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千手观音论文
春节联欢晚会上第一次看到《千手观音》这个节目,我还以为是普通人跳的,当后来听主持人说演员都是聋哑人的时候,我惊呆了,天哪,这优美,充满神圣的舞蹈竟是聋哑人表演的!灿烂的色彩与迷人的舞姿融为一体,另人如痴如醉.演员们配合的天衣无缝,和着音乐翩翩起舞,有如进入了仙境一般,又有哪个普通人能比的过她们呢?如今千手观音几乎成了美的代名词,我们领略的不仅是美丽的舞姿更是对生命不去不挠的追求和生活的真善美,作为四肢健全的我们是否更应该思考一下生命存在的价值,在有声的世界里活的更精彩呢?
无声的世界诞生了高尚的灵魂。她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她们对于生命的讴歌。在他们曼妙妩媚的舞蹈,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美。也不难想象这舞台背后,她们付出了多少艰辛,但在采访中,他们却显得那么快乐。看到她们眼中的点点亮光,我想在他们的世界中一样有音乐,鲜花,阳光,和一切美好的东西。21个聋哑人用他们“至善”、“至美”、“至纯”的表演感染了无数观众,他们的汗水,他们的努力幻化成这世界上最美的观音,他们的善良,他们的乐观,幻化成这世界上最慈悲的观音!
邰丽华与20位同伴结为一体,以千手观音形象立于莲花台上,在镶嵌着1000多只手的金碧辉煌的拱门下,用缤纷的手姿和斑斓的色彩,“述说”内心世界的美丽话语。伴随着激昂的乐曲,舞者鱼贯而入,舒展在舞台上,以婀娜的舞姿和生动的眼神,描绘梦中的天堂。身着白纱衣的4位手语指挥天使般地相伴四周,向舞者解读他们无法听见的音乐。21位舞蹈演员虽然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但通过舞蹈老师的手语指挥用眼睛去感悟音乐的韵律。他们优美的肢体语言,触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弦。在这样的节目面前,似乎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在《千手观音》中,我们难以想象这些聋哑人在听不到节奏和音律的情况下是这样配合的如此默契,她们的每个手势都凝聚了太多的汗水,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滴汗水,无数的手语动作,换来了春节晚会上令人感动的《千手观音》。他们在无声的世界中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有声的世界,他们给予我们的震撼,是值得令我们思考的;不懈的努力,就会换来否定一切的不可能。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一切美好的背后隐藏着演员们的汗水与辛痛.她们听不见声音,更不能合着音乐跳舞.每次排练,导演张继刚总是把音量放到最大,让她们去感受震动`感受拍子.跳的时候,张导演用脚去跺地板,让她们知道每一次该做什么.而另外几位老师则在一旁用手语提醒她们.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在这之中夹杂着多少汗水与难忍的疼痛.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们终于掌握了拍子,一刻不停的练了起来。
她们的手一起一伏好像在对生命呼唤着,又好像在对生活拥抱着,全场观众都站立起来大声呼喊着,但是她们却听不到,她们用眼神来说话,她们的手时而伸开,好像一朵耀眼的金花;时而合拢,好像害羞的含羞草。
她们真的配合得很默契,在她们听不到音乐的情况下,她们仍能配合如此默契,而且速度极快。全场掌声又一片。
在结尾时,她们分成三组合起好像一座金光四射的宝塔,这多么不可思议
啊!场上掌声又是一片。
21个聋哑人,他们在舞台上尽情挥洒,他们在残缺中追求完美,在无声中激荡生命。他们在娇媚中自强,在寂静中呐喊千手观音》的表演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她们对生命的演绎唤醒了多少沉睡的灵魂,她们的自立、自强的精神给了多少人面对生活的勇气,她们对生活的追求使多少四肢健全的汗颜呀!与她们相比,也许我们是幸福的,我们的生命里,充满了阳光,洒满了雨露,我们可以在自由的世界里,去享受生活所赋予我们的一切。所以许多人才觉得没有必要善待生命,更没有想到该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却用灯红酒绿和纸醉金迷来当作人生的满足,来诠释生命的意义:在蓝天下,在阳光下,在歌声里,在幸福中,他们想到的不是人生该怎样追求完美,而是生命该如何享受、如何挥霍。
在无声的世界里,她们用自己对音乐的独特鉴解、以自己的形式演绎着最美的舞蹈。她们不仅感动了自己,更感动了所有人。
看完这样伟大的艺术作品后我想到那些舞蹈背后的美丽故事以及精彩!
