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庆感想1
华外20周年校庆随感
2015年9月19日,我校迎来了建校20周年庆典活动,作为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有幸参与了这一活动,感受颇深。
9月初,学校各部门已在筹划此次庆典,大到庆典晚会,小到校园环境,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当19日到来时,也真的是被此次活动的隆重程度所震撼。学校里挂满了庆典气球和红色条幅,师生们穿着整齐的校服,各届毕业校友也从各地赶回母校,共同庆祝母校诞辰。晚上,校庆晚会召开,各个学院表演了具有特色的节目。20日上午,召开了校庆成果报告会,华外的20年庆典在众人的见证中落下帷幕。
作为华外一员,亲眼见证了华外的精彩。20年,或许在漫漫历史长河里它只是弹指一瞬,但20载栉风沐雨,20年春华秋实。在这一百年里,经历了风风雨雨,但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20年的时间或许不够一个民族真正强大起来,但是却可以让一个民族的教育强大起来,见证了整个大中华的教育事业蓬勃之势。华外已经真真正正地蜕变,真真正正地成长,增设的校区、校舍,逐步加强的师资,不断增加的图书馆藏书量,还有不停吸纳着神州大地的人才,都是华外成长的印记,印证着一步步地成长起来。
20岁的她,承载着优良的传统,开拓着焕新的明天,革故鼎新,以超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继续着他的成长,让他的众多学子为他而自豪!也许以前的学校略显年轻略带羞涩,而现在的学校已经茁壮成长,渐渐露出锋芒,20年的历练,洗褪了稚嫩的羞涩,磨砺出了微熟的坚忍,迈进了新的一个纪元,走入了新的一个境界,它已经成长,并且将一直成长茁壮下去,继续地枝繁叶茂。
或许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会将自己的脚印遍布祖国山河,世界各地,再过若干年,我们也将像今天返校的校友一样有着兴奋浓烈的心情,回到母校,再次感受母校取得的辉煌。大学时光是转瞬即逝的,这一片沃土,我将走过最最难忘的青葱岁月,也将见证我的进步和茁壮。我深深爱着这一片充满激情和冲劲的土地——他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归属感,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进取热情。
这时候的学校正是蓬勃的青壮年时期,一直不断地成长扩展,不断地进步进取,这样的校园充满着青春的气息,充满着拼搏的冲劲。这样年轻的院校,用着它固有的激情,渲染得济济;一堂的学子洋溢着斑斓的颜色,这样年轻的院校,伴着它自身的拼搏,感动得莘莘学子充满着努力的拼劲。
美丽的华外,必将在以后的20年、40年、80年、100年间发展的更为壮大。美丽的华外,必将在以后的每一天,创造令人惊叹的奇迹。
第二篇:校庆感想
天杭的美丽与温暖
细细想去,与天杭已是七八年的“老友”了,当我尚是孩童,稚嫩的小脚就已踏进那扇锈迹斑斑的大铁门。那一年是2003年,天杭只有一个校区,知名度并不高。父母还在为选择我的小学争论不休,最后勉强选下这所学校,今天的我写下这篇文章,仍要感谢我的父母把我送入天杭,或许,当初我选择了另外一所学校,我的生活可能会更精彩,更轻松,也可能会更糟糕,更疲累,但是让我自主地再选择一次,我仍会选择天杭,天杭带给我独特的温暖,幸福与成长,却是无可比拟的。温暖
如果要给天杭一个形容词,我会首先想到——温暖,温暖何意?有人情味儿。每每走进校园,都像来到了一个大家庭,无论是食堂大叔大妈们在盛菜时的一个微笑,还是老师一句关心的问候,都是一点一滴的小温暖。
七年级的时候,班会课要组织一个舞蹈,几个同学便约好晚上在天杭楼五楼的舞蹈室练习。到了晚上,人员全数到齐,也许是因为天黑的早的缘故.舞蹈室的大门罕见的锁上了,一群人在漆黑的门口大眼瞪小眼。突然校长室的门“喀拉”一声响,校长背着包,好像准备回家的样子,看见我们,笑眯眯地问着有什么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明了事情的原委,校长马上拿出钥匙给我们开了门,并嘱咐我们不要练到太晚。
这只是一件极小的事情,或许当事人中,只有我还记得,但它却是令我极为印象深刻的。这就是天杭的温暖。美丽
对于母校,人们常常会有“又爱又恨”的感情,自己对学校抱怨,却又不允许别人对母校有一丝一毫的愤懑,我也如此。
从来都没有用“美丽”这个词语形容过天杭,总是止不住拿它跟别的学校比,显得我们的学校很差劲。
