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婚姻观总结
心理学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婚姻观调查报告 10级数学
大学生暑期实习报告&调查报告专题实习证明金融专业法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机电专业
大学生婚姻观调查报告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美好的爱情也是我们每个人一直希冀的。中学时代萌发的朦胧感情被老师家长称谓早恋,高中繁重的功课学习压力使我们青涩的恋情过早夭折。于是,我们把所有希望寄托于大学时代,此时所有积压的情素顷刻间一触即发。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谈恋爱越来越普遍。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手牵手的情侣,谈恋爱是否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发展,这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在思想上已趋于独立,对待爱情,我们更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我们能理智地对待爱情,能较好的处理爱情与其它各个方面的关系,这样,家长,老师们便可以放心地让我们在大学这片蓝天上自由飞翔。我们发誓:一定要在大学好好地爱一回!
当代大学生面对爱情少了以往的矜持和羞涩,更多的表现出对爱情的强烈向往和追求。大学生谈恋爱,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呢? 对此,我们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来解决心中的疑惑。我们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请各院系同学进行答卷,这次调查问卷一共有124人参与,主要是对大二大三的同学进行调查,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许多同学对待爱情的真实想法。关于调查表的分析:
1.大学恋爱的人数只占了总数的2/3左右
恋爱的总人数高于我们的预期,高年级的的学生偏多。经过我们的思考可能有以下原因: 恋爱的最初动机是“弥补心灵的空虚,寻找精神的寄托”。有些空虚,想要找一个人来诉说,找一个可以听自己倾诉的朋友。而异性之间的交往更为容易,能够更好的彼此互相依赖,寻找到精神的寄托,这样,在你郁闷的时候会有人陪在你身边,也有人分担你的快乐和痛苦。2..恋爱和婚姻是否挂钩 在这个问题上,大多数同学认为恋爱和婚姻是不能等同的概念。真实的反映了大多同学恋爱只是一时的,没有任何长期目标,这符合大学恋爱心理。3.选择恋爱对象的主要标准 在这个问题上,男生主要看重对方的外貌和人品,而女生主要看重对方的能力和家庭经济条件,从这点上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年代,可能经济基础是爱情的前提吧!4.谈恋爱的成本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好多的同学承认自己有男(女)朋友,谈到恋爱消费,同学生表示是在所难免的,要谈恋爱就要付出。“大学生往往都喜欢浪漫,两个人在一起如不制造点浪漫的气氛,就觉得对不住自己似的。”外语系的一大二男生无奈地说。看着日益变空的钱包难免无限惆怅。“但没有办法,要留住身边的人,只有打肿脸充胖子。”一名男生如是说。
5.对于未来对象的要求
关于这个问题,男生要求较低,觉得差不多就行,主要是能和自己相处。相反大多数女生要求男友有正式的工作,家里要有房,对于是否有车则没有太多要求。对于婚姻的期望,大都男大学生认为婚姻幸福的要素是志趣和个性相投,而女大学生则认为门当户对或者一方经济基础雄厚的婚姻更加幸福和稳定。这跟男女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女大学生的依赖心理较强,对于物质和稳定的期望更高,所以,她们希望有经济基础作为依托,更能获得一种安全感。这与现在的主流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现在在大学里流传这样一句话“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女大学生的心 我们的理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传统的婚姻观、爱情观遭遇巨大的挑战,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代,我们的爱情观、婚姻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在情感上表现得更加大胆和开放。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栋梁,而爱情观和婚姻观积极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功等问题,从而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发展水平,进而影响未来的国民素质、社会的发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对于正确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航线,获得纯真、高尚的爱情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的同时,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进行科学的了解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当代大学生获得健康、高尚的爱情,拥有幸福、美好的人生。