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心得体会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以及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广大公民的道德修养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尊老爱幼、保护环境已蔚然成风,但一些与社会整体文明进步趋势背道而驰的丑恶现象也大量存在着,自私自利、冷漠歧视、破坏公物、破坏公共秩序等有损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乱砍滥伐、偷捕偷猎等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都对社会公德建设以及社会整体的道德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高社会整体的公德意识和公德水平十分重要。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首先要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公德氛围,社会各方面应积极行动起来加大宣传力度,公民也要人人以身作则,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加以舆论上的监督与鞭笞。另一方面,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社会公德加以规范也十分重要,比如,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对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有严格的惩处规定,严重的还将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而一些地方出台的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禁放烟花爆竹以及建立见义勇为基金奖励制度等地方性法规也是推动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举措。
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可以高度凝炼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20个字,既弘扬了传统美德、继承了革命道德,又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道德建设的新经验,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时代特色。这20个字,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是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就要让每一个公民都有爱国的思想、爱国的情感、爱国的精神、爱国的行动,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凝聚智慧和力量,统一思想和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道德建设群众性强、实践性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贵在自觉,贵在参与。只要每一个公民都自觉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我们民族的道德水平就会有一个大的提高,我们社会的文明程度就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第二篇: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心得体会(推荐)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读书笔记
玉屏民族中学: 姚茂清
一、新形势下搞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想适应的道德体系,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一项紧迫而紧要的任务。
(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三)公民良好的道德素质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
(四)公民良好的道德素质是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五)道德建设在推进先进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二、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要意义。
(-)是贯彻落实江总书记把依法治国与俄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
(二)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三)是动员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道德建设的有效措施。
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主要内容。
(一)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六个坚持”。
(二)主要内容。l、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2、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3、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4、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三)方式方法。
1、大力加强基层道德教育。要抓好“四个教育环节”。
2、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要搞好“五类实践活动”。
3、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要营造“两大社会氛围”。
4、努力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要提供“三项保障条件”。
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特点。
(一)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二)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三)体现了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四)体现了原则要求和具体规范的统一。
(五)体现了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玉民中
2008年3月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体会
玉屏民族中学:杨江
在认真地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下文称《纲要》)后,感触颇深,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公民的道德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得到深入发展,但是由于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社会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各种不良风气随之产生,尤其是腐化堕落现象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了改革开放的大局,所以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而消灭这些错误观念、不良现象的有力手段就是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作为一名教师,肩负着建设祖国、创造美好未来的重任。因此,不但要努力工作,还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便更适应今后的工作要求,所以应做到:
一、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力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因为道德建设离不开这些优良传统。
三、增强自己的法律知识。法律、道德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四、增强集体主义意识,因为集体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应把个人理想与奋斗融入到人民的共同理想与奋斗之中。
五、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因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六、多参加一些道德实践活动。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会得到熏陶,精神生活会得到充实,道德境界会得到升华。
以上是我学习《纲要》后的一些感想。我会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较高道德素质的一线教师。
2008年3月
学习《 公民道德规范》 心得体会
玉屏民族中学:田自然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呢?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我是一名工作多年的教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中我通过和学生以及其他老师的接触我对教师职业道德有了深刻的认识。我觉得只有在思想上崇尚、遵守师德,在行为上,体现师德,只有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道德修养,才能真正认识善和恶,才能体验到加强道德修养的紧迫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依靠自己的师德标准去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位学生,从而在教书育人中感受一份愉悦,一份成功。近期通过学习《公民道德规范》,我理解了我们教师的任务及目标,也就有了如下我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公民道德规范》,使我更加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终生献身教育,并用自己智慧的钥匙,打开学生踏入科学知识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二、通过学习《公民道德规范》,要求我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位以教学成绩好而知名的教师,他有一套成功的应试办法,他所带的学生在全市前2000名中比重很大,很多家长走后门把自己的子女安在他的班,也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可是到了大学后,因为习惯了应试,面对大学的开放式教学环境,不能适应,不仅成绩下降,还不同程度的患了心理障碍。这位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关注点仅仅停留在了应试上,忽视了学生全面的发展,教育理念的落后导致教学盲点的产生。众所周知,爱迪生七岁上学,因成绩差退学,爱因斯坦两岁说话,上学智力迟钝,德国诗人海涅是尽人皆知的后进生,普京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而现在成为力挽俄罗斯经济大滑坡的总统。事实表明,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联系。创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越是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个性是创造的前提,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我们就不会按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三、通过学习《公民道德规范》,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示范,情感育人。
搞教育不能搞形式主义,这是一种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因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一个好老师受同学欢迎,其实并没有什么法宝,也许就是总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地赏识他们。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责任心都很强,然而,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去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种情况。
一、做一个“真人”。虽然工作、生活的压力使许多教师的生活轨迹几乎成了学校—家庭的两点一线,但路上匆匆而过,你是否已无心顾及周围的人和事?在学校忙碌地工作,你是否已无暇真正关心学生和同事?晚上回家忙完家务、孩子和白天剩余的工作,你是否已无力关心身边邻居……在这些忙碌中,你是否已慢慢忽视了生活中其它一切事情?就像一位教师要求学生讲自己“给”比“拿”愉快的故事时,学生要他讲,他搜肠刮肚后大吃一惊,因为他居然找不到这样的故事!——教师要培养活生生的人,一个社会中的人,那么,教师首先就应是一名血肉丰满的生活“真人”,而不能迷失了真我,变成了工作的机器人!否则,这样的“机器人”教出的学生就算知识越来越丰富,技能越来越强,创造力却会慢慢枯竭,成为“智能机器人”!
