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读《中国抗战史》一书有感精选(共5则范文)

读《中国抗战史》一书有感精选(共5则范文)



第一篇:读《中国抗战史》一书有感精选(共)

读《中国抗战史》一书有感精选

古语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要看一个国家的发展渊源,读史便是很好的一种途径,而抗战史又是历史长河中的方舟。那些浴血奋战,那些奋勇杀敌,种种的记忆镌刻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成长。读史知兴衰,徜徉在历史中,个人的修养、人生境界也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飞跃式突破。

从小就喜欢看关于历史方面的书籍,总觉得在那些沉睡的历史中能够感悟很多做人的道理,品味出人生的百态。高中成为党员,对于政治素养的提升又有了更高的要求,关注时事政治,阅读红色经典书籍成了课后的一种习惯。或许很多人都觉得这类的东西读起来过于枯燥,但对我而言,那是一种心灵上的洗涤。最近在读一本名为《中国抗战史》的书,读罢,感触颇多。

《中国抗战史》全书以中国全民抗战为经纬,由“七七”卢沟桥事变起,根据时间,地点,事实,作横剖面写述。书中所引用的有关数据、敌我队伍实情,均根据当日统计,对于全面、深入研究抗战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书中很多是作者身历各战场前线,详悉各前线之情况及军事配备情态,又曾为新闻记者的作者,在写作风格上也别具一格。“为重振中华民族之复兴,奠定世界和平,吾人切不能遗忘抗战中之经验教训。”便是作者作此书的目的了。《中国抗战史》一书,用较为客观的的态度批评了敌我得失,不屈不饶地为国家的安危奋战,打压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在错综复杂的抗战史有条不紊地梳

理时,展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尊严,诱人联想,导人深思。

回顾抗战史,从“七七”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一场场的战役,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接下来的战略相持阶段,著名的“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到后来的一场场战略反攻战役,充分突显了我国军民一心抗战,保家卫国的决心。每一场战役在历史前沉淀下来的都是染血的辉煌。读之,心中总不由地涌动一股复杂的情愫,感叹于我们军队的智慧的同时又为着死去的烈士哀伤。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不要忘记一个国家的历史,因为一个国家的光荣可以让13亿中的每一个人去分享。而国耻,同样需要每个人来承担。为了和平,收获战争;为了未来,收获教训。”是的,我们要时刻铭记过去的历史,记得国家在水深火热中的奋力挣扎,记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少场战役,多少条生命换来的。用我们的行动诠释一个中华儿女的爱国节操。在我们得知日本恶意篡改侵华历史的行径时,我们愤懑了,挖掘出很多史实去抨击日本,我们大规模不买那个岛国的东西。很多事情不想定夺对与错,但是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个杠杆,往哪边倾斜自己懂得。历史已经成为过去式,你改得了课本,却永远颠覆不了历史的正义。你承认或不承认,历史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我们也明白“以史为鉴”不是仇恨的延续,而是为了吸取历史教训,在教训中求得国家的稳步发展。

抗战史,复苏了我们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为民族的崛起和复

兴注入了强劲的精力。这些对当今现代的我们依然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有怎样的爱国情怀和政治素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不是读读经典,念念时事就可以了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和平年代,国家稳健发展,不需要我们冲锋上阵,也不需要我们为国家牺牲自我。但是,国家依旧需要我们,需要我们这些未来的社会中坚力量为国家做贡献。孙中山曾说过“做人的最大事情是要知道怎样爱国”。是的,爱国,这个永恒的话题。我们该如何去度量我们的爱国情操?也许我们会不假思索地说,去国家需要的地方服务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属于自己不平凡的人生。而现今的我们,还是在校的大学生,努力地提升个人的各方面素养,把自己培养一个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或许这才是最贴切的爱国行为了。

读史明志,以史为鉴,在历史这面镜子中反省、深思,从而延伸人生的长度,提升人生的深度,达到人与国家合二为一的境界。镜,乃形;境,乃影。镜中境,形影不离。《读《中国抗战史》一书有感精选》

第二篇:中国抗战史读书心得体会

古语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要看一个国家的发展渊源,读史便是很好的一种途径,而抗战史又是历史长河中的方舟。那些浴血奋战,那些奋勇杀敌,种种的记忆镌刻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成长。读史知兴衰,徜徉在历史中,个人的修养、人生境界也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飞跃式突破。

