液器不经针头及肝素帽直接连接于留臵针,不用任何加压方法,便可达到20%甘露醇250ml于20分钟内输完,充分发挥脱水利尿消水肿的作用.现将我科静脉点滴甘露醇时运用静脉留臵针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针对2007和2008年我科脑出血根据医嘱需静脉点滴甘露醇降颅压患者200例,不论职业,年龄,神志,是否长期卧床及血管条件均纳为实验研究对象.1.2 方法
1.2.1 留臵针的选择 我科选用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22G Y型留臵针一副,在不影响输液速度的前提下,应选择细短留臵针因相对小号的留臵针进入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可减少机械刺激摩擦及对血管内壁的损伤,从而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1.2.2 药物的选择 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 1.2.3 留臵方法 严格检查留臵针的包装及有效期,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选择患者粗、直、弹性好的静脉,崩直血管后针尖与皮肤呈15-20度角,先以生理盐水导入,进针见回血后平行穿刺将针梗全部买埋入血管内拔出钢针内芯,抽吸回血良好,穿刺成功.如血管本身长度短,穿刺见血后即先拔出一段钢针.崩直血管以软管探路,软管会根据血管走向潜行,直到把整个软管全部埋入血管,此方法可防止一次性进针后钢针直接穿破血管入皮下,给患者增加痛苦.1.2.4 运用留臵针快速静脉点滴甘露醇的方法 确保输液通畅后将甘露醇输液器的头皮针和留臵针其中一只拧开弃去,消毒后将输液器不经针头及肝素帽直接连接,输液速度可瞬间加快,即使血管条件一般亦可达120滴/分,保证了甘露醇快速输注的疗效[1].1.2.5 封管方法须正确 封管是保证留臵成功的关键.如方法得当,可延长臵管时间防止臵管并发症的发生.封管是应采用连续,不间断,边推注边关留臵针的正压封管方法.封管液太少(〈10 ml),不能冲净局部血管内的药液,滞留的药液对局部血管的刺激可引起局部疼痛,变硬.封管液注入速度太快,用力过猛,使血管内部压力突然增加,管壁通透性增强,可导致血管炎性改变、发硬、红肿[2].2.结果
经我科实践证明,运用静脉留臵针静脉点滴甘露醇护理保护措施得当,可保护血管有效延长留臵针的留臵时间,最长可达七天,我科2年来无一例因留臵针静脉点滴甘露醇直接导致的静脉炎发生.3.讨论
3.1 输入甘露醇导致静脉损伤原因分析
3.1.1 由于甘露醇属高渗性液体,高渗和微粒等因素可使局部静脉出现疼痛,血管壁变硬,弹性消失,一旦药液外渗入皮下组织,不易被组织吸收并损伤组织,严重可致静脉炎及皮肤坏死.3.1.2 重复穿刺同一根血管或护士护理技术不过关穿刺失败,致血管痉挛,亦有患者躁动不能配合,本身血管条件差等因素导致穿刺失败从而损伤静脉[3].4.护理
4.1 甘露醇外渗护理 甘露醇外渗后出现局部皮肤红肿、质硬,可采用50%硫酸镁注射液浸润纱布持续湿敷于肿胀皮肤处,也可采用如意金黄散外敷炎症局部,每天2次,3-5天痊愈.4.2 静脉留臵针的护理 4.2.1 留臵前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告知留臵针的应用目的、意义、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臵管后避免肢体过度活动,臵管处保持干燥,勿接触水,保持清洁预防感染.4.2.2 臵管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每日输液前用注射器抽吸针内封管液,输液完毕后推注20ml生理盐水降低局部药液浓度后在行封管液封管.勤观察穿刺部位的血管颜色,弹性有无改变,如发现异常及时拔管.
4.2.3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瘙痒、血管弹性有无改变,输液是否通畅等,防止液体渗入皮下组织,如出现液体渗漏,应立即拔针,重建静脉通道.5、小结
我科使用静脉留臵针静脉点滴甘露醇,注意臵管后全程护理,既有效的防止静脉炎的发生,又延长了留臵针的保留时间,又减轻了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把握好留臵针穿刺前、中、后护理延长时间及预防静脉炎发生的关键.对于目前临床上诸如甘露醇一类的高渗性,刺激血管的药液,使用静脉留臵针,既能保护静脉使患者免受痛苦,又能显著疗效,便于抢救所用,减轻护理工作量.参考文献
1、王翠.田娟.甄宗荣.利多卡因加山莨菪碱湿敷预防甘露醇引起的静脉炎.2、曹忆妹.陈妙娟.浅静脉穿刺留臵套管针输液封管技术的探讨、3、王彬.申向英.李小怡,等.静滴甘露醇引起的静脉炎的原因,预防和护理.