临近学校50周年命名日,我又以一个陌生人的眼光细细观察了校园:古诗长廊下,六年级的学生们嬉戏着,八九年级的学生则在默默记诵着古诗长廊上的古文。我们的学校就美在这里:良好的学风,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天杭不是旅游景点,也并不是很大,但勤勉的学风,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就是天杭的美丽。成长
天杭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给了我机会,让我成长起来。
我曾是一个胆小的人,对于各类竞赛,都要有八九分的把握才敢参加因此错过很多好机会,却又后悔不迭。在六年级的时候,班主任推荐我参加“火炬银奖”的活动,我又一次的退缩,觉得我会失败。班主任再三鼓励我,我才勉勉强强去参加了夏令营,三天的夏令营活动很累,但我却收获了太多太多:与人相处的经验,团队合作的能力„„这些经验,甚至比这个奖项更为重要。
这是我在学习道路上的一个分水岭,从此以后,无论有什么机会,我都能去大胆的尝试,因为我知道,奖项不是最重要的,阅历才是一个人永久的财富。即使现在,学业繁忙,我仍然把这个信念坚守心底。这是天杭所教会我的。
转眼间,天杭命名50周年近在眼前,我在天杭的生活时间却是一天一天的缩短,天杭,终将成为我记忆里的“母校”,愿一觉醒来,我仍是刚踏入校门的小小孩童。
第三篇:校庆感想
校庆感想
当我轻轻地走在校园清净的小路上;我知道--您已悄悄地为我们铺就了成才之路。
当我看见那自由翱翔的小鸟时,我知道--那是您激励我们放飞青春的理想。
当我对着耐人寻味的“学会做人”入神时,我知道--您不仅仅赐于我们的智慧,还教导我们如何为人处事。
当我拾起路边因枯萎而掉落的落叶时,我知道--那是您经历无数沧桑的鉴证。
当您悄悄地度过了六十个春秋时,我知道--您并没有因此而放慢脚步。
六十年,那是一个转折,未来的精彩,我们期待;
六十年,那是一个感觉,昔日的峥嵘,我们怀念。
曾经的纺大,她初出茅庐,很青涩,任何时期都处于摸索阶段。但她并为因此而感到自卑,也不因为没有经验而退缩。相反,她凡事迎难而上,积极进取,坚持到底。六十年后的东华,她已经蜕变成展翅高飞的雄鹰。这里是知识的神圣殿堂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家园。
她是那样致力于学术,学业的精进,人格的塑造,灵魂的升华。
她是那样崇尚奋斗,拒绝平庸,激励学子们以不断探索的精神去无所畏惧的进行拼搏;她是那样以纯朴的校风,严谨的教风和求实的学风,去熏陶和培育一代又一代渴求知识、渴求成才的莘莘学子们!
六十年时光,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六十年的时间,可以历练一所学校,我们走过辛苦,走过辉煌,曾经在困境中追求突破,在璀璨中点亮斗志。随着办学条件的逐年改善,师资力量的稳步提高,作为当今东华的一份子,我深感欣喜。六十年校庆,召唤着我们的传承和创新。让我们以六十年校庆契机,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谱写另一段新的壮丽乐章。
行政1101 李炜
第四篇:校庆感想
80周年校庆有感
弹指一挥间,如今我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身份重新回到了昔日熟悉的校园中。回首七年前,我有幸成为嘉定一中校址迁徙后的第一届学生,也亲自感受了作为上海市十一所寄宿制高级中学之一的嘉定一中的三年学习生活。在这三年的时光里,我拥有了人生最充实,最美好的求学经历。
重新回到母校,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那么的亲切。这里有教会我如何做人,授予我知识养料的老师们。走在校园里,带给我亲切感的不单单是那些曾经教过我的老师,还有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从图书馆到食堂,从音乐厅到操场,都有昔日里我的足迹。
大学毕业后,母校是我最先考虑的就业方向。因为在这里我养成了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懂得了坚韧不拔对于成功的意义。和其他重点中学的学生相比,我的高中生涯不仅仅是知识汲取的过程,同样也是我自理能力培养的过程。远离了父母羽翼保护的我逐渐学会了如何独立地生活,高中所形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我能够从容地应对大学生活。
借嘉定一中80周年校庆之喜,我代表广大一中人向母校表示真挚的祝福和由衷的感谢!我为自己是一中人而骄傲!作为一中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我愿意竭尽所能地为母校“乘教化传统,铸教育辉煌”之目标而奋斗一生!