从小就喜欢看关于历史方面的书籍,总觉得在那些沉睡的历史中能够感悟很多做人的道理,品味出人生的百态。高中成为党员,对于政治素养的提升又有了更高的要求,关注时事政治,阅读红色经典书籍成了课后的一种习惯。或许很多人都觉得这类的东西读起来过于枯燥,但对我而言,那是一种心灵上的洗涤。最近在读一本名为《中国抗战史》的书,读罢,感触颇多。

《中国抗战史》全书以中国全民抗战为经纬,由七七卢沟桥事变起,根据时间,地点,事实,作横剖面写述。书中所引用的有关数据、敌我队伍实情,均根据当日统计,对于全面、深入研究抗战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书中很多是作者身历各战场前线,详悉各前线之情况及军事配备情态,又曾为新闻记者的作者,在写作风格上也别具一格。为重振中华民族之复兴,奠定世界和平,吾人切不能遗忘抗战中之经验教训。便是作者作此书的目的了。《中国抗战史》一书,用较为客观的的态度批评了敌我得失,不屈不饶地为国家的安危奋战,打压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在错综复杂的抗战史有条不紊地梳理时,展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尊严,诱人联想,导人深思。

回顾抗战史,从七七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一场场的战役,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接下来的战略相持阶段,著名的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到后来的一场场战略反攻战役,充分突显了我国军民一心抗战,保家卫国的决心。每一场战役在历史前沉淀下来的都是染血的辉煌。读之,心中总不由地涌动一股复杂的情愫,感叹于我们军队的智慧的同时又为着死去的烈士哀伤。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不要忘记一个国家的历史,因为一个国家的光荣可以让13亿中的每一个人去分享。而国耻,同样需要每个人来承担。为了和平,收获战争;为了未来,收获教训。是的,我们要时刻铭记过去的历史,记得国家在水深火热中的奋力挣扎,记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少场战役,多少条生命换来的。用我们的行动诠释一个中华儿女的爱国节操。在我们得知日本恶意篡改侵华历史的行径时,我们愤懑了,挖掘出很多史实去抨击日本,我们大规模不买那个岛国的东西。很多事情不想定夺对与错,但是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个杠杆,往哪边倾斜自己懂得。历史已经成为过去式,你改得了课本,却永远颠覆不了历史的正义。你承认或不承认,历史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我们也明白以史为鉴不是仇恨的延续,而是为了吸取历史教训,在教训中求得国家的稳步发展。

抗战史,复苏了我们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为民族的崛起和复兴注入了强劲的精力。这些对当今现代的我们依然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有怎样的爱国情怀和政治素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不是读读经典,念念时事就可以了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和平年代,国家稳健发展,不需要我们冲锋上阵,也不需要我们为国家牺牲自我。但是,国家依旧需要我们,需要我们这些未来的社会中坚力量为国家做贡献。孙中山曾说过做人的最大事情是要知道怎样爱国。是的,爱国,这个永恒的话题。我们该如何去度量我们的爱国情操?也许我们会不假思索地说,去国家需要的地方服务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属于自己不平凡的人生。而现今的我们,还是在校的大学生,努力地提升个人的各方面素养,把自己培养一个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或许这才是最贴切的爱国行为了。

读史明志,以史为鉴,在历史这面镜子中反省、深思,从而延伸人生的长度,提升人生的深度,达到人与国家合二为一的境界。镜,乃形;境,乃影。镜中境,形影不离。

第三篇:读《中国震撼》一书有感

读《中国震撼》一书有感

张维为写的《中国震撼》这本书,写的是我们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如何运用大国的韬略和智慧、如何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和丰富的传统、如何在前行的道路上具有自己的特色、如何给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带来巨大的改变,以独特的观察力和理性的分析,丰富和诠释了“中国模式”的深刻涵义。

本书提出,中国的崛起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的崛起。而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伟大文明的复兴,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其崛起的深度、广度和力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的。这种“文明型国家”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并对世界文明做出原创性的贡献。看到这里,也大致知道了全书的关键词——“文明型国家”,正因为它,才让中国创造出以下种种震撼。

