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电话



第一篇:重要电话

重要电话

服务名称 电话号码 匪警 110 火警 119 急救中心 120 道路交通事故报警 122 水上求救专用电话 12395 天气预报 121 报时服务 117 国际人工长途电话 103 国际直拨受话人付费电话 108 国内邮政编码查询 184 国内邮政特快专递 11185 森林火警 95119 红十字会急救台 999 供电局 95598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 12318 税务局通用电话 12366

服务名称 电话号码 中国电信综合服务 10000 中国联通客服热线 10010 中国联通话费查询 10011 中国铁通客服热线 10050 中国网通客服热线 10060 中国移动客服热线 10086 中国电信IP电话卡 17900 中国联通IP号码 17911 中国移动IP号码 17951 电话及长途区号查询 114 市话障碍自动受理 112 消费者申诉举报电话 12315 价格监督举报 12358 质量监督电话 12365 机构编制违规举报热线 12310 环保局监督电话 12369

12300 电信用户申诉受理电话号码 信息产业部 12310 投诉举报电话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12311 新华社新闻热线 新华社

12315 打假举报、消费者投诉号码 国家工商总局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服务电话 文化部

12319 建设事业公益服务的号码 建设部(上海区域为公共交通咨询)12320 全国公共卫生公益服务专用号码 卫生部

12333 劳动保障公益服务专用号码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12338 全国妇女维权公益服务专用号码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12341 各地市政府咨询类公益服务号码 各地市政府 12342 各地市政府投诉类公益服务号码 各地市政府 12343 各地市政府便民服务类公益服务号码 各地市政府 12345 全国市长(政府)热线号码 各地市政府

12346 各省、自治区政府公益服务号码 各省、自治区政府 12348 全国法律服务热线号码司法部

12351 全国职工维权公益服务号码 中华全国总工会

12355 全国青少年维权和心理咨询服务热线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 12358 全国物价监督检查电话号码 国家计委

12361 儿童少年慈善募捐专线号码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12365 打假、投诉、举报、咨询号码 国家质监总局 12366 税务系统统一电话号码 国家税务总局 12368 全国法院系统统一专用号码 最高人民法院 12369 环保投诉举报号码 国家环保总局 12371 组织部门电话

12380 组织系统举报电话 中组部

12395 水上遇险搜救报警号码 国家海事局

电信申诉 12300 旅游服务 12301 邮政消费申诉 12305 编办举报 12310 知识产权举报 12312 消费者申诉举报 12315 新农村热线 12316 文化市场举报 12318 城建管理 12319 公共卫生热线 12320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 12321 防震减灾服务 12322 劳动保障 12333 中国企业境外商务投诉 12335 妇女维权 12338 市长热线 12345 省长热线(有的是药品投诉或公路三乱举报)12346 青少年维权与心理咨询 12355 价格举报 12358 儿童慈善募捐 12361 质量技术监督 12365 纳税服务 12366 环保投诉举报 12369 干部任免监督 12380 干部违纪举报 12388 水上遇险求救 12395 星火科技信息服务 12396 电力监管投诉举报 12398

第二篇:重要电话教案

重要电话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在多种形式的读的基础上想象、感悟。

2、通过表演、联系生活体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秋儿为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克服恐惧独自在家的经历中受到启迪,学习做个勇敢、守信的孩子。

重难点分析: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秋儿等电话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秋儿的具体表现,通过指导学生个性化朗读、表演等方式体验人物情感,感受秋儿的成长过程。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一)谈话导入。

1、你们有没有一个人在家过夜的经历?如果让你晚上独自在家,你会害怕吗?

鼓励学生实话实说。

2、有一个叫秋儿的小朋友,本来她胆子可小啦,可是她居然独自在家度过了整个夜晚。你一定好奇,她是怎么由胆小变勇敢的呢?这可多亏了一个重要电话。板书课题

(二)读题质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的脑瓜里一定出现了不少问号吧,你想知道什么呢?

如:这个重要电话是谁打的,谁接的?电话的内容是什么?这个电话为什么能让秋儿变得勇敢?为什么说这个电话是重要电话?

教师随机简单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好,现在赶紧读一读课文,去文中寻找自己的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读通课文,自学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新词,多读一读,想想有哪些识记本课生字的好方法。

(二)检查自学效果。

1、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2、当“小老师”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比一比”,给形近字“娜、哪、那”分别组词,然后做选字填空练习。

4、指名接段读课文。评议、正音。

(三)初步解疑,了解课文大意。

1、对刚才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你有答案了吗?