二、做一名智慧者。叶澜教授说:“如果一个教师缺少智慧,就缺少尊严。”智慧来自于什么?——来自于博览群书,教师要广泛涉猎,五湖四海,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来自于对工作的满腔热爱,勤思考,善钻研,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不断积累。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有可能口吐珠玉、游刃有余、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谈吐不凡,这样的课堂,才能深深吸引学生,教师深受学生爱戴,并不断成长。
三、做一名反思者。我认为教师这项工作,体现师德的意识是很强的教育是一种常做常新的事业,教育无止境,教师生涯也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前行的充满新奇的旅途。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如果马马虎虎教学,也可以应付过去,这只是敷衍塞责履行教学工作。如果我们养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后,自检一下自己是否尽职尽责。反省自己可以激励自己,这是积极进取的表现。一个人,贵在自知之明,这需要有自省作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长在哪里,缺在何处,一个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骄傲自满,时间一长,就会脱离群众,就会退步,就会降低自己威信。当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反思将让师生的生命变得五彩缤纷,反思将让我们的教育变成一支抑扬顿挫的交响曲。一个善于反思的人,永远拥有前进的动能;一个善于反思的民族,永远拥有不竭的力量;我们的教育也需要勇敢的反思以不断超越再超越,一个善于不断反思的教师,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科学地施教,深受学生敬仰。
说到底,做新时期的教师,就要积极地更新知识、观念和能力,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去创造性地工作。让我们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使教育适合学生的发展,让我们努力为学生的发展创设必要的条件,使学生和教师共同快乐地成长!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坚信:“社会因我发展会更快”!那么我们工作的决心和会更加坚定,我们工作的成效会更加显著,我们会使社会的前进的步伐走得更快。
2008年3月 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心得体会
玉屏民族中学: 杨光慧
在认真地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下文称《纲要》)后,感触颇深.自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得到深入发展,但是由于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社会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各种不良风气随之产生,尤其是腐化堕落现象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了改革开放的大局,所以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而消灭这些错误观念、不良现象的有力手段就是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因此,不但要努力工作,还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便更适应今后的工作要求,所以应做到:
一、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力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因为道德建设离不开这些优良传统。
三、增强自己的法律知识。法律、道德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四、增强集体主义意识,因为集体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应把个人理想与奋斗融入到人民的共同理想与奋斗之中。
五、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因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六、多参加一些道德实践活动。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会得到熏陶,精神生活会得到充实,道德境界会得到升华。
以上是我学习《纲要》后的一些感想。我会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较高道德素质的名副其实的高教师的。
2008年3月
第三篇: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基本知识篇
☆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爱国要了解基本国情,认清历史责任;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立足本职工作,实现报国之志。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守法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国家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遵守劳动纪律,技术规范和乡规民约等,自觉地学法、懂法和守法。明礼从狭义上讲: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行为举止要得体、适宜;从广义上讲:就是文明,特别是注重公共场合中言谈举止的文明。诚信诚实,诚恳,讲信用、讲信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团结家庭和美,邻里和气,民族和睦,同心协力。友善友好、友谊、友情、善良,与人为善,善待他人,互谅互让,扶危济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勤俭艰苦创业,劳动致富,勤俭节约,移风易俗。自强自尊、自励、自立、生命不止,奋斗不息。敬业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德艺双馨。奉献克己奉公、服务社会、助人为乐、造福人类。]
☆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适应。
二、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三、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
四、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
五、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六、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结合。
☆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以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
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什么是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社会公德20字道德规范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文明礼貌是反映一个人内在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也体现化是否尊重人、关心人、懂得人际交往的艺术,应做到卫生整洁、仪表文明;仪态优美、举止文明;谈吐礼貌、语言文明;遵守礼仪,行为文明。助人为乐是新生人、关心人、爱护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直接体现。爱护公物是爱护国家财产;爱护国家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爱护历史文物、保护古迹等。保护环境是讲究公共卫生、美化个人生活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能源等。遵纪守法是严格遵守各项法律和纪律,不做任何违法违纪的事,使守法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