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之前一直提到“文明型国家”,那何为“文明型国家”呢?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未像现在这样既古老又年轻,既传统又时尚,既中国又世界,一个古老文明,又同时具备了现代化国家的品质,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就是今天的中国,一个把“民族国家”与“文明国家”融为一体的“文明型国家”。正如文中所讲:“数千年古老文明与现代国家形态几乎完全重合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这是一种和平发展的崛起,是产生中国震撼的第一个冲击波。书中又提到:“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崛起的最大特点就是和平,对外没有发动战争,对内保持了安定团结,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非同寻常的奇迹。回顾世界历史,西方崛起的过程几乎就是一部动荡与战争的历史。”然而史实也确实如此,西方的崛起充斥着侵略、战争、屠杀、征服、奴役,中国也是受害者之一。写到此处,不禁让我想起电影——《建国伟业》,每每看到中国被侵略的情景,我都会义愤填膺,中国一直本着和平共处的态度在世界大家庭中生存着,但就是有好事者喜欢拨动这杆和平之秤,一度阻碍中国前进的脚步。其实中国也可以用残暴的武力面对外来入侵,但是她没有,她靠着自己坚韧顽强的毅力取得了最终的解放,靠着自己和平发展的理念书写了光荣的革命史。如果没有这股力量支撑着,那么中国的崛起也将会是一部不光彩的、血与火的历史。和平发展的道路是文明发展的道路,是创建“文明型国家”的必经之路,这取决于中国的国策方针、取决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取决于当今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环境,也取决于中国几千年沉积下来的文明历史传统。因此,中国震撼了全世界!

一种发展模式的崛起。中国崛起的背后是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其有八大特点: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这些都是作者对3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中国崛起的基本特征与发展

经验的基本概括。其中高铁的出现可谓是体现了中国发展模式背后的基本思路,书中也专门提到了高铁奇迹与中国标准的种种联系。高铁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已在中国逐步推广并且发展,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及热烈讨论。“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是建设高铁的指导方针,具体来说,就是先利用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优势、通过谈判让世界四大公司转让部分高铁技术,然后组织自己十多万的科研人员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整合、创新,最终形成中国自己的高铁技术,这也是中国模式的战略思路:既学习别人之长,也发挥自己优势;在对别人之长进行学习、消化与整合的过程中,大胆创新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东西,实现对西方标准的超越,并最终影响世界。沿着这种思路,推进各种改革和创新的成功率就相对变大了。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底子薄、基础差、资源缺、人口多、发展不平衡,各种不良现象如城乡差距、腐败问题、房价问题等也一直存在,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发展模式,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政府领导和组织,那么想要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多做事都是不可想象的,想要保稳定、促发展也就无从说起了。因此,中国震撼了全世界!

一种政治话语的崛起。作者还认为,中国的崛起不仅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也不仅是一种发展模式的崛起,还是一种政治话语的崛起,一种政治价值观念的崛起。一个国家的政治话语非常重要,而政治话语的核心就是理念,中国的崛起确实引人注目,但崛起背后的理念似乎就没有如此强烈地被关注了。为此,作者梳理出了八大中国理念:实事求是、民生为大、整体思维、政府是必要的善、良政善治、得民心者得天下与选贤任能、兼收并蓄与推陈出新、和谐中道与和而不同。我们可以将这八大理念与中国模式的八大特点相对比,可以看出,两者都提到了“民生为大”,民生,顾名思义: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这又能联想到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主义国家,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是我们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的首要任务。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民主政治制度及民主政治价值观念的建设始终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的目标,在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一切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但也不能不顾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全套照搬,正如作者写的:“中国这种‘文明型国家’,如果采用西方政治模式,自己的优势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最后整个国家就会走向崩溃。”实践表明,不管什么政治制度,最后一定要落实到‘良政’才行,落实到中国人讲的‘以人为本’上才行,无论是什么制度,最终都必须体现在人民的满意和认同上,这才是民主的实质,光说民主是个好东西是不够的,优质民主才是真正的好东西。在这方面,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

就存在着一些基本缺陷:

一、无法在政治、公民权利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之间取得一种平衡;

二、存在只有法庭可受理的人权问题才算人权问题的法条主义;

三、个人权利超越集体权利;

四、人权体系中优先顺序的概念。这些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因此,中国震撼了全世界!