电话是妈妈打给秋儿的,在电话中夸奖秋儿是个勇敢的小姑娘。

教师随机板书“秋儿、妈妈、胆小、勇敢”等词语。

此时解答简单的问题,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暂时存疑。

2、谁能用上这几个词(“秋儿、妈妈、重要电话、胆小、勇敢”)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反馈,能讲清大意即可。

三、前后对比,体会变化。

(一)体会“胆小”。

1、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2、谁能读得让我们都感觉到秋儿胆小?谁能读得让我们觉得秋儿的胆子还要小?

3、体会哪些词重读可以突出秋儿的胆小?

可、每逢、总要„„

(二)感受“勇敢”。

1、最后一句话

你现在知道为什么妈妈说秋儿勇敢了吗?

这一次秋儿独自在家过夜,没有再逃到娜娜家。

2、从“胆小”到“勇敢”,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下节课看看这一夜秋儿到底是怎样度过的。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感受成长。

(一)品读“有电话”部分。

1、课件出示语段(妈妈临走时说的话),指名读。

板书“有”,即有重要电话。

2、指导学生用郑重的语气读,并做出严肃的表情。

3、你发现妈妈特别强调哪个词?——重要。

电话这么重要,妈妈这么重视,那么秋儿会以为是什么电话?

秋儿可能以为是哪个病人有急事找妈妈,事关生死。)

4、如果你是秋儿,听了妈妈的话,你会怎么想呢?

我一定要完成妈妈交给我的任务。

(二)品读“等电话”部分。

1、过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等电话(板书:等。)的过程中,胆小和勇敢就像两个小人,在秋儿心里打了起来。这个是“胆小鬼”秋儿,这个是“勇敢者”秋儿。两个秋儿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

2、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自由读4-8自然段,想一想:“胆小鬼”秋儿和“勇敢者”秋儿各有怎样的表现?用直线画出体现秋儿胆小的语句,用曲线画出体现秋儿勇敢的语句。

学生自读自悟。

3、全班交流。按事情发展顺序,引导学生读语句,谈体会,并指导感情朗读。

(1)妈妈刚走„„

①指名读自己画出的语句,说明是哪个小人的表现。

②得出第一轮较量结果:“胆小鬼”秋儿处于绝对优势。

(2)一会儿,电话铃响了„„

①读语句,谈体会。

②让学生表演“扑”、“抓”动作,体会秋儿急切的心情。这么着急,说明什么?

秋儿胆小,想接完电话后逃到娜娜家去。

③通过做表情理解“懊丧”一词。

④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⑤得出第二轮较量结果:“胆小鬼”秋儿仍占据上风。

(3)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①读语句,谈体会。

从“静得可怕”、“非常紧张”体会秋儿的胆小。

从“高兴”、“平静”体会秋儿渐渐变得勇敢。

②是不是真有老鼠在走廊跑动呢?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体会这仅仅是秋儿恐惧时的一种想象。

③得出第三轮较量结果:“勇敢者”秋儿和“胆小鬼”秋儿打成平手。

(4)地板上忽然响了一下„„

①小组合作,表演第7自然段描述的场景。

分配角色:由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胆小鬼”秋儿和“勇敢者”秋儿,其他同学可以当导演,对演员的表演提供建议。

注意把秋儿的心理活动变成台词说出来。

②登台表演。师生评议。

③得出第四轮较量结果:“勇敢者”秋儿占了上风。

(5)躺在沙发上„„

①“秋儿躺在沙发上,使劲回忆故事里、电影里那些勇敢的人。”想象一下,她可能想到了哪些人哪些事?

②得出第五轮较量结果:“胆小鬼”秋儿甘拜下风,“勇敢者”秋儿最终取得胜利。

4、小结:在漫长的等待中,秋儿由最初的想逃到后来坚定地对自己说“我不能走!”她终于克服了自己的恐惧,成长为一个勇敢的孩子。

(三)品读“接电话”部分。

1、课件出示语段。默读9-11自然段,想一想:接到妈妈的电话(板书接。),秋儿明白了什么?。

妈妈采用这样的做法是在帮自己克服胆小怕黑的缺点,用心良苦。

2、她接下来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课件播放铃声。学生扮演秋儿,老师扮演妈妈,进行互动表演。

二、回顾课题,总结全文。

1、你认为这个电话重要在哪儿?