舞蹈《千手观音》的音乐出来后,在空军指挥学院的别墅二楼,张继钢对音乐进行了具体分析,对已有动作进行修改完善,并继续对舞蹈动作进行深度创作(包括“千手观音”、“莲花观音”的动作画面、舞姿开端、队形变化、造型连接、节奏处理等)。并多次分别在别墅二楼、一楼和餐厅当着赵越、李福祥、王晶等同志的面教给了刘露,并绘图说明,而且考虑到刘露不是编导,没有排练经验,何况还是面对聋哑舞蹈演员,所以张继钢还为刘露拟订了详细的排练计划,并指定由王晶和刘露具体排练,然后向张继钢汇报,张继钢再进行修改和完善。张继钢完成了《千手观音》初步的主体动作、画面的的创编后,因艺术的舞蹈演员均非专业演员,又是聋哑演员,在舞蹈创编出来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排练,而张继钢在总政的本职工作也非常繁忙。张继钢作为编导按照舞蹈业界的惯例,委托李福祥找一个有舞蹈基础的专职排练老师,李福祥推荐了刚从军艺进修班毕业的刘露,刘露本人也非常愿意。经张继钢审定,正式指定手语老师王晶和刘露共同负责给12位聋哑演员排练张继钢创编作品《千手观音》。张继钢多次亲自到排练厅给演员排练,不断修改,不断创作新的画面和动作,(如“半扇”观音,也可称作“孔雀”半开屏,就是张继钢从外地赶回北京审查《千手观音》排练时即兴创作的),直至最后定稿。
张继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千手观音》已经是一个成型的节目,但因为春晚要求的条件设置,所以必须对节目再进行调整。对于我来说,任何一个作品,我总想从形体表演中映射出浓浓的民族文化魅力,即使是残疾人演员,如果编出来的舞蹈只是让她们跳来跳去而缺少内涵,那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在短短的时间内,《千手观音》中加入了男演员,使得节目在圣洁、优美的风格基础上又加入了阳刚气韵。
对于和《千手观音》演员的合作,张继钢说:“10年前,我是抱着同情残疾人的态度和他们合作的,但让我难以预料的是,他们身上有着无穷的艺术创造力,他们对于生命的渴求,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他们是特殊的艺术家,有特殊的毅力、特殊的品格和特殊的境界,所以才能创造出光芒四射的特殊的艺术。”《千手观音》的精美表演 一遍又一遍地在我的脑海映现,让我为美丽的生命而折服。
“谁说我们是残缺的,残缺的是那些残缺的灵魂......听到她们对生命的呐喊,我终于知道,人的生命不是仅仅用肢体来表达的,生命的高度也不是用金钱堆砌的,而是在于每一个生命是否能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中,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在沉默中奋起,他们震撼着全中国全世界。
千 手 观 音 舞 蹈 鉴 赏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班级:0902
姓名:桂文秀
第二篇:千手观音论文
感悟生命的意义,唤醒沉睡的舞之魂
班级2012级舞蹈教育(2)班
姓名刘玉婷
学号
感悟生命的意义,唤醒沉睡的舞之魂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舞蹈《千手观音》的精彩亮相,不但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世界。那群舞者用残缺的身体创造了生命的完美,不但成就了自己,也在中国舞蹈史上写下了华丽的篇章。
这舞蹈不仅仅是华丽,也不仅仅是舞蹈动作的完美融合,更多的是生命带给我的启示,为了让演员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准确地同时出手,导演借助手语老师来为演员传递信息,用手语告诉演员舞蹈的一招一式,通过身体记忆来完成舞蹈。演出时,四个手语老师分别站在舞台四个角,她们的手成为聋哑演员的“耳朵”,手语传达出音乐节奏,聋哑演员便在“节奏”中摆弄出优美的舞姿。
我认为《千手观音》大获成功的原因,是舞者生生不息的追求,是所有工作人员的配合,是舞蹈精神的体现,也是生命的力量。这才是舞蹈的高境界。