中国的崛起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整个世界,“中国模式”的发展和取得的辉煌成就震撼了世界,《中国震撼》这本书让我们更客观的认识中国崛起的事实,理解中国崛起背后的文化内涵,感受到我们正在经历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崛起不可阻挡,中国发展的道路虽然还会有曲折坎坷、充满风险但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利用好自身优势前景依然一片光明。

品读完此书,我热血沸腾!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中国终于在世界舞台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了,从长远角度看,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思想版图都有可能随着中国这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而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模式将被全世界认可。太阳从东方升起,希望从东方升起,巨龙从东方升起,中国从东方崛起!相信中国会一直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的震撼!

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要大力发扬勤奋工作、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身体力行、埋头苦干的务实精神,从本职工作出发,做好份内的工作,为公司的转型升级献计献策,为把长江光电真正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光电企业贡献光和热,为中国的崛起努力奋斗。

生产安全部:戴华

第四篇:肃宁县抗战史调查报告

肃宁县抗战史调查报告

肃宁,是位于冀中平原腹地中的一座古城,虽然是一个不大的县城,但在抗战中敌我双方都作为进可攻、退可守的重要县城而进行激烈的争夺;肃宁,是冀中平原根据地沦陷最晚的一座县城,也是受日寇摧残最严重的一个县。

残暴的日军让人愤怒

大曹村惨案1939年8月27日清晨,驻河间日军50余人,给驻肃宁日军押运军用物资,行至马家铺等船之际(日军扒河,肃宁城水围),7名日军窜至大曹村、白村、刘家前头抢掠民财,追逐污辱妇女,被尹柱山、曹长瑞等群众活捉5人,送交区公所。28日11时左右,日军出动60余人到大曹村、加道村逐户搜查,逢人便抓,把群众驱赶到大曹村和加道交界处的佛爷庙山门前的空场上,被捆绑来的村民21名,日军司令官逐个追问被抓的5个日军下落,无人回答8月30日10点钟左右,日伪军300余人(马队60余人)从梁家村出动,一部奔向西堑里,一部扑向白家村,拉网式圈人,肆意扑杀。寺阁庄傅成赶集时,被剌死。刘家前头刘玉章被活活烧死于丫头、于克川两人,藏在加道村西一间小屋内,被砍死,房被烧。大曹村惨案中被日军残杀的群众73人,烧毁房屋2300余间。

付家佐惨案1939年1月25日,日军小林联队之一大队和新美联队共2000多人,他别由高阳蠡县向肃宁围攻。行至付家佐村,用飞机、坦克、三八平射炮、机枪、刺刀等屠杀无辜群众。陈得荣的头部被坦克活活轧烂。陈得荣的头部被坦克活活轧烂。躲在牲口棚里的冯家荣、冯老六等7人,被日军发现,当场用刺刀挑死6人。付家佐惨案日军共打死无辜群众43人,打伤12人,炸死牲口11头,还抢走大批财物。

英勇的人民奋起反抗

在晋察冀分局、军区和冀中区党委、军区领导下,军民奋勇抗争:北曹庄战斗、大曹村战斗、黑马张庄战斗、攻打官亭据点、反“挖河”斗争、子由口突围战、雪村突围战、智取后提岗楼、黄瓦口伏击战、化装取桥成铺据点、智取百道口岗楼、南石宝伏击战、三袭肃宁城、大尹村强袭战、玉皇庙伏击战、特务系策反、张家庄伏击战、攻克肃宁城等。其中最出名的就属北曹庄战斗: 北曹庄战斗为贺龙将军率领八路军一二零师挺进冀中向日寇发动的首次反击。1939年1月底一二零师七一六团三营十连进驻北曹庄,军民亲如鱼水,二月二日晨驻河间日军宫奇联队近300人西犯肃宁日军以大炮和机枪掩护屡次强攻,均被击退,尤为可歌可泣者为摧毁敌机枪阵地之战士,其冒枪林弹雨机警近敌,连投两弹,敌射手毙命英雄重伤,肠出腹外,托肠只手夺机枪数十支。洒热血换来战斗胜利,抛头颅争取民族解放,诚为优秀中华儿女,不朽为民族英雄,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难以忘怀的英雄业绩

每一次战斗都有人流血,都会有人牺牲,为了取得中国抗日的最后胜利有名的无名的都是英雄。常德善 1911-1942 八路军冀中军区8分区司令员 1942年6月8日在反“五一大扫荡”作战中牺牲于河北省肃宁县薛村