让秋儿克服恐惧,变得勇敢、自立。

2、你觉得秋儿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回答这个问题。如:由胆小变得勇敢、有责任心、遵守诺言等等。

3、总结: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有畏惧、依赖的心理,让我们多想一想秋儿,相信你也一定能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变成一个勇敢的孩子。

三、独立观察,书写生字。

(一)读准课后田字格内的生字。

(二)认真观察字形和占格位置,想想书写生字时要注意什么。

(三)课件出示生字,交流。

1、左右结构的字:

刚:左宽右窄。

敢:与“取”字区别比较。

2、上下结构的字:

勇:上下一样宽,横画写紧凑,注意上边不带钩。

3、半包围结构的字:

逃:示范书写,提醒笔顺。

(四)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四、课后实践,积累运用。

作业安排:

练习讲这个故事,把故事讲给家长听,并和家长交流心得体会。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一些学生所熟悉的情境取得学生的情感共鸣。

质疑同样是一种能力,需要教师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引导。鼓励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掌握寻找问题的方法,在主动的质疑和释疑中丰富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维能力。

巩固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使学生能根据字的不同特点加以灵活运用。

自己提出问题,应当带着这些问题思考,想办法解决。通过质疑——解疑,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利用词语提示降低难度,帮助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通过朗读来感受人物的特点,在读中形成语感。

了解事情的结果,前后对比体会秋儿的变化,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按事情发展顺序依次解读“有电话——等电话——接电话”三部分,让学生跟随秋儿去感受,去体验。

这个“重要”很重要。扣住“重要”,我们了解了秋儿的心理,也为理解妈妈的用意做铺垫。

多让学生从秋儿的角度去思考和表达,从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挖掘教材因素,根据低年级儿童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的特点,利用孩子们喜欢卡通的心理,创造性地引入“胆小鬼”和“勇敢者”两个小人儿,引导学生阅读探究这两个小人儿之间的较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给学生留有足够的阅读时间,在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利用课件带给学生更多形象感受,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学生仿佛是观众、裁判,关注着“勇敢者”与“胆小鬼”之间的较量,体验秋儿在等电话的整个过程中细微的心理变化,突出了教学重点,也突破了难点。

表演是理解词语意义的妙招,让词语教学灵动起来。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品读、感悟,读懂秋儿心理。在师生对话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表达。

“等电话”部分有五个自然段,“勇敢者”和“胆小鬼”之间有五次较量。如果一味地读读议议,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会由浓转淡。这时让学生亲身参与表演,学生的兴趣一下又会高涨起来。而此时精彩的表演,足以证明学生已经走进课文,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抓住课文的空白点引发学生想象,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英雄故事。

此时此刻,学生也应品尝到胜利的喜悦。因为这一路,他们是陪伴秋儿一同走来的。

与“有电话”部分相呼应,悟出妈妈的良苦用心,也体会妈妈的教育机智。

走出课文,表演精彩,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紧扣“重要”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这节课对“重要”一词作了解读。前面是引导学生根据情境猜想电话内容,这一次则是理解“重要”一词的真正含义。

体现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从秋儿身上得到更多教益。

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交流评价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写字兴趣,提高书写质量。

促进亲子交流,使亲子双方都能从中得到启迪。

教学反思:

1、学生可以从中明白道理:妈妈想要培养小女孩从胆小的孩子成为一个勇敢的孩子。培养自己的独立自主的性格。学生可以举例说明这些生活中的实例。自己在生活中学会独立。

2、学生可以说出课文中的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

3、学生也可以说出秋儿这个小姑娘是个善良、有责任心、懂事、听话的好孩子。学生们都说自己应该向秋儿这个小女孩学习。

第三篇:重要电话教学设计

重要电话教学设计

教学建议:

这篇课文塑造了一个极具启发意义的形象----秋儿,秋儿的经历,学生们熟悉,因而秋儿的胜利对学生的启迪也是非常深刻的,它可以启示孩子们怎样面对责任,怎样面对恐惧,怎样做一个勇敢的人。在教学中,使学生产生与文章的情感共鸣则尤为重要了,教师要重视文章中的心理描写,启发学生通过对秋儿心里的揣摩感受秋儿心理变化的历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和生词。会写田字格里的10个生字。

2.通过小组讨论对课文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体验。从秋儿为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克服恐惧独自在家的经历中,受到启迪,学习做个勇敢的孩子。

3.反复阅读,读悟结合,理解课文,体验情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生活情景导入

师:孩子们,你有过独自一人在家的经历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如果没有,假如让你独自在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生答

师:有一个叫秋儿的小姑娘也有过和你们一样的经历,今天我们就以来读一读她的小故事吧!板书课题:重要电话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课题,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地进入学习情景。

二、初读课文

1.生初读课文,明确读书要求: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把字音读准,画出生字,把句子读通顺。2.生自读课文

3.同桌互读课文,互纠字音。

4.排火车指名读课文。在学生读书过程中适时指导读音。5.认读生字生词,指导书写。6.师: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7.生答 8.师小结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采用多种方式读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研读课文:

1.师: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秋儿是个怎样的小女孩?从哪看出来的,画出文章中有关的内容,读一读,谈一谈自己的感受。2.小组交流。3.班内交流 教学预设:

1.秋儿是个胆子很小的女孩。(2、4、5、6、7自然段)相机指导学生对秋儿心理描写的体会,指导朗读。2.秋儿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3.秋儿是个能克服困难的孩子。……

要找到相应的句子反复读一读。

4.师:秋儿终于战胜了恐惧,那她等的是一个怎样重要的电话呢? 生答

师:妈妈为什么要打这个重要电话呢? 生答

发表学生的个性化想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说的情况,及时发现学生中有价值的见解。

让学生多读,提倡个性化的朗读,读出秋儿的害怕及心里的矛盾。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体会秋儿心里的变化,发现秋儿身上的优点。引导学生全面的理解文章。

二、拓展延伸:

师:秋儿是一个勇敢的孩子,那你们觉得的什么是勇敢呢? 生畅谈自己的想法

小结:老师希望你们都要懂事,有责任心,遇到了困难要努力克服,做一个勇敢的好孩子。能做到吗? 从秋儿这件事上受到启迪,学习做一个勇敢的孩子。鼓励学生战胜自己的恐惧与不足,不断进步。指导书写:

1.读单字、词语、句子,认读生字。

2.交流记字的好方法。(可以和原来学过的字对比记忆)3.描红书写,之后小组互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通过互评,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并提高识字写字兴趣。

第四篇:《重要电话》教学设计

《重要电话》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塑造了一个极具启发意义的形象----秋儿,秋儿的经历,学生们熟悉,因而秋儿的胜利对学生的启迪也是非常深刻的,它可以启示孩子们怎样面对责任,怎样面对恐惧,怎样做一个勇敢的人。在教学中,使学生产生与文章的情感共鸣则尤为重要了,教师要重视文章中的心理描写,启发学生通过对秋儿心里的揣摩感受秋儿心理变化的历程。【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一套房子、逃走、临时、电话筒、懊丧、黑暗、走廊、号码、凳子”这些词语;会写“胆、值、逃、刚、号、暗、静、哪、勇、敢”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秋儿为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克服恐惧独自在家的经历中,受到启迪,学习做个勇敢的孩子。【教学重点】

通过指导学生个性化朗读、表演等方式体验人物情感,感受秋儿的成长过程。【教学难点】

体会秋儿等电话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抓住秋儿的具体表现,感受秋儿的成长过程。【教学过程】

一、单元主题导入

1、孩子们,还记得第七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吗? 明确:关爱他人,珍爱生命

2、爱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爱可以用很多方式去表达,你平时都用什么方式关爱他人呢? 引导学生说出打电话的方式。板书:电话

3、有一位母亲就是通过一次重要电话让她的女儿变得勇敢起来的,我们赶紧去读读这个故事吧!

板书:重要电话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学们,课文中的词语宝宝很想和大家见面,看谁最先和他们交上朋友。课件出示生字词

(1)指名读屏幕上的生字;

重点指导“临、丧、筒、凳” 逃:坐着车逃跑

临:用眼睛看东西。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

懊丧(因为自己失望或伤心的事而闷闷不乐)看看屏幕上那种表情是懊丧的表情?(出示课件)(2)开火车读(3)全班齐读

3、今天我们认识这么多词语宝宝,现在我们把这些词语宝宝送回到课文里,看看你还认识它们吗?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随时正音。

(2)边听边思考屏幕上的问题:用上这几个词(“秋儿、妈妈、重要电话、胆小、勇敢”)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胆小的秋儿为了完成妈妈交代的重要电话,忍住了恐惧和害怕,独自在家度过了一个夜晚,在天快亮的时候,妈妈打来了那个重要电话,告诉秋儿她是个勇敢的小姑娘。

4、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愿意把课文第二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出示课件)

指名朗读

(1)从这段话中你了解了什么?

指名反馈:秋儿胆子可小了,不敢自己在家过夜。板书:胆小

(2)试着用上“每逢„„总要„„”说一句话。(3)抓住“可小啦”“每逢”“总要”指导朗读。

三、结束语

她的胆子这么小,却在一天晚上独自过夜,没有离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秋儿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转变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第二课时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秋儿的胆子很小,却在一天晚上独自过夜,没有离开,你认为秋儿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呢?