我之所以被《千手观音》深深吸引、深深震撼,不仅是因为他们的残缺之美震撼了我,也不仅是因为他们对生命的演绎唤醒了我沉睡的灵魂,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自立、自强给了我面对逆境的巨大力量。让我感受到,残缺的美也可以体现舞蹈的美,那是真的美。将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节拍灌注入于自己的舞蹈世界,跳出展现灵魂的舞蹈,将舞蹈真正的魅力体现的淋漓精致。
作为一个有着健全肢体的健全人,我尽然不能做到和她们同样的付出,甚至我比她们更畏惧困难,当那一个个舞蹈动作呈现在我眼前时,我所看到的不再是一个舞蹈团队的日以继日的训练,而是她们在用生命挑战着一个个高难度,她们可能听不到音乐,可能无法感受到律动,但是她们心脏的跳动就是整个舞蹈的节奏,她们真切的感受就是舞蹈的内在灵魂。
一个健全人,对于生命的意义尚不能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更不用说我们所谓的艺术。尽管在我们的生命里,充满了阳光,洒满了雨露,甚至我们可以在自由的世界里,去享受生活所赋予我们的一切。但是,在蓝天下,在阳光下,在歌声里,在幸福中,我们却无法明白艺术真正的精髓。我们想到的不是该怎样追求完美的舞蹈,怎样追寻自己的艺术人生,而是怎样去熬人生,这是多么的奢侈!
在和这些残疾人灵魂和生命的对话中,我终于知道,艺术不是仅仅用肢体来表达的,艺术的高度也不是用金钱堆砌的,而是在于艺术是否能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中,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人们是否能将自己的生命灌注于艺术。
人生存的意义,不只是享受,不只是奢求,而是对于自己和外界的征服,我欣赏这些舞者,她们是勇敢的,是足以让我为之折服的,这才是一支舞蹈应有的魅力。
第三篇:千手观音
《千手观音》
相信喜欢看春晚的人都还记得2005年春晚上那一支美轮美奂而又令人肃然起敬的舞蹈《千手观音》。
一直以来,我只认为舞蹈所表达的只是一种肢体语言,带给人们的也只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但是,千手观音这支舞蹈改变了我的看法,相信也改变了很多人的看法,因为这不是一支平凡的舞蹈,而是一支给予精神的振奋和心灵的感动的舞蹈。
在网络上最喜爱的春节晚会节目评选中,《千手观音》遥遥领先,以绝对的优势获得了两项大奖。很多人都情不自禁的表示:“这是我们见过的最美丽的舞蹈,最震撼的舞蹈”。为什么它会获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为什么它会带来如此巨大的反响?因为,在它的背后有着一段段令人怜悯、令人敬畏,令人感动的故事。聋哑,对于我们这些健全的人来说,是多么难以体会、难以理解。但是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千手观音》的21为演员却都是聋哑人,她们都来之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只是一个很多人都陌生的组织,因为在现在这个充满光鲜亮丽的艺术圈里,能经常出现在各大报刊,节目的都是那些外表华丽的明星。而这些残疾人艺术团一般都只能在特定的一些场合出现,例如残奥会什么的。她们更多的是在台下辛苦的练习,而不是去跟媒体扯一些无聊的绯闻;她们更多的在台下品尝汗水的滋味,而不是为了走红去做一些无厘头的事情。
由于残疾人本身的身体特点,她们学习一支舞蹈所花费的时间要比正常人多得多的多,所面对的困难也要比正常人多得多的多,所流过的眼泪汗水也要比正常人多得多的多,据《千手观音》编导张继刚介绍,为了让演员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准确地同时出手,他借助手语老师来为演员传递信息,用手语告诉演员舞蹈的一招一式。演出时,四个手语老师分别站在舞台四个角,她们的手成为聋哑演员的“耳朵”,手语传达出音乐节奏,为了对准节拍,她们要熟悉地板的震动,通过震动来熟悉节拍,为了统一动作,她们要练习通过后颈感受后面队员的呼吸来配合,这样的难度相信是很多人都无法想象的。为了给大家最完美的表演,让观众享受这几分钟,她们台下何止十年功!