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中国,在缺乏信仰的年代,在被名人偶像的波涛汹涌下,我们很多大学生们已经丧失了独立的自我思考、判断能力,那么在没有物质基础的保障,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情况下,我们在校期间谈恋爱真的能经受考验吗? 人在社会生活中难免会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大学生在共同的校园里学习、生活和交往,加上思想观念的相似性,促使他们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从众趋向。看到恋爱的同学生病有人照料,生日有人陪伴,委屈有人安慰,便萌发孤独感和攀比心,甚至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在这种群体氛围的影响下,不少本不打算谈恋爱的,为表现自己并非无能,也盲目效仿,寻求异性朋友。有些大学生看到同宿舍或者同班的人都找到了相恋的对象,而自己则没有,就有强烈的谈恋爱的愿望。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男女大学生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表现出较强程度的一致。
大学校园里确实存在着这样的一些情侣。他们在学习上相互交流、督促,共同进步,在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面对考研、找工作等困难时相互扶持。释放压抑感也是男女大学生谈恋爱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一,在大学生活中,人际交往、学习考试等都可能给大学生造成身心压力,使他们产生压抑感。而恋爱是建立一种比较亲密的关系,可以造成注意力的转移,也可以摆脱孤独。其二,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造成一些大学生对信念、价值和自我长期把握不定,不知道自己该相信什么,遵从什么,产生茫然、沮丧和没有归属感的情绪。而在恋爱中,有人共同来分担这种情绪,从而缓解了压力。其三,现在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疼爱,现在远离家人,倍感孤独。因此,性和爱便成了一些大学生宣泄压抑感的重要途径。
关于金钱:如果真心的恋爱,是不会在乎金钱、利益等一切物质上的东西。爱情和钱是毫无关系的。古有海枯石烂、浪迹天涯,可见他们已经将金钱利益臵之度外,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即使衣衫褴褛、三餐不饱,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所以我觉得金钱不是衡量爱情的唯一标准,不是说有房有车了我们的生活才会幸福,好多女同学在这里存在误区。
综上所述,鉴于以上几点,我觉得当今大学生急需端正思想、正确的对待爱情这个神圣的问题:大家要耐得住寂寞,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切忌‘爱情诚可贵,事业价更高’。尽管爱情甜蜜无比,但是人生的领域十分广阔,人生的内容非常丰富,理想、事业、学习、工作都是人生的美妙乐章,它们和爱情一起构成了气势宏博的人生交响乐曲。爱情只是人生的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在人生交响乐曲中,事业才是永恒的主旋律。如果把爱情等同于人生只为爱情而活,就会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中失去路标,陷入可怜的自私泥潭。在爱情的怀抱里,大家一定要真心相对,切忌玩弄感情可耻!
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同,社会是个大环境,无时无刻不对学生产生影响。当代大学生正值青春,站在思想的前沿,接受新生事物较快,思想活跃、渴望友谊、交往,同时社会阅历浅,从学校到学校的生活使他们的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在鉴别能力上不够成熟等特点。因而学校要在爱情观和婚姻观教育中,要围绕社会上婚恋问题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和专题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及社会大环境中存在的消极现象,树立正确的婚姻观、爱情观和人生价值观。同时同学们要积极营造校园小环境,包括校园环境美化、净化,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校园文化活动、科技活动等的开展,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同时对于女大学生要培养她们独立、自强、进取的意识;对于男大学生,则要培养责任意识,并进行正确的性引导和性教育。我相信新时代的大学生也一定有能力把握自己的爱情!