王远因 1917-1942 八路军冀中军区8分区政委 1942年6月8日在反“五一大扫荡”作战中牺牲于河北省肃宁县薛村

刘震:原名刘振亚,1921年3月出生于河北省肃宁县玉皇庙村,汉族,抗日战争时期,任人民抗日自卫军第二大队副官,参加了,百团大战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反“扫荡”等战役战斗。

许顺昌:肃宁县北答村人。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选为农救会主任,领导农民动员地主献枪支、弹药和粮款,开展减租减息,进行抗日斗争。次年秋发大水,人民生活和抗日工作遇到极大的困难。当时村中的地方富农囤积粮食,趁灾年盘剥农民。他进行借粮斗争,使十几户地主富农献出7000多斤,带领群众除打击日伪军。

王怀贞:肃宁县城人,1942年任县大队司务长,是有名的打仗迷,有仗必打。他作战机智勇敢,屡立战功。翌年5月21日在韩村孙家坟伏击战中,击毙龙泉据虚的伪军小队长车小川。八月智取桥城铺,在饶阳大尹村战斗中又受表彰。

抗战虽然曲折但在晋察冀分局、军区和冀中区党委、军区领导下,肃宁军民奋勇抗争人民的鲜血,终于首先在肃宁全县浇开了胜利之花!

第五篇:驻马店的抗战史

勿忘国耻-驻马店的抗战史

勿忘国耻-驻马店的抗战史

这是一段血腥的历史,这是一个民族反抗的历史,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这段历史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铭记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法西斯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从1938年4月4日日军出动战机狂轰滥炸驻马店、确山始,到1945年9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止,驻马店地区除新蔡县外,其余各县均数次沦陷。侵略者铁蹄所到之处,大肆推行惨绝人寰的“三光,(杀光、烧光、抢光)政策,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驻马店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一时古蔡悲歌,汝水激愤。富有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在豫南大地不畏强暴、英勇抗敌,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彪炳史册的爱国壮举。

一、日军对驻马店的侵略暴行

1938年4月4日侵华日军出动战机11架对驻马店、确山进行轰炸。此后,日军为配合武汉会战、豫南战役、豫湘桂战役,先后出动战机一百多架次,轰炸区内各县城及较大集镇,全区各县无一幸免。2250多名无辜居民遇难,9500余间民房被毁。仅1938年5月20日,日军出动战机18架,轰炸驻马店市中心繁华区,就炸死居民1700多人,炸毁民房3000余间。1941年,日军在河南境内发动了以攻击中国政府军汤恩伯集团为目标的像南战役。1941年元月底,正值中国农历春节期间,凶残的日军对驻马店发动大规模的地面军事进攻先后侵犯西平、遂平、确山、汝南、上蔡、正阳、泌阳。西平、遂平、确山、上蔡、汝南、泌阳县城沦陷。由于国民党驻军的顽强抵抗 , 日军烧杀几日后 ,大多弃城退回信阳老巢。但在我区各县网罗了一些汉奸纷纷建立起“维持会”。

1944年,日军大本营决定发动一场纵贯中国大陆南北的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挽救其在东南亚的失败。因这次战役的第一阶段作战地域主要在河南境内,故称“河南战役”。近10 万日军在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指挥下,沿平汉铁路南下,与盘踞信阳的日军南北对进。同年5月9日,日会师于驻马店,之后,驻马店境内各县除新蔡外,全部再次沦陷。驻马店人民陷入了民族劫难之中。日寇在占领区大肆烧杀、奸淫、抢掳,其暴行令人发指。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巨大的损失。日军在各县城建立日伪据点,组织“维持会”,成立“皇协军”,进行野蛮的“清乡”和“扫荡”,对驻马店地区人民进行残暴的殖民统治。

