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运动中感悟生活
在运动中感悟生活
运动的美在于能给人以鼓舞,使人充满激情,同时在一片喝彩声中感受竞技体育的卓越魅力。运动会恰恰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让我们尽情感受运动所带来的酣畅与快乐。不仅如此,运动会还让我悟出许多生活道理。
第一天上午,我参加高三女子400米预赛,比赛一开始我便有些紧张,也许是因为最后一次参加运动会,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绩吧!随着一声发令枪响,我反而平静了一些,但依然对自己有点怀疑,担心自己难以发挥出之前的水平,不能进入决赛。当我跑过第200米时,我听到高一同学为我加油,虽然我们并不认识,可我依然能感受到他们的热情与真诚。“同是赛场竞技者,相逢何必曾相识”,在我泄气的时候,萍水相逢的校友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使我重拾争夺第一的信心,鼓起争夺第一的勇气。在此,我想衷心向他们说一声“谢谢”,感谢他们对我的支持与鼓励。这时,我才真正认识到团结的力量是多么伟大。
我很遗憾没有冲进400决赛,在最后的运动会上没能创造好成绩。但是由此,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害怕发生的事往往最可能发生,只有尽力去做,注重过程,才可能达到理想之巅。其实结果并不重要,因为只要付出过,就一定会有回报。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运动会的最后一个项目——高三男子3000米预决赛,许多同学都踊跃参加了,并且几乎都坚持了下来,看着他们气喘吁吁但仍然坚持不懈的劲头,我也有一种加入其中的冲动,并被这种韧劲感动着。高三的生活又何尝不是一段3000米的征程,与此不同的只是沿途我们会看到不同风景,尝尽求学路上的酸、甜、苦、辣,切身体会“十年寒窗”带给我们的成长与感动。我相信,只要坚持到底,不抛弃、不放弃,就一定能成功!
运动会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震憾,更多的是对团队精神的感动和对生活的感悟,在比赛过程中,我们会看到选手们对梦想的执著追求,会感受到同学间的关怀与鼓励,会悟出坚持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运动会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是增进友谊的桥梁,是引导我们感悟人生哲理的教材。
参加运动吧,他会像恩师一样教诲我们做人的道理,人生的真谛。
第二篇:生活中感悟
生活中感悟体验中建构
——《秒的认识》教学片断与反思苏州木渎实验小学徐亚萍
《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时、分、秒》的教学内容,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由于它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的矛盾,使其在教学中成为一大难点。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强调对数学概念.的灌输与记忆,忽视了对概念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过程的提示和探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将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小学生看的见、摸的着、理解的了的数学事实,将数学概念生动化、情境化,使学生乐于接受,已成为每一位数学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课,秒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但感受得到的时间单位,下面我就以《秒的认识》教学片断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
片断一:
师:同学们,你知道今年10月份令人兴奋,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吗?生(抢答)知道,神六反射成功。
师:说得正对!让我们来重温一下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吧!
(播放神六飞船点火到计时场景,学生跟着一起数。)
师:感觉怎么样?
生1:真自豪!
生2:好激动!
师:真是激动人心呀,刚刚他们发射前喊的是什么呀?
(学生有的摇头,有的窃窃私语„„)
生:那时倒计时
师:你知道的真多,到计时用什么来计时的呀?
生:秒
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
师: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用秒来计时呢?
生1:百米赛跑是用秒来计时的。
生2:挠一下痒痒可以用秒来计时。
生3:心脏的跳动可以用秒来计时。
生4:红绿灯上跳动的数是用秒来计时的。
(课件演示红绿灯电子屏上跳动的数)
………..片断二:
师:老师这里有个哑巴钟,钟在走的时候发不出声音了。你有什么好办法来给它配配音呢?