反思:由于调查问题设计的不太合理,好多问题都没有涉及,并且所设计的问题好多雷同。因此整个调查报告就不那么完善,不过还是反映了一些问题,我们几个也从中学到了如何陌生人与人交流、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受益匪浅。参与同学:
2011年11月15日
第二篇:婚姻观
婚姻观调查
该问卷旨在了解全民对于婚姻的观点,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婚姻观。请您仔细阅读题目及答案,再根据您对题目叙述的看法,逐题填写。问卷答案无所谓好坏,只做团体分析,不做任何个别呈现,绝对保密。
被访问者姓名:_____性别:____联系电话:_______职业:_____
1、您想结婚的原因是什么
A想要一个家B爱C年龄压力D金钱和地位E没想结婚,单身挺好
2、您对未来婚姻对象的主要条件(可多选)
A志趣相投B外貌养眼身材好C有能力有才华
D家庭背景好E品德素质高尚F其他
3、您理想的家庭结构模式是
A丁克家族B核心家庭(父母、小孩)C主干家庭(祖父母、父母、小孩)
D扩展家庭(祖父母、双方父母、小孩)E其他
4、您对“裸婚”和“门当户对”的看法如何
A支持裸婚,不赞同门当户对B支持裸婚,不反对门当户对
C反对裸婚,支持门当户对D支持门当户对,但不反对裸婚
5、您认为结婚买房是男方的责任吗
A当然B双方都有责任C得看双方经济条件
6、您怎样看待傍大款的女生和被富婆包养的男生
A不齿B理解,现实压力太大C无所谓,各取所需D相信爱情的存在7、新婚姻法颁布后,你在婚前是否会和对方签婚前财产协议书
A会B不会C无所谓
8、您对婚前性行为看法如何
A相爱即可B反对C很好D女性慎重,男性无所谓
19、您对未婚先孕看法如何
A可以接受B不能接受C理解,但不支持
10、您对婚姻抱有多大安全感
A很有安全感B一般C有些担心D毫无安全感
11、对已婚者的婚外性行为或第三者插足,您的态度
A对方不能B宽容C 可以婚姻只是形式D 违背道德
12、您如何看待家庭暴力
A性格暴躁B收入低C感情不和D传统家庭观念E其他
13、您认为同性恋的婚姻,应该得到法律支持吗
A当然应该B理解,不歧视C不理解,不反对D违背伦理,不能合法
14、您是否会因事业先不要孩子
A会B不会C尊重家人意见D考虑经济条件
15、您对自己以后生育的态度如何(多选)
A希望生男孩B希望生女孩C性别无所谓D不想生育
E可接受伴侣不生育的态度F可接受伴侣不能生育的现实
G不能接受不能生育的态度和现实H顺气自然,接受一切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对该调查的支持,希望您可以多提宝贵意见,让我们为树立全民正确婚姻观共同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问卷设计人:1005班
第三篇:婚姻观调查
2010-2011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的关键词解读
自行车7号 发表在 新闻聚焦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forum-68-1.html
分享到: QQ空间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 更多
关于爱情这个词,也许你早已经耳熟能详,但要知道,这个词对于人类的进化历程而言非常新颖,两百多年前开始才被人类奉为婚姻必备品。在国内,这种情况实际上发生得更晚。即使退回到五十年前,我们的父辈也并没有用它来指引择偶。而在我手里这份调查报告中,当问及你认为爱情跟婚姻是否有关?选择爱情是婚姻的基础的人占到79%,也就是近八成的人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基础。
爱情到底是什么?大多数人心目中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你应该经常有过不止一次陷入真爱的感觉,但最后往往结果和你一开始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在婚恋的相处之道上,男女存在明显差异。但存在什么样的差异,差异有多大,这不是一个容易被解读的话题。
关于爱情,少量的个人体验也常常偏执而脱离现实,太多的择偶指南充斥个人偏好而缺乏实用性,大量的数据并没有来得及被转化为具有可行性的择偶指南。所以,我很欣喜地看到知名婚恋网站为广大的适婚男女做出了这样一个具有前驱性的调查报告。通过这样的调查报告,我们可以更自如地掌握择偶的大方向,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方向更准确。而不是幻想爱情像一道绿光将一个完美的伴侣送到我们的眼前。