日军对驻马店地区的侵略,其罪行令人发指 ,罄竹难书。1941年元月30日,百余名日军侵入西平县仪封镇,奸污妇女10多名,特别残忍的是日军轮奸王某之妻(24岁)、王某之母(52岁)后,又残无人性地将线穗和镰刀插人其阴道,二人含恨而死。日军侵占西平期间,屠杀残害数千人,毒打1776人,奸淫妇女1195人。1941 年 2 月 , 国民党 68 军 78 名伤员被日军枪杀后 ,又被放火焚烧 ,同年 ,侵占遂平的井田部队在八天内杀死我同胞 271 人 ,车站乡施庄村一老妪被日军奸淫后 ,头被劈为两半;1944 年 , 日军在上蔡包汉桥包围了我自卫队员 112 人 ,将其中的 111 人凶残地杀害。1944年6月,日军侵入西平县岗王村,一妇女抗拒其攀行,被日本兵强行裸体捆绑在门板上,以开水浇灌阴道致死。在西平权寨乡许庄村,20多名日本兵强行让6位老妇列队跪在村东头庙前,以石碓砸老人头部,一张姓老妇当场被砸死,其余5人被砸昏,不久相继亡故。是年7月,日本兵在西平城北关将13岁的李贵生当作靶标,活活射杀借以开心。在正阳,日军残杀平民380多人,奸淫妇女无数。1944年,在城南关湖北会馆,日军一次枪杀无辜平民20多人。1945年3月15日,日军集兵血洗正阳县小王楼村,50多名村民出寨逃命时遭日军骑兵马踏刀砍,30多名妇女被强迫裸体赤身,遭蹂躏后烧死。小王楼这个仅有40户、280余人的小村,惨遭杀害200多人,第1页

勿忘国耻-驻马店的抗战史

其中12户被杀绝。在遂平,1941年第一次沦陷的8天中,县城在大火中烧了8昼夜,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严重。日军共屠杀居民271人,奸污妇女144人,其中被轮奸的130人,被奸污者有69岁的老人,也有13岁的幼女。县城居民王国玉的侄儿被日军绑在一棵树上,点燃树前的草房,将其活活烤死。日军从上蔡掳掠了70多名青年妇女,日夜轮奸后将她们驱赶到遂平县政府院内的防空洞内活活烧死。丧尽天良的侵略者连幼小的儿童也不放过,在确山城北的姚楼村,一个刚满7岁的男孩叫张全来,被枪声吓得大哭,躲在老人怀中,日本兵看见后,恶狠狠地猛扑过去,举起枪管朝张全来头上捣去,枪管陷入头颅,孩子惨叫一声后死去……西平县被奸污的妇女有 1195 人。在小王楼惨案中,30 多名妇女被剥去衣服 ,赤身裸体供日军围观、奸污 ,后被当众烧死。个别逃出的妇女被发现后 ,被日军剖开腹部 ,挑出肝肠而死。日军不仅残害抗日军民,百姓,而且抢夺财物,强行征派劳役。日军所到之处 ,实行“烧光、杀光、抢光”政策 ,全区人民的财产遭受重大损失。1941 年 , 日军在遂平玉山镇一次便抢走粮物 150 多车。上蔡沦陷后 ,县城被抢劫一空,县政府、县立初中、图书馆等被烧毁 ,城内大火数日不熄 ,整座县城几乎成为废墟。在西平, 日军征派的财物更是难以计算 ,仅据 1944 年下半年的不完全统计 ,派征小麦 66 万公斤,饲料 140 万公斤,谷草 215 万公斤,铁 2.5 万公斤,圆木 6.8 万根 ,木板830 立方米。日军在驻马店地区强征劳力 ,替其修碉堡、挖战壕、修铁路、运物资,甚至强迫青壮年充军为其充当炮灰。1944 年 ,泌阳沙河店、牛蹄失陷后 , 日军强征 3000 多人修筑围寨、岗楼。民工衣食无着 ,受尽凌辱 ,稍有懈怠 ,轻则打骂,重则处死。同年 ,西平有2.4 万人被征用修铁路、桥梁 ,这些苦力饱受日军皮鞭、枪托、刺刀、棍棒的殴打 ,有些甚至被杀死。丧失人性的日军还时常把民工当马骑、当猴耍、当王八取乐,实与禽兽无异。