杨烨慧英语组
第五篇:校庆志愿者感想
60周年校庆志愿者感想
5月的重庆,太阳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灼热的气息,路边的小草树木都不自觉的收缩着、耷拉着,偶尔有几缕微风吹过,留在脸上还有热热的感觉。
可是这一切丝毫都抵挡不住举办校庆的热情,每天学校都有一个新的面貌,每时都能发现学校新的美丽,每刻都能看见人们忙碌的身影„„两个多月80多天的时间就这样既漫长又飞快的从我们身边溜过,每天学校的倒计时就被刷新一次,掉漆的钢柱被重新漆刷了一遍,脱落的瓷砖经过工人师傅的精密测量后都补上了,干枯的小树、植被都换过了,道路两旁挂满了灯笼、卡片,宿舍楼前都是条幅,竞湖前面的小广场修好了,游泳馆开放了„„一切为校庆可以圆满完成的努力都在进行中。
60年是多么吉祥的数字,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正好遇到了,我们庆幸自己在校期间遇到了校庆这个重要的节日,为了让校庆更加顺利、更加圆满,我们参加了校庆志愿者的选拔,最后经过学校的面试,我们终于有幸成为校内引导中队的校庆志愿者,可以给校庆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
校内引导中队的职责是在校园内为来宾及校友提供引导、咨询及校园参观等服务;协助安全保卫及秩序维护,及时解决来宾及校友各类问题;负责引导校友及来宾处理生活中的日常事务。中队的第一次见面会时,200人全都到齐了,责任老老师进行了一些相关的说明,还给我们每人发了份志愿者应知应会两百题,为的就是给我们补充一些知识,虽然说我们都是在校学生,可是对学校的某些方面的了解还是不够的。
为了确保我们在校庆期间不会出现差错,中队还给我们进行了培训,5月4日进行了第一次培训,给我们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重庆的历史、特色及学校的简介,会后还发了额外的资料,让我们每个人都了解,11日还进行了考核与第二次培训,同时具体安排了引导中队的任务,我们参加的是咨询服务点,负责给来宾提供帮助,还有的同学是交通志愿者,负责为来往的车辆指引正确的路线;5月7日为了让大家更加熟悉校园,中队举行了一次“科院一日游”,了解了学校的建筑、路线;10日进行了咨询服务站的分组,另外为了体验大学生形象,每个咨询服务点都要求取个名字,责任老师还给我们提了一些要求。
随着时间的流逝,校庆也越来越近了,学校陆陆续续开始紧张起来,校庆志愿者的其他中队也纷纷开始忙碌起来,19日我们进行了志愿者的最后一次会议,老师给我们简单的提了点要求后就带我们去分配咨询服务点,我们被分配到了逸居酒店旁边,那天下午很热,等找到我们的服务点后,脚都快走不动了,看着这个站点,四处都没有棵树,当时已经是下午了,可太阳的锐气却丝毫不减,想想校庆也就不过两天时间,我们再怎么着也得坚持下来。
2011年5月18日,重庆科技学院将迎来建校60周年华诞,60华诞是学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的新契机,它饱浸着一代又一代重庆科技学院人的辛劳和汗水,承载着10万余校友的光荣与梦想,虽然开幕式还没有进行,但是我们却感受到了浓浓的气氛。
20日,7点50分我们来到了咨询服务点,以前可没这么早起来过,7点钟被闹钟叫醒,赶紧收拾收拾,吃点面包,换上志愿者服装,带上工作证,从容园这边走过去,站点多了20几箱水,多了三张桌子,想想那些工作人员肯定辛苦了。今天天气没有那么热了,风吹在身上感觉还很惬意,负责人不时的过来考勤,问问有什么要帮助的等等,或许是因为地方偏僻,过来的人并不多,倒是有工人叔叔阿姨们过来拿水,大热天的,每送出去一瓶水,他们都会给我们说声谢谢,我们都感觉甜甜的,有时候他们还会和我们唠会。中午吃饭休息也是轮着来的,总之咨询服务点是不能没有人的,有时候没有人过来我们几个就在一块聊天,打发一下无聊的时光,很高兴通过志愿者这个平台认识了几个朋友,各自分享着一些好玩的东西,美好的记忆,我想这应该也是我们共同美好的记忆吧,就这样一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21日,迎来了60周年校庆的开幕式,我们7点40到了咨询服务点,听说很多服务点都移去开幕式现场——大田堡的周围去了,那边今天来往的人比较多,我们还是在原地点,因为中午的时候贵宾嘉宾校友们就要过来,所以不能撤,虽然我们不能参加开幕式,但我们还是很快乐。天气一下子降了10多度,经过一夜风吹雨打的洗礼,教职工住宅区门口的花盆等吹倒了,我们组同学就过去帮忙,天空依旧一直在飘雨,有时候大有时候小,还夹杂着凉飕飕的冷风,待一会还可以,可是几个小时下来,我们都冷的起疙瘩了,中途又不能取衣服,只能等着吃午饭的时候拿,可是等到了容园这边,开幕式结束了,我们赶紧拿了衣服又过去。这里也是交通志愿者的站点,他们只能穿着雨衣,不管雨水有多大,都得在雨里边站着,有时候他们得到批准可以过来坐坐,这时才看到他们的头发都湿了,在这里还不时有校友问路,我们的组员就耐心给他们说,最后还给他们一张交通指示图,每次都能得到一句温暖的“谢谢”,我们心中的抱怨也荡然无存了。午饭过后,看着一辆辆车驶了出去,我们的工作也快结束了,心中还有一点点不舍得。
做为校庆志愿者,我们是幸运的,我们为学校贡献了一份力量,我们是幸运的,在付出中体验快乐,我们是幸运的,在努力后获得成功,我们是幸运的,在劳动中丰富经验,我们是幸运的,虽然热的让人发晕,虽然冷的让人生畏,但是我们经历过,我们收获了,我们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