得到这份报告是因为之前有挂职某婚恋网站情感专家团的缘故,因此先一步得到这份报告,在此报告中,我选择性地解读了几个关键词,同时,这份报告我挂在最后,方便各位下载。
关键词:裸婚
对于“裸婚”,男性可接受的比例高达75%,而女性比例则只有38%。很明显,倘若不需要付出资源而可以得到性和婚姻,大多数男性是乐意的,女性则不然,她们需要抚育后代的本性促使她们需要一个安乐的窝,才愿意将两人关系更进一步,不然宁可保留在择偶期。
报告显示:近八成的人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在另一项调查中,认可门当户对很重要的人,却只占到64%。而实际上,根据对印度的一份调查,门当户对的婚姻的可持续性和满意度,是在婚后逐年上升的;而单纯因为爱情结合的婚姻,则会在婚后第三年开始急剧下降。
关键词:好条件
在调查中:对于相亲对象的条件,女性相较男性更看重经济收入和职业、学历、有房有车等与收入间接相关的条件,而男性则更看重性格、长相、身高。
对于相亲对象的缺点选择中,最不能忍受无房、无车、无财这一选项,比例最高的地区是北京、上海。都是房价偏高的城市。这表明:经济压力下,人们的择偶倾向会发生偏移。
关键词:女追男
在女追男的问题上,男性明显比女性更愿意接受,一部分女性表示不能理解,以及可以理解但无法接受。但根据实地的个人观察发现,在婚前性行为普遍被接受的大前提下,追求和恋爱并不必然指向婚姻的前提下,男性乐意接受,但双方很难走入婚姻,婚姻也更容易破裂。分手的时候女方受到的伤害也相对较大。所以表面看来尽管有较高的接受率,但我个人依然不支持女追男。姐弟恋亦同。
关键词:拜金女
在拜金女选项中,女性很显然更容易理解同性的这一行为,表示觉得拜金女正常和无所谓的女性占到六成半,而只有三成多一点的男性觉得正常和无所谓。表示有点看不惯拜金女的男性占到半数以上,表示无法接受的男性占一成,而女性表示看不惯的仅有三成。两者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许告诉我们,拜金女并不受大多数男性喜欢。
关键词:剩女
在大众所关心的优剩女问题上,男女之间的不同观念又一次相映成趣,认为女方眼光太高、太女权、挑花眼的男性比女性多,认为女性受过感情伤害,生活方式单一圈子窄,过于被动的女性比男性多。很明显,男方更愿意把这一现象归结为女方的内因,女方则更愿意把这一现象归结为外因。
婚恋过程中,女性在性格方面,最不能接受男性的是缺乏责任感及没有上进心,而男性最不能接受女性的则是虚荣,不孝顺及不真诚。这再一次回到了我们一开始所探讨的话题:进化心理学。
用前沿科学和数据指导择偶,势必是未来的大趋势。科学家们做了一半,另一半,我很欣喜地看到,更多的人正在做另一半。
剩男剩女面临“3男争1女”
作者:桅杆上的瞭望者
“女追男”、“姐弟恋”、“跨国恋”等婚恋观接受度越来越高,“围裙男”打破“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定位,“铁腕族”将在2010年的婚恋市场继续“吃香”……日前,由交友网站世纪佳缘发布、中国社科院参与调研的调查《2010—2011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粉皮书》今日正式公布。
“剩男”压力比“剩女”大
《新闻晚报》报道,该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日趋严峻,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0》抽样调查数据,2009年19岁以下全国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118:100,城市人口性别比为115:100,随着这部分人逐渐进入婚恋交友的高峰年龄,男性择偶的困难将日益明显。
“剩男”问题远比“剩女”更严峻,全国人口中非婚男女比例在27岁是199:100,33岁时为293:100;城市同龄人口中情况略好,在27—34岁间平均为162:100,这意味着非婚人口最严重情况下平均“3男争1女”。
结婚率与离婚率都在上升
我国结婚率、离婚率正逐年提高。据统计,2001年至2005年我国的结婚率处于小幅波动状态,但2005至2009年开始稳步上升,增幅高于同年人口增幅。离婚率自2000年起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这已经引发社会关注。依据2010年第三季度民政部公布的结婚及离婚登记情况,2010结婚登记对数将达1250万对左右,离婚对数将达270万对左右,两者比例接近5:1。