第三篇:甘露醇注射液与七叶皂苷钠注射液联用至静脉炎1例报道
甘露醇注射液与七叶皂苷钠注射液联用至静脉炎1例报道 作者:黄楠林日期:2013年03月22日
患者刘某,男,因腰腿痛3天入院,经检查,初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给20%甘露醇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10mg静脉滴注,输液中患者自觉输液部位疼痛,患者自行减慢输液速度,输液部位疼痛减轻。第二天,患者自觉昨日输液部位疼痛,略肿胀,患者未太在意,即用热毛巾湿热敷,自觉疼痛减轻。后逐渐输液出疼痛加重,延输液出可触及条索状物,于1周后来我院复诊,经检查,左腕关节背侧可触及一10cm*1cm大小条索状物,患处有色素沉着,肿胀,压痛,关节活动受限,腕关节活动时,疼痛可累及至肩关节,初步考虑为“输液性静脉炎”,嘱患者用硫酸镁湿热敷,经治疗,患者自觉疼痛减轻。
20%甘露醇是临床神经内科常用药物,甘露醇能使正常及脑水肿区脑组织水分转入血液内。由于甘露醇在静脉滴注时药物浓度高,静滴速度快,容易对静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可表现为穿刺点局部酸、麻、胀、痛等刺激症状,甚至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文献报道使用甘露醇后静脉炎的发生率高达81.67%。七叶皂苷钠是从七叶树科植物天师栗的干燥成熟种子中提取的一种含酯键的三萜皂苷的钠盐。具有抗炎、抗渗出、抗水肿、增加静脉张力、改善血液循环及神经保护等作用。七叶皂苷钠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脑水肿、创伤或手术所致肿胀,也用于静脉回流障碍的治疗。其说明书上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局部疼痛、肿胀,偶有过敏反应。七叶皂苷钠静脉给药对血管刺激性大,80%以上患者在应用该药后3~5天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管条索状红肿、疼痛。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其中主要是静脉炎,患者常不能耐受而中断用药,甚至影响治疗。
在此,两药均会产生输液性静脉炎,使患者产生输液性静脉炎的可能大大增加,增加患者的痛苦。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常会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直接影响到药物的临床应用,还可能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甘露醇与七叶皂苷钠在本例患者中,甘露醇能减轻腰椎局部水肿,减轻局部压迫症状;七叶皂苷的作用与甘露醇相似,可单用一种即可。
在药物剂量相同的条件下,增大溶液量可以有效地降低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在输液量相同的条件下,葡萄糖溶液组的静脉炎发生率较低。因此,在临床应用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时,应首选葡萄糖溶液作为溶媒。如因病情需要,使用0.9%氯化钠溶液时,应适当增加溶液量以降低药物浓度。此外,临床的合理使用是减少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使用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时应注意:①严格掌握药物的临床适应症;②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③选择药品说明书中推荐的溶媒,避免同瓶配伍用药;④输液时应选择合适的药物浓度和滴速,一旦出现异常反应,要立即停药,迅速给予抗过敏治疗。
第四篇:甘露醇简介
甘露醇简介
甘露醇又称D-甘露糖醇,是一种性能优越的功能性糖醇。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等行业。
分子式:C6H14O6
分子量:182.17
适宜的甜味——甜度为蔗糖的0.55-0.65倍
低热值——能量仅为1.6千卡/克,为蔗糖的40%
不吸潮——六元糖醇中唯一不容易吸潮的品种
性质稳定——不与任何药性成分起化学或物理反应
延缓磷酸钙沉淀——在防龋齿口香糖中加入,帮助人体对钙的吸收
本公司除提供普通规格甘露醇外,还提供喷雾甘露醇、针状甘露醇、湿法制粒专用甘露醇、大颗粒甘露醇等特殊规格。
1、喷雾干燥甘露醇
具备优良的流动性与可压缩性口崩片、分散片或其他直接压片工艺。
2、针状甘露醇
天然甘露醇的感觉,天然甘露醇的品质。均一的粒度,显著的针状形状,直接掺加可以保持产品原有的外观,饲料中添加有利于增加动物的排便次数;肥料中添加能提高作物保水能力以及叶绿素含量;针状的晶莹晶体同样具备良好的流动性口含片、咀嚼片等直压片或普通片,以及其他辅料领域。
3、湿法制粒甘露醇
清爽的甜味感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吸湿性,可用于无糖糖果、无糖保健品、冻干稀释剂或保护剂,以及其他常规食品、医药、保健品辅料、化工等领域,其适宜的溶解速度及比重、优良的交联性能可使其用于湿法或干法制粒。
4、大颗粒甘露醇
近似蔗糖的颗粒具备优良的流动性加冰爽的口感,巧克力、冰激淋、糖果、夹心饼干等无糖食品及作为负载药物的载体,其他辅料领域。
第五篇:甘露醇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复方甘露醇注射液
商品名:丰海露
汉语拼音:fufang ganluchun zhusheye 【药品介绍】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甘露醇、葡萄糖和氯化钠。[性 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药理毒理] 复方甘露醇注射液是高渗制剂,通过高渗性脱水产生直接的药理作用,消除脑水肿,能使脑水分含量减少,降低颅内压。主要成份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极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作用。(1)组织脱水作用。提高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内(包括眼、脑、脑脊液等)水份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降低眼内压、颅内压和脑脊液容量及其压力。1g甘露醇可产生渗透浓度为5.5m0sm,注射100g甘露醇可使2000ml细胞内水转移至细胞外,尿钠排泄50g。(2)利尿作用。甘露醇的利尿作用机制分两个方面:①甘露醇增加血容量,并促进前列腺素i2分泌,从而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包括肾髓质血流量。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升高,皮质肾小球滤过率升高。②本药自肾小球滤过后极少(<10%)由肾小管重吸收,故可提高肾小管内液渗透浓度,减少肾小管对水及na+、cl-、k+、ca2+、mg2+和其它溶质的重吸收。