二、英勇的抗日斗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驻马店地区人民纷纷集会、游行,抗议日军侵华攀行,并在各地开展抗日募捐活动,中小学生纷纷赴乡村张贴标语,宣传抗日,许多青年学生要求参军参战。各县先后组织成立了抗敌后援会,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妇女救国会,抗日自卫队等群众抗日团体.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侵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爆发。日本侵略者的烧杀抢掠,给驻马店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无数村庄被毁、财产被掠夺、同胞被杀戮。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下,具有光荣斗争传统的驻马店人民积极组织抗日武装,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挽救民族存亡,迅速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1937 年年底,豫南抗日部队已发展到 600 多人,地方农民自卫军发展到近万人。以确山竹沟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发挥了重要作用。1938 年 5 月,中共河南省委由开封移驻竹沟。中共河南省委在竹沟设立了军政教导大队和各种形式的训练班。至 1938 年 10 月,河南省委先后在竹沟培养了各类军政干部 1500 多人,向中原敌后输送 7 批基干队伍。根据地党员由抗战爆发时的百余人发展到 1357 人。豫南特委所辖的竹沟、确山、泌阳、桐柏、信阳、遂平等 14 个县相继建立了县委。1939 年 1 月,刘少奇率领中原局机关到竹沟。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原局认真贯彻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对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作了战略部署。由于中原局和河南省委机关在竹沟,驻马店地区的党组织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武装抗日的烽火也愈烧愈旺。汝南党组织领导的“联庄会”到年底已发展到 5000 人,并有长短枪千余支,抗日救亡团体“青年救国团”发展到 14 个分团。新蔡党组织创办的“抗日民族先锋队”队员也有千余人。泌阳党组织与地方实力派联合培圳抗日骨干400 多人输送到新四军。西平、遂平党组织亦组建抗敌宣传团到各地宣传。新四军八团设在竹沟的留守处部队经常保持在千人以上,设有参谋、军需、副官、军医四大处,先后开办了被服厂、修械厂、印刷厂,以及医院、疗养院等后勤机关。从 1939 年初到 1939 年 11 月,留守处机关先后向豫鄂边和

第2页

勿忘国耻-驻马店的抗战史

苏鄂地区派遣了数批部队和上千名军政干部,仅向鄂中就输送部队 2500 多人和 400 多名干部。以竹沟为中心的豫南地区,这时已成为组织华中抗战的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竹沟成为中原地区的“小延安”。国民党顽固派对竹沟抗日根据地的发展非常惊恐和仇视。1939 年 11 月 11 日,国民党三十一集团军司令汤恩伯组织国民党地方武装1800多人向竹沟发动突然袭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竹沟惨案”,新四军伤病员和家属及当地群众200多人惨遭杀害,形势急剧恶化。中共河南省委针对当时局面,于 1940 年 1 月建立了中共汝南地委,转入地下活动。中共汝南地委根据中央决定,组织 300 多名区以上干部安全撤至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从1940 年 5 月 1 日到1944 年4 月,日本侵略军曾经三次侵犯驻马店地区。1940 年 5月 1 日,日军4 万人从信阳出发,侵犯桐柏、正阳、确山、泌阳一线,共产党与国民党爱国军队和日军展开激战,日军受挫。1941年后,豫南大片国土沦入敌手,而对日本侵略者的滔天暴行,古蔡悲愤,汝水怒激。驻马店各界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敌斗争。在正面战场上,国民党爱国军队在中共提倡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下,与日军展开了顽强的斗争。1941年I月豫南战役中,日军5万余人自信阳北犯,其中一路经泌阳高邑、象河关到舞阳后掉头南下。时驻防泌阳北部的国民革命军第68军,奋起抵抗,泌阳县政府也派出600余人的地方武装,配合驻军抗战。在象河关、桃花店一带,日军先出动飞机四五十架次轮番轰炸,继而用大炮轰击,然后以步兵猛烈攻击。68军代军长刘汝明在阵地一侧的山神庙中指挥,经全体将士奋力抵抗,日军终未越过防线而败退。自信阳北犯的日军在西平县城南一带,被当地驻军国民党预备第十一师布阵阻击,攻守交战数次,对峙两昼夜,终因日军援兵激增.火力过猛,驻地失守。十一师官兵阵亡128人,日军死伤尤重。在遂平,张轸的豫南挺进军第十四纵队阮勋部600余人,与自信阳北犯的日军先头部队301)余人在潘庄遭遇,阮部凭寨墙重挫日军。日军后续部队600余人赶到,动用了5辆坦克进攻。阮部一中队长利用房屋作掩护连毙日本兵数十人,弹绝后就势操起屋内侧刀连砍7敌,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此战阮部只剩200余人,共毙敌300多人。1944年河南战役中,侵犯汝南的日伪军千余人向国民党汝南县后备队司令部白龙王庙发起进攻。后备队大队长吴荃率500余人坚守。日军猛攻4次未克。后日伪军分兵两路,迂回包袭,后备队处境危险,但仍奋勇力战,激战8小时后因弹尽援绝,吴荃等壮烈牺牲。1945年2月,日军骑兵800余人,配合步兵901)余人,炮10余门,途经上蔡沟寨,受到驻军国民革命军第12军112师336团一背的顽强阻击。战斗打响后,日军步炮兵同时发起攻击,一营与上蔡县保安团特务队20余人分守东、北、西寨门,日军数次猛攻均被击退。后因此门被炮击毁,日军遂乘隙突入。守寨官兵拼死与敌混战.一营营长赵复兴被俘,多数官兵为国捐躯。此役共击毙日军50多人。在敌后抗日战争中,驻马店境内的中共党组织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广泛开展了游击战争,开辟了大片根据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作战。抗日战争爆发后,原鄂豫边红军游击队于1938年1月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并进驻竹沟,后又在竹沟成立了第八团队留守处。从此,竹沟就成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原地区合法的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和长江局先后从延安等地派遣大批干部到竹沟工作,加强这一地区的领导力量。1938年10月,中共中央中原局在竹沟成立。竹沟对于中共河南省党组织和武装力量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新四军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1944年10月,新四军五师豫南游击兵团司令员黄霖,率部在沦陷区泌阳县沙河店、牛蹄伏击日军运输队,缴获大批药品和军用物资。12月,盘距在泌阳县沙河店和遂平县张台的日军300人,向遂平嵖岈山扫荡,国民党地方政府不战而逃,中共领导的嵖岈山职业学校四中奋起抵抗。日军抢占蜜腊山制高点,轻重机枪齐发。四中队沉着应战,打退了敌军一次次进攻。日军受挫后,架起迫击炮猛烈轰击,四中队为保存实力转移,日军遭 打击后不敢恋战,退回老巢。此次战斗击毙日军10余人。在上蔡,新四军独立旅第五大队大队长高培显经常伺机出击日伪。两三个月内与敌战斗数十次,缴获长枪百余枝,击毙日伪