☆什么是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和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职业道德20字道德规范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爱岗敬业爱岗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为做好本职工作尽心尽力;敬业是对自己的工作要专心、认真、负责。诚实守信是讲真话、讲信誉、信守诺言,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办事公道是秉公办事,公道、公正、公平地处理问题。服务群众就是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是不计报酬,自觉、自愿地为他人、为社会贡献力量。]
☆什么是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家庭美德20字道德规范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尊老爱幼尊老是尊敬老人,保护老人的合法权益;爱幼是抚育子女,培养成才,不娇不宠,适度关心。男女平等是指男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以及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同等的义务。夫妻和睦是要求夫妻之间平等、互助、互爱。因夫妻是家庭关系中的核心,夫妻和睦,志同道合,是维护整个家庭的关键,也是家庭中的第一位美
德。勤俭持家即勤劳节俭,努劳作,尽力多做事,对消费要加以合理的节制,不要浪费,不要奢侈。邻里团结邻里是一种地缘关系,要求平等、信任、互帮、互助,以邻为友,和睦相处。]
☆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第四篇: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宣传方案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精神,在全村营造学习和宣传《纲要》的良好氛围,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关心、支持、参与公民道德建设,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纲要》的新热潮,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阐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新时期的公民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爱祖国、爱集体、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在全区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在工作实践中,把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之中,突出以人为本,重在建设,通过富有实效的工作,促进我区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的开展。
第五篇: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英译本学习札记
2002年,中央编译局翻译出版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英译本,题目是《Program for Improving Civic Morality》。这是一个很好的译本。把原文和译文对照学习,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领会文件的精神,一方面也可借以提高翻译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全文共40条。下面我只就第1条中的前两点以注释的形式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例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Improving(1)socialist morality is an important aspect(2)of developing an advanced culture.In the new century, we are building a society in which people lead a fairly comfortable life, quickening the pace of reform, opening up and modernization, and attaining the strategic goals for the third stage.While we are strengthening the socialist legal system and the rule of the country by law, we must earnestly improve socialist morality, rule the country by virtue, and closely integra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gal system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the country by law with the rule of the country by virtue.Through a continuous process of deepening and broadening the improvement of civic morality, a socialist moral system suitable for our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will gradually take shape and develop.(3)This is a basic program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whole Chinese nation.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nhancing national spirit and a spirit of the times, cultivating good moral habits, coordinating material civilization with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advancing the great cause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4)
注1.“建设”一词在这里译作improve是很恰当的,improving socialist morality是一个很好的搭配。我们一看见“建设”,往往首先想到construction,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是不用这个词的。“建设”一词在这一段里多次出现。“建设小康社会”译作building a society in which people lead a fairly comfortable life,“现代化建设”译作modernization,“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译作strengthening the socialist legal system,有时也译作improvement of the legal system。究竟怎样译,全看具体情况而定。
注2.“内容”一词在这里译作aspect,也是一个很好的选词。我们一看见“内容”二字,往往首先想到content,有时可以用,有时则不行,此处就不能用。翻译不能追求表面上词语的对应。
注3.原文第2句很长,有140字,以极其精炼的语言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作了高度的概括。句中包含的政治概念和术语很多,译文若也用一句话来表述,句子可能会很臃肿,外国读者也难以领会。仔细分析一下,这句话包含三部分。“必须”之前是第一部分,说的是我们正在做的事,也就是提出这一文件的背景。“必须”引出的是第二部分,说的是我们要做的事。“通过”引出的是第三部分,说的是所要达到的目的。因此,译者就把这一句译成了三句。第一句和第二句都加we作主语,第三句以a socialist moral system...为主语,和谓语will gradually take shape and develop搭配。