由于输注甘露醇后肾小管液流量增加,当某些药物和毒物中毒时,这些物质在肾小管内浓度下降,对肾脏毒性减小,而且经肾脏排泄加快。葡萄糖是人体主要的热量来源之一,每1克葡萄糖可产生4千卡(16.7千焦)热能,用来补充热量,另外也有一定的组织脱水作用。
钠和氯是机体重要的电解质,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对维持人体正常的血液和细胞外液的容量和渗透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常血清钠浓度为135~145mmol/l,占血浆阳离子的92%,总渗透压的90%,故血浆钠量对渗透压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常血清氯浓度为98~ 106mmol/l。人体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后叶和肾脏进行调节,维持液体容量和渗透压的稳定。
[药代动力学] 甘露醇口服吸收很少。静脉注射后迅速进入细胞外液而不进入细胞内。但当血甘露醇浓度很高或存在酸中毒时,甘露醇可通过血脑屏障,并引起颅内压反跳。利尿作用于静注后1小时出现,维持3小时。降低眼内压和颅内压作用于静注后15分钟内出现,达峰时间为30~60分钟,维持3~8小时。肾功能正常时,静注甘露醇100g,3小时内80%经肾排出,t1/2为100min。
葡萄糖口服吸收迅速,进入人体后被组织利用,也可转化成糖原和脂肪贮存。一般正常人每分钟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为6mg/kg。
氯化钠在胃肠道,通过肠粘膜细胞的主动转运,几乎全部被吸收。钠主要由肾脏排泄。[适应症](1)组织脱水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2)降低眼内压。可有效降低眼内压,应用于其他降眼
内压药无效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3)渗透性利尿药。用于鉴别肾前性利尿因素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少尿。亦可应用于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4)作为辅助性利尿措施治疗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
尤其是当伴有低蛋白血症时。(5)对某些药物逾量或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锂、水杨酸盐和溴化物等),本药可促进上述物质的排泄,并防止肾毒性。[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每次100~250ml,每日1~4次。可根据病情酌情使用。[不良反应](1)水和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2)寒战、发热、过敏、口渴;(3)排尿困难;(4)血栓性静脉炎;(5)外渗可致组织水肿、皮肤坏死;
(6)头晕、视力模糊;(7)渗透性肾病。[禁忌](1)已确诊为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患者;(2)严重失水者;(3)活动性颅内出血者(颅内手术除外);(4)急性肺水肿或严重脑充血;(5)糖尿病患者;(6)过敏体质者;(7)肾病患者;肌酐值大于正常者。[注意事项](1)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滴速为5~10ml/min,以免出现局部坏死;(2)若出现过敏现象,应立即停药,并给予对症处理;
(3)若出现少尿、无尿等肾功能损伤的表现,应复查k、na、bun、cr等,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免造成肾衰。
(4)使用12小时后无尿者,应停用。
(5)心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6)用药期间应监测①血压;②肾功能;③电解质浓度;④尿量。[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本品可透过胎盘屏障;(2)是否能经过乳汁分泌尚不清楚。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推荐使用。
[儿童用药] 尚不清楚,不推荐使用。[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人应用本品较易出现肾损害,应适当控制用量。[药物相互作用](1)可增加洋地黄毒性作用,与低钾血症有关;(2)增加利尿及和碳酸酐酶抑制剂的利尿作用和降眼内压作用,与这些药物合用应调整剂量。[规 格] 250ml:甘露醇37.5g与无水葡萄糖12.5g与氯化钠1.125g。[贮 藏] 遮光,密闭保存。[包 装] 玻璃输液瓶装,每瓶250ml。[有 效 期] 暂定2年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52312篇二:甘露醇注射液说明书
甘露醇注射液
目前尚无评分
药品名称: 成份: 适应症: 规格: 通用名称:甘露醇注射液 英文名称:mannitol injection 商品名称:甘露醇注射液 本品主要成份及其化学名称:d-甘露糖醇。(1)组织脱水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2)降低眼内压。可有效降低眼内压,应用于其他降眼内压药无效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3)渗透性利尿药。用于鉴别肾前性因素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少尿。亦可应用于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4)作为辅助性利尿措施治疗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尤其是当伴有低蛋白血症时。(5)对某些药物逾量或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锂、水杨酸盐和溴化物等),本药可促进上述物质的排泄,并防止肾毒性。(6)作为冲洗剂,应用于经尿道内作前列腺切除术。