在知道《千手观音》所有舞者都是聋哑人的时候,我,作为一个健全人的自豪彻底消失了,甚至是惭愧不已。这些无声的天使用舞蹈向观众解读她们的心声:我们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但是我们的心声与你们的心声相连,我们生处无语的大地,但是我们的授予与你们言语想通,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其实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残疾人,可她们的内心是健康的;而我们呢,连他们都不如,她们能做到的事情我们甚至无法望其项背。在《千手观音》所以舞者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辛勤、勇敢、坚强、不屈、自信。
面对21位演员,有人曾这样感叹:“可惜,这是一群没有听力的舞者,可是,她们舞出了自己的灵动的人生。”她们是一群乐观主义者,面对自己悲惨的命运,她们仍然举步维艰地在奋斗,在拼搏。不错,上帝赋予了我们每个人不同的命运,但对我们始终是公平的,只是我们很多人都没有珍惜它给我们的财富,而这些舞者用行动证明,她们是上帝最喜爱的天使。
残疾不是真正的缺陷,那是人类多元化的特点。真正的残疾不是身体上的残疾,而是心灵上的残疾。残疾不是不幸,而是不便,她们都是上帝最喜爱的苹果,因为喜爱,上帝忍不住咬了一口;或者她们是上帝最喜爱的天使,因为喜爱,上帝让她们折翼留在身边;或者她们是上帝手中的月亮,只有她的残缺,才能演绎世间最美的意境。
《千手观音》经历了2004年9月28日,在雅典残奥会闭幕式的演出,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2006年美国华盛顿政府的演出,2007年被联合国教课文化组织选为和平艺术家,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场节目,2011年开年,千手观音团队走出国门,参加韩国著名节目Starking,艳惊四座。到现在千手观音团队已经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演出过,充分了证明美丽无国界,大爱无国界,感动无国界。
第四篇:千手观音
《千手观音》音乐焰火文稿
思路与主题:
观音是佛家众菩萨中信众最多、影响最广,对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诠释得最为深刻与全面的菩萨,传说中观世音菩萨神秘莫测,形象殊异,千手观音为其世相之一,本场焰火以悠扬飘渺的音乐与万紫千红的焰火巧妙结合,形成空灵梦幻的神话意境,旨在表现佛之慈悲、智慧与普渡众生的同时,给人以唯美的感受和强烈的心灵震撼。
第一章观音出世
情境音乐:
画外音:
两千多年前的一天,天地间云蒸霞蔚,大江上金莲生辉,九色神龙破空而出,将七彩神雨洒向人寰,这一天,观音出世了。(烟花呈现……)
音乐与画面设计思路:
悠扬的梵乐如天籁般响起,在清脆的钟声引导下,绚丽壮观的烟花层次分明地绽放在深邃的夜空中,《祥云仙鹤图》、《五彩仙葩图》、《九龙仙雨图》及其串联画面将观音出世的场景烘托得亦真亦幻、神秘徇烂,让观众在如诗如梦的视觉与听觉中产生强烈的美感。
第二章金凤杨柳
情境音乐:
画外音:
用慈祥的千眼遥望天下苍生,用神奇的千手消灾除害,云端上的菩萨用慈悲温暖着世界。
(烟花呈现……)
音乐与画面设计思路:
在《千手观音》悠扬的音乐背景下,用烟花传神地表现灿烂云霞里,翩跹彩凤间,千眼千手的观世音菩萨端坐莲台,巡视苍生,消灾除难的慈悲形象,本章节通过《千手观音图》、《莲花彩虹图》、《金柳迎风图》及其串联过渡焰火组合成清净优雅的配乐诗画,让观众从声、光、色的奇妙中,感受菩萨变幻莫测的法力和普渡众生的情怀。
第三章南海慈晖
情境音乐:
画外音:
那一年,波平浪静的南海被恶龙搅起滔天巨浪,观音广施佛法点化了恶龙,于是南海上又有了渔歌互答、帆影点点的景象。