生1:我有办法,数数1、2、3、4、5、6、7、8、9。。。
生2:我可以拍手,每秒拍一下。(说着就拍起手来。)
生3:我可以——(不知该如何说,就嘟、嘟、嘟的边说边敲了起来)(下面的学生兴奋地说:“敲木鱼,刚才我也是这样想的。”)
师:你们可真棒,都能当小小计时员了,下面我们就来玩计时游戏,好吗? 活动:(1)5秒钟可以从1数到几呢。
(2)10秒可以做几道口算。(教师用钟计时)
生1:我估计做8道。
生2:我估计做5道,(3)小组活动。
“跳绳20下用了()秒”,“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秒”,)
师:这里有二个活动,可以看钟计时,也可以另外想一个自己喜欢的活动来计时。请小组长负责安排好组内成员的任务,我们玩一玩、估一估、最后填一填,比比哪个组合作得最成功。
全班交流。
……
师:通过活动,你觉得秒怎样?
生: 秒的时间太短了。
(4)欣赏有关秒的短片,体会秒的应用
师:秒虽然是很小的时间单位,但生活中用到它的机会可不少!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看一看!
(课件介绍)
①猎豹是陆地上的跑步冠军,它最快时每秒约跑30米。
②雨燕是飞行健将,它的最快记录约是每秒飞行47米
③光每秒总大约跑300000000米,只要一秒,光就可以在北京和上海之间跑一百多个来回。
④南京紫金电视塔的高速电梯每秒上升6米。
⑤卫星每秒约行7900米
(学生观看时,不时发出惊叹。)
师:看了这些和秒有关的信息,你有什么想法?
生:光跑得太快了!
生:刚才我还觉得秒很快,现在好像1秒也可以做好多事。
师:你说得真好!所一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学更多的知识,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
教学 反思: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初步接触过时间,但对秒这个时间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时间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所以在这两个教学片段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建立1秒的实际观念,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亲身体验在个体感知的基础上共同建立这个1秒的时间概念。
1、联系生活,在生活中感知概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中关于数与形的经验的提炼和抽象。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具体事物比较熟悉。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在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我认为,前者是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后者则是对数学意识的渗透,教学中两者应相互结合。
本节课由“神六”飞船录像导入,激动人心的场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其中隐含着需要学生发现的数学问题,在旧知和生活经验的影响下,由学生自己引出“秒”的概念,初步感受秒这个时间单位,经历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然后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秒”的现象。让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更激起了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
2、实践活动,在体验中建构概念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无论是概念背景或例证,还是应用题内容的选择或练习题的设计,都应注意贴近实际,富有趣味性。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去体验、探索,建构数学知识。体验是由身体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了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而且成为了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数学学习的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