(7)术前肠道准备。250ml:50g。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1.成人常用量:(1)利尿。常用量为按体重1~2g/kg,一般用20%溶液250m1静脉滴注,并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30~50m1。(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0.25~2g/kg,配制为15%~25%浓度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当病人衰弱时,剂量应减小至0.5g/kg。严密随访肾功能。(3)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按体重0.2g/kg,以20%浓度于3~5分钟内静脉滴注,如用药后2~3小时以后每小时尿量仍低于30~50ml,最多再试用一次,如仍无反应则应停药。已有心功能减退或心力衰竭者慎用或不宜使用。(4)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先给予12.5~25g,10分钟内静脉滴注,若无特殊情况,再给50g,1小时内静脉滴注,若尿量能维持在每小时50m1以上,则可继续应用5%溶液静滴;若无效则立即停药。(5)治疗药物、毒物中毒。50g以20%溶液静滴,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100~500ml。(6)肠道准备。术前4~8小时,10%溶液1000ml于30分钟内口服完毕。2.小儿常用量:(1)利尿。按体重0.25~2g/kg或按体表面积60g/m2,以15%~20%溶液2~6小时内静脉滴注。(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1~2g/kg或按体表面积30~60g/m2,以15%~20%浓度溶液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病人衰弱时剂量减至0.5g/kg。(3)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按体重0.2g/kg或按体表面积6g/m2,以15%~25%浓度静脉滴注3~5分钟,如用药后2~3小时尿量无明显增多,可再用1次,如仍无反应则不再使用。(4)治疗药物、毒物中毒。按体重2g/kg或按体表面积60g/m2以5%~10%溶液静脉滴注。
(1)水和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
①快速大量静注甘露醇可引起体内甘露醇积聚,血容量迅速大量增多(尤其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时),导致心力衰竭(尤其有心功能损害时),稀释性低钠血症,偶可致高钾血症;
②不适当的过度利尿导致血容量减少,加重少尿;③大量细胞内液转移至细胞外可致组织脱水,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寒战、发热。
(3)排尿困难。
(4)血栓性静脉炎。
(5)甘露醇外渗可致组织水肿、皮肤坏死。
(6)过敏引起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
(7)头晕、视力模糊。
(8)高渗引起口渴。
(9)渗透性肾病(或称甘露醇肾病),主要见于大剂量快速静脉滴注时。其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甘露醇引起肾小管液渗透压上升过高,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病理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形成。临床上出现尿量减少,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渗透性肾病常见于老年肾血流量减少及低钠、脱水患者。
禁忌: ①已确诊为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患者,包括对试用甘露醇无反应者,因甘露醇积聚引起血容量增多,加重心脏负担;②严重失水者;③颅内活动性出血者,因扩容加重出血,但颅内手术时除外;④急性肺水肿,或严重肺瘀血。
注意事项:(1)除作肠道准备用,均应静脉内给药。
(2)甘露醇遇冷易结晶,故应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可置热水中或用力振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使用。当甘露醇浓度高于15%时,应使用有过滤器的输液器。(3)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浓度,避免不必要地使用高浓度和大剂量。
(4)使用低浓度和含氯化钠溶液的甘露醇能降低过度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机会。(5)用于治疗水杨酸盐或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应合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
(6)下列情况慎用:
①明显心肺功能损害者,因本药所致的突然血容量增多可引起充
血性心力衰竭;②高钾血症或低钠血症;③低血容量,应用后可因利尿而加重病情,或使原来
低血容量情况被暂时性扩容所掩盖;④严重肾功能衰竭而排泄减少使本药在体内积聚,引起
血容量明显增加,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⑤对甘露醇不能耐受者。
(7)给大剂量甘露醇不出现利尿反应,可使血浆渗透浓度显著升高,故应警惕血高渗 发生。
(8)随访检查:血压;肾功能;血电解质浓度,尤其是na+和k+;尿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甘露醇能透过胎盘屏障。
(2)是否能经乳汁分泌尚不清楚。
儿童用药: 老年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过量: 性状: 贮藏: 包装: 有效期: 执行标准: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药物分类: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老年人应用本药较易出现肾损害,且随年龄增长,发生肾损害的机会增多。适当控制用量。(1)可增加洋地黄毒性作用,与低钾血症有关。(2)增加利尿药及碳酸酐酶抑制剂的利尿和降眼内压作用,与这些药物合并时应调整剂量。应尽早洗胃,给予支持,对症处理,并密切随访血压、电解质和肾功能。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遮光,密闭保存。输液瓶装。250ml/瓶,30瓶/箱。24个月。《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国药准字h32026395。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血液制品/血容量扩充/水糖电解质酸碱平衡调节剂篇三:甘露醇说明书