注4.原文第3句也较长,先说这是一项什么工程,又说它在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译文分成了两句。第2句根据英语的习惯,评价性的话要先说,然后再说各项细节,因此译文以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开始。此外,“时代精神”译作spirit of the times,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译法。
例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人民服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蔚然成风,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
Sinc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and especially since the Four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along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modernization drive, positive, healthy improvements have occurr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improvement of civic morality.(5)Patriotism, collectivism and socialist ideology increasingly fill people's hearts.The spirit of serving the people is growing.Admiration and emulation of models have become commonplace.(6)The people have begun pursuing scientific, culturally advanced and healthy lifestyles on their own initiative.(7)Gratifying changes are occurring in the prevailing customs of social morality.(8)The traditional morality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new moral viewpoints that embody the needs of the times are merging.This becomes the main trend in the improvement of civic morality.(9)
注5.这一句说明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取得的成就。原文先是两个状语,接着是两个并列分句。译文基本上保留了这一结构,但两个并列分句的主语都发生了变化。这主要是考虑到主谓搭配的问题。因为在英文里若以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作主语,或就以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作主语,都难以和谓语make improvements 相衔接。若以the improvement of civic morality作主语,也难以和谓语make progress 相衔接。因此,这两个分句就分别以improvements 和progress作主语了。
注6.本段原文第二句从六个方面具体说明第一句所作的论断,最后指出这就是主流。译文用了六个独立的句子表述这六个方面。前三句都保留了原来的主语。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句,译文没有用动宾结构,而是用的抽象名词,admiration and emulation of models。
注7.这一句译文若以“追求……”或“自觉行动”作主语,都不如以“人民群众”作主语具体生动、一目了然。
注8.这一句和注5所说的情况是一样的,因此译文以gratifying changes作主语。
注9.六个方面说完以后,用this加以归纳,作为最后一句译文的主语。这样,译文就把原文一句分成了七句,有的保留原文的主语,有的变换了主语,照顾到了主谓的搭配,语言也比较流畅,比译成一个长句要好。
例3:
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应当引起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a number of problems in the improvement of civic morality.(10)There are poor moral standards in some sectors of society and areas of the country.(11)There, 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good and evil, and beauty and ugliness are blurred;and money worship, hedonism and extreme inpidualism are growing.(12)Forsaking principle for profit and lining one's pocket at public expense are frequent occurrences.(13)Deceit and fraud have become a public scourge, and abuse of power for personal benefit and corrupt and degenerate phenomena are very serious.(14)If these problems cannot be solved in a timely and effective way, they will inevitably disrupt the normal economic and social orders and adversely affect reform,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Therefore, the whole Party and society at large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m.(15)
注10.“存在”没有译作exist,而是用了there are这一句型,这是一种常见的译法。
注11.这一句提到“道德失范”,这是一个概括性的提法,下面才谈具体情况,因此译文在这里断句。此外,译者没有逐字翻译“道德失范”,而译作there are poor moral standards,这样译比较流畅。
注12.接下来,原文列举了道德失范的种种表现。译文用三句话来表述,有的一句话谈两种表现,有的一句话只谈一种表现。这样句子有长有短,也不至于太单调。这第一句谈了两种表现,句子并不太长,但用了六个and。分析一下,都是用得有道理的。前半句,between后面有三组词,一组是right and wrong,一组是good and evil,一组是beauty and ugliness,这三组里面的and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根据英语的习惯,若列举一连串的项目,最后两个项目之间需加and,因此第二组和第三组之间这个and也是必要的。分号代表一个较大的停顿,从语法的角度来说,分号后面这个and是可以不要的。我想这个and用在这里是节奏的需要,否则blurred和money两个重读音节连在一起,不好读。
注13.这一句用两个动名词短语作主语,用and相连,这个and也是必不可少的。
注14.这个句子有点复杂,第二个and 连接前后两个并列分句,第三个and在后面的分句里连接两个主语,一个主语是abuse of power for personal benefit,另一个主语是corrupt and degenerate phenomena。另外两个and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分析一下,这四个and都是必要的。
注15.此处译文独立成句,比较有力,可以达到强调的目的。therefore放在句首,也有助于加强语气。你同意吗?
作者:庄绎传,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顾问,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