传统教学中认识时间单位,重点定位在单位的换算上,教学中往往采用讲授记忆的方式,学生只要能记住几个常用的时间单位,并能正确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就算完成教学目标了。这样的教学只重书本知识,忽视了实际
经验。因此,学生学习了时间单位后,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笑话:一天有24分;爸爸工作8分钟;从学校走到家用15小时„„这反映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之间的严重脱节。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听一听、数一数、拍一拍、估一估、计一计等一系列具体的活动,让学生知道了像 “拍一下手用了1秒”“数一个数约是1秒 ”等一系列的生活事件,感受到1秒确实很短;再通过观看短片,阅读一组数据,又让学生发出了一阵阵惊叹:“现代科技多么发达,1秒也能做很多事”“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每一秒”。在这看、听、估、说等活动中,学生有具体行为参与,有认知参与,也有情感参与,增强了主体的参与度。这种感受是一种直接经验,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将来“学会生存”所必须具备的本领。“秒”这个时间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建立,是学生经过脑子思考、眼睛观察、耳朵倾听、嘴巴表达、双手操作、心灵感悟,即用自己的身体亲身经历、体验后逐步形成的,它最终会沉淀到学生的内心深处。
第三篇:极简运动 感悟生活
极简运动 感悟生活
春天是运动的季节,蛰伏一冬的人们已经开始运动了。于是天天都能在微信上、微博上、咕咚运动上收到数条这样那样的“运动排行榜”,是个好现象,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也是按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流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的是交谊舞,当时的大学生或初涉职场青年才俊,开始了以“嘭嚓嚓”为基点的华尔兹、伦巴、恰恰、探戈等舞场大赛,并产生了一大波舞林高手,一直出没至今;本世纪流行广场舞,于是又出现了一个“中国式”的奇特街景:无冬无夏、不分白昼黑夜,只要有一个小广场、小花园,就会有一些震耳欲聋的舞曲伴随着黑压压的锻炼的人;近年来流行“走酷”,同样是浩浩荡荡地大部队在节奏感极强的乐曲伴奏中整体推进,时常跟着数个落队的人,急急如失魂孤雁,匆匆如漏网之鱼,一路小跑迤逦在队伍的尾部。不妥!我认为这样的跟从有点“小失误”。运动就像是着装,适合自己的最好,以自己的方式打造专属自己的生活才能让人在运动中享受到运动的快乐。不管不顾地盲从,不仅运动,甚至生活,想明白了,其实都是一种痛苦。
也有的人,不管时代流行什么,只要发现并选定了自己的喜爱,就能长长久久地坚持下去,并自然而然地成了那个领域的“王牌”。比如颐和广场、盟城广场上常年不休的交谊舞场里,就有几颗熠熠生辉的舞场明星,他们即使是在简陋的露天广场跳舞,依然能有板有眼地旋转出国标的优雅与华丽,星派十足,令人羡慕;千羽羽毛球馆和体育场羽毛球馆里,常年都有高手过招,看着洁白小球的上下翻飞,欣赏着选手翩然如仙的身姿,顿感阳刚之气充溢,顿悟运动之美轮美奂;油田五中院内的乒乓球馆内,常年有小选手不厌其烦地练习发球、颠球,间或也能见到高手在球案上以球会友,同样是你来我往,令人眼花缭乱;更不用说体育场上,篮球架下“灌篮高手”的风姿矫健;迎宾馆、威尼斯游泳馆里,“美人鱼”自由翱翔的浪里穿梭„„
愚笨如我者,知道自己的小脑不发达,不擅运动,因而对各种流行运动只是浅尝辄止,满足一下自己“追星”的乐趣,然后依旧自说自话地开始自己的行程。交谊舞跳得、广场舞跳过、走酷加入过„„我参与了,我知道了个中滋味就好,发现自己不适合那些大批量人群的活动后,果断撤离。一个人开始了以散步为主的不惟运动而运动的运动。
步行上下班,无论寒暑。于是我总能在同样一条线路上看到不同的风景:春天第一朵迎春花绽放的鹅黄柔软,秋天葱兰叶子的舒展张扬、夏天紫薇树上的氤氤氲氲、冬天席天幕地的风雪如烟,都曾经是我一路的旅伴,让我在不开心时释怀、高兴时放纵;失落时放下,得到时坦然。万物有灵,这一路的风景应该也是懂得我的,因为它们在以“默”的方式伴我四季行走的同时得到了我一路歌声不断的回馈,我们曾经分担过寒潮、风雷、霹雳;我们也曾共享过雾霭、流岚、虹霓,再也没有比不会说话的朋友更是长长久久的朋友了,因为世间毕竟还存在有《春闺怨》般的评价“甜言蜜语真好听,谁知都是假恩情”!