交流预设:⑴ 因为她要等一个重要电话;

⑵ 为了完成妈妈的任务;

⑶ 为了不延误病人的治疗。

4、没错,虽然秋儿很害怕,而且几次想逃跑,可是她最终也没有逃跑,一整夜都没有离开家,他是怎样度过这个夜晚的呢?出示课件

①勾画出秋儿想逃跑过程中心理变化的句子,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想好以后和同桌交流交流

②秋儿几次想逃跑? 明确:两次想逃跑----第一次:妈妈刚走„„一会儿,电话铃响了„„

指名读自己画出的语句,① 读语句,谈体会。② 让学生表演“扑”、“抓”动作,体会秋儿急切的心情。

秋儿胆小,想接完电话后逃到娜娜家去。

③ 通过做表情理解“懊丧”一词。

④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次:可没过多久„„

①此时的秋儿又想逃走了,甚至还拉开了门,他走了吗?为什么?

学生反馈:没有。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她又马上想到„„”

②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秋儿很有责任心,为了不耽误病人的救治,秋儿没有走。秋儿很守信用,没有完成妈妈的任务决不走 就这样,秋儿勇敢地留了下来(板书勇敢)

③ 你能不能把秋儿这种坚定地语气读出来,同桌互相读一读。

指名朗读

5、就这样,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秋儿开始想办法战胜自己,终于在天快亮了的时候接到了这个重要电话。这个电话是谁打来的?这个电话的内容是什么呢? 指名反馈:

6、你认为这个电话重要吗?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引导学生体会妈妈的用心教育。

(这个电话很重要,它促使秋儿战胜了自己的胆小怕黑的心理,这个电话是妈妈对秋儿的考验和教育)

7、你有什么想对秋儿或者是妈妈说的?

三、教学总结

1、读完这篇课文,你觉得秋儿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班内交流

2、如果有一天爸爸妈妈不在家,让你到亲戚家去,你怎么办?

第五篇:语言活动《重要电话》教学反思

语言活动《重要电话》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言活动《重要电话》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言活动《重要电话》教学反思1

《重要电话》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一个故事,它讲述了莎莎晚上一个人在家,帮妈妈接电话的情景,语言活动《重要电话》教学反思。我设计这个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理解故事人物从胆小到勇敢的成长过程,并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整个活动上完,目标基本达到,但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优点:

1、讲故事时,语调、语气、神态运用比较到位,能够吸引幼儿。

2、活动过程上下能够衔接,整个活动比较完整。

缺点:

1、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可能是因为这节课安排在第二个活动的原因(前一个是计算)幼儿有点疲倦,注意力不集中。

2、幼儿回答问题时,有的表达不清,有的答案不符,可能是提的问题过多,幼儿容易混淆,以后只提问重点内容,平时加强训练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教一教,学一学,希望通过这次的“教”,能学到更多老师的宝贵经验!

语言活动《重要电话》教学反思2

情境描述:在日常的`接触中,我们发现很多孩子都怕黑,在家里不敢一个人睡觉。于是本周我们安排了语言活动《重要电话》。故事讲的就是小女孩莎莎为了完成妈妈交代的接重要电话的任务,而克服恐惧心理,独自在家。

活动目标是

1、能理解莎莎从胆小到勇敢的成长过程; 2、能体验莎莎的心里变化,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资料共享平台《语言活动《重要电话》教学反思》。

评价分析:

故事讲完,很多孩子都发表起了意见。铮铮说:“顾老师,我在家里胆子很大的,我都是一个人睡在房间的。”一一也说:“顾老师,我胆子也很大的。爸爸妈妈晚上很迟的,我都是一个人先睡的。”当然也有胆子很小的孩子,如乐乐,她即使在白天也不敢一个人待在家里。但乐乐语言发展能力很强,表演欲望也很高,因此我根据故事内容进行了情境表演,请乐乐来当莎莎。乐乐表演得可好了,表演完后还对我说:“顾老师,我以后就不怕黑了,我们要负责任。”通过学习故事《重要电话》,使孩子们理解了小主人公独自在家的勇敢行为,初步学习了一些心理自我调试和控制的方法。

所思所悟:

这个故事的内容非常吸引小朋友。莎莎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发生了许多事情,故事一边发生,孩子们的思维一边跟着故事走。他们对故事的发展非常感兴趣和关心。回答问题的时候也回答的很认真。我提出一个问题总是会有很多小朋友举手,而且回答时所运用的语言也很到位。看来大家在听故事的时候是很仔细的。经过我的观察,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有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那就是认真倾听。所以以后我可以在这方面更加加强一下,培养孩子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另外,传统的故事教学大多欣赏在前,分析在后,比较容易限制幼儿思维。此故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因此,我采取了“故事分析前置法”和“关键处中断法”,通过图片,引导幼儿在猜测中不断推理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刻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