纵观2005年至2009年中国人登记结婚的年龄分布,20至24岁领证的比例显著下降,40岁以上领证的比例明显增长,中国人结婚年龄正在推后,其中20—28岁是中国人口从非婚状态步入婚姻的主要过渡期。城市人口相比全国平均晚两年结婚。
男性更加喜欢网络相亲
此次参与调查的对象涵盖全国16个地区,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相加占近三成,以23—35岁适婚年龄人群为主,基本代表当下70后、80后男女主流婚恋价值观。
单身男女在相亲模式的选择上,男性选择通过互联网相亲的比例为46%,明显高于女性34%;在选择亲友介绍和通过聚会等集体社交活动相亲的比例上,女性则明显高于男性。反映女性在相亲的安全问题上有更多考虑,比较被动依赖亲友和集体的环境,男性则更加直接和主动。
调查显示,受访者最关注的相亲条件前三甲分别是人品、性格和长相/身高;职业、年龄等并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在“恋爱中,你最愿意以哪种方式和对方见面约会? ”专项调查中,“看演出(音乐会/话剧)”成为众多上海情侣的选择。见面约会最喜欢看演出的比例最高的是北京。调查表明,人们对恋爱约会的方式,要求越来越多元化,除吃饭、喝咖啡、看电影外,看演出、户外运动、桌游逐渐成为热门方式。
“围裙男”正逐渐兴起
调查报告显示,传统的男女定位在某种程度上被颠覆,“女追男”、“姐弟恋”、“有房女”等婚恋关键词在2010年持续火爆,印证现代社会女性对于爱情更加积极主动,同时 “围裙男”逐渐兴起已经逐步打破“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婚恋观念,“相妇教子”成为衡量新时期好男人的标准之一。
对于“围裙男”,男女认知差异明显。调查中,女性认为“围裙男”很好的有52%,男性则只有32%,女性更希望男性能主动承担家务,男性则对此持消极态度。
超过六成受访者可以接受“女追男”现象,两成人认为无所谓,14%的人表示可以理解,只有1%不能理解,“女追男”已为人们普遍接受,爱情并不在于谁主动。调查显示,婚恋关系中颠覆传统男女定位的多元化婚恋观被大众普遍认同和接受,男女间地位更趋向于平等。现代婚恋观念显现出更加新锐、多元化以及更包容的现状。
男性爱“姐弟恋”“裸婚”
2010年持续火爆的“姐弟恋”将在2011年持续走俏。近八成网友不反对姐弟恋,其中超过五成表示看缘分愿意尝试,近二成人表示无所谓,年龄已不再成为婚恋的主要障碍。调查发现,对于姐弟恋,男性比女性更愿意尝试,专家认为这反映了男性也有弱势的期待,也希望得到更多关怀和照顾。
对于“裸婚”,男性可接受的比例远远高于女性,达75%,女性则只有38%。传统婚姻观里,买房买车的压力大部分都由男性承担,在如此大的社会压力下男性更能接受 “裸婚”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四篇:现代婚姻观
一、谈婚论嫁
所谓谈婚论嫁,即“议婚”,就是确立择偶动机、标准的过程,也是初步确定婚恋对象的过程。建立一个美满的婚姻家庭,议婚起着打基础的作用。当代的议婚具有如下特点和趋势:
1、择偶方式多样化
男女双方除了通过自己认识、介绍人或婚姻介绍所介绍等方式,随着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当代通过收音机、电视机、电脑等媒体寻找恋爱对象的人已越来越多。
2、思想观念的转变
当今社会,人们已经认识到,自由恋爱,其关键是要选择好如意对象。很多人已从单纯传代型、性爱型、政治功利型、经济功利型、生活依托型等婚姻动机转向了人格型的婚姻类型。有人已将如何选择好对象归纳成“十相”:
一是志向相同,二是爱好相似,.三是年龄相近,四是文化相当,五是感情相投,六是心心相印,七是性格相融,八是语言相通,九是平等相待,十是有事相商。
总之,要双方的基本条件相当,大致“门当户对”。可以说这十相是当代人格型婚姻动机的具体化。当代议婚当事人也注重在正确运用婚姻自主权利的前提下,注意听取亲友的善意意见,不是将父母亲友的意见统统视为“干涉”。
3、注重科学和理智
议婚已具更科学的优生知识。譬如我国上古就已存在同姓不婚的风俗。此俗是为了避免生育弱智、畸形的后代或不生育后代。到了近代,由于我国同姓的人群太多,而不同地区的同姓往往并不是近亲,所以“同姓不婚”这一原则被更科学的“近亲不能通婚”的婚姻法所替代。只要不是近亲,同姓也可以通婚;如果是近亲,即便不同姓也不能通婚。