第3页

勿忘国耻-驻马店的抗战史

40多人,俘虏70多人。12月25日晚,西(平)、遂(平)、上(蔡)、汝(南)、项(城)5县的日军300人和伪军1000多人包围了高部驻地陈法寨。为保护寨内老百姓,高部坚守陈法寨。拂晓,日军从四面进攻,迫击炮轰塌南门楼,高与战士拼死封固缺口,战士伤亡巨大。寨内青壮年农民自动上寨墙御敌,老百姓自觉运送枪弹,抬救伤员。高等壮烈栖牲,余部最后突出重围。在西平,河南挺进兵团第二团于1945年4月在合水镇夜袭四县联防司令部。午夜,二团接近合水镇寨端,在机枪掩护下,冒死攀登坡顶,击溃守寨伪军,炸毁砚堡,占领阵地,后续部队如潮涌人。约20分钟,守寨伪军几乎全被歼灭,俘虏伪像陕绥靖公署第二师少将师长张国成和伪四县联防少将保安司令吴春亭。日军驻西平军政指导官松木爬坡欲逃时中弹而亡。此次战斗共歼日伪军1个保安大队,俘虏300多人,缴获各种枪支300余枝,使嵖岈山根据地得以巩固和发展。

在抗日形势推动下,境内人民群众亦发动起来打击日本侵略军。1941年1月,在泌阳县泰山庙附近,一日军因奸污妇女而掉队,当地孙庄村孙广庆带领群众用棍将其打昏后掩埋。赊湾街56岁的李长法,臂力过人,以杀牛为业,1944年,在街头遇一掉队日兵,乘其不备,用棍将其击死。这些都充分表现了驻马店人民不畏强敌的英雄气概。八年抗战中,在敌我力量极端悬殊和极其艰苦复杂的条件下,驻马店地区人民与日伪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同全国人民一道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参考《驻马店革命老区》、《中共驻马店历史》、《天中史话》等资料)——《艰苦卓绝的驻马店抗日战场》记者韩祖和赵国岩李丹丹 ——《抗战时期日军对驻马店的侵略及驻马店人民的抗日斗争》孙玉玲

第4页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1/237697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