【药物名称】
中文通用名称:甘露醇 英文通用名称:mannitol 其它名称:甘露糖醇、己六醇、木蜜醇、cordycepic acid、d-mannitol、manicol、manita、manna sugar、mannidex、mannitolum、osmitrol 【临床应用】 1.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如脑瘤、脑外伤、脑缺血、脑缺氧等)引起的脑水肿,可降低颅内压,防止脑 疝。
2.用于降低眼内压,应用于其它降眼内压药无效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3.用于渗透性利尿,预防多种原因(如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广泛外科手术时因肾小球滤过率降
低及血容量减少而出现少尿、无尿)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以及鉴别肾前性因素或急性肾衰竭引 起的少尿。4.作为辅助利尿措施治疗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以及伴有低钠血症的顽固性水肿,尤其是伴有低 蛋白血症时。5.用于某些药物过量或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锂剂、水杨酸盐和溴化物等),本药可促进上述 物质的排泄,并防止肾毒性。6.作为冲洗剂,用于经尿道内前列腺切除术。7.用于术前肠道准备。
【药理】 1.药效学 本药是组织脱水剂,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很少被重吸
收,从而起到渗透利尿作用。具体表现为:(1)组织脱水作用。通过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使组织
内(包括眼、脑、脑脊液等)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降低眼内压、颅内压和脑脊液容 量及其压力。1g甘露醇可产生渗透浓度为 5.5mmol/l,注射甘露醇 100g可使 2000ml细胞内水分转 移至细胞外,尿钠排泄 50g。(2)利尿作用。本药通过增加血容量,促进前列腺素i2分泌,从而扩张
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包括肾髓质血流量);此外,本药自肾小球滤过后极少(小于 10%)由肾小管
重吸收,故可提高肾小管内液渗透浓度,减少肾小管对水及na+、cl-、k+、ca2+、mg2+和其它溶质的重吸收。动物穿刺实验发现,应用大剂量本药后,通过近端小管的水、na+仅分别增多 10%-20%和
4%-5%,而到达远端肾小管的水、na+则分别增加 40%和 25%(可能因肾髓质血流量增加,使髓质内尿
素和na+流失增多,从而破坏了髓质渗透压梯度差),提示亨氏袢减少对水、na+的重吸收在本药利尿 作用中占重要地位。
由于输注甘露醇后肾小管液流量增加,所以当某些药物和毒物中毒时,可使这些物质在肾小管内的
浓度下降,减小肾脏毒性,并可加快肾脏排泄。本药常用于对缩瞳药和碳酸酐酶抑制药无反应的患
者。与甘油比较,口服甘油比静脉输注甘露醇或尿素更为安全,而本药的优点是起效时间更快,利
尿作用更强,降低眼内压的持续时间也较长,缺点是使电解质丢失较多,颅内液体过剩的反弹更大。
与尿素比较,本药溢出后的组织坏死较少,在肾衰竭患者中使用更安全,且刺激性小,导致血栓性 静脉炎的概率也较低。2.药动学 本药口服吸收很少,静脉注射后迅速进入细胞外液而不进入细胞内。静脉注射后 15 分 钟内出现降低眼内压和颅内压作用,达峰时间为 30-60 分钟,维持 3-8 小时。静脉注射后 0.5-1 小时出现利尿作用,维持 3 小时。本药可由肝脏生成糖原,但由于静脉注射后迅速经肾脏排泄,故 一般情况下经肝脏代谢的量很少。半衰期为 100 分钟,急性肾衰竭者可延长至 6 小时。肾功能正常 时,静脉注射本药 100g,80%于 3 小时内经肾脏排出。
【注意事项】 1.禁忌症(1)已确诊为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患者,包括试用本药无反应者(因本药积聚可引起血
容量增多,加重心脏负担)。(2)严重脱水者。(3)颅内活动性出血者(但颅内手术时除外)。(4)急性 肺水肿或严重肺淤血者。(5)孕妇。2.慎用(1)明显心肺功能损害者(因本药所致的血容量突然增多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2)高钾
血症或低钠血症者。(3)低血容量患者(可因利尿而加重病情,或使原来低血容量情况被暂时性扩容
所掩盖)。(4)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因排泄减少使本药在体内积聚,引(转载于:甘露醇注射液说明书)起血容量明显增加,加重心脏 负荷,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5)对本药不能耐受者。3.药物对老人的影响 老年人应用本药较易出现肾损害,且随年龄增长,发生肾损害的机会增多,应适当控制用量。4.药物对妊娠的影响 本药能透过胎盘屏障,孕妇禁用。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 娠安全性分级为 c 级。5.药物对哺乳的影响 本药是否能经乳汁分泌尚不清楚。6.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 用药期间随访检查血压、肾功能、电解质(尤其是na+和k+)、尿量。
【不良反应】
1.心血管系统 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可致心动过速、心力衰竭(尤其有心功能损害时)。2.中枢精神系统 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可致头痛、眩晕。3.泌尿生殖系统 可见排尿困难,少见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可见尿潴留、脱水等。大剂量长时间给药,可引起肾小管损害及血尿。此外,老年人(因肾血流量减少)及及低钠、脱水患者常见渗透性肾病,表现为尿量减少,甚至出现急性肾衰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大剂量快速