从事着极简的运动,选择的同样是极简的生活。单纯地工作、读书、行走,坦然地处事、为人,不为名利所累,不逐锱铢之较,行出一片清风明月,动出一派月白风清。因而我能在工作之余,品茶为享、听歌以喜、读书为怡、养花为乐;因而能在职场ol与春闺碧玉的角色中转换从容;因而能有暇思考一下短暂而又漫长的人生;因而能期盼一种哪怕“昭昭不足”但能“冥冥有余”的另类情感,并由此衍生出“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的欣喜的轻愁;因而能在有闲且有钱的时候,来场随心所欲的旅行,放松自己为生活、为工作而紧绷到极限的心弦,从而能快速让自己满血复活,进而迎接新的、更大的挑战。
极简运动让人享受极简生活,不攀比、不刻意,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累了自然放松自己的灵魂,渴了马上润泽自己的心灵,喜了可以开怀大笑,痛了自顾暗自哭泣,即使偶一为之的失眠,也能让人感受到夜凉如水时自己沉浸于潋滟夜色那种如痴如醉的唯一感„„捡一抹春天的新绿,避一刻夏日的濡热,迎一种秋季的丰硕,接一粒冬雪的花瓣。四季为我盛开,我迎接万物的亲近,以佛心温柔对待世间的一花一叶;用莲韵清洁自己蒙尘日久的素心;象末日将至一样的欣喜于每一个日出日落;如初生般的新奇发现角角落落里每一段不为人知的情愫。
就象现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风拂面,风光旖旎的时刻感动着满城热爱生命的人,我更是深深地明了——我是如何用了一冬臃肿的蛰伏,才换来当下这一派春光的明媚!
2016年3月6日早8:00
第四篇:生活中的感悟
生活的感悟:人活着真累,所以叫人类。:狐狸未成精,纯属太年轻.:农夫山泉有点甜,男人说话有点悬.:我在马路边,看到一分钱,刚要弯腰捡,原来是口痰,我靠...谁吐这么圆.5:早上起床我以为我一夜之间长高了,结果才发现是我 被子盖横了:男人被甩,金钱问题.女人被甩,容貌问题。:我命由我不由天,天欲灭我我灭天.:读书有风险,入学需谨慎.:时间就像一张网,你撒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10:很多女孩都是得了韩红的病,没有韩红的命.11:一日不读书无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说话会变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12:人要脸树要皮,电线杆子要水泥.13:唾沫是用来数钞票的,而不是用来讲道理的。
14:“特别能吃苦”这5个字,我想了想,我做到了前4 个..15:不要跟老子问东问西,百-度比老子懂得多.16:男人都是骗子,幸运的女人被一个男人骗一辈子,不幸的女人被很多男人骗一阵子。17:孔子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子给你解决.
第五篇:生活中感悟美
生活中感悟美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到处都是艺术。井然有序的小家,明净的窗几,摆放得错落有致的各种家具,这是一种整洁的美;端庄秀丽,静谧可人,这是一种沉静的美;落落大方,清新自然,这是一种自信的美;平和洒脱,超然物外,这是一种闲适的美;粗犷豪放,不拘小节,这是一种大气的美。这些生活中的美,只要我们稍加留意,也能为我们的生活添加一份色彩,一种快乐,一丝清爽。
除了生活中显而易见的美外,陪伴我们生活的还有大自然中的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天地自然之灵气铸就成了一种浑然天成的美,美得清秀而丰盈,是集自然之大成的一种超脱的境界。“小荷才露尖尖角”般的灵秀,使人摆脱俗气,过目难忘。这些叫人忘俗的天然之美,可能谁都会见过,只是大多忘记了欣赏,没有真正感到那种透视的美。
生活充满了美,让我们从生活中感悟美吧!