当代男女在自由恋爱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共同遵循的礼俗,总的原则是男女双方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如不论恋爱是否成功,任何一方都不能对对方恶语相向。在热恋中注重维护各自的人格尊严,重视建立真正的爱情基础,明白性欲只是生理的事情,性要求是短暂的,满足后即告消失。而爱情是需求,爱情以及与之相符合的精神因素是持久稳定的存在,不同于偶然发生的性爱激情。要避免将个人性欲要求与婚姻扭结在一起而造成男女婚恋悲剧。在公开的场合,男女的行为也要“发乎情;止乎礼”,注意自己的行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小的礼俗行为可在“互相尊重、互相关心”这一大的礼俗原则下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灵活处理
第五篇:恋爱观和婚姻观
恋爱观和婚姻观
由于男女性别角色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女生是用情感来思维的动物,喜欢跟着感觉走,跟着感觉去爱一个人,而男生是用理智来思维的动物,喜欢探索事物的来龙去脉,喜欢分析事物运动与变化的内在规律及其客观动因,他只有在进行充分论证和客观比较后,才会为一个人投入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甚至生命。所以一旦男女发生关系或者同居后再分手,或是离婚后,女生受到的心理伤害会远远大于男生。所以女生在恋爱婚姻方面相对于男生来说比较保守和慎重。
大学生恋爱已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男女在恋爱上存在的一些相似和差异。对于恋爱,部分男女大学生谈恋爱都是害怕空虚,为消除寂寞,缓解心理紧张,满足自己的虚荣感,或是为毕业后谈恋爱积累经验,大部分都抱有“恋爱不一定要结婚”,“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的想法,所以大学生恋爱一般都是出于好奇而不加思考地就走到了一起,想要爱情来打发时间,以取得心灵的愉悦。
但大部分女大学生仍然对恋爱保持非常单纯的心态,有功利目的的很少,比起对方的相貌,经济条件与家庭背景,女性更注重人品与修养,一部分女生希望寻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男友;男生则比较好面子,虚荣心强,比较注重对方的外表,希望女友美丽大方,这样在朋友面前也能炫耀一翻,由于男生恋爱多方面的动机,导致他们对恋爱比较随意,抱着不会吃亏的想法,甚至会想到爱情结束时如何全身而退;
婚姻是人生中的大事,婚姻的选择也很重要,好的婚姻会有幸福的生活,不好的婚姻会给家庭带来灾难。
对于婚姻,男女大学生都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基础,认为在婚姻中,爱情的地位是最重要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福的。同时,男女大学生也都认为婚姻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人也变得越来越实际,不论男女,大家都很清楚地知道物质对于爱情意味着什么。没有物质的爱情相对于有物质的爱情来说就显得稍有缺憾。
同时根据男女生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不同,男大学生认为婚姻幸福的要素是志趣和个性相投,而女大学生则认为门当户对或者一方经济基础雄厚的婚姻更加幸福和稳定。女大学生的依赖心理较强,对于物质和稳定的期望更高,所以,她们希望有经济基础作为依托,更能获得一种安全感。
对于当今大学生的恋爱观,他们端正思想、正确的对待爱情这个神圣的问题,要耐得住寂寞,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真正可以在学习上互相交流、督促、共同进步,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面对困难互相扶持的情侣才值得我们去追求,要不也是浪费时间,虚度光阴,到头来什么也没留下。同时我们也要慎重对待婚姻,它以爱情为基础,同时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毕竟没有物质的爱情相对于还是有点缺憾,爱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所以尽管爱情甜蜜无比,但是人生的领域十分广阔,内容非常丰富,理想、事业、学习、工作都是人生的美妙乐章,是它们和爱情一起构成了气势宏博的人生交响乐曲。
所以当代大学生在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的同时,也要重视对自己的婚恋观进行科学的了解和评价,才能获得健康、高尚的爱情,拥有幸福、美好的人生。