(烟花呈现……)
音乐与画面设计思路:
在这一章节中,梵乐、佛号与焰火水乳交融、浑然一体。通过焰火的节奏变化,音乐的张驰起伏,再现观音降龙的壮阔场景,让众生在这种境界中感受佛的大智、大悲与无边法力。本章节将着力于《南天秀色图》、《海上日出图》、《金晖普照图》三幅画面的刻画,不遗余力地表现烟花雄浑壮观的特色。
第四章佛光满天
情境音乐:
画外音:
佛告诉我们,人类因欲望而痛苦,人心澄澈了,莲花就会开放。
(烟花呈现……)
音乐与画面设计思路:
高空莲花吐艳,金柳轻垂,七彩礼花竞相绽放;中空百鸟翔集,彩叶缤纷,点点星光璀璨明媚;低空百花飘香,稻菽涌金,壮丽山河红妆素裹,展示佛光沐浴下的世界宁静美好。整章焰火通过《彩叶缤纷图》、《五谷丰收图》、《佛光满天图》等画面与梵乐巧妙配合,烘托出天地相生,三界同辉的和谐意境。
第五篇:关于千手观音
关于《千手观音》 “千手观音”全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又称“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千手观音是阿弥陀佛的左协助,与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的右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
关于千手观音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说古代兴林国妙庄王有三位美丽的公主。长女妙金,次女妙银,小女妙善。妙金、妙银都在家中侍奉父母,唯妙善从小虔诚礼佛,出家当了尼姑。妙庄王苦苦劝她回宫,但她始终不肯。一怒之下,妙庄王命人拆了庙宇,赶走了僧尼。哪知天神怪罪下来,使妙庄王全身长了五百个大脓疮,久治不愈。后来有位医生说此病必须要亲骨肉的手眼合药才能治好。于是,妙庄王求助于妙金、妙银,但二位公主皆不愿献出。三公主在外知道后,毅然献出手眼为父亲合药治病。果然,不久妙庄王的病体就康复了。此事不仅使妙庄王深受教育,同时也感动了释加牟尼。他为让妙善公主能时时拯救苦难众生,便赏赐了千手千眼给妙善公主。从此,妙善公主就成了众所祈求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舞剧《千手观音》创造了崭新的舞剧形式,以十二幅绘画和十二首颂歌的结构方式,展现三公主为寻莲救父而历经千难万险由凡入圣,成为千手观音的成长历程,表达一种富含哲思臻于至善的崇高主题:“千手观音非凡,不是你,不是我,不是他;千手观音平凡,就是你,就是我,就是他。只要心中有光,只要心中有爱,就要伸出双手,播撒温暖!”舞剧在美学品格上,追求“静”、“净”、“境”的至美境界。其中,“静”在十二首颂歌中流淌;“净”在十二幅绘画中展开;“境”在“寻莲”之旅中感悟。
在舞蹈千手观音开始的时候,音乐逐渐响起,宛如钟声的伴奏打着节奏,舞蹈演员在在已经设计好的位置上,后边打着放射线,一闪一闪。从形式美的角度上看,放射线有着一种神秘、光辉和高大的感觉,给人一种崇高感。演员站在舞台中间,神情庄重,仪态大方,身着黄衣造型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这种黄色给人以光明之感。这一体现与佛教千手观音带给人们救苦救难的圣母形象相契合。而后身后的演员将手随着音乐波动逐一打开,千手观音的形象在观众面前展现无遗。此后舞台灯光颜色开始变换,从蓝色变为紫色。再由紫变为黄,之后再黄变成蓝,往复变化。之后在三分钟的时候音乐节奏变得欢快有了些许的异域风情,节奏亦不再单一,变得多样。演员们都都从舞台中后方走到台前。在最后,音乐回归前篇,变得庄重神圣,所有演员亦回归原位,重新组成千手观音。回归到“静”、“净”、“境”的之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