静脉滴注引起肾小管液渗透压上升过高,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有关。4.消化系统 可见口干(高渗状态引起)。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可致恶心、呕吐。5.血液 常见水和电解质紊乱,如:(1)快速大量静脉注射本药可引起体液积聚,血容量迅速大量
增多,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偶可致高钾血症。(2)不适当的过度利尿导致血容量减少,加重少尿;
大量细胞内液转移至细胞外可致组织脱水,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此外,可见血栓性静脉炎。
6.眼 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可致视物模糊。7.过敏反应 可见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极个别病例在静脉 滴注 3-5 分钟后出现打喷嚏、流鼻涕、舌肿、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等,应立即停药,对症处理。8.其它 静脉滴注速度过快,还可致胸痛、寒战、发热,注射部位有轻度疼痛。如本药外渗,可致 组织水肿,渗出较多时可引起组织坏死。【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1.本药可增加利尿药及碳酸酐酶抑制剂的利尿和降眼内压作用,与它们合用时应调整剂量。
2.本药可增加洋地黄类药的毒性作用(与低钾血症有关)。3.顺铂与本药同时缓慢静脉滴注,可减轻顺铂的肾和胃肠道反应。4.本药可降低亚硝脲类抗癌药及丝裂霉素的毒性,但不影响其化疗疗效。5.本药可降低两性霉素 b 的肾损害作用。6.本药可降低秋水仙碱的不良反应。
【给药说明】 1.避免与血液配伍,否则会引起血液凝集及红细胞不可逆皱缩;避免与无机盐类药物(如氯化钠、氯化钾等)配伍,以免这些药物引起甘露醇结晶析出。2.本药遇冷易结晶,故应用前应仔细检查,如有结晶,可置热水中或用力振荡待结晶完全溶解后再 使用。当药物浓度高于 15%时,应使用有过滤器的输液器。3.除作肠道准备用外,其它治疗时均应静脉给药,滴速为 10ml/min。4.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浓度和剂量,避免不必要的高浓度和大剂量用药。5.使用低浓度和本药氯化钠溶液能降低过度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6.用于治疗水杨酸盐或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应合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7.用药中一旦出现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即血糖升高(大于 20mmol/l)、高血钠(大于
150mmol/l)、高 血浆渗透压(大于 320mosm/l)、尿糖阳性、酮体阴性,应立即停药,并尽快纠正。8.静脉滴注时如漏出血管外,可用 0.5%普鲁卡因液局部封闭,并热敷处理。9.大剂量给予本药不出现利尿反应,但可使血浆渗透浓度显著升高,故应警惕血高渗状态的发生。
10.本药过量时给予支持、对症处理,监测血压、电解质和肾功能。
【用法与用量】
成人
·常规剂量
·口服给药 用于肠道准备,在术前 4-8 小时,以 10%溶液 1000ml 于 30 分钟内服完。·静脉滴注 1.利尿:一次 1-2g/kg,一般用 20%溶液 250-500ml,并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 30-50ml。
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一次 1.5-2g/kg 配制为 15%-25%溶液,并于 30-60 分钟内滴完。衰弱患者剂量应减至 0.5g/kg。注意检测肾功能。3.减轻脊髓水肿和继发性损害:每次以 20%溶液 250ml 滴注,一日 2 次,连用 5-7 次。4.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一次 0.2g/kg,以 20%溶液于 3-5 分钟内滴完,如用药
2-3 小时后 每小时尿量仍低于
30-50ml,最多再试用 1 次,如仍无反应则应停药。5.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先给药 12.5-25g,10 分钟内滴完,若无特殊情况,再给 50g于1小时内 滴完,若尿量能维持在每小时 50ml 以上,则可继续应用 5%溶液,若无效则立即停药。6.治疗药物、毒物中毒:本药 20%注射液 250ml 静脉滴注,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 100-500ml。儿童
·常规剂量
·静脉滴注
1.利尿:一次 0.25-2g/kg或 60g/m2,以 15%-20%溶液 2-6 小时内滴完。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一次 1-2g/kg或 30-60g/m2,以 15%-20%溶液于
30-60 分钟内滴 完。衰弱患者剂量减至 0.5g/kg。3.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一次 0.2g/kg或 6g/m2,以 15%-25%溶液滴注 3-5 分钟,如用药后
2-3 小时尿量无明显增多,可再用 1 次,如仍无反应则停药。4.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一次 1-2g/kg。5.治疗药物、毒物中毒:本药 2g/kg或 60g/m2,以 5%-10%溶液滴注。
·静脉注射 治疗脑水肿:首剂 0.5-0.75g/kg,以后一次可用 0.25-0.5g/kg,每 4-6 小时 1 次。
【制剂与规格】
甘露醇注射液(1)50ml:10g。(2)100ml:20g。(3)250ml:50g。贮法:避光,密闭保存。篇四:甘露醇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复方甘露醇注射液
商品名:丰海露