从视觉上,我们看到蓝蓝海洋之宽阔、小河流水之细腻、花儿盛开之美丽、春风抚柳之温心;从听觉上,我们听到惊涛拍岸、高山流水、鸟儿争鸣;从嗅觉上,我们嗅到花儿的清香、从味觉上、我们尝到酸甜苦辣;从肢体上,我们感觉到冷热温凉、粗糙光滑;我们从这些生活中感悟出美好,感悟出艺术无处不在。但生活是有限的,生活是在自然当中的,不是所有的人都登过喜马拉雅山,不是所有的人都登过太空;世界太大了,我们没有去过的地方太多了,可这不等于我们不了解喜马拉雅山、不了解太空,因为书本、电视去过哪个地方,所以我们在自然中感受不到的,可以到书本、电视那里寻找,一定能找到的,这样艺术的资源就更加丰富了,就能为创造更好的艺术做好铺垫。
美的感觉存在于心中,很多时候无法用文字表述出来,很多美好的思绪在脑海中一闪即过,无法捕捉。美不是空谈,而是要去体验、去感受、去欣赏。“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最著名的一句名言,他认为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美,只是我们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在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有夕阳黄昏之美,有朝霞绚烂之美,有大海波涛之美,有森林翠绿之美。在人类的生活中,有绘画美,有色彩美,有建筑美,有音乐美。在《安格尔论艺术》中,他写道:“世界上不存在着第二种艺术,只有一种艺术,其基础是:永恒的美和自然。”大自然的美是永恒的美,人类崇高的感情是永恒的美,反映人类进步的艺术是永恒的美!
在艺术美的领域里,艺术并非高不可攀,驾驭它也不是易如反掌,只需要好好把握生活,从中发现美,领悟美,创造美,也是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中感悟美——艺术美。
生活不都是快乐和幸福,同样生活也不可能全是落寞和寂寥。用一种欣赏美的眼光去看看阳光和雨露,恬淡而愉悦,用一种欣赏美的眼光去看看花草树木,清新而爽快,用一种欣赏美的眼光去看看大海,寥廓而深远„„
生活中的美充斥在各个角落,要的是你学会发现,学会欣赏。练就一种修养,一种品位去适时捕捉和欣赏生活中的美,为心灵开一扇窗,让智慧的光芒和生活中眩目多彩的美呈现在你眼前。
我们看不到断臂的维纳斯,却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残缺的美;我们看不到毕加索的线条,却可以在生活里发现抽象的影子;我们看不到徐悲鸿的奔马,却能在平日里捕捉到傲视一切的英气„„
美是无时无刻存在于生活中的,有天然之美、视觉之美和艺术之美等,我们通过学习了《美学概论》,它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美,使我对“美”这种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通常我们都是靠感性来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对美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好看、美丽、漂亮,以为这就是“所谓的美”与美相对应的就是丑。自从学习了《美学概论》之后,使我知道了这种认识是非常肤浅的。《美学概论》这一课让我知道了美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社会和艺术领域中美的一般规律与原则的科学。美学主要探讨美的本质,艺术、现实关系以及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等。在《美学概论》里我们可以学习和探讨审美活动的起源、美感心理、审美活动的构造与形态等。要想搞好文学创作就不能不学习美学。这是一门可以提高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促进日后创作思想成熟和建立独特审美个性的人文科学。我认为文学应当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大家都知道生活是艺术的根源,一切灵感的源泉是社会实践。但光有实践也是不够的,还要系统的学习文学理论,更重要的是学习“美学”以及哲学。哲学可以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在创作中可以“心明眼亮”的站在一定的高度俯瞰“生活本身”,“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客观的观察生活,更好的深入实际,写出不可多得的作品,创造出“不可一世”的贴切生活的人物。所以美学就是人们发现美的心灵的眼睛。《美学概论》这一课让我们明白美的定义与美的范围,如何用这双心灵眼睛去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其实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美,等着我们去发现和感悟。
通过学习《美学概论》这门课程,让我懂得了如何在生活中感悟美,如何在生活中欣赏美,更让我懂得了在忙碌的乏味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余,为他们增添一份色彩一份快乐,让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点亮我们的生活,通过发现美,感受美来焕发我们的精力,来增加我们的快乐,为我们的人生开启一道美的大门。
以上是我对这一阶段学习美学的一点感悟,不管是美的定义,还是看待生命中美的态度对我来说认识尚浅,我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学习,不断的在学习中认识美,在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美,在实践中体验美,让我们生活充满了美,能让我们能度过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