汉语拼音:fufang ganluchun zhusheye 【药品介绍】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甘露醇、葡萄糖和氯化钠。[性 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药理毒理] 复方甘露醇注射液是高渗制剂,通过高渗性脱水产生直接的药理作用,消除脑水肿,能使脑水分含量减少,降低颅内压。主要成份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极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作用。(1)组织脱水作用。提高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内(包括眼、脑、脑脊液等)水份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降低眼内压、颅内压和脑脊液容量及其压力。1g甘露醇可产生渗透浓度为5.5m0sm,注射100g甘露醇可使2000ml细胞内水转移至细胞外,尿钠排泄50g。(2)利尿作用。甘露醇的利尿作用机制分两个方面:①甘露醇增加血容量,并促进前列腺素i2分泌,从而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包括肾髓质血流量。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升高,皮质肾小球滤过率升高。②本药自肾小球滤过后极少(<10%)由肾小管重吸收,故可提高肾小管内液渗透浓度,减少肾小管对水及na+、cl-、k+、ca2+、mg2+和其它溶质的重吸收。
由于输注甘露醇后肾小管液流量增加,当某些药物和毒物中毒时,这些物质在肾小管内浓度下降,对肾脏毒性减小,而且经肾脏排泄加快。葡萄糖是人体主要的热量来源之一,每1克葡萄糖可产生4千卡(16.7千焦)热能,用来补充热量,另外也有一定的组织脱水作用。
钠和氯是机体重要的电解质,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对维持人体正常的血液和细胞外液的容量和渗透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常血清钠浓度为135~145mmol/l,占血浆阳离子的92%,总渗透压的90%,故血浆钠量对渗透压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常血清氯浓度为98~ 106mmol/l。人体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后叶和肾脏进行调节,维持液体容量和渗透压的稳定。[药代动力学] 甘露醇口服吸收很少。静脉注射后迅速进入细胞外液而不进入细胞内。但当血甘露醇浓度很高或存在酸中毒时,甘露醇可通过血脑屏障,并引起颅内压反跳。利尿作用于静注后1小时出现,维持3小时。降低眼内压和颅内压作用于静注后15分钟内出现,达峰时间为30~60分钟,维持3~8小时。肾功能正常时,静注甘露醇100g,3小时内80%经肾排出,t1/2为100min。
葡萄糖口服吸收迅速,进入人体后被组织利用,也可转化成糖原和脂肪贮存。一般正常人每分钟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为6mg/kg。
氯化钠在胃肠道,通过肠粘膜细胞的主动转运,几乎全部被吸收。钠主要由肾脏排泄。[适应症](1)组织脱水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2)降低眼内压。可有效降低眼内压,应用于其他降眼
内压药无效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3)渗透性利尿药。用于鉴别肾前性利尿因素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少尿。亦可应用于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4)作为辅助性利尿措施治疗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
尤其是当伴有低蛋白血症时。(5)对某些药物逾量或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锂、水杨酸盐和溴化物等),本药可促进上述物质的排泄,并防止肾毒性。[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每次100~250ml,每日1~4次。可根据病情酌情使用。[不良反应](1)水和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2)寒战、发热、过敏、口渴;(3)排尿困难;(4)血栓性静脉炎;(5)外渗可致组织水肿、皮肤坏死;
(6)头晕、视力模糊;(7)渗透性肾病。[禁忌](1)已确诊为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患者;(2)严重失水者;(3)活动性颅内出血者(颅内手术除外);(4)急性肺水肿或严重脑充血;(5)糖尿病患者;(6)过敏体质者;(7)肾病患者;肌酐值大于正常者。[注意事项](1)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滴速为5~10ml/min,以免出现局部坏死;(2)若出现过敏现象,应立即停药,并给予对症处理;
(3)若出现少尿、无尿等肾功能损伤的表现,应复查k、na、bun、cr等,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免造成肾衰。
(4)使用12小时后无尿者,应停用。
(5)心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6)用药期间应监测①血压;②肾功能;③电解质浓度;④尿量。[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1)本品可透过胎盘屏障;(2)是否能经过乳汁分泌尚不清楚。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推荐使用。
[儿童用药] 尚不清楚,不推荐使用。[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人应用本品较易出现肾损害,应适当控制用量。[药物相互作用](1)可增加洋地黄毒性作用,与低钾血症有关;(2)增加利尿及和碳酸酐酶抑制剂的利尿作用和降眼内压作用,与这些药物合用应调整剂量。[规 格] 250ml:甘露醇37.5g与无水葡萄糖12.5g与氯化钠1.125g。[贮 藏] 遮光,密闭保存。[包 装] 玻璃输液瓶装,每瓶250ml。[有 效 期] 暂定2年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52312篇五:甘露醇注射液说明书
甘露醇注射液说明书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33747 【中文名称】
甘露醇注射液
【产品英文名称】 mannitol injection 【生产企业】 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
(1)组织脱水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2)降低眼内压。可有效降低眼内压,应用于其他降眼内压药无效时或眼内手术前准备。(3)渗透性利尿药。用于鉴别肾前性因素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少尿。亦可应用于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4)作为辅助性利尿措施治疗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尤其是当伴有低蛋白血症时。(5)对某些药物逾量或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锂、水杨酸盐和溴化物等),本药可促进上述物质的排泄,并防止肾毒性。
(6)作为冲洗剂,应用于经尿道内作前列腺切除术。(7)术前肠道准备。
【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d-甘露糖醇。分子式:c6h14o6 分子量:182.17 【药理作用】
复方甘露醇注射液是高渗制剂,通过高渗性脱水产生直接的药理作用,消除脑水肿,能使脑水分含量减少,降低颅内压。主要成分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极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作用。(1)组织脱水作用。提高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内(包括眼、脑、脑脊液等)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降低眼内压、颅内压和脑脊液容量及其压力。1g甘露醇可产生渗透浓度为5.5mosm,注射100g甘露醇可使2000ml细胞内水转移至细胞外,尿钠排泄50g。(2)利尿作用。甘露醇的利尿作用机制分两个方面:①甘露醇增加血容量,并促进前列腺素ⅰ2分泌,从而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包括肾髓质血流量。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升高,皮质肾小球滤过率升高。②本药自肾小球滤过后极少(<10%)由肾小管重吸收,故可提高肾小管内液渗透浓度,减少肾小管对水及na+、cl-、k+、ca2+、mg2+和其他溶质的重吸收。由于输注甘露醇后肾小管液流量增加,当某些药物和毒物中毒时,这些物质在肾小管内浓度下降,对肾脏毒性减小,而且经肾脏排泄加快。葡萄糖是人体主要的热量来源之一,每1克葡萄糖可产生4千卡(16.7千焦)热能,用来补充热量。另外也有一定的组织脱水作用。钠和氯是机体重要的电解质,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对维持人体正常的血液和细胞外液的容量和渗透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常血清钠浓度为135~145mmol/l,占血浆阳离子的92%,总渗透压的90%,故血浆钠量对
渗透压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常血清氯浓度为98~106mmol/l。人体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后叶和肾脏进行调节,维持体液容量和渗透压的稳定。
【药物相互作用】
(1)可增加洋地黄毒性作用,与低钾血症有关;(2)增加利尿药及碳酸酐酶抑制剂的利尿和降眼内压作用,与这些药物合用应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
(1)水和电解质紊乱最为常见;(2)寒战、发热、过敏、口渴;(3)排尿困难;(4)血栓性静脉炎;(5)外渗可致组织水肿、皮肤坏死;(6)头晕、视力模糊;(7)渗透性肾病。
【禁忌症】
(1)已确诊为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无尿患者;(2)严重失水者;(3)活动性颅内出血者(颅内手术除外);(4)急性肺水肿或严重脑充血;(5)糖尿病患者;(6)过敏体质者;(7)肾病患者;肌酐值大于正常者。
【产品规格】 250ml:50g 【用法用量】 1.成人常用量:
(1)利尿。常用量为按体重1~2g/kg,一般用20%溶液250m1静脉滴注,并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30~50m1。
(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0.25~2g/kg,配制为15%~25%浓度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当病人衰弱时,剂量应减小至0.5g/kg。严密随访肾功能。(3)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按体重0.2g/kg,以20%浓度于3~5分钟内静脉滴注,如用药后2~3小时以后每小时尿量仍低于30~50ml,最多再试用一次,如仍无反应则应停药。已有心功能减退或心力衰竭者慎用或不宜使用。
(4)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先给予12.5~25g,10分钟内静脉滴注,若无特殊情况,再给50g,1小时内静脉滴注,若尿量能维持在每小时50m1以上,则可继续应用5%溶液静滴;若无效则立即停药。
(5)治疗药物、毒物中毒。50g以20%溶液静滴,调整剂量使尿量维持在每小时100~500ml。(6)肠道准备。术前4~8小时,10%溶液1000ml于30分钟内口服完毕。2.小儿常用量:
(1)利尿。按体重0.25~2g/kg或按体表面积60g/m2,以15%~20%溶液2~6小时内静脉滴注。
(2)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和青光眼。按体重1~2g/kg或按体表面积30~60g/m2,以15%~20%浓度溶液于30~60分钟内静脉滴注。病人衰弱时剂量减至0.5g/kg。(3)鉴别肾前性少尿和肾性少尿。按体重0.2g/kg或按体表面积6g/m2,以15%~25%浓度静脉滴注3~5分钟,如用药后2~3小时尿量无明显增多,可再用1次,如仍无反应则不再使用。
(4)治疗药物、毒物中毒。按体重2g/kg或按体表面积60g/m2以5%~10%溶液静脉滴注。
【贮藏方法】
遮光,密闭保存。
【注意事项】
(1)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滴速为5~10ml/min,以免出现局部坏死;(2)若出现过敏现象,应立即停药,并给予对症处理;(3)若出现少尿、无尿等肾功能损伤的表现,应复查k、na、cl、bun、cr等,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免造成肾衰。(4)使用12小时后无尿者,应停用。(5)心功能不全者,应慎用。(6)用药期间应监测①血压;②肾功能;③电解质浓度;④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